【实用】小学一年级的教案四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一年级的教案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元旦是新一年的开始,知道过了一年长大一岁的道理。
2、认识日历,学会看日历。
3、感受元旦给人们带来的欢乐。
4、为庆祝元旦设计活动,培养动手能力。
5、能看到自己的成长变化,并为此而高兴。
6、能为解决问题提己的看法和建议。
活动设计:
活动准备:
1、收集不同形式的日历、小时侯的相片。
2、庆祝元旦的'各种图片、资料、录象。
活动过程:
活动一我家的新日历
1、猜谜语。
2、请同学展示不同形式的日历。
3、认一认,说一说。
(1)一年从哪一天开始?这一天叫什么?
(2)年、月、日的认识。
4、在日历上找有一找自己的生日。
活动二我长大了
1、猜猜我是谁?
展示几位学生小时侯的照片,请其他同学猜猜是谁。
2、量一量自己的身高、体重。
3、填一填成长卡。
4、比一比,看谁长得快。
引导学生感受自己成长的喜悦。
活动三快乐的元旦
1、看图,说一说。
(1)元旦那天,人们怎样庆祝呢?
(2)元旦那天街上的 景象.
(3)元旦那天的学校.
2、说一说,你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庆祝元旦?
3、画一画,人们庆祝元旦的景象。
4、学生作品展。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2
[设计理念]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的指导,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本课教学要以朗读为主,在读中成诵,在读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目标]
1、认识“共、同”等八个生字,会写“土、云、大、禾”四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3、在学习中体会到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的家。
[重点难点]
重点是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难点是体会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生字及词语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设计流程]
一、看图谈话,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从整体上观察图画,说说图上画有什么。
2、指导学生一部分一部分地边看边想:白云和蓝天,禾苗和土地,小鸟和树林,鱼儿和大海之间有什么联系?我们和地球有什么联系?
二、揭示课题
三、自读课文,认识生字
1、借助拼音,自由拼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多读几遍。
2、小组内互读,把读错的字找出来,互相纠正。
3、检查认读带生字的词语。
(1)愿当小老师的学生带领大家认读自己会读的生字词。
(2)开火车读生字词。
(3)去掉拼音,认读生字词。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读课文,再评出读得好和有进步的同学。
自由朗读,读后想想从课文里知道了什么,有什么问题想向大家请教。
3、小组互相交流,讨论你要请教的问题。
4、再现插图,想想:
(1)蓝天是谁的家?土地是谁的家?
树林是谁的家?大海是谁的家?
(2)它们爱自己的家吗?为什么?
5、为什么说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我们应该怎样爱护“我们共同的家”?
四、练习背诵,积累词语
1、听课文录音,跟随课文录音朗读课文。
2、同桌互相背诵,看谁背得好。(不丢字、不添字、背诵流利.)
3、会背诵了,就把课后题中的小鸟涂上颜色。
五、练习,拓展思维
1、小黑板出示课后练习第二题,让学生读读,想想,再填空。
2、小组交流,检查订正。
3、你还知道有什么是谁的家?(如:天空是星星的.家,大地是庄稼的家……)
六、指导书写
指导写“云”字时,要告诉学生:“云”字的第三笔是撇折,这是新学习的笔画。
七、扩词,积累运用
土:泥土土地沙土土壤
大:大方大人大小大家
云:白云乌云云雾云海
(2)认读“词语花篮”里的词。
(3)你从这课里还学会了哪些新词?填在花篮里。
(4)选择你喜欢的一两个词语说一句话。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制作“会动的小纸人”培养学生设计意识和动手能力,以及主动观察探究学习意识和能力。
2、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并强化学生与同学交流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学会设计制作小纸人。
教学难点:纸弹簧的制作方法。
教学内容:
一、导入
出示小纸人范例,引入课题
二、新课
1、观察纸弹簧,尝试折纸、探究(发白色纸弹簧范例供研究)
2、折彩色纸弹簧,请学生演示,小组互学
3、对比、发现(纸弹簧大头在上和小头在上晃动的不同)
4、学会看工作图,说一说制作过程
三、学生制作
巡视,指导
四、展评、拓展
1、展示学生作品评价,自评、互评,展示有特色的作品
2、展示加了腿的双面纸人,小纸人小丑,激发想象创作。
五、小结
表扬学生表现,整理物品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一年级(上册)第70-71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物体地个数,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读出11-20各数,初步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
2.使学生初步了解数的十进制,知道10个1是一个十、2个十是20.
3.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获得初步的数感.
教学重点:
使学生在实践操作、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10个1是一个十掌握一个十和几个一表示十几。
教学难点:
建立记数单位十的概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师:小朋友们,今天茄子老师又来到了我们数学课中,他还给我们带来了一些礼物(演示课件:出示茄子老师和20个排列整齐的五角星)。茄子老师带来这么多的五角星有什么用呢?我们一起来听听茄子老师是怎样说的。
茄子老师:我知道一(1)班的小朋友特别聪明,又爱动脑筋。今天我带来的这些五角星叫做智慧星,是用来奖励学习认真的小朋友的。在这些智慧星里还藏着一些秘密呢,你们想知道吗?(五角星上出现1-10各数)
师:原来这些智慧星里还藏着数呢,这些数可都是我们的老朋友了,请小朋友们一起读一读。猜一猜,其他智慧星里藏着哪些数呢?(让学生猜一猜、说一说)
师:小朋友们猜得很对,在后面的这些星里藏着比10大的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11-20各数的认识。(板书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
11-20的数小朋友们都认识吗?我们一起来认一认、读一读。
(依次出现11、12、13、15、18各数,让学生读一读,并说出其他星上是哪些数,认一认、读一读。)
【评:从学生实际出发,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童话形式呈现1-20各数,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了解了学情,以利于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活动】
二.实践操作,探索新知
(一)建立记数单位十地概念
师:茄子老师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智慧星,还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数学问题请小朋友们解决,你们愿意吗?听一听,茄子老师给我们带来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
茄子老师:请小朋友们数出12根小棒,在桌子上排成一排。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师:电脑里的小朋友东东也摆了一些小棒,我们一起来帮他数一数。
(课件演示12根小棒,引导学生数一数)
茄子老师:小朋友们真是心灵手巧,不仅自己能正确地数出12根小棒,还能帮东东小朋友数一数。可是要数出十几根,每次都这样数,太麻烦了,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能让大家一眼就看出数出的有12根吗?
师:你们听明白了吗?下面就请你们想一想、摆一摆,在把你的想法悄悄地告诉你的同桌。
学生操作活动后,进行师生交流。学生的想法可能有以下几种:
1. 每2、3、4、6一份地摆。
2. 把12根分成9根和3根。
3. 12根分成10根和2根。
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的好办法。电脑中的小朋友玲玲也想出了办法,
我们来看一看,她是怎样摆的。
课件演示:数出10根堆成一堆捆成一捆
师:你们的想法和玲玲一样吗?比一比,谁的方法好?请小朋友们也数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
师:这一捆是几个一根呀?是多少根?10个一根捆成一捆就是10根,我们说10个一是1个十。(板书并读一读:10个一是1个十)
现在请小朋友很快地拿出10根小棒,想一想怎么拿?拿出来给大家看一看。
师:(指对1捆带2根)一捆小棒就是一个十,和旁边的2根合起来就能一眼看出有12根小棒了。谁来说说几捆和几根合起来是12根?
现在老师来考考小朋友们的眼力,你能很快地看出摆了多少根小棒吗?
(演示课件:依次出示13、17根小棒,说一说是几捆带几根,是多少根?)
【评:采用人机对话的方式,提出数学问题,通过数一数、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捆一捆、拿一拿等活动,自然形成10个一是1个十的概念,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具体生动,易于学生接受。】
(二)摆摆、说说,理解2个十是20
师:想一想怎样摆出11根小棒,再动手摆一摆。
(学生操作后进行交流说一说是怎样摆的。再依次摆出14根、18根)
师:请小朋友们很快地摆出19根小棒。
学生操作后交流各自的摆法,有两种可能:
1.先摆出一捆,再数出9根。
2.在18根后添上一根。
(对于学生的两种摆法予以肯定)
师:19根再添上一根是多少根?怎样摆就能让别人一眼看出是20根呢?请小朋友们与你的伙伴商量商量,再合作摆一摆。
师:19根再添上一根就是20根了,20根是几捆带几根?单根的又满了10根又可以怎样了?现在有两捆小棒,是2个十,2个十就是20。(板书:2个十是20)
【评: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充分展现学生各自的聪明才智,在较短的时间里灵活运用已有知识理解了2个十是20】
(三)11-20的数序
(课件切换到茄子老师和五角星画面)
师:小朋友们这么地聪明,学得又这么地认真,顽皮的小猴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课件演示;出示小猴)他看到茄子老师带来了这么多的智慧星,高兴得手舞足蹈,一不小心把摆放得整齐有序的智慧星打乱了。(课件演示出凌乱的五角星画面)茄子老师会对小猴说些什么呢?
茄子老师:你这小猴真调皮,请你赶快帮我把这些智慧星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在直线的下面(出示数轴)排放整齐。
猴:茄子老师,对不起!我马上就排一排。
(课件演示:标有1-10的五角星消失,并把1-10在数轴上依次排列)
猴:10的后面该怎样排呢?请小朋友们帮帮我吧!
师:10的后面是多少?11的后面是多少?12的后面呢?(数轴上依次出示11、12、13)
师:(分别指着15、18处)这里该放哪个数?13和15的中间是多少?15和18的中间是哪两个数?18的后面呢?
师:小朋友们看一看,直线下面的数越往右边越怎样?比10大的数有哪些?我们一起把11-20读一读。
【评:让学生在帮助小猴解决问题的活动中体验并获得11-20的排列顺序,学生学得生动有趣。在观察数轴上数的变化过程中,使数的顺序更加清晰。】
三.巩固练习,深化新知
1. 想想做做第2题。
茄子老师:小朋友,你们真聪明,很快就认识了11-20各数了,看一看我今天还给你
们带来了什么?(课件演示:出示草莓和雨伞图)
师:先猜一猜是草莓的个数多还是雨伞的把数多?草莓大约有多少个?雨伞大约有多少把?再数一数草莓和雨伞各有多少。
(学生活动后进行师生交流,指导学生有序地数数,并与估计的结果比一比)
师:这么多的草莓,数完以后怎样就能让别人一眼看出一共有多少个了?
(引导学生数一数、圈一圈)
2. 想想做做第3题。
师:我们今天学过的数在你的文具盒里能找到吗?看着自己尺子上的数从0读到20。
师:谁能从7数到17?谁能从11数到20?
师:在尺子上12的后面一个数是多少?18的前面一个数是多少?16的邻居是哪两个数?
3. 想想做做第4题。
4. 生活中的数。
师:小朋友,你们已经认识了11-20各数,看看教室里的人和物,你喜欢什么,就去
数一数,数到20个就回到自己的座位。
5. 猜数游戏。
【评:练习形式多样,在猜一猜、数一数、圈一圈等活动中巩固新知,培养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全课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11-20这些数,在我们的尺子上有,在我们的书上有,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有这些数?请小朋友们课后做个有心人,注意观察和思考,这样我们就会越来越聪明。
【总评:这节课教师在准确把握学情的基础上,从学生实际出发,紧扣教学重点,突出教学难点,让学生认识了11-20各数、掌握了20以内数的大小排列顺序、培养了数感。通过人机对话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使抽象的概念变得直观形象易于接受。在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和合作交流的活动中,学生学得生动有趣、学得轻松活泼。教师的点拨引导恰到好处,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一年级拼音教案09-19
精选小学一年级的教案三篇06-07
精选小学一年级的教案9篇06-10
【精选】小学一年级的教案3篇05-20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4篇05-31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12-19
小学一年级数学优秀教案02-06
有关小学一年级的教案3篇05-29
【推荐】小学一年级的教案三篇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