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集】高一说明文作文3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一说明文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一说明文作文1
“宫梳名篦,情同伉俪;延陵(常州)特产,花开并蒂。”这首名谣所唱的就是常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梳篦(木梳、篦箕的总称)。
起初,我对梳篦比较陌生,没有太多的了解,只知它是常州的特产。所以,每当我经过“篦箕巷”,心中对梳篦好奇便更深了一层。这个周末,我有幸寻访常州“篦箕巷”中比邻皆是“梳篦店”,便大开眼界,对这些宫梳名篦那可是赞不绝口、爱不释手。
“篦箕巷”中的一家店——“梳香门第”吸引了我的兴趣。跨进仿古的厅堂,我立刻那琳琅满目、形态各异的梳篦吸引住了。首先映我眼帘的就是那对“蝶恋”梳。听工作人员说,这对梳篦的灵感来源于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最后说道,这对爱人双双化蝶,同飞共舞。这对梳篦也正是寄托了着美好的情感,寓意着“双碟比翼飞”。这对梳篦不仅寓意好,做工也十分精细。它的篦齿细密均匀,绘画也很精美,双碟栩栩如生,翅膀的色彩十分绚丽,其间镶嵌了颗颗碎钻。其他的'梳篦也同样的巧夺天工。你瞧,那急性子的“齐天大圣”,那肥头大耳的“猪八戒”,那各种神情的“脸谱”,那美若天仙的“仕女”,就连《红楼梦》中病怏怏的“林黛玉”都满面春光、神采飞扬呢!这些梳篦都惟妙惟肖地展现在我面前,真是“百梳相映成趣,千篦独具匠心”,令我眼花缭乱。
我轻轻抚摸着梳篦,感到十分光滑细腻。它色呈土黄,质感精美。我听说,梳篦如今已是常州人送礼的首选,因为它不仅是精美的工艺品,而且还能够因刺激头皮神经,而促进新陈代谢,延年益寿呢!这些梳篦可都是纯手工制作的,其中制作木梳需28道工序,制作篦箕却要72道工序。在制作过程中,它不仅采用了雕、描、刻、烫、镶嵌等传统技法,有的还加上了常州的独有工艺:掐丝珐琅和留青刻竹,具有独特的风格。无怪乎人们常说:“扬州胭脂苏州花,常州梳蓖第一家。”
我买下了四大美女中的貂蝉的梳篦。端详着手中精妙绝伦的梳篦,那些历史的画卷恍惚一页一页地展现在了我的眼前。我似乎看见了梳篦的过去与现在,不得不被这历史所折服。如今,梳篦已不仅是一种梳头的工具,更是一种艺术,一份艺术品。它被越来越多的人喜爱着,收藏着,欣赏着……
我踏着那篦箕巷那布满苔藓的青石板道,怀念着这流传千古的“非遗”梳篦,感受着这龙城的历史悠久,一切都在空气中蔓延着,酝酿着,慢慢的散开……
高一说明文作文2
清晨一阵从未听到过的惊天动地的鸟叫声,打断了我的美梦。“怎么回事啊?吵死啦!”我生气的大声叫了起来,嘟着小嘴跺着脚,来到了声音的发源地——阳台,看见了一个遮着布的小鸟笼子,我迅速地掀开布两只活蹦乱跳的小鸟映入了我的眼帘,于是我猜想,肯定是爷爷昨晚从老家带回来给我的,心中不禁一阵惊喜。
爷爷告诉我鸟的学名叫竹鸡,可老家的人却喊它“金不换”,因为它每叫一声都会连续吐出三个音符,好像是在叫“金不换”似的`。为了让这两只鸟更舒适,爷爷要把它们放到一个大笼子里面去,但它们好像舍不得离开自己的老窝似的,脚使劲地乱蹬,翅膀拼命地乱扑,那把那只雄的“金不换”挪到大笼子里,那只雌的却趁机用脚蹬开了虚掩着的鸟笼门,飞了出来,全家人乱了套,怎么捉也捉不住,眼睁睁地看着它溜之大吉了,结果那只雄的“金不换”在笼子里跳了一天,也叫了一天,那声音简直是震耳欲聋。
第二天,“金不换”干脆就不叫了,吃的也比较少,但是还是在笼子里跳来跳去,特别是你掀开布去看它时就跳得更凶了,让人眼花缭乱。第三天食物吃得更少了,十分无力地在鸟笼里撞来撞去,不知怎的,我突然觉得它好可怜,同情心不知不觉在我心中油然而生。它是害怕与人接触,还是思念它的朋友?我站在鸟笼旁边,轻轻地把布放下,想了很久很久。
晚上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我突然想到了盖在鸟笼子上的那块布,是不是应该把它掀开,让它适应新的环境,使它能经常看见我们,就会觉得自己不孤单了。起床后,我第一件事就是站在鸟笼子旁边,轻轻地把布掀开,轻轻地对“金不换”说:“不要害怕,我们交个朋友好吗?我会天天陪着你的。”结果,奇迹出现了,渐渐地,它不怕我了,你喂它吃食,它反而会等着两个圆圆的小眼睛看着你。
后来我常常喂水给它喝,喂谷子给它吃,有时它很顽皮,想来啄我的手,看来它已经把我当成它的好朋友了。其实它长得很美,它身上的羽毛以棕色为主,头顶上和翅膀上点缀着橄榄色的羽毛,特别是头顶上的羽毛十分显眼。它长得很健壮,简直就像一个小肉球。它好像懂得了我的心思似的,每天清晨就会叫我起床。
这就是我们家的竹鸡,已经成为了我的好朋友了的竹鸡。
高一说明文作文3
火的使用标志着人类从野蛮向文明过渡。现在我们取火,只要随手划着一根火柴,便能生起熊熊大火。但在古时,这却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远古时代,人们只能使用自然火,后来发展到钻木取火,击石取火,直到发明了火柴,取火才变得如此方便,可以顺手拈来。
那么火柴是怎样诞生的呢?这首先就要感谢德国的炼金术士勃兰特,他在1669年意外地发现了火柴的主要材料——磷这种易燃的物质,为火柴的诞生奠定了基础。邓后,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对磷进行潜心研究,并在1680年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火柴。他的火柴是一墙粘上琉碘顆粒的木质细棒,而“火柴盒”是一张涂上了磷的粗糙的纸。将木棒在磷上一划,火柴就点燃了,使人们取火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这种火柴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又很容易由于纸上的`白磷自燃而发生意外,于是便引起了人们对火柴改良的研究。一个世纪后,就有各种各样如“磷烛”、“磷盒”等火柴相继问世了。“磷烛”火柴是一根密封的细长玻璃管,里面没有氧气,只有一条带“磷头”的蜡纸。取火的时候,只要把玻璃管敲碎,使磷跟氧气接触而自燃,从而点燃蜡纸。这种火柴虽然大有改进,安全了许多,但携带起来却很不方便。所以,这种火柴还需要改良。
于是在1827年。一位名叫华尔克的英国药剂师通过研究,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根磨擦火柴。这种火柴是用氯化钾、硫化锑和树胶作火柴头的,用砂纸作“火柴盒”。这就比较完满地解决了火柴问题,但人们却还不满足,对火柴作了许多改进:用白磷代替氣酸钾,又用无毒的红磷代替了有毒的白磷,并用引火材料分附在火柴梗和火柴盒上,这就是今天普遍使用安全火柴的前身。
而所谓安全火柴其实是以白杨树干作火柴梗,在梗头上粘上由氯酸钾、二氧化锰、硫化二锑等以胶混和的材料,在火柴盒的两侧涂上红磷粉。由于这种火柴只能用火柴盒来磨擦生火,所以十分安全,并得到“安全火柴”的名称,除此以外,由于自二战以来火柴工业的迅速发展,还出现了防水火柴,防风火柴,点烟火柴,烟火火柴等一系列火柴。
想不到一盒小小的火柴,价钱又这么便宜,却有着如此不平凡的来历呢!人类总是在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将来的火柴家族必定还会继续发展,产生出更多种类,更大用处的火柴,使人类的生活更加方便。
【高一说明文作文】相关文章:
说明文作文08-02
说明文的作文07-14
说明文作文05-20
说明文作文11-04
高一作文07-22
高一的作文08-23
电器的说明文作文07-27
说明文作文【热门】11-23
校园说明文作文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