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2023-04-23 19:41:56 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小学数学教案模板汇总五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小学数学教案模板汇总五篇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教材第76页例6、做一做,第77页例7、8题、做一做,练习十五第3---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四则运算顺序,整理运算定律和一结规律,能应用运算定律或规律进行简便运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合理、灵活地进行运算的能力。

  3、通过计算,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书写及自觉验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运用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

  教学难点:

  能够正确灵活地选择简便算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运算顺序(教材第76页例6)。

  1、说一说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算一算:(710-184)2=

  2、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一样吗?

  3、算一算

  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后做第一级运算。

  在一个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外面的。

  4、组内交流算法

  5、完成教材第76页做一做。

  二、运算定律(教材第77页例7)

  1、根据表格,填一填

  名称 用字母表示 举例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

  2、算一算,学生说说简算过程及应用的运算定律。

  3、 2.512.548

  =(2.54)(12.58)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10100

  =1000

  (21- )71

  5.03-2.14-1.86

  4、完成教材第77页例7下面做一做。

  三、出示例8估算的应用

  1、学生交流、讨论。

  2、完成例8下面做一做。

  四、巩固应用

  完成练习十五第3---7题。

  五、总结梳理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

  六、作业

  板书设计:

  数的运算

  运算定律 叙述方法 字母表示

  加法 加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

  加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a+b+c=(a+b)+c=a+(b+c)

  减法 减法的性质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从这个数里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a-b-c=a-(b+c)

  乘法 乘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b=ab

  乘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与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与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 (ab)c=a(bc)

  乘法分配律 两个数相加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 (a+b)c=ac+bc

  除法 除法的.性质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除以这两个数的积,也可以先除以第一个除数,再除以第二个除数。 abc

  =a(bc)

  =acb

  其它 凑与拆 加上或减去接近整数、整十数的简算。拆成和分数分母相同的数,进行约分。再利用定律进行简算。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先让学生回忆,重温小学阶段四则混合运算及运算定律等有关知识进行系统整理。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四则运算顺序,整理运算定律,并能应用运算定律或规律进行简便运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配合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训练,培养学生合理、灵活地进行运算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3页例1、例2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掌握三位数不退位和不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在运用三位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的价值。

  【教具准备】

  人民币、情景图、课件、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屏幕出示:星期天妈妈带了340元,(出示人民币图)带雯雯来到商场,哇!商场的东西可真多,(出示图片)普通计算器120元,“文曲星”235元。请帮雯雯算一算:买1台计算器后,还剩多少元?

  二、探索新知

  1.学生自主尝试计算。

  2.展示交流。

  教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学生1:我从300元里拿掉100元,再从40元里拿掉20元,就剩下了220元。(上台操作或屏幕演示这个过程)

  学生2:我觉得这种方法其实就是用3个百减1个百还剩2个百,4个十减2个十还剩2个十,2个百与2个十合起来是220。

  学生3:可在计数器上拨珠。(上台演示)

  教师:你们的方法都非常清楚,还有别的方法吗?

  学生3:我先列出算式340-120,然后用竖式写出来,像这样:340-120220把对齐的数相减,0-0=0,4-2=2,3-1=2,最后就等于220元。

  教师:对,将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你能够将两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用到三位数减法中,你很会学习。

  教师:大家用各种方法算出买这种计算器后还剩220元,你能用估算的方法检验一下这个结果是不是合理吗?

  学生1:因为把120看作100,300多减去100就剩下200多。

  教师:如果妈妈买“文曲星”,买后剩下多少元呢?

  学生1:可能剩下100多吧。因为把235看作200,300多减去200,还剩下100多。

  学生2:也可以这样想,235元再加上100元就是335元,340元去掉235元,还剩下100多元了。

  学生3:我是这样想的,“文曲星”比普通计算器贵100多元,刚才剩下200多元了,再花100多元,剩下的就只有100多元了。

  教师:大家分析得很有道理,但究竟剩多少元呢?

  学生:40比35多5元,300比200多100元,最后剩下105元。

  教师:大家都用竖式算一算吧。(学生尝试计算)

  教师:有什么问题吗?在计算时,这道题与上一道题有什么区别?

  学生1:我发现个位上是0-5,不够减,怎么办呢?

  学生2:可以用两位数减法的.方法来做,不够减就从4退1作10。340-23510510-5=5,4退1剩3,3-3=0,3-2=1,最后还剩105元。

  教师:这样看来,做三位数减法与做两位数减法有很多相似之处,那谁来说说做三位数减法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学生1:相同数位要对齐。

  学生2: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

  学生3:哪一位退了1后要记住少1。教师:对呀,怎样记住从十位上已经退了“1”呢?

  学生:我把它记在心里。

  学生:我在退了“1”的头上记个小点“·”就不会忘记了。

  学生:我在退了“1”的4的头上记个小“√”,也不会忘了。……

  (3)教师:如果妈妈还想买“商务通”520元,(出示图片)够吗?还差多少元呢?(学生尝试计算)520-340=180(元)。520-340十位上不够减,又怎么办?

  汇报并强化: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

  三、巩固深化

  (出示例2)教师:看看表中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

  学生1:知道了女生人数是448人,还有总人数是876人。

  学生2:要求男生有多少人。

  教师:大家先估一估吧。

  教师:大家都计算出来了,怎么知道我们算对了呢?

  学生1:和估算结果对照,估算是400多,算出的结果也是400多,说明计算是正确的。

  学生2:估算不够精确,我们可以通过再算一遍的方法来验算。

  学生3:我们还可以用男生人数加上女生人数,看得数与总数是否相符。

  教师:大家的方法都可以,下面我们都用加法验算一下,看自己算对了没有。

  四、综合练习

  1.59页“试一试”

  2.第59页课堂活动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早上好!

  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分类》。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分类》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P38的内容。

  2、教学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认数、认识物体和图形的基础上来进行分类的。分类思想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它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有序划分和组织的过程。分类对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会分类不仅是今后学习统计等内容的重要基础,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材的设计意图,我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观察超市实物的摆放情况,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感知分类的意义。

  (2)通过操作学会按单一的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让学生体会到生活处处有数学。

  (2)让学生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习惯。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学会按单一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难点:让学生掌握对物体进行分类的方法。

  5、教学准备

  录像(大润发超市和文具柜台)、课件、教具、学具袋。

  二、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刚入学不久的'一年级学生,他们具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并且好动、爱说,所以在教学中,我安排了学生摆一摆、分一分、说一说、做一做,通过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教学过程中我综合运用启发式教学,采用情境教学法、尝试教学法、活动教学法等来促进学生对新知的内化和建构,在合理选择教法的同时,还会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使学生不仅学会,而且还要会学。我融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为一体,注重对学生分类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1、初步学会从简单的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并根据数学问题列出乘法算式,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在初步认识乘法并应用乘法的过程中,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并能列出乘法算式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光盘

  教学过程:

  一、沟通加法、乘法的联系

  第一组练习:

  3+3+3+3=□×□ 5+5=□×□

  6+6+6=□×□ 4+4+4+4+4=□×□

  完成算式,并说说等号左右两边算式表示的意义。

  你发现了什么(形式不同,意义相同)

  小结:乘法是由加法而来,是比加法更简便的'形式,它们表示的意义都相同,都表示“几个几相加”

  第二组练习

  3个5相加7个2相加2个4相加

  (1)写出乘法算式,并计算出结果。

  (2)追问:你是怎样算出结果的?为什么可以通过加法来计算?

  一、练习

  1、出示第6题

  第(1)小题,

  (1)用自己的话说说图意;

  (2)完成图右边的填空;

  (3)完成算式:2×3=6(个)或3×2=6(个);

  (4)提问2、3、6分别表示什么?2×3或3×2表示什么?

  (5)6是怎么得来的呢,除了看图还有别的方法吗

  第(2)小题,步骤同上,同桌交流,说说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以及是如何得来的。

  2、出示第7题

  (1)用简练的语言表述图意

  (2)追问:也就是“几个几相加”呢

  (3)独立列式:2×4=8(个)或4×2=8(个)。

  (4)分析乘法算式

  3、出示第8题

  (1)独立完成算式

  (2)汇报交流

  4、出示第10题

  (1)小组讨论:找出“几个几”并完成在书上。

  (2)汇报交流:板书2个64个2

  (3)猜一猜:几个几分别表示图上的什么?

  根据黑板上的“几个几”分别列出乘法算式。

  (4)全班交流:结合图意说说每个乘法算式的意义。

  三、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前思考1:

  第6题可以先让学生看图在括号里填一填,然后按顺序用完整的话说出图意,并根据这三句话直接列出乘法算式。

  第7、8两题都是结合实际解决问题,因此要给学生机会说清题目的条件和问题,还要关注学生是否理解,互相说说自己的怎么想的。

  第10题是一个开放题,教师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发现土中的乘法,并乐于交流、合作。

  课前思考2:

  第9题可以让学生独立改写,再说说为什么可以这样改写。要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加法与乘法的联系以及乘法算式比加法算式简便。

  第10题是一个开放题,教师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发现土中的乘法,并乐于交流、合作。

  课前思考3:

  到本课的练习,学生应该能根据情景图,正确写出一道加法和两道乘法算式。同时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对乘法意义的理解。能说出乘法和加法的关系,能正确说出两个乘数所表示的意义,如一个表示相同的加数,而另一个表示相同加数的个数。教学中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开展讨论,让孩子在做和说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知识。

  课后反思1:

  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需要引导学生从图中获取已知条件及所求问题并相互进行说说,再独立列出加法算式及乘法算式,在说与做中进一步体会加法与乘法的联系。

  开放题在理解乘法的基础上学生比较积极参与讨论并能完整地叙述,例:图中树有2组,每组有6棵,有2个6,所以可以列2×6=12或6×2=12;人有4组,每组有2人,有4个2,所以可以列4×2=8或2×4=8等等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教学要求:

  使学生会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教学重点: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教学用具:投影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口算。

  1.2x0.30.7x0.50.21x0.81.8x0.5

  1-0.821.3+0.741.25x80.25x0.4

  0.4x0.40.89x10.11x0.680x0.05

  2、用“四舍五入法”求出每个小数的近似数。(投影出示)

  保留整数

  保留一位小数

  保留两位小数

  2.095

  4.307

  1.8642

  思考并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填空)

  (1)怎样用“四舍五入法”将这些小数保留整数、一位小数或两位小数,取它们的近似值?

  (2)按要求,它们的近似值各应是多少?

  3、揭题谈话: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乘得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板书课题:积的近似值)

  二、尝试:

  谈话引出例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动物的嗅觉最灵敏吗?(生回答)所以人们常用狗来帮助侦探、看家。那狗的嗅觉到底有多灵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组数据:

  1、出示例6: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45倍,狗约有多少个嗅觉细胞?

  2、读题,找出已知所求。

  3、生列式,板书:0.049x45

  4、生独立计算出结果,指名板演并集体订正。

  5、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1)积的小数位数这么多!可以根据需要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2)保留一位小数,看哪一位?根据什么保留?

  (3)横式中的结果应该怎样写?

  6、专项练习(根据下面算式填空)

  3.4x0.91=3.094

  积保留一位小数是()。

  积保留两位小数是()。

  7、尝试后练习:

  ▲P.10页做一做1.计算下面各题。

  0.8x0.9(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1.7x0.45(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判断,并改错.

  10.286x0.32=3.29(保留两位小数)3.27x1.5=4.951.78x0.45asymp;0.80(保留两位小数)

  10.2863.272.04

  x0.32x1.5x28

  2057216351632

  30858327408

  3.291524.9055712

  三、运用

  1、P.13页2题

  2、两个因数的积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值是3.58。准确值可能是下面的哪个数?

  3.0593.5783.5743.5833.585

  四、体验:

  谁来小结一下今天所学的内容?

  五、作业:

  P.8页1

  六: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