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班会活动设计方案

时间:2024-10-21 13:26:04 方案 我要投稿

中秋节班会活动设计方案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效开展,就常常需要事先准备方案,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我们应该怎么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秋节班会活动设计方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秋节班会活动设计方案

中秋节班会活动设计方案1

  一、活动主题:

  中秋佳节话感恩

  二、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同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等)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知道中秋节历史悠久,懂得“中秋月圆”的原因,培养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兴趣,感受亲情,学会感恩。

  3、学习中秋节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三、活动准备:

  搜集关于中秋节的有关资料布置活动场景

  四、活动时间:

  20xx年9月17日第7节

  五、活动地点:

  五(1)班教室

  六、活动组织:

  贺健榕陈欣彦朱峻成李建朋

  七、活动过程

  (一)了解来历,感受中秋节悠久历史

  1、师:课前,老师请同学们收集了一些关于中秋节的资料,你知道中秋节的来历吗?

  2、学生交流中秋节来历。

  3、小结: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民间传说很多,究竟哪个更准确,我们已无法证实了。但是,根据史书记载,唐朝初年,中秋节就成为固定的节日,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它已成为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思考:每个月的农历十五都有圆月,为什么把中秋节放在每年的八月十五?为什么“月到中外明”呢?你的想法。

  (二)交流中秋节的习俗

  1、中秋佳节,人们最主要的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了。

  赏月: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2、月饼欣赏(课件出示)针对月饼的包装进行厉行节约。

  (三)联系自己,畅谈中秋感受:

  1、过渡:中秋节为什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人们为什么常借中秋节月亮最圆时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与亲人、朋友相聚的愿望,人们又是怎样来庆祝中秋节的呢?带着这些问题,继续我们的交流。

  2、一年一度的中秋节给人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今天,就让我们打开记忆的闸门,将其中最深刻的印象呈现出来,说说我们是怎样过中秋节的?

  学生一四人小组为单位。

  (1)讲述对中秋节的印象,交流各自家中的过节方式。

  (2)讨论:我们平时应该怎么做,才能体现对父母的一片孝心呢?

  3、学生交流

  ①教师启发引导:爸爸、妈妈为你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做了些什么?(赠送月饼,全家团聚。)

  ②思考: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表达一份孝心。)

  师:中秋节过得真有意义,令人难忘。

  (四)中秋诗词佳句知多少交流

  (主持人: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团圆节这份思念当然会更密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期,诗人就会用诗词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把你知道的有关中秋节的诗句和大家交流一下)

  八、活动小结: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正值秋分前后(太阳直射赤道),空气中水汽较少,透明度较好,月亮便显得特别明亮。又因为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所以,中秋节又称“团圆节”。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可是还有多少外出打工的父母不能回家与你们团聚,你一定想用语言表达你队亲人的思念,请你给在远方的亲人写一段话,表达你的思念之情。

中秋节班会活动设计方案2

  一、活动主题:

  庆祝中秋节的主题是我们的节日-中秋节。

  二、活动时间:

  9月x日下午第二节和第三节课

  三、活动地点:

  高一(4)班教室

  四、活动目的: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中秋传统典故,培养学生的传统观念。

  2.通过古诗朗诵,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3.为学生提供展示和锻炼自己的平台。

  4.借助活动,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感到快乐,让学生互相了解,增进友谊。

  5.通过活动增进师生之间的友谊。

  五、活动内容:

  1.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专题讲座

  讲座内容:介绍中秋节的起源、典故、习俗和以中秋节为主题的古诗词。

  2.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主题班会

  班会形式:猜中秋灯谜,中秋古诗朗诵比赛,包含月字的歌曲接龙比赛。

  六、活动过程

  (一)准备:

  1.学生在活动前收集典故、文化知识、诗歌和与月亮相关的歌曲。

  2.团委做好相关准备,安排会场。

  (二)过程

  1、班长xx致开幕词。

  2.中秋讲座:中秋节的'起源,典故,诗歌欣赏。

  3、组织委员xx宣布中秋主题班会开始。

  4、主持人xxx、xx报幕,宣布比赛规则。

  5.猜中秋灯谜。

  6.中秋古诗朗诵比赛。

  7.包含月字的歌曲大联唱比赛。(以十秒为计数,如果十秒内没有人站出来唱歌,比赛结束,看哪个组唱得多多好。

  8.班委统计各组得分。

  9.主持人宣布获奖名单。

  10、颁奖。

  11.班主任致辞。

  12致闭幕词。

  13.全班一起说祝福: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花月圆人团聚,祝福声伴你。祝同学们中秋节快乐,学习进步!

  14.摸鸡蛋,分享月饼。

  七、活动总结

  这是一项有意义的活动。通过讲座,学生们了解了中秋节的起源、典故和与中秋节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培养了学生的文化素养。主题班会比赛的形式让更多的人积极参与活动,给学生展示自己的平台。最后,碰鸡蛋和分享月饼的活动将气氛推向了高度潮。通过这次活动,学生可以在集体活动中感到快乐,增加对学生和师生的理解,加深友谊。

中秋节班会活动设计方案3

  一、活动时间:

  中秋节前两天

  二、活动目的:

  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名称、起源和习俗。

  2.通过了解家乡中秋节的习俗,激发学生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体验家庭幸福和幸福生活。

  3.通过对节日的了解,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特点。

  4.培养学生收集、整理、比较、分析和使用数据以及语言总结和表达的能力。

  三、活动准备:

  收集中秋节的节日和习俗,以及中秋节的`相关,以及中秋节的相关资料。

  四、学校中秋节活动计划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

  1.收集中秋节的名字、起源、灯谜、传说等。

  2.调查访问身边的长辈,了解家乡中秋节的习俗。

  第二阶段:以班会的形式进入活动

  一、情境导入

  二、进入活动主题,交流感悟第一主题:中秋节

  中秋节的起源

  2.中秋节的传说和民间故事

  3.中秋诗词好句知道多少?

  第二个主题:中秋实践活动:

  1计独特,精致xxx月饼图案

  二、举办月饼宴

  三、讨论中秋节活动计划

  中秋节快到了,你有什么想法吗?谈谈今年打算如何过中秋节。

  2.学生之间的交流。

  四、小结

中秋节班会活动设计方案4

  一、班会主题。

  经典阅读活动我们的节日-中秋节。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了解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以及中秋节的由来和民间传说。

  2.让学生知道中秋节是中国民间庆祝丰收团圆的节日。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和自然情感。

  4.让学生知道各种形状的月亮的名字。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三、活动建议。

  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课程的内容设置由浅入深。主要从中秋节的习俗入手,让学生对中秋节有一个初步的了解。通过品尝月饼、画中秋节等动手活动,激发学生对民间节日课的兴趣。

  2.建议学生回家做好适当的准备,通过询问父母等方式了解中秋节的起源和习俗

  3.课后拓展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以图片的形式表达对中秋节感兴趣的内容和习俗的理解。让学生在心中画中秋节,老师在选择学生的作品后在教室的展示板上展示。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

  歌曲:《希望人长久》。

  2.学生提前收集中秋信息。

  3.学生准备才艺。

  4.学生带月饼。

  第二阶段:以班会的形式进入活动

  主持人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首先,以歌曲《爷爷为我打月亮》为主题,引出班会主题;

  2.8月15日中秋节引入师生谈话;

  3.学生交流今年中秋节的活动安排。

  第一个主题:中秋节

  (一)听故事《中秋节的起源》A:你知道中秋节是怎么来的吗?请听故事《中秋节的起源》(同学说中秋节的起源)

  乙:哦,中秋节是这样来的,真是一个美丽的传说。

  (2)听故事《嫦娥奔月》

  答:中秋节之所以成为节日,也与嫦娥奔月的美丽神话有关。B:中秋节最著名的传说是嫦娥奔月。现在让我们来介绍一下。请听故事《嫦娥奔月》(学生们说嫦娥奔月的故事)。A:嫦娥真是个善良的`仙女。她愿意为人民受苦。

  中秋节吃月饼也是为了纪念朱元璋月饼起义,希望嫦娥一家团圆的民间传说。

  (三)猜中秋灯谜

  主持人2:同学们,中秋之夜,明月高悬,桂香动,民间有赏月猜谜的习俗。你会猜下面关于中秋节的谜语吗?

  中秋菊盛开(打一成语)

  举杯邀请明月(礼貌用语)

  月亮十五(猜成语)

  月亮上的桂树(打一成语)

  (四)背诵中秋诗文

  主持人1: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在中秋之夜,借月抒怀,留下许多不朽的诗!

  (生诵诗歌)

  全班:古诗歌唱:水调歌头(歌曲:希望人长久。

  A:自古以来,人们就把月饼作为吉祥和团圆的象征。

  乙:中秋节,明月当空,家庭团聚,品饼赏月,享受家庭幸福。

  甲乙: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四、二主题。

  中秋实践活动

  1.设计独特精致的月饼图案

  2.画出你见过的月亮的形状

  五、小结。

中秋节班会活动设计方案5

  一、活动指导思想

  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八月节。夏历八月十五日,三秋之半,故名中秋。与春节、元宵节、端午节并称四大传统节日。中秋节最早起源于古代皇帝秋天祭月的礼制;两汉时已雏形,立秋时;魏、晋、唐、宋以来,逐渐演变成赏月的习俗。中秋节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真正形成全国性的节日是在唐代。据说中华民族重要节日的形成与唐明皇梦游月宫的故事有关。八月是作物收获季节,庆祝丰收,贺团圆,花好月圆人寿成为中秋节的主题。中秋节全家团圆,月亮升起时,献月饼、瓜果祭月,古风延续至今。

  我们开展这次班会,培养学生的`传统观念,从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体验中国结——福禄寿喜财安康——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情结,增强民族自信、自尊和自豪感。

  二、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秋节的传统节日,培养学生的传统观念和意识,重视友谊和亲情,理解团圆在民族文化中的特殊意义,从而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

  2、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中秋节文化,关于月亮传说、中秋节习俗、诗歌、中秋节灯笼谜语等,深刻体验中秋节的意义,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让学生初步了解人类优秀文化的共性,追求美好生活的共同信念,培养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

  三、活动安排

  1.活动主题:从月到中秋分外圆

  2.活动对象:全班学生:

  3.活动时间:班会

  4.活动形式:观看资料片、知识竞赛、歌曲猜测

  5.活动准备:

  选择两名主持人主持活动,注意评分和计时

  收集相关中秋灯谜和歌曲

  全班分为四组,选出答题代表,组长做好团队成员沟通工作,为处罚做好准备。

  宣读竞猜规则

  准备书签

  四、活动流程

  第一阶段:主持人开场白(2分钟)

  男女主持人:老师、同学们,欢迎参加我们的月到中秋节特别圆主题班会。

  女:说到中秋节,你会想到什么?像中秋诗,古人有那么多关于咏月畅怀的诗。

  男:让我们来考大家。抬头看明月。

  同学们:低头思乡

  女:明月从海上升起

  同学们:天涯共此时

  男:月是故乡明

  同学们:茶是浓浓的故乡

  男:似乎大家对中秋节的好句子都有很深的了解。那么,我不知道你对中秋节的来源了解多少。

  女:我知道,这与唐明皇梦游月宫有关

  男:是的,这个故事自古以来就广为流传。请欣赏短片《中秋节》

  第二阶段:女主持人短片(5分钟)p>

  第三阶段:猜测(15分钟)

  必答题:猜灯谜,每组两道,代表抽题

  抢答:月亮和歌曲共有八首歌

  第四阶段:总结颁奖(5分钟)

  五、活动资金

  糖果:x元

  六、附录

  (一)猜测规则

  1.每组原分100分,每组最终得分为每组得分和扣分之和。

  2.比赛分为两类:

  必答题:共有八道灯谜:

  (1)每组必须回答两个灯谜,只能由本组学生回答,其他组的学生不得帮助回答;

  (2)每组答题前,组长先在讲台上抽题,决定本组答题;

  (3)主持人读完题目后必须开始答题,否则视为答错;

  (4)每组答题时间为10秒,答题正确得10分,弃权或答题错误不得分。

  一共有8首与月亮有关的歌曲,每首歌最多播放30秒。

  (1)每组首先选择一个代表作为举手代表,只有他(她)有举手的权利,其他人不得举手,否则答错;

  (2)每首歌一开始就可以回答,但每首歌的播放时间不会超过30秒;

  (3)本环节采取倒扣分的形式,答对题得10分,答错倒扣10分。

  (二)猜题目

  灯谜

  谜面谜底

  嫦娥下凡(打一花名)月季

  中秋菊花(打一成语)花月圆

  举杯邀请明月(礼貌用语)

中秋节班会活动设计方案6

  实施背景:

  让同学们充分了解我国各地各民族在中秋节里各种各样的风俗习惯,增加同学们学习的兴趣,了解节日的渊源、形成,民间各种不同的庆祝方式以及其中所承载的中国所独有的文化内涵,以此来体验中秋节吃月饼庆丰收、庆团圆、送祝福、送亲情的意义;体会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是班级大家庭的成员,应该相互关心,相互爱护;增强同学们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同时通过这次活动,使学生真正了解节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帮助青少年增强科学节日文化理念,弘扬创新节日文化,让节日真正给我们带来快乐与幸福。

  活动时间:

  中秋节前两天

  活动目的:

  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名称、起源及节日风俗习惯。

  2、通过了解家乡过中秋的风俗习惯,激发同学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体会家庭欢乐、生活甜美的幸福。

  3、通过对节日的了解使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特点。

  4、培养同学们搜集,整理,比较,分析和运用资料的能力以及语言概括和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将学生分为六组分课题收集各地中秋节的节日和风俗习惯,以及中秋的相关资料。

  活动方案: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

  一、搜集有关中秋节的名称、由来、中秋灯谜和中秋节的传说故事等等。

  二、调查访问身边的长辈,了解家乡过中秋节的风俗习惯。

  第二阶段:以班会形式进入活动

  一、情境导入

  二、进入活动主题,交流感悟

  第一主题:话说中秋

  1、中秋节的由来

  2、中秋节的传说与民间故事

  3、中秋诗词佳句知多少

  第二主题:中秋实践活动

  1、设计别致、精美的月饼图案

  2、举办月饼宴

  三、讨论中秋节活动方案

  1、中秋节就要到了,你们有什么想法吗?谈谈今年打算怎么过中秋节。

  2、同学们之间交流。

  四、小结

  同学们了解了那么多关于中秋节的知识,又为过今年的中秋节出了那么多好主意,虽然大家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庆祝这个传统佳节,但每个人心中有个共同的最美好、最传统的愿望,那就是:花常开!月常圆!人常在!老师感到好开心!看来,我们班是一个完整的大家庭,就像中秋节的月亮一样圆圆整整!

  第三阶段:拓展,延伸。

  中秋节是欢庆丰收的节日,是团圆的节日。中秋的月饼象征着人们渴望家人团圆、生活甜蜜的美好愿望。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初步了解中秋节的名称、起源及节日风俗习惯,欣赏吟诵了月亮的诗词。今后我们还要进一步研究,在以后的研究中,你想研究些什么?

  1、中秋的风俗习惯。

  2、中秋的传说和故事。

  3、月亮的传说与故事。

  4、关于月球的小知识。

  5、关于中秋的诗词。

  6、关于中秋的食品。

【中秋节班会活动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中秋节主题班会活动方案06-07

关于主题班会的设计方案08-02

小学主题班会设计方案12-13

守纪律主题班会设计方案12-15

活动设计方案06-06

活动设计方案12-27

团结友爱主题班会设计方案最新04-29

班队活动设计方案06-25

(推荐)活动设计方案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