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五年级下册推荐
我们眼下的社会,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语言要准确、简洁。你知道怎样写报告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研究报告五年级下册推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研究报告五年级下册推荐1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班有一个同学姓“燕”,我第一次听说有这样的姓。“燕”姓是怎么来的?历有姓“燕”的名人吗?现在的“燕”姓是不是我国人口最少的姓氏呢?带着这些问题,我对“燕”姓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rong>
1、查阅书籍和报刊。
2、询问身边的人。
3、其他方法。
三、资料整理
经过查阅资料,我知道了关于“燕”姓起源主要有三: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通志氏族略》、《广韵》及《史记燕召公世家》载,召伯封于北燕,其后以国为氏;据《通志氏族略》载,黄帝之后有南燕国,始封国君伯倏为黄帝之子,后以国为氏;据《后汉书鲜卑传》所载,晋末鲜卑族慕容氏前后建立了四个以燕为号的国家,国亡后以国为氏。
“燕”姓的历史名人有:宋代礼部郎,计量发明家燕肃,燕太子丹燕丹,宋代画家燕文贵,春秋时有孔子的得意弟子燕及,明代有永乐举人燕善。
现状据统计“燕”姓在20xx年的百家姓里面应该排第303名,不一定很准确,但燕的姓氏是已经有26.4万人,占全国的0.021%。燕姓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山东,为燕姓第一大省,其次分布于山西、青海、四川、河南、河北,以上六省约占全国燕姓总人口的79%。
四、研究结论
1、我国的燕氏家族,是以国为姓氏,而燕国又因燕山而得名。根据历史学家的考据,距今3000多年以前,周天子大封诸侯,把有功于周室的大臣召公]封在蓟地,召公巡视自己的封地时,被雄伟秀丽的燕山所吸引,就把自己的国家取名为“燕”。燕国一直传到战国末年才被秦始皇所灭,从此,燕国的公族就以故国号为姓,世称燕氏。
2、燕氏的.得姓,大约有2200多年的历史。
3、燕氏的源流,根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记载,燕氏出自纂姓,是《史记》上记载的召公]的后代,是周的同姓,被分封于燕国,传国一共四十二世,至王喜这一代为秦国所灭,后世子孙就以国为氏。
4、汉代有功臣宜城侯燕仓,后汉有中郎将燕瑗,望族出于上谷、范阳。故燕姓后人奉召公]为燕姓的得姓始祖。
研究报告五年级下册推荐2
生活中每个人都说过粗话,人们因为什么而说粗话,人们反感别人说粗话吗?对此,我做了一次调查。
一、调查的对象和问题
我调查了三天,有两名学生、两位警察和两位医生参加了我的调查提问。
我绞尽脑汁地问了三个问题:
“我靠”是不是粗话?
你的家人说过粗话吗?
你经常说那些粗话?
二、每个问题的'回答和思考。
问题一的“回答与数据”,六个人中五个人认为“我靠”不是粗话。这引起了我的思考:人们对粗话的理解有问题“我靠”已经成了一种潮流,该怎么做才能让文明用语成为潮流呢?
问题二的“回答与数据”,六个人中三个家庭的人说过粗话,还因为说粗话爆粗口,都快要把三个家庭拆散了。
思考:家里人说粗话可能拆散整个家庭,这个现象值得重视。
问题三的“回答和数据”,我经常说的粗话是“250”“笨蛋”。思考:作为一名小学生,我应该改正自己说粗话的坏习惯,也尽力帮助其他人改正这个缺点。
我的研究结论和建议:
结论一,说粗话会影响整个社会风气。
结论二,说粗话会影响家庭和谐,严重了甚至导致家庭分裂。
结论三,不能让粗话进入每一个人的生活,要养成文明用语的习惯。
建议一,让别人认识到粗话的坏处。
建议二:让家庭变得和睦,不说粗话。
建议三,建议全社会都说文明话,忘记粗话。
【研究报告五年级下册】相关文章:
五年级下册语文研究报告03-26
五年级研究报告03-10
五年级研究报告11-09
五年级研究报告作文06-21
五年级姓氏研究报告07-05
五年级研究报告[精]10-15
五年级研究报告优秀09-22
(实用)五年级研究报告11-20
五年级研究报告[精华]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