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教学设计

时间:2024-10-03 16:39:25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地名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地名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名教学设计

地名教学设计1

  一、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白地名是各个历史时代人类活动的产物,也是人们工作、生活、交往不可缺少的工具。

  2、让学生在读地图、调查访问、收集资料等活动中,通过地名,了解历史文化知识,学会整理资料、提取信息、撰写调查报告,体会其中的文化,提升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3、通过丁丁、冬冬等人物的吐白,启发学生发现地名的由来,鼓励学生找本地的地图,经过读图的活动,发现地名的特点,帮助学生了解地名的文化内涵。

  二、教学重点

  1、课前让学生充分做好资料的收集工作。

  2、让学生通过了解地名的来历及变化,懂得地名中蕴涵的文化。

  3、以“地名”为主线,开展一系列语文学习活动,锻炼学生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

  1、地名的变化与历史、社会制度的变化与发展有密切的关系,这些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距离,让他们了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2、教学前,师生都应做充分的准备,学生要收集资料,教师要为学生的语文活动做动员、鼓励和示范,并教学生写好活动计划。

  3、教学生写调查报告。

  四、课前准备

  1、家乡的地图一幅。

  2、布置学生收集本地的地名、全国其他地区的地名及有关资料。

  五、教学时间

  6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居住的城市叫什么名字?(长沙)长沙的哪些地方是我们熟悉的?(学生自由发言)

  想不想知道我们的好朋友丁丁的家乡有些什么地方?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二)看丁丁家乡的地图

  1、引导学生读图,找一找地名,感受地名的'特点,如春华胡同、秋实胡同,中山西路,刘家堡,山东大街、银川大街、拉萨大街,正义西路等等。

  2、联系家乡的地名,启发学生思考、猜测图中地名的由来。

  例如“中山路”,我们这儿也有,是为了纪念伟大的革命者孙中山。

  (三)看自己家乡的地图

  1、说说家乡熟悉的地名及由来。

  2、你知道哪些地名有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你有何感想?

  第二课时

  (一)找规律

  1、列举以下地名分类排列,启发学生找出其中的规律。

  地名里含有方位词,如北京、南宁、西安……

  地名里含有和水有关的词,如上海、杭州、香港……

  表示颜色的词,如青岛、黑河、黄山……

  含有地方特产名称,如铜陵、桂林、铁岭……

  含有人名,如张自忠路、佟麟阁路、中山路……

  含有姓氏,如赵家庄、孙家屯、苏家沱……

  2、根据以上分类,你还能写出一些地名吗?(让学生将收集的城市名称介绍给大家)

  (二)读一读

  1、朗读课本上的词语。

  2、交流自己的资料,在介绍中外城市名称的过程中,用自己掌握的方法识字。

  (三)说一说

  1、查找一个地名的相关资料,把了解的知识(包括地名的来历、变迁、特点)报告给大家。

  2、说说自己从地名中掌握了什么知识(从历史、经济、人物、民族、社会发展等方面谈)。

  第三课时:“地名游艺会”

  (一)活动准备

  1、收集了大量关于地名的信息之后,启发学生自己设计、组织、开展“地名游艺会”活动。

  2、引导学生把获取的知识进行整理。学生可以按照兴趣分组,小组合作编排游戏,并设计好游戏的规则,然后共同游艺。

  3、在组织设计阶段可以先收集地名谜语,再自己创编谜语;收集吟诵含有地名的古诗;把地名串写成相声或者有趣的描述生活经历的文章……

  4、教师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对设计活动有困难的小组或者活动难度大的小组进行指导,在和学生的共同活动中,教师也可以获得丰富的知识。

  5、布置教室。

  6、游艺会分为五项,前四项每个小组必须参加,第五项为附加题,以最后累计的分数高低取前三名。

  (二)活动项目

  1、猜城市名,编地名谜语。

  (1)老师出谜面,学生抢答,看哪组猜对的多。

  金银铜铁(无锡)倾盆大雨(天水)四季温暖(长春)

  双喜临门(重庆)风平浪静(宁波)戈壁滩(长沙)

  (2)各小组互相出题,看谁答对的多。

  2、找一找诗里的地名。(见教材内容,略。)

  3、抢答,说地名。

  说出三条以城市命名的路名:中山路、南京路、北京路

  说出三个用少数民族语命名的城市:拉萨、呼和浩特、乌鲁木齐

  说出三个带“阳”字的城市名:岳阳、洛阳、衡阳

  说出三个带“州”字的城市名:湖州、杭州、苏州

  4、介绍一个地名的来历。(每组轮流说)

  5、把地名串联在一起,编一个有趣的故事。(加分题)

  (三)评选优秀活动小组

  第四、五课时:学写“调查报告”

  1、内容:主要是对地名的历史渊源、变迁等情况进行调查,经过分析,客观地写出书面报告。

  2、基本结构:包括题目、内容来源、报告内容、附件注释、调查人姓名、时间。

  3、引导学生在阅读例文时发现报告内容,要用事实说话,如第二自然段是丁丁根据采访和看资料获得的信息,第三自然段写出自己调查的。同时,在报告中写出了调查的结论:“可以说这条苏州街,是用民脂民膏建成的。”

  4、学生根据收集的资料撰写调查报告。

  5、引导学生对撰写出的报告进行评议、修改。

  6、学生较好的作品进行展示。

  第六课时

  (一)学习自读课文《趵突泉》

  1、介绍写作背景。

  《趵突泉》是老舍先生写的一篇很著名的散文。文中描绘了趵突泉的美丽景色。

  2、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划出自己认为优美的句子。

  3、说说课文是怎样描写泉水的特点和泉眼的样子的。(泉水清浅、鲜活)

  4、课文记叙了济南名胜趵突泉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趵突泉怎样的感情?

  5、回答冬冬的问题:济南为什么叫“泉城”?

  6、朗读课文。

  (二)学习《秦皇岛的来历》

  1、自读课文。

  2、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说说“秦皇岛”地名的由来。

  3、朗读课文。

地名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明白地名是各个历史时代人类活动的产物,也是人们工作、生活、交往不可缺少的工具;

  2、通过读地图、调查访问、收集资料、游艺活动等活动,通过地名,了解历史文化知识,学会整理资料、提取信息、撰写调查报告,体会其中的文化,提升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3、在收集、介绍地名的过程中,用自己获得的识字方法自觉识字。

  教学重点:

  1、课前师生充分做好资料的收集工作;

  2、通过了解地名的来历及变化,懂得地名蕴含的文化,提升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难点:

  1、地名的变化与历史、社会制度的变化与发展有密切的关系,这些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距离,让他们了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2、掌握更多有关地名的知识,学会整理信息,提升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家乡地图。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今天带了几个谜语来考考大家,你们敢接受挑战吗?出示谜面:两个胖子合着睡();两个节日一起庆祝();东、西、北都不通()猜一个城市名。

  生:猜谜语。

  师:这就是地名的有趣性!今天我们来学一学地名这一生活知识。(板书)

  二、观察课本p63的地图。

  师:在祖国的各地有许多有趣别致的地名,它们有的折射出当地的风土人情的影子,有的.记载了岁月更迭的变化,有的对应着祖国的锦绣山河……许多地名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丁丁家乡的地图。

  1、找出丁丁的家、第一小学的位置。

  2、为丁丁上学设计一条路线图,写出要经过的地方:

  ①:家—哈尔滨大街—自由西路—自由东路—银川大街;

  ②:家—哈尔滨大街—中山西路—中山东路—银川大街。

  从他上学路上经过的地名你们发现了什么?(以城市名称、人名命名)

  3、用你的“火眼金睛”再找找图中的地名,说说你发现了什么?(以方位、族姓等方式命名)

  4、师简介地名的命名类型。(根据自然景观:方位、距离、地理、形态、特征、物产和其他特征命名;根据人文历史:居民、族姓、史迹、事件、人物传说命名以及其它多种形式的命名)

  三、观察家乡的地图。

  (一)、师:地名记录了人类探索自然的历程,有着丰富的人文历史内涵,泉州既是历史文化名城又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其星罗棋布的大街小巷存有包罗万象、别致有趣的地名,让我们来看一看家乡的地图。

  1、找找图中你熟悉的地名;

  2、小组讨论:你发现图中的地名有什么特点?你了解这些地名的文化人文内涵吗?

  3、汇报、交流;

  (二)、师:泉州古老而又浓厚的文化韵味,充满着多么迷人的魅力。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段快板,请同学们仔细听,边听边找出其中的地名。

  1、听快板;

  2、交流快板中提到的有关大泉州的地名;(生介绍,师补充)

  3、生跟读快板。

  四、小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2、师:地名不仅别致有趣,而且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历史知识。只要同学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观察,就能学到许多有趣的知识。

【地名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地名调查报告03-30

教学设计的设计07-17

流程设计教学设计12-09

教学设计01-14

《》教学设计09-27

称赞教学设计 称赞教学设计优秀06-23

《春望》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02-17

《鹿角和鹿腿》教学设计-教学设计07-07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