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大班数学教案模板合集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不同的工具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
2、继续探索测量单位与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
活动重点:
学习用不同的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
活动难点:
测量单位与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完整的铅笔、积木、回形针、橡皮等测量工具(幼儿人手2份)
记录表格(见活动材料)
活动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以故事的方式引入。
1、创设问题情景,引入问题。
师:小朋友,瞧,图上有谁?它们在干什么?(米老鼠和唐老鸭,它们在比赛跳绳)再看下面一幅图,想知道它们在说什么吗?再来看第三幅图,它们现在在做什么?(在测量跳绳的长度)它们用的测量工具一样吗?(不一样)再看一看最后一幅图,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它们在争论谁的跳绳长。)
2、引导幼儿讨论测量长度的工具和方法。
师:请你们也想一想,有什么办法可以测量跳绳的长度呢?还有其他的办法吗?
二、迁移幼儿已有测量长度的经验。
师:我们中班的时候已经学习过测量长度的方法了,你们还记得吗?那我请一个小朋友用黑板擦来量一量黑板的长度,你们仔细看他测量的方法对不对。
师:他测量的方法,对吗?谁愿意来跟大家说一说。并示范一下测量长度的正确方法呢?(找准起点,沿边线测量,不要偏离边线,首尾相连,量一下记录一下。)
三、幼儿尝试测量,探索测量单位与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
1、幼儿自主选择两种不同工具测量桌子的长度。
师:小朋友真能干,都已经掌握测量长度的正确方法了,现在我想请你们每人自己选择两个不同的测量工具,分别量一量课桌的长度,并在表格上记录用每个工具测量的次数和结果,(教师可示范记录方式)
师:你们刚才用两种测量工具,测量的结果一样还是不一样?请你说一说,你刚才是用哪两个工具测量的?桌子有几个XX长?用XX测量时量了几次?桌子有几个XX长,用XX量了几次?(请个别幼儿回答)
师:我们测量的是同一个物体,为什么每个人两次测量的结果都不一样呢?是不是我们搞错了呢?现在我们都用这种工具(积木和回形针)来量一量我们书本的长度,看看结果有什么变化,好吗?
2、集体选择两种同样的工具测量书本的长度。
师:现在请你们用回形针和积木量一量你的`幼儿用书有多长,并像刚才一样把结果记录在表格里,好吗?这次测量结果一样吗?幼儿用书有几个回形针长?用回形针量了几次?幼儿用书有几个积木长?用积木量了几次?
3、引导幼儿讨论并小结。
师:我们每次的都是同一个物品,为什么测量的次数和结果不一样呢?仔细观察你们的记录表,你会发现什么?(引导幼儿发现测量工具长,量的次数就少,测量工具短,量的次数就多的道理。)
师:小结,测量工具长,量的次数少,测量工具短,量的数次就多。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积极探索并发现电话号码里的秘密。
2、尝试将数字0——5进行组合,排列成不同的电话号码。
3、树立自己解决困难的信心,体验成功的快乐。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幼儿练习本,铅笔;记录纸,粉笔,记号笔,小兔、小鸡图片。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说说自己家的电话号码
老师记录电话号码(记录纸)
二、引导幼儿观察寻找电话号码的秘密
1、你发现了什么?
重点引导:这些号码由哪些数字组成?每家的电话号码是否相同?
2、老师小结
我们德清地区使用的电话号码都是7位数,开头都是数字8,它们分别由0——9这些数字按照不同的顺序排列组成,每家的电话号码都不一样。
三、设计6位数的电话号码
动物园里要装电话了,请小朋友帮忙设计电话号码。要求:
1、0——5六个数字,每个电话号码都用到这六个数字。
2、开头数字是5,设计6位数的号码
3、个别幼儿上来给小兔、小鸡设计号码,其他幼儿检查是否正确。
四、幼儿练习
练习本第17页,给小动物设计电话号码,要求:
1、0——5六个数字,每个电话号码都用到这六个数字。
2、开头数字是5,设计6位数的号码
3、四只动物的号码都不一样
活动反思:
1、这个教学活动选自建构式课程,在原来基础上我进行了调整。活动重点放在了目标一和目标二。
2、活动准备充分,尤其是记录纸采用表格式,这点非常好,能帮助幼儿直观地了解我们使用的'电话号码都是7位数。
3、活动过程层层深入,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寻找电话的秘密,在理解的基础上设计新的电话号码,老师也能关注到全体幼儿,给他们发言的机会,幼儿参与活动积极性高,效果好。
4、整个活动进行非常顺利,似乎没有难点,寻找原因,发现幼儿练习本上只需要设计4个电话号码,选择余地大,最好调整有6个或以上的动物,设计6个或以上的号码,提高数字排列难度。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设计思路:
蔬菜的种类繁多,再加上我班幼儿对各种蔬菜有了很好的认识。所以,我以蔬菜为活动的切入点,创设富有情境地学习数学,由逛菜场→买菜→烧菜这一活动过程,孩子们已具备较强数数能力,他们会两个两个数、五个五个数……让幼儿说己数数的方法,并在买菜的过程中自然地掌握8的运算方法,让幼儿在轻松的环境下自然而然地学习数学,将数学融入孩子们的生活中。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在已有数数经验的基础上,寻找最佳的数数方法。
2、启发幼儿根据实物图上的价格,灵活运用8的运算方法。
3、幼儿在富有情境中学习数学,体验其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各种蔬菜的图片及价格。
2、人手一张买菜单,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师:我们来玩一个报菜名的游戏,老师说一样菜,你说出它的菜名?
师:小朋友,你们真厉害,有那么多美味菜肴。今天老师想来开一家饭馆,想大赚一笔,在我们魏村大有名气。
评析:根据幼儿的已有经验,让他们充分说出有关菜肴的名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起幼儿主动思考的欲望。创设情境,从而使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逛菜场
1、感知蔬菜数量,说出数数的方法。
出示各种菜的图片。
师:菜场上的菜有多少种?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你觉得哪种方法最快?
评析:在此环节中,我充分给予幼儿说己数数的方法,并告诉幼儿一个一个数方法是不错,但速度好像有些慢了,引导幼儿将数数最快的方法运用到以后的生活中。
2、幼儿观察蔬菜,准确的报出菜名。
师:我们再来玩一个游戏,老师报第几行,第几个,你们报出它的菜名?
我们来换一下,我说菜名,你们说出它在第几行,第几个?
找出荤菜,并请你说出它在第几行,第几个?
师:看来你们都认识菜了,接下来我们就来买菜吧!
评析:此环节以游戏的形式来设计给原本简单地活动,增强了几份乐趣,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一下子又调动了起来。
三、买菜师:我们拿多少钱来买菜呢?
教师示范买菜。我先买个丝爪吧,把丝爪画下来,丝瓜是几元呀?那,还剩下几元呀?只能买什么呀?
师:接下来,你们来买菜。
幼儿操作。
师:谁来介绍一下你买的什么菜?
评析:此环节以满足幼儿个性化学习兴趣的`需要,让幼儿在自由操作、探索的过程中去积累经验。在买菜的这一过程中,孩子们灵活地进行了8的运算,并用绘画的方法记录买菜的过程,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画下来的菜来介绍,如:有的幼儿用8元钱买了青菜1元、土豆2元、黄瓜1元、金花菜2元、茄子2元,用8元钱买到了这么多的菜,是幼儿对已有知识的复习巩固和迁移运用。
四、烧菜,结束活动师:我们买了这么多的菜。那,我们就来烧一道菜,让我们的饭馆开张吧!
评析:我以烧菜的口吻结束活动,使环节与环节之间呼应、衔接。
活动反思:
让幼儿的学习回归幼儿的生活,关注幼儿的生活情境和生活经验,创设一个有趣生动的情境,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这是我们每位教师都想努力做到的。我认为在一定的情境下,丰富幼儿的相关经验,学习一定的知识技能,能使幼儿的学习变得更有目的性,更能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活动中要关注幼儿学习方式,使学习成为幼儿真正的自主活动,使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游戏性的体验,提高对数学的敏感性,了解实际生活中数学的作用,将数学融入情境化、生活化,让幼儿学习得十分轻松,也越来越爱数学。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要不断地探索,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 在游戏中,尝试有规律排列材料。
2. 能手眼协调地进行操作活动;学习按规律说说自己的排列方法。
3. 有兴趣地参加活动。
4. 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 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布娃娃一个;吸管,长纸条,蜡光纸若干;胶棒若干。
活动过程:
1、 出示娃娃,引起幼儿兴趣
(1)老师以娃娃口吻说:“小朋友你们好!我要开一个商店,需要你们帮我加工一批项链和腰带,你们愿意帮我吗?”
(2)出示范例腰带“我需要这种样式的腰带,谁会做?”“这是怎么做的?”
引导幼儿说出排列规律。
2、 介绍材料,幼儿操作。
(1) 老师:“我为你们准备了许多材料,这边一排是做项链,那边是做腰带的'材料;胶棒用完,盖子要盖上。做好后送给娃娃,要说:“娃娃,我给你送项链了……”
(2)幼儿上位操作,老师指导。
3 、 结束。
“小朋友,谢谢你们,为我们加工了这么多漂亮的项链和腰带,下次,我再请你们帮我加工好吗?”
活动反思:
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感知规律,让幼儿增强观察力和思维能力。难点是再现或再造规律,能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序。在环节设置上,我采用了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方法。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设计背景
《学习相邻数》是学前大班的一节数学活动,是让幼儿让幼儿正确理解相邻数,掌握10以内的相邻数。通过活动发展幼儿的比较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学习与同伴友好交往、合作游戏的方法,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正确理解相邻数,掌握10以内的相邻数。
2、发展幼儿的比较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3、学习与同伴友好交往、合作游戏的方法,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10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教学难点:理解相邻数的含义,知道相邻数间多1和少1的关系。
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1~10的苹果卡片和1~10的梨卡片,,1~10的蘑菇房子,10个小动物卡片。音乐及视频。
活动过程
一、到森林里游玩
1、(播放去郊游音乐)。苹果队的小朋友按1——10的顺序排好队,并大声说出自己手中卡片的数字是几。
2、草莓队的小朋友按1——10的顺序排好队,大声说出自己手中卡片的数字是几。师提问:和你挨着的'朋友是谁?你的邻居是谁?你的好朋友是谁?
二、小动物搬家
1、森林王国今天特别热闹,小动物搬到它们的新房子里,(出示10个蘑菇房子)
2、到底有谁搬到房子里去了呢?“谁住在1号房子?谁住在2号房子?……10号房子住着谁?”逐个出示10个小动物卡片,并粘贴在蘑菇房子下。
[设计意图:创设小动物搬家的情景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三、给小动物找邻居
1、小动物们住在一起可高兴了,他们不但搬进了新房子,还有了新邻居。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住在几号房,离它最近的哪两个动物各住在几号房?2号房是小鸭子,它的邻居是1号的大公鸡和3号房间的小山羊。
2、请小朋友帮小动物找一找邻居,并及时鼓励,总结多数小动物有两个邻居。
[设计意图:帮助小动物找邻居,并及时鼓励总结出小动物都有两个邻居。]
四、给数字宝宝找邻居
1、生活中我们把紧挨着你的叫邻居。可在数学中,数字宝宝也有自己的邻居,数字宝宝的邻居叫相邻数。今天我们就一起看看什么叫相邻数。
2、机灵狗要给大家讲一讲什么叫相邻数。(播放视频)
3、强调什么叫大邻居和小邻居。
[设计意图:让幼儿理解相邻数是比它小1的和比它大1的数。]
五、送礼物
1、天快黑了,我们也要和小动物们说再见了,临走之前,把你手中的水果送给它们好吗?
2、你想把手中的水果送给谁?为什么?
3、老师有个要求:你把卡片送给它的邻居。
六、小结
小朋友,我们今天学习的相邻数,还帮小动物找到了它的邻居,小朋友们在游戏中玩得很快乐,也希望小朋友之间要友好相处,互相合作,同时我们要爱护、保护可爱的小动物。
火车快开了,我们快坐上火车出发吧。(播放音乐。)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8-02
【热】大班数学教案04-02
【热门】大班数学教案04-01
【推荐】大班数学教案04-01
实用的大班数学教案07-23
[热门]大班数学教案09-28
大班数学教案【精】04-02
大班数学教案【推荐】04-02
大班数学教案【荐】04-06
大班数学教案【热】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