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姑娘教学设计

时间:2024-05-10 12:40:30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棉花姑娘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棉花姑娘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棉花姑娘教学设计

棉花姑娘教学设计1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10个生字;积累词语“棉花、许多、可恶、盼望、害虫、帮忙、忽然、碧绿碧绿、吐出”;能结合课文内容,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可恶、盼望、惊奇”的词义。

  2、学生能有感情朗读课文;不同的句子读出不同的语气。

  3、学生通过朗读课文,知道燕子捉空中的害虫,啄木鸟捉树上的害虫,青蛙捉稻田里的害虫,七星瓢虫吃棉花叶子上的蚜虫。

  引导学生了解一些科学常识,让学生有热爱科学的兴趣。

  小组讨论、示范、演示。

  多媒体课件。

  1、同学们,在上课前老师给你们猜一个谜语:说它是花不是花,冬天人人需要它。白白胖胖真可爱,一堆一堆白花花。

  棉花是一种植物,可课文中却把它当作人来写,亲切地称它为——棉花姑娘。

  2、认识“姑、娘”两个字,强调“娘”是轻声音节。

  3、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棉花姑娘的故事。出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板书课题)。

  1、出示初读要求:读准字音,把生字圈出来;给自然段标上序号;把课文读通顺,连贯。

  2、生字闯关。开火车读,指名读。

  3、词语闯关。开火车读,齐读。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棉花姑娘生病课件,仔细看,上面有什么?

  是呀,上面有许多蚜虫,什么是蚜虫呢?介绍蚜虫,出示ppt。

  2、想一想棉花姑娘的心情怎样?(难受、急切希望治好病)哪句话写出了她的心情?

  指名回答: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为她治病啊!

  指导读句:(抓住盼望一词读出棉花姑娘迫切想要治病的心情)。

  师:“盼望”你能换个词语说说吗?(希望)。

  师:“盼望”比“希望”的程度更加强烈。

  教师范读,学生领悟感情,指名读。

  (二)分组合作学习2——4自然段。

  过渡:棉花姑娘病重难忍,她请谁为她治过病?结果怎样?他们到底是想帮还是不想帮?

  1、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1)小组合作,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学习。

  自学提示:

  a、反复读读、想想,感受棉花姑娘说话的语气。

  b、小动物想帮棉花姑娘治病吗?为什么?

  (2)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

  (3)汇报。

  学生交流:棉花姑娘分别向燕子、啄木鸟和青蛙求救,但是这些。

  小动物没能帮助它。

  师:谁来读一读棉花姑娘说的这些话?

  学生读并评价。

  师:那它们为什么没有帮助棉花姑娘呢?

  2、汇报学习收获。

  (小动物不是不想帮,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3、师小结:现在我们知道了燕子捉空中的害虫,啄木鸟捉树上的害虫,青蛙捉稻田里的害虫。

  (三)学习5、6自然段。

  1、棉花姑娘病得那么重,到底是谁帮她治好了病?哪两段告诉了我们,自由读一读。

  2、七星瓢虫本领大吗?你从哪里知道的?

  3、你还能向同学介绍一下瓢虫吗?(展示收集的'有关资料。)。

  4、七星瓢虫本领这么大,棉花姑娘感到怎样?你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惊奇)找一个近义词;表演一下这个神态。

  5、棉花姑娘的病治好了,她的心情怎样?你能找出表示她心情的句子吗?

  6、棉花姑娘会怎样称赞七星瓢虫?(指名说)。

  7、这段中有你喜欢的词语吗?画出来,读一读。(如碧绿碧绿、雪白雪白)。

  拓展练习:

  碧绿碧绿的()。

  雪白雪白的()。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这篇童话故事,知道了燕子、啄木鸟、青蛙不是不想帮助棉花姑娘,而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每种动物都有自己的本领,它们是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可要好好爱护它们呀!

  看看哪种小动物读得最有感情。

  课下请同学们搜集一些益虫、益鸟。

  板书。

  燕子空中飞。

  啄木鸟树干里。

  青蛙稻田里。

  七星瓢虫叶子上。

棉花姑娘教学设计2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10个生字;能正确描写吐、叶、盼、快、许、棉;积累词语棉花、许多、可恶、盼望、害虫、帮忙、忽然、碧绿碧绿、吐出;能结合课文内容,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可恶、盼望、惊奇的词义。

  2、学生能正确朗读要求的句子;读出不同的语气。

  3、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知道燕子捉空中的害虫、啄木鸟捉树上的害虫,青蛙捉稻田里的害虫,七星瓢虫吃棉花叶子上的蚜虫。

  多媒体、ppt

  1、同学们,在上课前老师给你们猜一个谜语。

  2、教学棉

  (1)读准字音

  (2)你用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

  (棉花是植物,所以是木字旁,棉花的颜色是白的,所以右上是个白字,棉花可用来做毛巾,所以右下是个巾字)

  3、出示答案,简单介绍瓢虫。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棉花和七星瓢虫的`故事。出示课题。

  5、学生齐读课题

  (板书课题)

  6、师:棉花健康生长的时候,长出的叶子是碧绿碧绿的,可是当他受到害虫的侵害,也会生病。

  学生自由朗读,要求:看拼音读准字音,遇到生字看拼音多读几遍,并给课文标上小节号。

  (一)学习第一节

  (1)、出示第一节课件,仔细看动画,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是呀,上面有许多蚜虫,什么是蚜虫呢?介绍蚜虫。出示ppt.

  (3)教学生字许、恶、盼

  (4)蚜虫很小,浑身长满蚜虫是一件痛苦的事,哪句话最能体现棉花姑娘当时的心情怎样、指导读句: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为她治病啊!(抓住盼望一词读出棉花姑娘迫切想要医病的心情)

  师:盼望你能换个词语说说吗?(希望)

  师:盼望比希望的程度更加强烈。

  (5)教师范读,学生领悟感情,自由读,指名读。

  (6)齐读第一节

  (二)学习第6、7节

  1、棉花姑娘病得那么重到底是谁帮她只好了病?哪两节告诉了我们,自由读一读。

  2、七星瓢虫本领大吗?你从哪里知道的?

  3、教学生字忽

  4、你还能向同学介绍一下瓢虫吗?

  (展示学生收集的有关资料。)

  5、介绍瓢虫家族。

  6、七星瓢虫本领这么大,棉花姑娘感到怎样?你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惊奇)找一个近义词;你表演一下这个神态。

  7、棉花姑娘的病治好了,她的心情怎样?你能读好第7节吗?

  8、学生读第七小节。

  9、教学生字:碧

  10、棉花姑娘会怎样称赞七星瓢虫?

  (三)学习25节

  1、自主、探究、合作学习25小结。

  (1)小组合作,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学习,读出恰当的语气。

  自学提示:a 分角色朗读对话

  b 反复读读、想想,感受棉花姑娘说话的语气

  c 小动物想帮棉花姑娘治病吗?为什么?

  (2)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

  (3)汇报。

  a、教学生字

  b、学生交流:棉花姑娘分别向燕子、啄木鸟和青蚌求救,但是这些小动物没能帮助它。

  师:谁能来读一读棉花姑娘说的这句话?

  学生读并评价

  师:那它们为什么没有帮助棉花姑娘呢?

  (4)指导学生朗读这几个自然段。分小组合作朗读。

  (5)学生小组读。大家评价。

  2、比比哪个小组读的好,相机指导读出请求的语气。

  3、汇报学习收获

  (小动物不是不想帮,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4 师小结:现在我们知道了燕子捉空中的害虫,啄木鸟捉树上的害虫,青蛙捉稻田里的害虫,七星瓢虫吃棉花叶子上的蚜虫。

  5 读有关句子

  学生交流自己收集到的资料。

  每种动物都有自己的本领,它们是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可要好好爱护它们呀!

  51、棉花姑娘

  燕子 空中飞

  啄木鸟 捉树干里害虫

  青蛙 稻田里

  七星瓢虫 叶子上

  教学反思:

  本课通过棉花姑娘请求燕子、啄木鸟等给自己治病的故事,告诉我们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地方害虫的科学常识。

棉花姑娘教学设计3

  1、通过学习棉花姑娘请求燕子、啄木鸟、青蛙给自己治病的故事,让学生了解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地方的害虫的科学常识。

  2、在分角色朗读课文和表演课文中加深对科学常识的了解。

  3、在了解科学常识的过程中激发学生观察身边的生活,产生认识对人类有用的益虫和益鸟的兴趣。

  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了解一些科学常识。

  在了解科学常识的过程中激发学生观察身边的生活,增强了解科学知识的欲望。

  课件、棉花姑娘、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的头饰。

  1、出示棉花图:小朋友,你认识它吗?谁来介绍一下?

  2、棉花姑娘的`用处这么大,同时它又长得那么可爱,你想怎么称呼她?我们也可以称她为……(出示课题、齐读)。

  1、出示投影片:棉花姑娘天生是那么可爱,可图上的棉花姑娘怎么啦?

  过渡:棉花姑娘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读到这里,你想知道写什么?

  1、小结学生提出的问题:她请谁来给她治病?最后谁治好了她的病?

  2、带着问题听课文录音(课件的动画朗读)。

  3、交流,板书:

  燕子。

  啄木鸟。

  青蛙。

  七星瓢虫。

  1、最后是七星瓢虫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棉花姑娘认识它吗?你是怎么知道的?指名说、打开书本找到这一句话。

  2、谁来向棉花姑娘接受一下七星瓢虫?指名说。

  3、七星瓢虫的本领是什么?指答并板书:捉蚜虫。

  4、七星瓢虫帮棉花姑娘捉蚜虫,给她治病,不久,棉花姑娘的病好了,长出了……吐出了……她咧开嘴……(师引读这一段)出示投影片。

  过渡:最后是七星瓢虫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而燕子、啄木鸟、青蛙为什么不给她治病,请你选择一个问题和小伙伴读一读课文,研究研究。

  1、小组合作学习读课文研究问题,师巡回指导。

  2、交流、随机学习课文第2——4段。

  a、你研究的是什么问题?通过研究你知道了什么?

  (1)a研究燕子的指答并板书:只会捉空中飞的害虫。

  (2)分角色朗读:

  (3)和小伙伴演一演燕子和棉花姑娘——指名演、评议。

  b、研究啄木鸟的指答并板书:只会捉树干里的害虫。

  (1)分角色朗读:

  (2)找小伙伴演一演。

  c、研究青蛙的指答并板书:只会捉田里的害虫。

  (1)师生合作读一读——齐读。

  (2)师生合作演一演。

  出示句式:()来了。棉花姑娘说:“()!”()说:“()!”

  1、的确,动物是各有各的本领,在我们的生活中对我们有益的动物我们要……(师引说)。

  2、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益虫和益鸟呢?你知道吗?不知道可以怎么办?

棉花姑娘教学设计4

  【学习目标】

  1、认识“姑、娘”等7个生字。会写“只、星”等6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请求的语气。

  3、认识一些对人类有用的鸟类和益虫。

  【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在引导学生了解一些科学常识,让学生有热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特色】

  课文采用童话的形式,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通过棉花姑娘请求燕子、啄木鸟等给自己治病的故事,告诉我们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地方害虫的科学常识。语言符合儿童特点,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在教学中着重指导学生个性化的朗读,通过不同角色的扮演让学生了解各种有益的鸟类和益虫的不同作用,重体验,轻说教,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科学常识的兴趣。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角色表演、示范、演示。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自制文中的任何一种动物头饰。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姑、娘、蚜、盼、治、啄”等五个生字。

  2、整体感知课文,重点学习1~4小节。

  3、练习朗读对话,能够读出焦急的语气。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出示棉花图)同学们,你们认识它吗?它叫什么?(棉花)

  2、棉花是一种植物,可课文中却把它当作人来写,亲切地称它为──棉花姑娘(出示课题,学生齐读)。

  3、认识“姑、娘”两个字。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并随文识字

  1、(课件展示第一幅插图,去掉燕子)同学们,图片上的棉花姑娘低着头,一幅有气无力的样子,她怎么了?(学生自由发言)

  2、是啊,棉花姑娘生病了。你知道在她身上爬来爬去的坏蛋是谁吗?请到第一自然段中找到它的名字并圈出来。(学生圈出:蚜虫)

  3、你觉得“蚜虫”的“蚜”字怎么记比较好?(形声字)

  4、(回到图片)身上长满了可恶的蚜虫,这时的棉花姑娘心里是怎么想的?(学生自由回答)

  5、我们一起看看课文中用怎样的一句话来表达棉花姑娘此时的心情。(读最后一句: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

  6、(出示“盼望、治病”)在这句话里有这样两个词语,你明白它们意思吗?用自己的话给大家说说。

  7、“盼”和“治”都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生字,你记住了吗?和同桌说说你的方法。(交流识字方法)

  三、整体感知课文

  1、棉花姑娘盼望有人给她治病,她请哪些动物给它治病?最后是谁治好了它的病?请同学们把全篇课文读一读,找到答案告诉你的同桌。

  2、棉花姑娘请哪些动物给它治病了?(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动物名字)

  3、过渡:最后是谁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呢?燕子、啄木鸟和青蛙为什么不给它治病?还是让我们仔细地来研究研究吧。

  四、朗读理解课文

  1、同学们,身上长满蚜虫的棉花姑娘看到小燕子时,心里是怎么想的.?谁来当一回棉花姑娘,读一读她此时跟燕子说的话。(指导学生读出急切地、充满希望的语气)

  2、小燕子有没有答应她?为什么?请找出原因并在下面用横线画出。(教师板书:燕子──只会吃空中飞的害虫)

  3、棉花姑娘不灰心,她又找了啄木鸟和小青蛙,结果是怎样的?请大家用刚才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方法自学三、四两段。(学生用划一划,读一读的方法自学)

  4、反馈:啄木鸟和青蛙为什么不帮她治病?(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答案:

  啄木鸟──只会捉树洞里的害虫;青蛙──只会田里的害虫)

  5、感情朗读1~4自然段。

  五、复生字,承上启下

  1、一次次请求都失望了,同学们,棉花姑娘向我们求救了,你听,她是怎么说的?(课件播放下面的一段话)

  小朋友,我是棉花姑娘。我身上长了许多蚜虫,可难过了。我多么盼望着有人给我治病啊。可是燕子、啄木鸟、青蛙都说没有办法给我治病,小朋友,你有办法吗?快帮帮我吧!

  2、同学们,你们有办法吗?(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不一定按照课文的意思,只要有道理即可)

  六、结束

  同学们刚才想了很多的办法,但棉花姑娘的病最后是谁给治好的呢?请大家课后读一读课文5、6自然段就能知道答案。

  七、课后作业

  熟读全文、做一个文中出现的自己喜欢的动物头饰。

棉花姑娘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认识“姑、娘”等7个生字。会写“只、星”等6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请求的语气。

  3、认识一些对人类有用的鸟类和益虫。提高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读好请求的语气。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用挂图或课文插图的动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你们看过棉花吗?棉花有何用处?根据自己对棉花的了解,主动向同学介绍。

  2、出示课题。认识生字“姑、娘”。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组织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并记一记。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自由识字。

  2、组织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例:合一合:目──分──盼,换部件:班──斑。

  3、同学间评价谁的方法好。

  4、多种形式巩固识字、开火车读,你指我猜、摘苹果等。

  5、组织朗读课文,交流自己初读课文后对课文内容的了解。

  三、朗读感悟、学习课文

  1、组织学生轻声读课文。

  思考:棉花娘娘得病后,都请了哪些医生为她看病?谁治好了她的病?为什么?

  学生认真读课文后回答。

  2、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七星瓢虫能治好棉花姑娘的病,而燕子、啄木鸟、青蛙却不能?

  3、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惊奇”,“斑点”。

  4、练习读好请求的语气。

  总结:组织学生辨别谁是益鸟、益虫?谁是害虫?

  第二课时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是谁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这节课我们要继续学习《棉花姑娘》。(教师板书)

  一、分角色朗读,提高能力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课文。

  2、展示成果。

  进行朗读比赛。

  第二、三、四自然段,重点读好请求的语气。

  3、选出优胜小组。

  二、指导写字

  1、出示“只、星、雪、帮、请、就”,引导学生找到上下结构的字。

  2、认真观察“只、雪、星、帮”4个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教师范写“雪、只”两个字,“雪”字提醒学生注意雨字头的书写变化,“只”字注意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

  4、学生描红、临写。

  5、展示写字成果、师生共同评议,写得不够好的字可以再多写几个。

棉花姑娘教学设计6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棉、娘”等13个生字。

  2、会写“病、医”等7个字。

  3、认识偏旁“大”字旁

  (二)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请求的语气。

  (三)情感目标:认识一些对人类有用的鸟类和益虫。

  二、教学重点:认字和写字,理解重点词语和练习朗读。

  三、教学难点:理解课文。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游戏法问答法

  五、教学媒体:教学挂图,生字卡片,课件

  六、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谈话

  同学们,直接看图片出示棉花图片,根据课题提出问题,如,棉花姑娘在干什么呀?这一课讲了棉花姑娘的什么事?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就是关于种子棉花姑娘的故事。

  二、课件出示或者图片出示本课的插图

  老师板书课题《棉花姑娘》,请大家把课题读两遍。让我们去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

  (一)初读课文

  1、你自己读读看。请学生自己小声的读一遍,注意自己读自己的呦,不要齐读。

  2、一边读一边圈出本课的生字。

  (二)学习生字

  1、哪一位同学可以试着看拼音读一下本课的生字。

  2、分析生字:一个一个生字分析:看生字看生字拼音是几拼音节,什么偏旁部首,什么结构,怎样组词。是否多音字,反义词等,例如

  学习生字娘:音节:两拼音节,偏旁:女字旁,结构:左右结构,请同学组词,最少说三个词,可以一起说,也可以找学生说。

  3、就这样一个一个学完本课生字。

  多音字

  ě恶心

  恶è恶人

  wù可恶

  ɡàn干活

  干

  ɡān干净

  反义词

  可恶——可爱

  近义词

  可恶——可恨惊奇——惊讶

  这节课我们要记住

  大字旁“大”,

  (三)我书中的组词

  请学生圈出本课中的生字组词

  如果本课有现成的组词,就直接圈出来,如果本课的生字没有现成的组词,可以写一个,以备以后忘了组词可以随时翻看。

  四、朗读生字

  (一)带拼音朗读生字

  1、学生齐读:说出音节,偏旁部首,结构,每一个字组三个词语。

  2、学生领读。(一课一领读)

  (二)去掉拼音朗读生字(我会读)

  齐读——男生读——女生读——分行读——自读三遍——开火车读

  五、我会读(课后朗读)

  1、学生一起朗读。

  2、开会车朗读。

  六、考一考你

  汉字魔术

  写偏旁

  棉——()治——()

  燕————()颗——()

  碧——()啦)——()

  加偏旁

  丙——()另——()

  可——()生——()

  反义词

  可爱——()

  七、升华学习

  游戏:找朋友游戏

  老师把拼音卡片和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学生拿音节卡片和生字卡片。然后拼读

  八、小结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

  2、学生说。

  3、老师总结: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

  4、初读了课文

  九、下节课我们做什么?

  1、下节课我们将进行朗读课文,分析课文

  2、请同学们自己在课下把本课生字读给爸爸妈妈听。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找一找游戏:我在那里?

  规则1、老师叫学生闭上眼。2、老师把本课生字图片贴在黑板上。3、老师说汉字,叫学生睁开眼去找。

  二、朗读课文,初悟课文

  (一)老师示范朗读课文,看图片或者课件出示短文插图。

  (二)学生自己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找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三、分析课文,深悟课文

  1、让学生说一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6个自然段)

  2、你是怎样确定的?(这篇课文有6个段落开头空两格处)

  1、让学生说一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6个自然段)

  2、你是怎样确定的?(这篇课文有6个段落开头空两格处)

  3、同学们齐读第一自然段

  (1)请同学说一说第一自然段有几句话?(2句话)

  (2)你是怎么确定的?(这个自然段只有1个句号,一个感叹号)

  (3)棉花姑娘怎么了?(生病了)

  (4)叶子上长什么了?(蚜虫)

  蚜虫:蚜虫是一种昆虫,身体卵圆形,绿色、黄色或棕色,腹部大。吸食植物的汁液,是农业害虫。种类很多,如棉蚜、烟蚜。通称腻虫。有的地区叫蜜虫。

  (5)他盼望什么谁来呀?(他盼望医生来给他治病)

  (6)第一段是讲故事的起因,后来发生什么故事了?我们继续读。

  4、请女生一起读第二自然段,男生听着,听她们读得对不对。

  (1)请同学说一说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3句话)

  (2)你是怎么确定的?(这个自然段有2个感叹号1个句号。)

  (3)谁飞来了?(燕子)

  (4)棉花姑娘说什么了?请你读一读她说的话。

  (5)燕子说什么了?请你读一读燕子说的话。

  (6)燕子会捉哪里的害虫?(燕子会捉空中飞的害虫)

  (7)燕子可以帮助棉花姑娘吗?(不可以)

  5、请男生一起读第三自然段,女生听着。听他们读得对不对

  (1)请同学说一说第三自然段有几句话?(3句话)

  (2)你是怎么确定的?((这个自然段有2个感叹号1个句号。)

  (3)谁飞来了?(啄木鸟)

  (4)棉花姑娘说什么了?请你读一读她说的话。

  (5)啄木鸟说什么了?请你读一读啄木鸟说的话。

  (6)啄木鸟会捉哪里的害虫?(燕子会捉树干里的害虫)

  (7)啄木鸟可以帮助棉花姑娘吗?(不可以)

  6、请一二三行学生一起读第四自然段。

  (1)请同学说一说第四自然段有几句话?(3句话)

  (2)你是怎么确定的?((这个自然段有2个感叹号1个句号。)

  (3)谁跳来了?(青蛙)

  (4)棉花姑娘说什么了?请你读一读她说的话。

  (5)青蛙说什么了?请你读一读青蛙说的话。

  (6)青蛙会捉哪里的害虫?(青蛙会捉田里的害虫)

  (7)青蛙可以帮助棉花姑娘吗?(不可以)

  7、请四五六行学生一起读第五自然段。

  (1)请同学说一说第五自然段有几句话?(3句话)

  (2)你是怎么确定的?((这个自然段有1个问号2个句号。)

  (3)谁飞来了?(一群圆圆的小虫)

  (4)棉花姑娘说什么了?请你读一读她说的话。

  (5)小虫说什么了?请你读一读小虫说的话。

  (6)七星瓢虫会捉哪里的害虫?(七星瓢虫会捉棉花上的害虫)

  (7)七星瓢虫可以帮助棉花姑娘吗?(可以)

  七星瓢虫:瓢虫的一种,因背部像葫芦瓢而得名。根据食性,瓢虫可分为植食性与肉食性两大类群。前者以植物为食,对人类有害,但数量较少;后者占绝大多数,以捕食蚜虫、粉虱等农业害虫为主。七星瓢虫是肉食性瓢虫的一种,它体长不足七毫米,呈卵圆形;背部拱起似半球,头黑色,顶端有两个淡黄色斑纹,前胸黑色,足黑色,密生细毛。鞘翅红色或橙黄色,上面有七个黑斑,所以叫七星瓢虫。它是捕食蚜虫的好手,特别喜欢吃棉蚜、麦蚜、菜蚜、桃蚜。一只七星瓢虫一天可以吃掉一百三十多只蚜虫,所以农业科学家常常用它来治虫。

  8、请学生一起读第六自然段。

  (1)请同学说一说第六自然段有几句话?(2句话)

  (2)你是怎么确定的?((这个自然段有1个感叹号1个句号。)

  (3)不久,棉花姑娘的'病好了吗?(好了)

  (4)长出了什么样的叶子?(碧绿碧绿的叶子)

  (5)吐出什么了?(雪白雪白的棉花)

  (6)棉花姑娘开心吗?(开心,她咧开嘴笑了)

  (7)姑娘病治好了,她长呀,瞧,她现在的样子多么漂亮啊!能说说她长大成熟的样子吗?

  9、老师总体提问。

  读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呀?学生自由说,然后老师总结说。棉花姑娘病了,叶子上长满了蚜虫。燕子只会捉空中飞的害虫,啄木鸟只能捉树干里的害虫,青蛙也只能捉田地里的害虫,他们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看来谁也帮不了她。正当蚜虫们得意地吸食棉花姑娘的汁液时,七星瓢虫来了,把这些害虫一扫而光。棉花姑娘快乐地成长,吐出了雪白的棉花。

  本课通过棉花姑娘请求燕子、啄木鸟等给自己治病的故事,告诉我们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地方害虫的科学常识。

  燕子——捉空中飞的害虫

  啄木鸟——捉树干里的害虫

  棉花姑娘青蛙——捉田里的害虫

  七星瓢虫——棉花上的害虫

  四、朗读课文,感悟课文

  学生齐读——男生读——女生读——分行读

  五、灵活朗读

  接力朗读:六个人一小组,进行接力朗读。

  六、读读说说

  (1)朗读句子

  碧绿碧绿的叶子。

  雪白雪白的棉花。

  (2)体会ABAB式词语意思。

  (3)补充句子

  碧绿碧绿的_____________

  雪白雪白的_____________

  七、考考你(连线搭配词语)

  燕子棉花上的害虫

  啄木鸟田里的害虫青蛙

  七星瓢虫空中飞的害虫

  青蛙树干里的害虫

  八、课文升华

  1、说一说你还知道那些益虫?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们?

  例如:壁虎,蜻蜓,猫头鹰,蝙蝠

  2、看图写一写:图上都有谁?请你仔细观察,发挥你的想象力,写出来吧。

  九、小结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

  2、学生说。

  3、学习了朗读和分析课文。

  十、下节课我们做什么?

  1、下节课我们将进行写字教学。

  2、同学们回家可以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棉花姑娘教学设计7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我们身边的科学”。《棉花姑娘》一文是一篇充满童趣童真的童话故事,课文主要讲了棉花姑娘病了,它请求燕子、啄木鸟等给自己治病,可它们心有余而力不足。正当蚜虫们得以的吸食棉花姑娘的汁液时,七星瓢虫把它们一扫而光。棉花姑娘又快乐地生长着,吐出了雪白的棉花。这篇课文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符合儿童特点,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同时,四幅插图色彩明丽,形象生动,便于学生观察,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习了本文,能让学生对科学常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有留心观察、探索和发现身边的科学常识的欲望。树立起保护益虫和益鸟的意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认识7个生字,会写“雪、帮”两个字。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七星瓢虫是益虫。

  2.过程和方法:在各种方式的朗读中主动体验故事中角色的心灵世界。在读读议议中了解益虫等一些科学知识。在资料的收集和展示交流中知道更多的益虫以及一些科学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从内心喜欢阅读、朗读童话故事。对科学常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有留心观察、探索和发现身边的科学常识的欲望。树立保护益虫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认识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让学生通过认识“七星瓢虫”和“蚜虫”,了解益虫和害虫的概念,并树立保护益虫的意识。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理念

  1.“以人为本”,积极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重视让学生在自主地参与和学习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

  2.“以读为本”,加强读书实践。《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首先是读书实践,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3.推进综合性学习,努力实现学科间的沟通,课内课外的紧密结合。 教学过程:

  一、旧知搜索,循序渐进导入:

  1.小朋友,猜猜看,(CAI出示木 白 巾)这三个字合成一个什么字?你能用棉组个词吗?(板书:棉)棉花的“花”要读轻声,个别读,齐读。(巩固轻声读法,复习第7课学过的内容,为读好姑娘这个词的轻声打下基础。)

  2.想看看棉花长什么样不?(CAI图片出示)瞧,这是棉花开花时的一片美丽,这是棉花成熟时的一片雪白,多美的棉花呀,人们送给它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棉花姑娘”。(板书:棉花姑娘)

  3.出示生字卡片,落实姑娘生字。个别拼读,齐读,开火车读。想想看,姑娘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为什么?(利用形旁帮助学生记忆字形,字理识记,掌握字义,朦胧间懂得中国构字的独特之处。)是啊,女孩子美丽动人,人们把“姑娘”念成轻声以表达对他们的喜爱。个别读“姑娘”的轻声读法。

  4.今天,我们就学习一个童话故事,《30 棉花姑娘》,板书,齐读课题。(轻声读法,美美地带出了故事内容。轻声是美读课文的重要方法,学生应该要扎实掌握。)

  二、自我感悟,整体梳理

  1.请大家仔细听老师读课文,你认识了故事中的哪些朋友?(生述,师随机贴出带有名称的5个图像)(一度通读,认识主要角色。)

  2.谁能喊喊他们的名字,个别读名称。重点教学“啄”。这只鸟的名字特别难叫,谁来教教大家?出示卡片“啄”,翘舌音要到位,跟读并齐读。谁来说说你怎么就记住“啄”了呢?(生说记忆方法) 火车读。想了解这位朋友吧!看,师和生简介啄木鸟, 让我们自豪得再叫叫它的名字!

  3.啄木鸟、燕子、青蛙、七星瓢虫和棉花姑娘到底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赶快打开书P137,读读这个故事,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二度通读,了解故事梗概。)

  三、细读:一点带面,快乐学习,掌握方法

  1.小朋友,读着读着,你都知道了什么?(生自由发言,师适当点评)并出示句式概括。(自由发言是让学生尽情抒发自己学到和第一次感悟到的内容,句式概括是让学生在发言的基础上总结自己零碎的东西并能在无意识中懂得表达的标准方法,似教非教的过程给学生展示风采的机会同时给老师“润物无声’教学空间。)

  2.看,棉花姑娘,图片出示带棉花姑娘自述,师表情讲述?棉花姑娘到底怎么了,请同学读读第一自然段。 3.这一段有3个生字,一个多音字。跟读 恶(è凶恶 ě恶心 Wù可恶)重点教学蚜和治,略带盼,盼前鼻音提示(盼重点在句子教学中落实)出示蚜,猜猜读什么,怎么知道?还知道肯定表示——昆虫(复习形声字的学习方法,一年级生字教学也十分重要。)出示治,提醒翘舌读音,并采用讲故事形式记忆治。(教师要学会瞎编故事,再难听的故事孩子都能够记忆犹新。) 4.生字逃到第一自然段中去了,谁把它们读正确流利。个别读。

  5.从他们的朗读中,我们听出来了,原来棉花姑娘——,身上长满了——,这些蚜虫像蚊子一样吸着它的血——汁液,难受极了。看,(出示蚜虫图片,形象认识并感受长满蚜虫的难受),你们说这真的是()的蚜虫,生述,你能把这种感情送到句子里读出来?

  6同学们,棉花姑娘的汁液快被吸光了,她现在好难受啊!她唯一想做的便是——生齐读句子(变红部分),盼,盼望,多么盼望(板书)师述,你的眼睛看着分数,心里盼望考100分,不是一般的盼望,而是十分盼望,谁说说盼望的近义词,是啊,盼望就是希望,谁能把这份盼头读出来。(教后发现这部分教的太细了,可以删去,以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读。)

  7.盼呀,盼啊!把谁给盼来了(同时出示图片)能帮上忙吗?(生:不能)读读第2自然段,用“——”画出棉花姑娘的话,用 “︶︶”画出A燕子说的话,想想为什么帮不上忙?

  A生汇报画的话在哪里,出示段落并画好,让学生掌握“读书要动笔墨”的方法。(一读内容通顺)

  B师生对读,棉花姑娘的话变黑,燕子的话变红。(二读角色句子,字色变化学生容易辨认,新的CAI学生不会视觉疲劳。)

  C(图片+话)燕子飞来了,你们看,棉花姑娘虽然生病了,它还是有礼貌地弯下腰说。你能通过一个请字,把棉花姑娘的'有礼貌读出来吗?个别读,齐读。(三读礼貌情感)

  D看到棉花姑娘那么虚弱又那么有礼貌,燕子很想很想帮她这个忙,可是它却无能为力,感到非常难为情,谁能把这分情感表达出来?个别读。(四读对方心情) E对比读,要是老师把燕子说的话换成第2句,你觉得如何?(加深理解燕子的无奈之情,说得好,相信读得也不会太差。) F师生对读,男女生读对话。

  原来是这样啊,:不是燕子不想帮忙,而是它只会捉(板书:空中飞的)害虫。

  四、自读:学以致用,趁热打铁 1.森林医生啄木鸟和庄家卫士青蛙又会怎样呢?用上面同样的学习方法四人小组合作学习3 ,4自然段。【用“ ”画出棉花姑娘的话,用“∽∽∽”画出燕子说的话,多读读,想想为什么帮不上忙?】学好了跟同桌或者前后桌同学分角色读读。(给孩子充足的时间自己学习,相信他们等于相信自己。他们的潜力是你们教师无法想象的到的。)

  A.生汇报画的话。

  B.理清为什么帮不上忙,他们只会捉哪里的害虫。 C.请三生读对话。

  2.棉花姑娘一连请了三位医生,都帮上忙,她的心情一次比一次着急,病情也越来越严重。师生读,男女生读。(整体读)

  五、提升:复现巩固,课外拓展,悠然生情

  1.棉花姑娘请了燕子,青蛙,啄木鸟给她捉虫,都帮不上忙,是因为他们都只会捉属于自己的害虫,看,(FLASH连线)燕子吃------空中飞的害虫,啄木鸟吃---------树干里的害虫,青蛙吃--------田里的害虫。

  2.他们不是不帮,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他们可都是我们的好朋友。 3.生活中,这样的益鸟还有很多,如图片麻雀(树上的毛毛虫),猫头鹰(田里的老鼠),请同学们模仿

  2、

  3、4自然段的结构说一段话。小组里先联系一下吧!

  交流

  4.这些益鸟都帮不上忙,七星瓢虫行不行呢?下节课再学。 5.看今天的生字还记得吗?齐读

  六、指导书写:

  雪和帮,上下结构,上小下大,间架及运笔。

  七、布置作业:

  表演童话故事 :家长扮演棉花姑娘,学生分别扮演自己喜欢的小角色(燕子、啄木鸟、青蛙),下节课我们要演一演。

  板书设计

  棉花姑娘

  燕子图 空中飞的 啄木鸟图 树上的 青蛙图 只会捉 田里的 七星瓢虫图 蚜虫

  教学反思

  教完《棉花姑娘》这一课,我自己对自己的评价是两个极端:一个是失败,一个是精彩。失败的原因是我没有如计划完成教学内容,那是因为为了我下面一个成功的环节:我把朗读落实到了实处。在朗读教学中,我从来没有感觉到自己这么深入的去教一篇课文。第一自然段,我通过通读,学生之后正确流利地读,看图后感悟读等不同形式提高学生朗读的兴趣和朗读的水平,第二自然段的朗读,是对话教学,主要是读出棉花姑娘的礼貌和燕子的无能为力与难为情,我通过自由读,找对话读,看图人物表情表现的原因读,句子比较解析读,整体读等多元化深层次的朗读达到了教学的目标。学生说的很动人,读的很精彩,体悟的很深刻,基础生字掌握的很扎实,遗憾的是我这节课失败了——没有上完。 也许遗憾才会美,才会有思考这朵美丽的结晶之花:一直来,我在斟酌舍弃这个词,舍得舍得,学会舍去才会得到。联系此课,我想弥补这节课的失败应该还要在哪些地方学会放弃。孩子不是老师手把手教出来的,而应该给他们一个独立的时空,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这样他们才能把学到的用到实际记在心里。通过几天思考,我认为,第一自然段的第2句要简单带过,教学3,4自然段一定要简而再简,书写部分如果时间不够可纳入第二课时。不知道我这三点的舍弃是否可以给我更多的得到,我想有时间还要好好去实践一下。

棉花姑娘教学设计8

  1、揭题导入。

  板书课题,(有条件的可以用课件或实物引入)学习生字“姑、娘”;学生自己根据课题提出问题,如,棉花姑娘在干什么呀?这一课讲了棉花姑娘的什么事?然后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

  2、指导正确流利地读。

  首先让学生简单说说课文的意思,接着教师范读或领读,然后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随时纠正错误,直到读正确、读顺畅。

  3、读中理解字词。

  本课字词比较简单,“蚜虫、惊奇、斑点、七星瓢虫、碧绿”几个词语可以随课文重点理解。“蚜虫、七星瓢虫”可先向学生直接讲述简单的概念,然后再指导学生联系课文分清谁是益虫,谁是害虫。“惊奇”可用动作、表情来引导学生感悟。“斑点、碧绿”可以用实物并结合课文解释。如,“碧绿”一词的理解可以这样进行:

  ⑴学生读过最后一段后,提问:棉花姑娘长出了什么样的叶子?(板书:碧绿碧绿的)

  ⑵出示绿叶、枯叶等实物,指导学生观察比较。

  ⑶“碧绿”一词还能形容什么?(青草、荷叶、柳树等)

  ⑷相机完成课后“读读说说”练习。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本课以对话为主,对话中多用叹号,感情色彩较浓,要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读好对话的`语气上。指导时,要以范读和领读为主,尽量不作纯技术性的指导。

  5、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

  6、指导学生分组自编自演课本剧。

棉花姑娘教学设计9

  一、学习目标:

  1.认识“姑、娘”等7个生字。会写“只、星”等6个字。

  2.学习分角色朗读课文,朗读好不同的语气。

  3.认识一些对人类有用的鸟类和益虫。

  二、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一些科学常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三、课文分析:

  课文采用童话的形式,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通过棉花姑娘请求燕 子、啄木鸟等给自己治病的故事,告诉我们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地方害虫的科学常识。语言符合儿童特点,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

  四、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自制文中的任何一种动物头饰。

  五、教学时间: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姑、娘、蚜、盼、治、啄”等七个生字。

  2、整体感知课文,重点学习1——4小节。

  3、练习朗读对话,能够读出不同角色的语气。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出示棉花图)同学们,你们认识它吗?它叫什么?(棉花)

  2、棉花是一种植物,可课文中却把它当作人来写,亲切地称它为——棉花姑娘(出示课题,学生齐读)。

  3、认识“姑、娘”两个字。单独时的读法,组成一起都读轻声。课题反复读一读,生字分别组两个词。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并随文识字:

  1、(课件出示第一幅插图,去掉燕子)同学们,棉花姑娘低着头,有气无力的样子,她怎么了?(学生自由发言)

  2、是啊,棉花姑娘生病了。你知道在她身上爬来爬去的坏蛋是谁吗?请到第一自然段中找到它的名字并圈出来。(学生圈出:蚜虫)

  3、你觉得“蚜虫”的“蚜”字怎么记比较好?(形声字,联系“蜘蛛”)拓展认识几个昆虫名称。

  4、(回到图片)身上长满了可恶的蚜虫,这时的棉花姑娘心里是怎么想的?(学生自由回答)

  5、我们一起看看课文中用怎样的一句话来表达棉花姑娘此时的心情。(读第一段最后一句: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读出语气

  6、(出示“盼望、治病”)在这句话里有这样两个词语,你明白它们意思吗?用自己的话给大家说说。

  7、“盼”和“治”都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生字,你记住了吗?和同桌说说你的方法。(交流识字方法)

  三、整体感知课文。

  1、棉花姑娘盼望有人给她治病,她请哪些动物给它治病?

  2、棉花姑娘请哪些动物给它治病了?(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动物名字,朗读动物名字)

  3、过渡:最后是谁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呢?燕子、啄木鸟和青蛙为什么不给它治病?引出七星瓢虫,朗读名字。

  四、朗读理解课文。

  1、同学们,身上长满蚜虫的棉花姑娘看到小燕子时,心里是怎么想的?谁来当一回棉花姑娘,读一读她此时跟燕子说的话。(指导学生读出急切地、充满希望的语气)

  2、小燕子有没有答应她?为什么?请找出原因并在下面用横线画出。(教师板书:燕子——只会吃空中飞的害虫)

  3、棉花姑娘不灰心,她又找了啄木鸟和小青蛙,结果是怎样的?请大家用刚才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方法自学三、四两段。(学生用划一划,读一读的方法自学)

  4、反馈:啄木鸟和青蛙为什么不帮她治病?(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答案:啄木鸟——只会捉树洞里的害虫;青蛙——只会田里的害虫)

  5、感情朗读1——4自然段。师生分角色读、生生分角色读,教师适时指导。

  五、复习生字,承上启下。

  1、一次次请求都失望了,同学们,棉花姑娘向我们求救了,你听,她是怎么说的`?

  (教师深情朗诵)小朋友,我是棉花姑娘。我身上长了许多蚜虫,可难过了。我多么盼望着有人给我治病啊。可是燕子、啄木鸟、青蛙都说没有办法给我治病,小朋友,你有办法吗?快帮帮我吧!

  2、同学们,你们有办法吗?(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不一定按照课文的意思,只要有道理即可)

  六、结束:

  同学们刚才想了很多的办法,但棉花姑娘的病最后是谁给治好的呢?请大家课后读一读课文5、6自然段就能知道答案。

  七、指导书写两个生字。 “只、星”是上下结构的字,主要特点是“上小下大”。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复习生字,会写文中要求的6个生字。

  2、熟读全文,分角色表演。

  3、了解有关蚜虫和七星瓢虫的有关知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词。

  二、学习课文5、6自然段。

  1、同学们,老师上节课让你们在课后读课文,找找是谁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你们找到了吗?(生答:七星瓢虫)引出(出示:斑)谁来说说“斑”字你会怎么记?它还有其他朋友吗?(斑马、斑白等)(形近字:班)

  2、课文哪一段写了七星瓢虫给棉花姑娘治病?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齐读第5自然段)

  3、这么快就吃光了蚜虫,你们想,棉花姑娘会有什么表情?课文中用哪个词语告诉我们?(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惊奇)

  4、你能学着棉花姑娘的表情来问一问这句话吗?(请学生做惊奇的表情读:“你们是谁呀?”这句话。)

  5、(课件放大七星瓢虫图片)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认识七星瓢虫了吗?它最明显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回答)

  6、不久之后,当我们再次看到棉花姑娘的时候,她是怎样的?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感情来朗读最后这一自然段呢?(学生讨论后读)

  7、出示词组:碧绿碧绿的叶子,学生练习:碧绿碧绿的雪白雪白的

  拓展:火红火红的 嫩绿嫩绿的

  三、分角色表演读。

  1、同学们,在这篇课文学习过程中,你觉得哪些地方让你感到比较着急,哪些地方又会让你感到轻松而高兴?(学生小组讨论并反馈)

  2、我们今天都选择了自己最喜欢的角色,把你们的头饰戴上,我们一起来读课文,看看哪种小动物读得最有感情。(教师读旁白,其他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角色读)

  3、请一组较优秀的学生上台展示。

  4、拓展:当读到最后一句话时,我们小朋友都有一个共同的表情,那就是“笑”,请你们想想,此时棉花姑娘会笑着说些什么?(学生想象发言)

  小结全文:(儿歌总结)棉花姑娘真漂亮,雪白花朵绿衣裳,小小蚜虫真可恶,咬得姑娘满身斑。大伙儿见了真着急,不会治蚜虫怎么办?七星瓢虫来帮忙,张口就把蚜虫吃。棉花姑娘病好了,你看她在咧嘴笑。

  四、生字书写。

  1、本课要求书写的生字可分三小组进行教学: “雪、帮”也是上下结构的字,特点是“上大下小”,“雪”字的第十笔“一”不能写出头,在指导学生书写时要求掌握好。“请、就”同为左右结

  构的字,注意两边不要分得太开,提醒“就”字最后一笔“丶”不要落下,不要加上一撇。

  2、请学生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的位置,以及它各部分的大小宽窄。

  3、学生临写,描红练习。师巡回指导。

  4、展示优秀学生作业。

  五、展示台。

  学生互相交流自己课外收集的有关蚜虫、七星瓢虫、棉花的小知识。

  你们还想认识更多的益虫益鸟吗?请点击阅读“资料城”。

  1、“森林医生”--啄木鸟

  2、庄稼的好朋友--蚯蚓

  3、虫国之鹰--蜻蜓

  4、渔人帮手——鸬鹚

  5、 捕鼠英雄——猫头鹰

  6、大自然的清洁工--海鸥、鲫鱼、乌鸦、秃膺

  7、蚊子克星——壁虎

棉花姑娘教学设计10

  《棉花姑娘》一文选自人教版第二册第八单元,本单元的主题是“我们身边的科学”。《棉花姑娘》一文向我们讲述了一个生动的童话故事:棉花姑娘病了,叶子上长满了蚜虫,它请求燕子、啄木鸟、青蛙给自己治病,可它们都“心有余而力不足”。正当蚜虫们得意地吸食棉花姑娘的汁液时,七星瓢虫赶来把害虫一扫而光。棉花姑娘又快乐地生长,吐出了雪白的棉花。

  一、与文本对话,激发情感生成。

  “阅读不仅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更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我们更应把着力点放到疏通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渠道上。”在课堂上我运用多媒体、语言等手段创设一定的文本情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成为文本情境中的角色,进入文本,深入角色的内心世界,喜角色之喜、忧角色之忧、急角色之急……真正与文本进行心灵对话,与角色产生情感碰撞。课文2—4小节棉花姑娘请动物医生给她治病的段落十分相似,角色对话能引起他们个性朗读和表演的欲望,也能激发学生感情生成的目的。在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读好棉花姑娘的话,如闭上眼睛想想你就是棉花姑娘,我引读:你的全身正有无数的小虫在咬,你多盼望有医生来给你治病啊!心情多着急啊,燕子医生来了,你着急地说……燕子治不了你的病,你的心情多难过啊,虫子越来越多,疼的不得了,啄木鸟医生来了,你难过的说……青蛙来了,他专吃庄稼的害虫,一定能治好你的病,你高兴的说……让学生在角色朗读中体会棉花姑娘的急切心情和动物医生帮不了棉花姑娘的抱歉心情。

  二、创设童话情境,落实说话训练。

  情境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它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运用得好学生犹如身临其境,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兴趣,而且可以活跃思维。课文以童话的形式出现,我在课堂上创设各种情境,让童话情境贯穿教学始终,并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进行说话训练。如在教学第6段时,棉花姑娘的病好了,这时她的心情怎样?当当棉花姑娘,笑得合不拢嘴,读读这句话。再让学生戴上头饰朗读。学生将自己带入课文,仿佛自己就是课文中的角色。

  三、以人为本,以学定教。

  要打破传统教学教师主导的地位,真正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必须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应真正转变自己的角色,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那样“把我们摆在儿童队伍里,成为孩子当中的一员”,“在情感方面和孩子站在一条战线上”,成为孩子们的学习伙伴、合作伙伴、知识的分享者,能面带微笑,用温和的目光覆盖全体学生,积极引导学生去读、去思、去悟、去议,放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尝试解决问题的'探究精神,同时,鼓励学生的创见、尊重学生的异见、宽容学生的误见。这样,学生在这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会感到精神愉悦,学生在教师的关爱、尊重和期待中心情舒畅,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迸发出思维的火花,无所顾忌地发表见解,“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他们的个性得以张扬。

  四、有待改进之处:

  1.课文教学内容量较足,个别学生怕接受较吃力,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还须巩固复习。

  2.学生回答朗读的面还不够广、不够到位。

棉花姑娘教学设计11

  【教材解读】

  《棉花姑娘》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一篇充满童趣童真的科学故事,课文主要讲了棉花姑娘被蚜虫咬食而病了,它请求燕子、啄木鸟等给自己治病,可它们心有余而力不足,最后七星瓢虫把蚜虫吃光,棉花姑娘才得以快乐地生长。这篇课文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符合儿童特点,能让学生对科学常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有留心观察、探索和发现身边的科学常识的欲望。树立起保护益虫和益鸟的意识。

  【学情分析】

  《棉花姑娘》一文,情节一波三折、人物形象生动、插图色彩明丽,学生轻轻松松就走入故事之中,能够理解其中的内容,知道燕子捉空中飞的害虫,啄木鸟吃树干里的害虫,青蛙消灭田里的害虫等等。这样的话题十分贴切儿童生活,吸引儿童的眼光,但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需要引导他们注意人物对话中的礼貌,不同身份、不同立场应该怎么作出合适的回应。因此,我把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方式引进课堂,要让学生从句子中的关键字词入手,多种形式朗读,体验人物对话的精妙之处。

  【教学目标】

  1、随文分散识记7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3、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体会动物心情,认识生活中的益虫。

  【教学重难点】品读第2~4自然段,理解燕子、啄木鸟、青蛙的“心有余而力不足”以及棉花姑娘焦急的逐层加深。

  【教学过程】

  一、引学:图片导入,激趣揭题:

  、今天老师请了一位神秘的朋友来到我们的课堂,你们瞧,她是谁呀?(出示图片:棉花姑娘)

  2、正音:对,棉花姑娘!(出示词卡,让学生发现“花”和“娘”要念轻声)师领读、小火车齐读。

  3、教学“姑娘”:姑和娘成了好朋友,就读?(注意轻声)。请你仔细观察,你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女字旁)为什么?(代表女的,因为姑娘是年轻的女子)你还能说一说带有女字旁的称呼吗?比如妈妈:指生回答。

  4、过渡: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棉花姑娘》的故事。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孩子亲近课文是一年级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关键点。图片直观高效,一下子抓住孩子的眼球。在认读课题的时候,顺理成章地学习其中的两个生字,并且通过讲解女字旁,让孩子回忆已有知识,已知与未知融会贯通,孩子易于接受且印象深刻。)

  (反思:在课堂教学中,正音(棉花姑娘)这一目的得到了有效的达成,孩子对于故事本身也有了初步的期待。但是在专家的质疑下,逼我直面一个问题:简单的一个图片真的能激发孩子的.阅读期待么?对孩子来说,最关心的也许不是故事,而可能是棉花的生长周期、蚜虫的危害等与之不相关的东西。从这个角度入手,是不是让孩子能够更快、更有效地进入课文,值得尝试、探讨。)

  二、试学:预习检查,学习生字新词:

  出示带拼音的词语(①姑娘、啄木鸟、斑点 ②治病、蚜虫、盼望),开火车认读;

  出示无拼音的词语,指生认读,其他同学跟读;

  根据学生认读情况,随机提示,重点学习:

  (1)啄、斑。

  ①啄:啄木鸟身体上哪个部位最有特点?(嘴巴)对!你看啄木鸟抬着头用它长长的嘴巴啄虫子(指着图片和啄的小篆讲解)。所以啄是口字旁,本义是用嘴取食物。

  ②斑:看到这个斑点的斑字让你想到哪个字?(班)这两个字有什么不同?(点撇/文)填空巩固:

  一年级6()的同学去动物园看()马。

  (2)识记“治、蚜、盼”:谁有好方法记住它?加一加的方法,找出“蚜”是形声字)

  (设计意图:给予学生充分的预学展示的时间,以达到全面了解学情的目的。根据反馈,教师直奔重点,大胆取舍,有选择地讲解难认难记的生字,节约时间,教师的引导提升也得以体现。)

  (反思:实际教学时,我发现自己对于学情掌握并不十分精准,还是按照自己预设的难点进行生字讲解。虽然生字较少,一股脑儿的集中识字使大部分孩子能够既快又好地掌握,但是程度偏弱的孩子能够适应这一方式吗?不能不在心里打个问号。课后经过测试,有孩子的确还不认识其中的几个生字。点评后,我对预习有了不一样的认识,预习是自由、广泛的,让孩子自己发现文中的困惑所在,在小组内进行充分交流、讨论,孩子才真正学会学习,自学能力的提升才有实现的可能)

  三、研学:自主合作学习:

  (一)、小组合作学习:

  出示:学习要求:

  1、读一读,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词,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填一填:

  ( )被虫咬,盼望医生来帮忙。

  ( )、( )、( ),他们都说治不了,

  ( )忙赶到,吃光( ),姑娘笑。

  3、小组交流,组长反馈。

  4、学生拍手读儿歌。

  (二)研学第一自然段:

  棉花姑娘到底怎么了,谁能找到课文中的原话?(出示第一自然段)

  1、指读

  2、蚜虫到底是什么样的虫呢?(出示介绍)读出蚜虫的可恶。抓住“多么”理解棉花姑娘的盼望

  3、男女生读、齐读

  (三)引导学习2、3、4自然段,指导朗读。

  一次读(整体进入):师生接读:

  (1)她盼啊盼啊,燕子飞来了,棉花姑娘说——燕子说——于是她又盼啊盼啊,啄木鸟飞来了,棉花姑娘说——啄木鸟说——最后,她还是盼啊盼啊青蛙跳来了,棉花姑娘说——青蛙说——

  二次读:(研学三位医生的话)

  (2)根据情景,理解内容:

  现在老师就是生病的棉花姑娘,①小燕子小燕子,你在哪里?指生请你帮我捉害虫吧!你愿意帮我捉害虫吗?哦,原来你是愿意帮助我的,可惜你捉不了我身上的害虫②啄木鸟啄木鸟(女),你有长长的嘴巴,捉虫的本领最高了。请你帮我捉害虫吧?你也帮不了我,但我还是要谢谢你,你虽然帮不了我可你还是非常有礼貌地告诉我原因。谢谢你!③噢,是青蛙大哥!(男)我听说你可会捉害虫了,请你帮我捉害虫吧!(同时板书,打乱顺序,让学生在在理解基础上连线整理内容)

  句式训练:出示

  对不起,我只会捉空中飞的害虫,你还是请别人帮忙吧!

  我只会捉空中飞的害虫,你还是让别人帮忙吧!

  比较朗读,体会有礼貌地拒绝。

  看来三位医生不是不帮忙,是真的帮不了呀!他们也很有礼貌地告诉了棉花姑娘拒绝的原因。那棉花姑娘都是怎么求他们的呢?

  (3)三次读:研究棉花姑娘的话:读出语感,一次比一次着急:

  A、①指生读:第一次棉花姑娘请小燕子来帮忙,哪个棉花姑娘来请求请求?②指生读③齐读

  B、燕子帮不了,棉花姑娘身上的蚜虫越来越多了,棉花姑娘,你的心情怎么样啊?(着急难过)①指读。②:女生读,男生读。

  C、前面两位捉虫能手都不行!棉花姑娘的心情会怎么样?(更加着急)①指生读。②齐读:棉花姑娘们,你们赶快请青蛙帮忙吧!

  (4)小组合作,分角色练读。

  (5)展示有感情朗读,尝试背诵。

  (设计意图:初读全文,填写儿歌并在小组内讨论,使得课文内容的梳理面向全体学生,也让学生有一个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机会。接着直奔重点,让对话迅速进入学生视线。通过师生合作朗读、句式之间的相互比较以及小组内的分角色朗读来发现文本语言秘妙所在,从文本中来,回到文本中去。)

  (反思:这一部分的朗读指导得到了有效的发挥,但是孩子们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浮于表面,朗读只是为了朗读,属于最低层次的学习。孩子没能够从朗读中挖掘更多的生成内容。由于我对孩子的限制,孩子不能发挥自己的想象,按照自己的意愿放开胆成为角色本身来合作朗读。对于孩子创造性的解读和添加(青蛙“呱呱呱”的叫声、一蹦一跳的动作),没有给予有效的鼓励和肯定。这样会伤害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思维活跃度。)

  四、延学:小组内说话训练:

  有一天,小壁虎的尾巴被蛇咬断了,他急着向小伙伴去借尾巴。

  ( )来了,小壁虎说:“请您借我一条尾巴吧!”

  ( )说:( )。

  分组展示,点评。

  过渡:棉花姑娘的病越来越严重了,找了三个医生都没治好,最后到底是谁帮了她呢?下节课我们再一起来讨论。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尝试创作,真正理解请求的诚恳、抱歉的不好意思,学会有礼貌地拒绝。)

  (反思:由于上个环节(小组合作朗读)过于拖沓,导致说话训练匆匆带过,没有达成预期目标。学生也没能够学以致用,只是翻开语文书,将学过的内容复述一遍而已。专家的意见让我意识到这样的环节设计背后应该有一个正确的理念支持。语文不仅仅是教知识,更应该教文化、教语言。说话训练的情景设置可以更加宽松,贴近生活。把学过的课文作为延学的引子固然新颖,能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但是目的的达成没有生活化情景来的自然有效)

  五、固学:

  1、游戏巩固生字:

  第一关:摘棉花。齐读

  第二关:走迷宫:指读

  第三关:开火车:轮读

  2、书写指导:

  过渡:认识了生字宝宝确实了不起,但是谁能把生字写漂亮那才是老师心中的小能手!接下来我们要写好两个字:(出示:只、星)

  (1)要写好,先观察:谁来告诉我这两个字都是什么结构?

  (2)教师范写,提醒关键笔画

  (3)描写,提醒双姿

  (4)展示评议,再次书写

  (设计意图:巩固生字,以游戏的形式避免孩子对复习生字枯燥性的反感。书写指导作为本节课的最后环节,是学生的基本功训练。所以在环节设计上并没有过多铺陈,直截了当)

棉花姑娘教学设计12

  课文通过棉花姑娘请求燕子、啄木鸟等给自己治病的故事,告诉我们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地方的害虫的科学常识。课文采用童话的形式,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符合儿童特点,对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很有帮助。

  1.认识“姑、娘”等7个生字。学写“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请求和抱歉的语气。

  3.学习燕子、啄木鸟、青蛙不帮棉花姑娘的'原因,初步了解这些益虫分别吃什么地方的害虫的科学常识。

  教学重点:认识“姑、娘”等7个生字。学写“星”字。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请求和抱歉的语气。

  (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

  课件出示棉花图片,图片分三张,镜头逐渐拉近,由一片棉花田到一朵放大的棉花。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植物朋友,让我们把镜头一点点拉近,你们认识她吗?(板书:棉花)她的身上可有不少故事,在今天的故事里,她是一位可爱的姑娘,我们叫她棉花姑娘。(板书:姑娘)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30课《棉花姑娘》。

  学读课题,注意“花”和“娘”在课题中读轻声。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按要求朗读课文

  师:在棉花姑娘的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请你打开课本137页,自己来读一读,找一找。

  2.检测朗读效果

  师:请问课文总共几个自然段?故事中的棉花姑娘怎么了?

  3.疏通课文,识记生字

  (1)出示课文第一句话,这句话不仅告诉我们棉花姑娘生病了,还告诉我们是谁害棉花姑娘生病的?(出示词语“蚜虫”)

  (3)出示“盼望”,理解“盼望”一词,指导学生读出本句话中棉花姑娘的着急,期盼。

  (4)快速朗读课文2——4自然段,找找棉花姑娘都找谁来帮忙呢?(出示“燕子、啄木鸟、青蛙”)

  (5)我们知道这些朋友都没能帮到棉花姑娘,最后谁帮她治好了病?(出示“七星瓢虫”)

  (6)读读七星瓢虫说的话,告诉大家为什么他们叫七星瓢虫?(出示“斑点”)

  (7)字词学习。请学生当小老师,教大家读生字。可以教大家生字的读音,要注意的结构,可以组什么词等。(注意“治、啄”是翘舌音,“姑、娘、蚜”是形声字,“斑”可以变成“班”)

  4.逐段朗读,读出感情

  (1)逐段朗读2——4自然段,找找棉花姑娘都找谁来帮忙呢?

  (2)朗读指导第2自然段。分组朗读棉花姑娘和燕子的对话。指导学生读出棉花姑娘的痛苦和请求的语气;燕子满怀抱歉的语气。

  (3)带着指导朗读3、4自然段。

  5.书写指导

  (1)出示要写的生字“星”。

  (2)学生观察“星”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注意上窄下宽,竖在竖中线上。

  (三)板书设计

  30.棉花姑娘

  盼望

  《蚜虫

  治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

  (斑点)

棉花姑娘教学设计13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读好请求的语气.

  2、了解不同动物消灭害虫的不同本领,认识一些对人类有益的鸟类和益虫.

  指导学生读好对话的语气,并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不同动物消灭害虫的不同本领。

  1、复习生字。

  2、出示棉花(课件),认识棉花。

  3、板书课题,读好轻声。(“花”、“娘”)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想:

  1、棉花姑娘生了什么病呢?

  2、棉花姑娘请了谁来帮忙呢?

  3、最后谁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呢?三、学习课文

  1.体会感情,学习第一自然段:

  (1)看图说说看,蚜虫为什么是可恶的?

  (2)哪句话最能体现棉花姑娘当时的心情怎样、指导读句: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为她治病啊!(抓住盼望一词读出棉花姑娘迫切想要医病的心情)

  2、默读第二自然段

  (1)、用“-”把棉花姑娘的话画出来,用“~~”把燕子说的话画出来。

  (2)、跟你的学习小伙伴说说读了这个自然段你有什么发现。

  (3)、引导读“棉花姑娘”请求的.话。分角色朗读对话

  3、学习第三、四段

  (2)、你还知道哪些益虫益鸟呢?

  (3)、拓展,句式训练,仿照文中的句式进行练习说话。(小组合作学习)

  4、学习5、6自然段

  (1)、最后到底是谁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啊?

  (2)、棉花姑娘认识七星瓢虫吗?从哪儿看出来?

  (3)、七星瓢虫自我介绍

  (4)、棉花姑娘的病治好了,她的心情怎样?

  (5)、课文中两个词把棉花姑娘写的特别美。(碧绿碧绿、雪白雪白)

  30、棉花姑娘

  燕子空中飞

  啄木鸟捉树干里害虫

  青蛙稻田里

  七星瓢虫--蚜虫

棉花姑娘教学设计14

  学习目标

  1、认识“姑、娘”等7个生字,会写“只、星”等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

  3、了解不同动物消灭害虫的不同本领,认识一些对人类有用的鸟类和益虫。

  课前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头饰。

  第一课时

  揭题,导入新课

  (出示棉花图)同学们,这是什么?(师板书课题)对,它就是我们课文中的主人翁!棉花本来是一种植物,把它当作了人来写。

  初读课文

  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整体感知。

  2、学生自读课文。

  a、读通全文。

  b、边读边想,棉花姑娘请哪些动物给它治病?最后是谁治好了它的病?

  引导理解

  1、学习第1自然段。

  a、(出示文中第一幅图)观察棉花姑娘身上有什么?(小黑点)

  b、棉花姑娘身上的小黑点是什么呢?自读课文第1自然段。

  c、想一想棉花姑娘的心情怎样?哪句话写出了她的心情?

  d、指导朗读,读出棉花姑娘难受、急切希望治好病的心情。

  2、学习第2自然段。

  a、(出示文中第二幅图)棉花姑娘正在盼望医生来给她治病时,谁来了?

  b、他们之间说了什么呢?用“——”画出棉花姑娘说的'话,用“——”画出燕子说的话。

  c、指导朗读。分角色朗读:男女同学读、分两大组读、同桌读。

  3、学习第3~5自然段。

  a、第3~5自然段,分别是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飞来了,他们和棉花姑娘之间又说了些什么话呢?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如分角色朗读等。

  b、小组汇报交流,指导朗读。

  4、学习第6自然段。

  a、棉花姑娘的病治好了,她的心情又如何呢?请自读第6自然段,用“──”画出体现她心情的句子。

  b、这段中有你喜欢的词语吗?画出来,读一读。(如碧绿碧绿、雪白雪白等)

  c、拓展练习:

  碧绿碧绿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雪白雪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继续学习

  1、自读课文。

  2、分角色表演。

  先分小组表演,然后推荐到全班表演。

  识记生字

  1、出示生字小黑板,自读生字,边读边记。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互相交流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

  3、说说这些字中哪些字最难记,提示记忆字形的办法。

  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

  提示:“雪”字下半部分中间的一横不能出头。

  “帮”字左上部分的竖撇要出头。

  2、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的位置,以及它各部分的大小宽窄。

  3、学生临摹,描红练习。师巡视辅导。

棉花姑娘教学设计15

  《棉花姑娘》一文是一篇充满童趣童真的童话故事,课文主要讲了棉花姑娘病了,它请求燕子、啄木鸟等给自己治病,可它们心有余而力不足。正当蚜虫们得意的吸食棉花姑娘的汁液时,七星瓢虫把它们一扫而光。棉花姑娘又快乐地生长着,吐出了雪白的棉花。这篇课文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符合儿童特点,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

  【教学目标分析】。

  说明:第一课时目标:能正确的认读生字;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学习第一自然段。

  (一)知识和技能:

  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2、学会说abab型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是益虫,它们会捉不同的害虫。

  5、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以合作学习、表演读、小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3、学生通过写作,养成喜爱思考和表达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了解一些对人类有用的鸟类和益虫,激发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树立爱科学,保护益鸟、益虫的意识。

  2、喜欢阅读,体验阅读的情趣。

  3、结合打写,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

  【学生分析】。

  1、学生能较好的接受活泼有趣、直观形象以及贴近于生活实际的知识。

  2、在学习活动中,学生能够在教师引导下,读出自己所感受出来的语气,有较强的自学能力。

  3、学生有较好的协作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4、学生能上网查阅资料并进行阅读,能正确使用留言版。

  【设计理念】。

  1、“以人为本”,积极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重视让学生在自主地参与和学习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2、“以读为本”,加强读书实践。《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首先是读书实践,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3、识字和阅读同步前进,在识字中促阅读,在阅读中识字求发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倒序学习第5自然段。

  1.哪一段告诉我们的?自由读一读第五自然段。

  2.七星瓢虫的本领大吗?你从哪里知道的?(读)。

  3.七星瓢虫的本领这么大,棉花姑娘感到怎样?(读)。

  三、体验健康、感受美丽。

  1.是啊!令人吃惊的事发生了。原本奄奄一息的棉花姑娘在七星瓢虫的帮助下,病全好了。

  2.自由读一读第六自然段,想一想棉花姑娘美在哪儿?

  3.汇报,相机指导朗读。

  4.填空。

  碧绿碧绿的()雪白雪白的()()的()。

  四、探究学习2-4自然段。

  1.燕子、啄木鸟、青蛙为什么没能治好她的病呢?我们找找原因吧!

  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第2-4自然段。

  要求:

  a分角色朗读对话。

  b读读、想想,感受棉花姑娘说话的语气。

  c(讨论)小动物帮棉花姑娘治病了吗?为什么?

  3.汇报——评议。

  4.指导朗读。

  棉花姑娘()地说:“请你帮我捉害虫吧!”

  5.句式练习:

  燕子只会(),青蛙只会(),啄木鸟只会(),所以他们都不能帮棉花姑娘治病。

  6.小结: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燕子、啄木鸟、青蛙不是不想帮棉花姑娘捉害虫,而是他们的本领各不相同。

  五、拓展延伸。

  同学们,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很多益虫、益鸟呢,你们想知道吗?请你们快到资料城去认识我们的朋友。

  《温馨小提示》先读《“森林医生”——啄木鸟》、《捕鼠英雄——猫头鹰》、《壁虎》。

  六、打写小童话:

  2.仿照课文,看图编故事。

  七、作业。

  今天,我们认识很多大自然的医生,它们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们呢?请小朋友们课后认真思考、讨论,并收集好办法。

【棉花姑娘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棉花姑娘》教学设计05-20

(优)《棉花姑娘》教学设计01-17

《棉花姑娘》教学设计[热门]04-16

《棉花姑娘》教学反思11-20

棉花姑娘教案01-09

《秋姑娘的信》教学设计01-05

棉花姑娘教案集锦5篇10-05

不愿长大的小姑娘教学设计06-26

关于棉花姑娘教案锦集7篇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