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小学语文教案3篇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三、四自然段。
2、学会20个生字,田字格上面的9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少年王勃的非凡才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听录音,找生字。
2、交流:
tan
chang
pian
zhang
tu
du
探
昌
篇
章
突
读
3、读。
4、自己选12个记一记。
5、交流。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自读,思考:滕王阁在哪儿?王勃怎么会被邀请参加宴会的?
2、指名读。
3、交流问题。
板书:才气
4、质疑
四、写字。
第二课时
一、导入,制订学习目标。
1、质疑。
2、板书:有才气
出示:
wu
落霞与孤鹜齐飞,
gong
秋水共长天一色。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一)情境创设,重点突破。
1、自读,找出落色的意思。
2、(图、文出示)远处,天连着水轻轻地飘荡。
gong
3、指导朗读,学习生字:共
4、这幅图上表现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美吗?(出示:秋景、迷人)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第二自然段。
1、回味诗句。(读)
2、王勃怎么写出的?自读第2段,指读第4段。
[出示词语:胸有成笔、文思如泉、笔走如飞、拍案叫绝(动作)]
学习生字:绝
3、引出第5自然段。
理解:千古传诵
三、写生字。
共、绝
第三课时
一、背诵三、四段。
二、练习。
1、抄写词语。
2、完成《练习册》P50页。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本册教科书设计了八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组织了八组教材内容。依次是:爱和奉献、爱国情怀、名人故事、奇妙的大自然、成长的故事、观察的乐趣、爱护家园和奇特的想象。八个话题均未呈现主题词,而将其义隐含在单元内容之中。每个话题单元具有非常强的开放性,有的话题,呈现比较严密;有的呈现比较宽泛。各话题相互间也有着内在的联系。这八个话题蕴含了丰富的教育价值,将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融为一体,整体凸显出本册教材“快乐、想象、探究、创新”的风格特点。
教材特点:
1、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
2、识字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3、选文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以儿童为主角,贴近学生生活,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
4、课后练习的设计形式多样,重视基础,注重开放。
5、突破传统教材的呈现方式,增强了亲和力。
6、教材内容具有开放性和弹性。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熟练拼读音节,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2、认识281个字,会写226个字。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不作字形分析,不要求书写。要求会写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养成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会使用音序查字法,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4、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
5、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语。
6、能背诵8首古诗,有学习中国古传统文化的兴趣。
7、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8、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学习使用句号、问号和感叹号。
9、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和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
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10、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了解日记的格式,学习写日记。
教学重点: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熟练拼读音节,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2、认识281个字,会写226个字。会使用音序查字法,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养成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主动积累词语。
4、能用普通话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5、能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了解日记的格式,学习写日记。
教学难点:
1、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3、鼓励学生尝试运用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句写话,并让他们从中获得乐趣。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11课时
第二单元12课时
第三单元11课时
第四单元12课时
第五单元11课时
第六单元12课时
第七单元11课时
第八单元12课时
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1、认识三十二个生字,会写二十二个字,认识多音字“好”。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背诵《美丽的愿望》和古诗《游子吟》,能通过朗读感悟课文的意思,使学生了解爱和奉献,有帮助别人的美好愿望。
3、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提醒学生在识字、阅读的过程中注意积累词语,练习写句子。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预习的习惯和认真书写的习惯。
5、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愿望,有写作的欲望,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教学重点:
1、认识三十二个生字,会写二十二个字,认识多音字“好”。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并会背诵部分课文。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预习的习惯和认真书写的习惯。
教学难点:
1、能通过朗读感悟课文的意思,使学生了解爱和奉献,有帮助别人的美好愿望。
2、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提醒学生在识字、阅读的过程中注意积累词语,练习写句子。
3、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愿望,有写作的欲望,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是围绕“爱和奉献”来编排的。
《美丽的愿望》是首儿童诗,展现了四季的不同情趣,勾勒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读了《长眼睛的小树》,小朋友们一定会喜欢那只活泼可爱又有着美好心灵的梅花鹿。《三个小伙伴》告诉了孩子们“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游子吟》歌颂了伟大的母爱,教育我们永远铭记母亲的恩情。
语文乐园通过“我来试试”引导学生了解形声字的构字特点,积累词语,练习写句子,阅读成语故事。通过“探究与发现”引导学生比较阅读上下两个句子,
初步感受反复手法的修辞效果。“我的作品”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愿望,为孩子提供了一个展示学习成果的平台。
口语交际让学生围绕“有趣的事”这个话题展开交流,在平等对话的氛围中分享彼此的快乐。综合性学习安排的内容是“最喜欢的电视节目,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在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
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的朗读课文,用自己具有感染力的语言激发学生读中感悟、读中想象、读中创造。教师还要注意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独特感受,理解课文,使之产生情感共鸣。
课时安排:
《美丽的愿望》二课时
《长眼睛的小鹿》二课时
《三个小伙伴》二课时
《游子吟》一课时
语文乐园一三课时
1、美丽的愿望
教学目标:
1、认识双横线中的5个生字,学会田字格中的“金、给、亮、丰、收、洁”6个字2、了解“金色、洁白、明亮、快乐、惊喜、欢畅”六个词语的意思。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能与同学交流自己心中的愿望。
5、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感受大自然四季的美好,渗透奉献精神的教育。
6、培养认真书写的习惯。
教学重点:
1、认识双横线中的5个生字,学会田字格中的“金、给、亮、丰、收、洁”6个字。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了解“愿望、洁白、明亮、快乐、惊喜、欢畅”六个词语的意思。
2、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感受大自然四季的美好,渗透奉献精神的教育,和同学们交流自己心中的愿望。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双横线中的5个生字,学会田字格中的“金、给、亮”3个字。
2、了解“愿望、清香”2个词语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1、认识双横线中的5个生字,学会田字格中的“金、给、亮”3个字,重点是“亮”。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了解“愿望、清香、阴凉”3个词语的意思。
2、朗读感悟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的第一小节。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板书课题:美丽的愿望,齐读.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横线格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情感目标:结合课文内容,大胆展开想象,培养学生主动发问的习惯和对天文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是本课的重点。
2.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了解与银河有关的科学知识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老师板书“银河”,指名读。
2.小朋友,你们见过银河吗?猜猜银河到底是什么样的?
3.出示课件图片
4.看了图你想说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课文录音。要求学生认真听。
2.让我们一起学这2个小朋友的样子一起问一问银河,好吗?
3.学生自由练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痛课文
(2)画出词语,圈出生字。读准字音,想象词义。
4.学生小组内轮读,互相评价:一、读的时候是否注意读准了生字的字音,二、是否把句子读通读顺了。
5.检查自读情况
(1)指读字词正音
(2)谁愿意选一段读给大家听?可以是你读的对好的一段,让大家欣赏一下;也可以是你读的还不够好的一段,让大家当你的小老师,帮帮你。
6.谁能正确、流利地读完整首诗?
三、合作识字
1.出示词语,
2.开火车读
3.小组合作识字
4.交流,师范写5个
5.学生描红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第24课,读了这篇课文,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位小朋友在晴朗的夜晚坐在草地沙锅内仰望星空,看着看着那原本挂在天上的银河似乎变成了家乡的小河,变成了奔腾的长江,小作者不禁向它提出了很多问题。小作者到底向银河提出了哪些问题?请小朋友再读一读课文。
二、自主探究、读中感悟
1.自读自悟课文。思考:你是怎么知道课文中的小朋友把银河想象成小河、长江的?
2.读后指名回答。初步感知1-4自然段
3.分小组选择最感兴趣的自然段自读体会。
4.选派代表全班交流,汇报小组学习情况。
(1)学习第一段
画一画课文内容。
理解清澈,想象小河里还会有什么。自己会在清澈的小河里干什么?
指导朗读。读出小朋友、好奇、疑问的语气。
(2)学习第二、三、四段,方法同上。
(3)小朋友的.问题问完了吗?指导读好第五自然段,强调“好多好多”读出小朋友对银河的好奇及探索银河奥秘的兴趣。
5.学生齐读全文
三、展开想象学习提问
1.过渡:听着小朋友的朗读,老师好象看到了银河里那一颗颗会眨眼的星星,漫天的星星,初看好象同“银河”没有关系,实际上它们和地球一样都是银河系的里的一个“小家庭”。下面,我们呢再来仔细地看一看银河,想一想:你要对银河提出什么问题?
2.现在,小朋友一定有很多很多问题要问银河,你们能学着小作者的样子来问一问吗?
银河、银河,请你告诉我:你那里有没有?有没有?
(1)试着说给小组里的同学听。
(2)全班交流
四、思维拓展,学会运用
1.刚才,小朋友向银河问了不少问题,这些问题都问得很好!那么谁能像小作者一样把自己提出的问题连成一首小诗呢?
2.银河究竟是什么样的呢?(板书?)老师把这个问号留给你们,相信将来你们当中一定会有人驾驶着中国的宇宙飞船去探索宇宙的奥秘,看望银河。
3.学生随着音乐读完整篇课文。
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选择自己最喜欢的2段背一背。
2.阅读课外书籍,探索宇宙奥秘,把你的读书心得与同学交流。
六、学会剩下的生字
1.出示生字
2.师范写,生描红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教案08-07
小学语文《观潮》教案07-15
小学语文教案12-21
实用的小学语文教案12-16
[荐]小学语文教案12-21
(集合)小学语文教案11-30
小学语文教案【热】01-23
【热】小学语文教案01-24
【推荐】小学语文教案01-24
小学语文教案【精】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