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春节日记模板汇编八篇
忙碌而又充实的一天又过去了,这一天里,有没有哪件事或某个人触动到我们呢?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日记了。那么写日记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春节日记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春节日记 篇1
羊年的春节来了,我属羊,我的本命年,新年的第一天,我和爸爸妈妈决定一起去了秦淮河旁的夫子庙迎接春的到来,感受春的气息。
迎着新年的第一轮朝阳我们来到了夫子庙,牌匾下显赫的春字跃然在目,春字两旁的祥云图中羊儿欢腾跳跃,一派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
十年了,田田都12岁了,我们一家还在这儿拍张合影吧!妈妈牵着我挽着爸爸,咔嚓,一张全家福,见证了我成长,定格了20xx羊年的春
还是十年前的夫子庙,还是我们一家人,那桥、那灯、那亭台楼阁看似没变,但沐浴着春的阳光,它们沧桑变化,分明更生机勃发,熠熠生辉。这是春的活力,这是时代的发展!
时近正午,夫子庙已经是人山人海,老的、小的、中国人、外国人,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春风般的笑脸,我猜他们的心里都装着满满的喜事吧!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我们边走边看。有时停下来买点特色小吃尝尝,如状元豆;有时停下来欣赏路边琳琅满目的'小商品,最后妈妈为了新年讨个好彩头,给我买了一顶状元帽。
夜幕初垂,夫子庙的花灯就全点亮了,花灯掩映着古色古香的建筑,好看极了!正是坐船的大好时机。我们买了画舫船的票,画舫船是一种装饰精致的小船,用它来夜游秦淮河是最合适不过的了。船在航行中要经过很多桥,每座桥都有它的一段历史和传说。其中最神奇的要数文德桥,因为它处在正日子午线上,所以每年农历十一月十五的午夜前后,在文德桥东西两侧的秦淮河上各有半边月亮,又称文德分月,这种其妙的景观令人惊叹,也让我对古时的能工巧匠们充满了敬佩!文德桥对应的是武定桥,夫子庙是为纪念孔子而修建的,明太祖朱元璋为表示对孔子的尊敬,命令文官在过文德桥的时候必须下轿,武官经过武定桥时必须下马,以表示对孔子的尊敬。
之后我们又看到了明朝开国第一功臣徐达家的后花园—白鹭洲公园,还有明末秦淮八艳之一李香君的故居。还有江南一带举行乡试、会试的考场—江南贡院,这座考场有30万平方米那么大,有2万多间的考间,每个考间不足15平方米,真小啊!
坐着画舫船,看着秦淮河两边美丽的夜景,耳边听着娓娓道来的历史传说,已经忘记了时间,不知不觉画舫船已经靠岸了,但我的脑海还一直在秦淮河的历史中畅游!
河两岸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映红了人们的脸庞,画壁上两条金碧辉煌的巨龙述说着家乡的巨变,半空中绽放的礼花奏起了春的序曲
春节日记 篇2
春节是人人都盼望的节日,春节也是合家团聚,共叙完美生活的日子。我天天都盼望春节的到来,最后在无数次焦急等待中把春节给盼来了。
大年三十的傍晚,周围已是一片火红的世界,家家户户都挂起了灯笼,放起了鞭炮,鞭炮声时近时远。我们家也按捺不住,在路边放了起来。
到了晚上,小镇更是热闹非凡。伴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天空中时不时地绽放出了一朵朵美丽的烟花。这种红色的烟花像红透了的苹果在高空开心地笑,然后又像喝醉酒的老爷爷,脸上涨溢出光与彩;那种彩色的烟花,像一只只翩翩起舞的蝴蝶在天空中舞蹈,又像一朵朵鲜艳的花朵在空中华丽的绽放;那种繁花点点的烟花,像天上无数颗星星在顽皮地眨着眼,又像是早晨的露珠一样晶莹剔透,在预示着来年那完美的'时光……
看到如此美丽的烟花,我立刻让爸爸拿出烟花出来放。爸爸点上火,过了一会,“砰”的一声,一个烟火飞上了,立刻绽放在天空中。我们家的烟花是蓝色,绽放时就像一朵朵傲放于美丽夜色中的勿忘我,它们在高空中短暂地停留,然后又点点洒向人间,就像那天空中无数的小雨点在欢声笑语。比起别人家美丽的烟花,我觉得烟花更美丽,更漂亮,然后一点儿也不比别人家的逊色。因为在这绚烂的烟火中,融映着我和爸爸的微笑、期盼,一幅其乐融融的父子图,加上这绝美的烟花,不能不说是除夕夜的神来之笔。
之后,爸爸又放起了鞭炮,鞭炮“噼里啪啦”地响着,预示着喜庆和欢乐,预示着新一年的到来。我的心里也如这鞭炮,充满了激动与快乐。
新的一年就在这片欢乐气氛中缓缓降临……
春节日记 篇3
春节来了,街上人来人往,有卖鞭炮的、有*联的、还有卖新鲜水果的`,小朋友在大街上放鞭炮。我妈妈正在忙着包饺子,爸爸在门前贴对联,我在家门口放鞭炮,爷爷、奶奶睁着给我发压岁钱, 我心里很开心,春节真热闹啊!
春节日记 篇4
中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数不胜数,有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不过让我印象最深刻和喜欢的还是春节。
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民族节日,有很多民族习俗,家家户户贴春联,放鞭炮,热闹极了。每次到过年的'时候,爸爸妈妈都会带着我一起去买年货,大街上人山人海,到处挂满了红灯笼,超市里的年货多得让我眼花缭乱,无法选择,最后我还是挑了一些我最喜欢吃的零食,爸爸妈妈也买了一些水果。
到了晚上,就更热闹了,爷爷奶奶在家忙前忙后,准备了一大桌丰盛的美味,有红烧猪脚,大鲤鱼,清蒸鸡……,还有美味的水果等,都是最好吃的,饭桌上我们边吃边聊,共同庆祝,迎接新的一年到来。最后我也给大家送上了我的祝福,祝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身体健康,平平安安,大家都开心的笑了。
过春节真是太高兴了,我真希望天天都是春节。
春节日记 篇5
今天是二十九,明天就要过年了。下午,爸爸带着我们回老家过年。
我的老家在信阳的一个小镇,我们由北往南,途经新郑、许昌、漯河、驻马店,到明港站下高速。
在车上,妈妈怕我和弟弟着急,给我们带了很多好吃的`和玩的。我们一路上唱着歌,吃着好吃的,很快4个小时就过去了。
到了老家,爷爷。奶奶早就在家门口等着了,看见我和弟弟马上把我们俩拥入怀里。我们要在老家过一个快乐又热闹的新年。
春节日记 篇6
春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所有的中国人都得回家过年。
大年三十,大家一起吃年夜饭、贴春联、放鞭炮、看春晚,团团圆圆的。大年初一,人们都要去窜门、送东西,度过开心的.一天。
宝宝最喜欢的就是拿红包和穿新衣服了。
我在春节期间拿了很多红包,还去了外婆家,还到外面去玩儿了。
春节真是个有意义的节日!
春节日记 篇7
蓦然回首间,春节已经消失在灯火阑珊处。春节在我眼中的恰似一杯淡淡的白开水。一切都只有片刻芳华。压岁钱真是春节绚丽的一抹亮色,驻足在我记忆的长河中。
拜年之际,家中汇集四方来宾,父母与客人礼尚往来后,我这个主角粉墨登场。我一改昔日的撒泼,展现出淑女风范。当一个个红包向我递来时,我立马露出一副视金钱如粪土的神情,对红包不屑一顾,脸上配合地挤出一副温文尔雅的样子,欲说还休的神情。当”火候“到家时,我”不好意思“地将钱照单全收。红包,终于在我的'手上结束了它的旅程,我的脸上还配合着露出羞涩之情。
在人去楼空后,我释放出自己的本性。幻想我的书柜又增后起之秀,文具盒又添新兵强将,QQ形象又能改头换面,显示出大款的得瑟,觉得自己瞬间变成了阔老太。当我的拜金主义之心熊熊燃烧,和红包”秘密约会“,令我心驰神往时,顿时,感到兵临城下的危机感。我的房门诡异地被开启,露出了凶神恶煞的面孔。在妈妈的软磨硬泡下,我终于理解了”苦口婆心“的含义。怎么办?只得”放下红包,立地成佛“!这一年一度的”征钱大战“见证了血淋淋的历史。哎……这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有钱人“呐……
该来的总要来,该走的总要走。压岁钱只是片过往烟云,只是镜中花,水中月,可遇而不可求……
春节日记 篇8
包饺子
关于蒙古族春节的来历说法不一,一是据《黑白算答问》一书所说:“成吉思汗于公元1227年,取西夏国都,盛筵庆功,并以此为蒙历岁首,星宿月遂以正月见称”。星宿月是农历12月16日到1月15日,这与农历前后相差一个月。
而鄂尔多斯地区延续下来的蒙古历是以白月、五月、六月等序数记月。以此看,蒙古历岁首当是农历四月。据史书记载,自元朝起,蒙古族接受了汉族历算法,因此,蒙古族白月与汉族春节正月相符。这就是蒙古族过“春节”的由来。接近年底,无论农区还是牧区,家家户户都要立起灯笼竿。
到年三十,要清扫庭院,搞好室内卫生。佛前要设一小小祭坛,把煮好的大块羊肉摆在祭坛上,供上乳制品和面制果品。
祭祖仪式
除夕之夜,要举行祭祖仪式。以往,在祭祖仪式申,还要进行锻铁活动。蒙古族有个古老的《化铁出山》的传说,人们把它看作是自己民族起源的`传说。这一夜灯火通明。有的还请来蒙古民间艺人说唱“乌力格尔”(蒙古书)。青年们聚在一起唱歌跳舞。不参加歌舞的姑娘们则聚在一起耍“沙哈”(嘎拉哈)。普遍有守岁到午夜的习惯。
汉族习俗
这些年来,蒙古族春节虽与汉族大体一致,并吸收一些汉族习俗,如吃饺子,放鞭炮等,但仍保留许多蒙古族的传统习俗,如除夕吃“手把肉”,以示合家团圆。
大年初一,全家人郡要穿上节日服装,聚于一堂,叩贺新年。
先由辈数最小的,向长辈拜年,依次进行;晚辈叩头,平辈请安;并装烟、敬酒、献哈达。长者受礼之后,要向弟、侄、儿、孙们表示祝福。祝福完毕,要给孩子们一些礼物和“压岁钱”。
等到天一亮,家族亲友间就开始互相拜年。远途的都要骑马或赶车来。叩节、拜年一般到正月十五前就结束。
边远农牧区,正月十六清晨,太阳还没出来的时候,常在一起嬉闹的人还有“哈巴德”(打黑墨)的习俗。就是在对方熟睡时,偷偷在他前额上抹黑,涂物多为锅底灰。
“查干萨日”祝福
蒙古族将正月称为“查干萨日”(汉语意为“白月”);草原上的春节活动主要有祭火、祝寿、拜年等,并且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开始,到正月(查干萨日)达到高潮。
【春节日记】相关文章:
春节拜年日记01-24
春节期间的日记01-11
有关春节的日记06-12
春节买年货日记01-19
我家的春节日记01-11
春节日记范文02-23
春节初一的日记01-17
有关春节日记01-18
盼春节日记01-16
春节趣事日记(推荐)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