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时间:2023-01-19 08:18:52 教学心得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精选15篇)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通常就可以写一篇心得体会将其记下来,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和学习。那么要如何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精选15篇)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1

  今天带孩子们一起学《牧童》、《舟过安仁》和《清平乐.村居》。三首描写从前小孩儿生活的古诗,带领固定在两点一线的现代孩子读,有些意思。

  开篇即问:这三首古诗中各有几个孩子,他们都在干什么,找依据,划下来。小毛眼睛圆圆的,是咱们的体育健将。她站起来答:吹笛子,睡觉。呼啦一下,四五个孩子举起手来表示反对。

  小博士小李字斟句酌:应该是在躺在草堆上看月亮吧。“卧”不一定就是睡觉!有道理,表扬!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学霸小邓站起来,应该是躺在草堆上欣赏月色更有诗意吧!一番讨论,不仅理解了意思,而且颇得了些此诗的意境。好。

  《清平乐.村居》的争论在于锄豆的含义。小学究刘宁徽一口气说下来:大儿子是在锄豆苗,二儿子织鸡笼,小儿子溪头趴着剥莲蓬。看孩子们都一脸平静,显然都接受了这个答案。老师故作奇怪——古代人真傻,连豆苗都要锄掉?聪明的孩子立刻明白了,新转来的.小沈憨憨的,可是脑子灵:“老师,应该是锄掉豆苗地里的杂草吧?”真棒!

  第二步,如果你写牧童,你会怎么写?孩子们循着写人的文章思路答去:写美景,写放牧趣事,写牧童和牛的深情,写牧童的外貌和性格特点。可是咱们要认识的这一位诗人吕岩不是一般人,他是“八仙”之一哦,写的诗,自带仙气。反复读读,看看吕仙人写诗的出人意料处。

  举手的孩子不多,但每一个发言都是难能可贵的真思考。有孩子说:“弄”字用得很神奇,笛声怎么会逗弄晚风呢?明明只是晚风吹来笛声而已啊。老师追问:这样写好在哪里?小汪同学立刻反应过来:写出了牧童悠闲自在,也反映了诗人的悠闲自在啊!干得漂亮,小汪!

  小李也有发现:我们写牧童都会写些放牧的趣事儿,可是吕岩写的却是牧童放牧归来躺草堆上的事儿,选材很独特。老师顺水推舟:为什么选这个写呢?小汪再接再厉,因为这个吕岩很向往这样悠闲自在的生活啊。的确如此,吕岩先生的心情也一定是“即此羡闲逸,恨然吟式微”吧!

  看着孩子们偃旗息鼓,老师来点拨一下:我看笛弄晚风三四声很有意思啊,没出现牧童先出现声音,这种写作方法叫——先闻其声,再见其人。写作时,用这样的方法,更能吸引读者哦!上过习作班的孩子深以为然。

  就这样,孩子们在自己和牧童,自己和吕岩先生之间来回穿梭,把这首《牧童》学透了。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2

  回顾一年的工作,收获颇多,我有四点体会与各位老师共勉。

  一、学习前辈经验,认真吸收消化,是进入教师角色的捷径

  以前,我认为只要专业知识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当老师了,其实不然,教育,不但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一个教书育人的过程,所以,仅有专业知识还是不够的。教育局领导为了使新教师能尽快适应教学工作,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较高的业务素质,安排师训中心和学校相互配合,举办了多次的新教师培训活动。在首次集中培训中,不但向新教师讲述了教育政策法规知识、班主任工作常规、教师形象、语言要求禜?关内容,还特地邀请了优秀教师前来讲课,有优秀新教师的经验介绍,同时,为了提高我们的教学实践能力,师训中心还聘请了各学科教研员,分学科对我们进行了学科教学常规讲解,特别是如何备课的指导,教研员还指定有关内容要求我们进行现场备课、交流,并对我们的备课情况进行点评,让我们初步懂得了如何备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为开始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每一节课,各位老师都进行了精心的准备,无论教学设计或教学效果,都是无可挑剔。在这条不断探索的路途中,我们需要的是谦虚的请教和经验的积累。

  二、吃透教学内容,做好备课笔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想,这也同样适用新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你的第一堂课,一定要充分展示自己的素质和魅力,给学生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这将会对今后的教学和你在学生中的形象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语言要生动活泼,朗读要声情并茂,板书要工整美观,讲解要深入浅出,仪态要落落大方,表情要富于变化。另外,对于小学生加点小道具、小奖品、小竞赛,会让学生觉得鲜活。小故事、小笑话、小谜语会让学生感到快乐。总而言之,要尽你所能走好第一步,如果第一堂课你能让学生喜欢你,佩服你,那么以后的路就顺畅多了。

  三、融入教学环境,掌握学生特点,是顺利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

  由于老人溺爱或亲友疏于管教缺少正确的价值引导,所以,这些孩子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都不是很理想。更严重的是,很多学生都对自己缺乏信心,上课的时候很少有学生会积极主动地举手发言,就连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也是一样。

  作为教师,我不妄想在一开始就扭转这个局面,最需要做的是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班级里每个学生的名字,让每一个学生知道你认识并关爱他,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直呼其名都显得更有效果。要记住学生的姓名,有几个小窍门:比如画出学生座位表,强化记忆,必要时,也可以把它放在讲桌上或者办公室里,有空就看一看;也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脸部特征认真纪记忆。还应该尽快地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状况及其家庭情况,以便因材施教。你的爱心如同阳光,要让教室的每一个角落都感到温暖。要细心观察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及时予以鼓励、表扬。要经常不经意地说出某个学生的一件值得称道的小事,使他经常受到鼓励。不知哪个激进的教育家说过,有时候我们对待孩子,要“昧着良心说好话”。初听这句话,觉得有些偏激,细想想,如果出于爱,出于从心底里的赏识,有意识地夸赞一个孩子,夸到他“灿烂发光”,有时真的能奏奇效。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也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似乎永远没有出息,无论你怎样批评教育都照样我行我素;有的学生的智商似乎真的偏低,不管你如何苦口婆心的辅导帮助,他们依然是成绩单上的最后几名;有些学生似乎永远是品质恶劣的学生,他们自上学起便是班里的“捣蛋鬼”,老师们的“眼中钉”。而这些学生也有自己的小天地,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他们排斥所有的老师,故意制造恶作剧,惹老师生气等等。面对这样的局面,我也曾经一度苦恼过、迷茫过。

  三十六、溧阳之行:

  一天半的溧阳学习,见到了许多网友,也学习了不少新的东西。又意外遇到了几年前一起学习的同学,真是高兴,从她那里,我又学到了很多。

  本次习作论坛,让我对习作教学有了较为明确的方向,刚好也应合了我下来教一年级的目的,想从一年级开始就以阅读与习作并进的方法,引领学生走进习作、乐于习作,蓝山咖啡的做法给我很大的启发。于是边听边学边构思着自己的教学计划,决定分步进行。一年级以激发兴趣为主。

  一、乐于表达

  一年级的孩子是非常天真可爱的,让他们说出自己所做所想,应该不成问题,所以决定从先从引导孩子们乐于表达着手,分两步进行:一、以活动为基础,活动后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我当场记录,再让学生读读。以提高他们的成就感,让学生觉得说出来是快乐的,写下来,留下记忆更好,让他们初步明白习作其实是以满足自己的需要为基础的,它是为了留住快乐,留下回忆,以此引导学生乐于表达。二、班级循环日记也同时并行,以家长记录为主,让循环日记在每个家庭里传递,传递孩子们的心声,家长的期望,老师的引导,以此形成一个和协的教育氛围,良性的循环,激发孩子们说、写的兴趣。

  二、阅读储备

  引导孩子从童话读起。这也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教师引导学生读书,先以师读为主,以激发兴趣为主。二、家庭阅读,也是先让家长读带动学生读,以激发兴趣为主。让家长带动学生读起来,需要一些引导。主要告家长书的形式让每个家长明白阅读的好处,也以自己带读开始,激发起兴趣后,让孩子们自己阅读,阅读的内容目前以带拼音的童话故事为主,让童话故事走进学生的生活,让孩子们离电视、动画片略远一些。

  如此再配合班级的活动,如小小故事会,看我读故事,等等来激发孩子们读书的兴趣。 这样读写结合,步步推进,我想孩子们的阅读习作的兴趣,应该会被调动起来。先说到这里,以后的计划看实施的情况再定。

  但愿不要被那些无谓的东西挡住了我的脚步。

  三十四、我们该怎样教拼音?

  很久没教一年级了,现在教了几个月的一年级,考了几次试,有一些困惑,写出来想和大家探讨!

  先说我们学拼音的目的:让孩子们学习拼音是为了能更快更多的识字,能读拼音读物,较快地让他们有阅读的机会。如果是这个目标,那我觉得孩子们只要认识声、韵母,会拼读就好了。

  可是看看我们的试卷,找出下面音节中的声母,写出下面音节中的韵母,或者是把音节补充完整,找出音节中的三拼音节,整体认读音节等等,搞得好象是在研究声韵母,像搞语言研究的。当然如果仅仅是我们教师想弄清楚,那对教学一定会有帮助的。但是总是认为用来考学生,那就过分了。一直不赞同让学生把音节拆了分,分了合,有那必要吗?这一段时间和孩子们相处以来,发现孩子们能基本读出来,却不会把给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

  鼻韵母带上正确的帽子。要他们分清这些实在是要占掉孩子们很多时间,总觉得有些得不偿失。

  目前为了应付试卷上的那些题目,实在让我和孩子们吃尽了苦头,用来读的时间少了很多,对音节的熟练程也就降了不少,而且有些孩子已经有了厌学的倾向。是啊,一个才从快乐的`幼儿园上来的孩子一下子就这么辛苦,怎能让他们品尝到学习的乐趣呢?又怎会不怕学、厌学呢?

  其实我觉得小朋友们只要会读会拼就好了。看到一个音节会拼读出来,目的不就达到了。你说分清了声韵,也会拆会合,那当然能更牢固地掌握好拼音,可是那样,孩子们付出的太多了。再说对以后的拼读也没有太大的帮助啊。

  胡言乱语!不过也是我的困惑,我被这些已经搞得精疲力尽了。我喜欢酸奶做的一些拼读练习,觉得那些音节孩子们拼读会了,也就行了。

  有时候我甚至觉得学拼音对孩子们来说也是多余的,还不如直接学习汉字的读音了,反正常用字就那么多,用三四年的时间,也能学会的。

  二十二、品德课:心中有“规则”

  好久没有听品德课了,今天听了一节市级的品德课试教。发现教者没有把握好品德课的特点,有上成语文课的倾向。

  听课时匆匆忙忙看了看孩子们的课本,课本中的文字内容非常多,编排也非常典型,那里的故事很多,也很符合文章主题。但是如果教者把这些内容都在课上完成的话,那么势必会成为一堂阅读课。我们老师在备课时也是因为这一点而无法把握好,使得自己的课变成了感受全国人民同心协力抗击“SARS”的课。

  其实本课中的线索非常明了:规则的重要性——规则在心中——我心中的规则。这是一个非常明了的引导学生明白有了规则,生活会更方便的教学思路。为什么教者没有看到呢?因为课本中的一个个故事,一个个小设计,一个个为方便教者更好地教学,方便学生更好地理解的故事、问题设计遮蔽了我们的眼睛。有那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觉。

  细细想想,想把这一课上好,先让孩子们自己去阅读这些小故事,先自己通过故事感受规则的重要性。不过这个过程得放在课外,让孩子们把它们当作课外阅读来读。五年级的孩子一看就懂。那我们课堂上做些什么呢?帮助学生充分感受规则的重要性后,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说起,看看身边有哪些规则,以“我们要不要遵守它们?”展开讨论。孩子们可以引用书本上提供的事例来印证,也可以运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或看到的课外的事实来引证规则的重要性。接着再做做老师设计的,或孩子们在引证时设计的小游戏,以此来导行,让规则深入学生心中,我想可能效果会更好。

  只是这中间的小辨论,我们还得好好想想,如何导入,如何引发学生展开辨论,都是我们要好好思考和设计的。而且这里教师的把握度不大,稍一不慎,会被孩子们牵着鼻子走。而且不同的孩子,他们在辨论时的反应也是不同的,孩子可能会想到哪些内容,如果他们无法进行,怎么办,偏离了我怎么拉回来。等等都要我们好好思考,想好应对策略才行。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3

  今天,听了两位优秀老师的课,实实在在的语文课堂让我对小学语文教学有了更深了解,每一节课都让我有所收获。下面就谈谈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吧。

  一,教师语言有魅力

  当我听着这些教师的课时,她们的语言亲切和蔼,它能带领学生欣赏中国地图,引出狭小的课堂,深入人的心灵深处……在教学小学三年级苏教版《北大荒的秋天》这一课时,让学生一边观看图片,一边欣赏,声情并茂的语言勾起了学生爱国的思绪。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再者扣人心弦的过渡语言,激发了学生对自己生命的珍惜与热爱,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

  二,积极倡导“自读感悟、开放引导”的'课堂

  新课标中说到:学生的自读感悟是第一位的,教师的引导调控是第二位的着眼于学生自主发展的阅读教学,应该是一个“先学后教、先读后导、先放后扶”的过程。”我想,《你把鱼放掉》一文的教学过程就是这种教学模式的一个充分展现吧。

  本课教学有这样三个层次1、初步综合阅读阶段的自读感悟,2、局部分析阅读阶段的自读感悟;3、深入综合阅读阶段的自读感悟。

  三,评价语言的收获

  两位老师评价学生的语言是那么贴切、适时、到位,老师评价语言丰富,适时、到位,我记下了这些美丽的语言:没关系,学习就是从不会到会;通过看看,听听,生活中就会学习;你最聪明,会听就是会学习;会发现就是会学习……这些激励的语言没有任何浮夸之气,听起来顺耳、自然,连我都觉得内心深受鼓舞、激励,别说孩子了,在以后自己的课堂上,也要让我的学生感受到这样的语言。

  两位教师的语文教学真正体现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体现了“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她们的课不但具有“灵”性,很扎实。我深深的体会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文化素养很重要,需多多读书,不断丰富自己吧。这次听课学习对我自己是一次提高,也是促进,在以后的日常教学中,我会努力上好每一节课,向身边的优秀教师学习。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4

  课堂成败与否,课堂效率的高低,不仅依赖于教师的学识水平、语言表达能力、评价艺术等,更重要的在于教师的组织教学能力。学生应该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下,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有组织、有纪律、高效率的学习。可是,怎样组织、引导并参与学生的语文学习呢?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与实践充分证明:科学有效的提问,是激活课堂、促进教学实现动态生成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师课前应当充分预设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引领性问题,并根据学生在课堂上不断生成的新问题,调整、重组、灵活机动的组织教学。我围绕“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积极探索,在前阶段提出了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十项策略:

  (一)态度真诚

  提问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获得知识和找到获得知识的方法。教师如果在提问时能神态自然,以鼓励的眼神和亲切的话语鼓励每一位学生,这样学生就会积极参与到问题思考中来。但是,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是不一样的,思考的结果也千差万别,无论答案怎样,教师

  要公平、公正,要满腔热情,一视同仁。对回答正确的学生,教师要予以表扬,对回答错误的学生,教师也不指责和嘲笑,真诚而又耐心地加以引导和启发。另外,提问要尽量照顾不同层面的学生,不能只提问几个“尖子”学生而忽略其他学生,特别是成绩差的和不善言谈的学生,从而调动每一位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二)因人施问

  孔子因材施教这条教学原则,应用于课堂提问中,即为因人施问。教师在预设问题时,要根据学生情况,分层次预设;在选择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因人而异。如课前检测字词时,可让程度较差的学生来回答,以增强差生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对课文理解及一般性的概括问题,可以让中等学生回答,以促其思考,提高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对于难度较大的拓展性问题和综合性表述题,可以让程度较好的学生和部分中等生来回答。教师对他们的回答要加以点评,让所有学生在比较与鉴别中,提高分析能力与概括能力。

  (三)注重实际

  教学不仅要从教材出发,更应从熟悉学生,了解学生认识水平。只有全面了解学生,我们的提问才能与学生的.思维接

  轨,才能取得教学主动权。因此设计提问,我们既考虑学生的思想方法,又考虑学生的知识层面和兴趣爱好。

  (四)体现整体

  传统的语文教学都喜欢将一篇课文肢解开来,零碎地发问,易形成分析的疲劳。提问应注意有利于学生整体感受文本,在此基础上深入研讨关键点。围绕问题,学生可开展小组学习,也能使课题充满生机。

  (五)创设情境

  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创设情境问题是必要且重要的一个环节。好的情境问题,不仅能营造良好的氛围,避免传统教学“一张嘴、一块黑板、一张嘴”的尴尬局面,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提高课堂效率,更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当然如果情境问题过大,过于宽泛,学生容易“跑调”,很难被引入课堂学习的正轨,造成课堂教学时间严重不足,宝贵的学习就这样白白浪费了,从而导致课堂效率低下。

  (六)重视体验

  设计的问题能让学生有亲切感,有利于学生说真话、抒真情。比如教学《中彩那天》,可以提问“联系自己的实际,

  说说你中奖的感受?”“《中奖那天》中的父亲得到那辆汽车后能经过道德抉择把汽车还给库伯,你感受出什么?”这些问题切合学生实际,学生有话可说,能激发思维,形成热烈的课堂气氛。

  (七)巧妙变换

  教师在讲授课文之前,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识地给学生设置一些悬念,当学生带着解开悬念的渴望学习课文时,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在此基础上,老师顺势引导盲人青年的认真刻苦,完成了本文的教学重点。

  课堂提问不要只局限于一个角度,采用一种表达形式,在学生能够接受的前提下,适当变换角度提问,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八)体现“两”度

  所谓坡度,就是在提问时,做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把学生的思维一个一个台阶地引向求知的新高度,如《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文中伽利略曾经讲过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理由很令人费解,人们相信吗?你是怎么认为的?教者演示伽利略的实验学生就

  不难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了。如果只是照本宣科,那么往往会造成整堂课的气氛沉闷。

  挖掘深度,在教学中常可以发现这种现象,提问时老师和学生一问一答,教学气氛看起来很活跃,但课后如问学生有哪些收获,学生有时就显得很茫然。如果答案就在教科书上,学生能回答完整;如果书中没有现存的答案,有的就答非所问了。因此,必要时应增加提问的深度,使学生咀嚼有味,才能引发学生创造性的火花。

  浅显的提问,往往使学生收效甚微,只起到浮光掠影的作用,因此,在必要之时增加点深度使学生咀之有劲,品之有味,能够领略更奥妙的知识殿堂,有时还会引起创造性的火花。

  (九)强化重点

  现行语文教材深入浅出,可读性很强。如果教师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地提问,学生就会感到索然无味。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文本特征,有重点的设计问题,或设计问题反映重点。避免所提的问题太直太露,要做到直题曲问,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求知的热情。提的问题,经过学生的思考和教师的点拨,学生便能幡然顿悟,从而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

  学生在掌握了课本知识后,对重点需要进行巩固,而重复提问又容易引起学生疲劳与反感,成为无效提问。因此,教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设计问题,反映重点。比如学习《长征》一文后,可以设计问题:在本文的古诗词语中,你知道哪些词语在语境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你还知道历史上红军的哪些感人的故事?长征中的红军精神对你有哪些影响?等等。这些在原有知识基础上的提问,可以让学生想得更深,想得更广,也容易激起学生的思考和回答积极性。

  (十)“节外生枝”

  “节外生枝”教语文,也就是在研究文本的基础上,促成课堂生活与课外生活知识的链接,策动各种教学形式与活动形式再生成,在这样的情境中产生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探究精神。“节”就是课内知识,“枝”就是在联系课内知识基础上拓展开来的其他知识与问题。通过“节外生枝”体现语文的综合性、实践性特征,丰富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最大程度地开掘出语文课程丰富的资源。可以从续写情节、比较主题、评说思想、学科渗透、联系生活。等角度设计拓展的问题。

  课堂提问,既要讲究科学性,又要讲究艺术性。好的提问,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在

  语言王国里遨游;好的提问,需要我们教师要做有心人,问题要设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每一根神经,就能极大地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5

  我有幸参加了安庆小学语文教学观摩活动,感谢学校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让我走近名师,一睹名师教学的风采。这次活动让我受益颇多,使我深刻的感受到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诗性化。我从此真正的认识了熟悉教材、把握教材和更好的驾驭教材的重要性。不同的理念,不同的设计思路让我切实感受到了他们的扎实教学功底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为我下一步的发展指明的方向。通过这次听课,让我受益不浅。下面我就结合实际来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首先,教师上课注重与学生沟通,增进师生之间的亲切感。如刘璟老师在上课之前就播放了一组图片,回忆去年她与这群孩子在一起学习的.样子。而何世千老师则是让学生看着他评价他,并与他们谈各自的梦想。这样,互不相识的学生与老师就立刻熟悉起来了,让学生的身心变得愉快了。从而,他们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心态投入教授学习。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如果我们上课前都与学生交流,这样可以不仅起到把学生的注意力拉到课堂上,而且缓解了学生的紧张感,为学生在课堂上的正常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做好了铺垫。

  其次,充分的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每一位上课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造充满趣味性的学习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比如何世千老师的《圆圆的沙粒》这堂课中,老师与学生一起扮演了沙粒及他的同伴们,分角色有感情了朗读了课文中的对话。 而刘璟老师让学生自己结合实际理解文中的“什么是永远不会回来了?”从中我们知道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不过是一个引导者。

  再者,课堂以词语教学为核心。三四年级的孩子刚进入写作阶段,词语和语句的积累对他们的写作环节是一个重要部分。每一位上课老师都是以词语组合复习为切入点导入新课,最后又以积累词语与语句做收尾。在何世千老师的课中,老师开始让学生用出示的几个词语简略的讲述课文内容,课文总结时有让学生说出积累的词语。这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如果我们能在教学中充分意识到词语的重要性,从而加强对学生的训练,那学生对词语的积累及运用也会有进一步的加强。

  我以此次学习为契机,继续好好研究教材,思考教学,组织教学,增进自己的教学水平,给孩子们呈现出一堂堂精彩的语文课,,让孩子们在语文的世界里快乐的成长。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6

  这次小学语文教师全员培训的网络学习所给予我的启发和经验却是一笔永久的财富。视频中几位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专家给了我们具体的指导,使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匪浅。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几点体会:

  一、教师要不断进行知识更新

  这次培训中专家们的讲座,我明白了阅读的真正意义,从大处说是为了国家的发展,而从小处说则是为了每一个学生、每一位教师的成长和生活。所以,阅读不应是一句虚无缥缈的口号,而更应该具体地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们常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应该有一桶水。那么这桶水从哪里来,从书中来,历史、哲学的、自然的、科学的??我们都应有所涉猎。这样我们的知识才能时时处于更新的状态,才能更好地去教育学生,去引导学生,并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阅读的快乐,而不是为应付读书而读书。

  二、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新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是什么?一句话: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因此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

  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新课程中也说到: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直接培养能力。可事实上,有多少人真正领悟到新课改的真谛呢?此外,老师也告诉我们:我们教师必须发现学生的优势智能,发展他的优势智能,为他们的“成才”提供方向,让每一个人都能为社会发展尽己所能。

  三、把主动权还给学生

  只有把学习的选择权真正归还给学生,学生才有了获得主动发展的前提。

  作为教师,我们肩上的担子是沉重的,面对如此重大的.革新,我们要做什么?首要的是我们要更新观念,要敢于打破传统教学中的条条框框,在教改的路上敢于创新。继而走上务实之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讲求实效。这也是我在阅读教学方面最大的感悟。语文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形态,有特定的目标和任务,有独特的个性,这就是语文的本。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牢牢把握住这个本,从关注内容到关注语言,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汲取传统教学中可取的东西。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不断拓展自己的阅读面,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把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结合起来,使自己无愧于“人类的灵魂工程师”这一称号。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7

  自从学习了《小学语文教学评价》这本书以后,对教学评价有了新的认识。教学评价是一种中观和微观的教育评价。语文教学评价,即是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新课程评价理念的指导下,系统、科学地收集、处理教学信息,对语文教学活动以及成果,给予价值判断并以求改进的过程。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有考试评价、即时评价、作业评价、成长记录评价等多种形式。

  新课程的评价改革提倡发展性评价,讲究方式的多种多样。除了一般考试测验外,还有访谈、观察、文献研究、范例考查、个人经历记录时。然而有的教师误以为任何一种语文学习都需综合运用各种形式的评价。他们在实施过程中不顾学生实际,不顾学生的起点、身体和心理承受能力,无限扩大评价界面。如一篇作文写好后,先自改自评,再小组评,班级评,然后家长评,写评后反思评后报告,再呈交老师评。殊不知学生作文在众多的评价中已面目全非,已找不到初写的影子,学生自己已耗掉了多少快乐自由的时间,有种疲于应付之感。长时间的折腾,不仅加重了学生学习负担,加大了心理压力,也致使学生丧失了写作激情,反而失去了评价效果。

  兴趣是最好的动力。要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要想办法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为增加学生的知识占有量,每天利用晚自习的时间让学生介绍文学作品、讲解诗词,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组织进行演讲比赛和诗词背诵比赛,培养学生的兴趣。

  制定一份切实可行的新课程评价计划。细致周详、切实可行的计划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因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既要备教材也要备学生,备课不充分,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因此,我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备好每一节课,广泛搜集材料并与老教师交流。抓住教学的重点,采用最佳的教学策略。认真备课对课堂教学十分重要。

  人的一生在学校的时间是有限的,所学的知识也受时代的局限,学生们要在未来有所作为,要在未来跟上时代,就一定要不断地学习,终身学习,更新知识结构,去吸收新东西。可见,学习方法比知识更为重要,教给学生方法才是教学的根本。因此现代教师的角色应由知识的占有者转化为知识的组织者,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化为学习的促进者,超越课堂的藩篱,将现代教学过程演化为“培养学习者”的过程,实现由“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根本转变。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终身学习的本领。而学生灵活运用传授的方法又还需要一个循序渐进、反复训练的过程,为此,我针对不同的知识版块,采取了不同的训练方法,夯实基础、扩大积累、培养能力。教师应如何去评价他呢?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针对学生基础差的特点,从基础入手到提高能力直至学以致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习效率,学生获得了一些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教学我得到了许多,同时也发现了自身的很多不足。语文教学是一个纷繁复杂的工作,在今后漫长的教学生涯中,我还要不断努力,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和业务水平,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切实为提高学生语文素质更好地服务。

  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必须首先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特别是当学生的价值取向与教材、与教师的理解有偏颇时,我们如果能用宽容的眼光去理解孩子,去保护孩子纯真的心,那我们的评价语言才会宽容、亲切、真诚,才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尊重与赏识,从而增强他们继续超越自我的信心。面对学生错误的理解,有一位教师这样说:“我佩服你!你有已见、有思想,有个性!我不同意你的意见,但我佩服你敢于发表意见的勇气。”老师的话赢得了学生们经久不息的掌声。

  教师充满魅力的课堂评价语言,虽不是蜜,但可以粘住学生;虽不是磁,但可以吸引学生。在课堂中,它让我们看到的是学生一张张阳光灿烂的脸,听到的是欢声笑语,体悟到的是学生的成功感受。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8

  我学习了“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后,使我受益匪浅。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得到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三疑三探”的好处就在于紧扣了一个“疑”字和一个“探”字,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一波刚落,一波又起,环环相扣,持续推进课堂教学的进展。“三疑三探”为改革课堂教学总结出了一条先进的教学模式,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提出了挑战。从课堂抓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变教师讲,学生听,一言堂,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是引导者参与者,把课堂变成学生学习、展示、思考、合作、交流的舞台。争取让“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融入每节课。

  所谓“三疑三探”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新知识阶段的三个主要环节,即:1、设疑自探:针对教学目标,设置情景,引导学生自学自探并提出疑问,老师归纳、梳理、补充问题,形成自探提纲;2、解疑合探:对教学任务和提出的问题限定时间,进行合作探究,当堂解决本节课提出的相关疑难问题;3、质疑再探:教师引导学生针对已学知识提出新的问题,深入领会教材内容,探究更全面、更深刻的问题答案。最后,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拓展,因此这个教学模式也被概括为:“三疑三探,运用拓展”。

  通过“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学习和探讨,我知道了如何做一名创新型教师:

  一、创新型的教师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一个富有创新型的教师,心中不该只想着学生的分数,应更多地考虑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否得到提高,创新意识是否得到加强,应更多地为学生今后的生存发展着想,因此创新性的教师要实现以下几个转变:

  1、变传授知识为培养能力。把培养能力增长才干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把传授知识渗透在培养能力,培养方法之中,变知识积累第一,能力培养第二为培养能力第一知识积累第二。

  2、变封闭的课堂为开放的课堂。开放的教学形式,组织者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地点可以是课堂,也可以是自然社会。

  3、变教条式,灌注式为“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二、创新性的教师要真正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

  没有主体性和自觉性,就不能有创新。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处理好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的关系,真正发挥学生的创新主体作用。

  1、教学中要给与学生的积极评价。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采用积极的教学评价手段,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培养。如采用“解疑合探”的这一模式教学,是指通过师生或生生互动的方式检查自探情况,共同解决自探难以解决的问题,合探的形式包括三种,一是提问与评价。操作的办法是: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或中、优等生评价。二是讨论。三是讲解。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尤其当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提出一些出乎教师意料的问题时,有些教师会不自觉的扼杀学生的创造性。这是不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兴趣的。

  2、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要学习西峡县探索了多年的“三疑三探”的教学模式。“疑问疑问,有疑便问”有了疑问,才会思考,才会探索,所以课堂的开始首先要提出问题,用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发现问题,大胆怀疑,寻根问底是创造的开端,也是创新性人才的重要品德。

  3、真正把时间还给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创新的主体。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有些知识学生通过独立或合作是完全能够解决的,因此教师在课堂和课后都应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发现,去创新。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三讲三不讲”。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独立学习,思考。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转变为主动的学习。

  总之,“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最突出的特点在于:以培养学生的设疑探究能力、思维创新能力为目标,巧妙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敢于大胆质疑,积极回答问题,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品尝到学习的乐趣。同时,把教师苦教,学生苦学,变成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最大限度地解放了教师,解放了学生。这一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恰到好处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践行了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教师的责任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这一伟大的教育思想,也是同新课标的要求是一脉相通的。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9

  寓言中的故事是形象地描绘,道理是抽象的概括。小学生思维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所以寓言教学要重视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寓言形象。这方面可从四个方面引导。

  1、领会寓言里形象的语言。

  寓言和其它的文体一样,也是用形象的语言来描绘的。因此,要引导学生理解寓言。例如《亡羊补牢》,要引导学生通过理解“后悔”“还不晚”、 “赶快”、 “结结实实”、 “再也没丢过”等这些形象的词语的含义,说明它的作用,从文字中掌握养羊人知错就改的形象。

  2、想象寓言里的艺术形象。

  寓言有明显的比喻性,作家总是把所包含的整个事件当作一个比喻,运用讽刺、夸张的手法,塑造生动的寓言角色,狡猾的狐狸、井底的青蛙、掩着耳朵盗铃的人等都是可笑而又发人深思的人物或角色。我们要引导学生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进行想象: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发展经过、事件高潮、结果。我们要利用寓言运用的这种表现手法,再现寓体生动的情境,要让学生仿佛看到寓言中的角色,但在引导学生想象时,不宜再扩充创造。

  3、用朗读增强形象的.鲜明性。

  寓言故事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在寓言教学中。我们可借助朗读手段来增强形象的鲜明性,寓言是一个很有情趣的小故事,所以朗读寓言时应用日常讲故事的口吻即可,语调轻松、幽默中带有讽刺意味。例如,我在教《狼和小羊》一课时,指导学生抓住教材中的人物语言特点,如狼的蛮横,小羊的善良等等,用有感情的朗读去突出狼和小羊的形象,去加强儿童对形象的理解。

  4、观察插图深入画面的意境。

  寓言故事常常配有插图,寓言作家所创造的插图具有幽默、风趣、童话般的意境。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观察插图,要重视把观察和想象结合起来,深入画面的意境,认识事物的本质意义,为揭示寓意做好准备。例如,我在教《狼和小羊》一课时,让学生联系插图朗读课文,想象当时小溪边的情景。充分利用书中的插图,加强教学的形象直观性,让学生感知狼和小羊的个性特点,狼的声音粗暴、凶残和蛮横无礼,小羊的软弱温驯,从而对小羊产生同情,怜悯。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10

  在我还是学生的时候,我是那种较为下死功夫的学生,虽一直保持着较好的成绩,但一直很辛苦。我清楚地记得当时班里有一个同学,他整天都喜欢出去玩,在校园里、操场上经常都能看到他玩乐的身影,但每次考试,他的成绩一直都名列前茅,让我羡慕得不得了。

  现在,我成为了一名老师,我就一直在想,怎样让孩子们有个轻松愉快的童年的同时,又能够拥有好的成绩呢?

  一次在无意中看到一篇名为“玩出来的好成绩”的文章时,我的心里不禁为之一触动,是呀,如果我们的孩子都能玩出好成绩,那该有多好呀。

  细心地读完这篇文章时,我受益匪浅。课堂上,老师把需要掌握的知识编成游戏,使学生乐于参与;课间,老师和孩子们共同玩各种游戏,和学生打成一片,因此,他的学生爱学、乐学,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我想,我也可以把游戏引入到自己的教学中去。教育家卡罗琳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游戏是学生最喜欢的一种活动,把游戏引入课堂可以寓教学内容于游戏之中,学生不仅可以在游戏中完成教学任务,反过来又可以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快乐和满足。这种教学形式更贴近孩子的心,使它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手段。

  在语文课中有许多需要背诵的词语、段落,让孩子们机械地背诵孩子们没有兴趣,背起来也是无精打采的,效率不高。我经常在班里不定时地举行“小组火车赛”的游戏,小组与小组之间展开,每次竞赛每一小组都要有三个同学接受考验,第一个同学是小组推荐的,第二个同学是老师随机指定的,第三个同学是别的小组指定的,每次胜出的小组可以获得一个星星,为了自己小组的荣誉,这样,孩子们每次在游戏举行之前都会特别认真地背诵,不但背诵的积极性很高,效率也很高。

  我发现,孩子们在玩游戏时,心情是放松的,思维是敏捷的,语言是流畅的。因此,课堂教学中,我们应结合教材,通过创设情境、游戏互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去,引起学习的欲望,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使我们的孩子在玩中提高成绩。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11

  近期,我参加了小学语文教学公开课活动,聆听了不同年级、不同学科老师的课,收获良多。置身于课堂教学中,看到各位老师气定神闲,信手拈来,不时激起一个个教学的浪花,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更让我连声赞叹,这样的功底岂是一日可为?我要向她们学的地方还有很多。

  赞叹之余,更多是深深的沉思,为什么会有如此的魅力?为什么在课堂上学生乐此不疲?

  一、教师语言具有艺术的魅力。当我听着教师们的课时,我想教师的语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带领学生进入课文中,如《从现在开始》一课,学生自己成为森林中的小动物们,融于大森林中。有的老师在教学时,她让学生一边观看图片,一边听老师的介绍,声情并茂的语言勾起了学生思绪。如《浅水洼里的小鱼》等。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老师扣人心弦的过渡语言,烘托了课堂的气氛,同时也激发了学习兴趣,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课堂语言简洁,准确,能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唤醒学生沉睡的记忆。

  二、自读感悟、开放引导的课堂让人耳目一新 。新课标中说到:学生的自读感悟是第一位的,教师的引导调控是第二位的。着眼于学生自主发展的阅读教学 ,既是对学生感悟结果的评价,也指向了学生的感悟态度,指导了感悟的方法,同时,其激励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在课堂上用我们欣赏的眼光、赞赏的话语去激励学生,我们是能办到的。“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思索,经历,从而解答疑惑”让他们充分体验思考所带来得成功,树立起学生我能行,我一定行的理念。看似平常的提问,却把学生的思路引向了更高层次的探究世界。如《地震中的父与子》《跨越海峡两岸的生命桥》。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通过学习,感悟,最后解决问题,学生成为课堂的

  我想这些老师的课如此有魅力,都做到了以下几点:

  1.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老师的语文功底要扎实,语文素养要高,深入研读教材。

  2.驾驭课堂教学能力要高。巧用心思,精心设计,从学生出发备课是必不可少的。

  3.简简单单教语文,静下心来钻课文。

  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向各位老师学习,根据自身特点,根据教材设计教法,学法,形成自已稳定的教学风格。这是我下一步要努力的。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12

  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实施,促使小学语文在教学目标、教学资料、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方面较传统的教学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小学语文教学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1。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设计不合理当前,仍有一部分教师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把握不准确,教学观念陈旧,教学设计不合理,忽略课前设计和课后设计,不能有效地对小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无法提升其学习兴趣。

  2。教学资料脱离学生实际,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大多能根据不一样年级学生的特点设置教学资料,但教学资料和主题偏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仍有发生,忽视了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特征,超出了小学生心智成长和生活阅历水平,使得小学语文教学显得枯燥。

  3。教学模式缺乏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新课程改革强调对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新本事和运用本事的培养与发展。针对这一要求,小学语文教学进行了诸多的尝试,可是总体来说,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除了存在形式化的弊端,还存在教学过于自由放任的问题。有的教师在教学中虽然强调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可是没有具体而充实的资料和有效的课堂组织。有的教师则把课堂全部交给学生,不管什么教学资料都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师主导作用不能有效发挥。教学方法和手段缺乏创新,手段单一。教师缺乏主动性,只是选择陈旧的教学方式去管理学生,教学气氛沉闷,语文教学显得乏味,不能够激发学生的进取性和创造性,教学效果无法提升。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探索

  根据新课程改革理念,小学语文教学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运用本事和合作创新本事,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能够从以下几方面出发。

  1、高质量备课,合理设计教学资料备课是教师开展教学的`前提,也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基础性工作。教师要依照课标与教材进行高质量的备课。一要吃透教材,研究学生,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心理特征出发,设立具有弹性的课堂教学资料,科学制作教学课件,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二要研究不一样发展水平、不一样性格特征学生的需求,选择富有时代气息的、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资料,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知识就在生活中。三要合理进行教学设计,创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注重活动设计,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

  2、创设多元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更新教学理念,经过各种形式创设教学情境,引发学生思考、探究和创新,营造“师生平等交流、共同参与”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教学质量。一是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期发展为重点,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和学习需求,创设多元的情境,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鼓励学生自主探索适合的方法。二是努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的热情。经过学生之间的合作竞争、相互启发,挖掘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在互动中掌握语文知识,提高思考本事。三是根据教学资料科学设定相关活动,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开展多样化的游戏教学与参与式教学,开展竞赛、小组讨论等活动,实施创新式管理,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过程,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本事。

  3、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创新语文教学方式、方法要适应课标理念的发展、变化,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需要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进行不断的创新与改善。教学中,教师除了应运用“做游戏、讲故事”等方法,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的优点与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不仅仅能增加课堂容量,并且能化抽象为具象,使教学资料更加生动、形象、具体,利于学生获得明确的感知,更好地理解、掌握语文知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进取性和主动性。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13

  经过本学期微格教学课程的学习,我的收获是巨大的。作为一名工作了8年的小学英语教师,我特别庆幸自己还有机会重回大学校园,特别荣幸自己还有机会再次聆听李娟华教授的指导。因为,这些年的繁重工作,使得我把精力和时间都花在每日的讲课、备课、判作业、班级管理中,很难真正静下心来学习教育理论知识。如今,微格教学这门课程将教育实践与理论知识紧密结合,使我收获颇丰。

  一、多学科教学,精彩纷呈。

  在我们六位15级小学教育研究生的同学中,每个人有自己擅长的学科教学:酷爱研究数学的阳阳、讲课时声情并茂,语文老师好胚子的丹丹、已有英语教学经验的在职教师楠楠和我、艺术设计系出身立志教美术的苗苗、教得了中学物理、hold得住小学科学的蒙蒙。连续几周,我们每个人精心准备自己的授课内容,平时经常聚在一起讨论教学设计、课件制作等话题,只为周四下午微格教学的“精彩一课”。六位同学,六次专场:

  1.楠楠的三年级英语课《hot soup》;

  1.楠楠的三年级英语课《hot soup》;2.蒙蒙的五年级科学课《浮力》;

  3.我的四年级英语课《may i take your order ?》;

  4.丹丹的二年级语文课《太空生活趣事多》;

  5.阳阳的五年级数学课《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6.苗苗的六年级美术课《画古树》。

  二、听评课结合,知行合一。

  李老师让我们分组制定了《小学教师学科说课评价表》、《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表》。我们对以上两份评价表进行了第五次修改。历程如下:

  第一次:制作评价表。我组成员蒙蒙、苗苗在网上搜集数份评价表的模板、样例,我来搜集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评价手册》中的相关内容,三人进行汇总、讨论,两份评价表初次制成。

  第二次:在微格教学课上,李娟华老师将我们制作的两份表格打印下发,通过同学在课上实际说课、讲课的操练,让我们参考自制的评价表进行打分、评价,并阐述理由。之后提出修改意见。

  第三次:继续使用自制的评价表进行对说课、讲课同学的打分和评价,李老师本次对权重分数的设置提出要求,课下再次修改。

  第四次:通过李老师的课上指导,我们将评价内容的设置、权重分数的分配进行了调整。

  第五次:我组成员总结前四次的制作、修改经验,将李老师提出的需要修改的细节,根据教师说课和讲课的内容一一进行反复推敲和修改。

  整个过程下来,我感慨李老师严谨治学的`态度和两份表格经过制作、讨论、修改的环节给我带来的收获!

  在小学工作的这些年,我们在教研活动时会有听课、评课的活动,但次数非常有限。而且,我也是仅仅在英语组内听课。没有机会参与到其它学科。这学期的微格教学课上,每周四下午,我都可以接触到不同学科的内容。我从中感悟到了不同学科在教学教法上的异同,也对“学科融合”的含义有了更深的体会。无论什么学科,教师对学生们行为习惯、学习能力、道德品质的培养都是贯穿始终的。不同学科的学习,使得学生们能够更好地全面发展。我认为,小学课程实际上是不分主科、副科的,语、数、英、音、体、美、劳、品,同等重要。

  三、对未来展望,建议如下。

  1.对于毫无工作经验的学生,需要研读优秀教学设计来熟悉课堂授课的环节和步骤,需要观摩优秀课堂实例来感受教学设计的预设与生成。建议老师通过为学生推荐优秀案例或学生们自行搜集材料,课上分享、学习。

  2.在实际的小学课堂上,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发生,这对老师如何冷静机智地应对是不小的考验。经验不足的新教师难免会惊慌失措,甚至发生课堂失控的局面。建议老师考虑到这个问题,对学生进行“面对突发事件你该如何面对”的理论培训、实践演练。这对于他们将来走到工作岗位上,进入真实的小学课堂,会有很大帮助,会提高他们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最后,感谢李老师的辛勤付出,您对我们的热情、专注、耐心,时时刻刻感染着我。您给我的教学建议,让我受益终生。

  谢谢您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14

  我们学校属于农村学校,有的孩子是父母在家带的成绩还不错;爷爷奶奶在家就不能及时督促其完成作业,我考虑到学生学生成绩存在的差异程度,综合考虑每个学生的智力、非智力等因素,区别对待地制定分层教学目标,采取分层施教、进行分层评价,并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指导,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1、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促使每个学生在不同基础上得到提高与发展。

  2、形成一种便于操作的分层区别教学的模式。

  3、通过好、中生的相互协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对学困生的直接教学和个别辅导,消灭“陪读”现象,更好地补差、防差,实现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素质教育要求。通过分组区别教学的教改实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改变以往教学目标要求统一的状况,针对同一班内不同层次,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有时我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指向每一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具体可分为:

  a、最低限度的课程标准,教材要求。 b、标准、教材的全部基本要求。

  c、对课程标准、教材基本要求的适当提高、加深。鼓励不同层次学生在达成本学习领域共同性目标后,选择高一层次的目标进行学习,用不断递进的分层目标来引导和要求学生,使教学要求和学生可能性的关系,始终处于动态协调之中。

  4、教学分层过程

  改变传统班级授课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采用“合——分”式教学结构,既有面向全体的'“合”,双有兼顾各组的“分”。保证在一节课内既有统一的讲解、答疑、矫正、小结,也有分组的教学、自学、合作学,还有分层次的练习和个别指导。其基本模式是“合”(激趣入题、明确目标)——“分”(学习新知、巩固练习)——“合“(反馈口授,课堂小结)——“分”(课内作业,巡视指导)。“分”学的结构,可借鉴复式教学的经验,采用动、静交替的形式进行,要注意“分”而不“离”,“合”而不“死”。

  5、练习作业分层次

  不同组别完成不同程度的作业。 a组学生完成基本题。

  b组学生完成基本题加综合题。

  c组学生在此基础上再加上一些有利于思维发展,培养能力的提高题。对同一道题目,也可以有不同的要求。练习中,教师要鼓励并创造条件让低层次学生向高层次突破,体现弹性,激发学生求知欲。在此同时,教师要不断巡视,把握信息,并作个别点拨和矫正。

  6、评估测试分层

  为了反映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效果,充分发挥考试的评价功能,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帮助各层次的学生,特别是学困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使之以学为乐,不断进取,积小成为大成。要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在考查中,学困生做基础知识题,中等生加试综合运用题,优等生再加试分析拓展题,让各组学生在考查中充分发挥各自的水平和能力。允许在测验中未达标的学生在一星期内再进行第二次平行性达标测试,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15

  这几年的教学常有一种感觉:孩子们没有良好的“倾听”习惯。一个问题,一件事,

  要反复说很多次,还有不少孩子听不见。我们大家清楚孩子的学习不比学前学习,增添了很多的内容,没有良好的倾听习惯,孩子们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就拿语文来说,包括四方面的要求:听说读写和习惯。我们一直都觉得读书、写字很重要,至于听说,孩子们不教也会,其实不然。对孩子来说,怎样把话听明白,说清楚是十分重要的。我们看聪字,怎样才能“聪明”?“耳”听才是聪明的根本。因此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非常重要。现在我们有很多孩子和家长都在受不会倾听的苦。看因为不会倾听,作业不知道做哪里,回家忙活了半天,到校后还要重写。因为不会倾听,老师上课讲的不会,于地回家加倍补习,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等等。这些家长和老师是深有体会的。

  那么怎样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和倾听习惯呢?

  一、让孩子明白倾听的重要性

  孩子们从心里明白了学会倾听是学习的第一步后,从心底里就想要做到,那么良好的习惯就容易养成了。

  今年重新从一年级带起,就下决心,一定要从小培养他们良好的“倾听”习惯。第一天起,我就以趣解“聪”字引出“学会倾听”是变得聪明的首要条件,企图以此来引起孩子们的注意。平时的课堂上我时常以孩子们都想成为一个聪明的孩子为诱饵,来引导孩子们听讲。想以此激发学生的学生的要好心,让良好的习惯能常驻他们心中。

  二、 教给孩子倾听的方法。

  孩子们明白了倾听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听,还要教给他们倾听的方法。大部分孩子是不会倾听的,他们往往只听一字半句就走神了或插上自己的想像的翅膀神游太空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告诉孩子:听别人说话时,要眼睛直视对方,聚精会神地听清楚听明白,在别人还没讲完时,不要着急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听完以后要想一想,他说的或问的是什么?如果自己没有听清楚,可以再问一问,如果听清楚了,自己会回答,再说出自己的意见。

  我在布置作业,作业时首先让所有的小眼睛都看着我,然后再说清今天的作业,最后还请个别小朋友提问,以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印象。另外我们有些家长也做得非常好,他们自己站在外面听,放学后问孩子今天的作业是什么。如果孩子说得对,就表扬他是个会听讲的好孩子;如果说得不对,自己并不忙着告诉他,而是带着孩子让他再回班问老师,问明白后,告诉孩子要认真听讲。如此几次后孩子一定会进步的。

  教会孩子学会倾听,不仅在学习中注意培养,在生活中我们也要经常引导孩子认真倾听别人的话,长期以往,孩子一定能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三、 孩子的榜样。

  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仅仅教给方法是不够的,还需要我们给孩子做好榜样。在和孩子交谈时,我们要平视孩子即所谓的蹲下倾听,其实也不必蹲下,只需要自己和孩子保持同一高度,认真听孩子讲话即可。要注意自己的说话与听话的方式,让孩子感觉你在认真地听,给孩子树个好榜样。面对孩子的问题,我们要从引导疏通的角度去帮助孩子,给他提供解决的方法或建议。这样的话,孩子就愿意和我们交谈了,他自己的习惯也就容易养成了。如课堂上我会认真倾听每一个小朋友的发言,同时也要孩子们模仿老师,做到认真听讲。以此让孩子们学有榜样,在如此的熏陶下,孩子们会有进步的。

  四、以亲身经历让孩子们体会认真听讲的好处。

  让孩子们亲身感受到倾听的好处,有助于孩子们更努力地调整自己,努力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如我经常对作业做得又对又好的孩子进行表扬,对那些做得不对的孩子,让他们重做,做完后,告诉他们造成今天个结果的是因为他没有认真倾听。想以此引发孩子们认识到倾听的重要性。

  五、抓住各种机会培养孩子听的能力

  倾听能力的培养不仅仅在课堂上时常教育引导,在课间的与小朋友的谈话中,我也会

  引导他们意识到倾听的好处,以期养成良好的习惯。

  课间我在改作业,时常有小朋友围到我身边问这问那。

  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并不是一促而就的,需要我们长期坚持下去,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一定会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的。

  从生活中写起,从细微处入手:

  多年从事语文教学,当然离不开作文教学,不过我的作文教学实在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也没有什么很突出的指导,一般以学生自己写为主,然后从生活中,从细微中着手,让孩子们乐于表达,乐于写作,我常对孩子们说:“我们的作文写下来不是为了给别人看的,只是为自己的成长留下一点记忆,等我们稍大一点,拿出它来读时,会觉得自己那时候多有趣,达到这一目的就好了。当然如果有写得好的,与同学与老师一起分享,那就更好了。”本着这一思想,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以学生自由写、多写为主。

  让他们每天写日记,记下当天最有趣的事,有则长,无则短。每天选出几篇较好的,读给孩子们听听,有时会把孩子们的作文收集汇编成册,在班级中传看。他们听到、看到自己的生活被同学写进了作文那是一种幸福。那么写作的兴趣也就被调动起来了。

  二、抓住各种机会渗透写作方法

  刚开始要求写日记时,每天放学,我会和孩子们一起讨论今天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大家说说聊聊,一方面帮助孩子们回忆,也拉近自己对孩子们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也帮助孩子对当天发生的事进行一个梳理,让孩子们知道自己可以写些什么。

  经常给孩子们读到一些好文章,我们会共同探讨哪些地方让你感动了,他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它给了你什么启发。如果我们碰到这样的事,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说呢。这些都是我给孩子们创造的一些机会。

  对于一些偶然的机会,我也会紧抓不放,如今天数学课上一个看图作业(一年级):龟兔赛跑。

  我们小朋友以后说话时要注意说清别人的神态,再加上自己的想象,那一定会很吸引人的。看来我们平时生活中不仅要会用(我手指耳朵)耳朵听,还要会用(手指眼睛)眼睛看,再动(指大脑)脑筋想想才能收获更多!”

  其实这样渗透着,对一年级的孩子们来说暂时是不会有什么明显的用处的,可是我想,如果长期以往,抓住一切可抓住的机会潜移默化地渗透学习方法,写作技巧,对提高孩子们的习作兴趣,习作能力一定会有所帮助的。

  三、关于评价

  一般来说我对孩子们的作文改得不是很多,大多尊重其原貌,以鼓励为主,发现其中的一段或一句出色,我都会加以表扬,所以我读的作文有时只读一句,有时会读一段,当然全篇好的,我绝不会吝啬时间,通篇全读,以此来调动孩子们的习作兴趣。

  总之,我觉得作文我们在定位时不要给孩子过高的要求,只说是写出自己所想所感,平时再注意一些写作方法的指导,学生多写,老师多鼓励,孩子们一定会爱上作文的。

  有时候觉得让学生理解那么深有些拔高了,不过如果按高老师所说的那样,我们有责任帮助学生在跳一跳的基础上理解儿歌、童话,小短文,那么儿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来有感情地朗读就存在着可能性。努力一下,就可以达到。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06-23

小学语文教学的心得体会11-28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心得体会02-16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心得体会06-24

小学语文教学听课心得体会07-22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15篇12-06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15篇)12-08

小学语文的教学设计12-20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心得体会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