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虾教学设计

时间:2024-10-03 11:41:58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小虾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虾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虾教学设计

小虾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学会写本课的12个生字,理解词语。

  2、抓住重点语句中关键词语的含义,理解感受艺术的魅力。

  3、体会作者是如何把“虾趣”写具体的,感受作者对虾的喜爱之情。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段落。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观察、欣赏齐白石的《虾趣图》,谈感悟。

  2、充分朗读、讨论,在自读自悟中感受“虾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悟绘画艺术的魅力,感受作者对虾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1、感悟齐白石的《虾趣图》的魅力,感受作者的情怀。

  2、体会作者是如何把“虾趣”写具体。

  教学难点:

  感受作者的情怀,感悟作者的生活情趣,陶冶自身的情趣。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导语。

  2、出示齐白石的《虾趣图》。学生观赏,交流。

  3、作家秦牧又体会到齐白石画虾的什么妙处呢?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题,感知大意

  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记词语,读通课文。

  2、想想课题“虾趣”的含义,用文中的话来回答。

  3、交流、明确

  (1)读准字音,写正确的字形。

  (2)理解词语。

  (3)“虾趣”的含义。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学生读课文,理清层次。

  2、学生交流,教师点拨,理清层次。

  3、再读课文,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四、课堂小结

  20、虾趣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回顾内容

  二、读书品悟,体会虾趣

  1、自读第1、2自然段,将作者对齐白石虾画的感悟的词划出来,并理解。

  2、指名读第1、2自然段。

  3、交流、明确:

  (1)齐白石画虾的妙处:惟妙惟肖。

  (2)更引起“我”养虾、观察虾的兴趣,这是“虾趣”之一。

  4、学习课文第3~5自然段。

  5、学习第6自然段。

  (1)自读自悟:作者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作者又有哪些了解呢?

  (2)交流、汇报。

  (3)朗读体会。

  6、学习第7自然段。

  (1)这一段的内容及结构特点。

  (2)交流明确:“虾趣”的深刻内涵。

  7、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课堂小结

小虾教学设计2

  设计思路:

  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形式多样的读中感受小虾的有趣和可爱,体会作者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在读的基础上感悟作者的写法,以片段的形式写一写自己身边熟悉的小动物。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小虾的可爱,以及作者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2、感悟作者“围绕中心写具体、表达有序写清楚、用词准确写形象”的写法。读写结合,以片段的形式写一写自己熟悉的小动物。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感受小虾的“可爱”,体会作者对小虾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

  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围绕中心写具体、表达有序写清楚、用词准确写形象”的写法,写一写自己熟悉的小动物。

  教学准备:

  认真观察自己熟悉的小动物、投影仪。

  教学时间: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昨天我们学习了一篇课文,题目叫《小虾》(板书课题)。通过学习,你都明白了些什么呢?

  (生自由汇报,抓有趣、可爱。)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小虾,看看小虾到底有趣在哪里?

  二、学习新课:

  (一)学习第三自然段:

  1、请认真读第三自然段,看看哪些地方写出了小虾的有趣?把有关的语句勾划出来,并认真地体会体会。

  2、生汇报。相机出示句子:“它们吃东西的时候非常小心,总是先用钳子轻轻碰一下食物,然后迅速后退,接着再碰一下,又后退,直到觉得没有危险了,才用两个钳子捧着食物吃起来。”

  (1)你从哪儿读出了小虾的有趣和可爱呢?说一说,再指导读。

  (2)抓“非常小心”和“轻轻碰一下、迅速后退、再碰一下、又后退、捧着”体会小虾的反复试探,机敏和警觉;

  (3)抓“总是”体会小虾一贯的警觉和非常小心;

  3、小虾吃东西是有这么多动作,小作者又是怎样按照顺序写出来的呢?

  4、那吃饱了的小虾,他们又在干什么?(指名读)

  它们可真自在,有的(生接),有的(生接),有的(生接),还有的(生想想接……)

  小结:小虾你们吃东西的时候小心翼翼,吃饱后又这样悠闲自得,真有趣啊!

  5、这段都是围绕哪句话在写呢?这个句子叫做(中心句)。你看,作者围绕这句话,从小虾吃食小心、吃完后自在两个方面突出了小虾的有趣,这样写叫:板书:围绕中心写具体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1、这段围绕哪句话在写呢?生气的小虾又是什么样子的呢?请你找出有关的句子,认真地读一读,体会体会。

  2、汇报。出示句子:“要是你用小竹枝去动那些正在休息的小虾,它立即向别的安静的角落蹦去,一路上像生了气似的,不停地舞动着前面那双细长的脚,脚末端那副钳子一张一张的,胡须一翘一翘的`,连眼珠子也一突一突的。”

  (1)全班齐读。通过读,你仿佛看到了小虾是什么样子的呢?

  (2)抓“蹦”。置换对比读,(游、走、跳)体会小虾生气时的可爱;

  (3)抓“一张一张、一翘一翘、一突一突”,让学生带着表情读,体会小虾生气时的栩栩如生的神态。并有感情地朗读。

  评价:你的朗读让我看到了小虾生气时吹胡子瞪眼的可爱模样!

  (4)平时老师生气时,你有什么感觉?(害怕、不喜欢)

  那为什么小虾生气时你却觉得有趣?(生谈理由)

  (5)你看,在作者的笔下,小虾仿佛活灵活现地就出现在我们的眼前,这是因为作者不仅观察细致,而且用词恰当,所以让我们感觉小虾生气时也有趣、可爱。板书:用词准确更形象

  三、拓展练笔:

  1、平日里我们司空见惯的小虾,在作者的笔下变得栩栩如生了,这是因为作者喜爱小虾,和小虾成了好朋友,对它们进行过认真细致的观察,还因为作者运用了一些写的方法(齐读板书)。

  2、同学们,生活中我们也见过不少可爱的小动物,你也来当一回小作家,像作者一样把它们写出来好吗?用“真”开头写一个片段,写出动物的特点,表达出你对它的喜爱。

  3、交流展示(根据时间进行修改)。

  4、小结,点题,下课。(围绕单元主题“可爱的小生灵”展开。)

小虾教学设计3

  学习目标:

  1、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

  2、品读描写小虾吃东西时、生气时的语句,体会小虾的有趣。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

  培养热爱小动物的思想感情,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点

  品读描写小虾吃东西时、生气时的语句,体会小虾的有趣。

  教学难点:

  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词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巩固词语

  1、齐读词语,打指语

  2、伦读词语,打指语

  二、研读课文,读中感悟

  (一)读悟第二段,体会小虾吃食物、吃饱后的'有趣。

  交流小虾的有趣,找动词,观看动画

  (二)读悟第三段,体会逗小虾、小虾打架的有趣。

  交流小虾的有趣,找动词,观看动画

  (三)读悟第四段,体会“我”对小虾的体会。

  三、小结巩固

  1、用喜爱的感情朗读课文

  2、练习

小虾教学设计4

  学情分析:

  我们青岛市座海滨城市,大部分学生都从小生活在这里,对于小虾有很直观的了解,但是他们未必能观察到小虾活动的动作形态,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也让学生学会仔细观察。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的认读、运用。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学习写作方法能够把文章写的语句通顺。

  3、通过学习了解小虾的生活习性及各种有趣的活动,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4、能抓住重点词语理解一段话,体会作者是如何围绕一句话把文章写具体的。

  教学方式:

  1、注重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积极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教学中能加强朗读指导,以读促悟,以悟促情。

  3、阅读教学中,重视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4、在教学中注重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第一课时

  教学的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睁大你的眼睛看看陈老师给你带来了什么?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于小虾的文章。齐读课题

  二、讲授新课:

  (一)初步感受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认识生字。

  1、请大家轻轻的打开书第38页,用你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要根据拼音读准字音,用笔划出拿不准的生字,带生词的语句多读几遍。

  2、小小检察员你们在哪里?拿出你们的生词卡片帮助陈老师检查一下你们组同学读生字的情况。

  反馈:全对的小组请组长举手。

  3、同学们回家预习作业完成得真不错,现在能接受老师的检查吗?词语就站起来大声的读出来。

  词语:大缸、漏过、空隙、甚至、青苔、钳子、撒落、一副、搏斗、猛烈、小卵

  4、默读课文、谈感受

  生字的障碍已经被我们大家解决了,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这些可爱的小虾。请大家默读课文,遍读、遍想、遍划出你对小虾的了解,谈谈作者对他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感情?你呢?

  (此问题属于个人了解,且在上课不久,会很紧张拿不准,所以在这里老师要注意鼓励支持学生大胆表达,教师鼓励:不要紧啊,只要是通过读书读到的,哪怕是一点那也是很棒的!)

  随机板书:样子、有趣、脾气不好

  师:自己读课文能了解这么多关于小虾的特点说明你们很会读书。

  (二)品读课文,交流感受

  1、如果你是小作者你会喜欢小虾的那些方面?为什么?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特点到课文中细细的默读画出你重点的词语和语句并且说明理由。

  2、划完的同学和你同位来交流一下你划的句子和你的感受。

  3、集体交流

  (教师提出交流前要求:别人交流的时候你都应该仔细的听!如果你画的部分和这位同学一样,那么你可以随时起来补充你不同的感受;如果你刚才没有画的这一部分,也欢迎你来随时和同学们一起交流你的感受。)

  教师根据学生找的句子的不同顺序进行不同的指导学生谈感受,指导朗读。

  3、学生说到第二自然段,采取指名朗读,教师引导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现小虾样子的可爱。

  4、学习第三自然段,抓住小虾吃食物的时候动作的有趣再进行交流。

  “它们吃东西的时候非常小心,总是先用钳子轻轻碰一下食物,然后迅速后退,接着再碰一下,又后退,直到觉得没有危险了,才用两个钳子捧着食物吃起来”

  (1)先让学生谈出自己喜欢这一段的原因,体会小虾吃食物时候的轻巧和小心翼翼。小虾吃东西的时候有这么多的动作确实很有趣,那谁愿意用你的朗读来表现小虾的有趣。随即采访学生的朗读方式,总结想象朗读。

  (2)在描写小虾吃食物的这段话中有许多表示顺序的词语,你找到了吗?划一下,体现出这句话中的表示顺序的词语“先…然后…又直到…才…”教师小结有顺序地说话让人看得明白、听得明白。陈老师想和你们合作读一下这句话,我来读这些表示顺序地词语,你们来读其他的。

  你能尝试着说一句吗?比如说早晨起来……

  (3)除了小虾吃东西有趣之外你认为还有是们时候有趣?

  5、学习第四自然段表现小虾的脾气不好。教会它们抓住关键词语进行朗读,采用比读的方式教学。

  6、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引导学生发现前后呼应,体会小作者对小虾的喜爱、生活上的关爱。

  7、在小作者的悉心照顾下,小虾一天天的长大“我”捉出几只大的虾发现……不久……生的生命诞生了!

  (三)学写生字

  学了这篇课文,老师也深深的'喜欢上了作者笔下这只小虾,我们一起来把他的优美语句积累下来好吗?那要积累语句就必须会写生字,现在老师就满足你们的愿望教你们学写生字。仔细观察“隙、撒、甚、卵”这四个自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是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1、教师范写

  2、学生练写

  板书设计:小虾

  样子

  喜爱有趣

  脾气不好

  第二课时

一、导课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相信有趣、坏脾气的小虾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课文的写作方法,并把它运用到我们的写作中去,大家说好吗?

  二、回顾课文,学习方法

  1、请同学们打开书,快速浏览三、四自然段,思考这两段是围绕哪句话、怎样把文章写具体的?

  生:第三自然段是围绕“小虾真有趣”来写的。

  生:第四自然段是围绕“小虾脾气不好”来写的。

  2、大家找得好,我们找出的这两句话叫中心句,那作者又是怎样围绕中心句把文章写具体的呢?

  生:抓住了小虾吃食的动作、生气时的动作,还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

  3、你们不仅读书认真,而且还善于倾听,互相合作,作者正是运用了围绕着中心句,抓住小虾的动作,按照一定的顺序这种方法才把这群小虾刻画的栩栩如生的。

  三、开卷有益,巩固方法。

  阅读《荷兰猪》

  1、接下来,我们再去读一篇小短文,认识一种小动物,找找这篇文章二三段的中心句,并和同位讨论一下这篇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

  生:找出中心句,画出描写荷兰猪的动作的词和表示顺序的词。

  2、集体交流。

  3、老师小节:其实围绕一句话把文章写具体的方法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方法,同学们的习作中也经常运用到这种方法,大家看,这是一个同学对我班窗台上养的一种小动物的描述,请你对他的描写做一评价。出示文字:泥鳅的性格真古怪。它有时很老实,趴在缸底的沙石上一动不动,可是要是你用细棒碰它一下,它就会在缸中快速地游来游去,显得很生气。

  生:能围绕中心句去写,但描写不够具体。

  师:老师同意大家的意见,后来这位同学修改了自己的文章,出示:泥鳅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老实吧,它有时的确很乖,它会趴在缸底的沙石上一动不动,任凭我们在教室里大声朗读,放声歌唱。可是要是你用细棒轻轻的碰它一下,它就会暴躁的扭动身子在缸中快速地游来游去,顿时,水花四溅,连嘴边的胡须也一翘一翘的。

  师:通过两段文字的对比,请你谈谈运用这种方法的好处,进一步巩固所学方法。

四、妙笔生花,运用方法

  1、师:你想把这种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吗?你想写些什么?集体交流,并告诉学生运用这种方法不光可以写小动物。提醒学生先为你写的内容确定一句中心句,并要把文章写具体。

  2、学生进行片段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五、交流评价。

  六、总结所学。

小虾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字,正确读“一口缸、空隙、掀开、背上、末端、一副、钳子、搏斗、较大、腹部”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用关键句概括段落大意。

  3、体会文中细致生动的描写的好处。

  4、了解小虾的生活习性及各种有趣的活动,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学习用关键句概括段落大意,体会文中细致生动的描写的好处。

  教学难点:

  了解小虾的生活习性及各种有趣的活动,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联系前文复习导入

  1、同学们,我们第二单元刚刚学过一篇写鸟的文章《翠鸟》,它的作者是

  菁(jīng)莽(mǎng)。

  2、作者简介:

  菁莽,本名陈益清笔名菁莽,男,1936年生,广东揭西人。文学创作有儿童文学、散文、诗词等多篇入选发表。散文《我看见了鲤鱼跳龙门》、《翠鸟》等先后入编小学教材。

  3、菁莽写的翠鸟令人印象深刻,他不但擅长写鸟,也擅长写虾。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15课,去看看他笔下的小虾。(板书课题:小虾)

  2、请同学们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前为我们出示了相关要求,我请一位同学读一读,这就是本课对我们的要求,请看大屏幕,我们一起读一遍

  (1)朗读课文。

  (2)第三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是怎么写的?

  (3)把课文中细致生动的语句抄下来。

  有了目标,学习起来就会事半功倍。这节课就让我们用自己发现美的眼睛,用我们充满智慧的大脑一起走进课文,一起去看看作家笔下的小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想要读好课文,得先扫除拦路虎,课前同学们预习了课文,这些词语你都认识了吗?

  出示:一口缸、空隙、掀开、背上、末端、一副、钳子、搏斗、较大、腹部

  (1)请同学们先自己练习读一读。

  (2)指生读:有什么想提醒大家的?应该注意哪个字的读音?

  (3)齐读

  2、把这些词语放进课文,你还认识它吗?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准字音,读通句子。

  3、我们先来看其中的第三自然段,请一位同学读一读,其他同学思考:看看第三段主要写了什么?

  预设一:

  生1:这是你对这一段的理解。

  生2:你在试着用自己的话来概括这段的意思,是个善于思考的孩子。

  (我们在学习《花种》一课时学习了关键句,这一段有吗?)

  预设二:

  你真是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你是怎么找的这么快呢?(能够学以致用,你真棒!)

  “小虾在缸里,十分自在。”

  4、作者是怎么写出小虾的自在的呢?请同学们默读第三段,把表现小虾自在的句子用“”画出来。

  5、“它们有的独自荡来荡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紧贴住缸壁。”

  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确实很自在。同学们,你们想成为这样的小虾吗?下面就让我们也到水中自在地游一游吧!(出示海底图片并配冒泡泡的声音)不过去水里可有个规矩,就是老师说什么动作你就做什么,说停你就停,不然水里会有危险的,好吗?)

  6、多么悠闲,多么自在的小虾啊,这时要是有人用小竹枝去动你你会怎么样?(蹦、生气、)

  你生气时是什么样子?“脚末端那副钳子一张一张的,胡须也一翘一翘地摆动着,连眼珠子也一突一突的。”样子还挺可怕的,可我从你的语气中没听出生气了啊!你的脾气不大。

  再找个脾气更大的小虾。预设一:你也挺温柔,小虾的脾气都是这么温柔吗?他们搏斗起来会怎么样?(蹦出水面,蹦到缸外的地面上)这么厉害的小虾生气了,谁再来读它的样子。预设二:看样子是真生气了,听出了你的愤怒。如果这时碰见闲游的同伴说不定要打起来。

  7、我这只虾也生气了,可我生气的样子和你们有点不同,你来听一听哪不同?

  师:脚末端那副钳子张着,胡须也翘着,连眼珠子也突着。

  8、指生答,原文是一张一张、一翘一翘、一突一突(师板书)除了文字不同,这两种生气的样子还有什么不同吗?

  预设一:生能答出来,动的和静的。(师板书:动)

  请一位同学再来读一读这两句话,我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体会两种样子的不同。

  预设二:生答不上来。

  请一位同学再来读一读这两句话,我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体会两种样子的不同。

  指生答(师板书:动)

  请同学们看黑板,一张一张、一翘一翘、一突一突是写什么的'?(板书:钳子、胡须、眼珠子)这些都是小虾的细节。作者通过描写观察到的细节,用生动的语言将小虾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这就叫“细致生动”的描写。

  三、默读课文重点品悟

  1、其实文章中这样细致生动的句子还有很多,请同学们默读课文:

  用“~~~”画出认为作者描写细致生动的句子,读这个句子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可以记录在句子旁边。

  2、小组交流

  四人小组交流自己画的句子,交流时用上这样的句式

  我画的句子是,读这个句子我仿佛看到了。

  3、汇报交流

  (1)“夏天,积了大半缸雨水,从葡萄架的空隙下漏下的阳光,撒落在水面上,像许多大大小小的圆镜。

  这样的画面美吗?/多美的画面啊/美美地再读一遍。

  (2)“这些小虾,有的通体透明,像玻璃似的,这是才长大的;有的稍带灰黑色,甚至背上、尾巴上还积着泥,长着青苔,这是老的,大家叫它千年虾。”

  生:我画的句子是,读这个句子我仿佛看到了。

  小虾是什么样子的?你也是一个细致观察的孩子。你喜欢这样的小虾吗?来读。

  谁还想说说你看到的小虾?

  生:我画的句子是,读这个句子我仿佛看到了。

  (3)“有一天,我从缸里捉起几只较大的虾,发现它们的腹部藏着许多圆圆的卵。”

  生:我画的句子是,读这个句子我仿佛看到了。

  你也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

  四、总结升华体会情感

  我们通过品味作者细致生动的描写看到了那一只只可爱的小虾,作者之所以能观察得这么细致根本原因是什么?(喜爱)

  师总结:是啊,这是由于这份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才使得作者能如此细致生动地描写小虾,才能让我们看到这样一篇好文章。

  喜欢虾的不止作者一个,我国还有一位老人不但喜欢虾,而且以画虾闻名,他就是齐白石老人。老人一生画虾无数,但每幅都不同。为什么能画出虾的这么多样子,还画的惟妙惟肖呢?(细心观察)

  所以,同学们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生活,我们也会有与众不同的发现和成就。

 五、作业布置

  1、把课文中细致生动的语句抄在笔记本上。

  2、观察熟悉的小动物,并进行细致生动地描写。

【小虾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小虾》教学反思06-12

教学设计的设计07-17

流程设计教学设计12-09

教学设计01-14

《》教学设计09-27

称赞教学设计 称赞教学设计优秀06-23

《春望》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02-17

《鹿角和鹿腿》教学设计-教学设计07-07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