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创计划书已具备的条件
时间过得可真快,从来都不等人,迎接我们的将是新的生活,新的挑战,现在就让我们制定一份计划,好好地规划一下吧。你所接触过的计划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创计划书已具备的条件,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申请理由
(包括自身具备的知识条件、自己的特长、兴趣、已有的实践创新成果等)
(一)自身知识条件
1、价值观念:项目组成员均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专业社会工作的目的是根据专业价值观念,运用专业的方法,帮助有困难的人或群体走出困境,更好地适应生活。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将社工理念学以致用,通过此次研究帮助大学生提高对网络谣言的抗逆性,从而更加积极,健康地参加网络生活。通过此次研究帮助大学生提高对网络谣言的抗逆性,则是社工理念的一种体现。
2、专业理论知识:入校以来我们已经学习了社会学导论,社会工作概论,社会调查方法,社会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等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我们项目组各位成员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专业课程成绩优良,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水平。
(二)团队优势
1、成员具备的基本素质及品质:我们项目组各位成员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有坚持不懈的态度。成员的专业课程成绩优良,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水平,批判的思维能力保证成员对问题的正确分析。
2、团队自身兴趣:每天与网络谣言接触,大学生受网络谣言影响更是十分严重,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兴起和迅猛发展,谣言的传播不再是口口相传,而是借助网络这一媒介进行传播。网络谣言与传统谣言相比,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都得到了极大的扩展,网络谣言具有虚假性、快速性、破坏性等危害,网络谣言的泛滥已经严重影响到大学校园的和谐与稳定,我组成员对于大学生对网络谣言的抗逆性程度产生了极大地研究兴趣。
3、团队协作精神:在合作中形成了团结一致的精神,为研究的协调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丰富的实践经验:项目组成员通过专业学习掌握了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多次参加社会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四)多学科方法的结合:团队成员虽均为社会工作专业,但指导老师不全是,在其他专业的影响下,调查研究更加全面。
(五)大学生提高抗逆性的重要性:大学生作为年轻的知识群体、祖国之栋梁,在自觉抵制网络谣言上理应负有更多的责任和担当。这一方面是因为,大学生对互联网的虚拟世界更为了解,与“网络化生存”的生活方式也更贴近。另一方面,基于较高水准的学识与素养,大学生群体对真伪、善恶具备较强的识别能力和分辨能力。其中有些带有造谣者不可告人的私利色彩,有些责任属于传谣者起哄、围观心态使然。对此,广大青年朋友们应通过更多的社会实践、更多的观察社会、更多的体验生活,更好地练就一双自觉辨识谣言、抵制谣言的“火眼金睛”。每一个大学生网民都应树立时代使命感、社会责任感、道德正义感,自觉抵制包括网络谣言在内的各类网络糟粕,携手营造一个清新、健康、积极向上的互联网共有家园。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流砥柱,该群体对谣言的辨别能力和处理方式值得我们特别关注
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公民,在网络技术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过度依赖网络,沉溺于虚拟世界,其思想行为越来越偏离现实社会的法律约束、责任约束和道德约束,特别是在网络技术风险中,大学生出现了理想信念不坚定、情感冷漠、是非不明等危机,需要给予及时的指引。
二、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
1、国内对网络谣言的专门研究已经有一定的数量。这次项目的研究关注大学生网民这类群体,探讨他们对于网络谣言的抗逆力进行分析,对网络谣言的研究做进一步的补充。
2、从大学生的视角去研究网络谣言的抗逆力,有助于对大学生网络传播等相关方面的研究以及分析。
现实意义:
1、能够分析大学生网民群体对于网络谣言传播的态度,揭示大学生在面对网络谣言时的行为规律。
2、分析大学生对网络谣言产生态度的原因,从而找出能提高大学生对网络谣言的抗逆性的方法。
3、在提高大学生对网络谣言抗逆力的基础之上,影响大学生个体在面对网络信息传播的时候,能有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态度,从而营造一个清新、健康、积极向上的互联网共有家园。
4、使得大学生在即将进入社会的阶段能受到一个积极正确向上的引导,树立社会责任感。
5、引导大学生进行正确的网络传播,减少因为网络谣言而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
三、已具备的条件:
调查方法,研究方向,研究群体:
已有基础与本项目有关的研究积累和已取得的成绩,积累了相关知识。
调查方法:从与本项目有关的研究来看,我们已学习并实践了综合性社会调查方法,拥有较为丰富的调查经验。通过在本校进行抽样,选取样本进行定量研究,同时,选取典型大学生网民进行个案访谈,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描述和揭示大学生面对网络谣言的抗逆性,综合分析得出结论。其次,调查研究采取了访谈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抽样调查法、文献调查法等调研方法,运用于调查研究实际工作中,使调查结果更为准确。
研究方向:据国内外的研究来看,针对网络谣言事件频发的状况,许多研究者的研究方向更加细化,以网络谣言对大学生的影响为切入点,着重对大学生网络谣言问题的应对能力进行实证分析与原因分析,并提出分层次、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这也为本次项目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研究群体:本研究群体转向大学生这类网络大军的主力军,调查和分析大学生对于网络谣言的态度和行为,分析其中的特点,为加强大学生的公民责任意识,建构大学生良好网络道德责任感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虽已具备多种条件,但仍缺少以下条件及方法:
1、无法一一研究全国的大学生对于网络谣言的抗逆力情况,而只能进行局部抽样,无法确保研究结果具有普遍性、一般性。
2、对所要调查的大学生具体分布不清,大部分研究的对象太宽泛,“大学生”未落实到具体地区进行实际的更为准确的调查。
3、研究的大学生无法准确定位影响因素,每个人家庭因素,社会因素都不同。
4、小组成员较少,实施起来较为困难。
【大创计划书已具备的条件】相关文章:
2023大学生就业计划书03-17
《种子萌发的条件》说课稿12-22
三创赛策划书01-31
创卫自查报告08-25
农村创文工作总结11-04
爱卫创卫工作计划07-03
幼儿园大班环创方案05-14
一创双优自查报告07-31
创卫工作自查报告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