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书初三作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与书初三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我与书初三作文1
很多时候,很多东西经历过时间的百般磨砺后,我们难以再找回曾经的那份朦胧的印记。就像棱角分明的小石块在岁月这长河的激浪里撞击而变得不再锋芒四射,属于它的锋芒早已在不知不觉间渐渐暗淡。
你还记得初次双手捧着崭新的书本时的感觉吗?不知道是我记性不太好,还是一晃十多年的'缘故,那份感觉淡出了记忆。我只知道,当时手里的那些书本远不及“知了”、“牛角虫”、“螃蟹”那样招我欢喜,伴我开心。现在想来,也许只是那时玩性太浓,根本不知道书里的那份魅力。所以,像大多数小孩一样,对那些排列的密密麻麻工工整整的文字没有丝毫的兴趣,总是觉得数学容易多了,有趣多了。
然而,到了中学时代,这一切,对我来说简直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那些童年时的“可爱的小生物”突然间与我没有了共同语言。简单又有趣的数学,在我面前也突然变得高大起来,像一座不可翻越的高山。在那一刻,我好像感觉到失去了什么,所以拼命的找一些东西来弥补那些空缺。也是在那个时候,那些排列的密密麻麻工工整整的文字才开始慢慢进入了我的视线,走进了我的生活,充溢在我的心房。
当书本散发着魅力溢出淡淡清香,带来我所需要的养分时,我感觉到了一种别样的快乐。我想,或许,它已经悄悄地打动了我的心,探入了内心深处,使我慢慢的产生了对它的依赖情结。
它有一个家坐落在校园的一角里,看上去面积不大,但依然像一座宝殿,熠熠生辉。登门拜访的人没有那种门庭若市,但来来往往的访客也颇为可观。偶尔的,我也置身其中,呼吸着宝殿的气息,沐浴在光辉里,享受它带给我的心旷神怡。有时,也不忘探寻几本,转身告辞。
现在慢慢习惯和它结伴的生活。闲暇时,拿出来好好地去细品,看到精彩部分时,总会有一种分享给好友的冲动。看的久了,或塞上耳机听听音乐,或泡杯香茶浅浅润喉。快乐的时候与它同度,心烦的时候找它舒缓。就这样,无它不欢。
想要领略更多的美丽风景,那就与书同行。它能让心飞得更高,也能让梦更加绚烂。我的恋书情结,伴我一生。
我与书初三作文2
我认为:读书要讲究,不像某些人读书时走马观花,只寻求多。读书的过程,是审美的过程,应当全身心地投入,不受环境的影响。书读人,会越读越死;只有人读书,才会越读越活。就让我投入地爱一次读书吧!
读书是一种享受,我读书时,感觉仿佛是久旱逢甘露,那会让我感觉心旷神怡。知识也需要新陈代谢,每当我看完一本书时,那里面丰富多彩的内容与知识,将会在智慧中被筛选剔除,灌输新的知识。真正投入地爱一次读书,才能了解其中的韵味。
读书让我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每当我迷惑、彷徨时,书犹如一支明亮的火炬,指引我前进的方向,为我排忧解难,增强我的勇气和自信心;当我悲伤痛苦时,书告诉我说,悲伤只是暂时的,只要勇于去开拓,便会发现快乐就在眼前;当我被别人误解时,书告诉我说,勇敢地去走你的路,他们会看到真实的'你,这就是读书所蕴含的神韵。
“读美文如饮醇酒。酒,越酿越纯;文,愈久愈香。”字里行间中透露的是书要多读,读得越多收获越丰盛;读得越深,知识越充实。品书是读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有品得深,才能品得真。“读好书,读书好,好读书。”好的书籍对一个人的一生影响很大,而书籍的海洋又是那么那么的辽阔,无边无际。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读书读得多,才能真正理解其中所蕴含的知识,才能发自心底的感叹其中的奥妙。只有投入地爱一次读书,才能领略到其中无限的美妙与浩瀚。
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英国作家尤安?艾肯也在《走遍天下书有侣》中写到“如果你坐船周游世界,一趟下来,你可以将它读上百遍,最终你能背诵下来”一个人的一生离不开很多很多,离不开空气,离不开休息,离不开健康,同时也离不开书籍。读书使我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比如:读《中华上下五千年》,是我了解了中国悠久的历史。读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惊人的毅力,不屈不挠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读《中国国家地理》中一篇篇优美的文章,我仿佛游览了我国的名胜古迹和旅游胜地。
书,是我的良师益友。读书让我快乐,读书让我进步。投入的爱一次读书,方能体会其中的精神!
我与书初三作文3
遇到一好的书就像是遇到一位好的老师,虽然没有老师的悉心教导,但是自己也一样可以去领悟中精髓。
一本好书,可以改变人的性格。
一本好书,可以改变人的理想。
一本好书,可以改变人的一生。
高一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我喜欢故事会。《故事会》是一种课外读物,其中的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刚开始是写十多则笑话,常常让人开怀大笑。如果心情低落的时候正适合调整一下心情。之所以称之为《故事会》,是因为它里面的内容都是以生活中的`一些小故事来说明一些道理。我喜欢它是因为它是写生活中的小事,同样也就像在我们身边发生的一样。我喜欢它的内容通俗易懂;我喜欢它是因为它的内容也具有教育意义。
我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警察由于年纪大了就要退休了,但他有一条警犬陪着他,因此并不孤独,这条狗曾经也立下功劳,一直都与老人在一起,彼此都有一些感情。
那狗长得黝黑黝黑的,毛发都长得非常滑,两只眼睛也是炯炯有神的,让人看了就想到不是一条普通的狗,老人也喜欢得不得了。
世事难料,一次,警局领导说要用毛发长得漂亮的狗来做标本,外表看起来也要威武的,于是他们想到了退休老人家里的那条警犬,那犬符合每一个条件,领导决定就用那条警犬,于是来到老人家里向老人说明了来意。老人听了后当场就傻了,用他的狗做标本;这怎么可能?但是作为一名警察,面对命令,就只能服从,老人一直望着家里的狗,那狗好像知道要发生什么事一样,也一直盯着那老人。一人一狗就那么僵着,到最后,那狗还是被送走了,由老人亲自送去的。
没过多久,那狗就被做成标本放在了警察局里,老人失去唯一的陪伴后变得愈加的忧郁起来,不说话也不怎么吃饭,天天就往警察局跑,为的就是能看到陪伴了自己多年的那条狗,不久后,老人便死在了标本前面。
从这个故事中体现出来太多太多的道理,更教会了我们更多更多的东西,老人把感情寄托在了狗身上,体现了人与动物之间的那种密切的联系。孤独的老人需要更多的关爱与呵护。这些真理都是我在读了这个小故事中体会出来的。
所以,我认为能教育人的书就是一本好书,就是一本值得让人喜欢的书。丰富多彩的内容和育人的真理让我喜欢看《故事会》。
我与书初三作文4
过往的岁月已经逝去,只剩下回忆,不管是苦是甜,都值得我们好好品读。
——题记
墙上还留存着些许斑驳的奖状。打开抽屉,轻抚那些老照片,都已经泛黄,但画面依旧清晰,往事都历历在目。
我都不曾忘记,在我刚学会走路的时候,我兴致勃勃地一步步爬上假山,高兴得冲妈妈招手。但要下来的时候,突然发现假山很高,犹豫着不敢下去。之前的喜悦已被恐惧取而代之。我向妈妈呼救,但她站在原地注视着我。我急得眼泪都出来了,她依然纹丝不动。眼看这样那个也不是办法,便尝试着自己下去,每下攀一步,手都更加紧抓这岩石。就是这一刻,妈妈为我记录下了这一刻。
我想,这就是照片,让我看到小时候勇敢的我。它似乎也激励着我在以后的道路上也要勇敢的走下去。
我也不曾忘记,当我长大一点了,又一次妹妹弄坏啦我的杯子,我见状哭了。
起来,妹妹也跟着哭。妈妈听到哭声赶来,见满地的碎片就明白了一切,她在我耳边说了些什么,具体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过去安慰妹妹,殊不知已有人拍了下来,作为我永久的留念。
我想,这就是照片,让我明白宽容,不管对谁都应宽容,在人生的道路上,也因有了宽容而添一份快乐。
我还不曾忘记,我与同伴们一起欢笑的场面,也不知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们竟笑得如此开心。我的老照片中最多的应该是欢笑,与父母的`,与同学的……生活是多么愉快,有人说:“笑一笑,三年少。”想必有他的道理。
我想,这就是照片,让我感受分享快乐的快乐,把快乐传递给每一个人。
没有一本其他的书,让我即使读一百遍也会笑出声来;也没有一本其他的书,让我记忆如此鲜明深刻;唯有照片这本书啊,能让我用一辈子来回味。
我从里面独到啦勇敢的力量,宽容的重要和分享快乐的快乐,每一样都让我受用。
小溪依然在低吟浅唱,不曾改变。花儿草儿依旧挺立,草还是那么绿,花还是那么红。过往的岁月伴随着那些泛黄的老照片沉入记忆的海洋。
照片,你是只属于我的书,一本我看不厌的书,一本我一生都珍藏在心里的好书。
我与书初三作文5
徜徉在无垠的书海中,不得不叫人手不释卷,形形色色的好书,像磁铁般吸引着我,书上一个个如精灵般跳动的文字,诉说着人世的悲欢离合,我为之感慨,我为之动情,而文豪兄弟的一本《我们都一样,年轻又彷徨》的励志书,更是在万千好书中脱颖而出,最大程度的抓住了我的心。
因为是第二本书的缘故,兄弟俩的文笔似没有第一本那样稚嫩,多了几分成熟,没了兄弟俩在高中和刚入大学中的劳累和迷茫,多了兄弟俩关于生活的感悟与反思。
全书共有十个人,十件事,讲述了二十个关于勇气、成长与爱的正能量故事。送给同样有梦想的你,总有一天,你会穿越人海,发光发亮。
子文写的是“那些事教会我成长”,子豪写的是“那些人教会我爱”。其实每个人的生活都这样吧,总有那么些事和人的出现,是为了教会我们爱与成长,只是有些人交错后就转身,而有些人还会在原地等。
我记得哥哥子文在书中写道:“这是最好的年纪。你已经不再是个孩子了,可以勇敢的做自己喜欢的事,又因为年轻,即使做错事也会被原谅。所以啊,时间别花在畏惧和犹豫上,考虑清楚了就去做。”就像哥哥子文创立自己的护肤品牌,其中经历了许多苦难与磨砺,但还好有许多支持他的人和伙伴,可以让他在事业上获得成功,靠着创业养活了自己和弟弟,为父母减轻了许多压力。
弟弟子豪说:“再强大的人也会有软弱的一天,这世上根本没有所谓的硬汉或者铁娘子,那些都不过是遇到困难比普通人多挺了一会儿的人罢了。累了,就靠一靠,难受,就哭一哭,没有什么坎儿是过不去的。相信我,见证你恋爱的,心疼你吃苦的,陪着你长大的总会有人。”弟弟子豪在创业上好像显得没有哥哥那么成功,但他在生活中自黑,会给哥哥送水果,为哥哥增添快乐,同时他也是哥哥和爸妈的避风港,是他们快乐的源泉。
书中有许多鼓舞人心的`话,可以把原本不平静的心平静下来,与其说它是一本励志书,倒不如说它是一本娓娓道来的小故事。文豪兄弟说:“无论你现在处境如何,都请不要轻易下结论,好的请坚持,坏的请努力,你要看到别人的光芒,更要信仰自己的力量。我们的每一点付出,大多数的尝试和所有的等待都有意义,你要坚信努力的人会有好运气,肯付出就能冲出黑暗,漫漫长夜后,黎明终会到达,我们都一样年轻又彷徨。”彷徨又怎样,我们都一样,只要努力,就会冲出黑暗,迎来光芒。
我与书初三作文6
致广大的信徒们:
你们每一次虔诚的跪拜,你们每一声纯真的祈祷,你们在我诞辰之日留下的鲜花,你们在胸前划下的每一个十字……我都看在眼里。
但在这里,我要很遗憾地告诉你们,你们的愿望我不能替你们实现。
你们的捐赠白费了吗?你们的虔诚万分却没有得到任何回报,你们后悔吗?不,你们在虔诚的同时,获得的是生命的高洁。
我之所以创建基督教,为的并不是帮人们实现梦想,倘若真是如此,世界便不是如此了。每个人的灵魂都是高贵的,我能做的只是帮你们揭开俗世的面纱,让你们窥见内心的纯净与美好。
啊!我知道你们内心的挣扎与苦痛,我知道你们想得到救赎。我看见你们有的人流落街头,却仍不忘每周去教堂祷告;看着你们陷入名利的漩涡,竭力地挣扎,面对着圣经掩面叹息……太多的烟尘弥漫在这个世界,但我们必须接受,接受生命里注定残缺和难以如愿的东西,接受那些禁忌的和不能见到光明的东西。在这个世间,你们不能逃避,但也不可在浊水之中,失掉了自身所保有的纯净。朋友啊,请永远记住,能救赎你们的,只有你们自己。
你们祈祷的声音都是世间的天籁,你们祝愿亲人的声音都是悦耳的歌喉。面对《圣经》,你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圣母,你们额头上的圣油绝不能让你们健康长寿,但能让你们看清心中的黑暗,你们衣襟上的`圣水断不能替你们消病减灾,但能让你们追寻心中的安宁。
一手握着钱袋,一边却高颂我的功绩,勾结权势,贪慕富贵。啊!那绝不是教皇,真正的教皇,理应是面对与自己志不同道不合的人,也能有一份宽恕之心,蒙太里尼的模样,绝不是那个帮助丕平登上皇位的教皇,我从来没有替任何一个皇帝加冕过。
他教导你们,在家中摆上我的雕像,他教导你们,伤痛时向我祈祷。不,请敲碎了它吧!真正相信上帝的人,会向甚至漠不相识的人,祈祷。
我在这里,真诚地向你们检讨,请莫责备我的无能,只要你们能找到真正的自己,我的去留就无所谓了。
如今我的魂魄将要消散,不必痛哭,不必悼念,你们的善良与纯净,便是对我最好的祝福。
我与书初三作文7
我永远难忘碧蓝的天空下,你虽茕茕孑立但大气非凡的身姿。你似一本厚重的经典,无论何时品读都散发着睿智而又清明的干净气息,令我自省。
你是怎样的一株梧桐啊!即使树叶散落满地,只留一把干枯的树枝,你仍执拗地伸着筋脉分明的手臂,兀立于碧天之下,挺起了一身坚韧。走近,我抚摸你粗糙如虬的树干,默然感受昨夜风雨留在你身上的伤痛,明明一树外衣都被风撕扯得稀巴烂,你仍云淡风轻地撑起遒劲有力的臂膀。这上面的点点疤纹,哪能是伤痛?分明是枚枚骄人的勋章,记录着一生的坎坷与辉煌。让我不由得想起《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你们那如出一辙的硬气,让我动容。
明明春日里,春风的字里行间还记录着你青翠欲滴的模样呢。
那时你身形硕大,与云天相接,繁茂枝叶覆盖了整片天空。春光柔和地托起片片绿叶,叶儿青得粉嫩,堆促在一起迎风打旋儿,孩子般笑闹着。我的心情同碎碎光华似片片落英于无声摇曳,安宁,祥和。你似仁厚地母,坚定地守护这一方净土,守护这汩汩流淌的`生命。我好像看到了一本无私敞开的名著,凡来到你身下的人,都汲取了无穷无尽的安和。
关于你的记忆是那般亲切,熟悉的往事在呼唤我,点点余韵在我眼前泛开……
那天,爷爷给我讲起名的故事。我原本可以叫“荣”,是爷爷一锤定音,定下了“桐”这个名字。他坐在你清爽的大片树荫下,用沙哑的声音温和讲道:“你看这梧桐多好!你既挺得住风雨,又遮得了艳阳。她就静静地立在这儿,却为咱家撑起了一片天啊!”那时你似与爷爷默契一般安静下来,毒辣的太阳在你潇洒坦荡的身姿间消隐不见,只余点点金沙装点了小院。爷爷望向我,无限的期许点燃了他的眸光,彼时我似懂非懂,不觉严肃起来,感觉身上沉甸甸的,压上了爷爷厚重的期望。
再看眼前高大的树身,才读懂你皮肉下真正的风骨。无论冬春长幼,你都用一笔苍劲静画流年。顺境,泰然处之,尽其所能;逆境,安之若素,坚守正气。苦乐不过是浮华,唯有一颗立身于天地的心恒久不变,于是,你沉定,你强大,你,顶天立地,无愧于心。
“桐”这个名字被我郑重的放在心中,你给予了我不亚于任何一本名著的精神财富,我必将铭记终身,时时翻阅,当作不可磨灭的“圣经”。梧桐,我定会像你一般,不骄不馁,在大千世界中,撑起我自己的一片天地。
我与书初三作文8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书籍是指引人灵魂处事路上的灯塔,我的第一本书则影响着我以后的学习与态度。
小时候的我是男孩子性格,喜欢和伙伴在院子里一起“疯”,早上玩跳皮筋,中午玩狼抓羊,下午玩捉迷藏,可谓是不亦乐乎啊!哪里还管的上什么学习,所以耳边总少不了母亲的唠叨声,总是批评我该学习的时候不够认真,不专心致志。
二年级的暑假里,母亲经常和我同龄人的家长在一起聊天,提及到了学习,母亲回来后又怒又悔,“真是时候让你安心学习了,绝不能再玩闹了,差别人太多了!”语气肯定坚决,我心里明白今后我不会再有好果子吃了。
果然在后来的假期,母亲向亲戚借了一本三年级的语文书让我提前预习,对于我这样一个“顽劣”分子,自然是极不情愿,但面对强硬的母亲,后来也不能不屈从了。
小时候的我,不大喜欢读书,即使是母亲讲的有趣的童话。现在要预习语文书,我自然更觉无趣。正因如此,母亲便亲自安排我学习计划,每天早晨与我一同学习,监督我,鼓励我……
那个假期,一本语文书在妈妈的带领下,被我翻翻得变了形:书角变卷了,书页变松了,身形变“胖”了。现在打开这本书,封面的图案还是那般清晰:有几个男孩和女孩在草坪上静静地看着春天嫩绿的`小草和抽了芽儿的枝条,在微风中摇摆,蓝天白云,昆虫飞舞,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打开书的第一页,端正整齐的字像印刷似的呈现在我眼前,在往后小心翼翼地翻几页,词语、句子都有做好的批注一目了然,我有些惊讶,因为对于那时的我来说能做笔记都算是难得了,我不甘心再往下也是同样的,内心便不由得敬佩,带着庄重的心情我和母亲才共同学习。
母亲微笑的场景还浮现在眼前:
“妈妈知道你喜欢玩耍,孩子也应有童年,但凡事要有度,不能没有底线的节制,”母亲意味深长缓缓地给我说。
“嗯,我知道了。”我点点头便没在说什么,只是记得那个假期与往常相比过得格外“充实”,许是因为有母亲更多的陪伴!
那年假期那本不起眼的语文书或多或少带给我了些学习,人生上的影响。那时使我态度转变思想被影响的第一本书,更是我人生的第一本书——是妈妈帮我一起打开的!
我与书初三作文9
古人云:“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秀才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们博览群书,才高八斗。而我虽称不上是博览群书,但读过的书不下百余本,且上到天文下到地理,深到哲学道理,浅到日常琐事,种类齐全。就在其中有一本书,就像钉子一样深深地扎进我的心头,令我终身难以忘怀。
它就是我的第一本书,是我童年时最好的伙伴——《一千零一夜》。这本书可谓家喻户晓,但丁薄伽丘,赛万提斯,乔叟,甚至是莎士比亚,歌德的创作,在取材上或艺术手法上都直接地间接地受该书的影响,它还被高尔基喻为世界民间文学史上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而我的少年时代也几乎听着它的故事走过来的。
有句俗话说得好:“钱,可让你短暂地休闲,书,却使我享受永远,”没错,从《一千零一夜》中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也的.确受益匪浅,这本书是我童年的最大乐趣,我随时随地都在思考书中的故事情节,总有意有未尽的感觉。记得第一次接触《一千零一夜》一个故事会让我想上一个月,走在路上便把自己假设为阿里巴巴,在故事中不断地冒险,自由一番“神游其中,怡然自得”的趣味。看电视的时候,把自己想象成鱼翁,当把魔鬼骗成瓶子里盖上时,也许太投入了,竟紧张出一身冷汗。
第二次读《一千零一夜》,那时已经开始认字了,便自己捧着书看,从书中我认识到的不仅仅是故事的精彩,更是各种语言之间的生动,传神。隐隐约约透出一种神秘变化之感。
第三次读《一千零一夜》,那时我可以认字了,我花了半天时间,一口气读完了整本书。仿佛一快干燥的海绵吸足了所有的水分一样,是那么的充实自在。每个故事更加华丽引人。我开始读懂作者的用意,一丝丝的一瞬间的一触及发的启示。它不仅仅是供人品味和欣赏,而是要求广大少年儿童有丰富想象力,敢于去探索和追求。
直到现在,我还时不时地翻阅,感叹着山鲁佐德的机智,称赞阿拉丁的神勇,回顾过去美好时光。《一千零一夜》是我童年的启蒙老师,从书中我学会了为人处世的原则,应对困难的方法,我的童年因为它而精彩,我的少年因它而绚烂,我会牢牢记住我人生的第一本书——《一千零一夜》。
我与书初三作文10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每当我翻开一本书时,当书中一股熟悉的气息扑鼻而来时,我都会想起那时我与书为侣,与书密切不分的生活。
记得最早读书时是在幼儿园,那时我们只读一些文字较少,插画较多的幼儿书。真正接触到文字书时是在幼儿园毕业时,我的第一本文字书《小兔彼得和他的朋友们》承载了我对书最初的认识和喜爱。这本书是毕业时幼儿园同学送给我的。翻开这本书,一大段一大段的文字印入眼帘,当时的我对这么多的文字有些厌烦,可是读着读着却发现书海中畅游是那么的愉快!而且比读图画书要有趣得多!
开始上小学,我的阅读量大大增加,学会了查字典,也养成了不懂就问的习惯。在上小学中低年级读得令我印象最深的两书:《夏洛的网》和曹文轩的《青铜葵花》,两者各有各的特点,《夏洛的网》作者是E.B.怀特,作者把自己对友谊真谛的体会充分地融入到这本书中。记得读到夏洛为朋友命运而牺牲自己的段落“……在来过集市的数以万计的人中没有一个人知道,一只灰蜘蛛曾经起过最重要的作用,在它死的时候,没有任何一个人陪在它身边……”读到这一段的时候,我忍不住热泪盈眶。文章真挚的、如亲人般的`友情深深地打动了我。我相信,这就是书的特点,书的奇妙之处,它总能在你的心灵找不到归宿时给予你一个最温暖的归宿,也能使你丰富自己的心灵,这可是任何一个人都做不到的。
我与书的故事远不只这些。进入小学高年级时,我开始阅读更深一层的文章,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平凡的世界》、《简爱》、《红与黑》、《瓦尔登湖》等。而读到《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海伦·凯勒对生活深切的感悟:“有时我想,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每一天看作是生命中的最后一天该有多好啊!”这时,我仿佛进入了作者心灵的深处,我发现读书不仅可以欣赏,观摩其它作品,书,更是人与人心灵之间的桥梁,通过这座桥梁,你可以进入他人的心中,与作者“聊天”。这使我们的生活不再寂寞,而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书是一架时光穿梭机,带我们穿越人类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闻名;书是一艘神奇的飞船,带我们认识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书还是尘世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人类前行时的道路;书更是一座通向光明的阶梯,为人类建起知识的道路。
书,是我一生的最好伴侣。让我们都成为爱阅读的人,让这个世界多一种交流,多一份光彩!
我与书初三作文11
《水浒传》为明朝施耐庵所著的一本长篇白话章回体小说。其中主要讲了108位梁山英雄好汉被逼上梁山起义的故事。
拿到书,我首先被它的古朴大气的封面所吸引。只见一个长发大汉一手持大刀,另一手紧握成拳,目视前方,整个人都散发着一种豪迈,睥睨天下的感觉。这种气魄,现如今又有几人能拥有。
《水浒传》全书都在诠释着“忠”和“义”二字。每一个角色尽管不是真实存在,但我却能从中真真切切的体会到他们每一个人的性格品质,他们寄托着作者对当时的朝代的无奈以及殷切的希望。
其中,我认为最有特点的人物是“及时雨”宋江。纵观他的一生,虽然起起落落不断,但都可以从中看出一个“忠”字。他喜爱结交兄弟,并可以为他的`兄弟们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这样的一个英雄人物,却时时受到不公的对待,这样的一个忠义人物,却也被逼无奈上了梁山,成为人们眼中的“反贼”。
宋江的一生都在为他心中的忠诚,心中的信念服务,他一心渴望做大官封妻荫子,可这个梦最终也没有实现。但带领着梁山的英雄好汉,他最后归顺了在我们现在看来黑暗无比的朝廷。为了这份理想,他成为朝廷手中的利剑,与各位英雄南征北战,奋勇杀敌。在一次次战争中,无数英雄,无数好汉倒在了战场上,献出了自己宝贵的姓命。最后的结果却依然是凄惨的,宋江为了“忠”终还是抛弃了“义”,只是因为怕李逵造反,他就一杯毒酒亲手了结他的兄弟的生命。自己也没落得什么好下场,曾经的英雄终是被奸臣害死了,实是可悲可叹。
我最喜欢的人物还是“花和尚”鲁智深。他不同于宋江,他为人很是豪爽,甚至可以说是鲁莽。恰恰是这份冲动,这份率性而为,让我不自觉被他吸引。他路见不平便拔刀相助,在知道了金翠莲父女的悲催遭遇后,他立即决定出手相助,也因此惹上官司不得不逃到寺庙。在寺庙里鲁智深依旧我行我素,行事风格丝毫不改,令人啼笑皆非的同时,也觉得他是一个很可爱的人。鲁智深有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圆满的结局:坐化在大刹。
正是这样一个个各具特色的英雄好汉,拼凑起了这本著名的《水浒传》,这样一本书,也很是值得人们去欣赏和品味。
【我与书初三作文】相关文章:
我初三了作文11-10
我的初三作文05-16
我的初三作文11-08
初三我来了作文11-02
我的烦恼初三作文04-18
初三我来了作文03-24
我不舍初三作文05-21
我的妈妈初三作文05-07
我长大了初三作文11-06
我上初三了作文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