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实验教学计划15篇[热门]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成绩已属于过去,新一轮的工作即将来临,做好计划可是让你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喔!相信大家又在为写计划犯愁了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生物实验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生物实验教学计划1
一、拟定完善的教育计划
为确保教育活动的有序有效进行,在开课之前教师应拟定详细的教育计划,断定选择的试验、每个试验要用到的相关仪器、试验材料、药品,哪些需求提早购买或预备、需求多少课时、在学校还是在家庭中完结、详细的办法步骤、学生之间何时交流、怎样点评试验作用等。为确保计划的可行性,这些难度较高的试验,教师最好提早进行预试验把握时刻。
二、深入研讨教材
各个课题中,课题布景阐明晰生物技能与出产日子的联络,基础常识介绍了根本办法与原理,研讨思路提示学生从哪个方面入手来解决问题,试验设计供给了试验流程示意图和参考材料,操作提示则从操作层面给出了指导性主张。因为这部分内容为新加内容,教师在进行每个课题的研讨时,有必要自己先深入研讨教材内容,乃至进行预试验。然后才有可能引导学生分析教材供给的材料,清晰常识布景,理清研讨思路,然后设计试验计划,着手探究,协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把握生物技能,构成实践才能。
三、观看视频、录像,用“教育—演示”法进行教育
“教育—演示”给了我们很好的'策略,教师能够播放视频、录像、动画,乃至能够亲自在课堂上做试验演示给同学们看。这样学生也有收获,协作教育,学生就能有一个较为清晰的框架。
四、建立试验活动小组
本模块对学生的要求是在自学有关常识的基础上,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设计并完结试验,然后搜集和收拾材料,写出报告,进行口头交流,相互讨论。为落实好常识、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才能的三维方针,确保试验的顺畅进行,教师能够将全班同学依照三人或五人一组进行分组。这样既在活动中完结才智共享,供给立异精力的土壤,在遇到波折时相互鼓励,还能培育交流与协作的才能。
五、适当使用学生社区、家庭中的课程资源
从课程重视培育学生的立异精力和实践才能这一方针动身,结合详细教育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积极使用社区和家庭的课程资源。比如到制造果酱的车间去观赏,豆瓣酱的制造也能够在家里完结。有些疑难问题能够在网络中查找答案,能够寻求有经验的人的协助。在详细的活动中协助学生知道生物科学、技能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增加学习生物学科的兴趣。
六、设计好教育点评系统
教育点评不仅能了解课题活动作用,还能发现学生在着手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遇到的困难,心理上的变化。在这种难度较大、历时较长、自由度较高的教育活动中,最后的试验点评能起到激发学生成功愿望、调集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勇于克服困难的作用。能够使用检核表点评操作行为、探究才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用这些辅助手段确保本模块教育活动的顺畅施行,确保达到教育方针。
生物实验教学计划2
为了提高生物实验教学的实效性,加强教育装备管理,我校将扎实开展实验教学工作,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为目标,采取多项有效措施,并做好计划工作。
一、 实验教学指导思想
通过实验,为了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生物学知识、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所必需的基础生物知识,培养初步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生物实验教学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与提高学生科学实验素养,运用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
二、 具体工作
1、 明确职责、制定好管理制度
以生物组长为首,组成由组长、生物学教师及实验员为单位的团队,针对每次的实验目的、过程及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及时做好准备工作,并对每次实验进行总结。
2、 稳定开展实验教学工作
为提高实验教师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学校每年都加强对实验教师的培训工作,培训内容有实验室规范化管理、实验技能规范操作等。
3、 及时做好准备工作
期初、期末各进行一次帐物校对,做到两者相符,并做好有关的报损记录。平时经常查看实验仪器和实验用品,能修的及时修理,不足的及时购买。
4、 完善实验教学结构、探索教学新模式
针对学生实验过程中缺乏创造性、没有思考的时间,将尝试运用“生命化课堂”的新理念来进行探索实验教学,提倡自制教具与改进教具,鼓励学生参加自制教具的活动,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节省经费。首先由教师在课前向学生公布题目,其次学生根据所学过的知识,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经师生讨论,由学生在实验室独立完成实验,最后得出结论。
5、 加强实验教学,积极准备实验,强化操作训练
在实验教学中,进行有效的组织、监督、准备、指导等项工作,力争让每个学生都能独立完成学生实验。在做好课内实验的'同时,合理安排时间,认真组织好学生,指导学生做好课外实验,实验室定期向学生开放,使更多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和时间得到充分锻炼,使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动脑能力大大增强。从而充分发挥实验室的功效,有力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
生物实验教学计划3
一、课程总目标
在新课标下,我们生物要实现的是:
(1)、学生获得生物学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学生初步具有生物学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3)、学生能理解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4)、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5)、学生能将生物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
二、教材和学生情况分析
(一)教材
教材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及特点,构建突出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设计了许多系列化、多样化、可行性高的探究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探究的科研精神。删除了部分死记硬背的内容,以灵活应用的为主。在时代性上,增加与科技社会相结合的知识,注重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更加体会到生物与生活的关系。
(二)学生情况
学生刚步入初中,面对繁多复杂的学科,在和应对上不免有些不适应,甚至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所以,有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应付学习;但也有能较快适应新学习环境,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劲头十足的学生。因此学生差异较大而且明显。
三、教学的措施和方法
针对教材和学生的总体情况,在备课时,知识的难易程度要控制好,应适应大部分的学生。实施教学时,尽可能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到学习生物的乐趣如:进行课堂比赛等;教学手法灵活、应变,这样既让基础差的学生能掌握基本知识,又要让学习层次较高的协商有发展提升的空间。同时,注意学生的动手及协作探究能力的培养,从学生的现有知识及生活经验出发开展教学,培养学生以生物学的角度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能对之加以解答或寻得答案。
四、教学进度及课时安排
生物实验教学计划4
一、将实验教学步入正轨。
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我们应将实验教学步入正轨,将实验基础知识,实验基本方法纳入正常教学体系,改变传统教学中“黑板上做实验”的陋习,摈弃现在的“课件上做实验”的方法,让学生真正地走进实验室。生物教学中,通过实验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巩固所学知识,更重要的是生物学实验最能引起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通过主动参与和探究,交流、合作等活动,不仅可以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求实的科学精神,积极的合作意识,还可以培养他们归纳总结的能力。
二、开放课堂,放飞学生的思维。
传统的实验课,一般实验室的实验员会提前把实验所需的仪器,试剂摆好,材料准备好,学生不需要准备材料。然而通过观察,我发现绝大部分学生非常喜欢自己去准备实验材料,用自己准备的实验材料做实验感觉肯定是不一样的,就好比品尝自己烧的菜一样,更有成功的体会和喜悦。既然这样的话,教师何不就索性让他们自己去准备实验材料。 再者由于不放心学生的操作,教师总要讲上半节课甚至是一节课,几乎要把实验过程可能遇到的所有问题及问题的解决方法统统讲给学生,学生只是按部就班机械地进行实验操作,根本没有进行思考和探索,往往实验效果很不理想。对于高中的学生,她们已有一定的实验能力、逻辑思维和合作能力。因此,教师只需把实验设计的'基本模式,生物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及注意事项给学生讲清楚。在生物实验中,教师应该放手,教师只有放手,学生才能学会走,只有相信每个学生,才能调动她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只有真正放手,才能真正实现为每个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创设探究性实验,促进学生主动探究。
高考生物实验的考查,重视实验回归教材,从内容上看,既可是对教材实验内容的直接考查,也可是对教材相关实验原理和方法进行拓展考查,从形式上看,不是机械地重复,而是通过创设新的实验情境,考查学生对实验原理,实验程序,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等内容的分析,总结和归纳,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所以在平时的实验教学中,仅靠“开足实验和掌握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而应创设相关的学习情境,同时为学生提供相应的仪器,工具等资源,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让学生学会自己开展探究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能动脑思考、交流、合作、亲自探究创新的空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探究,使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探究能力在探究过程中逐渐增长起来,从而培养学生独立进行实验分析,实验设计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而且能培养学生在高考中解答有关实验分析题,实验设计题的能力。鉴于此,在做“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 实验,这是一个验证性实验。在完成教学目标后,引导学生向探究的方向迈进:(1)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是死细胞还是活细胞,如何判断?(2)实验材料,是否只能选用洋葱外表皮细胞,其他植物细胞可以吗?(3)实验试剂,除了蔗糖溶液,可改用其他试剂吗?试剂的浓度呢?(4)原生质层和细胞壁哪个伸缩性大?学生经思考、实践和探讨后,得出结论:(1)发生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是活细胞,否则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也可以用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来判断细胞是死细胞还是活细胞。(2)其他植物细胞也行,但洋葱外表皮紫色部分,液泡呈紫色,原生质层和细胞壁区分明显,在显微镜下观察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十分清晰。(3)蔗糖溶液粘性强,易污染显微镜,不好清洗。根据渗透作用原理,其他试剂也行,比如可用NaCl,KNO3等试剂。而试剂的浓度不能太高,否则易导致细胞死亡,无法质壁分离复原;浓度太低,实验没有现象或不明显。(4)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我结合这个实验,引导学生探究某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有了这个验证性实验作为背景,学生设计起来就容易得多,设计实验的方法和思路与原实验基本相同,将原来30%蔗糖溶液,改为清水,30%蔗糖溶液和KNO3溶液,分别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来区分三种溶液。
通过此实验不难发现,学生能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改进方法,并由此设计实施探究性实验,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学生也发现自己通过实验更好掌握了植物渗透吸水原理,对自己所做实验结论也较满意。 可见积极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索,比简单的验证更能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这样做不仅可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点,而且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热情,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指导学生设计实验,加强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实验设计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必须潜移默化,由量变促成质变。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否则欲速不达。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应结合教材中的分组实验进行系统性复习,引导学生理解实验的方法和原则,领悟变量的处理和控制等相关知识,加强实验设计的理论认识。
例如:课题:探索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材料用具:质量分数为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热水、冰块、试管、量筒、烧杯、滴管、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温度计等。
请根据课题和材料设计一个完整的实验方案。
教师只需提供给相关的实验试剂和材料,让学生独立思考,作出假设和预期,自行设计实验步骤。学生若有疑难,教师适当指导,但不能包办。最后,学生讨论和分析成败因由,教师小结即可。这样,既能够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和开拓创新的精神,又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生物实验教学计划5
实验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学科素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协作精神,落实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因此,做好实验教学工作就显得至关重要.现将本学期的生物实验教学工作制定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及组员的协作精神.让学生通过现象观察事物的本质,从而认识和揭示自然科学规律,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追求真理的意识,切实让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
二、教学要求
1、演示实验必须按大纲要求开足,教师在课堂上用演示的方法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实验.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使学生能够获得感性的认识和验证,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若有条件可改成分组实验.
2、学生分组实验,也要按教学大纲的要求把学生实验全部开齐.对于学生实验,若能当堂看清实验结果的.须在实验室里教师指导下进行,教师监督学生对每个实验达到操作规范、熟练的程度;培养他们浓厚的生物学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实验课的教学方法
实验课教学应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设备条件等因素,采取探究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多动脑、多思考,锻炼自己能找
到一些新方法、新步骤;在讲授理论知识时,最好让学生通过实验的方法去归纳出这些知识,这样做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加强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迁移,有利于充分发挥其科学思维和想象力.
四、实验教学的准备工作
1、仪器设备购置,落实上年仪器设备购置计划,完成实验室的更新提高,加强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的完好率.做好本年度仪器设备购置,坚持结合实际,适当超前,防止低水平重复和积压浪费发生.
2、制定出本学期实验教学进度计划,并写明实验目录,写明实验的日期、班级、节次、名称,教学中按计划安排实验.
3、任课教师须将实验通知单提前送交实验室,实验教师必须将每个实验用到的仪器、药品以及其他有关事宜提前准备好,做到有备无患.
五、将德育工作渗透于教学中
1、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明确相互协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团结合作的精神.
2、要教育学生遵守实验规则,爱护财务,节约用水、电、药品,从而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
3、要求学生严格认真的按照实验要求来操作,细心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
4、培养学生井然有序的工作习惯.实验结束后,把仪器放回原处,整理好实验台.
六、实验效果检查和成绩评定
1、学期教学结束后,对学生的实验效果进行检查,了解学生的实验技能.
2、检查内容:学生对实验的原理、装置、药品、注意事项等方面的熟练程度.
3、实验结束后要填写好实验报告册,教师当场检查学生的实验结果.
七、做好实验室工作文件建立管理工作
为实验室的评估合格,做好实验室的教学计划、日常管理、安全工作、工作日志等各种工作文件的归类、归档、整理工作.
注:加黑体的六个实验要对学生进行重点的训练, 加强学生对实验的原理、装置、药品、注意事项等方面的熟练程度.各班的实验课的情况参照实验课按排表.
八、实验教学管理
1、 课前认真预习有关实验内容,写出预习报告,上课前由组长收齐并于上课时上交,没有预习报告的同学不准参加本次实验;
2、 实验课过程中,注意用电安全,严格按规定程序操作设备,并填写实验记录表,记录所用设备的型号及运行状况.设备出现故障,应及时跟老师联系,不能擅自处理;
3、 实验结束,应先报告老师,检查实验结果无误后,清点整理设备完毕,方可离开;
4、 课后,根据实验记录,认真书写实验报告.
生物实验教学计划6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从生物科学的形成和发展来看,生物实验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生物实验对于提高生物教学质量,全面落实培养科学素养的目标,具有其他教学内容和形式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新的课程理念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落实和实施,都离不开生物实验.为了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为更好地实施实验教学,现做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小组的协作精神.让学生通过现象观察事物的本质,从而认识和揭示自然科学规律,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追求真理的意识,切实让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
二、实验目的
本学期的几组探究实验训练学生通过探究测量获取数据,设计表格,记录和整理数据的能力.
设计营养午餐,运用所学的合理营养的知识帮助家长健康的生活,培养学生关心长辈的情感.
利用显微镜观察巩固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三、实验措施
1、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反应速度的测试等探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给学生自由的空间,引导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大胆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2、在探究实验中训练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观察实验、手机和分析资料等一般技能外,要侧重训练应用和评价的技能.
3、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明确相互协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团结合作的精神.
4、通过实验教学,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要求学生严格认真的按照实验要求来操作,细心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
6、培养学生井然有序的工作习惯.实验结束后,把仪器放回原处,整理好实验台,填写好实验记录.
7、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一个环节.
生物实验教学计划7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从生物科学的形成和发展 来看,生物实验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生物实验对于提高生物教学质量,全面落实培养科学素养的目标,具有其他教学内容和形式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新的课程理念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落实和实施,都离不开生物实验。为了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为更好地实施实验教学,现做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小组的协作精神。让学生通过现象观察事物的本质,从而认识和揭示自然科学规律,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追求真理的意识,切实让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
二、实验目的
1、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2、使学生有亲身经历和体验同时能够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要求
1、演示实验必须按大纲要求开足,教师在课堂上用演示的方法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实验。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使学生能够获得感性的认识和验证,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若有条件可改成分组实验,增强学生的切身体验。
2、学生分组实验,也要按教学大纲的要求把学生实验全部开齐。对于学生实验,若能当堂看清实验结果的须在实验室里教师指导下进行,教师监督学生对每个实验达到操作规范、熟练的程度;培养他们浓厚的生物学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实验课的教学方法
实验课教学应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设备条件等因素,采取探究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多动脑、多思考,锻炼自己能找到一些新方法、新步骤;在讲授理论知识时,最好让学生通过实验的方法去归纳出这些知识,这样做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加强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迁移,有利于充分发挥其科学思维和想象力。
五、实验教学的准备工作
1、制定出本学期实验教学进度计划,并写明实验目录,写明实验的日期、班级、节次、名称,教学中按计划安排实验。
2、任课教师须将实验通知单提前送交实验室,实验教师必须将每个实验用到的仪器、药品以及其他有关事宜提前准备好,做到有备无患。
六、将德育工作渗透于教学中
1、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明确相互协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在实
验过程中团结合作的精神。
2、要教育学生遵守实验规则,爱护财务,节约用水、电、药品,从而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
3、要求学生严格认真的按照实验要求来操作,细心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
4、培养学生井然有序的工作习惯。实验结束后,把仪器放回原处,整理好实验台,填写好实验记录。
六、实验教学进度表
(一)分组实验与探究:
1、饲养和观察蚯蚓(第二周)
2、动物的绕道取食(课外探究)(第四周)
3、蚂蚁的通讯(课外探究)(第五周)
4、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课外探究)(第七周)
(二)演示实验
1、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模型)(第一周)
2、观察鱼口和鳃盖后缘是否同时张开、闭合(第一周)
3、家兔解剖(标本)(第二周)
4、鸽解剖(标本)(第三周)
5、观察蝗虫模型(第四周)
6、人体解剖模型(示骨骼)(第五周)
7、人体解剖模型(示肌肉)(第五周)
8、发酵实验(第十周)
生物实验教学计划8
一、分组实验与探究:实验记载
1、饲养和观察蚯蚓
2、动物的绕道取食(课外探究)
3、蚂蚁的通讯(课外探究)
4、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5、制作孢子印
二、演示实验:
1、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模型)
2、鱼解剖(标本、活体)
3、鱼口和鳃盖后缘是否同时张开、闭合(活体)
4、家兔解剖(标本)
5、鸽解剖(标本)
6、观察蝗虫模型
7、人体解剖模型(示骨骼)
8、人体解剖模型(示肌肉)
9、发酵实验
三、调查:
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生物实验教学计划9
一、分组实验与探究:实验记载
1、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2、为家长设计一份午餐食谱
3、测量胸围差
4、测量血压
5、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
6、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7、膝跳反射
8、测定反应速度
9、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二、演示实验:
1、测量食物中的能量
2、人体解剖模型(示内脏)
3、模拟膈肌运动
4、人体的.呼吸运动
5、呼吸前后气体的变化
6、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
7、心脏解剖
8、心搏与血液循环
9、尿的形成动态
10、眼解剖
11、耳解剖
12、条件反射的形成
13、脊髓模型
生物实验教学计划10
实验教学是整个生物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学科素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写作精神,落实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因此,做好实验教学工作就显得至关重要。现将本学期实验教学工作制定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及组员的协作精神。让学生通过现象观察事物的本质,从而认识和揭示自然科学规律,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追求真理的意识,切实让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动物的主要类群及对环境的适应性特征。
2、了解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3、了解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4、通过活动体验生物的分类是根据不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上的相似程度来进行的。
5、了解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价值。
6、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如:进行“饲养和观察蚯蚓”、“调查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制作甜酒”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活动。
三、教学要求
1、演示实验必须按照《新课标》要求开足,教师在课堂上用演示的方法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实验。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使学生能够获得感性的认识和验证,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学生分组实验,也要按照《新课标》要求开齐。对于学生实验,若能当堂看清实验结果的须在实验室里教师指导下进行,教师监督学生对每个实验达到操作规范、熟练的程度,培养他们浓厚的生物学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实验课教学方法
实验课教学应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设备条件等因素,采取探究式教学。让学生多动脑、多思考、锻炼自己找到一些新方法、新步骤,在讲授理论知识的时候,最好让学生通过实验去归纳知识,这样就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加强能力的培养和只是的迁移,有利于充分发挥其科学思维和想象力。
五、将法制教育渗透于教学中
1、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明白相互协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团结合作的精神。
2、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遵守实验规则,爱护财物,节约用水、电、药品,从而培养勤俭节约的美德。
3、通过“观察蚯蚓”的实验,知道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要保护环境保护小动物。六、实验效果检查和成绩评定
1、在实验过程中就对学生实验进行检查,并在盛宴借宿后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
2、学期结束后,根据学生在实验课上的表现及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进行等级评定。
七、学生分组实验
教学计划进度安排20xx.9.15---20xx.9.21第四周20xx.11.24---20xx.11.30第十四周
观察蚯蚓
观察酵母菌和真菌
生物实验教学计划11
一、指导思想
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小组的协作精神。让学生通过现象观察事物的本质,从而认识和揭示自然科学规律,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追求真理的意识,切实让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
二、实验目的
1、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2、使学生有“亲身经历和体验”,同时能够树立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精神。
三、教学要求
1、教师演示实验必须按新课标要求开足,教师在课堂上用演示的方法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实验。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使学生能够获得感性的认识和验证,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若有条件可改成分组实验,增强学生的切身体验。
2、学生探究实验,也要按新课标的要求把学生实验全部开齐。对于学生实验,若能当堂看清实验结果的须在实验室里教师指导下进行,教师监督学生对每个实验达到操作规范、熟练的程度;培养他们浓厚的生物学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实验教学的具体措施:
1、制定出本学期实验教学进度计划,并写明实验目录,写明实验的日期、班级、节次、名称,教学中按计划安排实验。
2、任课教师须将实验通知单提前送交实验室,实验教师必须将每个实验用到的仪器、药品以及其他有关事宜提前准备好,做到有备无患。
3、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明确相互协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团结合作的精神。
4、要教育学生遵守实验规则,爱护财务,节约用水、电、药品,从而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
5、要求学生严格认真的按照实验要求来操作,细心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
6、培养学生井然有序的.工作习惯。实验结束后,把仪器放回原处,整理好实验台,填写好实验记录。
五、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态度,以及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方法。
2、通过实验教学,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动脑和动手能力。
5、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一个环节。
六、实验措施
1、任课教师应提前一至三天通知实验员,并填写申请单。
2、实验前,实验员应准备所需各种仪器、药品和工具,必要时须先试做,确保仪器药品完好上台,使实验顺利进行。
3、实验时,任课教师要督促学生复习课本里的有关内容,并预习本实验的内容,做到阅读实验说明,理解实验目的,了解实验步骤,注意事项等等。
4、实验时,实验员要积极配合任课教师进行辅导,对学生严格要求,让学生认真按照实验步骤和方法规范地进行,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联系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结论,并及时记录结果,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
5、实验结束时。要辅导学生对仪器药品进行整理,仪器必须抹洗干净,放回原处,排列整齐,废液倒入指定容器内,可以回收的,由实验员进行回收。
6、实验结束后,任课教师要组织学生填写好实验报告单,并批改,装成册,学期结束统一交实验室保存。
生物实验教学计划12
一、 制定完善的教学计划
为保证教学活动的有序有效进行,在开课之前教师应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确定选择的实验、每个实验要用到的相关仪器、实验材料、药品,哪些需要提前购买或准备、需要多少课时、在学校还是在家庭中完成、具体的方法步骤、学生之间何时交流、怎么评价实验效果等。为确保计划的可行性,这些难度较高的实验,教师最好提前进行预实验把握时间。
二、 深入研究教材
各个课题中,课题背景阐明了生物技术与生产生活的联系,基础知识介绍了基本方法与原理,研究思路提示学生从哪个方面入手来解决问题,实验设计提供了试验流程示意图和参考资料,操作提示则从操作层面给出了指导性建议。由于这部分内容为新加内容,教师在进行每个课题的研究时,有必要自己先深入研究教材内容,甚至进行预实验。然后才有可能引导学生分析教材提供的资料,明确知识背景,理清研究思路,然后设计实验方案,动手探究,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掌握生物技术,形成实践能力。
三、观看视频、录像,用“讲授—演示”法进行教学
“讲授—演示”给了我们很好的策略,教师可以播放视频、录像、动画,甚至可以亲自在课堂上做实验演示给同学们看。这样学生也有收获,配合讲授,学生就能有一个较为清晰的框架。
四、建立实验活动小组
本模块对学生的要求是在自学有关知识的基础上,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设计并完成实验,然后搜集和整理资料,写出报告,进行口头交流,相互讨论。为落实好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的三维目标,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教师可以将全班同学按照三人或五人一组进行分组。这样既在活动中实现智慧共享,提供创新精神的土壤,在遇到挫折时相互激励,还能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五、 适当利用学生社区、家庭中的课程资源
从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目标出发,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利用社区和家庭的课程资源。比如到制作果酱的车间去参观,豆瓣酱的制作也可以在家里完成。有些疑难问题可以在网络中查找答案,可以寻求有经验的人的帮助。在具体的活动中帮助学生认识生物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增加学习生物学科的兴趣。
六、 设计好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不仅能了解课题活动效果,还能发现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遇到的困难,心理上的变化。在这种难度较大、历时较长、自由度较高的教学活动中,最后的实验评价能起到激发学生成功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勇于克服困难的效果。可以利用检核表评价操作行为、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用这些辅助手段保证本模块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保证达成教学目标。
实验进度及安排:
周次、内容、节数、备注:
1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1 分组
2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1 演示
3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1 分组
6 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1 演示
7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1 演示
12 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1 演示
13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 演示 17 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 1 演示
17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1 演示
生物实验教学计划13
生物实验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学科素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协作精神,落实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因此,做好实验教学工作就显得至关重要。现将本学期的生物实验教学工作制定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及组员的协作精神。让学生通过现象观察事物的本质,从而认识和揭示自然科学规律,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追求真理的意识,切实让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
二、教学要求
1.演示实验必须按大纲要求开足,教师在课堂上用演示的方法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实验。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使学生能够获得感性的认识和验证,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若有条件可改成分组实验。
2.学生分组实验,也要按教学大纲的要求把学生实验全部开齐。对于学生实验,若能当堂看清实验结果的须在实验室里教师指导下进行,教师监督学生对每个实验达到操作规范、熟练的程度;培养他们浓厚的生物学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实验课的教学方法
实验课教学应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设备条件等因素,采取探究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多动脑、多思考,锻炼自己能找到一些新方法、新步骤;在讲授理论知识时,最好让学生通过实验的方法去归纳出这些知识,这样做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加强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迁移,有利于充分发挥其科学思维和想象力。
初一生物试题之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初一之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淀粉可以看作是葡萄糖的高聚体。淀粉除食用外,工业上用于制糊精、麦芽糖、葡萄糖、酒精等,也用于调制印花浆、纺织品的上浆、纸张的上胶、药物片剂的压制等。
实验题:(除最后一空2分外,每空均1分,共8分)
1.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一般正确的应该是( )
A.左眼望着目镜,右眼闭着 B.右眼望着目镜,左眼闭着
C.右眼望着目镜,左眼睁开 D.左眼望着目镜,右眼睁开
2.一台显微镜的目镜有5×、10×、16×的三个,物镜有10×、40×,这台显微镜能将图像放大的最大倍数是 。
3.除去显微镜镜头灰尘的正确方法应该是用 擦。
4.物像“F”在显微下显示的图像是“ ”。
5.小红同学在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时,其方法步骤按照课本的要求进行操作,只是在进行遮光处理时不是用曲别针将两片小黑纸片固定在天竺葵的叶片上,而是用宽带透明胶连同两片小黑纸片将整个叶片从上下两面粘住。
请回答:实验结果,整个叶片滴加碘液后,(1)被黑纸片遮住的部分有否变蓝色: ;(2)没被黑纸片遮住的部分(但有被宽带透明胶粘住)有否变蓝色: ,原因是 。
总结:食物进入胃肠后,还能被胰脏分泌出来的唾液淀粉酶水解 初二,形成的葡萄糖被小肠壁吸收,成为人体组织的营养物。支链淀粉部分水解可产生称为糊精的混合物。糊精主要用作食品添加剂、胶水、浆糊,并用于纸张和纺织品的制造(精整)等。
八年级生物试题之动物运动方式
【—八年级之动物运动方式】,水中生活的动物一般以游泳为主,陆地上动物以行走、爬行、奔跑、跳跃为主,动物在空中以飞行运动为主。
1. 下列动物中运动方式是游泳的是( )。
A 蜗牛 B 海豚 C 鹿 D 鹰
2. 下列动物中,既能在水中游泳又能在空中飞行的是( )。
A野鸭 B大雁 C企鹅 D老鹰
3. 善于奔跑的猎豹、狮子等动物适宜于生活在( )。
A开阔的大草原上 B茂密的森林中 C沼泽地中 D崇山峻岭中
4. 骨在运动中起( )。
A 杠杆作用 B 支点作用 C 动力作用 D 连接作用
5. 人体下列关节中,活动范围最大的是( )。
A 肩关节 B 膝关节 C 髋关节 D 踝关节
6. 骨骼肌的肌腱和肌腹的构成分别是( )。
A结缔组织 肌细胞 B肌细胞 结缔组织
C结缔组织 结缔组织 D肌细胞 肌细胞
7. 骨的哪一结构中含有血管、神经和成骨细胞( )。
A骨膜 B骨密质 C骨松质 D骨髓
8. 下列能增加关节牢固性的是( )。
A关节头和关节窝 B关节软骨 C关节腔内的滑液 D关节外的关节囊
9. 关于体育锻炼作用的叙述,下面哪一项最全面( )。
A能使关节囊和韧带增厚 B能加强骨的营养
C能使肌纤维变粗,肌肉粗壮 D以上三项都是
10.手提重物时,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的状态分别是( )。
A收缩、舒张 B收缩、收缩 C舒张、收缩 D舒张、舒张
总结:动物运动需要氧化分解有机物,利用有机物中贮存的能量;人造机器的运动也需要能量,这些能量来源于燃料。
八年级生物期中考试试题(1)
1、盐某物像在显微镜视野的右上方,要把该物像移至视野的正中央,移动玻片标本的方向是 A 左下方 B左上方 C右上方 D右下方
2、显微镜的物镜是45×,要观察放大了675倍的物像,应选用的目镜是( ) A 8× B 10× C 12× D 15×
3、在显微镜视野中出现污点,若想判断污点是否在装片上,可以( ) A转动反光镜 B移动装片 C转动目镜 D转动物镜
4、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是 ( ) A 细胞膜 B细胞壁 C细胞质 D细胞核
5、切西瓜时,流出许多有甜味的汁液,这些汁液存在于细胞的( ) A细胞质 B液泡 C细胞核 D细胞的各部分
6、人体细胞与植物细胞基本结构的不同之处是人体细胞不具有 (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7、玻片上有一“F”字母,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 ) A F B C D
8、“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种现象主要决定于细胞的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9、在低倍镜下观察到视野较暗,要想看到明亮的视野,此时应( ) A调节细准焦螺旋 B调节粗准焦螺旋 C选用大光圈 D选用平面反光镜
10、下列器官中,主要与植物繁殖有关的是( ) A 根 B 茎 C 叶 D 果实
初一生物试题之蛋白质不定项选择题(1)
不定项选择题
1、 凯氏定N法测定的是食品中 ( )
A?氨基N的含量 B?总N的含量 C?真蛋白的含量 D 粗蛋白的含量
2、?关于蛋白质等电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等电点处,蛋白质分子所带净电荷为零 B?等电点时蛋白质变性沉淀
C?在等电点处,蛋白质的稳定性增加 D等电点处蛋白质是兼性离子
3、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具有 ( )
A、调节作用(调节代谢反应的激素蛋白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等)
B、运输功能(如血红蛋白载体)
C、运动功能(如肌动蛋白、肌球蛋白、微动蛋白等)
D、 免疫保护作用(干扰素)
4、蛋白质中含有的元素有 ( )
A、碳 B、氮 C、硫 D、氧
5、下面对氨基酸的说法正确的有( )
A、除甘氨酸外,其它所有氨基酸分子中的α-碳原子都为不对称碳原子
B、氨基酸都具有旋光性。
C、每一种氨基酸都具有D-型和L-型两种立体异构体。
D、目前已知的天然蛋白质中氨基酸都为L-型。
6、下面是必需氨基酸的有:
A、赖氨酸 B、缬氨酸 C、苯丙氨酸 D、蛋氨酸
7、下面能与氨基酸发生反应的物质有( )
A、茚三酮溶液 B、亚硝酸 C、硫酸铜 D、氯化钙
8、蛋白质的二级结构类型有( )
A、螺旋结构 B、β-折叠股 C、β-折叠片 D、回折
9、影响蛋白质三级结构的因素有
A、氢键 B、二硫键 C、范德华力 D、静电相互作用
10、蛋白质在等电点条件下,蛋白质的( )降到最低。
A、溶解度B、粘度C、渗透压D、溶胀能力
总结:蛋白质是由α—氨基酸按一定顺序结合形成一条多肽链,再由一条或一条以上的多肽链按照其特定方式结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初一生物上册知识点之植物光合作用
【—初一生物上册之植物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为普遍、规模最大的反应过程。
叶片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重要细胞器。高等植物的叶绿体色素包括叶绿素(a和b)和类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它们分布在光合膜上。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和荧光现象,说明它可吸收光能、被光激发。叶绿素的生物合成在光照条件下形成,既受遗传性制约,又受到光照、温度、矿质营养、水和氧气等的影响。
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过程、光合碳同化二个相互联系的步骤,光反应过程包括原初反应和电子传递与光合磷酸化两个阶段,其中前者进行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换,把光能转换成电能,后者则将电能转变为ATP和NADPH2(合称同化力)这两种活跃的化学能。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稳定化学能是通过碳同化过程完成的。碳同化有C3、C4和CAM三条途径,根据碳同化途径的不同,把植物分为C3植物、C4植物和CAM植物。但C3途径是所有的植物所共有的、碳同化的主要形式,其固定CO2的酶是RuBP羧化酶。C4途径和CAM途径都不过是CO2固定方式不同,最后都要在植物体内再次把CO2释放出来,参与C3途径合成淀粉等。C4途径和CAM途径固定CO2的`酶都是PEP羧化酶,其对CO2的亲和力大于RuBP羧化酶,C4途径起着CO2泵的作用;CAM途径的特点是夜间气孔开放,吸收并固定CO2形成苹果酸,昼间气孔关闭,利用夜间形成的苹果酸脱羧所释放的CO2,通过C3途径形成糖。这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适应性。
光呼吸是绿色细胞吸收O2放出CO2的过程,其底物是C3途径中间产物RuBP加氧形成的乙醇酸。整个乙醇酸途径是依次在叶绿体、过氧化体和线粒体中进行的。C3植物有明显的光呼吸,C4植物光呼吸不明显。
植物光合速率因植物种类品种、生育期、光合产物积累等的不同而异,也受光照、CO2、温度、水分、矿质元素、O2等环境条件的影响。这些环境因素对光合的影响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在一定范围内,各种条件越适宜,光合速率就越快。
目前植物光能利用率还很低。作物现有的产量与理论值相差甚远,所以增产潜力很大。要提高光能利用率,就应减少漏光等造成的光能损失和提高光能转化率,主要通过适当增加光合面积、延长光合时间、提高光合效率、提高经济产量系数和减少光合产物消耗。
总结:改善光合性能是提高作物产量的根本途径。所以说光合作用对植物生存很重要哦。
初一生物复习资料:人体的呼吸
【—初一生物之人体的呼吸】对于生物中人体的呼吸的复习资料知识的学习,希望同学们很好的掌握下面的内容。
人体的呼吸
1、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作用:
① C形软骨保证气体通畅;
②使进入的气体温暖(鼻腔毛细血管)、湿润(粘液)、清洁(鼻毛、纤毛、粘液)
③但呼吸道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2、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吸气和呼气完成的。是呼吸肌收缩和舒张的结果。
收缩
膈肌收缩 → 膈顶部下降 → 胸廓上下径增大
舒张
膈肌舒张→ 膈顶部回升 → 初中物理 胸廓上下径缩小
辨析:
l吸气和呼气时膈肌的状态
膈肌位于胸腔底部,自然状态是向上凸的拱形。膈肌收缩时,肌肉会缩短变粗,因而膈肌顶部是稍下降(而不是更上凸),使胸廓容积增大;膈肌舒张时,顶部回升,恢复原状,胸廓容积缩小。
l呼吸运动和呼吸作用
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人体通过呼吸运动使外界气体进出肺。
呼吸作用是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需要的过程。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3、肺内的气体交换
(1)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由支气管不断分支形成的大量肺泡组成。肺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①多:肺泡数目很多,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大大增加了与气体接触的表面积。②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1层扁平的上皮细胞,便于气体通过。
(2)气体交换的原理--气体的扩散作用:与一滴蓝墨水滴入清水中扩散开来的现象有些相似,一种气体总是由含量多的地方向含量少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气体在肺泡与血液间的交换,即这种扩散作用实现的,发生在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原理亦是如此。
(3)实验验证:实验“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现象显示,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说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呼出气体与吸入气体相比,氧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
原因是细胞每时每刻都在利用氧,分解有机物获得能量,因此组织处的氧含量是最低的。但总体上呼出气的氧的含量还是远远多于二氧化碳。
(4)气体交换的过程: 肺泡 血液
生物实验教学计划14
分组实验与探究:
实验记载
1、饲养和观察蚯蚓
2、动物的绕道取食(课外探究)
3、蚂蚁的通讯(课外探究)
4、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5、制作孢子印
探究问题:
酸雨对植物种子的萌发有没有影响?
探究假设:
酸雨对植物种子的萌发有影响
实验步骤:
1)用食醋和清水配制模拟酸雨,并用pH试纸测定pH约等于5、4、3、2。
2)取5个相同的培养皿,并标号,在培养皿中放入吸水纸,分别用清水,pH为2、3、4、5的模拟酸雨湿润吸水纸。
3)选取生长状况相同的青菜种子500颗,每个培养皿中放入100颗。
4)一段时间后,观察种子萌发的数量
探究结论:
酸雨对植物种子的萌发有影响
其余试验:
调查自己的'环境保护意识、讨论人口增长趋势、听力测试、调查中学生近视的成因和对策、调查每天的睡眠时间、测定学习时间、膝跳反射、脊髓的结构(标本)、调查糖尿病的发病率、调查居住地人粪尿的处理方法、讨论尿液的形成(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液中其他成分都能透过薄薄的肾小球毛细血管和肾小囊壁进入肾小囊内,形成肾小囊内液,这就是原尿,形成原尿的过程是肾的过滤作用)、讨论人体能量的供给、探究运动对心率的影响、调查食品安全、观察小肠结构
手皮肤的触压觉
探究问题:手皮肤各个部位的触压觉相同吗?
探究假设:手皮肤各个部位的触压觉不相同
实验步骤:用笔的尖端刺激手的各个部位,看看各个部位的反应快慢情况
探究结论:手皮肤各个部位的触压觉不相同
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
步骤:
1)将两个相同的水槽编成甲乙两组。两组均放入20xxml河水,并各培养10只同种、同一批的小蝌蚪。
2)甲组每隔一天加甲状腺激素5mg,持续5次;作为对照,乙组不加甲状腺激素,其他培养条件相同。每两天换1000ml水,每天喂几粒饭或少许熟蛋黄粉和少许切碎的菜叶3)结果如下
后肢长出的平均时间/d前肢长出的平均时间/d尾脱落的平均时间/d尾脱落时的平均体长/cm
甲组4 7 26 0.7
乙组5 9 37 1.3
观察肾的结构
步骤:
1)将一个完整的猪肾置于解剖盘中,先观察肾的外形和颜色(外形似菜豆,内侧凹陷,红褐色),再用手捏捏(表面光滑,手感柔软),问一问气味。
2)用户解剖针将肾纵切,观察内部结构。
3)用显微镜观察肾单位的玻片标本。
探究呼吸时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变化
探究问题:人体呼吸时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有变化吗?
探究假设:人体呼吸时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有变化(呼出气体比吸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多)
实验步骤:
1)将澄清的石灰水倒入两个烧杯,标号1、2。
2)用塑料管向1号烧杯的石灰水里吹气。
3)将塑料管插入2号烧杯的石灰水中,再将洗耳球的吹嘴对准塑料管的管口,然后用手挤压洗耳球,将空气吹入石灰水中。(1号比2号浑浊)
探究结论:呼出气体比吸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多
生物实验教学计划15
1.激发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最好的学习动因是学员对所学材料有内在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进行积极自觉的观察,才能使他们获取正确的信息,发展思维,获得知识,掌握技能,进而认识生物的自然变化规律.
2.操作正确规范,指导学生观察.在演示实验中,教师应向学生介绍仪器的使用规则、操作方法,提出注意事项,最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的每个细节以至全过程,并恰当地解释实验现象.
3.明确目标,系统观察.在生物实验中必须使学生明确所要观察的内容和观察的范围,明确通过观察要获得哪些资料,解决哪些问题;拟定好观察计划,制定观察程序,引导学生进行系统的层次清晰的观察,防止主次不分、顾此失彼.
4.开辟第二课堂,扩大学生的观察范围.如在初中一年级上学期开设植物课时,组织学生到城郊的野地和农田中观赏植物的生活环境和生存状态,采集植物标本,同时也可到城内的`植物园中去观赏各类植物花卉,理解和认识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的主要区别.教学实践证明,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生物课外活动,开辟第二课堂,这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扩大观察范围,培养和发展能力,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都是非常有益的.
几年来,由于我们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促进了学生的想象力、判断力及思维能力的发展.
因为对实验的观察越细致、越准确,学生的认识就越丰富、越深刻,思维也就愈加活跃、广阔,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越强.
【生物实验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生物实验的教学计划11-09
生物实验教学计划05-25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计划12-14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计划7篇12-14
生物实验室总结11-13
生物教学计划11-08
微生物实验报告05-27
实验教学计划05-17
生物实验室工作总结12-04
学校实验教学计划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