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教学计划

时间:2023-02-11 11:41:14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初二物理教学计划(14篇)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发展,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开始做一个计划。什么样的计划才是好的计划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二物理教学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二物理教学计划(14篇)

  初二物理教学计划 篇1

  一、基本情况分析

  我所教的(1)(2)班共有学生70人,由于上学期我外出学习的缘故,没有给他们教完一学期的课,对他们的情况还不是太了解,只能通过上期期末考试成绩和上课情况来作大致评估,两个班学生成绩参差不齐,尖子生少,学困生较多,两级分化较突出。两个班学生上课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不够灵活这就需要我在教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上作进一步改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思维,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之,八年级学生刚接触物理,这是新开设的一门科目,新科目,新起点,新观念,难教难学,这就需要师生在本期倍加努力,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二、指导思想

  本教材是经教育部直接领导由课程标准研究小组反复的研讨而完成的,在使用这套教材时,就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在新的物理课程理念中倡导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思想。在教学中就要关注每个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与人格养成,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强与学生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联系的教学,不要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的教学,从而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三、教材分析

  教科书采用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平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这样编排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

  教科书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学生当作第一读者,按照学习心理的规律来组织材料。全书共5章以及新增添的物理实践活动和物理科普讲座,每章开头都有几个问题,提示这一章的主要内容并附有章节照片,照片的选取力求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学习时心中有数。章下面分节,每节内都有些小标题,帮助学生抓住中心。在引入课题、讲述知识、归纳总结等环节,以及实验、插图、练习中,编排了许多启发性问题,点明思路,引导思考,活跃思维。许多节还编排了想想议议,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讨论的问题,促使学生多动脑、多开口。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初步认识物质的形态及形态及变化,物质的属性及结构等内容,了解物体的尺度,新材料的应用等内容,初步认识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B、初步认识声光电等自然现常见的现象,了解这些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C、初具了解物理学及其相关技术中产生的一些历史背景,能意识到科学发展历程的艰辛与曲折,知道物理学不仅物理知识,而且还包科学的研究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过程和方法:

  A、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的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B、能在观察物理现象或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的能力。

  C、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能利用不同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

  D、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学习信息处理方法,有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能保持对自然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B、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C、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五、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处于积极状态,经过认真的观察、实践、思考,才能体会物理现象中蕴含的规律,产生探究物理世界的兴趣,理解所学的物理知识,获得相应的能力。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鼓励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指导他们学会适宜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终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要注意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了解他们的知识、能力基础,从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并且根据他们的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安排。由于学生的基础差异比较大,所以要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六、教改具体措施

  1、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领会本科目在教学中的具体要求。新教材是然不同于过去的要求,因为新教材其灵活性加强了,难度降底了,实践性变得更为明确了。我必须认真领会其精神实质,对于每一项要求要落到实处,既不能拔高要求,也不能降底难度。

  2、注重教材体系,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新教材不仅在传授文化知识,更注重于培养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已有的各类实验,做到一个一个学生过好训练关,凡是做不好一律重做,直到做到熟练为止。并在做好实验的基础上,要求每一个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做好有关的物理实验数据的分析。

  3、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可以变苦学为乐学。其中多做有趣的`物理实验和多讲物理科学故事一定程度上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平时教学语言要多变和适当增加幽默感,增强语言的感染力。课下要多与学生交流谈心,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和兴趣,课堂上针对学生的兴趣恰当设问。

  4、加大备课力度。备课备得好与否,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好不好,关系到学生能否学好那堂课教师所授知识。 要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准备实验、领会插图用意和目的。同时在备课前要认真做课后习题和学习之友上的习题,牢牢把握重难点,及时预测学生的误区,课堂上做到有的放矢。

  5、讲求教学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不能默守陈规,应该要时时更新教学方法。本期我要继续实践好兴趣教学法,双向交流法,还要充分运用多媒体,进行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让科学进入物理课堂,让新的理念武装学生头脑。使得受教育的学生:学习的观念更新,学习的内容科学,学习的方法优秀。

  6、严格要求学生,练好学生扎实功底。学生虽逐步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也会学习,爱学习,但终究学生的自制力不及成人。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严格要求,不能放松任何一个细节的管理。做到课前有预习,课后有复习,课堂勤学习;每课必有一练,杜绝学生不做作业、少做作业,严禁学生抄袭他人作业;教育学生养成独立思问题的能力,使每一个学生真正做到学习成为自已终身的乐趣。

  7、开展好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课外活动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在狠抓课堂教学的同时,要注重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有意义的课外教学活动。以此达到培养学生的能力,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8、想法解决计算题丢分大的问题。 选择有针对性的计算题,制作成小纸条,课余时间让学生抽纸条做题,学生做一道我辅导一道,纸条抽的次数多了学生的缺点也就改的多了,知识也用活了,计算题也就变得容易了。

  9、由于物理学与生活、社会有着极为深密和广泛的联系,困此在实际教学中,要结合学校实际,选取学生常见的事例,尽可能采作图片、视频课件进行教学。

  10、 加强教师自身的业务进修,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本期我在教学之余,要认真学习有关的物理课程,扩大自己的学识范围,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增进教学艺术。多听课,吸取他人教学之长,还要上了一堂教学观摩课。

  七、具体时间安排如下:(教学参考)

  周次 日期 内 容(课时)

  第一周 3.13.5 电压(1) 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1-2)

  第二周 3.83.12 电阻(1) 变阻器(1)

  第三周 3.153.19 复习和总结(1) 测试和评卷(1-2)

  第四周 3.223.26 探究电阻上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1) 欧姆定律及应用(2)

  第五周 3.294.2 测量小灯炮的电阻(1) 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1)

  第六周 4.54.9 复习和总结(1) 测试和评卷(1)

  第七周 4.124.16 电能(1) 电功率(1)

  第八周 4.194.23 电功率(1) 测量小灯炮的电功率(2)

  第九周 4.264.30 准备期中考试

  第十周 5.35.7 五一假 期中考试和评卷

  第十一周 5.105.14 电与热 (2)

  第十二周 5.175.21 电功率和安全用电(1)复习和总结(1)

  第十四周 5.245.28 磁现象(1)磁场(1)

  第十五周 5.316.4 电生磁 (1) 电磁铁 (1)

  第十六周 6.76.11 电磁继电器 扬声器 (1) 电动机(2)

  第十七周 6.146.18 磁生电 (2)

  第十八周 6.216.25 复习和总结 (1)

  第十九周 6.287.2 期末考试

  初二物理教学计划 篇2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

  依据学校和教科室本学期的总体计划,大胆探索双思、三环、六步的教学模式,结合所教学科的特点,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材分析及课程标准

  第一章 声现象

  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了解乐音的特性。

  3.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音有关的应用。

  4.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第二章 光现象

  1.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的特点。

  2.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

  3.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与物的关系。

  4.认识凹面镜的会聚作用和凸面镜的发散作用。

  5.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光是色光组成的,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

  1.通过实验,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2.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3.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第四章 物态变化

  1.能区别固、液和气三种物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2.能说出生活中常见的温度植。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第五章 电流和电路

  1.从能量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2.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了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能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

  3.知道电流,会使用电流表,知道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4. 了解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有安全用电的意识。

  二、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标

  能理解和掌握本学期各章知识,并能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的物理现象,解决相关的简单问题

  重视物理实验,让学生经历物理知识的探究过程,进一步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并是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研究方法探究一些简单的问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感情,受到科学精神的陶冶,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科学素养增进对科学的感情,受到科学精神的陶冶。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的特性;光的传播、平面镜成像;凸透镜成像规律;物态变化;电流和电路

  难点:让学生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并能用所学研究方法探究问题

  四、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认真落实学校提出的双思三环六步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2.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喜欢物理

  3.注意提优、补差,同时促进中等同学的进步

  4.坚持阶段清,及时反馈教学情况,及时改进教学

  5.课堂教学中注重思路教学,训练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使学生领悟和学会一些科学研究的方法。

  6.注重探究题的训练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二物理上学期教学计划就到这里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初二物理教学计划 篇3

  教材分析及课程标准

  第一章 声现象

  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了解乐音的特性、

  3、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音有关的应用、

  4、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第二章 光现象

  1、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的特点、

  2、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

  3、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与物的关系、

  4、认识凹面镜的会聚作用和凸面镜的发散作用、

  5、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光是色光组成的,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

  1、通过实验,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2、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3、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第四章 物态变化

  1、能区别固,液和气三种物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2、能说出生活中常见的温度植、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3、探究物态变化过程、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和沸点联系起来、

  4、能用水的三态 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第五章 电流和电路

  1、从能量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2、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了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能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

  3、知道电流,会使用电流表,知道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4、 了解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有安全用电的意识、

  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理解和掌握本学期各章知识,并能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的物理现象,解决相关的简单问题

  [过程与方法]

  重视物理实验,让学生经历物理知识的探究过程,进一步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并是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研究方法探究一些简单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感情,受到科学精神的陶冶,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科学素养增进对科学的感情,受到科学精神的陶冶、

  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的特性;光的传播,平面镜成像;凸透镜成像规律;物态变化;电流和电路

  难点:让学生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并能用所学研究方法探究问题

  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喜欢物理

  2、注意提优,补差,同时促进中等同学的进步

  3、坚持"阶段清",及时反馈教学情况,及时改进教学

  4、课堂教学中注重思路教学,训练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使学生领悟和学会一些科学研究的方法、

  5、注重探究题的训练

  五,教学进度安排

  (附后)

  初二物理教学计划 篇4

  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是整个初中物理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大多数学生学习起来感到十分吃力,如何把本学期的课程上好,让学生学好就成为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心。我根据上学期的期末成绩分析情景制定了工作计划。

  一、目标要求:

  1、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实验本事,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

  2、更新教学观念,钻研教材教法,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继续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

  二、教材分析:

  八年级物理下册主要学习电学、磁学,带有一部分和电磁学有关的信息传递知识。本册共分五章。第六章电压和电阻第七章欧姆定律第八章电功率第九章电和磁第十章信息的传递。每章的导入提起了学生对本章的兴趣,每章的阅读指导突出了本章的重难点。本书在每章安排了很多的探究性实验,充分体现了探究性学习的新教学理念。

  三、学生情景分析;

  物理是学生刚接触的一门学科,一些基础较好、思维灵活、理解性强、自学本事强的学生能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任务成绩较好。另一些学生在不一样方面不一样层次上有很大的`差距。有的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上课不专心听讲,不认真做笔记,课前没预习,课后没有按时复习,结果不能按时按量的独立完成作业;有的学生对物理这门学科没有兴趣,这方面女同学较多;还有的学生在学习本事、学习方法上不正确,死记硬背不利于学生在各方面的提高。针对以上各种情景教师要认真制定措施并督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自我的成绩。

  四、措施: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分析学生不能学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构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就无法构成系统的物理知识结构,久而久之学生就失去了信心。所以,本学期开学起,就要很下功夫培养学生良好好的学习习惯。

  2、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有了兴趣就能够变苦学为乐学。其中多做趣味的物理实验和多讲物理科学故事必须程度上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平时教学语言要多变和适当增加幽默感,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3、加大备课力度。备课备得好与否,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好不好,关系到学生能否学好那堂课教师所授知识。

  4、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才能应对复杂多变的新问题。

  5、想法解决计算题丢分大的问题。

  6、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

  初二物理教学计划 篇5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教学工作核心,以扎实开展课程改革为教学工作重点;不断更新教师教育观念、转变教师与学生的学习方式,优化教学管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所以我本着“以学生发展为主”的教育理念,用“生活中的物理”这一思想进行教学,让学生从想学物理到热爱物理,帮助学生掌握好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的水平,使每一个学生真正能成为学科学、懂科学、用科学的一代新人。

  二、基本情况: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对物理学这一门自然科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知道物理学知识跟平时的实际生活比较接近,通过“动手动脑学物理”,部分学生已对学习物理产生了较浓的兴趣

  185班、188班学生总的来讲,同学们大部分爱学习,对学习物理更有一种执着的追求;学生们的思想能力已由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由表象向内部延伸;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他们能懂得一个问题、一种现象不单从一个方向去思索,而是多角度、多侧面去寻求答案;学科成绩也在不断的提高。但由于学生思维能力、认识水平、学习基础等发展不平衡,导致有些学生的物理成绩很差,历次的考试都不能及格,这就给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然后,做为一名教师,应该要看到学习的积极的一面,对于消极的一面要扬长避短,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整个班级的物理教学成绩。

  三、教改措施:

  在新课程的指导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与人格的养成,加强与学生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相联系的教学,将学习内容与学习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联系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具了解物理学及其相关技术中产生的一些历史背景,能意识到科学发展历程的艰辛与曲折,知道物理学不仅物理知识,而且还包科学的研究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

  (3)、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

  2、过程和方法:

  (1)、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的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2)、能在观察物理现象或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的能力。

  (3)、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能利用不同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

  (4)、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学习信息处理方法,有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

  (5)、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6)、能书面或口头表达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有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保持对自然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4)、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不态度,不迷信权威,具有判断大众传媒是否符合科学规律的初步意识。

  (5)、有将自己的见解分开与他人交流的愿望,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地提书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

  (6)、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有理想,有报护,热爱祖国,有振兴中华的使命和责任感。

  初二物理教学计划 篇6

  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理解,下文为您准备了初二物理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教材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出发,在知识选材上,适当加强联系实际,适当降低难度,既考虑现代生产发展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又考虑当前大多数初中学生的学习水平的实际可能.在处理方法上,适当加强观察实验,力求生动活泼,既有利于掌握知识,又有利于培养能力,情感和态度,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的同时,获得素质上的提高.

  教材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的目标.在内容选配上,注意从物理知识内部发掘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潜能,积极推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在学习方法上,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实践,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实际活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科书采用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平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这样编排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

  教科书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学生当作第一读者,按照学习心理的规律来组织材料.全书共14章以及新增添的物理实践活动和物理科普讲座,每章开头都有几个问题,提示这一章的主要内容并附有章节照片,照片的选取力求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学习时心中有数.章下面分节,每节内都有些小标题,帮助学生抓住中心.在引入课题,讲述知识,归纳总结等环节,以及实验,插图,练习中,编排了许多启发性问题,点明思路,引导思考,活跃思维.许多节还编排了想想议议,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讨论的问题,促使学生多动脑,多开口.

  二,学生分析

  我所承担的是37班的物理教学.37班共有24人,其中休学转入一人,学生的基础差异比较大,其中共3人基础知识掌握较好,有50%的学生基础薄弱,有些学生讨厌理科学习,经过了解测试后个别学生小学物理知识都未掌握.学生学习兴趣不浓,作业马虎了事,抄袭作业严重且作业格式不正确,写字不认真.部分学生学习虽然刻苦,但十分吃力,效果不好,这主要是学生学习方式方法问题.培养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抓好基础知识,是物理教学工作的重点.

  三,学年的教学总目标和总的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初步知识及其实际应用,了解物理学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结合物理教学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品德教育.

  四,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处于积极状态,经过认真的观察,实践,思考,才能体会物理现象中蕴含的规律,产生探究物理世界的'兴趣,理解所学的物理知识,获得相应的能力.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鼓励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指导他们学会适宜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终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要注意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了解他们的知识,能力基础,从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并且根据他们的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安排.由于学生的基础差异比较大,所以要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予以耐心帮助,鼓励多做物理实验和参加物理实践活动,使他们基本达到教学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采取研究性学习等多种方式,培养他们的创造和探索能力.

  初二物理教学计划 篇7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了解声音的特性。知道声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知道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知道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2.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3.通过身边丰富多彩的发声现象,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音调、响度、音色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难点:探究影响声音音调和响度的因素。

  3. 教学用具

  多媒体、板书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声音各种各样,千差万别。有的声音听起来音调高,有的声音听起来音调低;有的声音响度大,有的声音响度小。声音为什么会有高低、大小的不同呢?今天我们一起研究声音的这些特性。

  (二)出示学习目标

  课件展示学习目标,指导学生观看。同时教师板书课题。

  过渡语:了解了学习目标,请根据自学指导认真自学课本,时间约7分钟

  (一)请同学们按照下列要求自学,完成下列任务

  (1)什么叫做音调?

  (2)什么叫频率?频率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3)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什么?

  (4)生活中你对超声波、次声波了解多少?能说出它们的一些用处吗? (5)什么叫做响度? (6)影响响度的因素有哪些? (7)声音的另外一个特性是什么? (二)学生自学教材:师巡视 (三)自学检测反馈

  要求:5分钟完成自学检测题,让4个小组的的同学到黑板前展示,书写成绩和题目成绩记入小组量化,要求书写认真、规范,下面同学交换学案,小组长组织成员用红笔将错误画出,准备更正。

  1.

  ————— 叫音调,频率表示———————————— 叫频率。————

  2.人的发声频率范围是————————,多数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

  叫超声波,————————————叫次声波。

  叫振幅,响度与——————

  3. 叫响度, ——————和——————有关。

  4.声音的 特性包括

  ——————、——————、——————,不同物体即使发出音——————调和响度相同的声音,仍能够分辨,是因为不同发声体的

  —、—————不同,发出声音的——————不同。

  三、后教 (一)合作探究1 交换学案用红笔更正。

  你掌握了吗?你还有哪些疑惑?提出来和大家交流。学生提出疑惑,其他小组帮助解决。

  (二)合作探究2

  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 (请按图2.2-1的演示做一做)

  首先,把钢尺紧压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

  ①使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短一些,注意观察钢尺振动发声时,振动得快慢及声音的特点.

  ②使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较长一些,再次拨动,注意要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得快慢和发出的音调.

  比较实验结果,得出结论:物体振动得快,发出的音调就—————— ,振动得慢,音调就 —————— 。

  (三)合作探究3: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

  1.将手按在自己的喉咙上,分别小声和大声发出声音,通过感觉声带的振动来猜测决定声音响度的因素。

  2.请按图2.2-3的演示做一做

  首先,用细线把乒乓球吊起来,使乒乓球静止在竖直位置,恰好跟音叉的一个叉股接触. ①轻敲音叉,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

  ②重敲音叉,使音叉发出响度更大的声音,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 结论:

  1.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小,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

  ———————,音叉振动的幅度————,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大,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音叉振动的幅度——————

  2.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

  ————————————

  3. 振幅 (填是或不是)确定响度的惟一因素。实际中,响度还跟听者

  有关.距发声体越远,听到的`声音越小,响度——————与发声体的——————.(原因:因为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越到远处越分散.)

  四、当堂训练

  (一)过渡语:请同学们完成学案上当堂检测题。10分钟完成。

  1.不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440次,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300次,不带花蜜的蜜蜂发生的嗡嗡声比带花蜜的蜜蜂发出的嗡嗡声( )

  A.音调高 B.音调低 C.响度大 D.响度小

  2.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同一个音叉,发出声音的不同之处是( ) A.声速 B.音调 C.响度 D.音色

  3.小强在使用小提琴前、常常旋动琴弦轴调节琴弦的松紧,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速度

  4.使用复读机学习英语,调节音量按钮时改变了声音的( ) A.频率 B.音调 C.响度 D.音色

  5.我们学过的许多成语包含了声现象,如:①隔墙有耳、②掩耳盗铃、③低声细语、④悦耳动听、⑤震耳欲聋.这些成语中描述同一声音特征的是( )

  A.①② B.②⑤ C.③④ D.③⑤

  (二)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初二物理教学计划 篇8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能正确读写力的符号和单位。

  2.认识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改变物体的形状。

  3.知道力的三要素,了解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会画力的示意图。

  4.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从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中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的过程。

  2.通过学生亲自实验,体验并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通过常见事例和实验认识力所产生的效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参与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主动与科学探究实践的思想和互相配合的协作精神。

  2.在经历从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中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的过程中,体会分析和归纳在科学中的应用。

  3.体会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本节内容由“力”“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四部分内容组成,属于力的基础知识,是学生学习后续各部分内容如“弹力”“重力”“力和运动”“压强”“浮力”“简单机械”等所必需的预备性知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这是力与运动关系的基本观点。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正确画出力的示意图是学生学习力学知识必需具备的基本能力。所以本节的重点是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示意图的画法。物体间的.力是看不见的,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可以判断物体是否受到力的作用,这需要用到以前学过的运动知识。物体的运动状态包含运动快慢和运动方向两个方面。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给学生造成学习上的困难,所以本节教学难点是认识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三、教学策略

  力是一个十分抽象的物理概念,物体间的力是看不见的,要让学生初步形成力的概念并非易事。但力的概念跟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让学生从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中经历感知、描述、测量等认识过程,对力这个概念逐步达到认识、深化的目的。教学中以大量的生活实例为学生创设情景,使学生能通过观察、体验,感知力的存在,并初步归纳、概括各个实例的共同特征,即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作用的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通过描述和实验,引导学生认识力的作用效果,使学生更好地感知力的存在,同时引导学生从物体的形变及运动状态的改变两个方面去认识力。在充分感受力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力的作用效果出发,得出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这样学生就可以较全面地描述力了。再引导学生分析常见的事例和实验,发现各实例毫无例外地都涉及两个物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同时会对这个物体施加一个力,这说明两个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样学生对力的概念就有了一个初步较完整的认识。

  四、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两个蹄形磁铁和两个小车、气球、铁块、小钢球、微小形变演示仪。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5分钟)

  播放视频:拔河、吊环比赛、推土机推土、火箭发射等。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和工农业生产中常常提到“力”这个字。如一个人推了别人一下,就有了推力;同学们上课要集中注意力;要提高部队的战斗力等。请学生说出在哪些地方常常提到力?

  力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在物理学中所说的力的含义与生活中所说的力的含义有很大的区别。那么,究竟什么是力呢?

  观赏、体会与力有关的现象,针对问题积极思考、踊跃回答

  感受力与美的结合,体会物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教学

  (30分钟)

  一、力的概念

  指导学生利用身边的器材演示一些力的现象:手托课本、手拉弹簧、用落下的书砸气球、磁铁吸引铁钉等。

  归纳总结:以上现象存在的共同地方:物体──作用──物体。有力存在时,总有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发生了作用,推、拉、挤、打击、吸引、举、排斥等等都是对这些作用的具体描绘。所以,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思考:手拍桌面时,手给桌面一个力,对这个力而言,哪个施力?哪个受力?思考:手托一本物理课本与托两本物理课本,哪个力大?要知道具体数值是否需要一个标准?从而引入力的符号和单位。

  学生进行实验,积极参与教学。在活动与思考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

  总结得出:一个力必然联系着两个物体,对一个力来说,一定有施力物也一定有受力物。学生再举一些例子,并指出施力物和受力物,巩固对“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的理解。

  体验: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为1N;

  用手托起一个苹果,手对苹果施加的力大约是1N。

  成年男子右手的握力大约是700N;

  你背起一个质量是50kg的同学的力大约是400N等等。

  从人对物体的作用到一般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由浅入深,从形象到抽象,符合认识规律,学生易于接受力的概念。在经历从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中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的过程中,培养分析和归纳能力。

  二、力的作用效果

  学生活动:用手将弹簧拉长、用手压皮球、用手使刻度尺变弯曲。观察物体受力后有什么变化?归纳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手按桌面,桌面是否发生形变呢?有什么办法观察到微小的形变呢?

  活动:用磁铁靠近细线下悬吊的铁钉,原来静止铁钉会怎样?

  演示:按图1分别演示,观察小钢珠在桌面上的运动情况。注意观察没有磁铁和有磁铁的作用下,运动快慢和运动方向有没有改变

  归纳总结:物体由静到动、由动到静,以及运动快慢和方向的改变,都被认为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上面的例子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学生动手实验、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讨论交流,体会物体受力后的表现不过两个方面:即形状的改变或运动状态的改变。其中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运动快慢的改变和运动方向的改变。

  充分发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促进作用,帮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这里采用的方法是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形象到抽象概括,由浅入深,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也锻炼了学生思维的缜密性。

  三、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

  我们已经知道了力的作用效果,那么你知道有哪些因素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呢?试着举例说明。

  找一名学生按图2进行实验:分别在A、B、C处用力开门,感受开门的难易程度是否相同。这说明了什么?

  思考:一个力有三个要素,所以提到一个力,不仅要关心它的大小,还要关心它的方向和作用点,能否用一个图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

  类比用光线表示光的方法,它是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那么,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就可以表示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师生总结: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就可以表示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这个图就叫力的示意图。其中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若在同一个图中有几个力,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教师示范一些作力的示意图的试题。规范画图方法和步骤。

  学生容易想到力的大小和方向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总结得出力作用的地点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进而了解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所以物理中通常把它们称为力的三要素。

  学生可以再举出一些这方面的生活实例,加深理解

  出几道作力的示意图的试题供学生练习。

  通过举例进一步使学生掌握力的作用效果,同时能培养学生的分析论证能力。

  从生活到物理,再从物理到社会,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我们知道磁铁吸引铁,说明磁铁给铁一个吸引力。那么磁铁吸引铁的时候,铁吸引磁铁吗?能否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结论。

  演示实验:(1)(用投影仪演示)把两块蹄形磁铁固定在小车上,让它们的同名磁极相对,将两个小车在水平桌面上靠拢。要求学生注意观察以下三种情况下的现象。

  ①按住磁铁A,释放磁铁B;

  ②按住磁铁B,释放磁铁A;

  ③同时释放两个磁铁。

  (2)让两个弹簧对拉,有什么现象发生。这表明一个弹簧对另一个弹簧施加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弹簧的力。

  归纳总结:一个物体在对别的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要受到别的物体对它施加的力,因此,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学生设计并进行实验:可以用细线悬吊磁铁,手拿铁块靠近磁铁,如果看到磁铁靠近铁块,说明铁块吸引磁铁。或者把磁铁放在小车上,用铁块靠近,进行实验。

  学生观察并描述看到的现象,分析得出:磁铁A对磁铁B施加排斥力的同时,磁铁B也对磁铁A施加排斥力。

  学生实验:(1)用手拍桌子。(2)学生两只手互相拍打。实验后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并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进行分析。

  学生的潜意识里是磁铁吸引铁,铁不吸引磁铁。通过实验能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观念。设计和进行实验的过程能进一步巩固力的作用效果知识。

  课堂小结

  (5分钟)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在实验探究中又存在哪些问题?还有什么想探究的问题?

  学生可以个别回答,或相互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小结。

  促进知识的巩固掌握。提升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

  初二物理教学计划 篇9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

  一,教材分析

  教材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出发,在知识选材上,适当加强联系实际,适当降低难度,既考虑现代生产发展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又考虑当前大多数初中学生的学习水平的实际可能。在处理方法上,适当加强观察实验,力求生动活泼,既有利于掌握知识,又有利于培养能力,情感和态度,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的同时,获得素质上的提高。

  教材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的目标。在内容选配上,注意从物理知识内部发掘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潜能,积极推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在学习方法上,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实践,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实际活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科书采用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平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这样编排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

  教科书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学生当作第一读者,按照学习心理的.规律来组织材料。新增添的物理实践活动和物理科普讲座,每章开头都有几个问题,提示这一章的主要内容并附有章节照片,照片的选取力求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学习时心中有数。章下面分节,每节内都有些小标题,帮助学生抓住中心。在引入课题,讲述知识,归纳总结等环节,以及实验,插图,练习中,编排了许多启发性问题,点明思路,引导思考,活跃思维。许多节还编排了"想想议议",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讨论的问题,促使学生多动脑,多开口。

  二,学生分析

  我所承担的是八年级的物理教学。学生的基础差异比较大,有50%的学生基础薄弱,有些学生讨厌理科学习,经过了解测试后个别学生小学数学知识都未掌握。学生学习兴趣不浓,作业马虎了事,抄袭作业严重且作业格式不正确,写字不认真。部分学生学习虽然刻苦,但十分吃力,效果不好,这主要是学生学习方式方法问题。培养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抓好基础知识,是物理教学工作的重点。

  三,学年的教学总目标和总的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初步知识及其实际应用,了解物理学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结合物理教学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品德教育。

  四,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处于积极状态,经过认真的观察,实践,思考,才能体会物理现象中蕴含的规律,产生探究物理世界的兴趣,理解所学的物理知识,获得相应的能力。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鼓励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指导他们学会适宜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终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要注意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了解他们的知识,能力基础,从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并且根据他们的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安排。由于学生的基础差异比较大,所以要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予以耐心帮助,鼓励多做物理实验和参加物理实践活动,使他们基本达到教学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采取研究性学习等多种方式,培养他们的创造和探索能力。

  五,教学课时的时间分配

  周次

  时间安排

  教学进度

  1

  2.20——2.24

  期初考试、讲评第六章第一节

  2

  2.25——3.12

  第六章第二、三、四节

  3

  3.15——3.19

  第六章复习并测验,第七章第一节

  4

  3.22——3.26

  复习 月测

  5

  3.29——4.2

  第七章第二、三、四节

  6

  4.5——4.9

  第七章复习并测验,第八章第一节

  7

  4.12——4.16

  第八章第二、三、四节

  8

  4.19——4.23

  第八章第五、六节,复习第八章

  9

  4.26——4.30

  第九章第一、二节

  10

  5.10——5.14

  第九章第三、四节

  11

  5.17——5.21

  习题课、第九章第四节

  12

  5.24——5.28

  第九章第五、六节

  13

  5.31——6.4

  总复习(六、七、八章)

  14

  6. 7——6.11

  第九章第七节,复习本章

  15

  6.14——6.18

  第九章测验,第十章第一节

  16

  6.21——6.25

  第十章二、三、四节

  17

  6.28——6.30

  总复习

  18

  6.24——6.30

  总复习 期末考试

  初二物理教学计划 篇10

  一、教学背景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光学开篇的第一节,涉及光的产生和传播,其中光的传播包括传播规律、传播速度、传播信息、传播能量几方面内容。光的直线传播规律是几何光学的基础,是学习光的反射和折射必备的基础知识。光线是一种理想模型,通过光线教学,可以初步培养、训练学生利用物理模型来研究物理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训练、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光这个名词是学生所熟悉的,学生从小就接触到各种形形色色的光现象,但由于缺乏切身感受和直接经验,他们对光的传播规律的印象只是生活中的一些感性和片面的认识,认为光要么沿直线传播,要么发生反射,而对于光在同种不均匀的介质中传播路径会发生弯曲和在两种介质界面还可能发生折射这两种现象不容易理解。为此,教学中应设计好相关实验,为学生提供主动探索的机会,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加强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体验,在实验事实基础上,帮助学生全面的理解光的传播规律。考虑到初二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应用所学知识解释解决简单问题的愿望和能力,本节课在体验过程中设置了一些具有相当难度的问题,为学生挑战难关,获得成功喜悦创造了环境,同时也避免了本节课流于形式,只图热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光的传播规律并会用光线描述光的传播路径。

  (2)会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一些现象,了解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在社会生活与生产中的一些应用。

  (3)了解光在真空中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光在空气、水、玻璃等介质中的传播,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2)通过演示影子小孔成像等实验,有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乐于探索生活中的光现象。

  (2)有将光的传播规律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

  三、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1、利用手影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1:

  演示:在白色的屏幕前面用三脚架固定一个手电筒,打开手电筒照亮屏幕,在手电筒和屏幕之间表演手影:小狗、鸟、小兔子。

  提出问题:大家看到了什么?

  学生活动1:

  观看手影、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2:

  提出问题:刚才老师表演了几个手影用到了哪些器材?引出光源。

  学生活动2:

  观察、思考,回忆生活中的光源。

  教师活动3:

  展示ppt:光源及常见光源图片。

  提出问题:光源发出的光,被手挡住了,就在手的后面形成手影。光源发出的光是沿什么路径传播形成的影子?引出课题:光的`传播。

  板书课题:第一节 光的传播

  (设计意图:本环节以手影引入新课,贴近生活,使同学们对所学的知识感到亲切,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很顺畅的提出问题,引入新课教学。)

  教学环节2、光的传播

  1.光在空气中的传播

  教师活动1:

  演示实验:打开激光笔,照射白色的墙壁,墙壁上显示出一个小光点。

  提出问题:我们只看到了一个小光点,没有看到光是如何传播的。同学们能不能想个办法让光的传播径迹显示出来呢?

  学生活动1:

  思考、回忆生活中看到光束的情景:黑暗的环境下看到探照灯的光束,雾天的时候可以看到汽车光束等,讨论、交流显示光束的办法。

  教师活动2:

  演示实验1:用喷水壶喷水雾,激光束照射有水雾的空气。

  实验现象:空气中呈现一条直线光束,如图1所示。

  演示实验2:在5个大矿泉水瓶连接而成的长约1.4m的管道中提前充上烟雾,将激光笔固定在瓶口,将大管道通过两个强磁扣吸附在磁性黑板上,打开激光笔。

  初二物理教学计划 篇11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受浮力的探究,认识浮力。

  (2)经历探究浮力大小以及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过程。

  (3)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4)在探究浮力的过程中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教具容器、乒乓球(或木块)、金属块、大烧杯、弹簧测力计、细线、鸡蛋、食盐、溢水杯、小烧杯等。

  二、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播放巨轮远航、气球腾空的视频或展示巨轮远航、气球腾空的图片引入课题。(板书)四、阿基米德原理

  (二)新课教学

  (1)板书:1.认识浮力,

  演示图1

  提出问题:在生活中你遇到的哪些物体受到了浮力的作用?你是怎样知道它受到了浮力的作用?请举例说明。

  [学生开始可能会以在水中上浮或漂浮的物体为主举例,逐步地会有学生意识到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会受到浮力。]

  (注:在这里,第2问的提出一是增加学生对第1问的思考深度,二是为后面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做好铺垫;对学生举出的不恰当的例子要及时进行处理)

  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否也会受到浮力?怎样知道它是否受到了浮力?

  (注:要引导学生学会比较判断物体是否受浮力的各种方法的特点,认识到用弹簧测力计判断物体是否受浮力有独到的好处)

  浮力是一种什么样的力?你认为物体在什么情况下会受到浮力?

  (注:在学生充分讨论、感受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总结、概括)通过前面的讨论我们知道,物体在浸入液体或气体时,会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上托的力,这个力在物理上就叫做浮力。在实验室里,我们可以用弹簧测力计两次测量求出浮力的大小。

  在我们举过的事例中,物体都受到了浮力的作用。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是否相同?为什么?

  [学生一般会想到在各种不同情况下,物体受到的浮力不相同。]

  (注:这一问题的解决要引向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浮力进行比较,使学生养成通过实验研究问题的习惯)

  那么,是什么因素影响了浮力的大小?

  (2)板书:2.探究浮力

  请你对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提出猜想,并说出猜想的依据。

  (注:说出猜想依据是为了保证猜想的科学性,避免出现胡猜乱想的现象)

  [学生一般会从浮力的受力物体与施力物体液体入手进行猜想,浮力大小可能与物体有关,也可能与液体有关。

  学生可能猜想出的因素一般有,

  ①物体的体积;②物体的密度;③物体在液体中的深度。⑵与周围物体有关的因素:①液体的密度;②液体的多少;③被排开的液体体积。]

  过分析,我们可以把上述猜想归结为以下4个:

  物体的密度;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液体的密度;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

  (注:要引导学生对提出的这些猜想进行分析、归类,去伪存真,以便实验探究更加顺利)

  为了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我们应该怎样来设计这一实验呢?(注:引导学生注意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要控制变量)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自主选择探究以上的一个或几个猜想,并注意这些因素是怎样影响浮力的大小的。

  (注:因为课堂时间有限,不必每个人都要进行完全的探究,藉此引导学生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巡视中对学生的实验情况进行指导,兼顾学生对猜想的选择情况,进行正确引导,保证每个猜想都有多组学生来验证。

  (注:要让学生感受到大量实验得出的结论才可靠,体会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

  实验过程、实验数据和实验结论的典型展示。

  (注:探究成果共享,使实验结论更有说服力;同时,不要忽视错误探究过程的展示,犯错误并及时改正错误是人成长的必经之路)

  通过大家的`合作探究,我们对提出的猜想进行了验证。大家得出的结论是: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的密度和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请大家思考:

  物体在密度大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是否一定大?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大时,物体受到的浮力是否一定大?在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都不同时,物体可否受到相同的浮力?

  [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不难回答;况且也有学生在实验中已发现在密度小的液体中,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大的话浮力也可较大。]

  (注:这是一个极具价值的问题,这样就等于在探究过程中发现了新的问题,可促使探究进一步的深入)

  既然在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都不同时,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可能相同。再说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是否欠妥?那么,浮力大小到底跟什么因素有关?又是怎样的关系呢?

  [学生可能会猜想浮力与排开液体的质量、重力有关;浮力与排开液体的重力相等或成正比]

  (注:根据液体密度小、排开液体的体积大与液体密度大、排开液体的体积小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可能相同,不难猜出排开液体的质量,进而猜出排开液体的重力;而浮力的大小更可能与排开液体的重力有关,因为它们都是力)

  为了验证浮力的大小是否与排开液体的重力大小相等或成正比,又应当怎样来设计实验呢?

  (注:要提醒学生在液体密度不同、排开液体的体积也不同的各种情况下,随机测出浮力的大小和排开液体的重力,然后进行比较)

  [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用不同物体、不同液体定量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重力大小的关系。]

  (注: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每个人只要随意测出一组数据即可)

  巡视中对学生的实验情况进行指导,进行正确引导,保证每组学生都能得出正确结论。实验过程、实验数据和实验结论的典型展示。

  (注:探究成果共享,使实验结论更有说服力;同时,不要忽视错误探究过程的展示,犯错误并及时改正错误是人成长的必经之路)

  通过大家的合作探究,我们对提出的猜想进行了验证。大家得出的结论是: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相等。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

  (注:要对学生强调大量实验得出的结论才可靠,在全班同学的努力下,我们一节课解决了智者阿基米德几年都没解决的问题)

  (3)板书:3.阿基米德原理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讲述阿基米德洗澡发现阿基米德原理的轶事。阿基米德在洗澡时突然意识到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有关。

  通过本节课的探究,对你以后在科学探究中的猜想有什么启示?课下与你的同学一起讨论。

  (注:这对提高学生在科学探究中的猜想能力有重要意义)

  知识扩展:我们研究的是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物体在气体中是否也受到浮力呢?物体在气体中也会受到浮力。大量实验证明,阿基米德原理同样适用于气体。

  (三)回顾小结

  引导学生就本次实验探究过程中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收获进行总结。

  (四)布置作业(略)

  物理网为大家编辑的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教学计划,大家仔细品味了吗?祝大家学期生活愉快。

  初二物理教学计划 篇12

  一、基本情况分析:

  三个班共有学生245人,其中一班79人,三班82人,四班84人,由于刚接手这三个班,对他们的情况不太了解,只能通过上期期末统考成绩和上课情况来作大致评估,每班学生成绩参差不齐,尖子生少,学困生较多,两级分化较突出。上课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不够灵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上作进一步改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思维,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之,初二学生刚接触物理,这是新开设的一门科目,新科目,新起点,新观念,难教难学,这就需要师生在本期倍加努力,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二、指导思想:

  本教材是经教育部直接领导由课程标准研究小组反复的研讨而完成的,在使用这套教材时,就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在新的物理课程理念中倡导“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思想。在教学中就要关注每个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与人格养成,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强与学生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联系的教学,不要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的教学,从而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三、教学内容安排: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为1—5章,包括声、光、热、电的现象及基本知识。

  四、教改措施:

  在新课程的指导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与人格的养成,加强与学生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相联系的教学,将学习内容与学习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联系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

  五、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初步认识物质的形态及形态及变化,物质的属性及结构等内容,了解物体的尺度,新材料的应用等内容,初步认识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B、初步认识声光电等自然现常见的现象,了解这些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C、初具了解物理学及其相关技术中产生的一些历史背景,能意识到科学发展历程的艰辛与曲折,知道物理学不仅物理知识,而且还包科学的研究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D、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

  E、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

  2、过程和方法:

  A、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的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B、能在观察物理现象或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的能力。

  C、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能利用不同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

  D、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学习信息处理方法,有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

  E、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书籍的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F、能书面或口头表达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有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能保持对自然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B、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C、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D、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不态度,不迷信权威,具有判断大众传媒是否符合科学规律的初步意识。

  E、有将自己的见解分开与他人交流的愿望,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地提书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

  F、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有理想,有报护,热爱祖国,有振兴中华的使命和责任感。

  六、具体措施:

  1、鼓励科学探究的教学

  A、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参与科学探究。

  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通过有目的探究活动,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体验到学科学的乐趣,了解科学方法,获取科学知识,逐步树立科学创新的意识。

  B、使学生养成对所做工作进行评估的好习惯。

  C、重视探究活动中的交流与合作。

  在现代社会和科学工作中,个人之内与团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十分重要的,要注意学生这方面良好素质的形成。

  2、帮助学生尽快小入自主性学习的轨道。

  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自己进行知识模地的构建,而不是去复制知识,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才是至关重要的。

  3、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

  4、加强与日常生活,技术应用及其他科学的联系。

  A、以多种方式向学生提供广泛的信息。

  由于物理学与生活、社会有着极为深密和广泛的联系,困此在实际教学中,要结合本地实际,进取学生常见的事例,尽可能采作图片、投影、录像、光盘、CAI课件进行教学。

  B、在阅读理解,收集信息,观察记录作为课后作业的一部分。

  C、尽可能让学生得用身过的物品进行物理实验。让物理贴近生活,让学生用物理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

  七、课时计划:

  科学之旅 1课时

  第一章:声现象 6课时

  第二章:光现象 6课时

  第三章:透镜及应用 6课时

  第四章:物态变化 5课时

  第五章:电流及电路 6课时

  半期检测1—3章

  初二物理教学计划 篇13

  【任务分析】

  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之后,本节课学习光的折射,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和规律,为学习凸透镜的知识打基础,所以本节既是光的传播三种情况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理解凸透镜知识的铺垫。教材中用大量的图片呈现了折射现象,留有充裕的探究时间来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及其应用,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领略物理的美妙,体会成功的快乐,体现了学生自主性探究的新课程标准。我充分领会这一教学意图,用多媒体短片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进而鼓励学生设计实验,进行探究,用类比法分析和归纳结论,最后按照“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运用自己归纳的结论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相关问题,进一步激发和保持学生探究的热情,培养学生思考和探究的习惯。

  【学习者分析】

  与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相比,学生对光的折射的生活积累和感性认识要少得多,“叉鱼”、“看彩虹”不要说是城镇学生,连乡村学生见过的也不多,“折射断筷”在小学看见老师做过,“海市蜃楼”少物理生从一些媒体上有所耳闻,因此在折射现象的呈现环节必需充分、直观,以引发学生的疑惑,激发探究的欲望。由于学生学习物理的时间不长,动手实验有一定的模仿性,在这一阶段需作必要的演示。有光的'反射探究的经验,只要引导学生处理好光路的可视化问题,折射规律的探究操作就不困难了;由于学生的视角远不同于老师,在实验归纳环节可能会纠缠于某些枝节或偏重某一方面得不出完整的结论,所以在这里采用了类比法,以光的反射规律为比照来归纳光的折射规律,同时用多媒体展示台加强交流和评估,力争让所有学生都能获得正确完整的实验方案和结论,以利于规律运用环节的教学和后续学习。光折射的可逆性探究是本节的难点之一,学生对可逆的概念理解不到位,逆向思维能力有待培养,影响实验的设计和操作,(实验既要探究可逆性,又要促进学生对可逆性的理解)有必要引导学生用两点定线法标注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引导学生找到合适的位置逆向入射(如图一中B点在水槽侧壁上,便于将激光枪对准BO入射),观察新折射光线是否沿OA射出。改变角度反复做几次,这样可以实现实验的双重目的,又不必花费大量的时间,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光的折射现象;

  了解光从空气中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

  了解光在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认识折射现象;

  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亲近的情感。

  【教学重点】

  实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教学难点】

  1.归纳光的折射规律;

  2.光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探究。

  【教学资源】

  1.多媒体资源:电影《拯救大兵瑞恩》片段;海市蜃楼图片;PPT辅助课件。

  2.实验器材:玩具激光枪、水槽、水、大豆粉、玻璃棒、小勺、木板光屏(白漆粗糙表面)、彩笔、木筷、厚玻璃砖、大口瓷碗、硬币(演示组装图如图一)

  【教学方式】

  情景引入、互动导学、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效果

  教学内容

  教学手段

  引入折射现象

  影片中,明明瞄准了水中的目标,子弹却总是从目标头顶划过。顺势引导学生提出疑问。

  播放电影片段

  观看、讨论

  激发学生兴趣,引发思考

  认识光的折射现象

  (演示和分组实验)

  激光枪发出粗束红色激光从空气沿着白屏表面斜射(便于观察光路)到水里,搅拌有适量大豆粉的水中显示出折射光的径迹。

  演示实验

  观察操作方法和现象

  1.直观感受光的折射现象;2.领略光的折射的美妙。

  演示:1.折射断筷;

  2.硬币升高;

  3.笔杆错位。

  演示实验

  一边观察老师操作,一边动手做实验、观察

  进一步认识折射现象;感受物理的魅力。

  引入探究

  重做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实验,不断改变激光入射角度,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作猜想

  演示实验

  讨论,提出问题,猜想

  1.引发探究冲动,进入猜想和设计环节;2.学习发现问题、科学猜想的物理思维方法。

  设计实验

  引导学生设计、交流、完善实验方案。

  利用多媒体展示台展示学生方案

  1.讨论设计方案;

  2.参与展示和交流。

  1.优选方案,便于探究;2.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能力。

  进行实验

  展示共同确定的实验方案,提示需要观察和记录的实验现象或数据;巡视、指导。

  演示文稿大屏幕展示

  分组实验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获取知识,培养动手能力以及分工合作能力。

  分析、归纳、

  ?

  展示PPT图片(折射和反射光路图)

  1.自我分析、归纳;2.小组交流整理。

  1.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2.学习类比法研究问题,初步培养用普遍联系的观点来认识事物的科学意识。

  交流与评估

  展示学生代表的实验结论,引导全体学生进行交流和评估。

  利用多媒体展示台展示

  1.推选代表参与展示;2.评估发言。

  1.引导评估探究的过程和结论,利于改进操作,完善结论;

  2.培养学生交流评估能力,培养学生敢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精神。

  实验规律的运用

  播映课件《海市蜃楼》《后羿能射中太阳吗》

  多媒体视频短片和动画短片

  观看短片和光路,运用自己的实验结论进行简单分析

  共享探究成果,体会探究的成就感,培养学生乐于思考、乐于探究的习惯。

  课堂小结与拓展

  1.小结本节课内容;2.布置:有兴趣的学生收集折射的相关资料,构思科技短文

  PPT文稿展示

  回顾与小结

  建构知识,小结探究,拓展兴趣。

  初二物理教学计划 篇14

  物理下学期教学计划初二初二下学期物理是整个初中物理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大多物理生学习起来感到非常吃力,如何把本学期的课程上好,让学生学好就成为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心。我根据上学期的期末成绩分析情况制定了工作计划。

  一、 目标要求:

1.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实验能力,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

2.更新教学观念,钻研教材教法,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 继续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

  二、 教材分析:

  八年级物理下册主要学习电学、磁学,带有一部分和电磁学有关的信息传递知识。本册共分五章。第六章 电压和电阻 第七章 欧姆定律 第八章 电功率第九章 电和磁 第十章 信息的传递 。每章的导入提起了学生对本章的兴趣,每章的阅读指导突出了本章的重难点。本书在每章安排了大量的探究性实验,充分体现了探究性学习的新教学理念。

  三、学生情况分析;

  物理是学生刚接触的一门学科,一些基础较好、思维灵活、接受性强、自学能力强的学生能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任务成绩较好。另一些学生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有很大的差距。有的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上课不钻心听讲,不认真做笔记,课前没预习,课后没有按时复习,结果不能按时按量的独立完成作业;有的学生对物理这门学科没有兴趣,这方面女同学较多;还有的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方法上不正确,死记硬背不利于学生在各方面的提高。针对以上各种情况教师要认真制定措施并督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自己的成绩。

  四、措施: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分析学生不能学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就无法形成系统的'物理知识结构,久而久之学生就失去了信心。因此,本学期开学起,就要很下功夫培养学生良好好的学习习惯。

  2、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可以变苦学为乐学。其中多做有趣的物理实验和多讲物理科学故事一定程度上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平时教学语言要多变和适当增加幽默感,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3、认真钻研教材,备好课。 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为了能够更好地把握教材,理解教材的意图,我们将坚持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统一教学内容,统一进度,吃

  透教材的知识点,并能选用相应的方法进行教学,以保证学生既学得轻松,又学得透澈,没有过重的学习负担。加大备课力度。备课备得好与否,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好不好,关系到学生能否学好那堂课教师所授知识。

  4、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才能应对复杂多变的新问题。想法解决计算题丢分大的问题。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

  5、指导学生预习新课,对基础差的学生在课堂上多提问些简单的问题,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从而提高及格率和均分。

  6、重视实验教学,对教材上规定的演示实验,全部要在课堂上演示,并争取将某些演示实验改为边学边实验。在课后多接触学生,多指导学生做一些课外小实验,拉近师生距离,使学生乐于学习物理。

  7、课堂作业力求课上完成,课后作业的布置做到少而精,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8、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演示实验能让学生动手做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比如让1至3位同学代表到讲台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操作,下面的同学注意找出他们操作中的不当和错误之处。

  9、对学生多表扬,少批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以下是教育教学进度表 周次 内容

  1 第六章 电压 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2 电阻 变阻器 第六章单元测试

  3 讲评试卷 第七章 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4 欧姆定律及其规律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5 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第七章单元测试

  6 讲评试卷 第八章 电能 电功率

  7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电与热

  8 电功率和安全用电 第八章单元测试

  9 讲评试卷 其中复习

  10 其中考试 讲评试卷

  11 第九章 磁现象 磁场

  12 电生磁 电磁铁 电磁继电器

  13 扬声器 电动机 磁生电

  14 第九章单元测试 讲评试卷 第十章 现代顺风耳

  15 电话 电磁波的海洋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16 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第十章单元测试

  17-18 期末复习

  19-20 期末考试

【初二物理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初二物理教学计划07-30

初二物理教学计划14篇01-10

初二下学期物理教学计划03-13

初二年级物理教学计划11-13

初二物理教学反思10-07

初二物理知识总结11-26

物理教学计划07-12

初二物理期末教学总结01-04

中考物理教学计划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