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写作格式及范文
应用文写作格式及范文1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应用文写作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科段的一门公共必考课和本科段的一门选考课程。它是为适应我国改革开放新形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和检验自学应考者应用写作理论和实际操作能力的一门应用基础学科。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共分为四篇。基础理论篇主要介绍应用写作的性质、特点、源流演变、文本形式、表达方式、写作过程等基本写作理论知识。公文写作篇主要介绍我国各类党政公文的功能、特点、区别、写作技巧等。事务文书篇主要介绍机关单位常用的各类行政事务文书的门类、特点、写作格式等。私务文书篇主要介绍个人在处理私务过程中常用文书的门类、性质、特点、写作形式等。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应考者对各类应用文书的写作方法有一个全面和正确的了解。
应用文写作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使自学应考者系统掌握应用写作的理论,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掌握一定的应用写作的基础知识,提高公文和各种常见公、私事务文书的写作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要求教与学都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知识与能力兼顾、学以致用等原则,既要使学生较为系统地学习应用写作的基础知识,又要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和应用写作的能力。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与基础写作、政府与政治、申论、公务员制度等课程密切相关。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基础理论篇
第一章应用写作的性质、特点和功能
(一)课程内容
本章简要而全面地介绍了应用文的概念、应用文的微观和宏观特点、应用文的功能。
(二)学习要求
了解应用文的性质、应用文的相关概念及其区别、应用文的特点和功能,从而了解这门课程的基本概貌。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识记:应用文、应用写作、文书、公文、文件的概念;
2.领会:应用文与应用文体、文书、公文、文件的区别;应用文的微观和宏观特点;应用文的主要功能;
3.掌握:应用文的模式化建构及其形成原因。
第二章应用写作的要素---责任者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应用写作的写作者、文本作者、读者等。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应用写作的作者类型、读者类型。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识记:代言作者、群体作者、法定作者
2.认知:应用文写作者的类型及种类;应用文文本作者的类型;
应用文的发文者、收文者在文本中的体现;
应用文发文者的性质,重点理解党委及其部门、政府及其部门、社会团体;应用文读者的种类及体现;
3.领会:法定作者的体现形式;
公文的发文者与收文者之间构成的关系;应用文读者的特殊性;
4.掌握:以个人名义出现的应用文写作者的类型和标识的特殊要求、原因。公文常见的发文形式和发文方式。5.应用:应用文的针对性读者意识。
第三章应用写作的要素---内容、文本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应用文文本的分类、公务应用文文本和私务应用文文本的特征,应用文的主旨、材料、结构、语言,应用文的文本形式等。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应用文文本的基本特点、内容组成和形式要求、文本的组成和要素技巧等。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识记:文本;应用文主旨的类型;
2.认知:应用文文本的类型;公务应用文文本的特征;私务应用文文本的特征;应用文语言的`特殊性和简称、统括形式;
3.领会:应用文主旨、材料、结构、语言解决的问题;应用文主旨、材料的特殊性;应用文常见的结构形式;应用文语体、语境、语序的特殊性;应用文模糊语言的特点和常见模糊语言种类;
4.掌握:应用文常见文本的格式组成;应用文小标题制作的原则;应用文中数字使用的情形;应用文结构层次序数;
5.应用:应用文常见的结构形式;应用文的小标题制作。第四章应用写作的物化过程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应用写作的起因、应用写作的孕成、应用写作的物化过程、公文的发文处理程序等内容。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应用文写作的整个过程,尤其对应用文文种的选择、表达方式的使用、公文的发文处理程序等有较为全面的理解。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识记:审核、签发、复核;
2.认知:应用写作的客观动因;应用文文种选择的原则和方法;应用文撰制提纲常用的方法;应用文修改的对象;
3.领会:应用文常见的思维方式及其特殊性;应用文叙述的变形、视角、表现手段、叙事道德;应用文的说明、议论方法;应用文的文风问题;
4.掌握:应用文文种选择的原则和方法;应用文常用的叙述方法、叙述人称;
应用文写作格式及范文2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低碳”是一种生活习惯,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去节约身边各种资源的习惯。我们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理应在推进低碳减排,践行绿色生活的.活动中贡献力量,为此我们发出“低碳生活,从我做起”的倡议。
倡议全体师生要做到:
一、珍惜每一滴水。喝水时,喝多少,接多少,不用学校里的净化水刷洗水杯。尽量节约自来水,及时关闭水龙头,合理使用水资源。
二、节约每一度电。在自然光照较好时,尽量少用照明灯具。要做到随手关闭电灯、电脑、电视等电器设备,做到人走电停。
三、节约每一张纸。提倡双面打印,双面用纸;利用洁净的废纸做草稿纸,减少纸张消耗。
四、爱护花草树木。不采摘、不践踏一花一草一木;不乱丢废弃物,随手捡拾垃圾,维护绿色校园环境。
五、少用或不用塑料袋,尽量不使用木筷、纸杯、纸巾等一次性用品。
六、少开机动车,多骑自行车;室内,少开电扇,多通风;在家少开空调,为节能减排出力。
七、亲近大自然,多参加植树造林活动,在教室、家中,多养几盆花。
八、发扬勤俭节约传统美德。杜绝浪费现象。
一个倡议,一种承诺,一份责任。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全体师生立刻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营造人人讲节能、人人讲减排的良好氛围,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优化型校园,为实现全社会和谐发展作出贡献吧!
应用文写作格式及范文3
校总务处: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小营校区北门为我校建校时所建,至今已有五十八年,由于年久失修,多处瓷砖滑落,断裂,大门所处地面坑坑洼洼,大门旁门卫处的房子玻璃破碎,屋顶漏雨,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同时,在大门西侧的“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字样模糊不清,很多新生来校报到时看到大门都深感失落,严重影响了学校名誉。
我们认为,学校大门的瓷砖滑落,断裂,既影响师生们的'出入安全,又影响学校门面的美观,维修校门也成了我校继续解决的一大问题。此次维修,主要是对大门周围的瓷砖进行修补,对地面重新铺水泥路,对门卫处屋顶修补,安装玻璃,对大门西侧的“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字样进行抛光翻新。
为了消除安全隐患,保证师生安全,修建学校大门以保证学生和老师安全迫在眉睫。经校后勤部初步预算,上述维修项目共需要资金两万五千元,单后勤部苦于资金有限,无力承担上万元修建经费。因此特向校总务处提出申请划拨修建项目补助资金两万五千元,以解决学校实际困难,望给予批准!
附件1:维修工程预算单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后勤部
二O一四年四月十五日
主题词:后勤部 修建大门 请示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后勤部20xx年4月15日印发 共印1份
应用文写作格式及范文4
一、“通知”的写作格式
通知的功能:
通知适用于批转下 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这里主要介绍的是指示性通知和告知性 通知两种。
通知的写法:
(1)标题:
发文机关+事由+文种,如:《××省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蔬菜产销工作的通知》; 事由+文种,如:《关于召开省属高校档案工作会议的通知》。
(2)正文:
正文一般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对通知事项的总体概括,按照具体通知的需要应交代清楚通知事项的背景、原因、以及它所依据的政策和文件等,即写明为何要制发该通知。然后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的过渡语引出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是写明通知事项,包括具体的要求和安排。这部分的写作可采用条款形式,做到条理清晰。如需提出要求,要求的内容应根据制发的单位达到相应的高度。
第三部分是对通知接受单位的要求和希望。这部分通常采用“特此通知,望认真执行”的形式,也可直接以“特此通知”作结语。
(3)如有文件、图表类附件,应在正文后隔一行,按照所附文件的顺序写明文件的名称。
(4)落款:
在正文之后的右下角写明制发该通知的机关名称,如果在标题中已经标明制发机关名称的,此处可以省去。
(5)日期:即在落款的下面写明制发此通知的年、月、日
二、“请示”的写作格式
请示的功能:
是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时使用的请求性上行文。行文目的主要是对有关事项、问题等,请求上级机关给予明确及时的指示和批准,以便于办理、解决、开展工作。 请示的写法:
(1)标题:
发文机关+事由+文种,如《**部关于申请资金的请示》;
事由+文种,如《关于清理整顿社会集团的请示》
(2)正文:
第一部分,写明请示的原因、背景、依据和理由。这是行文的重点,请示的问题和事项能否得到上级的批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请示的理由是否充分、是否具有说服力。因此,该部分的写作应尽量突出请示事项和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二部分,写明请示的内容,即请示的事项和问题。这部分的写作必须具体、清楚、一目了然。
最后,以“以上请示当否,请批示”,“妥否,请批复”为结语。一般来说,求阅性的请示用“请批示”,求准性的请示则用“请批复”或“请批准”根据需要,以上第一和第二部分的顺序也可调换,即先写清请示的事项,再表明请示的原因和依据。
(3)如有文件、图表类附件,应在正文后隔一行,按照所附文件的顺序写明文件的名称。
(4)落款:
在正文之后的右下角写明请示单位的机关名称,如果在标题中已经标明机关名称的,此处可以省去。
(5)日期:即在落款的下面写明制发此通知的年、月、日。
(6)请示:不同于其他文种的格式在于,在落款和日期后,应用括号注明请示单位的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三、“报告”的写作格式
报告的功能:
适用于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报告的种类主要包括综合性工作报告、情况报告、答复报告等。工作报告主要用于汇报工作的进展;情况报告用于介绍经验、提出问题;答复报告用于答复上级询问或呈送(报)一些物件。
报告的写法:
(1)综合性工作报告:其结构主要包括工作情况概述、主要成绩、经验或重大进展情况、体会、存在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这类报告的写法一是单项分类写作。将所要汇报的各方面的情况逐项写清,每项单独成一段,可根据需要加上序号或小标题。二是综合分类写作。即将全部内容综合后再写出情况概述、成绩经验、体会教训、意见措施。
综合性报告的写作,要做到详略得当,成绩经验、体会教训要写透写深,其余从略;要做到点面结合、主次分明,既要写出总体情况,又要正对重点做详细的说明,给人留下总体印象的同时又能抓住重点。
(2)情况报告:这类报告的正文结构为情况、问题、打算三方面。首先写事情的经过、原因、结果、性质等;其次写暴露出的问题、管理上的缺陷、工作中的疏漏等;最后写具体的处理意见和简要的建议。
(3)答复报告:这类报告的的内容要有针对性,如实呈报问题,不能答非所问。一般开头要引叙来件,然后根据要求,报告有关内容,结束语一般用“专此报告”。
四、“讲话”的写作格式
一、讲话稿的涵义与特点
讲话稿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讲话稿是人们在特定场合发表讲话的文稿;狭义的讲话稿即一般所说的领导讲话稿,是各级领导在各种会议上发表带有宣传、指示、总结性质讲话的文稿。是应用写作研究的重要文体之一
讲话稿有如下特点:
(一)内容的针对性
讲话稿的内容是由会议主题和讲话者身份来决定的。因此在写讲话稿之前,必须要了解会议的主题、性质、议题,讲话的场合、背景,领导者的指示、要求,听众的身份、背景情况、心理需求和接受习惯等。
(二)篇幅的'规定性
讲话是有时间限制的,因此对讲话稿篇幅要有特定要求,不能不顾具体情况长篇大论。一般来讲,表彰、通报、庆典等会议上的讲话稿篇幅不宜过长,以免喧宾夺主。
(三)语言的得体性
为了便于讲话者表达,易于听众理解和接受,讲话稿的语言既要准确、简洁,又要通俗、生动。另外,由于讲话具有现场性,因此撰写领导讲话时必须提前考虑和把握现场气氛和场合。
(四)起草的集智性
为了提高行政效率,领导讲话稿经常由秘书代笔,然后经领导审核是否采用。有的部门还专设起草小组,领导一般要将写作的目的、背景、写作要求等对起草小组交代清楚,然后由起草小组分工协作,集体撰稿,并在起草的过程中反复讨论、修改、几易其稿,才提交领导使用。
二、讲话稿的种类
按照会议内容的不同可把讲话稿分为工作会议类讲话稿,庆祝、纪念会议类讲话稿,表彰会议类讲话稿,本节主要讨论以下两种比较常见的领导讲话稿。
(一)工作会议类讲话稿
此类讲话稿是领导在各种会议上发表的对前一阶段的工作情况包括成绩、经验、缺点等进行归纳总结。对下一阶段的工作目标、任务、重点、措施等进行研究部署的讲话稿。这类会议讲话稿要求态度鲜明,目的明确,内容单一,层次分明,逻辑严密,语气坚定,针对性强,号召力大,简洁明快。
(二)庆祝、纪念会议类讲话稿
此类讲话稿是领导在纪念某一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或重大庆典等纪念性会议上所发表的讲话稿。这类讲话稿既肯定和颂扬历史事件的重大意义和历史人物的丰功伟绩,还要立足当前、面向未来。揭示其现实意义,对继承光荣传统,弘扬革命精神提出具体要求。
三、讲话稿的组成部分
讲话稿一般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1.标题。讲话稿的标题分为两种:一种一般是由讲话人的姓名、职务、事由和文种构成,如《×××省长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另一种是由一个主标题和副标题组成。主标题一般用来概括讲话的主旨或主要内容,副标题则与第一种的构成形式相同。如,《进一步学习和发扬鲁迅精神—在鲁迅诞生11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2.正文。讲话稿的正文包括开头、主体和结尾三部分。
(1)开头部分。首先根据与会人员的情况和会议性质来确定适当的称谓,如“同志们”、“各位专家学者”等,要求庄重、严肃、得体;然后用极简洁的文字把要讲的内容概述一下,说明讲话的缘由或者所要讲的内容重点;接着转入正文讲话。
(2)主体部分。根据会议的内容和发表讲话的目的,可以重点阐述如何领会文件、指示、会议精神;可以通过分析形势和明确任务,提出搞好工作的几点意见;可以结合本单位情况,提出贯彻上级指示的意见;可以对前面其他领导人的讲话做补充讲话;也可以围绕会议的中心议题,结合自己的分管的工作谈几点看法等等。
(3)结尾部分。结尾用以总结全篇,照应开头,发出号召,或者征询对讲话内容的意见或建议等等。
四、讲话稿与发言稿
讲话稿和发言稿在不作为公务文书时,两者可以通用,一旦作为公务文书,应严格区别使用。讲话一般体现主办方或上级领导的意见,从整体出发,具有一定的原则性、政策性、权威性;发言一般体现参与方平级或下级领导的意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畅所欲言,具有一定的务实性、灵活性。如“在某个会议上的讲话”和“在某个会议上的发言”可能内容写法相同,但在实际使用时要注意标题的命名是选择“讲话”还是“发言”。
【应用文写作格式及】相关文章:
应用文写作格式07-30
应用文写作格式大全07-14
应用文写作格式及范文07-29
应用文写作·总结07-20
《应用文写作》通知07-28
高职应用文写作07-28
应用文写作总结11-06
应用文写作通知06-29
应用文写作课程总结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