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学心得体会

时间:2022-06-27 08:20:16 教学心得 我要投稿

小班教学心得体会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和学习。你想好怎么写心得体会了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教学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班教学心得体会

小班教学心得体会1

  “小班化教育”的精神实质就是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最大空间,更多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而这也是新课程所要求的,所以“小班化教育”的实施给新课程改革带来了诸多便利,这对于学校的发展来说是有利的。我们学校地处南岗区宣庆小区,随着这几年商业发展,这里的实际居住人口不断减少,为了适应这种变化,顺应教育发展的形式,适应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我校在教育局的指导下98年率先进行了小班化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点滴成绩,但是在过去几年小班教学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深感到小班化教育外在表现是班级人数少,而实质上是优质教育与人本教育的有机结合。它不仅是一个涉面及广的大课题,又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整体优化的育人工程。为此,我们认为这一实验课题的核心应该从整体着眼进行操作,尤其是教师能否真正立足于课堂教学充分利用小班时间、空间条件,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切实提高教学实效,使学生得到充分、和谐的优质教育,这样小班教学才能具有其顽强的生命力。那么,如何在新课程的环境下,抓住这个机遇,利用好小班的有利条件让学校教学质量有质的提高?把学校建成以小班教学为特色的形质兼美的三园式(花园、学园、乐园)的精品校。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把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全面深入地实施小班化教育研究作为切入点,并在南岗区教育局初教科的引领下,经过严密的课题论证和认真准备,最终将“小班化”课堂教学目标达成研究确定研究主题。可以说在从事了几年的“小班化”

  小班精品化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从整体着眼进行操作,即按整体优化的原则,统筹安排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使学校多种教育要素、教育资源形成最佳的教育结构,使得“小班化教育”潜在综合性教育效益得到充分开发。小班教学研究中我们没有单纯停留在我校本阶段小班课堂教学研究的一个主题上,而是实施了教育教学同步研究协同管理的策略,使二者有机结合、相互融通、共同促进。同时体现“小班化”教学方法研究与教师改进教学方法研讨两项工作有机整和的

  教育实验的操作过程就是实验方案的实施过程。为此,课题论证结束后,我们便按照操作过程的详细规划展开课题研究,对预设进行全面检验。但仅仅两周的行动研究,我们便进入了最初研究的高原期。出现的问题是理论培训效率低、成效差,教师感到行动研究无从下手。教育教学一体化研究的载体和切入点并没有找到;方案中研究设想提到的教师明确实验方向、主动参与、笃学慎思的积极的行动研究状态我们并没有看到,实践使我们感受到预设和生成差别太大,最初我们确实感到了困惑。

  行动中的挫折让我们的感到:修正方案是迈过挫折,使研究获得进展的关键,而这个关键在于研究者能否拿出新的研究思路。而新思路来自何方?今天我们可以说新思路来自于管理者的深度的另辟蹊径的学习、思考;来自于班子成员深入研究现场,立足课堂,对实际发生的情况进行具体的实践考察;来自于团队成员不断的探索实践来自于初教科领导的思想引领,来自于协作体成员的互动交流的顿悟。

  随着“小班化”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度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越发感到小班教育是对传统的教育思想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教师为此要潜心研究新的教学策略,同时要掌握具体操作的技术与方法。那么打造一支能适应“小班化教育”的师资队伍将是确保课题研究顺利开展的前提。

  丰富的思想内存,丰厚的文化底蕴是一切创新的基础。要使“小班化”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度课题取得良好的实效性,强化个体持续性的专题学习是十分重要的。为此我们努力搭建平台不断提升教师对“小班化教育”理念的深层次理解,为课题实验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立足探究实际激发教师的灵感和机智,促使教师钻研、探索一套符合小班的教育教学艺术和专业技能。从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施、作业辅导批改到教学评价各个教学环节实施综合性的技能培训。

  在“小班化”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度的探索中我们在小班协同管理的基础上进行了协同教学方法初探。这就需要实验教师成为多专多能的全科教师。为此,自课题实验不久,我们就开始持之以恒地对教师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培训。有学校在个人自培基础上的深层次、系统化的理论培训,有本校的专业教师进行的专业技能培训等。特别是英语、计算机等专业性较强的学科,每周都固定了时间对教师进行专题培训。由于实行这一特殊培训,使得教师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为小班化的协同教学法的探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实施“小班化”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度的

  教学方法的本质特征是它的实践性,“小班化”教学方法亦如此。它是用来指导具体的小班教学实践的,没有良好的小班教学方法,小班化的教学活动就无“法”进行。那么,要使“小班化”教学方法研究取得良好的实效性,就应该引领教师采取行动研究,紧紧抓住影响“小班化”教学方法的三大要素,即:“教师、学生、知识及其载体”、立足于小班的课堂教学,充分利用小班的时间空间优势反复实践,不断地锤炼这种针对不同个体进行启发、指导、激励、影响训练的小班因材施教的方法。

  1、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促进教学行为的转变,让小班教学过程变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情感体验的过程。

  2、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

  课题中的“三维目标”主要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整合”是在课堂教学中以“知识与能力”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地体现在过程和方法中。

  “三维目标”是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仍然是新课程的重要目标,是教学的基石,同时,它又是载体,学生能力的形成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都是依附于知识的发生、发展,是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的。而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必须依托教学活动的过程来实现,没有过程就没有体验和感悟,也不可能形成技能。三大领域的目标,既各有内涵,又相辅相成。

  认真制定符合新课标和学生实际的课时教学目标。课时目标要符合三维目标的.要求,同时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水平相适应,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目标是行为的导向,因此教学目标要简要、明确、具体。

  新教材是课改理念的文本体现,是一个载体,需要每一位教师去认真研读、感悟、领会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编写意图,同时又不完全拘泥于教材,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或根据教学的需要,或针对教材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对教材进行改进和补充,使教材更加切合学生的实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学得主动、扎实,富有成效。

  教学设计要考虑以下方面的因素:a主体意识参与,让学生应该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b主体情感参与,学生的学习态度应从中得到体现;c主体行为参与,学生的感官要积极参与;d主体时间参与,除师生共同活动外,要安排学生的自主活动;f主体参与深度,鼓励学生联系生产、生活、社会实践将书本知识“活化”。

  教学目标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导向功能,指引着教学活动的方向;评价功能,教学活动中所进行的各种评价都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调节功能,教学程序的设定、教学方式的选择等等一切具体的课堂学环节均受到教学目标的制约,而经常发生着相应的变化;激励功能,教学目标对师生双方都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也就是说,教学目标不仅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还具有重要的管理职能,设计并陈述教学目标,实施目标定向引导,成了课堂管理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教师要尽最大努力去落实和实现教学目标。那种不注重过程与方法而专注于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获取是不可取的。同样,如果只追求课堂教学中热热闹闹、华而不实的外在形式,弱化知识与技能,或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从教学中剥离出来,企望通过讲授来实现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

  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可以通过一定的标准进行测试,也可以通过量化进行横向比较,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有时可以显现出来,有时却是隐性的,给评价会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尝试通过学生“参与度”,就是从一节课参加到学习活动中来的学生有多大比例,通过“有效度”,就是问的问题,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它本身的意义、价值有多大等方面进行评价。

  “小班化”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度,虽然是方法,但根子在“小班化”的教育观念。“小班化”教学方法是教师智慧的折光,它来源于对“小班化”现代教育思想的深刻理解,来自于教者对于小班课堂教学的炉火纯青的驾驭能力。由于教师的教学经验、理论水平、“小班化”教学相关知识的储备及研究深度的有限,让教师在短时间内直接探究创生出“小班化”的教学方法是不切实际的。为此,我们认为立足小班教学实际辩证客观地模仿移植有关“小班化”教学方法的前期成果是深入探究的必要环节。尤其是在小班化教学方法个人探索阶段,我们鼓励教师立足于课堂教学实际,采取自我研习、对比研究的方法,对于上海小班化教学研究的已有成果(十种小班化教学方法)进行模仿性探索,做到以模仿实践验证体验其方法的有效性,同时在教师“自我演习”“模仿感受”的基础上,根据“小班化”教学的实际采取“部分移植法”进行研究。引领教师通过学情师情分析,通过自我研习的感悟,充分利用小班化教学方法优化组合的理念精心选择,将他人总结出的“小班化”教学方法中成功的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方法移植到自己的教学中来,采取“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行动研究策略,取得了很好的研究效果。例如:在北师大版语文第四册“音序查字法”一课教学中,实验教师李英采用“自我研习”的实验方法进行了大胆的模仿移植,她立足学生对知识掌握差异较大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小班的优势在模仿移植的行动研究中成功地运用了小班化教学方法前期研究成果的两种方法,即“分层教学法和个别指导法”。分层教学中教师让本节学习有余地的学生们自己练习音序查字法并与同伴互动交流。而对于感到吃力的学生则采用个别指导法给予适时充分的点拨引领,让其逐步领悟掌握音序查字法的方法,取得了大班教学无法替代的教学效果。这两种小班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运用,使教者跳出了原有的教师面向全体讲,学生被动听的大班传统教法的局面,近而使小班分层教学的优势得以充分的发挥。

  “小班化”教学方法模仿移植的行动研究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不同的课堂同样的教法,教学效果迥然。实践证明教学方法是具有创造性的,而“小班化”教学方法的探究中仅仅是模仿移植是不够的。“创造”是小班化教学方法的生命,只有不断地创生才能使因材施教落到实处,才能充分地体现小班的个性化教育特点。俗话说:“戏法人人会变,巧妙各有不同”,每个教师都会创造,每个教师都必须创造。创造正是小班教学适切性的需要,这种适切性也就是它的灵活性。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被誉为课堂教学方法的一次革命。“小班化”教学方法的实践探索中,有“多元智能理论”作为支撑在理论上和教学实效性上都存在很大优势,当然这种“小班化”教学实效性的产生还有赖于教师充分运用“多元智能理论”的潜心研究和实践探索。实践中我们感到:目前小班的课堂上缺的不是教学情境,不是活泼有余的教学气氛,也不是个别学生的主动参与,而是充分利用小班教育资源上的有利条件来提高个性化教学实践的教学理论和策略。尤其应该研究“多元智能理论”,让小班教师余下的精力更好、更细微地观察每一个学生的智力特点,特别是后进生所具有的那种并非靠笔和纸测试所验证出来的有潜质的智能,并以此为基础使“小班化”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更充分地体现其适切性。(1)依据不同的智能特点,创生运用多种“小班化”的教学方法。加德纳教授的教学方法理念是“为理解而教,任何一个概念或技能都能以多种方法来教”“小班化”教学恰好能很好地贯彻这一精神。教师用余下的精力,能更好更细微的观察每个学生,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课上了解他们的兴趣和智能特点从而针对每个人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育教学。(2)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支持的“小班化”教学方法的实践尝试。以“多元智能理论”作为支撑的小班化教学方法的实践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课堂教学中传授相同的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智力特点选择创生多元的“小班化”的教学方法。例如;有的学生用音乐智能来启发或导入很合适,有的可能用身体运动智力来教学很奏效。在北师大版第六册画“对称图形”一节教学中,实验教师对空间智能较差的学生采用了“手把手图画感知”的教学法,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实践让我们不得不承认,孩子们在许多方面都是有智慧的,每一个都是独特的、复杂的和高度个性化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小班教学过程中所运用的“小班化”的教学方法能更充分地体现它的适切性,尤其是通过丰富个性化的“小班化”教学方法的实施,充分发展后进学生的潜在的智能潜能,使其得以更大更均衡发展,以此更好地提高小班因材施教的实效性,这对教师而言也是一个重大的考验。

  4、实施“小班化”教学方法研究应与“现代化”教学方法研究紧密结合

  “小班化”教学的核心理念是针对学生个性储备更多的教学方法,从而实现精品教育所取得的实效性。“小班化”的教学方法为实现“小班化”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奠定基础,为实现小班个性化教学的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实践研究中我们也深刻地感到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模仿移植机械化痕迹太重,错误地把固定的几种“小班化”教学方法套在复杂多变的教学活动上是不科学的。探究中学习,学习中探究也让我们领悟到“教学方法”所蕴含的内容之丰富,对于它的研究必须从整体上入手,用相互联系的观点立足教学实践。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常说的一句话是课题研究中理论引领要高,研究的实际落脚点要放低。课题研究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让教师拥有丰富的思想内存丰富的文化底蕴才能有更好的创新。“小班化”教学方法研究也属于现代化教学方法范畴。现代教学方法所涉及的领域及其特征、分类及优化组合和运用问题都是“小班化”教学方法研究所需要的理论指导,其特征充满着时代性和先进性。这些对于尚未接触过这么多现代教学方法的实验教师来说现代教学方法的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会使教师在改进自己教学方法的研究上视野更加宽广,基于问题学习研究水平也将随之提高。同时也能将“小班化”教学方法研究与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两项研究有机的结合。

  马克思说;“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那么“小班化”教学方法的课题研究亦如此:必须从“小班化”教学实际出发,在现代化教学方法高层次的理论指导下,在借鉴已有现代化教学方法的经验和模式下,立足于小班个性教育的特点,充分利用小班教学的优势和自身的教学实际,创造性运用所学的教学方法理论,必然会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创生更多的具有实效性的小班化的教学方法。那么,小班的教师在小班教学中一定会针对每一名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策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做到左右逢源,稳中取胜。

  实践研究不是简单的模仿移植,而是在探索的过程中要敢于否定自我。敢闯、敢干、勇于改革。那么,不断创造出适应小班育人的教育教学方法来将继续成为宣庆每位教师不断超越的方向。

  (2)调查法:采用向教师、学生问卷调查等方式,分析改进研究工作。

  (3)观察法:确定观察对象,制定观察目标,观察学生实际,并加以分析得出结论。

  (4)案例研究法:对某个学生,某一类学生、某一节课进行深入具体的研究

  (5)文献法:分类阅读有关文献资料,发现问题,寻找新的研究思路。

小班教学心得体会2

  虽然已有4年时间没有教小班了,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课程渗透都不及别的老师,但既然接手了这个班,我想我有责任把这个班级管理好,服务好。每个学期初,每年新生入园,解决幼儿的分离焦虑是教师的重要工作。为了使幼儿尽快熟悉幼儿园,喜欢上幼儿园,我在历年经验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探索与实践,在深入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及家庭状况的基础上,尝试采用幼儿园教育趋于家庭化的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做好新生入园适应

  年龄小的孩子,用小食品转移其注意力很有效。当孩子哭闹较厉害时,老师将事先准备的小食品分发给他们,孩年龄小的孩子,用小食品转移其注意力很有效。孩子吃着自己平时熟悉的食品时,就像生活在家中一样,一个个喊着:“老师给我,我不哭了。”

  (二)良好常规的培养

  1、设立规则明确、要求统一。良好的`常规是在不断巩固中建立的,两位老师的要求一定要一致,孩子们就有了标准。

  2、要注意自身的演示和行动,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如小班幼儿收玩具,总是随便乱放,玩具筐里的玩具跟什锦菜一样,每一种都有,老师具体提出要求并做示范,不是把玩具全部推倒,虽然已有4年时间没有教小班了,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课程渗透都不及别的老师,但既然接手了这个班,我想我有责任把这个班级管理好,服务好。每个学期初,每年新生入园,解决幼儿的分离焦虑是教师的重要工作。为了使幼儿尽快熟悉幼儿园,喜欢上幼儿园,我在历年经验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探索与实践,在深入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及家庭状况的基础上,尝试采用幼儿园教育趋于家庭化的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做好新生入园适应

  年龄小的孩子,用小食品转移其注意力很有效。当孩子哭闹较厉害时,老师将事先准备的小食品分发给他们,孩年龄小的孩子,用小食品转移其注意力很有效。孩子吃着自己平时熟悉的食品时,就像生活在家中一样,一个个喊着:“老师给我,我不哭了。”

  (二)良好常规的培养

  1、设立规则明确、要求统一。良好的常规是在不断巩固中建立的,两位老师的要求一定要一致,孩子们就有了标准。

  2、要注意自身的演示和行动,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如小班幼儿收玩具,总是随便乱放,玩具筐里的玩具跟什锦菜一样,每一种都有,老师具体提出要求并做示范,不是把玩具全部推倒。

小班教学心得体会3

  新生入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帮助幼儿尽快的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让幼儿感受到集体的快乐,缓解幼儿由于与家人分离而产生的焦虑和缺乏安全感。引导幼儿认识自己的班级,认识班上的老师和小朋友,消除紧张和陌生感。

  一、班级管理

  幼儿常规管理:从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入手。引导幼儿自己的物品水杯等摆放到位,专人专用。洗手、入厕等幼儿有自觉排队的意识,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安静的用餐和午睡。能自己进行简单的穿脱衣服和鞋子。

  幼儿安全管理:幼儿在园的安全是第一位的,教师应该保持高度的重视,认真细致开展安全工作,强化幼儿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要警惕不安全因素的产生如:利用抱抱、摸摸、不经意间检查幼儿的口袋,发现危险物品及时处理,进一步强化幼儿安全意识。

  幼儿保健卫生管理:教师每天对教室所有教具、毛巾、水杯、桌、椅等做好消毒工作。让幼儿勤洗手、洗澡和换洗衣服做好保健卫生工作。通过小故事等形式,让幼儿养成自觉接受晨检好习惯,不带小物品入园。

  二、教学活动

  通过儿歌、故事等方式引导幼儿认识自己的五官和身体各部位的名称,了解它们的用途,知道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掌握一些自我保护的基本方法。引导幼儿喜欢晨间活动,户外活动,灵活学会一些玩具

  的`基本玩法,初步感受活动的乐趣。通过区域游戏和小手工活动的开展培养幼儿的动手用脑能力。教师以身作则,经常与幼儿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帮助幼儿形成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

  三、家园共育

  本学期将召开家长会或亲子活动一次,向家长汇报幼儿在园情况,推进家长与园内的互动,帮助家长认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并做好家园联系册,利用网络等通讯设备及时和家长沟通幼儿缺勤原因和在园的情况。

  本着对工作负责,对孩子负责的精神,希望在我们班组成员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给孩子创设一个安全、舒适、健康的成长环境,让幼儿快乐、健康的成长!

小班教学心得体会4

  “小班化”教育是小学教育从理论到实践,从形式到内容,从观念到技术的一系列改革之一,对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我校从今年9月开始实行小班实验,通过几个月的实践,在音乐方面我发现小班化教学真是益处多多。在音乐课上,我充分利用小班化教学的优势,对学生进行多方面音乐素质的培养。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活泼快乐的课堂气氛,使音乐教室里歌声飞扬,其乐融融。

  唱歌、跳舞、画画是儿童时期最乐意做的事了。小班化教学中的音乐课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这些天性,成了他们的最爱。歌唱、舞蹈、美术原本就是一体的,我认为小学阶段对学生应该进行综合艺术的培养,让他们从整体上感知艺术的含义,为将来其艺术方面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矗然而这一切只有在小班化教学中才能更好的得以发展。

  一、为歌曲配上简单可爱的动作,不仅使歌曲更充满童趣,而且有利于学生记忆歌词、在演唱时集中注意力,还能培养他们四肢的协调能力和对音乐的理解与良好的乐感。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这一招儿对他们特别有用。一年级的学生从幼儿园进入小学,要有个适应阶段。他们喜欢手舞足蹈,真让他们做端正唱歌那还真难,根据低年级学生这个特点,每学一首歌都让他们自编动作,然后我再将动作统一。这样以来,边歌边舞,歌词不容易唱错了,学生们的兴趣都很浓厚,也没有人捣乱了,人少学起来快,做起来也非常认真,一个个自我感觉良好得不得了呢!

  二、节奏的练习与掌握对学生学习音乐很重要。节奏的学习是非常枯燥的,但把节奏融入游戏中,却是其乐无穷的。我让学生们玩传递节奏的游戏一决高低;让大家认识“跑”、“走”两个“节奏小朋友”,并亲身体验节奏的快慢;带大家拍手变换不同的节奏,同时拍击不同的身体部位,比如肩膀、屁股、大腿、脸蛋儿、脚等等,总是把大家逗得乐翻了天;还有按节奏说儿歌等等。音乐课是放松的课,快乐的课,让学生们在快乐的游戏中边玩边学。这些科学的教学理念在我们的小班化教学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三、课堂上打击乐器的运用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几乎每首歌曲学完后,我都会让学生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编配伴奏。刚开始,让他们认识各种打击乐器,教他们怎样正确使用,怎样打击出美妙的声音。认识完每一种打击乐后,我开始循序渐进地教他们运用多种打击乐器为歌曲配伴奏,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情况,甚至会让他们自己选择合适某个歌曲的打击乐器,并跟着歌曲的旋律自己创编打击节奏。经常变换活动形式会让学生一直保持对音乐课的新鲜感。例如,小班化教学人数相对较少,可以把全班学生分成三个组,让第一组学生唱歌,第二组学生表演,第三组学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然后三组轮流相互交换,让每个学生尝试不同的练习形式,大家合作,共同来完整地表现一首歌曲。如果是普通班,五六十个人,这样的形式是很难组织的,而对于我们小班化教学是再好不过的了。

  四、美术中的绘画和手工制作也能很好的为音乐教育服务。例如,一年级的(大鹿),在学完歌曲后,我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己画简单的大鹿和小兔的头像并制作成头饰,然后每个人都戴着自己制作的`头饰进行创编实践环节的“情境游戏”表演。这样的游戏表演更有意义,更受学生们的欢迎!例如,上一节音乐欣赏课,让学生将听完音乐后的感受用文字描述下来,或者用简笔连环画的形式画出来,这些方式我都尝试过,效果令我感动!然而,这样一种整合艺术课的形式,更适合在小班化教学中运用。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明白音乐教育对一个孩子的重要性,在教育实践中我一直在寻找捷径。通过将近半年的实践摸索,我认为小班化教学效果确实非常好。只要能确保教学质量,学生们学得开心,玩得快乐,这就达到了音乐教育的目的,何乐而不为呢?

  音乐课要用“快乐”二字去形容,就让小班化教学去阐述音乐的魅力吧!让音乐扎根于学生们的心灵,让快乐荡漾在他们的脸上。

小班教学心得体会5

  区域活动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给予幼儿自由的游戏空间长自主的游戏氛围,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空间。同时它具有灵活性,能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是实施幼儿个别化教育的有效形式。

  针对本班孩子的年龄段,我班的美术区角主题应该如何设置呢?这是让我思考的问题。在思前想后后,我决定利用一些常见的东西,在生活中常常能接触到的东西;并让孩子更感兴趣去创作与操作的材料。所以我选择了“塑料袋”,孩子们对塑料袋并不陌生,但只知道它的功能是用来装东西的。为了提高孩子的想象力,我把这个主题设为“会飞的塑料袋”。

  在活动中,我出示了塑料袋,让孩子们去想象,塑料袋除了可以装东西,还能做什么呢?每个孩子都争先恐后的回答,可变气球、还有的说可以变成动物等等。于是我出示一只用塑料袋做的蝴蝶,孩子们一直在欢呼。告诉孩子蝴蝶的做法,孩子们的兴趣就更加的'浓厚了,都纷纷的想去自己来尝试。

  在操作中,孩子们都有自己的想法,当然让孩子们自己独立去完成还是比较困难的。于是我把它变成了亲子作业,希望家长可以和小朋友一起去完成,也希望他们能在从中感受的快乐,从而引导孩子有更多的想象。第二天,孩子们都带上自己的杰作交给老师,非常开心。在展示自己的作品时更是美滋滋的。在跟家长交谈中,很多都是孩子去想,家长只是一个协助的对象。当然,作品的过程可能很艰苦,但是小朋友看到自己和家人完成的作品都是美滋滋的,每当见到有客人来班上,就会骄傲的告诉他们,这是我和妈妈作品。通过这个主题更能激发孩子的创想能力,而且孩子到美术区的欲望越来越浓,这样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想能力。

小班教学心得体会6

  小班化教学的形式是现在我们教育发展的的一个很重要的新兴产物。一方面它在缩减班级学生规模的同时,更能让我们教师关注到每一个孩子的学习状态。另一方面它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了一个崭新而广阔的空间,使每个学生得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那如何利用小班化教学的优势,来使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教学呢?

  一、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进行自我愉快教育的源泉,是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的不竭动力。中学生尤其是如此,他们的年龄、心理特征都决定了他们做事往往从兴趣出发。因此,我平时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让他们对学习内容充满好奇和探究的欲望。当学生迫不及待地提出一个个学习疑问时,我们首先要珍视学生的这种探究心理,但并不要急于正面回答或者给予暗示。而且,通过自主探究获得的知识印象深刻,自主探究获得的成功又会激起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二、注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小班化教育中的主动参与是常用的教学策略,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为核心,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在这样的课堂,学生在尽情游戏,主动参与其中,遇到问题再也不会去逃避,而是想尽办法去解决,这样好玩的数学课,怎么会学不会呢?通过小班教学,学生的活动量明显地增大,培养了学生敢于回答问题的能力,每个学生都能开口,就连平时胆小的、学习成绩相对差的学生也敢经常开口与同学、教师对话。使每个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去操练,从而最大限度地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这样的小班教学与五、六十人的大班教学相比:在同样的教学时间里,教师对学生的关注与直接指导在时间上有了保障;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频率也大大提高。

  三、注重师生之间的近距离交流

  这一点平时在大班教学时,也经常用到,但在小班试用更觉得得心应手。小班人数少,教师可以利用师生的近距离,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同时,小班的数学老师要上好课,也要不断地探索、实践、总结。在设计每堂课的教学方法时,总是先考虑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处于活动的中心,让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所以同样一种教法,在小班化教学中效果尤为显著。师生情感融合,就象有些老师所说的那样:“过去上课时,自己是以应试教育为主,而进了小班教室,自己更象一位大姐姐,和学生一起融合在教学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去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加强师生交往,发展学生的个性,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四、注重教学形式活泼

  在小班化中,教师能充分利用小班化学生人数少的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每一位学生的特点都能得到充分地体现。在教学中,引进多种授课模式,寓教于乐,创造宽松、自由、开放、和谐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在动

  力,同时让学生特别是学习困难的学生敢于开口,善于开口,乐于开口,改变以往上课胆怯的状态。

  五、注重小组合作,共同提高

  教师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教会学生交流、讨论。在上课时,把要求解决的问题放到小组里去讨论,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然后由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老师给予评价和鼓励。营造一种既有"小组内以合作为主,竞争为副",又有"小组之间以竞争为主,合作为副"的学习形式。教学时老师的言行举动都要以小组为前提,这样,小组中的个体活动自然得到小组全体成员的关注,组内个体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调动,集体竞争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小组内部的合作。这样不仅能激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最高水平,促进学生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提高,还增进了同学间的感情交流,使数学教学更具人文色彩。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合作。既要发表自己的意见,又要静心听取别人的想法,来修正或完善自己的观点。同时还要要关注每个小组的学习,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要重过程而不重结果,避免流于形式。实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多向交流与合作,实现了教与学,人与环境的最佳组合。

  六、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素质教育强调遵循个性教育原则,也就是教育要面向有差异的每一个个体,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尽可能大的发展,达到最大程度的因材施教。如果班级人数较多,要求每节课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是不现实的。但在小班化教学中,这种方法能带给老师和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

  小班化教育营建了学生广阔多样的自主学习环境,促进学生主体主动参与,自主发展。在这里,一切都由学生自己进行,他们也都各自圆满完成了自己的任务。整个学习过程始终洋溢着昂扬、向上的激情。没有扭扭捏捏,没有一问三不知。有的,是主动,是积极,是热情,是投入,更是全面的收获。

小班教学心得体会7

  随着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启动,小班化教学也逐渐开始走进了每一所学校,而在我校的小班化教学实验启动之中,有幸作为小班化教学的语文教师以及课程改革的实验者,刚刚迈进这个门槛,可谓任何经验都谈不上,只是想就此谈一谈自己对小班化教学的理解以及这一段时间在小班化教学中的点点体会。

  在小班化教学刚刚实行的初级阶段,任何人都是一名探索者,那么作为一名探索者首先我要明确的就是我要探索什么?对于小班化教学来说,我认为首要的是要知道小班化的教学理念是什么。然后用它的教学理念再进行小班化教学上的探索,这样既避免了走弯路,又使得自己的教学有的放矢。所以在实行小班化教学之前认真阅读了学校整理出来的关于小班化教学的相关资料,还上网查找了一些关于小班化教学的指导理论,以及中国的一些正在实行小班化教学的其它的学校的做法。由此让我首先明确了小班化教学的理念到底是什么:我觉得有一所学校总结出来的非常好——全纳、适性、精致、优质。

  既然是小班化教学就应该关注到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得到“阳光普照”。而这种关注又是要建立在一定基础之上的,否则那也只是一种形式而已,当你在备学生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列出不同的要求,根据这些要求又要在备过程中备分层教学和综合教学。例如,我在语文课中为了关注到每一个学生,也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几乎每篇课文学完后,我都会让学生为课文朗读编配伴奏。例如,小班化教学人数相对较少,可以把全班学生分成两个组,让第一组学生朗读,第二组学生听,然后两组轮流相互交换,让每个学生尝试不同的练习形式,大家合作,共同来完整地朗读一篇课文。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同样也是小班化教育教学优势彰显的.最重要平台。要“以学立教”,面向每一个。以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成长的需求来确立教的目标,教的重点,教的策略。为每一位学生规划学习的方向,学习的路径,学习的激励。

小班教学心得体会8

  分享阅读是一种在国外普遍采用的早期阅读开展方式,其价值在于以轻松愉快的方式培养儿童语言发展。是在轻松、愉快的亲密气氛中成年人和儿童并非以学习为目的,共同阅读一本书的类似游戏的活动。小班的孩子在这个学期中是首次参与分享阅读活动,年龄小、情绪还不太稳定,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也不长,因此,本学期我们着重致力于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常规和阅读兴趣。

  一、创设丰富多彩的阅读环境,唤起幼儿阅读兴趣。

  环境的创设在阅读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会给幼儿带来激情,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我们要为幼儿提供一个自在、有趣、丰富的阅读环境,帮助幼儿建立阅读习惯。在幼儿园里为幼儿创设一个舒服的阅读区,区中摆放各种有趣的图书和阅读材料。图书区是温暖的,幼儿可以和同伴一起坐下来阅读,来获得认同、接纳、借鉴同伴的阅读经验;图书区是多层次的,为幼儿提供的书籍有幼儿熟悉的,不太熟悉的和不熟悉的三种层次,以保证不同水平幼儿阅读的需要。我还留心观察幼儿的阅读情况,从图书区中选择一些图书读给幼儿听,在我有意识的影响下提高幼儿对这类书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分享阅读的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们并没有把一个故事单纯的教孩子们硬读下来,而是通过一个互动的游戏、一段参于的表演让孩子们来诠释这个故事,让孩子们更容易理解,而且又培养出孩子们对故事的兴趣、热爱。例如:读本活动《我喜欢跳》活动中,我重点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人物的表情、动作,同时穿插对话等内容,再让孩子们加以模仿、表演。结合图书内容我这样设计提问:

  “故事中有哪些小动物?数数有几个?”

  “小袋鼠第一遇到了谁?说了些什么?最后遇到了谁? 说了些什么?”

  小鸟是怎样说的?小鱼是怎样说的?大象又是怎样说的.?小青蛙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

  孩子们看得很仔细,在老师启发下能结合图片说出每一张图片的内容,也乐意用语言、动作表达动物的心理情感。最后一个环节,我把图书故事中的情节用表演形式加以深入。在游戏中幼儿很快乐,也很投入,都能按要求大大胆地把故事内容表演再现出来。整个阅读活动在看看、听听、说说、演演的过程中快乐地演绎着。

  三、把分享阅读贯穿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中

  晨读,是我们分享班每天都要进行的工作。通过晨读,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复习巩固;通过晨读,幼儿掌握图书的结构,培养翻书的方法;通过晨读,幼儿的指读习惯得到进一步的培养;过晨读,锻炼幼儿的胆量,培养了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

  点心活动时,我们开展了“说点心”的活动。幼儿要用各种不同的形容词来说说自己想要吃的点心。如:我想吃又大又圆的桔子,我想吃香香甜甜的奶油饼干……通过活动,大大丰富了幼儿的词汇量,培养幼儿想说,敢说,愿意说的习惯。

  每天中午幼儿离园前,我总会留5——10分钟给幼儿讲讲阅览区的一些小故事。偶尔也会让一些能力强的孩子讲讲自己听过的故事,锻炼幼儿胆量。

  下午的启蒙阅读时间,更是着重培养幼儿的指读能力和有感情朗读的能力。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孩子的指读能力有了大大的提高。

  四、注重家园一体化工作

  本学期是小班第一次参与分享阅读活动,家长和幼儿都相对陌生,我们通过家长会、家长园地、幼儿成长档案和登录幼儿园网站等形式,教给家长正确指导幼儿阅读的方法,加强与家长们的联系和沟通,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同时积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真正做到家园互动、资源共享。

小班教学心得体会9

  班化教育在缩减班级学生规模的基础上,通过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实施过程、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等的改革而形成的一种班级教学活动的新的形式,小班化课堂教学的艺术读后感受。作为小班化课堂教学的实践者,如何激发和满足学生个性,寻求适合学生共同参与的学习方式等,都需要教师不断思考、探索。

  一、激发学习情感,营造民主氛围

  "未成曲调先有情",小班化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空间的变化,教师应走近学生,甚至坐在孩子们中间,零距离接触,用谈话聊天的方式,共同探讨,平等对话。一个鼓励的微笑、一句中肯的赞扬、抚摸一下孩子的头表示对他开个小差的提示、俯下身说上一句悄悄话表示对他的肯定和希望。这样的一种信息的传递,会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更融洽,并不断地调节着学生的学习情绪,调动着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激发着学生的学习兴趣。"蹲下身子,和孩子一起看风景。"当你身处于孩子一样的高度,便能真正地用心和他们交流。师生之间的这种交流,营造了平等的民主气氛,激发了情感上的共鸣。原先胆怯的学生变得勇敢了,原先"不安份"的学生变得专心了,原先爱动脑筋的`学生会迸发出更加灿烂智慧的火花。赞可夫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象,使儿童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呼吸'。如果不能造成这样良好的教学气氛,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这种学习情感的激发,顺应了新课标的需要,为学生更大热情地投入到学习、讨论中去提供了保障,也使小班化教学凸显出其特有的优势。

  二、尊重个体差异,发展学生个性

  世界上没有二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承认差异是现代教育的一个基本观点。学生的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既有与生俱来的气质上的差异,更有后天受环境、社会、学校等诸方面的影响而形成的性格、心理、能力等方面的差异。"让每一朵花儿都开放,让每一只小鸟都歌唱。"小班化教学使教师关注到每一个学生,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使学生在最适合自己的环境中,求得更大程度的发展,读后感《小班化课堂教学的艺术读后感受》。一个班级中,总有一些求知欲望强、知识面广的学生,也有一些聪明但学习热情一般的学生,甚至还会有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正是由于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各不相同,所以在小班化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会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分层教学法"。使优等生有自由发展的空间,培养他们创造性学习的能力;对于中等生,要他们跳一跳,摘到桃子;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由浅入深,不厌其烦地启发引导,适时捕捉其闪光之处,使他们看到自己的成功之处和进步,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如:生字教学环节"三步曲":第一步,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笔画笔顺;第二步,(在前基础上)熟练运用各种识字方法,再找找好朋友;第三步,(在前基础上)用一个或二个词儿,说一句或几句通顺连贯的话。

  让学生根据其能力挑选合适的环节去学习,使每一个学生都真正动起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温馨和谐的课堂环境,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相应的"最近发展区"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我来!""我来!"一双双高举的小手,使课堂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也使学生逐步养成一种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积极向上的精神。

  三、倡导合作学习,注重合作实效

  美国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活动,它强调人际交往对于认知发展的促进功能。小组任务的完成有赖于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合作。合作成了小组的基本活动。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小组合作学习有许多的优越性。学生知识、经验、文化背景的差异会导致对理解知识的侧重点不同,小组合作学习能实现优势互补,从而促进知识的构建。

  为了避免小组合作学习只是流于一种形式,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合作学习最好是依据学生的能力、性别、个性特征、专长、兴趣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混合组成优势互补的群体。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地把时间留给学生,放手让学生合作学习。对于低年级学生,教师应予明确的引导。(1)安排好学习小组长,由他来主持讨论,协调小组成员的发言秩序,控制好发言时间,作好记录。(2)每次讨论前必须认真思考,紧扣中心,别人发言时,不要插话,要善于倾听,别人发言完毕,可予于补充,最后形成统一意见。(3)推选好代表发言,要把小组形成的统一意见表述出来。发言时不要以自我为中心,应该有团队意识,把"我认为…"改为"我们小组认为…"

  如:二年级语文《燕子过海》中,水手和小燕子挥手告别,他会对小燕子说些什么?要求学生小组合作讨论,用生动的语言和动作表述出来。几分钟后,由每一小组的代表来代表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同时,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的需求,对表现优异的小组和学生,可进行奖励。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交往能力,团结协作精神。

  感受:小班化教学是当今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是现代教育的标志,在小班化教育实施过程中,使我们深刻感受到先进理论给我们带来的冲击,感受到小班化教学真正是以人为本的教学,体现了人文关怀的精神。最大限度地发挥小班化教学的整体优势,正视学生的知识基础、情感个性特点和差异,营造民主氛围,在自由、开放的空气中开展多种形式学习活动。

小班教学心得体会10

  随着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启动,小班化教学也逐渐开始走进了每一所学校,而在我校的小班化教学实验启动之中,有幸作为小班化教学的语文教师以及课程改革的实验者,刚刚迈进这个门槛,可谓任何经验都谈不上,只是想就此谈一谈自己对小班化教学的理解以及这一段时间在小班化教学中的点点体会。

  在小班化教学刚刚实行的初级阶段,任何人都是一名探索者,那么作为一名探索者首先我要明确的就是我要探索什么?对于小班化教学来说,我认为首要的是要知道小班化的教学理念是什么。然后用它的教学理念再进行小班化教学上的探索,这样既避免了走弯路,又使得自己的教学有的放矢。所以在实行小班化教学之前认真阅读了学校整理出来的关于小班化教学的相关资料,还上网查找了一些关于小班化教学的指导理论,以及中国的一些正在实行小班化教学的城市中的学校的做法。由此让我首先明确了小班化教学的理念到底是什么:我觉得上海的一所学校总结出来的非常好——全纳、适性、精致、优质。

  既然是小班化教学就应该关注到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得到“阳光普照”。而这种关注又是要建立在一定基础之上的,否则那也只是一种形式而已,当你在备学生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列出不同的要求,根据这些要求又要在备过程中备分层教学和综合教学。小班化教育的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充满情感魅力。在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中,以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着力培养学生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学得开心,老师教得愉快。

  在过去的.教学中,早已听过、见过小班化教育的优越性,当自己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小班”的语文老师后,更亲身感受到了小班化教学的精妙与乐趣,实践证明小班化教学是将新课程理念真正转化为有效教学行为的最佳途径之一。为此我尝试采用以下方式:

  在小班语文教学的课堂中,教师不应墨守“师道尊严”的旧观念。师生是伙伴关系,朋友关系。教学方式应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应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不限制学生的思维方向,帮助学生发现知识的个性意义。教师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充当组织、引导、合作的参与者。在这样的课堂里,学习者才会感到安全、温馨,才能很好地与老师、同学和谐相处。没有顾虑或顾虑很少地自由发表意见,提出问题,认真参与讨论,打开思想的闸门,积极主动地实现认识或情感深处的碰撞与融合。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同样也是小班化教育教学优势彰显的最重要平台。要“以学立教”,面向每一个。以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成长的需求来确立教的目标,教的重点,教的策略。为每一位学生规划学习的方向,学习的路径,学习的激励。小班化教育是“关注每一个”的精致化教育,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仰望理想的天空,走实脚下的每一步。伴随着小班化教育自然的节奏,我想我们会坚实的走好每一步!

小班教学心得体会11

  一、我对“小班化”认识的改变

  参加小班化教学实验后才知道小班化教育绝非一般意义上所理解的简单减少学额,而是在基础设施建设、课堂教学环节、班集体建设等方面都需要进行综合配套改革的教育形式,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和个性充分发展的教育组织形式的教育发展模式。

  二、我的课堂变了

  我从营造教学氛围、小组合作和多元评价等方面,进行了不同语文方法的尝试,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有一点收获。

  (一)教学氛围更和谐了。

  我把发自内心的微笑带进课堂,用亲切和蔼的目光注视着每个学生,在整堂课中表现出对学生信任与激励的神态。一句句“讲得好”、“说得不错”激起学生兴趣,从而达到师生共享成功乐趣的感情交流。通过创设情景化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谐的教学氛围的营造,使学生的每堂课都学得快乐、轻松,使学生处于接受感知的最佳心理状态,符合“乐学”的原则。

  (二)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多了。

  小班化教学使我的语文课再也不是老师与几位“课堂明星”的一唱一和,这样的配合挫伤了大多数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我把如今的语文课叫做“全生总动员”。不再担心那些胆小、不善表达的学生影响教学进度、不敢请他们发言,而让语文课成为每个学生演出的舞台。

  (三)小组合作雏形

  五年级的孩子已经有了合作本领,学习和游戏是相通的,在担任了学校小班化教学的任务后,我明确了任务,我也要教会孩子在学习中的合作,帮助孩子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回顾在几个月来语文教学中的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不成熟的做法:

  1、识字学习中的合作:

  (1)找生字词:同桌对照一下找的一样吗?如果不一样一起读读生字所在的句子,商量一下该怎样组词正确。这是最简单的合作,孩子们都愿意去做,且都有能力做,可以说是简单的'合作热身。

  (2)学生字词:教师出示生字词以后,同桌你读一个,我读一个,如有不对的地方给对方纠正后再让对方读一读,读完后同桌交换读。这个过程既是认识的过程又是检查监督的过程,这是要求稍高一些的合作学习。

  (3)去掉熟字读生字:请同桌两个人互相说说这些字是怎么记住的,然后互相读给对方听;或小组内说说记忆生字的方法。

  2、写字中的合作:

  (1)同桌把生字、词语读给对方听写,既巩固自己已经认识的字词,又监督了对方书写情况。

  (2)小组互相监督平时的读写姿势、纪律情况、发言情况等。。

  3、阅读学习中的合作:

  A同桌对照一下自然段序号标注的一样吗?不一样的找一找问题在哪? B同桌每人读一个自然段,不正确的地方马上给对方纠正,然后再读。

  C 同桌对阅读中难读懂的句子,交流、讨论理解,以便更好的做练习题。

  (4)小组内分角色朗读,小组长分好工。(为今后真正的小组合作打基础,树立小组长威信)

  4、为了让学生尽快学会合作学习,我把竞争也引入课堂,让学生在合作与竞争中快速记住汉字,在合作与竞争中正确阅读课文,在生生的互相帮助和提醒中不断进步,这样的上课效果甚佳,我发现所有学生合作学习的这一刻精力是高度集中的,思维得到最大发挥,记忆也特别牢固。

  (四)多元评价伴随孩子快乐成长

  1、讲究语言艺术,让学生感受被赏识的快乐。

  课堂上,我寻找机会给班上的特别好动的侯家辉激励性评价。“瞧,今天白小玉坐得多直呀!”“你的发言真精彩,一定是认真听课了!”“要是你上课不乱动,老师就更喜欢你了。”降低对学习困难孩子的要求,提问时,也选择简单的问题,让他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对学习自然就产生了兴趣。在教学中,我还把这种赞赏别人的评价教给每个学生,使他们更愿意合作,同学关系也更融洽。

  2、重视非语言评价,增强亲和力。

  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夸奖的手势、一个会意的点头、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轻轻的抚摸等等体态语都代表了教师的评价。这些都会牵动学生,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同时可以拉近你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一次语文课,学习能力比较差的李伟同学犹犹豫豫地举起小手,我以亲切期待的目光注视着他,请他回答。他大胆地站了起来,我微笑着对他轻轻点头,他得到鼓励后,答得很好。我请全班同学用鼓掌给他评价。全班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他坐下去后就有点得意洋洋,讲起了小话,我看着他微微摇摇头,他马上坐直,不讲话了。我马上给他竖起大拇指。“无声胜有声”,无声的评价往往比有声的语言更能让学生接受,更能促进学习困难孩子的转化。

小班教学心得体会12

  小班化教学在学生生源减少、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教育资源的充裕和家长对子女接受优质教育期望的提高,使被称为“精品教育”的小班化教育成为教育改革的探索热点。

  星期天有幸听了两节小班化语文示范课。让我看到了这样几点:(1)小班化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对教室、教学资源、活动空间获得了比以往更多,更直接、更快速的接触、碰撞、交流、的机会。(2)每个学生所占有的教学空间大大增加。(3)学生与教师、与同学以及自我交流、思考、质疑、解难等时间成倍增长。(4)学生发言、动脑、动手、五官以及全身的活动频率加快。这一切,就为每个学生的个体发展带来较之于大班教学的更大变量。

  所以我觉得这两堂小班化语文课可以叫做“全生总动员”,因为它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大胆置疑,不再担心那些胆小、不善表达的学生影响教学进度,而不敢请他们发言,让语文课成为每个学生演出的舞台。这堂课除了师生互动,还有生生互动,使每个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处于活动的中心地位,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互相启发,互相帮助,最大限度调动学习积极性,在愉悦的氛围中获取知识。小组学习给了每个学生更多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善于与他人交往的能力。

  小班化教学不是单纯人数的减少,而是课堂结构、教学策略、师生交往,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将发生很大的'变化。我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小班学生的个性差异等方面,进行了反思,深深体会到教师已经

  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还应是能力的培训者,是道德的引导者,是思想的启迪者,是心灵的开拓者,是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要转变教学观念,促进师生素质的共同提高。

  小班化的教学模式,要在师生的合作互动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是新课改的要求,是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向。它能从整体上促进师生的素质提高。从学生方面来说,这小班化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个体的关注,更符合每个学生的实际,切合每个学生的心灵,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使我们的教学有了更加精致的可能。同时,小班化教学还有利于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进度的安排,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学生的提问会更多更广泛,有的可能是教师备课中没有思考过的,有的或许是课本上也没有的。所以,教师除了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增加学习与专业知识相关的其他知识,使自己的知识储备不断得到充实更新,这样才能顺应小班化教学的发展。

  二、要加强师生交往,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

  由于班级人数少,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发言的机会大大增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以显著提高。教师在设计教学结构时,要优先考虑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处于活动的中心,让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小班化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大班的语文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往往被主讲所代替,教师“导”的作用不能充分体现。而在小班化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做到讲授知识,而且更要能走到学生当中,倾听学生的发言,捕捉信息、解答质

  疑、进行方法指导,较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小班化教学还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时把重点放在备学生上,要了解并指导每个学生的学习,使得分层教学具有更大的可行性。加快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活动频率,使得互动教学有机地经常地在教学中运用。

  总之我认为,小班化教育在班级学生数额减少后,必将会引起师生之间各种关系时空的重组。课堂教学将不仅成为传授知识的学习场所,更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彼此沟通、彼此交流的场所。这些都为语文教学创新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

小班教学心得体会13

  区域活动的基本形式就是游戏。游戏是幼儿活动的基本方式,人类在创造文明和文化的同时,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游戏。游戏是幼儿时期不可缺少的一项课程,在游戏中,幼儿可以忘我的、开心的进行自我展示。

  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就是好奇、好问,他们经常问各种问题,对周围的很多事物和现象都感兴趣,幼儿对科学的爱好与探求往往是从兴趣开始的,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指向性,是幼儿学习入门的导向,然而幼儿对游戏有与生俱来的爱好,游戏和科学一同进行那正是相辅相成、恰到好处。因此,设置一个符合幼儿年龄特点,满足幼儿兴趣爱好和学习需要,促进幼儿成长和发展的科学区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当我们在设置区域时,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研究幼儿、研究领域核心。要设置符合幼儿年龄段特点的内容,要设置符合该领域核心价值的内容。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是对此有指向和帮助的。《指南》中指出了3—4岁年龄段的孩子在科学领域方面可能、期望达到的目标,也指出了科学领域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这就启发我们在设置科学区时要结合、关注孩子的年龄段,把握好科学游戏的难度以及深度,注重科学游戏的操作性、探索性。

  下面,就以“磁铁”为大概念的小班科学游戏为例谈一些粗浅认识。

  1、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即我已经知道的

  在设置科学区时,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关注到、了解到幼儿的已有科学经验,可根据孩子已有科学经验的兴趣点将此方面关联的科学知识结合小班年龄段幼儿需要掌握的难度和深度以及最近发展区进行继续拓展、深究,形成以某个科学知识为大概念的小班年龄段应掌握的难度以及深度的完整经验,这不仅能激发幼儿继续探究、操作的欲望,还有助于孩子形成完整的科学知识经验。

  以“磁铁”大概念为例,小班科学区可以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在创设科学游戏时多注重、增加游戏的情境性。“小猫钓鱼”这个游戏,小班幼儿就非常感兴趣,这个游戏是在鱼竿上绑上磁铁,而小鱼的鱼嘴处是有能够被磁铁吸住的铁钉,孩子们在一次次玩游戏的过程中发现鱼竿能钓上鱼,会提出:“这是为什么呢?”教师引导他们去碰一碰小鱼其他的地方,他们发现小鱼并不能被钓起来,再引导他们看一看鱼嘴处有什么!他们发现有个钉子,在玩一玩、问一问、碰一碰的过程中幼儿自然而然的就习得了磁铁能吸铁的经验。

  在知道了幼儿的这个已有经验后,教师可以结合孩子的兴趣点和已有科学经验创设一系列以“磁铁”为大概念的小班科学游戏。

  2、了解幼儿的想法和学习需要,即我想知道的

  在继续创设以某个科学知识为大概念的科学游戏时,教师就需要了解幼儿的想法,结合他们的想法、兴趣和学习需要,即幼儿想知道的知识,创设这方面他们感兴趣的科学游戏,这可以促进孩子游戏的注意力和集中度以及探索和操作程度,也符合《指南》中科学领域的核心: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

  在幼儿通过“小猫钓鱼”游戏知道磁铁能吸铁后,他们还想知道磁铁能吸住哪些东西,不能吸住哪些东西,基于孩子的这一兴趣点出发,可以继续创设科学游戏,可以在科学区投放一些磁铁以及一些能被磁铁吸住的东西和不能被磁铁吸住的东西,孩子们通过玩一玩、碰一碰的过程就会习得新的、进一步的关于磁铁的科学知识经验,孩子们还可以拿着磁铁在教室里的'每个地方、每个角落吸一吸,留下自己探索和发现的脚步,这样的方式进行游戏也正是我们教师朝着幼儿自主理念前进的方向。

  3、巧用科学记录表

  巧妙利用科学记录表,巧妙利用科学记录表,在科学区投放有关探索、操作内容的科学记录表。科学记录表的格式尽量不要按照教师的想法设计的太“死”,教师不要过度的高控,尽量给孩子发挥的空间,而且小班孩子也不一定能看懂和理解教师设计的科学记录表,所以,科学记录表只需要有个大的框架,里面的内容让孩子自己记录,用他们自己喜欢的、看得懂的方式进行记录,这样的科学记录表才是真正的幼儿自己的科学记录表,才是真正给孩子自己看的、讨论的、交流的、学习的科学记录表,科学记录表的巧妙使用不仅能够有助于孩子后续的学习,也有助于促进孩子的探究欲望和操作兴趣。

  儿童天性好奇。从一出生开始,他们就不断地形成各种假说并进行检验。我们可以利用他们的兴趣点,巧设班级科学区,帮助所有儿童在自由、宽松、快乐的环境中进行探索,获得学前科学知识与技能。

小班教学心得体会14

  新学期开始快3个月了,刚入园的小班幼儿对幼儿园新环境有了一定的适应,但还有一些孩子会出现憋大小便、喝水少、吃饭难等不适应行为。这时,教师不要急于“规范”孩子的行为,而要在尊重孩子身心发展特点、了解不同孩子需求的前提下,细心观察、因势利导,让幼儿园成为孩子快乐成长的摇篮。现在孩子大多是一个家庭的中心。家长细心呵护孩子,但有时却忽略了孩子行为习惯、自理及交往能力的培养,导致很多小班幼儿入园的时候,会出现种种不适应的情况,我们老师不能急于求成,要根据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水平,循序渐进帮助宝宝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

  一、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岁的文文是个瘦弱的女孩,每天都是妈妈抱着,爷爷、奶奶拥着进幼儿园。午饭时坐着不声不响不肯吃饭,到了午睡时间,就是不到床上去。妈妈无奈地对老师说:“文文在家吃饭还要追着喂,每天晚上回家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玩到很晚,怕她休息不好,影响身体发育,每天早上都让她睡到自然醒,还请教师多多照顾。”我们的做法:

  1、帮孩子建立有规律的作息习惯。

  孩子从家庭走进幼儿园,由家庭的自然生活状态转而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从在家睡到自然醒、饿了吃、困了睡,到在幼儿园按时喝水、吃饭、午睡、起床、大小便等等,一日生活作息时间非常有规律,孩子一时很难适应。教师可根据幼儿园一日活动时间安排,将时间段加以划分:如入园、早操、教学、游戏、户外活动、吃饭、午睡等,每到一个时间段,播放一段音乐,教师及时用语言提醒,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孩子会养成一日生活规律,在愉快的气氛中,适应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如遇到孩子午睡时间不愿睡觉的情况,教师可以用讲故事、哼唱摇篮曲、奖励小玩具、哄拍入睡等办法让孩子放松情绪,慢慢入睡,当形成午睡的习惯时,再让孩子按时独自入睡;教师还应让家长配合,改变家庭生活作息时间的随意性,制定与幼儿园相仿的作息时间,尤其是在双休日、节假日时提醒孩子按时作息。

  2、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小班的孩子,自理能力较差,依赖性较强,很多还是家长喂饭,更有甚者是追着喂,哄着吃,更别提良好的饮食习惯了。当孩子进入幼儿园后,由于环境的变化,口味的变化,生活习惯的变化,经常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进餐问题。进餐时,对于那些使用餐具有困难或进餐习惯极不好的幼儿,教师可以一边喂饭,一边适时地教给他正确的`进餐方法。根据孩子喜欢模仿的特

  点,吃饭时,请大班的孩子与小班一起进餐,让他们学习大哥哥、大姐姐吃饭时怎样使用餐具及吃饭时保持安静、不说话、不嘻笑打闹的好习惯。教师在饭前,可以先让孩子猜猜今天吃什么菜,引起孩子的兴趣,告诉他今天吃的是营养特别丰富的菜,多吃它会长高,长聪明,看谁吃得又多又香;引导孩子了解相关的知识,西红柿吃了脸色好,木耳吃了清肠排毒,米饭和肉吃了有力气等等;还可以利用角色游戏喂小动物、区域活动宝贝餐厅等进行练习,在游戏中巩固良好饮食习惯。

  3、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师要用细心和耐心,培养孩子爱清洁、讲卫生的良好习惯,如餐后要漱口,饭前、便后要洗手,怎样擦鼻涕等,可利用示范法、反复练习法、督促检查法等使良好的习惯不断强化,逐步形成自觉的行动;还可以用形象、直观的图片、儿歌、游戏等,引导孩子学习生活技能,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如将洗手的正确步骤分为卷袖、湿手、擦肥皂、搓手、冲水、甩手、关水龙头、擦干这八步,将每个步骤画成图片,贴在盥洗室墙面上;将动作编成儿歌,通过游戏化的情景,配上朗朗上口的儿歌,孩子在愉快的氛围中,逐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培养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

  玩玩具时,小强自己玩够了积木,又想去玩小汽车,这时贝贝正玩得高兴呢,小强一下子推开贝贝,二话不说就把车抢了过去,贝贝急了,一把抓在了小强的脸上,小强脸上立刻出现了一道鲜红的血印。我们的做法:

  小班孩子进入幼儿园后,往往一时难以适应集体生活,不懂得怎样与小朋友相处、交往,发生纠纷时不会用语言沟通,往往用行为来表达想法,教师要及时地指导和帮助。

  1、给孩子创造与同伴交往的机会。

  同伴关系在儿童的生活中,尤其是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中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教师要充分利用区域活动、角色游戏活动、分组活动等,为孩子创造交往的机会。引导家长利用空闲时间,与孩子一起到同龄伙伴家去玩,节假日带孩子到儿童活动中心、游乐场、公园等孩子聚集的公共场所,为孩子牵线搭桥寻找同龄小玩伴,给孩子创造充足的交往机会。

  2、活动中引导孩子掌握必要的交往技能。

  教师要告诉孩子与伙伴交往时,用语言交流,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不要拉拽,更不能动手伤人;教师要以身作则,与他人交往时,主动使用文明语言,为孩子树立榜样;在玩玩具时,告诉孩子,看到自己喜欢的玩具时,不能争抢,必须征得他人同意后才能玩;在游戏时,让孩子遵守游戏规则,如玩玩具不争不抢,去区域玩时要排队;教师有意识地为孩子设置需要与同伴共同协作才能玩的情境和游戏,如“娃娃超市”、“娃娃医院”等,让孩子在游戏中通过模仿角色,逐步培养交往意识,克服自我为中心,采取友好态度与同伴交往;还可以通过开展亲子活动为孩子创设愉快的交往机会,在家长的陪伴中,孩子会放松情绪,在活动中大胆地表现自己,大方地与人交往,从而提高交往能力。

  小班是孩子适应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作为教师,要为孩子创设有利的条件,更要有效地引导,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的自理能力,培养与人交往的能力,为孩子健全的身心发展和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班教学心得体会15

  我是毛豆的父亲,让我写一下育儿经验我觉得有点难了,自从孩子出生还不足满月我就离开家在外工作,一年也还女儿见不了几面,每次短暂的团聚还没等孩子和我建立好感情我就又出门了。但作为父亲我还是有两点两点体会和大家分享:第一点就是安全,相信所有的家长都想着自己的子女能够健康成长,远离疾病、意外、灾难。做父母的最受不了的就是看见孩子躺着病床上哇哇啼哭,更不要看见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有什么“不同”。现在的孩子都生活在各种优越条件里,但随之而来的'不安全也逐渐增多,饮食安全、卫生安全、家里的各种潜在安全,对于幼小的她都是一种危险。由于不长期在家,我每天我都会和孩子视频,看看她是否安全,并叮嘱家人照看好孩子的安全,希望她能健康成长。

  第二点就是快乐,对于孩子没有什么比快乐更重要的,我从不刻意的去教育孩子,也不会让她每天学多少多少知识,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应该有她自己该做的事情,如果孩子做这件事是快乐的并且安全的那就应该去做,快乐的生活中学习知识更能让孩子很好的成长。

  我谈的育儿经验还很浅,还需更多的像其他家长学习。同时也感谢老师对孩子的细心教育!

【小班教学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小班教学心得体会(15篇)02-11

小班教学心得体会15篇11-11

小班化教学模式心得体会11-13

幼儿园小班教学心得体会01-10

小班教学反思08-03

小班教学总结11-05

小班化教学模式心得体会15篇11-22

小班教学计划07-14

幼儿小班教学设计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