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方案

时间:2024-03-28 14:59:18 方案 我要投稿

设计方案优秀(5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的内容多是上级对下级或涉及面比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带“文件头”形式下发。那么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设计方案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设计方案优秀(5篇)

设计方案 篇1

  一、教材简介

  《想别人没想到的事》是新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第六册中的一篇选学课文。内容比较简单。讲的是一个画师考三个徒弟,看谁骆驼画得多,结果小徒弟用以少代多的创新思维方法赢得了称赞的故事。从而教育学生要爱动脑筋,常想别人没想到的事,这样可以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

  二、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

  2、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想别人没想到的的创新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悟小徒弟以少代多的画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难点:用虽然但是因为所以来评价三位徒弟的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导入课文

  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谁能讲一讲大家都熟悉的《曹冲称象》的故事。指名讲故事,要求讲得清楚、简洁。

  说说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或者说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发?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题:想别人没想到的事)

  (二)、自由读文、整体感知

  1、这是一篇选学课文。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反馈交流

  3、用课件出示填空,来帮助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随题读文,重点研读小徒弟的画

  1、画师要考徒弟什么?读出相应的段落。(板书:画多)

  2、画师考得结果怎样?哪一句是写结果的?

  3、屏幕显示:画师看了他俩的画,没有露出满意的神情。当他拿起小徒弟的画时,禁不住点头称赞。

  4、读一读,可以提出哪些问题?

  (三个徒弟各画了什么?为什么画师不满意大徒弟和二徒弟的画,而对小徒弟的画却点头称赞?)

  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这些问题自己去找一找。

  5、根据问题研读课文

  (1)、大徒弟画了什么?要读出多要强调哪些字词?指名读(板书;很多)

  (2)、二徒弟画了什么?从哪里看出多?(板书:许多)

  (3)、三徒弟画了什么?读一读画的内容(板书:两只)

  小徒弟画得多吗?从哪里看出很少?(几条、一只、另一只)

  6、比较三幅画,体会小徒弟画的妙处

  师:这三幅画,明明是大徒弟和二徒弟画得更多,为什么画师对大徒弟和二徒弟的画反而不满意,而对小徒弟的画,画师却点头称赞?你能体会其中的妙处吗?(四人小组讨论,后交流)

  画师是怎么评画的呢?老师故意把画师的'话隐去,请你们当小画师用虽然但是因为所以来评评小徒弟的画,把画师的话补充完整。

  7、画师是怎么评价的?(显示画师的话)

  ⑴读一读画师的话

  ⑵理解若隐若现

  ⑶小徒弟的画中,哪只骆驼是若隐若现的?

  8、听了画师的话,你们明白画师为什么称赞小徒弟的画了吗?

  9、大徒弟和二徒弟明白了没有?你从哪个字看出来?

  10、什么叫恍然大悟?他们悟到了什么?用原来说话

  11、小徒弟是怎样表现出骆驼多的?(板书:以少代多)

  12、完整地读课文。把你悟到的东西通过朗读把它表现出来。

  (四)、拓展内容

  引言:像这样想别人没想到的故事还有很多,我们再来学一篇。

  1、引言:宋代的赵佶皇帝喜欢以诗做画。比较有名的还有这一篇。有一次,他出了一句深山藏古寺的诗句。课件出示:

  下面四幅图,哪一幅最适合深山藏古寺的画面,为什么?

  第一幅:一座深山前画着一座寺庙.(深山有古寺)

  第二幅:一座深山(深山无古寺)

  第三幅:一座深山后露出寺庙的一个角(深山露古寺)

  第四幅:一座深山,一道弯弯曲曲的石阶上,一个和尚挑着水(深山藏古寺)

  2、说说你收集来的有关创新的故事

  你有没有听到过类似的故事?或者你有没有想到别人没想到的事?

  (五)、总结道理:

  创新的头脑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培养起来的,要想拥有创新的头脑,我们应该怎么做?(平时多动脑筋,多想别人没想到的事)

  六、板书设计:

  想别人没想到的事

  大徒弟

  很多

  二徒弟

  许多

  小徒弟

  两只

  以少代多

  (妙)

设计方案 篇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词语.

  3、理清课文的脉络,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导语:同学们,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我们的生活中又走进了一位新朋友.他简直是无所不能,既能给我们的生活增添无穷的乐趣,又能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给与莫大的帮助与支持.你们知道这位时代的骄子是什么吗?对!就是电子计算机.

  2、板书课题: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

  3、同学们对电子计算机有哪些了解呢?今天我们共同学习课文《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深入了解它们.

  二、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反馈生字词的预习情况.

  具体要求:请一个学生或者小组汇报的形式,谈谈自学生字词的收获.

  (1)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生字,说说应该注意什么?

  (2)再次朗读课文,联系课文内容,结合字典中的解释,理解课文中词语的含义.

  繁衍:逐渐增多或增广.

  角色:本来比喻生活中某种类型的人物,课文中把电子计算机比作人,说明计算机已经成为人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东西.

  信息:在日常生活中,它可以理解为“音信,消息”;在科学研究中,它指的是用符号传送的内容,而这些内容是接收符号者事先不知道的.

  传真:通过有线电或无线电装置把照片、图表、书信、文件等的真迹传送到远方的通讯方式.

  信息高速公路:指电脑与电脑连接起来形成的电脑网络.

  2、检查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指名分段朗读,集体纠正读音.

  3、课前,同学们都阅读查找了有关电子计算机和多媒体的有关资料.哪个同学愿意举例说一说电脑在生活中的用途呢?(组织学生交流搜集的有关资料.)

  三、自学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理清课文的脉络.

  1、自由读课文.思考:预习中向我们提出了哪些问题?你能试着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答案吗?(预习中给同学们提出了四个问题:什么是多媒体?多媒体与计算机有什么关系?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有关多媒体的哪些知识?你对电子计算机越来越“神”是怎样理解的?)

  2、学生分小组讨论,试着解决问题.

  (1)多媒体指的是能够传递信息的物体.

  (2)目前,具有多媒体功能的电脑设备已经走入了寻常百姓家.人们可以使用它看电视、听广播、打电话、发传真、看vcd、听cd、唱卡拉ok……还可以在家中上网.

  3、指导学生分段,归纳段意.

  思考: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的知识呢?

  (课文的2——5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多媒体与计算机的知识.)

  追问:课文的一、六自然段分别向我们介绍了哪些知识?

  (第一自然段简单地向我们介绍了计算机发展的历史进程以及重要的地位.第六自然段讲的是计算机的技术将会发展的非常迅速,而且会越来越“神”)

  4、再次朗读课文,目的在于让学生进一步理清文章的层次.

  四、作业

  1、书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查找有关计算机与多媒体的资料,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准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计算机与多媒体的简单知识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2、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主动学习的兴趣.

  3、学会运用举例说明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深入学习,理解课文的内容.

  1、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自学课文.把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或者不懂的问题记录下来.

  2、引导学生将各组提出的问题筛选、分类,归并成几个大的问题,请学生写在纸上,投影出示.

  可能出现的问题:

  (1)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怎样诞生的?

  (2)人们为什么把电子计算机称为“电脑”?

  (3)多媒体是怎么回事?有哪些功能?

  (4)电脑与计算机有什么关系呢?

  (5)计算机越来越神.她会神到什么程度呢?

  3、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再次深入默读课文,进行独立思考.然后与组内的同学进行交流.

  4、汇报解决以上的问题.

  思考题一

  学生甲: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于1946年诞生于美国华盛顿的史密森博物馆,她的名字叫“埃尼阿克”

  学生乙:我想介绍我查找的一份课外资料.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发明于二战之中.因为它是为美国海军绘制弹道图用的.它有半个足球场那么大,里面含有500英里的电线,是用电磁信号移动机械部件.它的运行速度很慢,3——5秒运行一次,适应性也很差,只适用于专门的领域.他只是一台普通用途的计算机.

  学生丁:短短几十年里,计算机已经奇迹般地繁衍了四代.第一代是使用真空电子管运行的计算机.十一年以后,就出现了第二代晶体管计算器.七年后,又更新产生了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十年后,又发明了现在较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几十年的时间,计算机有了如此大的发展,而且一次比一次先进,一次比一次用途广泛.以至于成为现代社会的天之骄子.

  思考题二

  学生甲:在发明之初,计算机确实是用来进行计算的机器.用它进行比较复杂的'数学计算.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今电子计算机早已经不单纯地运用在计算方面了.科学家们把计算机做成像人的大脑一样的机器,迅速的对外界传来的信息做出相应的判断和处理.因此,人们把它称之为电脑.

  教师追问:通过你对电脑的了解,你能说说电子计算机可以做那些信息处理吗?

  学生丁:电子计算机可以帮助人们进行各种数据的存储,可以进行文字处理和表格处理,还可以进行图片、动画……处理.

  教师小结:电子计算机的功能可真多,真不愧“电脑”的称呼呀.

  思考题三

  学生甲:媒体指的是能够传递信息的物体.过去,媒体传递信息的功能比较单一.例如电话之能够传递声音,电报只能传递文字信息.当今人们希望有一种具有“十八般武艺”的设备,能够传递多种信息.这样的设备被称之为多媒体.

  学生乙:作者运用中国的“媒人”的作用来举例说明了什么叫媒体,形象生动,通俗易懂.

  教师追问:在你的家庭中有哪些多媒体呢?

  学生丁:可以看电视、听广播、打电话、发传真……还可以上网……现在还有许多的多媒体家庭中还没有,但是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的.

  思考题四

  学生甲:作者通过人体各种器官与大脑的关系的阐述,说明了电脑与多媒体的关系正如人的大脑与各器官的关系一样.

  学生乙:作者在这里运用了比喻的说明方法.把电脑比成了“司令部”,说明了电脑与多媒体的关系,使我们了解了电脑的重要作用.

  思考题五

  学生甲:电子计算机发展的速度相当快,差不多每十年就产生一代新的电子计算机.计算机的发展会越来越神.

  学生乙:具有多功能的电脑的用途非常广泛.作者运用了列举的方法,使我们更加清楚地了解了电脑的重要作用.

  学生丁:多媒体电脑功能巨大.作者运用了一句谚语概括地说明“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这句话告诉我们只要拥有一台多媒体电脑,不用走出家门,就能够了解天下发生的一切事情.

  5、再次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内容.

  二、思维拓展练习

  1、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对计算机发展的进程有了一定的认识与了解.那么,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计算机能够神到什么程度呢?请你展开大胆的想象,设计出新型的电脑.把自己的设计方案及草图画在纸上.

  2、朗读课文.汇报交流.

设计方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引导幼儿认识5元以内的人民币,并学习钱币的简单换算。

  2、培养钱币换算的能力

  活动准备:与幼儿一起运用事先收集好的饮料瓶子布置好成超市的情景,并在每样物品前放好价格标签(1-5元)。

  活动流程:

  1、引导幼儿回忆并叙述买东西的经历。

  1)教师:小朋友,有没有去超市买过东西?

  2)教师:超市里的东西很多,不同种类的东西价格也不同。你都买过什么东西?知道是多少钱吗?你是从哪里知道它的价格?

  2、亲身体验,情景游戏“超市购物”。

  今天梁老师在路上碰到了熊猫老板,他告诉我一个好消息,他说的他的商场今天刚开张,商店粒所有的东西都打折,你们想去大采购吗?哦!熊猫老板他还麻烦我一件事,就是他要招两名服务员,谁想去?(然后教师对想去当服务员的小朋友进行了简单的面试,如认识钱、各种物品的价钱、买几种物品要收多少钱等,每次游戏后可轮流做服务员)

  1)幼儿进行游戏,自由购物,每人一元的硬币共8元,第一次购物只能买一样东西,买好后到柜台结账才能离开。

  2)第二次购物,幼儿随意买两样东西自己计算要付多少钱?

  3)第三次购物,熊猫老板为了答谢大家,他给每人一张5元的购物卷,小朋友用这5元钱去购物,必须卖完,不能找零钱。

  4)完成购物后,请幼儿相互交流购物,付款的情形,以及自己计算方法。教师根据孩子的情况进行引导。

  5)最后根据幼儿游戏情况大家游戏的难度,引导幼儿多买几件物品,提高幼儿的兴趣。

  3、操作幼儿用书,并完成练习。

  活动反思:

  今天的数学活动孩子的兴趣都很高都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但在第一组的`活动中,孩子比较躁动,课后我作了分析,原因有两个,一是第一组上课时我的准备不够充分,各个环节的过度没有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另一个原因课前没有让孩子完全安静下来再开始活动。

  在第二组的活动中我对整个活动进行了一个小小的调整,中间也加入了一些情景,孩子们学习的兴趣更高,如面试当服务员,在面试的服务员的过程中无意地加入了如何购物、买什么东西需要多少钱的知识。而且整个活动我都是在进行购物游戏,难度一次比一次高,这样能较好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这个活动的整个过程孩子都在购物时间中完成,不会的孩子都是在购物的过程中进行引导,而不是停下来要求全部的孩子都要学习。这样避免了会的孩子重复学习,在购物的过程中对个别孩子进行指导更有针对性,特别是能力较弱孩子的指导更加到位。从结果看,第一、二次游戏,所有的孩子都能掌握,第三次游戏,只有两个孩子没有完成任务,一个孩子5元买了一支一元的水,两外一个用5元买了2元的月饼,最后在服务员和老师的帮助下也操作成功。

设计方案 篇4

  改装前的准备工作:切前减震,切车架,焊弯梁,发动机抛光,轮毂,辐条抛光,更换离合器线,油门线,手工分离把,油箱烤漆,侧盖板烤漆,后减震,前三星抛光,制作坐垫,车灯,仪表,刹车皮,前后4。0—18齿胎。

  在改装的时候,可以省去很多不必要花费的钱,能用的零件尽量修整翻新不换,虽然不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但是改成自已喜欢的样子就好。建议摩友们,把自已需要整改的部分拆掉,不需要改的'部分可以不用拆卸。

  该洗的都洗干净,剩下的就开始翻新处理,上漆!!!网上采购的零件也陆续到货了,座椅必须要换的,车头灯跟仪表也是必须要换的,因为之后不会保留原来的方灯和仪表。

  原本藏在灯盒里面的就要处理一下尽量藏在油箱里面,而油箱还是先换个圆润复古点的吧脱漆,做成自己喜欢,两瓶十元脱漆剂搞定,轮毂和鼓刹就留用,然后打算喷磨砂黑,大概的造型就出来了。

  捣腾完油箱后就开始车架喷漆,就算喷漆。原车大架的标牌全部保留。最后就开始装车了, 组装大玩具的过程,总会让人很激动。

  注意事项:

  如果没有经验,请请教专业人士。

设计方案 篇5

  一、活动主题 春风化雨,生涯炫彩 二、大赛组委会

  主办单位:学生就业工作处

  承办单位: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三、参赛对象

  华中师范大学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以中低年级为主)

  四、比赛时间及地点

  初选赛:4月11日至4月19日

  复赛:4月30日上午9点 9号楼一楼报告厅

  五、参赛方式及流程

  (一)初选赛

  1.参赛者填写报名表(见附件),提交初赛作品(生涯规划书)。

  2.参赛形式:个人参赛。

  3.文件命名格式:学院+专业+学号+姓名。

  4.将报名表和初赛作品以压缩包形式发至邮箱。

  5.作品要求:

  (1)作品格式:PDF。

  (2)严禁抄袭网络上已有作品,如有发现雷同将取消参赛资格。

  (3)有关生涯规划书的内容要素请参赛选手以生涯发展相关课程教学内容为参考,或自学相关内容后参赛。

  (二)复赛

  PPT展示选手生涯规划(每人6分钟),现场答辩,评委打分决定比赛名次。

  六、评奖机制

  大赛组委会成立专家评审团,初赛由生涯发展与职业指导专家筛选出8名选手进入复赛。20xx年4月30日在决赛现场进行评审打分,现场公示结果并评出各项奖励。

  七、决赛奖项设置

  奖项名额奖励一等奖1名证书+600元奖金二等奖2名证书+400元奖金三等奖5名证书+200元奖金八、联系方式

  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梁皓东

  游书航

  说明:本比赛最终解释权归大赛组委会

  附:华中师范大学首届大学生生涯规划书大赛报名表

  学生就业工作处

  20xx年4月11日

【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经典】设计方案11-04

(精选)设计方案02-28

设计方案08-30

【精选】设计方案12-07

(推荐)设计方案11-09

【荐】设计方案02-23

(精品)设计方案03-08

设计方案【精品】02-26

设计方案(优)02-27

【优秀】设计方案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