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方案

时间:2023-12-14 09:59:44 方案 我要投稿

[集合]设计方案4篇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可以对一个行动明确一个大概的方向。方案要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设计方案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集合]设计方案4篇

设计方案 篇1

  一、目的:

  1、通过图谱教学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2、唱准弱拍起唱的歌曲,发展幼儿的.节奏感。

  3、感受歌曲清新、优美的特点。

  二、准备:

  1、花园情景图一张,节奏谱若干,图谱一张;

  2、录音机一架 ,磁带一盒,钢琴一架。

  三、过程:

  (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1、律动《新疆舞》入室

  2、发声练习《逛公园》,要求愉快地演唱并唱准弱拍起唱的乐句 。

  3、节奏练习:

  我 的 花 园 种 满 了 什 么 ? ( 鲜 花 )

  这 里 有 什 么 颜 色 的 花 ? ( 白 花 )

  那 里 有 什么 颜 色 的 话 ? ( 红 花 )

  (二)结合图谱,理解内容

  1、出示图谱,引导幼儿观察。

  2、师有表情地示范清唱一遍歌曲,表现歌曲清新、优美、舒畅的特点。

  3、提问:听了刚才这首歌,你有什么感觉?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三)学习歌词,掌握节奏。

  1、幼儿完整跟读。

  2、分句朗诵并根据歌词用体态节奏表示。

  3、幼儿根据图谱按节奏完整朗诵歌词。

  (四)熟悉旋律,学唱歌曲。

  1、按旋律朗诵歌词。

  2、提醒幼儿注意休止符,唱准弱拍起唱的乐句。

  3、认识图谱中“”(连贯)“”(放声唱)“”(弱拍起唱)的符号。

  4 、重点练唱弱拍起唱的句子,引导幼儿利用打拍子的方法帮助掌握并唱准音。

  5、幼儿练唱,采用合唱、轮唱、分组唱、个别唱等形式学唱歌曲。

  (五)幼儿复习舞蹈《拾豆豆》。

  (六)律动《兔子舞》出室。

设计方案 篇2

  一、 活动主题

  “飞扬青春,展现自我”

  二、 活动背景

  为了迎接我院10级新生的到来,更好的为新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我院将举办一台大型的才艺赛,并力将体现迎新及教学评估的`主题。

  三、 活动目的

  为广大新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开拓学生眼界、提高素质、陶冶情操,帮助更多的学生全面提高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让更多的学生拥有一个丰富多彩的大学校园生活。

  四、 活动时间与安排

  1、 时间:20xx年10月24日——20xx年XX月20日

  2、 活动总体安排:

  第一阶段:宣传阶段:10月24日(周日),发文件并通知到各班。

  第二阶段:报名阶段:10月28日-10月29日,交报名表。

  第三阶段:初赛阶段:XX月3日-XX月4日

  复赛阶段:XX月10日

  半决赛阶段:XX月17日

  决赛阶段:XX月20日晚

  五、活动对象:

  10、09、08级学生

  六、活动场地

  大学生活动中心及大礼堂(决赛)

  七、活动要求

  1、请各班班长及团支书做好本次活动的宣传活动,并及时将报名表交至学生会办公室。

  2、达人秀的比赛类型可以为舞蹈,唱歌,乐器表演等符合才艺方面的节目,在比赛当中也有嘉宾的节目表演。

  八、评分细则

  1、初赛、复赛时会邀请五名评委,如果其中三位以上的评委亮绿牌表示通过。

  2、半决赛、决赛时采用打分制,分高者胜。

  3、初赛的晋级率为30%,复赛的晋级率为40%,半决赛的晋级率为50%,最后决赛取冠军一名,亚军两名,季军两名

  九、奖项设置:

  一等奖1名 :100元

  二等奖2名 :60元

  三等奖2名 :40元

  所有奖项均颁发荣誉证书及奖品

  十、经费预算:

  奖品:100×1+60×2+40×2 =300元

  证书:10×5=50元

  海报:

  横幅:

  彩带、气球等布置场地物品:

  策划书:学生会

设计方案 篇3

  主桥下部结构采用栈桥和墩位平台方案,施工钻孔桩基础,反循环工艺成孔,北塔承台采用辅以井点和深井降水明挖施工,南塔承台采用整体锁口钢管桩围堰施工,塔柱采用6m液压自爬模浇筑施工,下横梁采用支架法施工,上横梁采用托架法施工,上部采用先梁后缆方案施工,主缆在梁面上采用猫道为操作平台,PPWS工法架设,索鞍利用塔顶吊架分2块吊装就位。主桥钢箱梁采用单向多点同步顶推法架设,现场在项目驻地以北设置钢梁节段组拼制造厂,钢箱梁在工厂加工成板单元,运抵现场加工成标准节段。北共用墩与北主墩间搭建钢箱梁顶推平台,在顶推平台上设置1处2×170t跨桥位移动提升站吊装箱梁节段和安装北锚梁。钢箱梁前端设置钢导梁,顶推过程中设置临时墩进行支撑,临时墩最大跨度82m,最高达55m。顶推由计算机控制自动连续顶推系统实现。南岸锚固段钢梁板单元由运梁车通过栈桥运输,采用支架法高位拼焊方案,由200t履带式起重机安装2个锚固段,其他单元板件控制在14t以内,用塔式起重机安装,在平台上安装组拼胎架和千斤顶微调系统,将锚梁拼焊成整体,整个支架拼焊及顶推、合龙统一纳入监控,进行线形控制。北岸锚固段钢梁在组拼场拼装成大块节段,由运梁车运输至北岸2×170t提升站处,由2×170t提升站将梁段提升至拼装平台上,将锚梁拼装成整体。如图2所示。

  顶推设计

  1顶推拼装平台

  顶推拼装平台是钢箱梁节段拼焊和线形控制的场地,是顶推施工的起点。拼装平台纵向长40m,横向宽44m,采用钢管桩加钢管连接系作为支撑体系,管桩顶采用型钢作为纵、横梁。平台四周采用1.2m(δ=12mm)管桩,中间采用0.8m(δ=10mm)管桩。管桩每根长72m,入土深度约27m,单桩承载力1750~3200kN。

  2临时墩及导梁

  全桥共有6组临时墩,分布在北共用墩和南共用墩之间的河道和滩地上,标准间距为82m。每组标准临时墩通过分配梁和钢管组成变刚度结构,栈桥以下由24根1.0m管桩(δ=12mm)体系组成,按照3m×4m间距布置,栈桥以上由4根1.5m管桩(δ=16mm)组成。连接系采用桁式钢管,管桩顶采用型钢分配梁上布置滑道结构。单桩竖向承载力3000kN,入土深度35m,设计考虑调水调砂的冲刷12m影响。平台及临时墩桩均以入土深度和贯入度进行双控,以入土深度为主,以贯入度校核。打入时先采用DZ120锤打到稳定,再用APE400B或DZJ400打桩锤复打,80t履带式起重机在栈桥上配合施工。钢导梁为变截面工字形钢板梁,由2片主梁加桁式钢管连接系组成。底面线形与钢箱梁一致,长52m,重约153t,与钢箱梁用高强螺栓连接,导梁前端一节底面设置成斜坡口,以便钢导梁能顺利到达临时墩上。钢导梁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探伤和等强度静载试验,以便检验竖向实际挠度与计算值的出入,测量出准确的挠度,确保架梁安全。钢导梁在工厂分单元制造并运输至工地,利用汽车式起重机分节拼装,为保证拼装过程中的抗倾覆稳定性,利用2×170t提升站吊到拼装平台后整体拼装。钢导梁前端设上墩结构,上墩后用千斤顶顶起,在滑块上滑移实现过墩。

  3滑动装置

  滑动装置由滑块(MGE高分子材料板)、滑道组成。MGE在工程实际应用中实测摩擦系数都在0.02~0.04(涂硅脂润滑),动、静摩擦系数相差约0.01。考虑到工程的复杂性,采用静摩擦系数0.05,动摩擦系数0.03。滑板表面设置油槽,解决滑板不吸油问题,滑块表面涂硅脂油以减小顶推摩阻力,滑道表面完整无缝、光洁、清洁非常重要,可避免划伤、污物侵入滑道、滑板磨损变形、褶皱等使摩擦系数增大。滑道由钢板制作,主体钢板厚度应在40mm以上,上面铺2~3mm厚不锈钢板,不锈钢板表面粗糙度<5μm,滑道板横向宽度为滑块宽度的1.2~1.5倍,滑道前、后端50cm范围各有一段斜面,与滑道夹角约20°,以便滑块喂进和吐出。滑道板的有效长度为5m,滑块在顶推过程中承受的最大压力<10MPa,以免造成滑块变形过大和损伤。滑道梁与分配梁间采用橡胶缓冲层,以适应梁底曲线的变化,调节箱梁底板不平以及滑道顶标高的控制误差。橡胶层作为垂直方向承受压力的缓冲变形层,既满足受压强度的要求,又有一定的变形,以适应主桥竖曲线和设计成桥线形的要求。橡胶层内的加劲钢板可保证滑道的整体性,起骨架作用。

  4动力及控制系统

  本工程采用18台ZLD100-200顶推千斤顶,ZTB25泵站。每台千斤顶配置8根钢绞线。设备储备能力及安全系数计算满足要求,顶推速度6~8m/h。受临时墩影响,施工要求不平衡水平力前进方向最大不超过墩顶支反力的5%,反向不超过3%。总牵引力按总顶推重的5%计算,设备按10%水平力选配。顶推过程中所需最大牵引力T=161800×5%=8090kN,动力储备系数为18台×1000/8090=2.22,钢绞线的安全系数为8根/台×260kN/根×18台/8090kN=6。连续顶推千斤顶装置包括2台千斤顶以及连接撑套、2套自动工具锚及2套行程检测装置。通过2台千斤顶串联,其中1台千斤顶顶推,另一台回程复位,当前一台顶推行程快要到位时,另一台进入工作状态,交替接力往复循环来实现钢箱梁不停地连续顶推作业。钢绞线一端拉在箱梁上的拉锚器上,拉锚器共17对,布置间距约40m,在纵隔板内侧802mm处,过墩时不用拆除。

  5导向及纠偏装置

  顶推过程中会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箱梁的横向偏位,本桥主要采取导向限位措施和加横向力主动纠偏(见图3)。导向的限位点分设在箱梁的首、尾两端和主塔墩处。尾端在拼装平台处设置横向限位导向。前端临时墩限位导向利用滑道作纠偏导轨,结合钢箱梁横隔板设计,采用1道横隔板上、下游各布置纠偏轮,钢箱梁前90m(大于两临时墩间距)共28对,对滑道梁的约束用螺栓连接。在主塔内侧则用限位导轮,与主塔采用预埋件连接,实现主动纠偏。导向失败,偏差过大,必要时采用强制施加横向力进行纠偏。而纠偏受力点应尽量设在结构纵向长度的首、尾两端,为了保证梁按设计轴线滑动,具体措施如下:①可用10t手拉葫芦在前进墩拉导梁、在拼装平台拉箱梁拉锚器进行纠偏;②导轮上可按需贴楔铁纠偏;③利用千斤顶进行主动纠偏。所以导向及纠偏工作必不可少,在顶推行进状态中,以导向为主,必要时强制纠偏,限制钢梁的横向偏移始终在误差允许范围内。

  6顶推同步控制技术

  桃花峪黄河大桥箱梁顶推控制系统拟采用分布式计算机网络控制系统,由1个主控台(工控机+组态软件)、9个现场控制器、若干传感器、若干数据线及控制线组成。每个主桥墩、临时墩上各配置1个现场控制器,每个控制器可控制2套顶推连续千斤顶,现场控制器要求既能就地控制又能远程控制。主控台及现场控制器之间通过通信电缆连接。各现场控制器之间采用通信单元通信,所有检测及控制信号经过通信单元传送到主控计算机。主控计算机根据各种传感器采集到的'位移信号、压力信号,按照一定的控制程序和算法,决定油缸的动作顺序,完成集群千斤顶的协调工作;同时,控制变频器频率的大小,驱动油缸以规定的速度伸缸或缩缸,从而实现千斤顶的同步控制。每个墩位配置1个现场控制器,每个现场控制器均带有触摸屏显示,可控制1个泵站和2套顶推设备,同时将所有的数据传送到主控台。操作面板上安装有急停开关、远程/就地选择开关、报警指示灯等。在远程控制状态下,现场控制箱只能进行停止操作;在就地控制状态下,现场控制箱可对本泵站上的任何1台或多台千斤顶进行自动、手动操作。

  方案优化与创新

  该桥方案中临时墩高54m,黄河粉砂河床冲刷大(达6~12m),施工期间风大,顶推距离长、梁重等施工要求,顶推设计采取了在常规钢箱梁顶推方法基础上进行创新,实现大吨位钢箱梁高柔性支墩长距离单向多点同步顶推技术,有效控制顶推过程中的不平衡水平力。

  1临时墩顶不平衡水平力控制方案和措施

  针对工程特点采取“顶推力控制为主、速度同步控制为辅、荷载追踪、均衡受控”的控制策略。以各墩墩顶总反力为控制依据,顶推千斤顶的顶推力和速度作为受控量,实现力与速度的双控。墩顶顶推方向不平衡水平力控制在5%以下,顶推反方向控制在3%以下,以此荷载控制临时墩结构的设计,比常规的5%~10%有很大提高。临时墩结构设计时采取上滑道后偏离临时墩中心20~25cm措施。

  2顶推平台采用长、短结合滑道

  顶推拼装平台前端采用临时墩方式,其上设置短滑道,其余部分在箱梁与平台间设置通长滑道,便于钢箱梁节段拼焊时节段的调整及滑动与起顶,顶推施工时仅在拼好的箱梁后端设置起顶滑块,其他拼装用滑块撤除,拼好的箱梁节段组靠前端临时墩短滑道与后端设置起顶滑块共同滑出,后端设置起顶滑块在滑出一定距离后自动与箱梁脱开分离。如图4所示。

  3临时墩顶设置预张拉水平索

  为避免顶推时各墩受力不均造成墩身水平位移过大,可用墩顶水平钢绞线束进行抵抗。临时墩墩顶位移设计允许值纵桥向为:顶推前进方向120mm,反向为60mm。水平钢绞线束施工时分级加载,确保墩顶水平位移不超标。每墩设置4束,每束6根15.24mm钢绞线,共取24根钢绞线,在特殊情况下均可单独张拉收放调整。预张拉水平索布置情况如图2所示。

  4设置拉线式位移变送器和限位急停装置

  为确保使同一台连续千斤顶的前、后2个串联油缸协同一致,在连续千斤顶后设拉线式位移变送器,可有效测量左、右顶推的不同步位移,一旦位移接近限值,就利用微动开关进行检测及限位,对顶推系统进行预警。在预张拉水平索设限位急停装置,此限位急停装置采用变位器,可有效观测临时墩受力后的变位情况。变位器将顶推过程中的位移量转换成电信号直接传送至主控计算机上,超限后停车。

  5移动提升站采用液压连续千斤顶自动控制提升技术

  全桥钢箱梁(不含锚固段)共分53个节段,节段类型共A,B,C,D,E,F6种,C类和F类最重约319t,共44节。2×170t移动提升站跨度44m,高16m,由刚性支腿、柔性支腿和主梁3部分组成。支腿为钢管全焊结构,主梁由2片1542mm×2786mm箱梁组成。门式提升站走行在拼装平台和北锚梁支架上的轨道梁上。主梁上设2个吊点,总起重量为2×170t。每吊点上连续提升千斤顶安装16根17.8mm钢绞线及圈线器,控制系统由主控计算机、现场控制器、传感器、通信单元以及数据线等一整套设备及连接组成,采用集中管理、分散控制模式,能完成集群千斤顶的协调工作,实现千斤顶的同步控制。

  6临时墩和南、北锚固段支架基础

  北锚固段支架及北面覆盖层厚的河段,临时墩基础采用打入钢管桩方案;南面丁坝及覆盖层薄的河段,采用打入桩下接钻孔灌注桩方案,打入桩兼作钻孔桩的护筒,接头选在河床下一定深度,便于清除,满足河道行洪、航运及环保要求。南锚固段支架岸上基础在堤上山边采用挖孔扩大基础,路上采用摆放扩大基础加钢管柱方案,具有便于清除倒用、对河堤影响小、环保等特点。

  结语

  桃花峪黄河大桥根据箱梁结构构造,采用适宜的滑擦式,高临时墩顶推方式,总顶推长度685.75m,平均顶推速度为375m/d。通过控制顶推同步性、墩顶不平衡水平力和位移,强化导向作用和横向滑道顶面高差控制等技术措施,有效实现了大吨位钢箱梁、高支墩、长距离、单向、多点同步顶推,有效控制顶推过程中的不平衡水平力。

设计方案 篇4

  一、火车站广场段交通需求分析

  1、北大中华路口——园湖建政路口路段高架与地面层流量分析

  从东西段快速路的路段流量分布情况来看,北大中华路口——园湖建政路口段为东西快速路全线中流量最大的一段,单向交通流量保持在4000-6000pcu/h左右。根据区域出行OD期望线的分析,在建立的分析路网模型基础上,采用容量加载限制分配方法进行流量分配得到路网流量分布情况如图2所示。图2东西快速路北大中华路口——园湖建政路口段高架及地面层流量分布通过流量分布结果可以看出,东西快速路高架层流量维持在20xx-3200pcu/h之间,地面层在1800-2100pcu/h之间,火车站区域高架道路与地面道路合并处双向交通量为8671pcu/h。高架层由北大——中华路口向东流量逐渐增加,其中园湖——中华路和园湖建政路之间路段双向流量最大为6259pcu/h。地面层流量同样呈现由北大——中华路口向东流量逐渐增加趋势,除火车站区域外流量最大的路段出现在中华——北湖路和中华——园湖路口之间,双向流量为3980pcu/h。

  2、火车站路段交通需求构成分析

  东西快速路火车站路段(南北快速路——望州路段)是本次方案分析的重点,其交通需求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到发南宁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交通与区域过境交通、周边用地到发交通。

  (1)南宁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交通

  根据《南宁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南宁火车站综合枢纽旅客目标年旅客到发量如下表所示,20xx年达到17.86万人次/日,20xx年达到54.49万人次/日。通过计算(快速公交200人/辆、常规公交30人/辆、出租车和社会车按2人/辆,高峰小时系数取值为0.1),至20xx年,综合枢纽日集散车辆达到37950pcu/日,高峰小时集散量达到3795pcu/h,高峰小时车辆集散需求巨大。结合南宁市原有交通模型、城市用地发展趋势分析,南宁火车站综合枢纽机动车空间分布构成中,往五象新区(北部湾方向)比重最大;其次为往青秀、仙葫方向达到17%。从交通集散路径来看,火车站机动车交通主要通过东西快速路集散,其余主要集散道路为友爱南路、园湖路、望州路。

  (2)区域过境交通、周边用地到发交通

  根据区域用地开发与路网结构,分析区域南宁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及周边用地OD出行期望如下所示。从区域OD期望线分布情况来看,在穿越该段的出行期望线中北大路方向——建政路方向及北大路方向——园湖路方向两条出行期望线为区域中最大的两条出行期望线。区域内主要道路以承担过境交通功能为主,其中东西快速过境比重较大,主要是城西组团与火车东站、青秀组团及城东区域的交通联系,往五象方向的流量也较大。主要方向的过境交通联系流量达到2500pcu/h以上。从区域内部出行来看,区域内部出行OD期望及各区域内各出行点与火车站之间的出行期望较大,说明区域内部出行需求占到一定比重,且多为短距离出行,出行联系流量在400pcu/h以下。

  二、火车站广场段方案设计

  火车站广场段研究范围从华强路至友爱路,长度共计860米。

  1、地面方案

  (1)设计要点考虑到高架形式在站前广场空间景观不佳的情况

  火车站广场段采用地面方案设计方案,其他路段采用高架方案。其中,快速路主线西端跨越华强路在朝阳路下地,东端跨越友爱南路与主线上跨桥相接,地面长度共计630米(包括桥梁引道),道路标准红线宽度62米,主车道25米,双向六车道,辅道根据周边建筑用地情况取10.5~13.5米,单向辅道车道数为2~3。考虑到本节点景观性要求较高,两侧建筑物较多,用地条件有限,且地下结构物复杂,设置大型互通的条件不足,因此方案在广场东西两侧设置两对进出口进出主线,并考虑在朝阳路口南侧处增设一出口。原朝阳路口左转交通、火车站东侧车辆进入朝阳路、火车站西侧车辆进行入火车站、火车站出站后往东侧方向的车辆均需在华强路及友爱南路高架桥调头实现左转。

  (2)地面方案

  节点交通组织方案采用地面方案将使原朝阳——中华路口由灯控丁字交叉口变为右转交叉口,为尽量避免因修建火车站前地面快速路加重该路段的交通拥堵程度,在不增加过多拆迁情况下,尽量保持地面段辅道单向三车道的车道数。火车站到发交通须通过辅道进出快速路出车道集散。交通组织方案分析:朝阳路口南向西左转及由西至火车站交通均需要到友爱南路立交桥下调头绕行,朝阳路口东向南左转交通以及火车站出发向东方向交通均需通过火车站路段至华强路立交桥下调头绕行,两方向调头交通量均较大,高峰小时流量达到1433pcu/h,会形成拥堵。

  (3)服务水平评价通过性交通量与周边区域用地交通量的叠加在中华路段路网上流量的分配

  东西快速路火车站段高架段饱和度均为0.75以下,服务水平在C级以上;地面主路及辅路大部分路段服务水平在0.65左右,但火车站站前段路段交通饱和度较大,辅路饱和度大于0.9,北侧辅路甚至达到1以上,高峰时段交通较为拥堵。而火车站路段不宜设置大型互通立交,因此建议完善周边路网形成微循环系统,配套相应交通管理措施,引导交通从周边路网绕行或疏解。

  2、高架方案

  (1)设计要点火车站段按全高架形式设计

  道路红线宽度40米,快速路直行交通走高架桥层,地面道路服务于两侧单位及与相交道路的交通转换,高架与地面道路通过设置上、下匝本方案火车站前段高架桥梁下部结构与中华路地下人防设施以及轨道交通结构物有冲突,下构桩基须穿过地下空间结构物,必须对既有结构物进行加固,并且须与地下空间管理单位进行协调,实施存在一定困难。此外由于地铁1、2号线火车站站正在建设过程中,如要避开地铁站主体结构,高架桥跨朝阳路口处跨径分布需达到(46+58+46)米,跨径较大,上部结构梁高较高,景观效果不佳。

  (2)高架方案——节点交通组织方案火车站广场左右侧各设高架上、下匝道一

  供东西快速路交通到发火车站以及与朝阳路的交通。此外建议火车站改造方案结合东西快速高架方案,建设火车站广场二层平台,在高架北侧设置高架临时停车平台衔接快速路高架及火车站广场高架二层平台,供由西向东进入火车站车辆临时停靠。之后通过连接平台以及地面的下匝道进入地面辅道层,通过火车站西侧华强路口实现临时停靠火车站高架平台车辆的调头。

  (3)服务水平评价采用高架方案使快、慢行直行交通有效分离

  地面辅道能维持路段双向六车道,有效提高通行效率,并能保留原朝阳——中华路口的灯控丁字平面交叉口,通过对火车站周边路口(华强路、朝阳路、友爱南路等)渠化梳理,提升原中华路、以及各交叉路口的通行能力。高架段饱和度均为0.75以下,服务水平在C级以上;地面辅路大部分路段服务水平在0.65左右,火车站站前路段交通饱和度较大,但总体饱和度均在0.8以内。由于减少了绕行交通量,服务水平明显优于地面方案。

  3、地道方案

  (1)设计要点为降低对火车站广场前段景观效果的.影响

  同时又尽量使得辅道通行效率不折减,应考虑地道+地面辅道方案是否可行:地道标准段宽度为26.8米,结构厚度0.7~0.9米,采用双向六车道,12.25米×2,无中央分隔带,根据具体情况在路口处单侧或双侧布置上下匝道右进右出与地面交通连接,匝道宽6.5米。地面道路总宽40米,双向6车道,混合车道14米×2,中央分隔带4米。人行道2.5米。因火车站路段地道需要衔接两端高架,高程落差较大,纵断面放坡长度较长,地道需同步下穿华强路口后才能露出地面,高差过渡段长度较长,纵坡较大。

  (2)交通组织与高架方案类似

  快、慢直行交通分层行驶,与高架方案不同的是,没有条件设置到发火车站车辆临时停靠平台与广场直接衔接,快速路到发火车站交通均需通过主车道出入口进入地面辅道后再进出火车站。

  三、方案比较及结论

  (1)投资比较(K6+640~K7+500段)

  工程建安费地面方案最省,为7283万元,高架方案为16512万元,地道方案为19535万元,但是征地拆迁方案,地面方案拆迁量最大,地道方案最少。结合征拆等其他因素后火车站路段总投资分别为:地面方案2.2亿元,高架方案3.2亿元,地道方案3.3亿元。

  (2)交通功能比较

  地面方案对道路两侧分割严重,阻断了朝阳路口左转交通,左转均需要通过掉头实现,这对于公交车和即将设置的快速公交运行非常不利,同时,辅道交通过于饱和,容易形成交通堵塞,此外,地面方案落地长度较短,起伏较大,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不高,对于强行横穿快速路的行人易发生交通事故;高架方案和地道方案能将快慢行交通有效分离,不影响原中华朝阳路口的交通组织,并能通过上、下匝道衔接地面及高架交通,快速疏散交通流。

  (4)实施难度比较

  地面方案实施难度最低;如采用地道方案设置在负一层,无论采用4车道或6车道方案,均需拆除20xx新建的地下人防设施和占用风亭位置,并隔断地铁地下一层空间,不利于地下空间后期的利用,且与轨道施工时序衔接难度较大,实施难度非常大;高架方案为减少对轨道站的影响,桥梁布置跨度较大,且需穿过人防和部分地铁站平台,实施难度相对较大,但通过与人防及地铁建设方协调,做好施工期间的组织协调工作,可以保证工程顺利实施,且工程实施后不影响人防及地铁站的功能。

  (5)结论

  地面方案虽景观效果较好,但快速路应首要保证其交通功能,从火车站路段交通组组来看,高架方案明显优于地面方案。此外,因南宁市新建火车东站即将投入运营,现有火车站客运功能相对弱化,因此建议采用高架方案。

【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经典】设计方案11-04

【精选】设计方案12-07

设计方案08-30

设计方案模板09-18

网络设计方案09-15

活动设计方案12-27

(推荐)设计方案11-09

(优)设计方案12-09

薪酬设计方案05-24

教学设计方案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