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命运挑战》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向命运挑战》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向命运挑战》教学设计 篇1
目标:
1、了解霍金身患疾病之重,挑战命运的艰辛和执着。
2、体会并学习霍金不怕失败、不怕困难、敢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
3、领悟作者先概括后具体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1、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2、霍金的图片资料。
教学重点
体会并学习霍金不怕失败、不怕困难、敢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先概括后具体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古往今来,多少坚强的人扼住命运的咽喉,谱写了人生美丽的篇章,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样一个人:他21岁时就被医生诊断为绝症,后来居然成为了伟大的科学家,板书课题:向命运挑战生读,正音:注意“挑”这个多音字念第三声,齐读。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问题概括成:什么样的.命运?怎么样向命运挑战?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现在请大家先快速读一遍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再读课文,体会情感
1、刚才我们就课题质疑了,现在,就请大家运用“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读书方法去深入学习探究,紧紧围绕着第一个问题来读:霍金遭遇了什么样的命运?体会文章思想感情通常用什么方法?(生说)现在就尝试一下,请大家自由读,深入思考,并在书上划一划,做好批注。给大家4分钟时间。(学生读写,自由交流,师相机指导重点语句)
2、看来大家已经掌握了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了,让我们继续来研究:霍金怎么样向命运挑战?(学生读写自由交流,师相机指导重点语句)
3、霍金的科学研究取得成功了吗?你从哪里看出?(全班齐读最后一段)
4、就是这样一个身患重疾,遭遇重大不幸的人,却取得了莫大的成功,霍金创造的奇迹给了你怎样的启示呢?(生说)
三、表达情感,拓展思维
(出示一组霍金的图片)霍金,这一个让我们敬佩,崇敬的人,怀着对生命无尽的热情,带着对科学不懈的追求,在20xx年6月17日,距患病43年后,第三次访问了中国。当他来到人民大会堂报告厅时,现场观众全体起立欢迎这位轮椅上的伟人,热烈的掌声一次又一次地响起。
此时此刻,这一位伟人就在你的面前,但他和你却不能用语言交流,他只能在网上敲击文字和你聊天,你会向他提什么问题?(音乐)
四、课外拓展,升华情感。
1、其实,除了我们今天学习的霍金外,还有很多这样身残志坚的伟大人物,请你用两三句话来介绍给大家。
2、这些身患残疾的人,他们能获得巨大的成功,靠的就是这种不怕失败、不怕困难、敢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让我们全体起立,怀着对这些人的崇敬之情,齐读第一段吧!让我们和他们一起--向命运挑战。齐读,个别读。(读出坚定,读出奋争,读出顽强)
五、谈收获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这篇课文写法很有特点,你体会到文章运用了怎么样的表达方法?引导学生读、议疾病不断向霍金进攻的段落,学习写法。文中还有这样的段落吗?找出来读一读。先概括后具体,围绕一个意思写具体,文章就会更加耐人寻味。
六、作业(选做题)
1、把今天所读的文章讲给别人听。
2、摘录文中值得你铭记的句子,抄下来,作为你的座右铭。
3、推荐阅读书目:《时间简史》、《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果壳里的宇宙》
《向命运挑战》教学设计 篇2
教学内容:
本课讲述了霍金同疾病顽强搏斗、取得伟大成就的感人事迹,我们要学习他不怕失败、不怕困难,敢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基本读懂课文,了解霍金同疾病顽强搏斗、取得伟大成就的感人事迹,学习他不怕失败、不怕困难,敢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查找自强不息的资料,在课上交流。
教学重、难点:
了解霍金同疾病顽强搏斗、取得伟大成就的感人事迹,学习他不怕失败、不怕困难,敢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
教学构想:
以张海迪的事迹引入课题,以学生自学位置,讲述霍金的故事,找出最受感动的`地方,谈一谈感受,再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投影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读书兴趣
大家可能听说过张海迪的名字,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她的感人事迹?张海迪从小学时起患了高位截瘫,胸部以下失去了知觉,长年坐在轮椅上,但是她以顽强的毅力战胜疾病和重重困难,出色地完成了小学到大学的学业,掌握了好几种外语,翻译、创作了不少感人的作品,成为我国当代青年景仰的楷模。古今中外有许多这样身残志坚、勇于向命运挑战、创造乔迹的人。今天,我们学习《向命运挑战》一课(板书课题),文中所介绍的人物霍金,其事迹其精神将会使你更加惊叹,甚至不敢相信世界上竟有这样的人、这样的事。
二、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1、自由读两遍课文,想一想霍金是怎样向命运挑战的,准备把他的事迹讲给同学听。
2、讲述事迹,把握内容。提示:既要讲霍金以百折不挠的毅力战胜病魔,顽强地活着,又要讲他战胜困难,顽强地工作,取得伟大成就。
(1)同桌互相讲述,讲不完整可以再看书。
(2) 指名向全班同学讲述。评议讲述是否完整,语言是否流畅。(使全体学生都熟悉霍金的感人事迹。)
三、讨论交流,受到启示
1、出示讨论题:
(1)霍金创造了哪些奇迹?
(2)从霍金创造的奇迹中,你受到什么启示?
2、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点拨,鼓励独特的感悟。)
四、领悟本课表达上的突出特点
1、自读自语,独立思考。
2、汇报交流。鼓励独到发现,教师相机点拨:本文突出的表达特点,一是运用先概括再具体的叙述方法,显得有理有据;二是叙事中语言含着作者浓浓的感情,十分感人。学生讲到其他方面,只要有理有据也应肯定。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悟突出的表达特点。
五、积累语言。
从文中找出自己认为应该铭记的一两句话,背一背。(自背一交流)
六、模拟交流:
教师或学生扮演霍金,与全班学生模拟上网,学生提出问题,“霍金”作答,进行交谈。
七、学生交流所查找的自强不息的资料。
作业设计:
写读后感。
板书设计:
24 向命运挑战
不怕失败、不怕困难 向命运挑战
霍金 天体物理学家
课后反思:
《向命运挑战》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基本读懂课文,了解霍金同疾病顽强搏斗,取得伟大成就的感人事迹,学习他不怕失败、不怕困难、敢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霍金同疾病顽强搏斗,取得伟大成就的感人事迹。
教学难点:学习他不怕困难,不怕失败,敢于向命挑战的精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质疑激趣。
1.板书并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
(①谁向命运挑战?②是什么样的命运;③是怎样挑战的?④为什么要向命运挑战?)
二、初读课文,读通顺。
1.自由读课文,努力做到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谁愿意大声给同学们读一读?其他同学注意听,注意听出问题。
3.评读,注意以下字音。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真读课文,结合我们提出的四个问题,你能试着在书中找到答案吗?把有关的要点标注在书上。
2.小组间讨论、交流。
3.集体汇报。
(1)谁向命运挑战?
(课文中讲的是霍金向命运挑战的事。)
(2)谁愿意把课外收集的资料介绍给在座的同学们?
学生简介霍金资料。
(3)霍金有着怎样的命运呢?
①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出示幻灯。
就像正要开放的花朵遭到严霜的打击,霍金的人生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霍金的人生面临着挑战。
②请同学们比较着读一读,看看有什么体会呢?
(正要开放的花朵是含苞欲放的,是美丽的,有着无限的生机。严霜却是残酷的,在严霜面前,花朵更显得脆弱。而霍金的人生就像这要开放的花朵,命运就像严霜,这个比喻很恰当。)
③有感情地读这句话。
(4)怎样向命运挑战?
①在书中找出相关的语句,进行汇报。
②仔细默读“霍金向命运挑战”的段落。谁能概括一下,霍金从哪几个方面向命运进行挑战?
(霍金向命运挑战,不仅仅是指他能活着,更是指他的创造。)
③分别请同学读(4—6)(7)自然段,思考:这几段分别讲的是什么?
(4—6自然段)霍金向命运挑战,他还活着;(7)霍金向命运挑战,不断创造。)
④体会利用过渡句概括段意的方法。(前半句承上,概括前面的内容,后半句启下,引出下面要说的'内容。)
(5)霍金为什么要向命运挑战?
出示幻灯:
要努力做些有意义的事,让生命留下一点辉煌。
4.霍金的生命留下了怎样的辉煌呢?
(1)齐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2)如果霍金跟你在网上聊天,要求只能提出三个问题,你准备提什么样的问题呢?(可以围绕霍金的生平,精神以及成就进行提问。)
(3)如果霍金正在接受采访,你是个记者,该怎样提问呢?(引导学生说话要有礼貌,口齿清楚,声音洪亮。)
四、作业
搜集你所知道的“向命运挑战,创造生命奇迹”的人的资料。
《向命运挑战》教学设计 篇4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霍金同疾病顽强搏斗、取得伟大成就的感人事迹,学习他不怕失败、不怕困难、敢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霍金同疾病顽强搏斗、取得伟大成就的感人事迹,学习不怕失败、不怕困难、敢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搜集有关霍金以及向霍金一样身残志坚的人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屏显“绝症”问:知道什么是绝症吗?人一旦得了绝症意味着什么?
2、屏显张海迪等残疾人图片师配话外音导入新课。
二、引出课题,了解作者
1、齐读课题。
2、强调“挑”的读音。
3、学生交流搜集到的有关霍金的资料。
三、交流预习所得。
1、学习生字词。
2、读了这篇文章你的感受是什么?
四、自主探究深入学文
(一)学习过渡句
1、屏显“霍金向命运的挑战,不仅仅是指他能活着,更是指他的创造。”齐读。(随机板书:活着创造)
2、针对这个句子,通过刚才的朗读,结合前后文内容体会一下,你会发现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过渡句)这个句子起什么作用?哪部分承接上面的内容,哪部分又是引出下文的?
(二)了解霍金是怎样向命运挑战的
1、出示自学要求学生自主探究。(自学提示:1、把描写霍金病情的句子用“”画出来;把霍金与病魔作斗争的句子用“~~”划出来;把描写霍金的创造的语句用“”划出来。2、读一读这些句子,把自己的感受和同学进行交流。)
2、学生交流汇报学习成果,师引导学生进行以下学习。
(1)了解霍金身患重症的状况。
学习内容一:“命运对霍金十分残酷。17岁时,他考取了著名的牛津大学,21岁时,却患上了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医生说他至多只能活两年半。……”
过渡:然而病魔并没有因此而罢休,他继续疯狂的向霍金进攻。接下来,霍金的病情又发生了怎样的恶化呢?
学习内容二:“疾病不断地向他进攻。他的病情渐渐加重,肌肉一天天地萎缩下去,走路越来越不稳,连站也变得困难起来。”“病情不断地加重。霍金终于站立不住,坐上轮椅;他的手指失去了活动的能力,十个手指中,只有两个还能活动。1984年,他说话已经相当困难,吐字不清,说几个词要花好长时间。1985年,他又得了肺炎,治疗时切开了气管,从此就再也不能发声,只能在心里讲话。”
过渡:有话不能说,有腿不能走,有手不能动,看起来就是一个废人的霍金没有像我们担心的那样,他并没有被疯狂的病魔摧垮。在病情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他到底是怎样向病魔挑战的?
(2)感受霍金与病痛作斗争的精神。
学习内容三:“为了与咄咄逼人的病魔斗争,他努力锻炼。他坚持靠自己的力量上楼。腿的力量弱了,他就用手拉着扶手艰难地走上楼去。”“后来,人们为他在轮椅上安装了一台电脑和语音合成器。他用仅有的两个完好的手指在键盘上敲出要说的词,组成相应的句子,经过语言合成器发出声音来。他就用这个办法,进行学术交流,做学术报告。”
3、整体读文升华情感。(男生读描写病情一部分,女生读霍金与病魔抗争一部分)
过渡:一个两年半过去了,几个两年半过去了,这个敢于向命运挑战的人成功了,在他面前命运退缩了。霍金,这个拥有着聪明才智的人至今还活着,并且他还进行了伟大的创造。他创造了什么?
(三)了解霍金的创造
1、师生交流。
2、总结:至于霍金的.伟大创造,凭我们现在的知识功底还很难搞明白,我们要通过今后的努力学习才能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四)小结升华情感
1、文章学完了,霍金的事迹在震撼着我们的同时也表明了一个道理,是什么道理?(板书:人是可以向命运挑战的。)
2、让我们永远把这句话记在心里。齐读。
过渡: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是所有人都具有这种向命运挑战的精神的,老师曾经在东北新闻网上看到了这样一则新闻,让我很是震惊。
五、出示资料拓展学习
师:我想,小女孩听了你们的劝告一定会重新振作起来的。今天我们的课就上完了,在下课之际,我想让我们再一次大声读一读这句话吧。屏显“人是可以向命运挑战的。”老师还想呀,我们仅仅是记住这句话还不够,我们也要向命运大声地宣战。屏显“我是可以向命运挑战的。”老师希望这句话能时刻提醒你。
六、作业
1、把文中值得你铭记的句子抄下来,作为你的座右铭。
3、推荐阅读书目:《张海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吴运铎》、《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板书
23向命运挑战
(霍金)
活着挑战
人是可以向命运挑战的
【《向命运挑战》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向命运挑战读后感04-29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07-14
流程设计教学设计12-09
教学设计01-14
《春望》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02-17
称赞教学设计 称赞教学设计优秀06-23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06-11
《夏》教学设计11-19
荷花教学设计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