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设计

时间:2024-05-25 11:39:58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小学英语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英语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英语教学设计

小学英语教学设计1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外研社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第二册Module3 Unit 1,本课时的主要内容围绕I like football.这个话题,进行句型I like ……. I don’t like …….的学习,使学生通过学习能掌握如何表达自己喜欢的事物和不喜欢的事物,同时学习了新单词football/ basketball/ table tennis/ morning exercises等运动类的单词。在本课时中,通过dialogue、reading、picture talking等多种活动,复习旧知,联系新知,扩展与本课主题相关的单词和表达方式,初步形成一定的英语思维。运动话题与我们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学生通过多次运用、体验、反思,巩固所学的单词和句型,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运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情感,进行交际。

  2、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熟悉上一单元句型“What’s your favourite…?”“My favourite…is…”.

  (2)学生对日常英语有一定的基础,但认读能力还有待加强。

  (3)在教师引导和图片的帮助下,能进行简单的描述和对话。

  (4)学生对游戏、角色扮演等活动很期待,渴望得到同学和教师的赞许。

  This is a dialogue .It talks about sports .Learning this lesson can let the students know how to talk about sports,and try to talk something using“I like …….”and “I don’t like ……”

  1、Teaching Important Points:

  (1)Some useful words:football/ basketball/ table tennis/ morning exercises

  (2)Sentence patterns: I like ……. I don’t like ……

  (3)Help th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passage better.

  2、Teaching Difficulties:

  (1)How to help the students to master the structure.

  (2)Imitate the pronunciation correctly and understand them.

  Step 1 Warm up

  (1).Greetings:Greet with the students as usual.

  (2).Revision:Sing the English song “Old MacDonald has a zoo”

  设计意图:上一节课刚学的歌曲简单、欢快,既能感染学生,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尽快地投入到英语课堂的学习氛围中。

  Step 2 Presentation

  (1) Useful Words

  Tell students that I’ll mime some sports. Do a mine for football and then say the word ‘football’.Get the students to repeat it.

  Follow the same procedure for ‘basketball’ and ‘table tennis’.

  Do a mime to illustrate some exercises.Explain in Chinese the meaning of ‘morning exerxises’.

  Have the students repeat the words.Write all the new words on the blackboard.

  Show the balls to the students and try to practice...

  出示实物,导出新单词,每个单词用不同游戏方式巩固,通过高低声读、分小组读、分男女读、开火车读、看嘴型猜单词、看动作猜运动等多种方式练习。依次板书,在四线格里展现单词。看课件小组比赛以最快速度认读单词,进一步巩固单词。

  跟唱Chant,有韵律感,形象又生动。

  设计意图:运用实物进行直观教学,板书教学生规范书写,跟唱Chant,在轻松欢快的课堂气氛中巩固新知。

  (2) Sentence pattern

  Lead to “I like…”“I don’t like …”by asking “What’s your favourite sport?”.Explain ‘sport’ in Chinese.

  In the previous unit we learnt“What’s your favourite…?”“My favourite……”.

  T:My favourite sport is playing basketball. I like basketball.

  Lead to“I like football/ basketball/ table tennis/ morning exercises”one by one.Draw a happy face and a sad face on the board .Now point to the happy face ,smile and say a sport that you like.Then point to the sad face, frown or shake your head and say a sport that you don’t like.

  Practice the patterns by saying “opposite sentence”.

  Example .T: I like football.Ss:I don’t like football.

  设计意图:通过已知句型进行问答引出新句型,帮助学生理解含义。

  (3) Listening and Reading

  T:Ok.Today,our good friendPanpan is coming,what’s he doing? Now,let’s listen.

  a).Listen to the tape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books closed)

  “What’s Panpan doing?” “What’s Panpan’s favourite sport?”

  设计意图:带着问题听课文减少盲目性。融德育于英语教学,让学生明白遇到问题时要勇于克服困难。

  b).Listen,point and repeat .(books open)Then let them practice in pairs and ask some pairs to practise the dialogue . Encourage the students to imitate the dialogue.

  设计意图:听录音呈现课文,培养学生的听力能力和认读能力。

  (4).Listen and draw the appropriate face.

  Listen and encourage the students to draw the appropriate face. .通过点击相应图片听并核对答案。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将句型和单词结合,师生互动进一步习得新句型

  Step 3 Practice and Consolidation

  (1).Game.学生用所学句型进行问答。通过游戏来巩固所学内容,突破重难点。

  (2).Exercise.点击图片做听力练习巩固新句型,考查学生的反应能力。

  (3).Song.把本课单词和句型偏成歌曲,按学生熟悉的'“How old are you?”的调唱出来。

  设计意图:反馈检测,巩固操练,帮助学生初步运用所学句型进行交际。激活课堂教学氛围,寓学于乐,让学生轻松、快乐、高效地学习。

  Step4:Using it.

  The application of dialogues in real situations.

  Do a survey,and then fill in the table.

  (1)、调查同组同学的运动爱好,结合调查结果操练句型。激发学生说英语和表演的欲望。

  (2)、拓展。模仿所学句型说句子。例如“I like apples/blue/cats… I don’t like bananas/yellow/dogs…”

  (3)、请2-3对学生展示后,下面的同学给予评价,或给他们纠正发音等。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增强学生英语表达能力以及自信心。

  Step5:Homework

  (1).To retell the dialogue.

  (2).To let the students ask their family about their favourite sports .

  设计意图:通过课后作业来进一步巩固新知,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帮助并鼓励他们会用且活用英语,提高他们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

小学英语教学设计2

  新课程以来,我们所使用的英语教材都是根据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编写的,基本上遵循了“功能──结构──话题──任务”相结合的编写思路。新教材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英语课本教材编排的结构。因此,随之而来的关于新教材教学方法的探讨也成了英语教学改革的热门话题。在新教材的使用中,我们遇到了三个主要的问题:一是大容量的新教材与教学课时不足的矛盾;二是教材新要求与教师的教学水平之间的矛盾;三是教师备课任务繁重与教研空间有限的矛盾。由于英语课时和师资数量不足的问题难以在短时间内落实,我们对以上问题的解决还只能从“优化教学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等方面来进行探索。在众多的教学方法当中,我认为“单元整体教学”在优化教学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方面有着很突出的优势,同时“单元整体教学”也符合语言教学的规律。

  一、“单元整体教学”的理论基础

  “单元整体教学”是建立在“整体教学”的理论基础上的,它的心理学基础是1912年始创于德国的格式塔心理学,又叫“完形主义”。格式塔心理学者认为:从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立场出发,不仅学生应将学习情境视为一个整体来感知,教师更应努力把学习情境作为一个整体呈现给学生。因为学生对语言刺激应是综合的,而非单纯借助语句分析等特殊刺激就可以达到预期目的的。

  现代语言学的创始者,结构主义的奠基人,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也认为:语言学不应把语言分解为一个个元素如语言、词汇、语法等等,孤立地对其进行研究。他认为各元素的意义只能由各元素之间的关系来确定,一个元素只有在与别的元素以及整个体系发生联系时才有意义。

  关于这个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程晓堂教授也曾指出:应该把语言作为整体来学习。因为意义和语境有助于学生对语言的感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而被分割为碎片且离开语境的字母、音标、单词甚至句子都不利于学习,尤其不利于小学生的学习心理。学生可以通过较强的记忆和模仿能力掌握字母、音标、单词等,但研究表明这种学习结果没有长久效应,也不利于培养实际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日常教学中的误区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就发现了一些类似的误区:一些教师仍用“老办法”教“新教材”,片面追求语言形式的教学,而忽视语言意义的教学,将单词、句子和对话割裂起来进行教学,将对话或课文逐字逐句进行讲解,把一个完整的饶有趣味的语言情境分解得支离破碎,既不利于对语言形式的学习和理解,也不利于学生对语言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还有一种误区就是,一些教师缺乏对课程标准、整个教材宏观的把握,教学目标没有得到很好的整合,或者将课堂教学目标与单元目标混淆,教学活动没有很好地体现教学目标的滚动,教学活动重复低效。另外,还有一些教师为了追求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在课堂里采用了大量的游戏、比赛、或小组学习活动,并制作了形象逼真的投影片和生动活泼的多媒体课件。从表面上看,学生在课堂上表现非常积极,活动气氛也十分热闹,动静结合高潮迭起,可是,从课后对学生的检测,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效果却又不太理想。

  那么出现这些误区的原因是什么呢?有的是教师在目标设计中的偏差导致的;有的是没有整体考虑教学方法而造成的。为探索并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在课堂中采取了单元整体教学的方法。

  三、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内涵

  新课程下“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呢?我们认为:新课程下的“小学单元整体教学”就是在通盘考虑《英语课程标准》对小学英语教学学的目标要求、整体教材和局部教材的关系以及学情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一个单元,整体组织教学内容、整体设计教学方法、整体安排教学时间、整体设计形成性评价。

  单元整体教学与评价有利于实现多样化教学方式的统一;整合时间资源,使有限的课时产生乘法的效益;有利于学生合理认知组块的建构,促进知识的记忆、保持和提取,以及学生初步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发展;有利于提高教师处理教材的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益的提升。

  从《英语课程标准》来看,新课标对小学英语教学提出了二级教学目标,从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规定了具体的教学目标,英语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目标更加多元化,这就要求我们应该从整体上来设计教学目标。

  个单元以话题为核心,以结构和功能为主线,给我们进行单元整体教学提供了基础。所以我们认为,“单元”是我们整体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的重要单位。

  四、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具体策略与方法

  首先,就是要“整体设定单元目标”。这需要考虑以下一些问题:

  (一)依据教材和学情合理设定教学目标

  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如何?根据《英语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单元的基本教学目标是什么?弹性教学目标是什么?课时目标是什么?如何实现单元中课时目标的螺旋性上升?根据实际的课程设置,如何安排单元的教学时间?

  (二)适当调整单元之间的顺序

  由于新教材是按照“功能──结构──话题──任务”的思路进行编写的,因此,我们在进行单元整体教学的时候,可以根据“语言功能”、“语法项目”、“相关话题”、“任务活动”等对教材进行一些处理。如,如果单元之间的语言功能、语法项目、相关话题或任务活动相似,可以考虑将这些单元调整到一起进行教学。另外,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结合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学生的兴趣设置一些活动,我们也可以根据活动情景设置的需要来调整单元之间的顺序。

  (三)适当调整单元内部的教学内容

  每个单元有很多的活动,但我们并不一定非要按照教材的安排的活动顺序来教,如,教材一般将对话或课文整体放在每个单元的最前面,教师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先教单词或句子,再整体导入对话;有时我们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或地方文化背景来重新设计教材中的活动;如果教材中的活动过难或过易,我们可以用一些教材外的合适的活动来替换。如果有的活动功能相似,则可以省略其中的部分活动。

  (四)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

  英语新教材的编排结构一般为“功能──结构──话题──任务”,注重从整体上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英语的四种基本技能。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我们主要有“对话课”、“阅读课”、“综合课”等三种课型。针对不同的.课型和教学的内容,教师需要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

  在对话课中,我们可以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通过听说法导入新授的单词和功能句型;再从整体上感知对话,把握相关话题;在活动和情景中练习和巩固本课时重点的单词和功能句型;设置接近真实生活的情景和任务让学生运用本课所学的单词和功能句型谈论相关话题,从而实现语言知识到语用的过渡。

  在阅读课中则主要让学生从整体上获取材料中的信息、培养一些简单的阅读方法,教师还可以将听和读、读和说、读和写等结合起来同时在阅读教学中进一步实现单元教学目标的螺旋性上升。

  在综合课中则可以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的活动或任务评估学生在本单元教学中的学习情况,并帮助学生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五)采取多样化的单元评价

  单元评价是形成评价当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评价和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手段。单元评价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如,可以将学生的作业、课堂观察、学生的活动表现、学生的学习体会等纳入到单元评价中。

  上面,我们主要阐述了关于“单元整体教学”的一些具体的策略,下面,我们想以案例的形式进行具体的说明。

  这个案例选自一套三年级起点小学英语教材。课题是五年级下册Unit9 They are workers。在进行本单元的学习前,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学过职业名称“a doctor a nurse a policeman a fireman a teacher a postman”,学习了询问职业的句型结构“What does your father do? What does your mother do?”, 那么在这一个单元中主要是进一步地学习和拓展职业词汇以及用“What does he do? What does she do?”来询问他人职业及回答,并用英语描述各种职业的具体职责,并能由此拓展进行交流。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本单元主要是谈论话题“They are workers”, 使学生学会表达职业的4个生词、重点句型“A taxi driver drives a taxi. A baker bakes cakes…”等;本单元围绕“职业”

  的话题展开多种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用目标语言简单谈论他人的工作和职业;结合本单元的话题,渗透“May Day”、“My Family”、“The Great People in 20xx”的情境,激发学生对劳动者的崇敬和热爱。

  根据每周只有两节英语课的实际情况,我们确定本单元用三个课时教完。第一节课为对话课;第二节课为阅读课;第三节课为综合课。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本单元第一课时“对话课”的教学目标。

  (1)能听、说、认读表达职业的4个生词:a taxi drivera bakera cleanera cook;复习、巩固谈论职业的句型“What does he/she do? He’s/She’s….”;能听、说、认读表达职业的具体职责的重点句型“A taxi driver drives a taxi. A baker bakes cakes…”。

  (2)能在恰当的情景下熟练运用关于询问他人的职业及回答的交际用语;能用目标语言简单描述各种职业的具体职责,并能由此拓展进行交流;能按节奏说唱Chant “Thanks to the bakers”。

  (3)通过创设“五一劳动节”的情境,激发学生对劳动者的崇敬和热爱。

  在这节课中,教师充分考虑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通过学生所熟悉的老师和家长的照片引出关于职业的话题和新授的单词与句子。再从整体上感知对话,把握相关话题;在活动和情景中练习和巩固本课时重点的单词和功能句型;设置接近真实生活的情景和任务让学生运用本课所学的单词和功能句型谈论相关话题,从而实现语言知识到语用的过渡。

  接下来我们来看本单元第二课时“阅读课”的教学目标。

  (1) 能拼读、认读关于“职业”的18张单词卡。

  (2) 能将Listen and read中的句子按意群连词成句。

  (3) 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Listen and read的课文,并完成阅读理解练习:回答问题、句子图片排序等。

  (4) 能以填空的形式完成仿写“My Family”,并向他人口头介绍家人的职业情况,激发学生对家人的尊敬和热爱。

  小学英语阅读课是我们小学英语教学研究的薄弱环节。在实践中我们总结了以下几条策

  策略一打好学生阅读的基础。

  英语课程标准中关于二级目标“读”的描述有:“能认读所学词语。能根据拼读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能读懂教材中简短的要求或指令。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短文。”

  例如,教师可将课文中的难点句子用划分意群的形式突破,收到好的效果。如:He bakes cakes for so many people every day. 甘老师将这句话分成6张句卡: He bakes cakes? for so many people every day打乱顺序后,交给学生在小组内排序。小组成员可通过阅读感知出主、谓宾语,或通过查读的形式在文章中找到答案,最后再确定用什么标点合适。这样就能引导小学生逐步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

  阅读课是在对话课或新授课的基础上进行的。为了进一步巩固对话课或新授课的学习成果,在阅读课正式阅读前,适合安排识字的教学环节,这样有助于给阅读减压,扩大词汇量、加大信息量。如,某教师在阅读课上做了许多词卡:a cleaner, a cook, a hotel worker, n office worker, a driver, a teacher, a postman等,为学生介绍他人职业时,输出口语对话做铺垫。学生在朗读词卡后,还要求随意造句。如:doctor,学生造句有:1.My father is a doctor. 2. My mother is a doctor, too. 3. I s your aunt a doctor? 4. A doctor takes care of sick people. 5. I want to be a doctor.

  策略二要凸显阅读课型特点。

  阅读课应该体现出与其他课型的不同之处。

  一是动静不同。对话课的外在形式表现为以动为主,静为辅。而阅读课的外在形式多为静为主,动为辅。我们不要为追求表面形式的动、热闹,而设计许多活动,冲淡阅读课的本色,因为很多思维的活动本身是在独立的阅读中完成。

  二是培养目标不同。对话课培养目标一般是:能识记单词、句子(输入),会口语表达观点(输出),课堂最后成效体现在学生能否流利地说。

  如果说对话课强调听说,那么阅读课更强调读写。读可以形式多样,百花齐放。如读与说结合,读与听结合,读与写结合。读的目标是扩大阅读量,增加信息量。无论粗略的阅读,还是精辟的阅读,都为说和写服务。

  三是板书不同。对话课的板书一般是呈现关键人物对话的功能性句子。

  阅读课如果也如法炮制,就缺失它的特点。我们认为可以采取“摘抄重点词”式的发散型板书。也可采取“呈现重点句式”的主题型板书。

  策略三我们来谈谈阅读课中要注意的几点。

  一是活动设计要呈螺旋式上升状态。试教课上教师将听读(关书,跟读磁带)放在前,整体阅读放在后。实践证明,这样使难度增加。正式上课时,教师先安排3分钟整体自由阅读,再听磁带,效果明显好多了。

  二是要对课文进行梳理反馈,并适当拓展。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后,教师要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如是非题、选择配对题、句子图片排序等,帮助学生梳理课文脉络。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再设计拓展性训练,如:课本剧表演、故事续编等,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发展。同时,由操练型任务向实践型任务的过渡,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本次课最后环节,教师安排的是仿写MY FAMILY。学生以填空的形式完成短文,然后向他人介绍。这适合于学习程度中等或较高的学生。而后进生怎么办,教师没有考虑,这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

  对话课和阅读课是单元整体教学中的两种主要课型,这里还有很多的空间值得我们继续探讨。

  总的来说,我们在教学中运用“单元整体教学法”要注意这么四个方面:

  一是整体设计单元教学目标。目前我们所使用的小学英语新教材都是根据《英语课程标准》来编写的。教材是课程资源当中的核心资源,而“单元”是教材中的最重要的单位,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认真钻研《英语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单元为整体来确定单元教学目标,

  这就要求我们要通盘考虑整个单元的教学,不能孤立地去看待教材中的某一个教学内容,而是要将局部教材和整体教材综合起来进行备课;将每个单元、每个课时、乃至每个知识点的教学目标联系起来。

  二是整体组织教学内容,并突出单元中每一课型的特点和作用。在“单元整体教学目标设计”的基础上,教师要根据单元教学目标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进行适当的取舍和调整;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并突出单元中每一课型的特点和作用,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

  三是整体设计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在“单元整体教学与评价”的实施中要求教师将语言知识放在语篇和情境中整体呈现,并将听与说,听与读,读与说、说与写等各项技能有机结合,同时渗透对学生技能策略和自主学习策略的培养,激发和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关注学生主动思维和课堂互动的多样性,促进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发展。

  四是将评价和单元教学有效地融合。根据单元教学目标,教师整体设计单元评价的方案。通过形成性评价在单元整体教学中的运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拓展课堂教学空间,弥补课堂教学时间的不足。

  新课程对教师的教材观、教学观、学生观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语言学习目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更深入地去研究我们的教材和我们的课堂,希望老师们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更加深入地研究新教材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我们的教学论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小学英语教学设计3

  下面附上我所写的教案中的教学过程:

  Story —— Jenny Goes To City

  Step 1. Greetings

  (1) Good morning/ How are you.

  (2) who's on duty today?

  Step 2.Revision

  (1)拿不同颜色的.粉笔,进行一一提问,

  对答对的学生,给予掌声,呈上真诚的目光,并奖励一个小红花。 What colour was it?

  It‘s red/green/blue/yellow

  (2)做游戏

  what’s missing?

  It's... ...

  教师从不同颜色粉笔中,随意抽出一支,问学生少了哪一颜色,

  带动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使学生们所学单词掌握的更牢固更准确!

  Step 3.Freetalks

  Do you like shopping?

  这个话题学生比较熟悉,贴近生活,纷纷举手发言,

  从中引入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Step 4.Teaching

  1)提出2个问题,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去看故事短文,时间定为10分钟 Jenny:How to go to the city?

  why she doesn't......?

  再这10分钟学生阅读期间,老师写好一部分板书.

  2)针对提出的2个问题,展开讨论,回答问题,并及时给予学生答案的指导

  3)放3遍磁带短文录音,让学生们大声地去跟读

  4)再针对故事短文中4个角色,找四名学生,

  进行分角色朗读课文.最后并予以掌声,给予肯定和奖励

  5)教师把故事短文分为4部分,设置情景,进行逐一翻译,易于学生理解

  6)针对故事短文的知识点,一一讲解分析,例have to do sth最好做某事句型,并及时做好板书,时刻促使学生看黑板,培养注意力不分散

  7)情景再现,将学生分组,找四名同学,分别带上面具,试着扮演短文中四个角色,Jenny Jenny's mather Jenny's mother Denny,让学生们身临其境,去领悟故事短文中意思,掌握交际中的技巧和方法,挖掘学生们运用语言的创造能力

  Step 5.Homework

  培养听说读写能力

  1)listen the story 循环放短文听录音

  2)read the story again and again 大声一遍遍朗读短文

  3)write the story 正确抄写短文

  4)remember knowledge on class掌握牢记课上所学知识

小学英语教学设计4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冀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起始版)第四册第三单元(All about me)的第4个新授课,Lesson16:How do you go to school? 经过一年半的学习,四年级下学期孩子们学习的重点逐渐过渡到各种基本句型。本单元前面三课分别学习了关于年龄、身高、住处的句子,本课教材以How do you go to school?为切入点,重点学习关于出行方式的交流:询问别人、介绍自己的出行方式。

  二、学生分析:

  孩子们经过一年半的学习,基本了解了字母:26个字母及常见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则,词汇的学习方法:单词音形意用的结合、音节、重音及不同词类(名、动、数、形、冠等)的用法特点,初步体会英语句子的语序与汉语的不同,但对于句子结构及变化还比较陌生。本课内容对于孩子们来说并不陌生,Book3 L16已学习过四种出行方式by bus, by car, by bike, by taxi和句子:How do you go to school? I go to school by xxxx? 另一种出行方式on foot /walk,dives me及选择此种出行方式的原因表述学生相对陌生。但我校学生学习英语较早,一二年级有了两年的口语学习,还有近1/3有课外学习经历或正在进行,这些内容对于他们可能都不陌生。

  基于以上分析,本课时目标制定如下。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A.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句型Do you walk to school? How do you go to school? I go to xxx byxxx / on foot...询问、表达适合自己的出行方式。

  B. 学生知道句子的变化是和人称有关系的,并能尝试运用所学句子介绍和询问他人的出行方式:Does he/she walk to school? How dooes he/she go to school? He/she goes to school byxxx / on foot...

  2、 文化目标:

  尝试了解不同地区人们选择不同出行方式:山区孩子、牧民(草原)、江南居民及西方国家等。

  3、学习策略目标:

  学生知道句子的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并引导尝试找出这些规律: A.和人称变化的关系; B.不同句式之间的关系等。

  初步构建“单词——短语——句子”的建构学习模式。

  4.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寻找句子规律及了解不同人们的出行方式,引导学生体会英语学习是有规律可循的,Englishi is easy! 及交流开阔自己的眼界English is fun!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句型Do you walk to school? How do you go to school? I go to xxx byxxx / on foot...询问、表达适合自己的出行方式。

  2、教学难点:学生知道句子的变化是和人称有关系的,并能尝试运用所学句子介绍和询问他人的出行方式:Does he/she walk to school? How does he/she go to school? He/she goes to school byxxx / on foot...

  五、预习作业:(Choose

  1. Read N1 and fill in the blanks.(☆☆☆☆)

  How do they go to school?Why?(为什么)

  Kim

  Jenny

  Steven Danny

  me 2. Where do you live ? Is it far or near your school?Do you walk to school?(☆☆☆)

  3. Where do you like to go on weekends? 3 sentences. (☆☆☆)

  六、教学过程: Class Opening

  I. Revision: a. Group to group.

  What do you like to do on weekends? Where do you like to go on weekends?

  b. Free talk between the teacher and children

  T: Where do you live ? Is it far or near your school?Do you walk to school? How do you go to school?

  Ss: …

  New Concepts I. N1 and N2.

  T:Do you know how Kim, Jenny, Steven and Danny go to school?

  板书:school

  1. Read N1 in pairs and learn the words and sentences the students don’t know.

  2. Role play between T and Ss.

  (1) T-Kim, Ss-Danny.

  T: Kim, do you walk to school?

  板书: Do I /you walk to school.?

  Ss: Yes, I walk to school. /I go to school on foot.

  板书:Do I /you go to school on foot ? T: Why?

  Ss: I live near the school.

  (2) Ss-Danny, T-Kim.

  Ss: How do you go to school, Kim?

  板书:How Do I /you walk to school.?

  T: I live near the school. So I walk to school. So I go to school on foot

  (3) So: I live far from school. So I go to school by bus.

  I ‘m hungry. So I want to eat. …

  (4)Chant: How do you go to school. On foot, on foot. / Walk, walk.

  3. Learn about P2-4.

  II. How does he/she go to school?

  1. Try to find.

  T: How does Kim go to school? She goes to school on foot /walks to school.

  How does Jenny go to school? She goes to school by bus. She lives far from school.

  How does Steven go to school? He goes to school by car. Hia dad drives him.How does Danny go to school? He goes to school by bike. He rides his bike.

  板书:Does he/she walk to school? He/she goes to school by xxx / on foot...

  比较,找规律。

  Tip: 除了“你和我”,“一个”不放过,“动”就加s/es,“do”替不重复! 2. Practice in pairs.

  How does he/she go to school?Why?(为什么)

  Kim

  Jenny

  Steven

  Danny me 3. How do they go to school?

  图片山区孩子、牧民(草原)、江南居民及西方 Class Closing

  I. Make a survey and share. (☆☆☆)

  Where do you want to go…?How does he/she go to school?Why?

  Kim Jenny

  II. What do you like to do on weekends? 3 sentences. (☆☆☆)

小学英语教学设计5

  一、教学内容

  《牛津小学英语》4b第一单元e f g部分课文.

  f: listen and repeat.

  二、教学目标

  1 、复习句型:who’s that ______? he’s (she’s) _________. he’s (she’s) a _____.

  are you a _______? yes, i am. / no, i’m not.

  2、能正确运用对话中的日常交际用语:come down. don’t climb trees again.

  3、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对话,在熟读的基础上表演对话。

  三、教学重点

  1、句型的听、说、读、写。

  2、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对话,表演对话。

  四、教学难点

  句型的书写,默写。

  五、教学过程

  step1 sing a song:

  (show the pictures of ben and his sister)

  t: who’s that boy?

  ss: he’s ben.

  t: who’s that girl?

  ss: sorry, i don’t know.

  t: let’s sing the song “who’s that girl?” together.

  (请将鼠标靠至字幕处,出现小手时点击,再确定,即可看见flash歌曲。)

  (可在唱歌的同时,更换boy、girl、man、woman的图片,让学生替换歌词唱。)

  step2 free talk:

  1. t: how are you today?

  ss: fine, thank you.

  2. t: excuse me, are you a teacher?

  s1: no, i’m not. i’m a student.

  3. t: excuse me, are you a doctor?

  s2: no, i’m not. i’m a student.

  4. t: excuse me, are you a nurse?

  s3: no, i’m not. i’m a student.

  5. t: who’s that boy? (teacher points at a boy.)

  s4: he’s… he’s a …

  t: who’s that girl

  s5: she’s… she’s a …

  6. t: now, you ask , i answer.

  s6: who’s that boy? (student points at a boy.)

  t: he’s… he’s a …

  s7: who’s that girl

  t: she’s… she’s a …

  7.渗透who's that ... with(big nose,small eyes,long hair,short scarf ...)

  为学习第二单元打基础。

  step3 review

  (1)投影出示简笔画,复习本单元四会词汇

  (2) review the new sentences of unit 1

  1.哑剧表演

  师生合作,老师请两个学生上台,分别扮演a生和b生

  老师与a生打招呼,指b生:who's that boy?

  a生:he's ..../ he's a student.

  2.请别的学生口头表达刚刚的哑剧表演。

  3.同法复习:are you a…? yes, i am./ no, i’m not

  (强调yes,i am. no,i'm not.的书写格式。)

  (3)根据对话内容抽3组学生上台表演对话,可充分发挥已学过的知识。

  step4屏幕上出示e部分图:

  1、look at the picture, answer these questions:

  1)、 who’s this girl? she’s yang ling.

  2)、is she a student? yes, she is.

  3)、 who’s that man? he’s mr green.

  4)、 is he a doctor? no, he isn’t. he’s a teacher.

  5)、who’s this boy in the park? he’s liu tao.

  2、look at the picture and listen to the tape recorder点击右下角小喇叭.

  3、listen again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1)who’s the boy in the tree?

  2)please say something to liu tao.

  第一题学生很快会作答。

  第二题若有学生说出come down, liu tao.给学生一个ok。

  然后边做手势边教读,让学生理解句意,并和come here做比较。

  同样的方法教don’t climb trees again.

  3)can we climb the tree? (no, we can’t.)

  4、read and act

  1)、look, listen and repeat.点击右下角小喇叭

  2)、read the dialogue in roles.

  3)、practice the dialogue in groups.

  4)、act out the dialogue.

  step5 listen and repeat

  1、屏幕出示f图及walkman, woman, zebra, zoo四个单词,学生听录音,跟读这四个单词(点击单词下方的小喇叭),体会w, z的发音.

  2、出示:watch, window,以便学生更好的体会w的.发音

  3.问题:1. is that a woman or a girl?

  2. what’s the woman doing?

  鼠标指向图中妇女,学生学说the woman listens to a walkman

  教师指耳朵说listen,学生明白其意。要求学生注意w字母的读音,

  3.what’s that over there?

  鼠标指向斑马,学生学说she looks at the zebra in the zoo,要求学生注意z字母的读音,然后将两句连起来朗读,学生结合插图理解其意思即可。

  4.看动画,跟读句型。

  (请将鼠标靠至repeat处,出现小手时点击,再确定,即可看见flash。)

  (也可点击右下角小喇叭,跟读句型)

  step6 fun house

  1、屏幕出示g图,要求学生仔细看图、默读句子,理解故事的幽默之处。

  3、听图,回答问题

  1)who’s the man over there?

  2)is he a teacher?

  3)最后一幅图当su hai说“hi, mr brown”时,为什么会有三个人应答?

  4.看全文,跟读(点击中间小喇叭)

  5.请学生分角色朗读故事。

  6.小组表演对话。12组su yang, 34组david, teacher—mr brown.

  step7 exercise

  1. listen and choose(课件)

  2默写句子

  (1) who’s that boy? he’s mike. he’s a student.

  (2) are you s teacher? yes ,i am.

  step7 finish the exercise book.

  1. listen and judge

  学生看图,同桌用英语交流,听录音,集体订正。

  2. listen and choose

  要求学生仔细认清各组图所有词汇,以防止学生听懂却找不到词

  3. listen,choose and write

  个人观察图中人物特征,同桌交流,集体拼读、书写(教师指导)

  4. draw,guess and write

  此题的意图是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想象力,要求学生先画,再书写。

  5.complete the dialogues

  让同桌学生讨论图的内容,根据右边提供的内容说说完整句子,集体填写教师检查。

  step 8 homework

  1.听录音,复习本单元教学内容:默写单词,熟读本单元课文

  2.改编e部分对话,书写在作业本上,课外活动交流检查

小学英语教学设计6

  本课是PEP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B部分的第一课时,是有关朋友爱好的介绍,为本单元的第四课时.主要语言项目为表达某人喜欢什么。课文对话是通过Mike和ChenJie谈论各自的朋友展开的。重点学习描述爱好的词汇music,science,computer game,sports and painting,和句型He/She/My friendlikes….,本课中主要学习表达第三人称喜欢什么,因此要注意第三人称单数的问题,但不可给学生讲过多的语法知识。同时也为下一课时进一步学习相关描述朋友样貌特征和爱好的对话做铺垫。

  学情分析:学生经过本单元A部分的学习,学生已初步掌握了简单介绍朋友及其特征的词汇和句型表达:He /She is ….He/She has …. ,同时学习表达介绍朋友爱好的句型:He/She/My friend likes ….A部分Let’s play中已做过一定的铺垫,本课时教学应通过大量的口语交际练习,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该句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能用He/She/My friend likes….表达描述学生的朋友。

  b.能听、说、认读有关爱好的三会词汇music, science, computer game sports and painting,(2)能力目标:

  a.能根据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反应,如:listen to music ,do sports,等等。.

  b.通过表演,游戏,小组活动等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2)情感目标:让学生能描述自己的好朋友,关心朋友及家人的'爱好。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时需要重点掌握五个有关爱好的生词:music, science, computer game, sports, painting,其中science,sports的发音稍有难度,要注意及时纠正;He/She/My friend likes ….,这也是本课时的难点之一,尤其是like与likes的区别使用;Let’s do部分要求教师在正确示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迅速地作出相应的动作。

小学英语教学设计7

  一、知识目标

  1、能够听、说、认读单词:balloon gift.

  2、能够运用语言:“How many ??”和“This is for you!”

  3、了解圣诞节,并且能够为别人唱生日快乐歌。

  二、能力目标

  1、通过猜手指的游戏成功由旧知导入新知“How many ??”.

  2、通过实物的展示,让学生对balloon和gift两个单词有音、形、义相结合的认识。

  3、通过猜数游戏,进一步巩固“How many ??”这一句型,并在语境中不断重现新知“This is for you!”。

  三、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态度。

  2、引导学生在特殊的节日中学会祝福他人、关心别人的良好品质。方法阐释

  运用了大量的图片资料和实物,让学生对比学习、理解、运用。在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方面,我设计了竞争性的游戏;创设学生熟悉的语境;运用学生喜欢的教学资源;让学生亲自体验等方法。在词汇的听说认读等方面,我坚持音、形、义相结合,义领先于其他的原则,渗透语音,引导学生形成学习策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力求体现《课标》的“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主导,以活动为方式”的理念,通过设计难易程度适中的、具有可操作性和趣味性的教学任务,同时采用“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活动方式,促进学生认知和情感的发展,从而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习得语言,运用语言。

  教学流程

  课前准备

  1、课前播放:“Ten little black cats”。

  2、将班级学生分成三个大组。

  【设计意图】

  第一步的音乐播放为了让学生熟悉1-10数字,更快的进入课堂。第二步的分组为下一步练习做准备。环节一

  热身及复习

  1、展示圣诞节图片(渲染节日氛围)问:What’s the date tomorrow?并向学生打招呼“Merry Christmas!”板书并引导学生与老师相互问好。

  2、教师自我介绍:My name is Song ’m from Ni can call me Mr Song.并说:Christmas!引导学生说:Merry Christmas! Mr Song.

  3、向学生提出问题:What is your name? How old are you?教师每认识一个学生要与学生握手说:Nice to meet you! Show me 8等并和学生一起做动作表示数字。

  4、Can you do like this? Show me 1and me 3 and 4.?Show me 9 and 10.这一活动。

  【设计意图】

  1、因为本课时是圣诞节的前一天,一方面介绍西方的文化,另一方面谈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

  2、我的自我介绍是为学生的自我介绍做下铺垫,利用刚刚接触的Merry Christmas!和老师互相问候“圣诞节快乐“。

  3、步骤3和4着重复习数字从1-10。并利用手指的比划来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从而达到单词的音和形的结合。环节二课文的导入及新知的呈现

  1、无规则的说:Show me 2 and me 3 and me 1 and 5.教师这时提问:How many fingers?板书。并不断变化手指的数量,提问,让学生数手指的数量。

  2、Let’s play a game.找一个学生到教室前面,面背着学生,教师在学生的后面任意出示手指,班级中其他的同学问:How many fingers?让这个学生猜,直到猜正确为止。

  3、接着教师拿出事先放进了7个气球的大箱子,教师先让学生猜:What’s in the box?然后教单词ballon。并注意ballon的拼写与发音。然后把所有的气球都从箱子中取出,问:How many ballons?和学生一起查one ballon two ballons three ballons?.让学生熟悉ballloons这个单词.

  4、Play a game用PPT出示游戏规则:教师拿出不同数量的物品,学生来猜数量,猜对的同学会获得一个气球,获得的气球最多的小组将是获胜者,会得到a gift.教师拿出一个礼物盒并板书这个单词.接着游戏开始:教师拿出几本书问:How many books?学生猜,猜对了,教师拿一个气球送给学生并说:This is for you!并引导学生说:Thank you!教师接着展示物品并提问How many pens? How many pencils? How many erasers? How many rulers?每有一个学生回答正确时,教师奖励他一个气球并说: This is for you!当游戏结束时,教师说:Show me your ballons.并提问How many ballons?和学生一起数班级中的气球,把礼物颁发给获胜的小组说: This is for you!在黑板板书这个句子.

  【设计意图】

  1、由学生熟悉的手指活动,导入新知:“How many ??”这一句型。不仅打破了教材的顺序,而且让学生在活动中自然而然地由旧知过渡到了新知。

  2、在游戏中进一步强化学生对“How many ??”这一句型的认知,活动中学生的.提问和积极动脑的猜数有利于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

  3、通过实物让学生对ballon和gift这两个单词有音、形、义的结合的认识,特别是拼音拼读法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知。

  4、在游戏中不断重复“How many ??”和“This is for you!”这两个句型,不仅有利于学生的构建,而且学生更会明白知识运用的环境。环节三进入文本

  1、教师说:Today is Zip’s friends give her many ’s read the dialogue and answer the question: How many gifts?学生读完对话后回答问题。

  2、Close your to the tape and answer the question: How many cakes?

  3、Listen to the tape and read following the tape.分角色朗读对话:Group 1 is 2 is 3 is am John.

  4、小组内扮演角色朗读对话,三分钟后,找学生上前面表演对话,比一比哪一个小组表演的出色。

  【设计意图】

  在学生对课文中关键的单词和句子认读以后,开始进入文本,先是整体感之对话,然后听录音,帮助学生正音。另外,步骤4分角色朗读对话,又为下一步组内扮演角色朗读对话打下坚实的基础。环节四拓展练习

  利用图片进一步巩固“How many ??”这一句型。环节五教师说:Today is Zip’s ’s sing a song for her.播放Happy birthday!和学生一起唱,在歌声中结束本课。

  教有所思

  1、使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进行操练和交流,学生学习兴趣比较浓厚,能够积极的获取知识,同时我也注意语音教学时的音形义的渗透,每个环节过渡较为自然。

  2、巧妙处理了句型“This is for you!”.我把“This is for you!”在游戏活动中作为与学生交流用语,频繁的用在发给学生礼品的时候,并引导学生在语境中进行对话,这样不用单独花费时间学习,学生却在真实的语境中学会了这个句子。

  3、以旧带新,注重联系。小学生受自身年龄和知识水平的限制,不可能在学习中自己总结出好的方法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的学法的指导,永教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注意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并有意识地加以运用,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促进有效学习策略的形成。

小学英语教学设计8

  基本信息

  课题

  外研版三年级上册英语Module8Friends

  作者及工作单位

  作者:王天暖老师

  工作单位:三亚市实验小学

  教材分析

  1. 通过本教材让学生逐渐形成在动态真实环境中使用英语进行活动的积极性;能运用英语在日常学校生活和课堂情景中与老师和同学进行初步的日常口头交际,如问候他人,询问有关个人、家庭和朋友的情况等;本教材是根据小学生的心里特点和适合小学生初步入门学习基础的英语知识而编写的,本课书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英语对话的方式,学会运用简单的英语句子进行简单的语言交际活动。

  2. 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是能让小学生会运用Howoldareyou? Iam…

  Isita ... No,itisn’t./Yes, itis.等简单的句子进行会话交际活动。本节课的价值所在是让学生能听懂课文录音和能理解课文,能模仿录音读清楚句子和单词,并能进一步在日常生活当中灵活运用语言知识。

  学情分析

  1.三年级3班大约有50个学生,学生比较活跃、好动,对英语这门功课还是比较喜欢的,有个别学生课堂上的表现是不够专心听课,英语基础较差。

  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初步接触英语这门功课,有很多的学生对本课内容还是比较陌生的。

  3.学生认知障碍点:必要提示单词dragon 和where 的发音,以及Whereisthe …?的用法。

  教学目标

  掌握句型并能口头运用:Howoldareyou ?I’m…You’re … Idon’tknow. Isita…?Yes,itis.No,itisn’t. 回答这类询问。 词汇:today,howold,gragon, yes, look必要提示:know 和no 发音相同。能在图片提示下整体识别单词no,help,yes,kite.

  教学重点和难点

  句型——Isit a …?Whereisthe …?的用法,单词dragon 和where 的发音。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主要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很清楚地再现。)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英语句子 传话游戏

  说出一个句子给一位学生,让这位学生往后面的学生传话

  这位学生往后面的学生一一传话,

  训练学生的听力能力和模仿句子发音的能力

  单词替换练习

  出示单词卡片,先露出图片的一小角,让学生们运用句型Isita…?来猜一猜

  学生们运用不同的单词进行替换练习

  把学过的单词和句子让学生们进一步的反复记忆和巩固复习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Module8Friends

  Howoldareyou ?I’m…You’re …

  Isita…?Yes,itis.No,itisn’t.

  girl, hat, boy, door, window, chair ,blackboard,

  panda,desk,bag, book, pen,cake, cap,school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新课标》中说到:评价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以学生平时参与各种教学活动的表现和合作能力为主要依据。本课时我主要按原来的座位进行分组,班上有四组学生,每组一个集体。上课之初,我会事先准备好小贴纸放在讲台前,我会和学生讲明,按他们课堂表现进行评分,奖励前三名。第一名奖小贴纸每人三张,第二名每人两张,第三名每人一张。最后一名不奖。评分的方法按课堂回答问题每次一分,表演展示每次两分计算。

  教学反思

  这节课在热身环节花的'时间较多些,时间分配不好,造成在后面的环节就没有让学生们得到较多的操练了。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奇、好动、好胜又好表现,爱玩、爱唱、爱游戏、又爱活动。在这堂课上,我抓住这些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但是学生们又过于活跃,课堂上又不好控制课堂纪律,我领悟到教师要善于驾驭课堂教学。教师要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多次的调整。因为只有用心去做,即使结果没有想象的那么完美,但这领悟的过程还是令我感受到非常充实、幸福的。课后听课老师们的点评让我受益匪非浅。

小学英语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能听懂会说本课语Can I have some sweets/bread/fruit/biscuis? 2.能够用Yes,you can,Sorry,you can`t.进行问答练习。 3.能自己请求需要一些东西,并作出正确的回答。

  4、学生在游戏和歌曲中熟练运用交际用语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听懂会说本课语言。Can I have some sweets/bread/fruit/biscuits?能够用Yes,you can 。Sorry,you can’t.进行问答练习。

  难点:能够灵活运用本课的交际用语进行拓展交际。教学准备:课件、磁带、图(卡)片。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Step1: Warmer(热身)

  1、老师课件播放歌曲《Happy birthday to you》,师生边跳边唱英文生日歌曲。

  (给学生创设一个愉悦的过生日的氛围,便于导入新课。)Step2: Lead in new cla(复习导入)

  1、T: Stop! Please look here and answer my question.(师跳起来说:)“ Can you jump high?”

  Ss:(学生配合老师做出动作,并回答:)“Yes,I can ”

  T:(师做跳远的动作并说:)“Can you jump far/run fast / run slowly?” Ss:(学生边动作边说:)“Yes,I can 。”

  T:(然后师再做动作问:)“Can I run fast?”(故意做的很慢)Ss:(帮助学生回答:)“ Sorry,you can’t 。”

  T:(然后师再做动作问:)“Can I run fast?”(故意做的很快)Ss:(帮助学生回答:)“ Yes, you can.”

  T:Today we’re going to learn Module 9 Unit 1 Can I have some sweets?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九模块第一单元。(幻灯片出示课题。)Please follow me.Step3:精讲

  1、游戏中感知、呈现单词。

  T:(出示一个装满sweets、bread、fruit、biscuits、cake的书包)“look,There are some things in the bag 。please gue 。What’s in it?Please gue.Ss:(老师启发学生猜,)T:(学生猜到后,老师做出非常高兴的样子,打开书包看一看,说:)“Let me see, oh, yes, some food, it’s very nice!”(教师点击鼠标出示许多糖果、面包、水果、饼干、蛋糕图片)T:“ here you are 。”(教师把学生猜到的物品送给学生。陆续让学生把书包中的东西都拿走。)

  T:I had very few lunch this noon,So I’m very hungry.(手捂着肚子做出非常饿的样子,老师走到有食物的同学跟前说)T:“I’m very hungry。Can I have some bread?” Ss:(启发学生回答:)“Sorry,you can’t。”

  T:(老师听到后露出非常失望的表情,)“ Oh! But I’m very hungry.” T:再走到拿有别的食品的同学跟前说:“I’m very hungry。Can I have some biscuits?

  Ss: “Sorry, you can’t。”

  T:(老师听到后露出痛苦的表情说:)“Oh! my dear I’m very very hungry.T:(再走到拿有别的食品的同学跟前说:)“I’m very hungry。Can I have some sweets?

  Ss:(这时学生看到老师实在饿的不行了,就说:)“Yes,you can。Here you are.”并把食品交给老师。

  T:(老师做出吃的动作说:)“It’s very nice.Thank you 。

  2、图片呈现单词: sweets\\bread\\fruit\\biscuits\\cake\\soup T:I bring to you some beautiful pictures.Look here and follow me.(老师点击鼠标出示单词图片)

  3、活动中学习句子

  ①T(课件呈现一些糖果的图片,):What are they? Ss:some sweets 。②T:(然后一点鼠标出示句子,)“ Can I have some sweets? Yes,you can 。Sorry,you can’t.”

  ③T: This time, let’s play a game.此时设计一个传物游戏,师拿出一个小玩具,和学生一起边拍手读这个句子,边传这个小玩具,老师说:“stop”小玩具在谁的手里,谁就站起来回答这个问题。

  ④ T:Good! Please look here, let’s ask and answer.(幻灯片出示相关句子,老师学生一起进行问答练习。)

  4、利用录音机学习课文

  T: Do you know today is Amy’s birthday, do you want to know what happened? Open your books, let’s listen and point.T: Listen again,let’s listen and say.〔在学习难点句子时,老师利用肢体语言帮助学生理解句意,“Turn on the light 。”(做开灯的动作)“ I can’t see 。It’s very dark.”(双手伸出做摸的动作),师生共同边做动作边说这些句子。〕

  Step4:Practicing(练习)

  1、歌曲中巩固知识:

  T:Now, please look here, let’s listen and sing.老师把小学音乐教科书中的'《新年好》曲调录制在课件上,并和歌词同时播放,大意如下:

  some soup some soup Can I have some soup? some bread some bread Can I have some bread? some sweats some sweats Can I have some sweats? some cake some cake Can I have some cake? T: let’s sing again.(反复唱几遍,直到学生掌握熟练为止。)

  2、小组活动中巩固拓展知识

  T:(老师让四个同学到前面来每人手里拿一张食物图画,老师过去问)“Can I have some?”

  Ss1:(被问的第一个学生说)“Yes,you can。然后把图片交给老师。Ss1:(第一个同学去问下一个同学)“Can I have some?”

  Ss2: Yes,you can 。\\Sorry,you can’t.T:This time please look here,work in goups,understand! (学生四人一组看着大屏幕进行连锁式问答练习。最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台展示,并且发贴画鼓励表扬。集体拍手鼓励

  Step5:Home work(家庭作业)板书设计:Module6 Unit1 Can I have some sweets? Yes,you can。 Sorry,you can’t教学反思:本节课注重学生听,说,读的练习和强化,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但是课堂纪律把握不是很好。

  Module6Unit2 Happy Halloween!教学目标

  1、能够听懂会说本单元的新单词today、Halloween、come in、of course.并能灵活运用。

  2、通过模仿、操练、表演等活动,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对话,提高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3、了解万圣节的文化背景,感受异国文化,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句型Can I have some?及其回答Yes, I can./ No, I can’t.的运用。

  2、难点:能熟练运用本课的句型进行交际。教学准备:万圣节相关材料,CD-ROM.面具,黑布,袋子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Step 1 Warming up 1.Greetings。 2.say then chant.Can I have some soup? Can I have some fruit? Yes,you can.Yes,you can.And you can have some rice.They’re all very nice.3.小组展示,表演第一单元对话。 Step 2 presentation

  1、教师上课之前故意让一名同学上课迟到,老师就问同学们,where is?然后该生敲门,按老师提前告诉他的说:Can I come in?然后老师回答:Yes,of course.教师讲解其意思,并板书教读。利用排小火车游戏,练习巩固此句型。

  2.Boys and girls,Do you know What day is June 1st?(Children’s Day) And we say Happy Children’s Day. What day is september 10th?(Teacher’s Day) And we say Happy Teacher’s Day What about October 31st?(Halloween) (Teach “Halloween”),And we say Happy Halloween!(板书,教读)3.Do you know the origin of Halloween? Ss:(自由发言)教师讲解,并将搜集到的有关万圣节图片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进一步理解。

  (总结)So it celebrates autumn harvest and it’s also a ceremony of the dead.2.T:Now, let’s enjoy a performance.Welcome! Ss:(Give a performance) T:Oh, it’s wonderful.(Ask one student)Excuse me.What’s this in English? S:It’s a pumpkin lantern.T:(show a picture)Look, it’s a pumpkin.(Teach “pumpkin”)What’s in the pumpkin? There’s a “candle”) We can use them to make a pumpkin lantern.(Teach “lantern”)T:(Introduce) Ss:(Repeat “Jack-O-Lantern” several times) T:(Ask one student)Can you tell me what’s this in English? S:It’s a mask.T:Look, here are some masks.(teach “mask”)(show the masks)It’s a dog /tiger mask.It’s a pig mask.3.T:If tomorrow we’ll have a Halloween party.What do you need? Please discu in groups.S:Sweets/Pumpkin/ Step3 new text 1.listen and point.2.listen again and repeat.3.practice with your groupers.4.Act out the dialogue.(教师拿出黑布,面具作为学生扮演道具,看哪一组扮演的最像,哪一组获胜。)Step4 production课件再次出现日历12月25日上方写Christmas T: It’s Dec.25th.It’s Christmas.课件出现圣诞节的场景,树,老人等典型Let’s have a Christmas party.And we would like to buy things for it.Look, there is a shop.What do you need? Please discu with your partners.Then you can act it out.给学生三分钟时间讨论,再上台表演。

  Step 5 Homework 1.Read activity1, act out with your parents.2.搜集西方其他传统节日习俗,下节课交流。板书设计:Module6Unit2 Happy Halloween!教学反思:这节课课堂气氛活跃,本课主要以文化学习为主,所以学生很积极踊跃,但是如果能较多的扩展一些其他节日文化就更好了。

  Module 7Unit1

  There is a horse in this photo.教学目标

  1.Can use “ There is /are” to talk about Photos.2.The students learn and can listen, read,say and use the sentences: There is a girl in this photo.She’s riding a horse.I can’t see her face.There are twelve boys on the bike.3.Pupils can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cla learning activities.教学重难点:

  1.Important points:Ss can listen, read and say the sentences: There is a girl in this photo.She’s riding a horse.I can’t see her face.There are twelve boys on the bike.2.Difficult points:can can listen, read,say and use the sentences: There is a girl in this photo.She’s riding a horse.I can’t see her face.There are twelve boys on the to describe the Pictures or scene教学准备

  CD-ROM, pictures,cards, courseware Unit One There is a horse in this photo.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Step One:Warm-up and lead-in.(about 5min) 1.Greeting,then say the chant : “Can I have some soup?” 2.Show pictures: playing basketball, running, shipping, and so on.Let’s do asking and answering like this: What is he/she doing? He is(激活知识)3.Show the picture of the text 。(Amy is riding a horse) get Ss look at the picture and ask :What can you see?(Help Ss answer) 4.Watch and listen to the CD-ROM.(整体感知如何描述图画)5.Watch,listen and reapeat.(学着说,并提醒学生注意模仿语音语调,感知今天要学的内容There is的语用,为新课学习做铺垫)Learn:horse注意与house的区别,用图片进行比较。

  Step Two:Task presentation(about1min)向班级推荐手抄报的图片,并用There is 。.in the photo.He/She is描述自己推荐的图片。

  Step Three:text learning(about15min) 1.play the CD- Ss watch and listen and thinking :1)What are Sam and Amy talking about? 2.Ss try to answer the question.(1,2整体感知课文)They talking about photos.3.Sam, Amy, Daming are talking about photos.How are they talking about them? Listen again(进一步感知课文)4.Show questions, listen and try to answer the questions 1)What’s in photo 1? 2) What’s in photo 2? 3) What’s in photo 3?引导学生回答每个问题后连起来描述:There are talking about photos.There is in photo 1(板书There is a horse in this photo.There is a sheep in this photo.)5.Try to say:There is a in/on/under/ 6.listen and repeat.7.Work in group: retell the text. Step Four: practise(about10min)

  1、Listen and say(P40 Activty 3)跟读模仿语音语调

  2.Look at the picture.(P40 A4),明确要求后,四人小组用there is描述图片内容,共同完成任务。给学生三分钟练习,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展示。

  3.Finish Ex 1,3,4(课堂活动用书),巩固所学知识

  Step Five: Task completion.(about 7min) T show some pictures, Ss talk about them and choose one describe it: There is ain this photo.She/He is 1.Ss talk about the Cla Paper.

  4、Ss report.Homework:

  以小组为单位为班级手抄报准备图片Writing板书设计:

  Module 7Unit1

  There is a horse in this photo.

  教学反思:本单元的学习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词,并且会介绍照片里的故事,所以实用性比较强,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实际运用。

小学英语教学设计10

  本假期我学习了小学英语教材教法—新课标,感觉收获颇多。我对本次学习的最大的体会是:新课标体现了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发展的新理念。摒弃了过去的教学大纲只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的落后观念。

  一、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英语有浓厚的兴趣才会愿意学,要让学生有兴趣,我们首先得让学生感到英语易学,其次让学生乐学,最后培养学生的自学

  能力,培养他们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二、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现代课程价值的取向就是要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正确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在小学英语教学的整体目标上不仅仅是关注小学生知识有所得,能力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要使小学生能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拥有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要让小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换句话说小学英语教师一定要关注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既要从事教学活动,又要从事教育活动。

  2、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和以学习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求小学英语教师在教材选用和教法设计时,密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考虑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考虑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要求与个体差异。以学习为中心,就是要求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把英语课上成知识传授课,不要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小学英语课一定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去学习英语,通过说说、听听、唱唱、玩玩等形式,让小学生感受到学习英语的快乐,从而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

  3、要真正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氛围是十分重要的,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和谐的师生关系有时教法更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小学生的朋友、帮助者的身份出现。尊重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关爱那些在英语学习方面有困难的学生,要尽可能多地为小学生提供实践英语的机会,鼓励他们所做的尝试,保护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学习英语的活动中,增强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参与性,培养合作意识。

  三、创设情景

  用自己充满激情的表情和动作去感染学生,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创设情景,相互交流,启发学习动机,树立学习信心。直观情景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之中一种很重要的教学技巧。教师要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课文来创设情景,如打电话、购物、生日聚会、旅游、问路等。为学生提供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机会。

  四、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小学英语教学在教学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评价的实施和课程资源的开发上都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就目前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来看,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主要应该都考虑以下几点:

  一、是把课堂还给学生。小学英语教学一定不要变成教师满堂灌的知识课,不要让小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地学习。“玩”是儿童的天性,“游戏”是儿童的重要的学习方式,从这种认识出发,“活动”就应该是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形式。只有在活动中儿童的天性才能得到最大限度地释放,只有在活动中儿童才会获得学习的成就感,才会巩固学习兴趣。

  二、重新定位师生关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主要的作用是指导小学生在活动中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练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强调师生互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生的学习会更加主动,学习效果会更加明显。

  三、是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的过程中,一定要满足小学生英语学习的需要。

  尊重个体差异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十分重要。尊重个体差异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要认识到我们的学生是有差异的,另一层含义是我们应该做到针对不同差异的孩子进行教学,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所获

  学生的知识结构在不断更新,驾驭英语的能力在不断提高,掌握的词汇在不断扩充,社会对英语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只有通过对新教材的学习,迎接新理念新考验新挑战,大胆运用新理念、新方法到课堂实践中,努力落实新课标,善于钻研,才能驾驭教材,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小学英语教学设计11

  小学生处于天真活泼的童年时期,热情好动,对万事万物充满好奇心,喜欢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下接受新知识。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激发小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让他们觉得英语学习不是枯燥地背单词、记语法,就显得尤其重要。而丰富多彩的课堂游戏正是通过创造这样一种氛围,使学生们在玩的过程中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英语"听、说、用"的能力。

  那么,何谓教学游戏呢?教学游戏是指为了一定的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的一系列具有趣味性、猜测性、对抗性的教学娱乐活动。该活动旨在激发教学对象的兴趣和竞争意识,调动其积极性,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笔者通过英语教学实践,摸索出几个操作简单,教学效果明显,又深受学生欢迎的课堂游戏。

  教学的过程无外乎就是一个从输入到输出的过程。而在实际操作中,输入性游戏要注意输入的充分性和生动性。比如单词教学,输入单词时,可以采用"high-low voice"游戏,即老师大声读时,学生小声读;老师小声读时,学生大声读。设置了一个小"陷阱"让学生们集中精力,反复练习单词的发音。也可以采用"bomb-game",即扔炸弹游戏。学生大声说出一个单词之后,双手做出扔炸弹的投掷动作,"嘭"的一声将"炸弹"随意扔向自己身边的同学。接到"炸弹"的学生应大声读出那个单词,再将"炸弹"扔出去。老师可在旁边起监督,引导,评估的作用,尽量使"炸弹"在全班范围内传递。这样就做到了点--线--面的结合,使全班同学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此外,通过此游戏既可以测试学生的反应能力,对单词拼读的熟练程度,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输出性游戏则更应该以学生为主,可以设置一些竞争性、对抗性的游戏来达到知识输出的目的。如"警察抓小偷"游戏。游戏规则是:分小组选好"警察",让他们到教室外等候。在教室内商量好每个组的"小偷"是谁。当全班同学大声读句子时,"小偷"只做口型,但不发出声音。"警察"需要有敏锐的听觉和观察力,才能尽快找到那个隐藏的"小偷"。最先找出"小偷"的那个组为顺利者。这个游戏适用于常用句型操练,如"Nice to meet you!"、"What's your name?"等。一方面鼓励学生大声读出来,一方面调动学习气氛。此外,"I say you do(我说你们做)"和"I do you say (我做你们说)"也是一个很好的课堂游戏。它通过将语言和动作、表情联系起来,增强学生的.记忆。这也是"全身反应教学法"的一个生动例子。比如针对"How are you?"的众多回答方式,教师可以设置一系列比较常见的符合语境的肢体语言,通过"I say you do"进行输入,再由"I do you say"进行输出。这样既丰富了课堂内容,又提高了教学效率,可谓事半功倍。

  课堂游戏旨在打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当然,其难易程度需要教师根据班上学生的学习进度而定。往往一个简单的游戏会有很多难度逐渐加大的变种,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创新,使课堂教学生动、活跃而不致沉闷、乏味。

小学英语教学设计12

  一、阅读教学应遵循三大原则

  1.遵循生动性和趣味性

  小学生喜欢趣味性强的东西,因此,阅读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应注重生动性和趣味性。如Seeingadoctor的教学中,教师在引领学生阅读对话前,可以针对对话中的重点句子Whatiswrongwith...?而进行自由对话。或者呈现教材中的苏海和迈克头痛、牙痛等的图片进行辅导,使学生对简单的句子或者关键性的词语进行学习,增强学习的形象性、真实性和趣味性。在自由对话的基础上,将阅读材料中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增加一些简单的句子,使阅读材料成为一个完整的故事,再让学生通过读故事而想象出结尾,创造出更多的故事情节。如Seeingadoctor的教学,教师通过图片等介绍SuHai和Mike没来学校上学,让学生想象出没来上学的可能性,多数学生说“生病了”,教师再穷追不舍,说说可能患的什么病,于是,感冒、发烧等常见的疾病,被学生猜个遍,再让他们想象他们的病该怎么治,于是,多喝开水、多休息、按时吃药等。这样,增加了阅读内容,延长可阅读的宽度和长度,拓展了阅读的空间,更增强了阅读的兴趣。

  2.注重循序性和难易性

  阅读能力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应注意循序渐进原则,阅读材料的难易度也应呈由易到难的原则,阅读内容太难、太易都不利于兴趣的培养、方法的形成、能力的提高,应在“最近发展区”为妙。

  3.选择拓展性和丰富性

  在课外阅读材料的选择上,可以选择题材多样、贴近于学生生活的材料,如动物园、农场、学校、小动物等,也可引导孩子们阅读幽默小故事、小笑话,甚至英语名人名言或者谚语等。如对于Seeingadoctor的教学,对于生病的事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呈现一个关于apple的几个谚语,如Aappleadaycankeepthedoctoraway等。既拓展了阅读面,也增长学生的生活知识。

  二、提高阅读效率的策略

  1.情景法介绍背景

  小学生的英语词汇量、语法知识等知之甚少,往往形成阅读障碍,尤其是陌生的主题,更给学生阅读设置了重重困难。如小学英语教材中西方文化方面的主题的阅读文章,会使学生感到难度的增加。如学习HalloweenDay的storytime时,以Canyounamesomewesternholidays而让学生说出一些西方国家的节日,如Easter,Aprilfool’sday,Halloweenday,Thanksgivingday等,针对Halloweenday,而介绍一下这个节日的一些背景和习俗,包括万圣节的由来和发展,既激发阅读的兴趣,也使学生对阅读内容多少了解,降低阅读的难度。

  2.保证自主阅读的时间

  小学阅读教学中,传统的讲读教学应该转变,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让他们自主阅读,从单词意义的猜测、阅读材料主题的推测、阅读内容的理解、阅读文章的层次和结构等,需要孩子们自主阅读、合作探究,同时,教师可以不断提出问题,让孩子们在阅读时,带着问题阅读,使阅读有目的性。如学习Halloweenday的阅读文章时,介绍了这个节日的'背景等知识,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疑问和猜测去阅读文章,同时,教师提出一些关于文章内容WhatdopeopledoonHalloweenday?等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到材料中寻找问题的答案,既帮助和检测学生对阅读的理解程度,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策略,捕捉关键信息的能力。这个过程,教师不能问题一提出,就希望快速得到标准答案,应给学生对问题的反应时间、理解问题的含义、阅读教材内容、搜寻答案的时间,否则,即问即答,只适合成绩好、阅读能力强的学生。

  3.精选阅读材料

  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必要补充和拓展,风趣、故事性强的阅读材料,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但阅读材料的难度、篇幅长度的选择,务必适应学生的实际年龄和实际水平,否则,过于难、艰涩的阅读材料会使孩子们对阅读望而生畏。如TheTigerandOtherAnimals等的阅读材料会吸引学生的眼球,一些幽默、小品、童话故事等也可以选择,用于课外阅读的好素材。

  4.借助多种媒体激发阅读欲望

  阅读课堂上,针对孩子们的好奇、好动等特点,使用多媒体的声、色、画等多种感官的刺激,使学生产生阅读的愿望,使阅读成为一件乐事,使阅读变为赏心悦目的享受。如阅读Myday前,教师用多媒体呈现Mike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行为、动作的图片,让学生猜一猜WhatisMiketalkingabout?根据图片内容进行对话练习:Mike,whendoyou...?在以问题“Mike还做了哪些活动”等,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欲望。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阅读训练注重三大原则,使用有效策略,从字母的阅读,到单词的阅读,到句子、课文等的循序渐进,从听、说、读、写全面推进入手,注重课内阅读、课外阅读的有机结合,从而提高阅读能力和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小学英语教学设计13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新标准英语》第五册第九模块第二单元。学习happy, tired, bored, hungry等情绪词汇及句型I feel…。此内容承接了第一单元的知识Are you feeling…围绕feeling这个主题开展教学活动。在前一个活动的教学中已经对情绪词汇有一定的接触与感知,本活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感受,能用句型I feel…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情绪状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并且能大胆地进行交流。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学习新单词happy, tired, bored, hungry 。

  (2)学习句型I feel…。

  2、能力目标:

  通过丰富的课堂活动,把所学的语言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感受结合起来,围绕本课主题“I feel…”进行英语口语的综合训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3、情感目标: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有意义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学会用英语表达自己情绪感受同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关心别人,培养学生责任心。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1、 To master some new words : happy,tired, bored, hungry。

  2、 To master the sentence :I feel…

  3、运用所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交流。

  (四)教学媒体:

  单词卡片5张,表情图片数张,情景图片5张。

  二、教学对象分析: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性格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愿意与他人交流情感,本次活动内容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因此对所授的情绪词汇有亲生的体验感受,学生较感兴趣,将在活动中积极参与,大胆地表达各自的情绪感受,彼此间进行交流。使得师生,生生之间共同搭建了一个交流平台。

  三、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Step1 Warm—up

  A. Greeting:

  T: Hello, boys and girls.

  S: Hello, Miss Jiang.

  T: How are you?

  S: I’m fine, thank you. And you?

  T: I’m fine, too.

  B. Chant:

  T: At first,Let’s chant.

  I’m feeling sad, sad, sad, sad.

  Are you feeling sad? sad? sad? sad?

  No, No, I’m not. No, No, I’m not.

  学生站起来,边拍手边说边做表情。

  (设计意图:师生互致问候,沟通感情。热身阶段采取了全身反应法,不仅营造了英语学习的氛围,让学生快速进入英语学习状态,而且为下面学习新知作了铺垫。)

  Step2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1、T:Today, I ’ve got a new skirt, So I feel happy 。(show the new word ”happy”,and show a picture for them.)

  T:Happy- happy- happy,I feel happy 。(teaching the word “happy”,let the students read and spell it 。)

  S:Happy happy;I feel happy 。h-a-p-p-y happy (class –group – individual)

  T:Very good!

  2.T:I like basketball very much,Do you like basketball?

  S:Yes,I do.

  T:But It’s raining now,I can’t go out to play. (show a picture)

  So I feel bored,(show a picture for them)

  Bored-bored-bored

  S: bored- bored-bored

  b-o-r-e-d, bored,I feel bored. (class-group-individual)

  T: Wonderful.

  3、 T shows a photo for them

  T: Who is the girl?

  Ss: She is Miss Jiang.

  T: What am I doing?

  S:挖地

  T: Yes,I am helping my mother on the field,So I feel very tired (T makes some actions to help them understand)

  T:Tired-tired-tired,I feel tired.

  S: Tired-tired –tired I feel tired(They make the action and read it)

  4、 T:I feel tired,now I’ve finished my work,I will go home,When I come back 。I smell the rice and meat,So I feel hungry.(T makes some actions)

  Hungry-hungry-hungry. I feel hungry

  S: Hungry-hungry-hungry. I feel hungry(they make the actions and read it)Class-group-individual.

  (设计意图:教师用各种不同形式导入新词汇,并辅以实物与图片加以呈现,紧扣学生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积极兴趣,使得学生自主地习得了英语知识。)

  happy

  板书设计:

  bired

  tired

  I feel

  hungry

  5.Drilling:

  T:Ok! Let’s chant:

  Happy,happy,happy

  I feel happy.

  Tired,tired,tired.

  I feel tired.

  Bored, bored,bored

  I feel bored.

  Hungry,hungry,hungry.

  I feel hungry.

  (设计意图:将本课的词汇与句型以chant形式加以操练,不仅活跃了课堂,还帮助学生记忆所学英语知识,易学难忘。)

  6.Listen to the tape.

  T: Let’s listen to the tape, please turn to page 36,answer it “How do they feel?” then write itdown 。Let’s begin!

  S: Listen and do 。(twice.)

  T: Ok, Let’s check it up together. Listen it again.

  S: Read it after tape.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项综合能力。)

  Step3Consolidation and application.

  1、 Play a game 《Drive the train》

  T :Now,Let’s play a game 《Drive the train》,From this line to the other line. One byone. you must make a action and say :I feel ……,Do you understand?

  S: Yes.

  T: Good,Let’s do it 。

  S: I feel ……(one by one.)

  (设计意图:游戏是学生最喜爱的一种活动形式,因此我特设计此环节,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在游戏中自主发展,自主创作动作,这样不仅巩固了本次活动的英语知识,还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了锻炼,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Step4Summary :

  T: Ok! Let’s say the chant again.

  Are you ready?

  Ss: Yes.

  (设计意图:此环节再现所学内容,意在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使他们巩固本课英语知识,寓教于乐。)

  Step 5结语:

  T: How do you feel,today?

  Ss: I feel happy.

  T:I feel happy, too 。Goodbye! everyone.

  Ss: Goodbye,Miss Jiang.

小学英语教学设计14

  课题:

  Unit 1 Welcome back to school! 第四课时

  教学重点:

  听懂、会说:“Where are you from? I’m from….This is my friend…”

  教学难点:在情境中运用语言及单词from的发音。

  教具准备:

  1.学生自己的头饰

  2.游戏用的人物名片

  3.配套的教学课件

  4.游戏用的录音音乐

  5.Mr.Black的头饰和钟表

  教学过程:

  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孩子出示自己的头饰,做自我介绍:“I’m lily. I’m from Canada。”

  (引导其他孩子用:“Good morning. lily!”回答)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扩展表演A部分Let’s talk的对话。(不同孩子扮演对话中的'不同人物,孩子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做扩展表演。)

  呈现新课 (Presentation)

  1.game

  (教师制作一些人物名片,并在卡片背面画上国家的国旗)听音乐,传卡片。拿到卡片的孩子到前面扮演卡片上的人物。做自我介绍:“I’m Amy.”教师提问:“Where are you from?”孩子回答“I’m from America.”

  孩子们试着提问:“Where are you from?”得到小卡片的同学根据情况回答。

  2.学生小组间的问答:“Where are you from?”“I’m from…”(根据孩子自己制作的头饰回答)

  http://

  3.请几个小组开火车问答:“Where are you from?”

  4.教师出示钟表(把时间调到下午):“Good afternoon!”教师带上Mr. Black的头饰(走到一位学生面前)说:“Good afternoon! My name’s Mr. Black. I ’m from China.”孩子根据自己的情况回答:“Good afternoon, Mr. Black. I’m Xiao Dong . I’m from China.”

  教师提问一组孩子。然后请学生到前面来扮演Mr. Black.

  5.教师带着Mr. Black 的头饰走到台前,说:“I have a friend in our class. Do you know who’s she?”教师指着扮演Amy的同学说: “This is my friend Amy.”(引导全班孩子问好)

  Ss: Nice to meet you.

  A: Nice to meet you, too!

  Ss: Where are you from?

  A: I’m from America.

  Ss: Welcome!

  6.教师播放Let’s talk部分的课件, 学生观看对话。跟读、模仿,分角色给课件配音。

  7.小组分角色练习对话。

  8.小组表演对话。

  趣味操练 (Practice)

  1.Listen and order the cards: 将课文图片打乱顺序,让孩子听一听, 摆一摆。

  2.表演Let’s talk部分的对话。

  3.小组中互换头饰(国家、名字),进行对话练习。(Where are you from? I’m from… ) 扩展性活动(Add-activities)

  介绍好朋友,请孩子用所学的句型把自己的好朋友介绍给大家。

  中师教育

小学英语教学设计15

  一、教学目标:

  1、能听说读写How are you ? Fine,thanks.说出并且听懂Nice to meet you.

  2、能在真实地环境中进行会话。

  3、培养学生大胆自信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

  二、教学重、难点:

  How are you? Fine, thanks.书写时应注意的问题以及How are you的其它回答方式。2、You can call me...的'用法。

  三、教具、学具:Mr.Wood的图片,收音机

  四、教学过程:

  (一)Warming up

  1、 Free talk .复习:What’s your name? Nice to meet you! How are you? How old are you? How many ? How much? How do you feel?等问句及回答.

  2、Sing a song“How are you?”为学生学句型作铺垫

  (二)New concepts

  1、先教单词fine.教师先把nine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拼读,然后出示fine让学生试读,反复带读fine一词并检查学生的发音。比较fine, nine, five, bike等读音,引导学生发现读音规律。

  2、教师指着自己对学生说:I’m fine,today.用表情来表示出自己今天很好(指身体).并把fine一词写在黑板上,可向学生用汉语解释fine一词意思是身体好。强调书写时注意开头字母要大写,逗号句号位置及I’m的缩写形式。

  3、教师和一个学生打招呼:Hello,…How are you ?然后指着黑板上fine一词,启发学生回答:Fine, thanks或I’m fine, thanks.同时教Very well. Thank you.的回答方式。

  4、教师把very well.写在黑板上.解释very well意思是身体非常好.

  5、教师带读very well ,并检查学生发音.

  6、师生之间进行打招呼问候,如

  T: Morning ,boys and girls.

  Ss: Morning, Miss…. How are you?

  T: Fine, thanks . How are you?

  Ss : Very well, thank you.

  7、同桌两人或前后两人进行会话练习.

  8、听会话录音N1,模仿语音语调.

  9、出示Mr. wood的图片,向学生自我介绍“Hello! I’m your new teacher! You can call me Mr. Wood. Nice to meet you. ”告诉学生向别人介绍自己时也可以说You can call me…,先生用Mr.女士用Miss。或Ms.让学生用这个句型自我介绍。You can call me…

  10、让学生听会话录音N2两次,第二次跟读,模仿语音语调。

  11、三人一组作对话,上教室前面表演。

  12、做课堂练习A连线题,并且结对练习一问一答.

  (三)Homework

  课下以小组为单位编一个对话,用上“How are you ? Fine, thanks./Very well,thank you. Nice to meet you!”

  五、板书设计:

  Lesson One: How are you?、nine fine five bike、How are you?、I'm fine, thanks.、Very well, thank you.

【小学英语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小学英语教学设计12-27

小学英语教学设计15篇03-25

英语教学设计07-31

英语教学教学设计 01-12

英语教学设计14篇06-03

英语教学设计15篇04-03

英语教学设计9篇06-12

英语教学设计(15篇)06-23

英语教学设计(模板及范例)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