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时间:2023-08-30 08:22:3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苏菲的世界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篇1

  在高中时,我们要学习政治里的哲学生活,那是四本政治书中最难学的一本。我的确也很讨厌哲学,太难理解了。但《苏菲的世界》以一种不同的方式,从哲学的角度向我们解释了世界和大自然等的形成与发展,告诉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我一直认为哲学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但《苏菲的世界》一书却截然不同。它向读者讲述哲学的同时,运用了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使读者阅读时产生一种像读侦探小说般的'心情。文中的苏菲她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致使她走上了通往解开世界谜团和哲学的大门。并且,苏菲她还具有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这一点是十分值得我们学习的。只有有了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我们才有机会去做好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书中的一段话令我记忆深刻:世界就像魔术师变出的白兔,人类生活在白兔皮毛的最深处,把所有一切都当作理所当然,而哲学家们都是充满好奇心的孩子,他们不断攀登白兔的毛发,目的是为了看清魔术师的真面目,也就是看清世界,看清人生的意义。《苏菲的世界》一书使我觉得世界上还有很多事情等着我们去探索,大自然的秘密使永远也揭不完的。

  读完全书后,我发现哲学其实是最贴近现实生活的,哲学是“关于天底下每个人都关心的一些问题的学科”。哲学所要解决的都是还没有科学方法可以证明的问题——诸如善与恶、美与丑、生与死、秩序与自由等。哲学是对未知事物或不确切认识的事物的假设性解释,是追求真理的开路先锋。用一句话说:科学给予我们知识,然而只有哲学才给予我们智慧。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篇2

  在某个书店中,我看到了一本书《再见,苏菲斯》,这不是言情小说么?打六折!我的眼中发出了奇异的光,可是摸了摸口袋,已经所剩无几了。之后,我在另一个书架发现了《苏菲的世界》,莫非这和《再见,苏菲斯》有联系么?好像很神秘的样子……好,就买这本书了。

  我突然发现我在自己找麻烦,这么烦的一本书,我为什么会买?但是,随着阅读,我似乎发现这本书有一个特点——麻烦是肯定,但是不知为什么,我特别入迷,我甚至从中午十二点一直看到午夜十二点。虽然没有汲取多少知识,这里的知识太丰富了,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光是人名就让我头昏眼花的,但是在这本书中所涉及的方面还是有限的,比如书中很少谈及中国哲学(如果要谈及中国哲学史估计说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我很喜欢希腊神话,我认为希腊的神离我很近,因为他们拥有普通人所拥有的特性。而中国的神读我来说太遥远了有一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感觉。

  《苏菲》一书中介绍了西方的哲学史,我看到了人类是如何进步的,有一种十分奇妙的感觉。哲学就是关于智慧的学习,这对我来说可是一个新的名词,我一直以为哲学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学科,就是讲道理的,和科学历史等等没什么关系,自从看了《苏菲》我才知道哲学是一种包含所有学科的'中和性课程,但是必须用一辈子的时间用心学习。

  乔斯坦贾德是一个十分称职的教师,十分幽默的教师,想象力十分丰富的人。比如书中有几幕中加入了不可能在现实中出现的童话人物,像小红帽,爱丽丝之类的,很可爱的想象。还有他的授课方式——写信,对话(至于那影碟,我们看不见,只有苏菲知道这是什么感觉)与其他哲学书相比之下特别多姿多彩,我想他一定思考了很久很久了。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篇3

  苏菲,一位花季少女,某天回到家,发现了一封写着两个哲学问题的神秘来信。于是,在一位哲学老师用一封封信的引导下,开始思索与探索:从古希腊到现代,从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到弗洛伊德,所有哲学大师所思考各类问题与学说。最后塑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读完之后,“我是谁?”、“世界从何而来?”这两个问题在我心中时时萦绕,排解不开。世界仿佛是重新出现在我的面前,而我是刚刚在那只“大兔子”的皮毛中抬起头,准备端详宇宙中这位“魔术师”——“生命最初的意义”——的脸。我并不确定我会知道什么,我也不确定我会发现什么,可是我知道,过程有时候比结果更重要。

  虽然,对书中的许多哲学观点还是一知半解,模模糊糊,但不可否认这真的是一本“将会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与好奇”的奇书。苏菲的世界也很精彩。苏菲师生的哲学课是世界灿烂哲学史的迁移,从演说、艺术,到科学和诗;从米雷克斯和雅典,耶路撒冷和亚历山大港,到伦敦和巴黎;从神话传说、希腊自然派哲学家的早期哲学,到苏格拉底、柏拉图的理论升华,从中世纪的黑暗,穿越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的重生,到马克思、达尔文,不断延续到将来的未知。多少理论的推翻与诞生,凝聚着人类对于生命与存亡的不懈探索,就在这样一本有趣的小书中生成。我想,这也就是很多人喜欢的缘由吧。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篇4

  “就在这时,门铃响了,叫我打开门拿包裹。” 索菲关上门打开信封......

  苏非用手指着一个镜子里的自己说:“你是谁?”此时苏非和我的脑子里没有想得是一样的:我是谁?不用说,我是庄子婷,可是我们这个叫庄子婷的人来说又是谁?是我。得,又绕回去了:我是谁?我居然可以不知道他们自己是谁,这不是太可笑行为了吗?我甚至导致无法去决定学生自己的长相、父母、家族,我更没有进行选择通过自己是人还是兽的权利,这不是中国太不应该合理发展了吗?但这些问题却是我不得存在不接受的事实。

  “世界从何而来?” 我不知道。 老实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真正知道,对吧?

  哲学问题是不可改变的吗?是也不是。关于宇宙这样的事物的起源,以及各种类似的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困扰了人类数千年,我想不出有谁能够解答这些问题,人类也永远不会停止思考和探索。与此同时,随着人类时代的发展和生活的巨大变化,每天都会出现新的问题,机器人会有洞察力吗?人脑是怎么工作的?人和机器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这些问题是很头疼的燃烧,和我们说可以实时得到解决。要保护地球的生物多样性,我们应该彻底改变自己的思维,生活模式的方式,我们生活在作为生活的`中心,地球的宇宙一样可笑中心的时代。对我们来说,那一刻自然是最重要的,最显著,但这并不意味着未来并不重要,因为我们现在应该尊重未来的同样的尊重。

  我们是生活的主角,人类社会则是一个地球的主角。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篇5

  《苏菲的世界》是一本文学性很强的哲学书。它的主要内容是:以苏菲不断受到一位神秘人寄来的信件为线索,从哲学的角度向人们解释了世界盒大自然等的形成与发展……告诉人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是一个怎样的世界。让人们发觉到世界上还有很多事情等着我们去探索,运用哲学的观点揭开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奥秘不只是科学家与哲学家的责任。

  本来哲学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但《苏菲的世界》一书却截然不同。它在向读者讲述哲学的同时,运用了生动的语言来描绘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使读者阅读时产生一种追逐和渴望知道答案,了解哲学的心情。

  为了向人们解开世界历史之谜,作者带领读者跟随一个可爱聪颖的小女孩从远古罗马畅游到现代,在每一个不同时期,那些为社会做出突出贡献的哲学家,他们讨论的题目以及这些哲学家们的经历和遭遇,都详细的收录书中,生动自然的将整部世界哲学史演义出来。内容广泛却不紊乱,作者细心的将书中内容分成多章节,每节都有题目点出章节的中心内容,或深藏或巧露,每一节都阐述蕴含了它的真理,诠释了看似高深难懂的哲学问题。这样的分节让读者读来轻松,也就自然容易接受书中的.观点,理解作者的用意。

  感受最深的是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故事。苏格拉底,他的高明之处在于人能够在谈话中揭露人思想上的弱点,使其领悟哲学的真理。然而在公元前399年,他却由于过于直言,被他曾指责过的上层人士送上法庭,以其“宣扬新的神明,腐化青年人”而被处以死刑。本可以恳求陪审团手下留情免于一死,但苏格拉底没有这样做,因为他知道即使到了生命的结束也要坚持真理。他重视良心与真理,敢于为了真理而战,为了真理而牺牲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篇6

  哲学是什么?应该是很枯燥难懂的吧。在阅读《苏菲的世界》之前,我从未接触过哲学。

  《苏菲的世界》讲述的是一个14岁的少女苏菲在一天放学回家后,发现了一封神秘的信。从此以后,苏菲就开启了学习哲学的'道路。她学习了古希腊哲学,认识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弗洛伊德等众多的哲学家。可渐渐的,苏菲意识到自己其实是不存在的,是少校艾柏特为庆祝女儿席德的生日而虚构出的人物。在故事的最后,苏菲终于逃出了书中的世界,来到了席德的世界中。

  整本书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第一封信上的那三个字:你是谁。苏菲收到信后再思考这个问题,正在阅读的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是,我究竟是谁呢?

  这是也许每天都会有人问的问题,这是平时做自我介绍时必须要回答的问题。然而静下心来想,答案似乎并没有那么简单。

  我是学生?我是女孩?那学生不止七一个,世间也有成千上万个女孩。如果我换了个名字,如果我的长相并不像现在这样,那么我是不是就不是我了呢?人会不会真的有灵魂。如果是这样,我只是存在于一个身体里,灵魂与思想才是真正的我,是这样吗?

  我生活的地球是茫茫宇宙中及其微小的一个星球,而我、我们,更是宇宙中非常渺茫的存在。地球少了任何一个人,也不会停止转动。那我该怎样让这个世界记住我,记住我是谁呢?

  我思考了很久以后,我只能回答说:我就是我。除此之外我找不到任何词语来说明。

  你是谁,这个问题看似非常简单,却又似乎永远也没有答案。或许为穷尽一生也不知道:我,到底是谁。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篇7

  也不知某年某月某日,一觉醒来发现世界上有这么多的矛盾,这可能也是从看苏菲的世界开始的吧

  看《苏菲的世界》时,看到她每件事都刨根问底,竟然从心底油然而生出一种共鸣;但是自己内心深处却觉得她是一个而不折不扣的笨蛋,竟然什么事都想那么多,搞不好学习也会一落千丈。

  此处我想了比较长的时间,到底是应该较为成熟些,每件事逆来顺受,还是应该每件事刨根问底,这是多么的矛盾啊!当时我想;这个问题可能连哲学家也解不出来吧,我的内心的两股思想像五线谱一样交织碰撞,我的五脏六腑在都被烧灼,我是多么渴望像泓泉一般的真理啊。

  是选择自由的畅想,还是选择循规蹈矩,一步一个脚印,这两者都存在风险性与可能性,前者一飞即达,后者一辈子平平稳稳,不愁吃穿,却默默无闻,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前者若一飞不起,必定一生不能翻身,疾苦一生,但是,千万不要以为后者便可以百分之一百的安稳,在现代社会中竞争是非常激烈的`,没有一双标新立异的翅膀是不行的,只是摔倒了还可以再拍拍身上的泥水再爬起来,但是在千百次爬起来后,天已经黑了,你也将化作尘世间的一缕浮尘了,随风飘飞了……

  聪明的你,请你告诉我,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明天太阳依然升起,时钟依然运转,我们的问题,却可能已悄悄的尘逝了……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篇8

  今天,紧赶慢赶的看完了《苏菲的世界》,莫名有种看各种书玩“套娃”的感觉。《苏菲的世界》用最简单的语言为我们介绍了哲学的发展,几个哲学中有名的“派别”。用席德父亲的话来说,就是他专门写给青少年的一本哲学书,作为孩子的“哲学启蒙”。我个人的观点是,全书最难的地方就在于艾伯特教给苏菲的哲学知识。但我们只要稍微动动脑筋,就可以理解其中的意思,这是全书的核心部分。不过有一点我和席德一样不太懂:为什么自己丢的东西会跑到父亲寄给自己的书中,还会被苏菲捡到。这应该是席德父亲故意制造出的.巧合,可我的逻辑就是想不通,觉得哪不对劲儿。

  我解释一下,在开头中说的“套娃”即“书中书”。我们在书外,看席德和他的上校父亲;席德在书中,看苏菲和艾伯特;席德书中的苏菲又在看一本写自己的故事——《苏菲的世界》。顺带一提,《苏菲的世界》还包括《小红帽》《爱丽丝漫游奇境》等家喻户晓的童话故事,看见这些“熟面孔”,有没有眼前一亮呢?

  苏菲的世界是一个神奇的世界,智慧的世界,梦的世界。当我们还是孩子时,曾用好奇的眼光打量周围,思考一些奇奇怪怪的问题。如今,我们还未滑到兔子毛深处,开始往上爬还不晚。魔术师的面目一定会有一群充满了好奇心的人们发现。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篇9

  我看过的书中,给我印象深刻的不多,但是《苏菲的世界》这本书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原因无它,因为它是本有趣的哲学书。

  《苏菲的世界》是一本乔斯坦。贾德著作的小说,本书多以苏菲和一位名叫艾伯特的神秘人之对话录,是以由浅入深的方式简介西方哲学的.小说。

  苏菲是一个充满好奇心又活力十足的14岁女孩,对一定事物有自己的观点,尤其是对哲学。她表明自己是一个哲学家,因为她能够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并能实践自己所想。我们身边其实处处是哲学,却只有少数人会发现哲学的殿堂,不断去探索、实践。她是一位出色的老师——艾伯特。诺克斯,因为他迫使苏菲自己思考问题并得出结论,从不为她降低难度,同时他也关心苏菲,希望她能学好。艾伯特强烈信仰哲学,因为哲学让他明白他因艾勃特。纳格的意志而存在。

  最初的哲学家被称为自然派哲学家,朝科学推理的方向迈出了第一步,成为后来科学的先驱。艾伯特认为成为一个优秀的哲学家的唯一条件是要有好奇心,苏菲正符合,所以她在艾伯特的指引下,一步步跨入哲学的殿堂。

  范曾说得好:“好奇心是科学之母。”想一下,如果没有好奇心和纯粹的求知欲为动力,就不可能产生那些对人类和社会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创造,对吗?苏菲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弗洛伊德等各位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同时,艾伯特向他解释从古希腊哲学发展到现今哲学的历程和转变。

  《苏菲的世界》,即是哲学的殿堂,它唤醒了我们内心深处的好奇心理,并了解了欧洲哲学史。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我们应如苏菲踏入哲学的殿堂一样,专注自己的人生目标并持之以恒,不断进取。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篇10

  《苏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创作的一本关于西方哲学史的长篇小说,它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史发展的历程,其被誉为20世纪百部经典著作之一。

  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收到了神秘的'一封信——“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从这一天开始,苏菲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底展开。她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并在一位神秘导师艾伯特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弗洛伊德等各位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

  在没有阅读这本书之前,我原本以为哲学是一门不切实际的学问,但当我读完整本书后才发现哲学其实是最贴近现实生活的,哲学是“关于天底下每个人都关心的一些问题的学科”。哲学所要解决的都是还没有科学方法可以证明的问题——诸如善与恶、美与丑、生与死、秩序与自由等。我认为哲学不是科学,因为它没有什么精确的公式来计算、来衡量。哲学是对未知事物或不确切认识的事物的假设性解释,是追求真理的开路先锋。在我们的这个世界,仅有科学而无哲学,仅有事实而无洞察力和价值观,是不能使我们免于浩劫和绝望的。科学给予我们知识,然而只有哲学才给予我们智慧。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篇11

  世界从何而来?在没有读过这本书之前,我从未问过或想过这个问题。或许是偶然间爸爸妈妈告诉我这里是世界,从此我就知道这儿是世界。一天当中,我会遇到很多人,很多事,但我却从未提出过一个为什么?不只是我一人,大家都把世界想得理所当然,世界仿佛与我无关。所以,作者用了很生动的比喻,宇宙就好像魔术师从帽子中拉出来的一只兔子,关于突然变出兔子的事,我们知道这不过是魔术师耍得把戏罢了。

  我们只是想知道他如何办到而已。然而,谈到有关世界的事实,情况便有些不同了。我们知道这世界的`不只是魔术师妙手一挥、掩人耳目的把戏,因为我们就生活在其中,我们是它的一部分。事实上,我们就是那只被人从帽子里拉出来的小兔子。我们与小兔子之间唯一不同的是:小兔子并不明白它本身参与了一场魔术表演。我们则相反。我们觉得自己是某种神秘事物的一部分,我们想了解其中的奥秘。关于小兔子,最好将它比作整个宇宙,而我们人类则是寄居在兔子毛皮深处的微生虫。不过哲学家总是试图沿着兔子的细毛往上爬,以便将魔术师看个清楚。

  一些地域,一些风土人情,但思想是没有限制的。苏菲只是书中的一个虚拟人物,你又是谁呢?苏菲是智慧的意思,苏菲的世界是智慧的世界,梦的世界。第一次读《苏菲的世界》懵懵懂懂,第二次,第三次,我会收获更多。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篇12

  这本书还是存在着一些印刷错误的。

  之前读了一点点,觉得太难了,就放弃了。过了两年又重新开始读,这次比第一次读起来顺利很多,可能是因为接触了一些哲学的东西,也可能是理解能力见涨了,但是一些地方还是挺绕的,有些哲学知识读了几遍还是不太理解,像麦克卢汉的理论一样,有机会会重新再读的。仔细看看,一些点前后是连在一起的,一脉相承。

  这本书还是很有吸引力的,一层一层揭秘的`感觉,就像哲学家追寻真理的过程也是一部侦探小说一样,就像封面一样,活在书中书里,人世变成了一场梦,而梦境成为现实,我们又会不会活在一本还没写完的书里呢?

  觉得书中哲学家的思想都是有道理的,自己挑不出来错误,但是还是被后人所指正,是因为自己的学识不够吧。

  重要的是提出问题,而毋需急着解答问题,但是现在连提出问题、保持好奇心都很难做到。

  苏菲的妈妈其实是一个很开明的人,在知道自己是活在一本书里的时候,尽管不舍还是鼓励苏菲走出书本,做自己。苏菲很胆大,敢于和艾伯特反抗席德的爸爸,拯救自己的命运。席德也很大胆,捉弄着自己的爸爸。

  书中提了很多问题,也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解答,为什么要学习这些东西,找到自己的根,了解着别人知识成果,也在进行着自己的历史。

  真实启蒙之于人,如同阳光之于土,这本书也是在启蒙的吧,有一天会愈接近兔子毛皮的顶端。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篇13

  也不知某年某月某日,一觉醒来发现世界上有这麽多的矛盾,这可能也是从看苏菲的世界开始的吧

  看苏菲的世界时,看到她每件事都刨根问底,竟然从心底油然而生出一种共鸣;但是自己内心深处却觉得她是一个而不折不扣的笨蛋,竟然什么事都想那么多,搞不好学习也会一落千丈。

  此处我想了比较长的时间,到底是应该较为成熟些,每件事逆来顺受,还是应该每件事刨根问底,这是多么的矛盾啊,当时我想;这个问题可能连哲学家也解不出来吧,我的内心的两股思想像五线谱一样交织碰撞,我的五脏六腑在都被烧灼,我是多么渴望像泓泉一般的真理啊。

  是选择自由的畅想,还是选择循规蹈矩,一步一个脚印,这两者都存在风险性与可能性,前者一飞即达,后者一辈子平平稳稳,不愁吃穿,却默默无闻,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前者若一飞不起,必定一生不能翻身,疾苦一生,但是,千万不要以为后者便可以百分之一百的安稳,在现代社会中竞争是非常激烈的,没有一双标新立异的翅膀是不行的,只是摔倒了还可以再拍拍身上的泥水再爬起来,但是在千百次爬起来后,天已经黑了,你也将化作尘世间的一缕浮尘了,随风飘飞了……

  聪明的,请你告诉我,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明天太阳依然升起,时钟依然运转,我们的问题,却可能已悄悄的尘逝了。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篇14

  《苏菲的世界》采用人物对话讲故事的形式将欧洲哲学史的起源及发展历程生动形象的呈现给读者。

  书中使我印象最深的第一观点是“哲学家要时时刻刻保持好奇心,好奇心是哲学家必备的要素之一”。

  书中介绍了哲学经早期的自然派,历经古典派、理性主义、经验主义、浪漫主义……至最近的生态哲学,正是历代哲学家对自然和世界的无限好奇心促进了人们对大自然及世界认识的不断进步,促进了社会及科学的发展。

  很多哲学大师如苏格拉底、布鲁诺等为了哲学及他们心中的'信仰而献身,正是他们这种不服权威,不固守成规才激励人们对目前的状态及心中一直奉为神圣的信仰引发思考,进行批判,从而使人们的眼界及信仰不断的更新,逐步走出愚昧无知的状态。

  哲学虽然与科学属于两个不同的分支,在目前看来哲学也远远没有科学重要,但就人类历史发展的整个历程来看,哲学发挥着与科学同等重要的作用,哲学首先促进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思想观念的改变促进人们用科学的方式去改变生活。

  第二个使我印象深刻的是:“我们不是要每个人都成为哲学家,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采用哲学的思维去思考,去生活。”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越来越习惯于墨守成规,机械式的忙忙碌碌着每一天,大脑已经处于停滞状态,对什么事情都感觉理所应当,不再关心事情的背后及真实原因。对新鲜事物也失去了最基本的好奇心。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对生活中发生的每件事情都采用哲学的思考方式,多问几个为什么,对表象事情采取更深入的批判性的哲学思维。

  我们处理生活及工作中的问题会更加彻底,更加深入,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也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相关文章: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01-12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02-19

关于苏菲的世界的读书笔记01-28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07-28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07-15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08-20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15篇03-07

苏菲的世界高中读后感10-20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荐】08-24

苏菲的世界读书心得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