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草地说课稿第二课时

时间:2024-07-06 08:30:44 说课稿 我要投稿

金色的草地说课稿第二课时范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金色的草地说课稿第二课时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金色的草地说课稿第二课时范文

金色的草地说课稿第二课时范文1

  《金色的草地》记叙了一个小男孩由无意中发现了金色的草地会变颜色,到开始注意仔细观察,发现了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最后与蒲公英成为朋友的经过。课文语言通俗,内容浅显易懂。学生要通过读课文,体验发现自然奥秘的乐趣,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1.学会“色、草、片、变、发、并、而、怎”8个生字,会认“英、钓、注、意、观、察、便、张”8个生字,认识偏旁“又”。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选择喜欢的部分背诵。

  3.读懂课文内容,培养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1.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2.体会第二自然段的发现与第三自然段的发现有什么不同,增强观察自然的意识。

  鄂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材是以“发现”为话题组织材料的。《金色的草地》被编人这个单元,编者的意图也旨在让学生从小男孩由偶然的无意发现到主动去观察、发现的'行为中受到启示,对身边的事物产生好奇心,发现欲,从而去发现身边的科学,实践身边的科学。根据新课标理念“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及“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结合本课和本单元编排的特点,我应用了“以学生为主体,以质疑研读为主线,以自主发展为灵魂”的教学思想设计本课,力图通过围绕发现,引导学生探究性读书,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体验,受到启发教育,达成学习目标,并从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质疑释疑的能力。

  1、孩子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发现了一片美丽的草地。cai,瞧!只有当许许多多蒲公英开放的时候,这片草地才会变成金色的。你们想看金色的草地吗?老师现在就要考考你们cai词,如果你们能把这些词读准了,读对了,金色的草地就会出现了。

  指名读——齐读——cai(金色的草地)

  2、看,这片草地不仅美丽,而且还特别有趣。想知道在这片草地上发生了什么有区别的事情吗?这节课我们就接着学习第十七课《金色的草地》。

  1、自由度第二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思考:你发现了什么?就把它划下来。

  2、学生交流,逐句出示早、中、晚的句子,相机板书——指名读句子(这次只要求读流利正确)。

  3、这片草地还真有意思,咱们把这三句连起来读一读吧!

  指名读——师范——再指名——评——男生齐

  4、让我们来看看吧!cai(动画)

  5、孩子们,咱们读了句子,看了画面,你有什么疑问吗?cai(句子)——指名读——女生齐。

  6、这真是片美丽而神奇的草地,让我们连起来把这段读读吧!——全班齐读

  7、孩子们当你们在生活中遇到不明白的问题时,你会怎么办?

  8、于是我便来到草地,找到一朵蒲公英进行了仔细观察寻找答案,我找到了吗?

  1、自由的默读第三自然段,把你知道的划下来。

  指名说——出示句子——学生说到那个词,就学习那个词语——指名读(认识花形)——齐读——做相应的动作。

  2、出示“合拢”、“攥成拳头”图,观察有什么区别?

  4、cai(蒲公英图)拓展:孩子们你们知道吗?蒲公英的开放是和温度的变化有关的。他通常是上午8点左右逐渐展开花瓣,到了中午温度最高时花瓣完全张开(贴字、图)下午4点左右,温度下降,花瓣就慢慢合拢(贴字、图),深夜温度更低了,花瓣就越包越紧攥成了拳头,所以我在很早的时候看到草地是(贴字、图)绿色的。

  5、清晨太阳升起来了,蒲公英又会怎么样?cai谁来读读这个句子?

  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

  6、孩子们,为了让你们看得更清楚,老师还专门录制了蒲公英开放的过程咱们一起看看吧!

  cai花儿开放——教师引背

  7、现在我们知道了草地变化的原因吗?

  指名说

  8、让我们再次来观看它的变化过程吧!

  cai(动画)欣赏

  9、孩子们你们喜欢这神奇的蒲公英吗?让我们带着这种喜爱之情一起读读第四自然段吧!

  齐读第四自然段

  10、为什么说蒲公英是我的好朋友?

  再次齐读

  1、孩子们课文学完了,你们一定有不少的收获吧!谁来说说?

  教师相机板书

  2、cai含羞草(拓展)其实生活中有许多神奇的现象,需要我们用一双慧眼去留心观察才能发现!

  1、老师这里还有几个生字宝宝,你们还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

  2、出示生字,您们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4、教师示范,边写边口述。

  5、学生书空,描红(强调三个一)

  17、金色的草地

  很早攥成全头绿色

  蒲公英中午张开金色留心观察、善于发现

  傍晚合拢绿色

金色的草地说课稿第二课时范文2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鲁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三上第2课课文《金色的草地》。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说课的。

  一、说教材。

  《金色的草地》这篇课文意境优美,语言生动活泼,富有童真童趣。课文不仅为我们再现了俄罗斯乡下金色草地的神奇和美丽,让我们体会到大自然带给孩子们生活的快乐,而且还向孩子们渗透了观察、了解自然的意识和方法。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由于本课是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学习主题是“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学生刚升入三年级,已经具备了一些对课文内容初步的感悟能力,遇到疑问也有了一些初步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这样的学情和课标对本学段的具体要求,我预设了以下的学习目标:

  1、认读“钓、拢两个生字,识记、会写“耍、装”等12个字。结合语境和生活实际理解“一本正经、使劲、引人注目、观察”等1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

  3、感受课文的意境之美及大自然带给孩子们生活的快乐。增强孩子们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三、说教法。

  1、美读感悟法:文章语言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因此,“美读”是本课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方法。“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实践。”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更不必过多的讲解分析,最主要让学生多读,同时教师要巧妙地借助课件,借助对学生读书的评价,帮助学生在读中去感受,领悟,使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中所描绘的鲜明形象,引起学生对课文中描述的事物与情景的关注,入境入情,促进学生自悟自得,受到美的熏陶,激起观察自然的兴趣。

  2、多媒体情景法:因为小学生生活经验少,但好奇心强,容易激发兴趣,因此,我运用电教手段,创设多种情景,展示课文相关图片,使学生在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景的同时,轻松、愉快、积极、主动的学习。同时,形象直观的课件展示,有助于学生读懂课文,感悟到语言文字带来的美,体验到发现的乐趣,也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3、质疑问难法: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手段,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能激发浓厚的思考兴趣和创新思维。

  四、说学法。

  语文学习教无定法,重在得法,贵在用法,施教之功,贵在导学,因此,语文学习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求知,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变“我学会”为“我会学”。结合本课语言优美,情境奇特的特点,我引导学生用“自读自悟、美读交流、入景体验,升华情感”等学习方法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章意境之美,体验探究自然之乐。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唤起阅读期待。

  期待在学习上表现为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只有让学生产生与文本对话的期待,学生才会主动走进文本,和作者进行心灵沟通。因此我将这样导入新课:在教学开始,我先问孩子:“你们喜欢郊游吗?好,今天我就带你们去郊游。”然后引导他们回忆过去郊游的情景。并且出示一张孩子们在草地上嬉戏的图片,板书:的草地,结合图片问“你见过怎样的草地?谁来说?”在学生各抒己见之后,板书完整的课题——《金色的草地》,并且问“你见过金色的草地吗?”借此引起学生对本课的阅读期待,对下面的学习打好了铺垫。

  (二)、初读课文,检查生字词。

  本课生字较多,在初读课文之后,我问学生:“你们想去见见金色的草地吗?但总不能两手空空啊,那我们就带上生字宝宝作为礼物去看看。看看谁能拿到去金色草地的入场券。”然后出示生字词,通过各种形式如开火车读、指名领读、同桌互读检测、齐读等方式,检测学生认读情况。并重点区分“耍”和“要”、“钓”和“钩”的`字形,进行书写指导。并且出示几句带有生字比较难读的句子来读一读。通过这样的环节,学生初步朗读了课文,自己疏通了课文词句。在自学检查反馈中,我还相机进行生字词的正音和难读句子的突破。突出了语文教学“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特点。

  (三)再读课文,初窥课文大意。

  读而不死则罔,读中有思,才是高质量的读,才是有意义的读。本篇课文文字和内容都比较前线,学生通过自读,大体上能理解课文的内容。请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哪两件事情?用自己的话简单地来说一说,并且将两件事概括为:一是哥俩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的绒毛;二是“我”发现了草地会变颜色及变色的原因。锻炼了学生从文本中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

  (四)趣为主线,生成教学过程。

  在了解了课文大意之后,我准备抓住课文最后一段“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这句话展开教学,以“趣”为切入口,让学生说说“你感觉课文哪里写出了草地和蒲公英的有趣?”由此展开一条清晰的教学主线。由于学生回答的不确定性,我预设了以下两块的教学:

  1、抓住第2段体会草地的“美”和“可爱”。

  这段话写的是“哥俩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的绒毛”的事。这段话里面充满了哥俩的对话和他们有趣的神情、动作,我首先让学生通过朗读,说说自己的感受。学生这时可能会说“我感到谢廖沙哥俩在这片开满了蒲公英花的草地上玩得非常快乐。”然后我就让学生说说从哪些词句当中能看出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呢?引导学生抓住哥俩的神情“装着一本正经”、“使劲一吹”、“假装打哈欠”等重点词语体会互相吹绒毛的有趣。

  2、抓住第3段“发现草地变色,以及变色的原因。”体会蒲公英的“有趣”。

  学到这里,我用语言进一步激发学生去发现蒲公英的有趣:“可爱的小男孩发现草地在变魔术,他多想快点找到答案。于是,他迫不及待地来到草地上,找到一朵蒲公英仔细观察起来,请大家自由读这一段,看看小男孩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学生读后很快就能找出小男孩的发现。

  (五)拓展延伸,指向生活实践课后,我还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

  1、摘录描写鲜花的词语。

  2、平时你一定见过许多美丽的鲜花,你能向大家介绍一种你最喜欢的花吗?介绍的时候要说清楚花的形状、颜色等,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这样的练习,由摘录写鲜花的词语到介绍鲜花,体现了一定的梯度。将语文学习的平台延伸到了课外,加强了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六)完成作业:

  1、熟记田字格中的字。a.默读田字格中的字,想想自己分别怎么记住它们,然后交流。教师着重提示以下几下字:

  “耍”,上面是“而”,不要写成“西”下少一横的形状。“绒”,左边是“纟”,右边是“戎”,“戎”字左下不是“廾”。“钓”,右边是“勺”,不是“勾”。

  “瓣”,中间是个“瓜”,左中右三部分要写得紧凑些。b.学生描红,然后抄写。

  2、把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板书设计:

【金色的草地说课稿第二课时】相关文章:

《金色的草地》说课稿07-28

《金色的草地》说课稿9篇12-11

金色的草地的教学反思 12-20

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05-18

《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04-13

《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04-16

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09-21

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01-31

《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07-05

《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范文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