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方案

时间:2024-11-29 20:09:26 方案 我要投稿

【实用】设计方案范文合集六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扎实开展,预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是为某一行动所制定的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和安排等。方案要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设计方案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实用】设计方案范文合集六篇

设计方案 篇1

  一、活动目的及意义

  以迎新团拜会为依托,欢聚一堂,举杯欢歌,答谢员工一年的努力工作,调动拓展员工的工作激情和斗志,激励员工投入到明年的工作之中。

  二、活动主题

  贵州诚隆集团迎新团拜会——携手并进,再创佳绩。

  三、活动时间

  20xx年12月20日17:00

  四、活动地点 贵阳腾飞酒店四锦坊

  五、活动对象 公司全体员工

  六、活动形式与内容

  七、文艺汇演+晚宴

  八、活动流程

  1.20xx年12月20日,下午2点30分与会有关工作人员到现场,负责现场的布置、调试话筒等工作; 2.下午3点30分,主持人彩排;

  3.下午4点30分公司员工陆续入场,工作人员保证会场一切就绪;

  4.下午5点,主持人上台作开场白(具体内容略),2分钟; 5.小游戏(…),主持人介绍相关游戏规则(15分钟); 6.抽奖环节,要求略(15分钟) 7.有奖问答(略)(10分钟) 8.独唱(5分钟)

  9.抽奖(要求略)(15分钟) 10.情景剧(歌曲串烧)(10分钟) 11.舞蹈(3分钟) 12.主持人介绍与会领导 13.颁奖仪式(30分钟)

  14.领导致辞(10分钟),晚上7:00,领导宣布团拜会正式开始(连饮3杯,第一杯:感谢所有员工一年的辛苦付出;第二杯:感谢缘分让我们相聚一堂;第三杯:携手并进,共创佳绩)

  九、前期工作安排 1.总指挥:左钰、钱俞斌 2.主持人:陈海峰、滕嫚 3.拟定节目内容:略

  4.各节目组负责节目的排练、彩排,具体负责:邓秋 5.服务组工作人员:钱俞斌、邓旭 6.协调小组:钱俞斌、邓旭

  7.文案,负责有奖问答的试题题库、主持人串词的写作、领导讲话稿,负责人员:后勤部门 8.主持人服装(自行解决)

  9.工作具体安排见下表

  以上个项目负责人,周三开会讨论决定。

  十、活动后期安排

  1.工作人员检查有无遗漏,确保物品全部带走;

  2.晚宴结束后,所有工作人员留下,确保所有人员安全离开后,再行离去。

  十一、要求与注意事项

  要求责任落实到个人,保证年会的顺利进行,各个分工必须明确,如有急事,需提前5天请假说明。

  十二、经费预算

  经费预算表

  其他:主持人服装、发型及其他临时费用

十三、预期效果与展望

  1.丰富业余生活,减轻工作压力;展现当代职场人士的精神面貌、青春向上的风采。

  2.提高跨“各个部门之间痛失的'沟通与交流。

3.营造乐观活泼的和谐职场氛围。

4.增进彼此间的了解、深化相互的友谊。

5.辞旧迎新,携手并进,共创辉煌。

设计方案 篇2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索影子各种变化的好奇心

  2、引导幼儿通过实验观察获得对影子变化的经验

  3、知道影子变化与和物体的位置变化有关

  活动准备:

  1、幼儿分组活动,每组一个卡通形象标志

  2、操作材料:几个手电筒、若干个胶水瓶、铅笔、橡皮、积木

  3、奖牌、奖杯

  4、课件

  5、录音机、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师带领幼儿玩踩影子的游戏

  2、幼儿随音乐自编动作进教室,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座位坐下

  3、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平时都看到了哪些物体的影子

  4、请幼儿猜谜语(看着像我不是我,我去踩它它不躲,一举一动都学我,我走哪里它跟着)

  (利用猜谜语的形式引出课题,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实验过程中利用幼儿喜爱的卡通形象给小组命名,并进行小组擂台赛,培养幼儿团结协作精神,激发幼儿团结合作精神,激发幼儿探索影子变化的好奇心)

  二、探索发现

  1、师引导幼儿小组操作材料进行实验,探索影子的变化

  2、幼儿小组探索发现影子的变化

  ①影子能变换方向

  ②影子有时长有时短

  ③影子会动

  (通过实验观察让幼儿获得对影子变化的经验)

  三、解决问题

  1、师根据幼儿提出的问题,引导幼儿解决问题

  (1)影子会变换方向,为什么?

  ①师请幼儿演示自己的做法

  ②引导幼儿观看课件——叮当的一天,并回答问题

  ③师引导幼儿小结:光照的`方向变了,影子的方向就会变

  (2)影子有时长,有时短,为什么?

  ①请幼儿演示自己的做法,

  ②观看课件——大头儿子旅行记,进一步验证影子的这一变化

  ③师引导幼儿小结:当光线斜方向照射时,物体的影子就长长的,当光线在物体的上方照射时,物体的影子就短短的

  (3)影子会动,为什么?

  ①请幼儿到屏幕前演示

  ②师放手影课件,幼儿欣赏

  ③幼儿到屏幕前表演手影,并随音乐跳舞,边跳边观察自己影子的变化

  ④师引导幼儿小结:当光照射到物体上,物体动影子就会动

  (通过实验演示,引导幼儿验证自己实验的正确性,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四、活动延伸

  影子的作用之一——皮影戏

  请幼儿观看课件——皮影戏

  (让幼儿欣赏皮影表演,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五、结束:幼儿随音乐出教室

设计方案 篇3

  活动时间:20xx年8月24、25日 (上午8:00——10:45)

  活动地点:华阳小一班教室

  活动对象:华阳小一班新生及家长

  设计思路:

  由于小班幼儿刚入园时,对社会环境陌生,对家庭的依恋,表现在对幼儿园的拒绝,包括对老师有距离感。集体生活,会使具有自我意识却又缺乏独立性的孩子感到约束而不快乐。因此,本活动通过游戏及游戏中老师的动作、表情、言语等,逐渐使孩子们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爱,感受到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地位,从而消除对老师的陌生和惧怕的情绪,萌发幼儿与老师喜爱之情,逐步建立快乐的玩伴关系、合作关系,乐意亲近老师。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熟悉幼儿园环境,喜欢上幼儿园。

  2、增进幼儿与教师间的感情和家园间的联系。

  活动流程:来园游戏——熟悉环境——盥洗点心——亲子游戏——互动交流

  活动准备:

  1、提前发放入园适应的通知以及相关的内容与要求。

  2、做好入园适应的各项准备工作(班级环境、游戏环境材料的准备、熟悉幼儿姓名、设计活动方案以及各类活动前的准备工作)。

  活动内容具体安排:

  一、来园活动 :区角游戏 (8:00——8:45)

  1、热情接待每一位家长和幼儿。

  2、指导孩子认识门口外的晨检牌,告诉他们早上到幼儿园就先要把牌子插进去。

  3、区角游戏:

  活动准备:娃娃家材料、桌面建构材料、各种智力玩具等。

  观察要点:

  1、观察、稳定幼儿来园时的情绪变化。

  2、引导幼儿愿意上幼儿园,结识新同伴,体验大家一起游戏的乐趣。

  (1)观察幼儿是否能自主选择游戏区域和内容。

  (2)教师适时指导,幼儿在家长的陪同下自由游戏并鼓励幼儿与同伴一起玩。

  二、熟悉环境、老师、同伴(8:45——9:15)

  1、带领幼儿参观幼儿园的`环境、(盥洗室、喝水的地方以及其他的活动室等等)。

  2、游戏:开门关门,认识班级同伴和阿姨。

  教师以握手、拥抱、亲亲、抚摸等方式,表示对他的喜爱。

  三、盥洗、点心活动(9:15——9:45)

  1、整理玩具,盥洗,做好吃点心准备工作。

  请孩子把玩具物归原处,家长给予提示、指导,尽可能让孩子自己做,完成之后坐到老师前面围成半圆。

  2、让孩子初步了解盥洗、点心的要求。

  教师介绍洗手的方法,请家长认真听,让孩子边念洗手歌边初步学会正确洗手的方法,并和老师共同参与指导,帮助幼儿洗净双手。

  3、学习洗手儿歌

  打开水龙头,淋湿小小手,抹上小肥皂,手心搓一搓,

  手背搓一搓,手指缝里搓一搓,手指尖上挠一挠,换只小手挠一挠,

  握住拇指转一转,换只手儿转一转,清清水里冲干净,捧水冲冲水龙头,关上龙

  头甩三甩, 再拿毛巾擦一擦,我的小手真干净。

  观察要点:

  幼儿在洗手的时候,家长是否会在旁边给予指导,并提醒孩子别忘了甩手和擦毛巾。

  4、吃点心

  (1)要求一张桌子上坐6名孩子,家长引导孩子自己搬好小椅子坐到桌子边。

  (2)吃点心时,请家长配合尽可能在旁边等待,不影响其他孩子。 提醒幼儿吃点心时一口饼干一口水,最后一口水漱漱口。

  观察要点:

  观察幼儿在吃点心的时候是否人靠紧桌子、一口饼干一口茶、饼干屑心掉下来。

  5、认识茶杯

  家长带孩子认识茶杯架上的标记,知道茶杯放在什么地方。

  告诉孩子只能用自己的茶杯并且让孩子知道喝完水后要把自己的杯子放回自己标记的位置。

  四、亲子游戏活动(9:45——10:15)

  1、老师介绍游戏,孩子坐在前面围成半圆,家长站在后面。

  2、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游戏。

  游戏一

  名称:大手拉小手

  活动准备:蒙眼丝带、小椅子作障碍

  游戏玩法:

  家长将小朋友的双眼蒙住,手拉手带领小朋友走过一些障碍,过程中可以用语言提醒小朋友注意脚下障碍,绕过小椅子之后再返回终点,先到为胜。

  游戏规则:

  1、游戏分组进行,每组3组家庭进行游戏。

  2、在行进过程中小朋友不能将蒙眼的带子拿下。

  游戏二 名称:同心协力

  活动准备:雪花片若干

  游戏玩法:小朋友踩在家长的脚上由家长带着出发,到对面桌子处合作拼搭小花,完成制定的造型后带孩子一起回到终点,先到为胜

  游戏规则:

  1、游戏分组进行,每组3组家庭进行游戏

  2、幼儿要和家长共同完成,先到的幼儿有贴纸奖励。

  游戏三: 名称:蚂蚁搬粮食

  活动准备:沙包若干

  游戏玩法:

  家长和孩子协商扮成蚂蚁。(家长站前面弯腰站立,两手作触角;幼儿双手拉住家长的衣服;幼儿站立,两手作触角,家长弯腰拉住宝宝的衣服。)设置一定的距离,在终点放置一些沙包作“粮食”。请“蚂蚁”从起点到终点,再返回,比赛搬粮食,看谁搬得快。

  游戏规则:

  1、一组组的“蚂蚁”排好队行走,注意互相的配合,不摔跤,不踩到别人。从起点到终点,再返回,比赛搬粮食,看谁搬得快。

  2、先到的一组家庭奖励贴纸。

  五、互动与交流(10:30——10:45)

  1、向家长宣传科学育儿内容:如何帮助孩子走出入园前的紧张与焦虑的心理以及入园前的一些物质准备(带换洗衣裤、自带玩具、手帕等)。

  2、个别交流

  根据家长需要与老师进行个别交流。

  幼儿园新生入园活动方案,每年的新生入园对于孩子来说都是一个难关,要来开熟悉的亲人和不熟悉的老师和小朋友在一起待一天,对于幼儿来说是一件很伤心的事情,所以,新生入园教师们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

设计方案 篇4

  【设计意图】

  沙包的材料简便,物美价廉,容易搜集,而且玩法多样,我尝试设计了沙包乐的活动,使幼儿在玩的过程中既能够锻炼身体,还可以提高能力,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手腕的控制能力,创新多种玩沙包的方法。

  2、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和动作的协调能力。

  3、体验合作玩沙包的.乐趣。

  【活动准备】

  每人一个沙包(沙包上缝一根布绳)。

  【活动过程】

  一、 幼儿根据音乐做热身运动。

  二、 幼儿自由创新玩沙包

  幼儿在户外场地上分散站好。

  踢:幼儿右手提沙包上的布绳,用右脚内侧去踢沙包,看谁踢得多。

  走:幼儿将沙包放在头顶上向前走;幼儿用下巴(或双腿膝盖、双脚、)夹住沙包向前走(或跳)……

  投:幼儿站在起始线上朝墙掷沙包,比比谁的沙包落地后离墙最近或最远。

  抛:幼儿将沙包当流星球,朝上抛,试试能不能接住。

  三、 幼儿合作玩沙包

  1、把幼儿分成两队对面站立,两队保持一定距离,其中让一队幼儿向另一队扔沙包,另一对接住,然后抛回去。

  2、游戏《小蚂蚁运粮》把幼儿分成两队,每对中两名幼儿一组,一名幼儿做小蚂蚁在地上爬,另一名幼儿把沙包扶在爬的幼儿的背上,两名幼儿合作听着《爬呀爬》音乐从起点爬到终点,看那对最先到达为优胜队。

  3、游戏《射门》把幼儿分成两组,每组从另一组中挑出一名幼儿当守门员,本组幼儿做踢球员把沙包做球踢向球门,守门员接住时不计数,守门员接不住使球进门时计数,看哪个队进球多为优胜队。

  四、幼儿跟随音乐做放松运动

  五、活动延伸:幼儿回家与家长继续创新沙包玩法。

设计方案 篇5

  准备

  1. 小钢琴若干架让幼儿感受音的高低。

  2. 三角铁和小鼓各一件。

  3. 音乐磁带《快乐之歌》。

  4. 分类图片让幼儿感受音的强弱。

  5. 提供各种各样的乐器,数量多一些。

  注:《快乐之歌》的旋律应在高音区,低音区分别出现而且有强弱之分。

  设计思路

  幼儿能区分音的高低、强弱最主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因此找来小钢琴让幼儿感受音的高低,找来许多许多卡片让幼儿回忆各种声音的强弱是相当重要的,除此以外就要让幼儿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音的高低和强弱。如运用乐器,运用四肢的活动等等,通过多种形式就可以让幼儿不断感受、不断表现,从而正确区分音的高低和强弱。

  活动流程

  角落活动中感受音的高低和强弱——集体活动中感受音的高低和强弱——角落中再次感受音的高低和强弱

  1. 角落活动中感受音的高低、强弱。

  ①用小钢琴让幼儿体会音的高低。

  幼儿在角落中自由探索,老师可以通过不断地讲评让幼儿知道音有高低,如同样是乐曲“两只老虎”分别在高音区,低音区弹奏,让

  幼儿发现不同。知道在小钢琴上高音的位置、低音的位置。

  ②给卡片找家让幼儿回忆分辩生活中音的强弱。

  让幼儿回忆生活中的各种声音,给卡片找到自己家,如打雷的声音是响的,就把它归到“强”的家里,反之归到“弱”的家里。

  ③在角落游戏里让幼儿听赏《快乐之歌》。

  熟悉旋律,感受旋律,会用乐器来打击音乐的节奏,老师在指导过程中可以引导幼儿用不同的乐器,如小铃,三角铁,鼓等表现音乐,同时老师可以引导幼儿敲击出不同的节奏。

  2. 集体活动中感受音的高低和强弱。

  ①让幼儿听赏音乐《快乐之歌》,通过提问引导幼儿发现乐曲有的时候出现在高音,有的时候出现在低音,并请幼儿找出高音、低音。

  ②请幼儿做“小小乐队”,听到高音、低音能用不同方式代替,老师可示范用三角铁代表高音,用小鼓代表低音,听到乐音在高音部分出现就用三角铁打击节奏,听到乐曲在低音部分出现,就要用小鼓来打击节奏,并引导幼儿一起在试试。

  ③可引导幼儿自己想出各种办法来区分:如让幼儿提出用铃鼓表示高音,用跺脚表达低音;用拍手表示高音,用小铃表示低音,一名幼儿讲到的方法,老师和其它幼儿都可以跟他一起玩玩,这样反复可多次。

  ④老师除了引导幼儿区分音的高低,还该引导幼儿区分音的`强弱。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再次引导幼儿听赏音乐,体会出音乐的强弱之分。

  ⑤老师和幼儿一起游戏,听到强音由弟弟打击节奏,听到弱音由妹妹打击节奏,也可以请小朋友想出其他表示方法表示,如小朋友可提出用小手拍手表示弱音,用跺脚表示强音;用小鼓表示强音,小铃表示弱音。一名

  幼儿讲到的方法,老师和其他幼儿都可以跟他一起玩,这样反复多次。

  注1:为了提高幼儿的趣味性,老师可以增强一些规则如用一些小帽子,谁能分清音的高低强弱就戴上一顶小帽子,反之则摘掉小帽子,看最后谁戴帽子的时间最长。

  注2:集体活动可以根据班级情况分为二次完成,可以第一次就是区分音的高低,第二次区分音的强弱。

  3. 角落游戏中再次感受音的高低、强弱。

  幼儿在角落游戏中,老师可引导幼儿互相协商好如何表达音高音低。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活动目标

  感受乐曲、熟悉乐曲、区分音的高低和强弱。

  重点与难点

  生活中的声音有很多,要感受音的高低,区分出音的强弱,这首先应该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寻找,本教材的重点就是引导幼儿在感受乐曲、熟悉乐曲的基础上区分音的高低和强弱,难点是区分音的高低、强弱后学习用乐器等表现出音乐的高低、强弱。

设计方案 篇6

  上午:一、晨间接待:幼儿礼貌入园,教师热情接待,并和幼儿做简单的交流。二、晨间活动:《袋鼠跳》要求幼儿双脚并拢拉紧带子向前行进跳,...

  上午:

  一、晨间接待:幼儿礼貌入园,教师热情接待,并和幼儿做简单的.交流。

  二、晨间活动:《袋鼠跳》要求幼儿双脚并拢拉紧带子向前行进跳,其余幼儿分别为比赛的幼儿呐喊助威。

  三、早操、喝开水:要求幼儿跟着音乐做《加油操》,《阿里山的姑娘》,《立正稍息站好》做操时动作整齐,表情认真,做好操之后上厕所并喝开水。

  四、晨间谈话:本周对幼儿进行讲文明懂礼貌教育。

  五、集体活动:1、语言活动《每长耳朵的小老虎》。

  2、音乐《我上学前班》。

  六、午餐: 1、餐前教育:介绍食谱,引起幼儿的食欲。

  2、餐前活动:玩手指游戏,念儿歌。

  3、幼儿安静进餐,主动添饭。

  4、餐后活动:玩穿线板,小动物药。

  下午:

  六、午睡:幼儿将衣物脱下摆放整齐,安静入睡保持良好睡姿。

  七、起床,吃点心:安静起床,同伴间互相帮忙,并喜欢吃各种午点。

  八、游戏活动:区域活动:数学区,手工区,益智区,表演区。

  九、集体活动:科学《宁宁的一天》。

  十、离园活动:1、桌面游戏。

  2、收拾好物品,和老师同伴再见。

【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精选)设计方案02-28

设计方案08-30

[经典]设计方案04-19

(经典)设计方案05-08

【精选】设计方案12-07

【经典】设计方案11-04

实用的设计方案09-11

(优)设计方案12-09

(推荐)设计方案11-09

薪酬设计方案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