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4-06-08 04:50:50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大班教案集锦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品】大班教案集锦5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内容:

  科学领域《飞机为什么能飞上天?》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初步了解飞机的外形特点,飞机能飞上天的原因。

  2 培养幼儿对现代科技的兴趣,激发幼儿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

  3 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加强动手能力,深化对飞机能飞行的原理的感性认识。

  活动重点:

  让幼儿了解飞机的外形特点及飞机能飞上天的原因。

  活动难点:

  根据幼儿具体情况确定让幼儿了解原理的程度,过深过难的概念不介绍给幼儿。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 课件:飞机、小鸟、蜻蜓的图片。

  2 实验用宽1cm、长10cm的纸条。

  知识准备:

  对飞机飞上天的原理,及相关气流、气压的知识有所了解。

  活动过程:

  一 导入

  引导语:今天我给小朋友猜一个谜语:“有人说我像老鹰,我说我像大蜻蜓请你到我肚里坐,立刻带你到空中。”小朋友你们猜这是什么?你们是怎么猜出来的?

  二 展开

  (一) 解飞机的外形特征。1.看课件,展示飞机、小鸟、蜻蜓的图片,让幼儿仔细观察。

  引导语:它们有哪些共同点?

  引导语:除了机翼飞机还有哪些部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飞机的构成。

  2. 看课件,讲述飞机的构造。

  飞机由机身、机翼、尾翼、起落架和发动机等部分组成。机身的最前面是驾驶室,是驾驶员驾驶飞机飞行的工作间。机身的中间部分是乘客室或装载货物的地方。机身两旁的机翼,就像飞鸟的翅膀一样,能使飞机飞上天,并保证高空飞行。机身后部的尾翼能使飞机在空中平稳飞行和转向。(引申:小鸟的尾巴,鱼的`尾鳍也有保持平衡、把握方向的作用。)机身下的轮子和起落架,用于飞机在起飞和降落时的滑行和支撑。

  (二)(老师示范)做实验——一吹就飘起来的纸条,用类比推理的方法使幼儿了解飞机飞行的原理。

  1 引导语:将纸条一端用食指粘压于嘴的下唇,然后向外缓缓吹气,让幼儿:发现随着吹气速度的加快,原来低垂的纸条就向上飘起来。这是因为嘴吹气时,纸条上面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而纸条下面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使纸条向上飘起。

  2 引导语:有翅膀就可以飞起来吗?请小朋友仔细观察飞机的翅膀,看看有什么不同?

  引导语:飞机机翼的上面部分稍稍鼓起,下面部分比较平,当飞机前行时,划过机翼的气流分成两路,上面一股因走了弯路,速度快下面的速度慢,这样就形成了上下流速不一样,上部流速快压力小,下部流速慢压力大,从而形成压力差,产生一股很大的向上的托力,使飞机飞上天空。

  (三)指导幼儿亲自做实验

  让幼儿通过亲自动手,加深对飞机飞上天原理的感性认识。

  三 延伸

  展示各式飞机图片。

  引导语:你喜欢什么样的飞机?你想发明什么样的飞机?

  激发幼儿对现代科技的兴趣,及求知欲望。

  小结:今天,我们通过自己的双手及老师的讲解使小纸条飘起来。明天,我们通过更多知识的积累和大家不断努力的探索,能设计出飞得更高更远的飞机对吗?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

  在“你变我变的”主题中,幼儿从身边的事物中找变化的东西,圆圈可以变化成钟、花朵、乌龟、小动物的头等,一些废旧的物品经过手的加工,可以变成许多有趣、新奇的东西,他们对自然界神奇的变化萌发了兴趣。《神奇的小火车》充满神奇、变化、诙谐的情节,让孩子读来有趣、有能引起他们的探究,因此本活动纳入了这个主题。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中事物的神奇变化。

  2、能主动关注周围事物的变化过程。

  活动准备:

  1、自制背景图及若干小图片

  2、幼儿收集有关动植物的变化过程的资料。

  活动过程:

  1、发现小火车的神奇。

  ——出示背景图“小火车”,猜猜这是一列怎样的火车。

  ——什么是神奇?

  ——教师结合故事将角色“小核桃”演示插入火车,变出一只“桃子”。

  ——原来这是一列神奇的小火车,它会变魔术。还有许多乘客想上火车,他们上车前和下车后相比会有那些变化呢?让我们来听听故事“神奇的小火车”。

  2、看看小火车会变什么。

  ——完整欣赏故事一遍。谁是小火车的第一位乘客?它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小桃核下车后会变成大桃子呢?你知道其中的秘密吗?

  ——接着谁又上了车?它发生了什么变化?下车的鸡蛋为什么会变成毛茸茸、湿漉漉的小鸡呢?

  ——小青虫们上了车,它又变成了什么?(重点帮助幼儿理解青虫变成蝴蝶的过程)

  ——小男孩上了车,走下一位大胡子叔叔,他是谁呢?

  ——原来大胡子叔叔是小男孩变的,他喜欢这样变吗?那可怎么办呢?

  ——这真是一辆神奇的小火车,它能让许多“乘客”上车后发生变化。往前开能长大,往后开就还原。

  在我们周围许多东西都在变,有的变化很快、很明显,而有的东西是渐渐地变化的。

  3、让他们坐上小火车。

  ——呜。。。。。呜!蓝色的神奇的`小火车又开动起来了。你想让谁坐上小火车?小火车会把它变成什么?

  ——鼓励幼儿讲讲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渐变过程,如:月亮圆缺,花儿开放、种子发芽等。

  4、延伸活动:鼓励幼儿今后在生活中仔细寻找事物的变化,获得更多的表现。

  大班语言活动三句半《拜年》

  活动目标:

  1、感知三句半的形式美和韵律美。

  2、能围绕“拜年”这个主题,尝试仿编三句半并进行大胆表达。

  3、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体验拜年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恭喜》的动画,锣鼓一副,三句半的图标、祝福的话汉字卡片。

  活动过程:

  1、播放《恭喜》动画,导入课题: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动画片,想看吗?

  师:好看吗?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恭喜谁?恭喜什么?(心想事成、万事如意、新年快乐、眉开眼笑、中头彩、乐开怀。)

  2、采用平行示范的方式引导幼儿讲述祝福语。

  (1)教师:我也喜欢歌曲里“新年快乐,万事如意,恭喜恭喜”的祝福,(出示字卡)。

  (2)你喜欢过年吗?你是怎样给人们祝福的?(学一学福娃祝福恭喜的样子,并出示相应的字卡),引导幼儿分别说说什么样的祝福话可以对谁说?

  3、出示三句半的图标,初步感知三句半的形式美和韵律美。

  (1)师:今天我带来了一首《拜年》的三句半,你们想听吗?

  如:新年到,新年到,敲锣打鼓真热闹,我们大家上台来,拜年啦!你敲锣呀我打鼓,来给爷爷拜个年,祝爷爷福如东海,恭喜恭喜!你敲锣呀我打鼓,来给奶奶拜个年,祝奶奶寿比南山,恭喜恭喜!你敲锣呀我打鼓,来给爸爸拜个年,祝爸爸工作顺利!恭喜恭喜!你敲锣呀我打鼓,来给妈妈拜个年,祝妈妈心想事成!恭喜恭喜!你敲锣呀我打鼓,来给小朋友们拜个年,祝你们学习进步,恭喜恭喜!

  (2)老师刚刚念的是什么?给谁拜年的,祝福什么?你最喜欢老师念的哪一句?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带领幼儿念两遍)

  (3)你有什么地方听不懂的话?让我们一起来帮助他。

  (4)看图完整地朗诵二遍三句半。

  4、看图标创编三句半。

  (1)你们喜欢过年吗?那么你在过年的时候会给谁拜年、祝福什么呢?请你来编一段拜年的三句半。

  (2)根据幼儿的回答,在原来的图标上粘上祝福的话。并让幼儿集体来念一念。(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述自己创编的三句半。)

  5、给老师拜年。

  师:刚刚有的小朋友很主动,能大胆地告诉大家自己编的三句半。今天我们班来许多老师,你想给她们拜年吗?祝福老师什么?现在,请你们把自己编的三句半念给她们听一听。

  6、延伸活动:三句半表演《拜年》。

大班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很多孩子随着打工的父母来到异地远离家乡,有的则跟随祖父母留守在家远离父母。《会飞的抱抱》是一本传递爱的情感绘本,这本书利用“邮寄拥抱”的过程,把人们遗忘已久的人情味,一个一个重拾回来。这种人与人之间简单的互动,却充满了创意与暖度。我以这个绘本为载体,让孩子明白爱可以传递,以缓解孩子对远方亲人的思念,符合大班孩子的心理需求。但是孩子们在表达对别人的爱,或者感受别人对自己爱的能力不够,通过绘本的渲染,让孩子从心理感受表达爱的形式与方法可以多样化,明白简单的.一个拥抱也可以传递一份很浓的爱。

  活动目标:

  理解故事,明白爱是可以传递的。

  体会拥抱的温暖,并大胆用动作和语言表达出来。

  活动准备:

  PPT 、头饰、音乐媒体 会飞的抱抱绘本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分享爱的情感经验。

  1.你最想念谁?为什么?

  幼1:爷爷奶奶,因为他们住在老家。

  幼2:哥哥姐姐,他们对我好,爱我,亲我。

  幼3:爸爸妈妈,经常出差在外。

  教师小结:原来我们想念的人都是离得远,不能经常碰面,对我们最亲、最好的人。

  2.你会用什么方式来表达你的想念呢?

  幼1:打电话,送上祝福,报声平安。

  幼2:写信,表达自己的想念之情。

  幼3:看照片,回忆亲人对自己的好。

  教师小结:想念一个人的时候可以有很多方式来表达,如:画画、写信、打电话、看照片。

  关注点:孩子对家人的爱的情感理解,及表达“爱”的动作和语言经验。

  二、讲述故事

  ——用拥抱表达爱

  1.PPT展示,讲述故事到“小猪想在奶奶生日的时候送奶奶一份礼物。

  2.请幼儿猜测小猪送奶奶的礼物并说出原因。

  幼1:根据画面提示观察,送花种子。因为奶奶喜欢种花。

  幼2:送项链,让奶奶变年轻。

  幼3:送拐杖、眼镜、奶奶年纪大了很需要。

  3.PPT呈现:小猪送了什么礼物?

  幼1:抱抱

  幼2:大大的抱抱

  幼3:小猪自己

  关注点:幼儿自己用语言和动作表达表现“大大的抱抱”。

  4.师生互动“大大”的抱抱,师幼谈拥抱的感受。

  幼1:开心的感觉

  幼2:激动的感觉

  幼3:温暖的感觉

  5.生生互动“大大”的抱抱, 说一说同伴间拥抱的感受。

  幼1:幸福的感觉

  幼2:贴心的感觉

  幼3:快乐的感觉

  教师小结:原来“大大”的抱抱可以给我们幸福、温暖、贴心的感觉。

  6.情感升华。提问:小猪为什么要送一个大大的抱抱给奶奶呢?

  幼1:奶奶对我亲,对我好。

  幼2:让奶奶感受到抱抱的温暖、贴心。

  幼3:希望奶奶收到抱抱会开心、愉快。

  三、情境游戏

  ——爱的接力棒

  1.故事结合PPT串联。

  (1)小猪会想什么好办法去送抱抱呢?

  幼1:坐船、汽车、飞机、火车

  幼2:乘热汽球

  幼3:搭座桥

  教师小结:使用交通工具去送抱抱。

  (2)讲述故事到“小猪给邮递员叔叔送上了大大的抱抱”。

  提问1:小猪是怎么跟邮递员叔叔说的?(你愿意把大大的抱抱送给奶奶吗?愿意)

  提问2:如果你是邮递员叔叔,你愿意帮助小猪传抱抱吗?为什么?

  幼1:小猪有爱心

  幼2:小猪有孝心

  幼3:小猪很懂事

  (3)对话游戏表演(你愿意把大大的抱抱送给奶奶吗?愿意)

  师生互动两次。(一次表演小猪,一次表演邮递员)

  2.角色表演、感受体验。

  (1)角色分配:幼儿当邮递员叔叔、阿姨、奶奶,教师当小猪。

  (2)任务要求:a 传信的时候要把小猪问邮递员的话带上

  b 最后一个小朋友直接拥抱奶奶即可

  (3)情感动作传递:播放背景音乐,邮递员叔叔将小猪的拥抱一个传给另一个,一直传到遥远的奶奶身边。

  (4)奶奶收到抱抱后谈感受,邮递员的感受。

  教师小结:原来通过邮递员热心帮助,大家都得到了快乐,感受到了温暖。

  四、再入主题

  ——爱的回音

  1.回归绘本

  通过邮递员叔叔、阿姨辛苦地传递抱抱,奶奶收到了小猪大大的抱抱,奶奶也回赠给了小猪一个甜甜的吻。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听到的这个暖暖的,感动的故事就藏在一本书里,书名叫《会飞的抱抱》

  附故事:

  小猪想了一个好办法,她请妈妈写下了奶奶家的地址,想用邮局寄信的方法寄给奶奶。于是,他们来到邮局,小猪有礼貌地问邮递员叔叔说:“你能帮我寄一个大抱抱给奶奶妈?邮递员叔叔被小猪的爱感动着,他们愿意帮助小猪来传递这样一份大大的抱抱。小猪上前给了邮递员叔叔一个大大的拥抱,并托付他们一定要将这么个大大的抱抱传给奶奶。

大班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摇篮》是山东省幼儿园教育活动教材大班上册主题二中的一节教育活动, 这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作者用清新的语言描绘了四幅宁静温馨的画面。诗的最后一句转向妈妈和宝宝 ,会唤起幼儿对母亲的情感,让幼儿感受到亲情是多么美好。谁是摇篮?摇的是谁?宝宝是怎样睡着的?这些都是由作者精心安排的,这也是这首诗的主要写法。表现了作者对和平、宁静、温馨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幼儿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热爱和平的教育。

  基本教学思路:

  幼儿都喜欢美好的事物,向往和平、宁静、温馨的生活,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新纲要的要求,我是这样设计《摇篮》这一首儿童诗的:首先,通过出示真正的摇篮,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然后伴着柔美的音乐,教师用轻柔舒缓的语调朗诵,创设一种美的氛围,引导幼儿体会诗歌的优美意境。在此基础上,借助课件引导幼儿观看意境优美的画面,发挥幼儿的自主性,自然地学会诗歌,并为仿编诗歌打下了基础。为了突破仿编诗歌这一难点,我先引导幼儿看图仿编,再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仿编,充分发挥幼儿的想像力和用诗歌的形式表现生活的能力。最后请幼儿为自己仿编的诗歌配上优美的画面,既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又使语言与艺术达到了有效的整合。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能有表情地诵读诗歌。

  活动难点:学习仿编诗歌。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想像,激发幼儿对诗歌的兴趣。

  2、在掌握诗歌的基础上,学习仿编诗歌。

  3、发展幼儿的'想像力和用诗歌的形式表现生活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录音机、摇篮

  2、和幼儿人数相当的纸、笔等材料

  活动过程:

  (播放优美的摇篮曲,教师与幼儿随音乐做动作进入活动室)

  (一) 导入课题,激发兴趣

  (出示摇篮,播放摇篮曲)孩子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教师轻轻的摇着摇篮)听着优美的摇篮曲,小宝宝躺在摇篮里睡着了。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摇篮,我们一起去认识他们吧!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诗歌《摇篮》。

  (二) 学习诗歌,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

  1、教师配乐朗诵,完整欣赏诗歌

  (1) 教师配乐诗朗诵,幼儿欣赏,欣赏后提问:诗歌里有哪些摇篮?摇得都是谁?

  (2) 引导幼儿用诗歌中语言来回答。(蓝天是摇篮,摇着星宝宝;大海是摇篮,摇着鱼宝宝;花园是摇篮,摇着花宝宝;妈妈的手是摇篮,摇着小宝宝。)

  (伴着柔美的背景音乐,教师用轻柔舒缓的语调朗诵,创设了一种美的氛围,能帮助幼儿更好地体会诗的意境)

  (3) 小结:我们知道了蓝天、大海、花园、妈妈的手是摇篮,他们摇着自己可爱的小宝宝睡着了,小宝宝是怎样睡着的?请大家仔细听。

  2、观看课件,分段欣赏诗歌

  (1)(播放诗歌中第一小节的课件)提问:星宝宝是怎样的睡着的?

  幼儿:白云轻轻飘,星宝宝睡着了。

  为什么白云要轻轻地飘?我们一起用动作来表现。

  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读一读。(蓝天是摇篮,摇着星宝宝;白云轻轻飘,星宝宝睡着了。 )

  (2)(播放诗歌中第二、三、四小节的

  课件)

  提问:鱼宝宝是怎样睡着的?花宝宝是怎样睡着的?小宝宝是怎样睡着的?

  引导幼儿说一说,浪花轻轻翻,鱼宝宝睡着了;风儿轻轻吹,花宝宝睡着了;歌儿轻轻唱,小宝宝睡着了;

  教师:蓝天是摇篮,摇着星宝宝;白云轻轻飘,星宝宝睡着了。请小朋友像老师一样看着画面,自己说一说诗歌。

  (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自然地学会诗歌)

  多美的诗歌呀,我们一起来读,看谁读得最美。

  3、诵读诗歌,体会意境

  (播放优美的乐曲)教师和幼儿一起诵读;教师和幼儿分角色诵读;

  4、表演诗歌

  这么美的诗歌,我们一起用动作来表现,看谁做得最美。

  三、发展想象,仿编诗歌

  1、 听了这么美的诗歌,老师也想来编一首儿歌:(课件播放画面)

  草地是摇篮,摇着草宝宝;风儿轻轻吹,草宝宝睡着了。

  2、 小朋友想不想也来编一首儿歌,(课件播放画面)幼儿看图仿编。

  3、 发挥想像,幼儿自由仿编诗歌。

  四、活动延伸:为诗歌配画

  小朋友编的诗歌多美呀!请你为自己仿编的诗歌配上优美的画面。

大班教案 篇5

  大班美术:报纸鱼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报纸棍随意造型,形成鱼的各种身体形状。

  2、能用彩纸大胆设计装饰报纸鱼的身体,并能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鱼眼睛的`粘贴。

  3、喜欢与同伴分享创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欣赏过各类“美丽的鱼",画过热带鱼,对鱼的外形特征、花纹色彩有所了解。

  2、材料准备:报纸鱼范例2个;幼儿卷的报纸棒若干、彩条若干、剪好花纹的彩纸若干;双面胶、透明胶、剪刀、垃圾盒;背景图一张;海浪音乐、没有鱼鳍、鱼尾、眼睛的半成品报纸鱼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游戏“纸棒变变变”引导幼儿用纸棒随意造型师:变出来什么,还能变成什么

  二、请幼儿欣赏用报纸棒做成的报纸鱼,共同探讨鱼的身体结构、制作材料及方法

  1、启发幼儿探索鱼的制作方法:先用报纸棍任意围成鱼身体的竺譬,.使用透明胶连接;然后用彩色纸条装饰鱼身上的花纹;妄善用彩色纸片装饰鱼尾、鱼鳍和鱼眼睛

  2、小鱼少了鱼鳍、鱼尾、鱼眼会怎样?小鱼是镂空的,眼睛怎么粘贴?

  三、提出要求,幼儿制造

  1、鼓励幼儿制作出和别人不一样的报纸鱼

  2、提示幼儿注意材料使用和操作习惯

  四、幼儿制作,教师教导 重点指导个别装饰花纹、粘眼睛有困难的幼儿

  五、欣赏评价 引导幼儿从形态、花纹、鱼眼的粘帖位置、制作方法等方面进行评价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精选)10-04

大班教案[精选]12-30

(经典)大班教案01-13

[精选]大班教案03-12

[经典]大班教案08-09

大班教案08-08

(经典)大班教案04-19

大班教案(经典)02-10

大班教案07-26

大班健康教案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