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年锦时读后感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素年锦时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素年锦时读后感1
有很多人说,人生这条大道啊,最美好的时光是在十七岁。而我认为,走过漫漫人生路,最重要的时刻,是在小学这六年的时光。这段曼妙的时光,足以让我像《素年锦时》的作者一样,回忆终生。
《素年锦时》这本文学经典,总能让我点着希望的小灯笼,去探索未知而奇妙的人生。坐在木桌旁,看见窗外楼下卖糖葫芦的小商铺,几个小小的,大约五六岁的身影拽着父母的衣袖,冻得通红的小手指着小摊。我吞了口口水,好像看见了四五年前的自己。心中倒想像他们一样,任性玩耍,却怎么也不好意思说出口。看着窗外的他们,我领悟了为什么作者要说“锦时”,因为它像华美的锦缎,让人过目不忘,像动听的琴弦,让人忍不住去聆听。
我们的老师总是一脸羡慕地看着我们:“你们可要珍惜童年,别等失去了再去后悔…”。我回到家,翻出小叮当的竹蜻蜓,宫崎骏的龙猫巴士,喜羊羊的小铃铛,灰姑娘的水晶鞋…,我一个一个地回忆着,看见那缤纷的童话世界,看见那头发剪得特别短的“假小子”向我挥手:“别等失去再后悔……”我突然明白了“素年”。在别人眼中,幼稚而无趣的童年,在成人与老年人眼中,如钻石般珍贵。“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是老师的座右铭,我刚开始认为这是大道理,无用无趣,直到我读了《素年锦时》。时间如流水,你越想留住它,它越会悄悄地溜走。
记得,书中有一页描写了作者翻相册的时候泪落如珠,我也翻开了记载着小小的我的相册,看见那熟悉而又陌生的.小脸,笑颜如花,明明让人看了满心欢喜,为何我心中隐隐有些失落?晚上,我在梦中乘上了龙猫巴士,调整了时间大钟,要再次回到那天真可爱的童年,就在我调整好的那一刻,我,醒了,从奇幻的梦中醒了,哎,童年再也回不去了……
《素年锦时》,小小的我与大大的我。流水的时光与美好的人生,我的人生路还很长,祭奠一下逝去的童年是为了更好的出发,希望今天的自己,更要珍惜时光,加油吧,许多,向未来出发!
素年锦时读后感2
这本书是一本杂文形式的笔记。记录一些生活中温情的片断以及作者所逐渐蜕变的心境。素年。指一种平和无争的生活。锦时。即指这种生活中自有美丽与风韵。字面上翻译过来就是繁华的和平凡的时光。这是是一本让心休息的书。在这逝去的半年之中,仿佛并没有这样的`情感,也只是忙忙碌碌地过着。只是过去了,回头望时,才觉得它的好。素年锦时,也许就是这样一个意思吧。
对很多人来说,安妮宝贝式的忧郁、安妮宝贝式的沉默,似乎就是许多人自己心目中的“另一面”。但读着安妮宝贝的《素年锦时》,我发现原本的如烈酒一般的绝望悲伤,少了些许浮躁和决绝,不再是宿命和漂泊的,而是宁静的、平和的,沉静、笃定、孤独、优雅、坚定的精神向往。感觉是阳光的纯净的另一种世界。实话说不是很喜欢安妮早期的那些作品,毁灭自己亦毁灭自己爱的人,阴郁冷艳的文字带来莫名的伤痛。
“每个人的生活,需要一种可以得到内心支撑的形式”。“用平常心清淡相对,才能成为妥当的主人,而不承担对方给予的奴役。”。“如花期一期一会,活在当下”……这些形式或紧密或疏稀句子的短句纤细笔触,源自时间深处,带有某种神秘但不乏深刻的清醒和独立,字里行间流露出有着她赞赏的自控和优雅,生出一种质朴的力量。是一种怀着爱的生命定义。像是她的喃喃细语,陈述的生活的每个小细节。作者和读者在沉浸在文字世界中的某个角落,产生心与神的交汇,获得宁静的心绪。
学会平常心,学会付出。好像不是只有伤痛才会让自己感到存在。一次又一次的沉静的阅读都让我对生命的理想有更多的定义。
素年锦时读后感3
这是如此清瘦、如此灵动的一本书。若是配上一幅写意墨梅,后提一首小令,一定最合宜不过。
月白打底、素色碎花的封面、繁体刻字的书名——《素年锦时》。一派赏心悦目的淡雅简洁。
当心神在书页中穿梭,仿佛正侧耳聆听一个细腻如玉的女子向你低声诵唱。你瞧,她写小院,小院便清寂无声;她写胡同,胡同便温存如玉;她写山谷,山谷便深幽奇峻;她写繁花,繁花也宁静可人……她的'笔下是那样一个水墨画般的世界,丢下喧闹凡俗,处处透出独特的安宁。明明是在记忆,却偏偏好似缄默不语。原本静如古井,却又似有明月在心。
书的扉页引了一首小诗:“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林深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呵呵,我想,应该没有比这更合适的配诗了,这书本身便似山谷中的深林,远闻琴声绕梁,回首月光清明,恍如一个落入凡间的桃源。可又比起桃源更为美满,还又多了几分独醉与苍凉。
在我的感受中,作者是一个独特的人,她比普通女子多了一分坚强与肃穆。她所写出的文字自然而独特,就像一丛瀑布,美好是隐约的,不知是刻意还是她的天性使然。
粗布裙、海棠花、手工刺绣、白色耳机、红色布鞋、黑色长发、一本佛经、一盏清茶、一只黑猫……都是些书中时常出现的事物,拼凑成这位女子的全部生活——一种古朴而淡雅的生活,如一卷长律。
我很爱她写的梵高,有一种油画的味道,在那向日葵花田边,繁星与夜空、希望与绝望并存着,让人欲罢不能、欲说还休。
“他们无法参与到他的荒凉里面/他的被时间审判的才华,是他的天性/广渺夜空中,光都已暗淡,只有逝去的星辰还在闪耀……”
于是,我知道,这位女子也有一颗热烈的心。
《素年锦时》——这真是一个万分合衬的名字,精巧如诗、淡雅如画、有滋有味。
素年锦时读后感4
我想我是喜欢安妮的,但有的时候我回主动地拒绝。因为安妮总是给我大片大片措手不及的空洞以及内心流离失所的荒芜。然而空洞确是一种真实的存在。可是很多时候我需要一些敏锐细小的疼痛,让我低空呼啸而来的麻木。
四维曾说安妮像是一朵水中的蓝色鸢尾,有着破碎的激情和精致的美丽,可是易碎且易逝。安妮的文字总能抽离人们身边的氧气,然后直到别人窒息。
这些天来,一直在读安妮的《素年锦时》,在她阴郁冷艳的文字又一次给我带来了伤口和小疼痛后,我学会安静。十八年来,我真正意识到我应该做个安静的.人。沉静、笃定、孤独、优雅、坚定;女童、父亲、女子、男子、写作。她亦多次写到梦境。这些短句,这些断章,源自时间深处,抑或尽头,带有某种自足的迷恋、神秘,但不乏深刻,顽强保持着清醒、独立。像是她的呓语,无需回应,无关对错。
纤细笔触,有着她赞赏的自控、优雅,生出一种质朴跃动的力量。看似客观、近如真理,不容置疑,字里行间却无不是缜密的主观心绪,应是她对生命的一次次回眸完成的确认。怀着爱与痛楚、欢愉,抽身回望,她看到今生、前世。那声音悠远清凉,那画面凄美寥廓,仿佛荒凉仙境中兀自静默的树,她或许就是她心中的那位“植物女子”。
面对那些形式或紧密或疏稀句子,常常只能是无语。“每个人的生活,需要一种可以得到内心支撑的形式”,作者、读者皆通过文字的重量完成对内心的确认或纠正,殊途同归,获得片刻的喘息与宁静。
落笔有大朵大朵的栀子,言及盛放,又重彩凋谢。——依然是令人心怵神伤的女性气质。在一些文字下划下一条条灰线,这也是我的确认吗?
素年,锦时,确是印在纸上的灰烬。我们终忆起它的旧日模样,我们终识得它的旧日模样。它曾熊熊燃烧,爆裂如莲花开放。——大声,再大声。
等待末世,接受宿命。
【素年锦时读后感】相关文章:
《怀素写字》的教案09-05
综素学生自我评价05-27
《维生素C的故事》教案03-31
《维生素c的故事》教学反思15篇08-10
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04-28
《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07-02
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07-17
(热门)《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07-02
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800字05-20
大学生素拓拓展课外活动策划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