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读书日记模板汇总九篇
一天终于结束了,今天我们都做了什么了呢?是时候用心地写一篇日记了。好的日记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书日记9篇,欢迎大家分享。
读书日记 篇1
这个暑假我看了一本儿童日记故事书,名叫《小屁孩日记》。这是一个美国中学男生,他的名字叫“格雷”。他为自己的瘦小的个子而苦恼,老是担心被同班的`大块头欺负,会感慨“为什么分班不是按个头分而是按年龄分”。这是他心里的一道小小的自卑。可是另一方面呢,他又为自己的脑瓜比别人灵光而沾沾自喜,心里嘲笑同学是笨蛋,还老想着投机取巧偷懒。
这是个狡黠、机趣、自恋、胆小、爱出风头、喜欢懒散的男孩。他在老妈的要求下写日记,幻想自己成名后拿着日记本应付蜂拥而至的记者。这本日记记录了格雷在家和学校里跟同学还有家人发生的学习和生活的趣事。它的每一段文字下面都有一张画来表示日记的内容。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写的新年前夜的日记。他写了家里一件危险的事情,因为格雷和弟弟玩一个线团,格雷手上拿着线团,弟弟“啪”地拍到了他的手,结果弟弟把线团吞下去了。这件事让我意识到:就算玩也要像过马路那样小心啊!
我觉得书能让我增长知识,也能给我快乐。
读书日记 篇2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每个人都需要读书,我也不例外。我在读书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而且还发生了一些有意义的小故事。一起来听听吧。
在三年级上学期的'一节午读课中,我正津津有味地看着班主任为我们推选的文学著作:《草房子》。这本书非常好看,是由著名作家曹文轩所著。不一会,我就看得入了迷,仿佛身临其境。但是,突然看到“秦奶奶被硬关到了那间为她新砌的屋里。”这时,我停了下来,因为我遇到了生字“砌”。我苦思冥想了半天,也没从记忆中找到这个字。我不知道这个字的读音更不知道这个字的意思。我无能为力,渐渐的,我出现了一种不好的想法:干脆直接跳过去算了。但不久,我又出现了一种想法,在这里折个角,下课找好朋友徐波借《现代汉语词典》,查一下这个字的读音和意思,不然可能会把读音弄错或是把意思理解错了,下次再遇到就会加深错误的印象。最后,我还是折了一个角打算下课再去查字典。
读书不能死记硬背,要灵活运用好的方法,这样会事半功倍。如果遇到了生字或生词,就可以请教“无声的老师”。
读书日记 篇3
我寒假期间读了《男生日记》,书中描写了吴缅这个六年级毕业生在暑假期间生活的故事。描写了他和他父亲外出旅游的快乐,以及他外出后他的宠物: “梦露”和“贝多芬”无人照顾的担心;描写了他和他的.几好朋友玩耍时快乐的情景;描写了开学后好朋友们各奔前程时依依不舍的情景······
我通过读完这本书后,我感觉我们同学之间要和睦相处,互相帮助,共同提高,我们要成为一个好学,性格开朗的好学生。
读书日记 篇4
假期里,我阅读了《女生日记》这本书。这是一部以校园和家庭为题材的写给小学生的成长小说,同时也是给家长和老师阅读的一部关于儿童教育的教科书。
《女生日记》描写了六年级女生冉冬阳在成长中的快乐和烦恼。冉冬阳有很好的爸爸和妈妈,他们与众不同。毕业考试前他们不是把冉冬阳关在屋子里复习,而是带她出去玩儿;她想资助好朋友的妈妈开小店,他们全力支持;为了帮助马加,他的爸爸、妈妈竟然同意她一个人呆在家里……冉冬阳各方面表现的都很优秀,真令人羡慕。
我虽然不像冉冬阳那么优秀,但是我也有一个和她一样好的家庭。我考试不好的`时候,爸爸妈妈也从来不责备我。有一次我因考试没考好而伤心,妈妈却反过来劝我说:“过去的已经不可能改变,再这么懊恼下去,不就耽误了以后的学习吗?索性忘掉这次考试,好好的为下一次准备,未来永远比过去重要啊!“听了妈妈的话,我又振作起来了。第二次我考了一个好成绩,我非常感谢妈妈。
读书日记 篇5
《笑猫日记》我相信,很多人都看过这本书,连我们班都有人喜欢看这本书,我数了数,就有十几个人。《笑猫日记》不是一本、两本,而是是十几本合成的一整套。当然《笑猫日记》也在不断的增加。
可以说《笑猫日记》的全套 我都看完了,但是《笑猫日记》会增加,增加后我就不能说全部看完了,应该说我还有一本没看完。《笑猫日记》不是笑猫写的日记,而是笑猫把积累的事合成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当然,我很喜欢作者杨红樱的《笑猫日记》。《笑猫日记》也有一些主角,那配角就不讲了,因为每期都有不同的配角,怎么讲也讲不完呀!主角有:笑猫和他的妻子虎皮猫,还有她们的孩子:胖头、二丫、三宝、小可怜,但是小可怜死了。还有地包天,一只狗、万年龟、老老鼠、马小跳一家、杜真子一家,还有马小跳的朋友等,和配角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个精彩的故事。
在这个五彩缤纷的故事里,充满了各种感情:有高兴的'、有感动的、也有伤心和生气的。《笑猫日记》里有很多和现实不同的东西,一只猫会笑,而现实的猫不会,猫和老鼠是朋友,但现实中猫和老鼠是天敌,还有猫能听懂人话,老鼠能变球,乌龟有神功,而现实却不是这样的。我说这些动物是笑猫、老老鼠和万年龟。就因为这样,《笑猫日记》也能得到我的喜爱。
《笑猫日记》很好看,大家有空也来看一下吧!
读书日记 篇6
暑假期间,我阅读了一本书,名叫《女生日记》。我是一名10岁的小学生,这个年纪的我们,是拥有属于我们自己秘密的天地,我也不例外。书中的主人公名叫:”冉冬阳“,她有一个即幸福而又温馨的家庭:妈妈是一个开朗和善解人意的人;爸爸是一个严肃而又不失幽默的人,而冉冬阳 自己是一个活泼开朗,善于思考的女孩子。
冉冬阳是一个聪明的学生,在班里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受到同学们的爱戴,受到老师们的夸奖,使她的`父母深感欣慰,而冉冬阳最喜欢的科目就是语文,尤其是作文。冉冬阳自己就说:”语文是世界万物知识中最美丽的花园世界。“因为语文的知识天地拥有让人流连忘返的境界;字里行间有让人陶醉其中的美妙之感等等。
冉冬阳独特的思考思维,使她获得过学校多次作文大赛的第一名,知道她成功的秘籍是什么吗?是阅读。伟大的高尔基先生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所以冉冬阳把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了阅读中,在阅读之中,不仅她的脑子在思考,而且她的双手也在纸上不停的圈圈点点,记下有趣的知识点。她总是津津有味的阅读完每一本名闻著作,长久的日积月累,使她脑里的知识越来越多,也使肚子里的知识消化的越来越好。
看完这本书的时候,我内心已下定了决心:从现在起,我要学会”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的习惯。我要善待读书,让自己成为一个拥有知识魅力的女孩,我要学习冉冬阳对阅读的强烈精神,我要让自己成为像冰心奶奶一样的文学家。
读书日记 篇7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的确,书籍能带给我们无与伦比的乐趣和丰富至极的知识,所以,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
小时候,书籍就给我带来了乐趣。我喜欢听故事,每次听妈妈讲故事,都会好奇地想:几张纸罢了,怎么会让妈妈讲出那么多精彩绝伦的故事呢??是不是有神奇的魔法呢……于是,我兴致勃勃地在灯光下研究起“书”来。很快,我就被书中精美的图画和有趣的故事迷住了。我看的.如痴如醉:《七色花》使我浮想联翩;《皇帝的新装》令我捧腹大笑……小小的我,认识了书这个良师益友。
渐渐地,我从一个小女孩变成了一名小学生,开始独立阅读中外民着,投入知识的怀抱:《中华上下五千年》介绍了我国悠远漫长的历史;《水浒传》形象生动地刻画了一百零八位绿林好汉锄恶扬善的光辉形象;《红楼梦》揭示了富贵下的不安……通过书籍,我来到了一个广阔的世界,成为一株幼苗,努力地汲取书中的营养,茁壮成长。
书,给予人知识,带给人乐趣。“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俗语,早已告诉我们笼统的读书理。记得有一次,老师要求我们写一篇童话。同学们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而我却胸有成竹,早就想一展身手了。由于老师说,可以模仿(也就是仿写),于是,我拿来了语文书,决定模仿一篇课文。我在草稿上构思,先把题目换了,叫《昔日的友谊》吧;再把主人公换了,鱼儿和鸟儿;然后修改一下对话;还要添上自编的语句段落;最后,抄到小练笔。一篇童话就新鲜出炉了。后来,我的作文得了“甲+好”,老师在文中表扬道:旧中有新,新中怀旧,更加感人。并作为范文在班上朗读。你瞧,书籍给我带来多大的乐趣呀!
书,像一盏永不熄灭的火把,像一缕明媚的阳光,像一叶细小的扁舟,照亮我人生的道路,让我在智慧的天空了尽情欢笑,在知识的海洋里随心所欲地遨游。
书籍教我品味人生,享受乐趣,而读书本身就是一个乐趣。
读书日记 篇8
周末下午在街上闲逛,见两三人蹲在一旧书摊前翻看,不禁勾起内心深处似曾相识的记忆。
上个世纪80年代,那是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都尚未充裕的年代。我刚读初中。与现在相比,学习轻松许多;但可读之书,除了课本别无他物。饥渴的我们每天都在班上搜寻课外书,若某位师兄能拿出一本即使破旧的连环画或《故事会》之类,必定会被大家追逐,直到肩贴肩头碰头五六个人挤坐在一起开始阅读才停息。聚读之处,或是课桌旁,或是屋檐下,亦或是石阶上。中间那位当然是舒服地坐着,负责翻页,甚至朗读(因为靠得后一些的人看不到书的全貌,便要求读出来),俨然是阅读小组的头儿。其余“搭到看”过干瘾的(因为人多)或挨坐,或蹲,或站,或弓腰,表情雷同而姿态各异。待看到精彩的页面,挨得远的没能看得分明,中间那位却要翻过去了,因此,便时常有小纠纷、小吵闹,但迅即又归于平静,因为真的闹翻的话,书主人便会恼急地把书收将起来,道:“今天不看了,怎样?”害得大家心里如癞蛤蟆吃豇豆——悬吊吊的。
镇上文化站有千把册书,对外租借,一本每天两角钱,但是要收押金。对于十来岁的我来说,偶尔有两三张角票是可能的,但要有块票作押金却是几无可能的。有一年正月里,连续给好多家亲戚拜了年,我的口袋里居然积了五元之巨,当下喜不自禁,径自奔到镇上,选了一本向往已久的完全版的《三国演义》,一路上边走边看地回家。家里人却叫我去看鹅。我拿着书到得田边,瞄了一下,见鹅的只数正常,活动也正常,便站着继续看诸葛亮布空城计,不觉入神,又在不知不觉中蹲身而读,好久都没挪窝。忽一人大呼:“猪跑出来了!”不禁惊诧,应声:“诸葛亮没出来!”扭头循声望去,方感膝盖酸麻,一时支撑不住,“腾”地跌坐在泥地里。起身之后,抬望眼,鹅已不知去向,免不得要去找。那邻居犹且叫:“帮我赶一下猪哇!”我说:“我要去找我。”邻居既惊且怪:“你要去找你呀?!”
有一次逢场,在镇上逛,忽见一间店铺墙壁上挂满图书,店里摆着几条长凳,十余老少在里面看书,神态甚为享受。乃大喜,入内。方欲摘书观之,一老者近身道:“小朋友,两角钱!”原来这是一家“书吧”。我问:“可以看好久?”答:“可以看一天。”搜遍全身口袋,竟然找出两角。于是交钱看书,却苦于读者众而无凳可坐,只得行蹲读之法。
平时未能完整阅读的几本连环画,此时此地终于得偿所愿了。纵情饱览之中,也不知过了多久。忽一转眼,见店内空旷,长凳上无有老少读者,而店主人正端着饭盒扒饭,方知时已至午,而自己的肚子也咕咕叫着可以为证。欲舍书而去,却又舍不得还有半天的钱没有看完,于是强忍饥饿,扑向精神食粮。
连我自己也不知道看了多少本,一直看到店里的读者来了又走了,多了又少了,眼见得店外光线昏暗,远处炊烟升起。店老板(那位老者)笑呵呵说:“别人两角钱都只看半天,你硬要看一天,我折惨了!”
自此之后,一有机会就去那儿看书,也不拘何书。大约一个月后的一天,仍旧去,发现老板换了一位年轻的,也没空去注意观察他。交上两毛钱,摘下书照例要坐在凳子上,却被年轻的老板客气地挡住了:“坐位子要三毛。”啥?有这种事?这才察觉新老板的不同;但似乎又无理可讲,无法可想。然而,奈何?身上就是没有多余的一毛板凳钱!又担心与他理论耽误时间只会自己吃亏,只得将就站着看了,反正是练熟了此等姿势的'。站了半小时左右,复摆蹲读之势,良久,脚踝酸痛,又立而读之,如此反复变换,居然坚持了四个小时的样子。经此一回,以后每看到别人上厕所就要拿书报,便会在脑中预先浮现其蹲着阅读的造型,且联想及己,哑然而笑。
弹指一挥间,二十余载过矣。在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都无比丰富的今天,书之多之美之豪华且不论,阅读时之装备更可谓大升级了:午后阳光、沙滩凉椅、再加一杯馥郁的茶。故此,读书时便失去了从前狼吞虎咽的快感,而获得的是细细品味的从容。
读书日记 篇9
狂人,何以狂?他每日惶惶不可终日,似乎人人都想害他,疑人疑鬼,就连狗看他几眼,他也是“怕得有理”。逐渐崩溃的他,每一样东西在他眼里都已变样。在他眼里,吃人的人慢慢都露出了吃人的嘴脸。他从“易子而食”“食肉寝皮”的记述联想开去,他在历史上看到的,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这个发现又把历史和现实中具体的肉体上的吃人,上升到仁义道德等纲常名教“吃人”的更深的层次。作者通过狂人的逐步变狂来批判封建礼教对人的压迫,对人心的迫害。文字间表面描写的是主人公的内心思想,实际上把矛头指向封建制度,对毒害了几千年的知识分子的封建礼教发起了血泪控诉。他的狂,是对封建宗法制度和礼教“吃人”本质的.暴露。
《狂人日记》采用了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实写狂人的疯话,一语双关地使他具有了象征意义,通过象征主义实现了从反对肉体的“吃人”提升到揭露礼教“吃人”。实写人物,用的都是现实主义;虚写寓意,用的是象征主义。
狂人发出的“从来如此,便对么?”的质问,表达了时代的反思和叛逆之声。“我未必无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几片肉”,狂人也被纲常名教毒害而成了吃人者,“我”不仅是狂人本身,也代指处于宗法制度和封建礼教之下的中国人,封建纲常名教毒害了所有的中国人,作品由此表达了封建礼教“吃人”本质最深层次的揭露和批判。
在传统势力支配下的社会,那些首先说出历史真理的先驱者,常常被诬为狂人或疯子。狂人的言行导引着读者看到中国几千年的宗法制度和礼教“吃人”的真相,让读者反思这一制度对“人”的毒害,对人性的压榨和逼迫。狂人期望未来,瞩目下一代,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喊,这是对封建主义抗争的号召,同时也向世人昭示了一条变革社会的途径。
《狂人日记》表现了现代人最初的觉醒意识,体现了中国现代文学反封建的总体倾向,向封建纲常礼教发出了质问,抗争,呼喊那些被蒙蔽的心灵找回自我,是对封建礼教发出的利剑。
【读书日记】相关文章:
读书的日记06-07
关于读书日记12-14
读书的日记15篇01-01
读书与成长日记04-20
实用的读书日记四篇03-30
关于读书日记三篇12-25
【精品】读书日记3篇03-28
读书日记合集9篇03-30
关于读书日记4篇03-02
【实用】读书日记3篇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