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研究报告(实用14篇)
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报告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报告中涉及到专业性术语要解释清楚。其实写报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汉字的研究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汉字的研究报告 篇1
调查原因: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刻刻都能接触到汉字,可是,许多人都会不注意、不在乎汉字的一些运用,导致了写错别字的后果。
调查目的:为了防止汉字被其他的人乱用,使其他人明白写错别字的危害,对汉字造成了一些什么样的不良影响,让小学生不要在日记本上写错别字。
调查人员:十全十美小组。
调查方法:去大街小巷各个街口,寻找一些错别字,在自我的日记本中、写的文章中找一些容易写错的错字,发现之后立刻改正。
调查结果:1、此刻有许多厂家为了赚更多的钱,便乱改成语。如:衣服店广告:“衣衣不舍”、“衣”见钟情;摩托车广告:“骑”乐无穷等。2、还有的`人为了写字方便,不费时间,便把“雪糕”写成“雪羔”;把“豆腐”写成“豆付”;3、有的课外书中能够称得上是错字连篇,错字一个又一个的出此刻我们的眼前,使我们读的时候也很费劲;4、在我们的日记本中也找到了错字,把“阻”写成“担”、“宝”字下头写成“王”字底;“太”字写成“大”或“头”等。这一个小小的细节都能够破坏我们的好文章。
经过这次调查,我想说:“汉字是自我的祖国创造的,我们应当好好读写和记忆,如果我们不注意和认真,等将来会出现许多笑话的。假如我们连字都能写错,那我们将来还能干什么呢?”所以,我呼吁大家必须要用好汉字!
汉字的研究报告 篇2
你们听过关于汉字的故事吗?它们的内容大多是搞笑的,今天,我就来说一个我在书上遇见的汉字小故事吧。有一天,我翻开《七彩语文》,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当我读到“快乐哈哈镜”这部分的内容时,不由自主地大笑起来。故事讲的是山羊老师布置了一个作文题目,写一个乐于助人的同学,小动物们都写得很好,唯独哈哈猪,被老师...
一、问题的提出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历史。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之一,曾对世界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那么,汉字是谁发明的?汉字开始是什么样子的呢?汉字如何演变成现在的样子呢?古代有哪些造字方法呢?带着这些问题,我对汉字的历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二、研究方法1、查阅有...
一、问题的提出老师给我们说过,我们中国的汉字刚开始并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是一步步演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我和我的.同学都对汉字的演变历史很感兴趣。于是我们对汉字的演变及相似度做了一次调查与研究。二、研究方法1、查阅关于汉字演变的书籍,上网浏览相关信息,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及与汉字有关的有趣的小故事。
9月30日晚上我很兴奋,连晚饭都没有吃,因为我要去现场观看亚运会了。当晚进行的是泰国队对战巴林队的篮球赛,篮球是我最爱看的比赛项目,所以我特别期待,这一定会是一场精彩的比赛。比赛开始,巴林队一直领先。此时,巴林队的2号球员在进攻时,遭到了泰国队5号的拦截。5号张开双臂向2号的球扑来,只见2号十分冷静...
夏天的夜晚,非常宁静,幽蓝幽蓝的天空,有一群调皮的小星星在快活地玩耍。有的像害羞的小姑娘,躲在云朵后面;有的像淘气的捣蛋鬼,眨着眼睛做鬼脸;还有的像陀螺一样,优雅地跳着圆圈舞。突然,狂风大作,打碎了这欢快的的气氛。不一会儿,豆大的雨滴夹杂着弹珠大的冰雹,密密麻麻的朝星星们袭来,星星们四处躲避。很不幸...
云层上,住着一颗颗雨点儿。他们无忧无虑。日子一天天过去,无聊透了!在某一天,空中响起一阵触动人心的“警笛”声。那是雷的怒吼,是天空在咆哮。大地早已颤抖不已。这也告诉了所有雨点儿,一场暴雨将盖过大地。这下,雨点儿都慌了神。因为云即将散去,他们也即将到达他们未知的大地。记得去了的雨,上千万个,回来的只有...
冰心老人曾说:“童年呀,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这句话一点也不假,现在的我们回想起童年时光的事情,都会含着泪,含着微笑。现在就由我来带领你走向我童年时的奇思妙想吧。好闻的橘子花香,打开了记忆的阀门,将我拉进时间的漩涡,身边的光景快速倒退,旁边的物体渐渐重合,恍然间我又回到了那一...
我们班的同学都非常讨厌我们的数学老师,而我也不例外。我们的数学老师姓王,身材又高又瘦,所以同学们就给她起了一个外号“圆规老师”。她讲课的方式非常独特,通常是先讲10分钟的课,再用10分钟教训我们,然后讲完其他的课。然而,她不仅讲课方式奇怪,而且还从来不给我们留任何面子。记得有一次我因为太无聊了,所以...
冬天来了,寒风呼呼吹,天气非常寒冷,冰天雪地,冻得直打哆嗦!啄木鸟开了一家森林超市,里面有服饰、蔬菜、粮食和水果,品种齐全。一天,狐狸投诉道:“你们这里怎么没有一个外卖员吗?有时在家不想出门,没有外卖好不方便呀!”啄木鸟说:“好的,这是个好建议。我们立刻请一个外卖员来。”啄木鸟请了小狗当外卖员,它可...
东至县政府广场旁的图书馆可是一个好地方,为什么说它是一个好地方呢?那就听我一一道来吧!
汉字的研究报告 篇3
一、问题的提出
我姓黄,让我来看看我排第几名“赵、钱、孙、李……”黄这个姓氏怎样排在那么后面,哼!我倒要看一看,按什么在排,于是我对姓氏的排行做了一份研究报告。
二、研究方法
1.翻书查看
2.上网寻找
3.询问身边人
三、资料整理
最开始记录,我国汉族姓氏的一本书是《百家姓》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三百千”是中国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该书每次四字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学习和记忆。
据说百家姓这本书成于北宋初年,是一位姓钱的书生编著的,里面收录的姓氏有中国大部分的姓氏。
百家姓中的姓氏排列顺序并不是依据,当时的人口数量排列的,而是依据当时的'政治地位,因为当时的作者生活的地区还是五代十国之一的吴越管辖,而当时的皇帝姓“赵”,“钱”是吴越国国王姓氏,“孙”是吴越国国王正妃的姓氏,而接下来的”周吴正王”四个姓都是开国国王的妻子姓氏。
而此刻还有一种百家姓叫新百家姓,新百家姓是按姓氏人口数量,从大到小进行排行,20xx年统计,王姓位居第一人口超过一个亿。
四、研究结论
1.百家姓是按当时的政治地位去排行的地位越高就在越前面。
2.新百家姓就是按姓氏人口去排行的,20xx年姓王的最多。
汉字的研究报告 篇4
现在,人们的生活都好起来了,大部分家庭都购置了小轿车。由于大街上汽车的普及,所以许多人现在都“不会”走路了。
对此,我特地在车流量高峰期进行了一次详细的调查,并制作了一份调查报告表。时间:20xx年3月5日下午5时整至5时15分地点:曙光西路电器城旁边的.十字红绿灯处情况:
一、会走斑马线的人数表人员类别:
学生、中年人、老年人人数:共30人学生:17人,中年人:5人,老年人:8人百分比:学生:56%中年人:16%老年人:28%
二、不走斑马线的人数表人员类别:
学生、中年人、老年人人数:共16人学生:2人,中年人8人,老年人:5人百分比:学生:12。5%中年人:50%老年人:37。5%从上表我们得知,不走斑马线的大多是中年人。
或许他们认为自己年轻力壮,跑得快,不用走斑马线。可是,他们不知道,许多悲剧就是在这种念头的庇护下发生的。在这里我向各位叔叔阿姨提倡:走斑马线,就等于给自己生命一个保障。让交通悲剧远离我们,让我们与交通悲剧说一声永别!
汉字的研究报告 篇5
一、问题的提出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从古至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我们现在每天都在学习和使用汉字,但汉字是怎么来的?汉字的演变过程又是怎样的'?带着这个问题,我做了一次调查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询网络
2、查阅书籍
3、询问身边的人
三、资料整理
四、研究结论
1、汉字是世界上没有中断过的表义文字,一直通用至今。
2、汉字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发展的,汉字的魅力历久弥新。
3、中国汉字博大精深,凝聚了五千年文明的精华,是我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需要我们传承和发扬下去。
汉字的研究报告 篇6
一、问题的提出:
汉字,又称中文,中国字,是汉语的记录录符号,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我们身边处处是汉字,那汉字的来来源是什么?它是直接写成简体字吗?带着这样的.问题,我对汉字的历史进行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书籍
2.上网查询
3.询问身边对汉字历史有深入了解的人
4.其它方法
三.资料整理:
来源
仓颉造字:在上古时期,人们以绳结记事,而随着文化的发展,就更需要文字。而大臣仓颉决心创造一种文字。仓颉日夜思考,到处观察,看尽了天上星宿、山川脉络、鱼虫鸟兽、草木器具,用来描摹绘写,造出种种不一样的符号,并定义了每个符号所代表的意义。但这不足以为证。
经过考古学家的探究,汉字有可能发明于太极文化,创造于刻契,绘画,结绳,编贝......
汉字的演变史
甲骨文:创于殷商时期,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文字,因刻在鸟龟甲壳和牛的肩胖骨上,故称“甲骨文“。先后出土甲骨文约十四万片。
金文:又名钟鼎文,刻于青铜上的铭文,时期为商朝一秦朝。可分为4种:商朝金文:前1300年左右一前1046年左右),西周金文(前1046年左右一前711年,东周金文前770年一前222年7,秦汉金文前221年一前219年。
篆书:秦始皇继位后,做了一系列的改革。将文字统一为篆书。可分为大篆与小篆!(小篆在后期)现保存小篆居多,篆书通常刻于石板上。
隶书:是小蒙的简便写法,在汉代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了将意定无规则的线条变为了有规则的笔画。
楷书:东汉末年,一种新的字体出现――楷书。它由钟繇所创,
唐朝楷书为高峰期,楷书以颜真卿、柳修正栏正栏公权、欧阳询、赵孟为代表。
行书、草书:古代人创造了两中可快速书写的字体――行书与草书。草书由张芝发明,可分为章草、今草与狂草。行书由王羲之发扬光大,其《兰亭集序》被喻为天下第一行书。
以下是汉字演变史:
甲骨文→金文→篆书→求书→草书→楷书→行书。
四.研究结论:
1、对于汉字的来源,有人认为是仓颌造字,也有可能是太极文化、刻契、绘画......都没有准确的证明。
2、汉字是从甲骨文,逐渐演化成了此刻的楷书。
汉字的研究报告 篇7
一、前言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经常写错别字。为了让大家不再写错别字,我决定探寻一下生活当中人们的书写情况。
二、研究方法
我采用的调查方法是问卷调查,通过这个问卷调查,我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同学们对汉字的使用情况。
三、资料整理
同学们的错别字情况千奇百怪,我把它们归纳成了两点内容,具体如下:
1、真的.不会写。
在我们平常写作业时,难免会遇到不会写的字,之后就随随便便地填了上去。作文如把“树荫”写成了“树阴”,把“花园”写成了“花圆”。还有许多同学什么字也不会写,就乱写一通,最后全部都写错。
2、马马虎虎写错字。
有许多同学不是因为不会写,而是马马虎虎地写了错别字。比如老师讲了许多遍的“的”“地”“得”,还有一些容易混淆的字,比如“拔草”写成“拨草”。这么多的字,谁会分得清呢?理]
四、结语
我认为,我们班同学们的错字问题是很严重的,全班64名同学中就有57个是有3个从别字以上,这说明了同学们对汉字的使用还不够了解。
我建议同学们要认真学习汉字,多写多练,让我们正确地使用规范字!
汉字的研究报告 篇8
一、问题的提出
汉字是中华民族相互沟通的语言,我们经常会用到它。可是我发现,在生活中经常会有人用错别字。为此,我展开了调查研究。
二、研究方法
我利用课后的时间调查,不但调查了同学们的错别字,还调查了街头广告及招牌的使用情况。
三、资料整理
错别字有很多,往往让人看了捧腹大笑,现归类如下:
1、写其它的字。
有的店为了加深顾客的印象,写了像“食面八方”“食全食美”之类的词。这样不仅改变了词语的意思,还容易误导他人写错别字。曾经我看到一个商标上写着“瑶滚果冻”,当时便惊得一下不敢买了,怕不能吃。
2、写形近字。
在同学的作文本里,我已写不下百次地看到这种把“流水”写成“琉水”之类的词……
3、写同音字。
我有一次写作文,因分不清“再”和“在”的用法,常常闹笑话。更有甚者,即使是老师,也会把“即”和“既”混淆。
四、研究结论
通过调查,我发现使用者错别字的.情况严重,比较多的是后两者。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我们更应该守护好它,特此,我建议大家规范使用汉字,减少错别字的使用率。
汉字的研究报告 篇9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是世界最古老的文字,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在这四千多年。汉字也经过许多次的演变与发展才变为我们如今书写的简体字,针对这个话题,我开展了一次研究。
一、提出问题
1、汉字的起源是什么?
2、汉字演变的基本过程是什么?
3、汉字有多大的影响力?
二、研究和调查的渠道
我通过网络、书籍以及电视上的专栏知道的。
三、具体满分
1、汉字的起源:汉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最早是口头传播,后演变成符号书写和象形文字,汉字起源有多种学说,包括结绳说、八卦说、图画说、河图洛书说和仓颉造字说。其中通行的是仓颉造字说,认为是由劳动人民在生活中慢慢创造出来的。经过“巫”和“史”两人整理后发展而来。
2、汉字演变的基本过程:商朝时期出现了甲骨文,当时人们把文字刻在兽骨或乌龟壳上,方便记录。渐渐地商朝灭亡,周朝又出现了金文,把文字刻在青铜鼎内。到了秦朝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为了让人们便于交流,赢政让丞相李斯将所有的文字编为小篆,一种新的字体应运而生。到了汉朝,汉字又演变为楷书,魏晋时,又出现了行书,经过漫长的演变,才变为如今的简体字。
3、汉字对后世的影响:汉字对后世的影响力巨大,它作为一种成体系的'语言,具有很强的表现感,为我们民族的文明发展、思想成就、技术文明提供了很大的助推力。
四、研究结论
1、汉字字体的演变不仅体现了汉字悠久的历史,还令世人发现各个朝代的变迁。
2、汉字对后世影响力包括考古学、历史学、经学、语言学的文化意义,是一种有感染力的语言。
汉字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它是华夏人民智慧的结晶、艺术的瑰宝,文化的精髓。我为中国汉字感到骄傲!
汉字的研究报告 篇10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华夏儿女都自称是龙的传人。作为龙的传人,关于“龙”这个字,我的心中充满了疑问和好奇。“中国人为什么喜欢自称龙的传人?“龙”这个字是怎样演变而来的?“龙”这个字的.背后有什么历史文化渊源呢?带着这些疑问,我对“龙”这个字的演变历史做了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2.访谈法
三、资料整理
1、起源
“龙”字在古代是一个象形字。这个形主要来自于一种神异动物,《说文解字》说龙是鳞虫之长,它和“麟、凤、龟”并称为礼记四灵之一。能大能小,会飞会游泳,能吞云吐雾“雏形期,也称夔龙期。主要是夏、商、周时期,距今已由5000多年的历史。它的特点是:抽象、神秘,但也具有现代龙的雏形,其用途主要是,作为青铜器上的装饰花纹。
2、演变
商朝时期龙形构成期,也称飞龙期。主要是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距今4000多年左右。它的特点是:粗狂、雄健,其用途是用于贵族墓葬品和其他工艺品的装饰图案。
隋唐的龙,丰满雄健、气势逼人,其用途是除青铜器以外,还有建筑物和工艺品的装饰图案。隋唐时期是“龙”构成期。
最初在商周时期的甲骨文里,“龙”字还是很形象的,就是一个“龙”的形象。甲骨文中“龙”字为兽首蛇身之状,头顶着一个表示刀状器的“辛”字符号。如下图
甲骨文、金文、篆体、繁体龙字虽多有异形体,但演化却有一条明显的规律,主体是龙的头部,为巨口有牙,头上方有“辛”字头,右旁是弯曲之身。
四、研究结论
1、“龙”字在古代是一个象形字。这个形主要来自于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异动物。
2、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和象征,已经有8000多年的历史了,我们中国人都自称是龙的传人。封建时代用龙作为帝王的象征。
3、龙字的演变过程:
4.此刻很多“书法大师”喜欢写这个龙字,写起来龙飞凤舞,很有表现力。对“龙”字虽经多种艺术性处理,但主体形态没有实质性变化,传承脉络清晰。
汉字的研究报告 篇11
一、问题的提出。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汉字,从古至今,已经有三千年的历史了,那么汉字的演变过程是什么呢?他们都出生在那个炒蛋,在那个时候是使用的高峰期呢?
二、研究方法
1、查阅书籍,搜寻资料。
2、询问身边的人
3、其他方法
三、整理资料
汉字的演变过程是甲骨文(商)―金文(周)―篆书(秦)―隶书(汉)―楷书(魏晋)―行书,以上的'七种字体被称为“汉子七体。”
1、甲骨文商朝时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高峰期在商朝后期。
2、经书是商朝时刻,住客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又称钟鼎文。高峰期在周朝。经文有粗有细,点画圆浑,比甲骨文更规范.
3、大篆西周晚期,经文形体轴向线条化,笔画比较整齐、均称。高峰时期在西周晚期。
4、小篆李斯按照秦国文字标准,制定的文字,高峰期在秦朝。
5、隶书:隶书构成与战国晚期,通行于两汉。他的笔画简化,书写方便。高峰期在东汉。隶书,构成了汉字发展史上的分水岭。
6、新书,古代行书四大高峰期是魏初,魏晋,唐代、宋代。行书最早是出此刻东汉末年。
7、楷书:魏晋时期,有了看书。楷规矩的意思,所以楷书字行方阵,笔画规整品质,比例书更便于书写和认读。高峰在南北朝。
四、研究结论
1、汉字演变过程是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行书,楷书。
2、他们分别出生在商代、周朝,西周、秦朝、战国、魏晋、东汉。
3、高峰时期,分别在商朝、周朝、西周、东汉、魏晋。
汉字的研究报告 篇12
一、问题的提出
老师给我们说过,我们中国的汉字刚开始并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是一步步演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我和我的同学都对汉字的演变历史很感兴趣。于是我们对汉字的演变及相似度做了一次调查与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关于汉字演变的书籍,上网浏览相关信息,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及与汉字有关的有趣的小故事。
2、阅读报刊,上网查找,了解汉字相似的主要内容。
3、其他方法。
三、调查研究情况和资料整理
1、通过网络及相关人员的讲解,我们得知了文字是由仓颉创造的,仓颉原姓候风,名颉,俗称“仓颉先师”。《说文解字》、《世文》和《淮南子》中皆记载仓颉是黄帝时期造字的左史官,他因看到鸟兽的足迹,受到启发,分类别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汉字创造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被称为“造字圣人”。
2、汉字的演变过程十分长远,它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等。
3、有些汉字十分相似,如乒和乓,土和士,甲和由,末和未等。
四、研究结论
1、汉字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久,空间最广,人数最多的文字,汉字的创造和应用,不仅推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还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因为很多汉字字形很相近,所以我们在写的时候更应该根据意思加深记忆,写好汉字。
汉字的研究报告 篇13
一、问题的提出
汉字,像一个个充满灵气的小精灵。在纸上跳着欢快的舞蹈,姿态是那么的优美,那么的迷人。为了更深刻地了解中华文化博大精神,我做了这份研究报告。
二、研究方法
1、通过上网查阅,了解汉字的起源,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
2、其它方法。
三、资料整理
汉字的起源:传说,仓颉从绳结记录的史书给黄帝提供的史实出了差错,致使黄帝在和炎帝的'边境谈判中失利。事后,仓颉愧而辞官云游天下,遍访录史记事的好办法。三年后他回到故乡白水杨武村,独居深沟“观奎星圜曲之式,察鸟兽蹄爪之好”整理得到各种素材,创造出了代表世间万物的各种符号,他给这些符号起了个名字,叫汉字。
汉字的演变过程: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汉字的谐音: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
四、研究结论
汉字真有趣,我们要好好保护它。
汉字的研究报告 篇14
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汉字。可你们真的了解汉字吗?且听我慢慢道来。
汉字的发明创造者是广大劳动人民,他们因为生活的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生活实践出一个个生动、贴切的汉字。汉字的“祖先”是甲骨文,它刻在龟甲、兽骨上面,字体比较纤细。慢慢的,有了金文,金文刻在青铜器上,与甲骨文相反,它是个“小胖子”。后来,篆书出现了,它可了不起啦!是第一种全国统一的汉字。瘦劲挺拔,字体圆顿,粗细基本一致。汉字的发展到了隶书手上,画风突变,原本篆书圆转的字体形成了方方正正的。以前象形到这成了会意。因为隶书成了汉字发展史上的'分水岭。紧接着是草书,写起来龙飞凤舞,行云流水。书写速度快,不过辨识度不太高。要说使用时间最长的标准字体,非楷书莫属。它字体方正,笔画工整。后期经过一系列的演变后,又有了一种介于草书与楷书之间,书写方便的字体——行书。
汉字也十分有趣。猜字谜,大家都玩过吧!它是汉民族特有的文字游戏。主要通过离合、增损、象形、会意等四种方法来猜。我给大家出个字谜吧!“七十二小时”打一字。嘿嘿!猜不到吧!答案就是“晶”。我们可以用会意的方法来猜,“七十二小时”是“三天”,“一天”也称作“一日”,三个“日”加起来就是“晶”。你知道“半部春秋”是什么字吗?我们用离合法来猜,春的一半,加上秋的一半,不是“秦”字吗?
汉字还是个“小音乐家”!汉字中,有一类词名叫“拟声词”。“滴嗒,滴嗒”这是什么声音?原来是春雨坐上滑滑梯从屋顶上滑落,落到了地上。“叮铃铃”上课铃响了,似乎在叫道:“同学们!回来学习知识啦!”“叽叽喳喳”从屋旁的树木中传出了动听的鸟叫,似乎正在比着谁的歌声更动听呢!
汉字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关于汉字的知识还有很多,让我说上一夜也说不完。
【汉字的研究报告】相关文章:
汉字的研究报告06-06
汉字的研究报告15篇【精选】08-16
汉字的研究报告[优选15篇]10-13
(精品)汉字的研究报告15篇09-05
汉字的研究报告必备(15篇)08-16
汉字的研究报告优秀【15篇】08-18
汉字的研究报告范例【15篇】10-13
汉字的研究报告(锦集15篇)09-07
研究报告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