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时间:2022-08-28 08:22:32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

  本节课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让学生在观察比较的过程中,感觉用乘法计算书写起来很简便,充分感知和体验到新接触的乘法运算,原来是加法的一种简便计算。

  创设生动活泼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通过学生动手实践来摆出相同的图形,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并初步认识相同加数,以及相同加数的个数,帮助学生理解这节课的重点。通过学会乘法后,又带学生回到游乐场根据信息提题并解决这一做法,让学生感悟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学生对学习5的乘法口诀困难不大,我把重点放在经历编口诀的过程,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让学生体验口诀的来源及意义。在教学中采取扶———半扶半放———放的教学方式,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各环节的设计有梯度,为了使学生对5的乘法口诀有更好的理解,在练习设计中注重为学生营造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知识的氛围,并通过练习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进一步深化所学知识。

  用新颖的复习手段,来帮助学生灵活掌握所学知识。对学生半扶半放,让学生主动学习,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情景,引起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从而顺利地完成对新知识的学习,同时对学生进行爱护植物的教育。

  改进措施:

  1、课堂学习中进一步给学生提供更大的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体验口诀编制的过程,明确口诀的来源,加深对乘法口诀的理解,充分把握小组交流的时间。

  2、有了5的乘法口诀,应该充分让学生自主探讨2、3、4的乘法口诀。

  3、课堂上多关注学生的表现,多听听学生的反馈信息。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2

  1、《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是二年级数学上册内容。本节课是乘法部分的起始课,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的基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要使学生亲身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初步感知乘法的含义。培养团结合作精神,并在合作探索乘法算式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认识乘号,知道乘法算式的读法;最后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我在教学本课的时候,按照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创设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我利用课件出示一幅公园的情景图,然后和学生一起欣赏公园里的美景。学生发现公园里有小朋友在用小棒摆图案,看到他们创作的美丽的作品,联想到自己会摆的'图案,激发学生也想摆一摆的愿望,进而让学生用小棒创作作品。让学生通过开展摆小棒游戏,提出问题并计算自己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从而列出许多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通过观察这些加法算式,并让学生想像:如果继续摆下去,摆 100个图案,所列的加法算式会怎么样?使学生充分感知到这种加法算式记录起来很麻烦,于是产生想要简化的愿望。在对加法有了充足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索一种简单的表示方法,然后我再根据学生研究探索的情况引导他们推出乘法的算式,而不是直接给学生灌输乘法的知识。学生在主动接受的情况下感知乘法的原始产生。这样设计使学生真正成为了数学学习的主人,充分体现出学生的思考、个性和创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愉悦。

  3、在自主探索加法的简便写法时,学生积极投入,思维非常活跃,展开了奇思妙想。小组活动中,有的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用合并加数的方法使原来的算式变得简短了,有的学生竟然摆出不同的图形,得出了不相同的加数,由此学生质疑:这组图形能用乘法计算吗?我适时引导学生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而加数不相同是不能用乘法计算的。如果让我再上这一课,我会在小组活动时明确每个小组的活动任务,要求学生摆出相同的图形,这样才能得出相同的加数,让学生充分感知乘法的真正含义,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4、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做到课前预想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提出问题后学生可能的答案,这样可以更好的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另外就是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学生用一句完整的话表述。在课后练习中充分开展动手操作等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注意练习的层次安排,力求做到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3

  《乘法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理解了加减法的意义、掌握了100以内加减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学习乘法口诀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较复杂的乘法计算及其应用的重要基础,《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在方案设计时,遵循“导、学、议、练”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实现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的“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根据学生好玩的心理特点,通过自己动手操作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的意义。由于二年级学生年龄小,加上新学期刚刚开始,学生的精神不在状态,课始我简洁的导入学习情境直奔主题,激发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教学反思《《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这样教学设计为认识乘法的必要性打下基础,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中提出自己的'问题并且在解答的过程中自然且充分的感知求几个相同加数的算式的特点。

  经历乘法概念的形成过程,努力建构数学模型。本节课我从学生的基础出发,放手让学生主动地提出问题并用已有的方法解答问题。从3个2相加,到4个6相加,再到8个4相加……,这一系列的算式随着加数的越来越多,学生逐步认识到像这样的问题用加法来计算太麻烦了。亲身体会到加法解决这类问题的局限性,从而使乘法的出现水到渠成。并且在出示乘法算式之后则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加法和乘法算式,强调乘法中因数的含义,体会乘法和加法的关系,明确求几个几相加的时候用乘法非常简便。

  给学生一定的思维发展空间,培养创新精神。让学生自主探索加法的简便写法部分教学环节。学生积极投入,思维非常活跃,展开了奇思妙想。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大部分学生是用合并加数的方法,使原来的算式变得简便短了。还有的学生想到用符号、用语言叙述、用乘法等方法表示。孩子们的想法是那么的可贵,教师要保护他们的创造火花,激励他们的学习热情。学生只要能够创造出简单的表示方法,教师就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大力的表扬。

  一开始学生就说出了用乘法解决问题。因为这个班的学生比较聪明,可能从辅导班上知道了乘法,也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对乘法的意义还不是真正理解。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4

  乘法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理解了加法的意义,掌握了100 以内加减法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是乘法学习的起始单元,是学习乘法口诀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较复杂的乘法计算及应用的基础。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初步认识理解乘法的意义,体会乘法与加法的关系。乘法源于加法,而加法分为相同加数和不同加法相加两种情况。让学生体会到相同加数用乘法算式表示更简便,从而产生乘法产生的必要性,理解其意义。

  上课时,首先给出3 幅图:(1 )每组2 个圆片,有5 组;(2 )每袋有5 颗星,有3 带;(3 )每盘3 个苹果,有4 盘。先让学生说说图意,数数有几个几,求一共有

  多少个?列出连加算式并进行计算后,及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3 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小组讨论,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体会这些加法算式的加数都相同,老师引导说出都是加数相同可以说成是相同加数,这些算式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当加数相同时,可以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介绍方法:先找加法算式中的相同加数,再数有几个相同加数,中间写乘号。也可以先写有几个相同加数,再写相同加数。改写几道算式后。老师说明:当加数相同时可以写加法算式,也可以写乘法算式。那要是100 个2 相加的和是多少?你写加法算式还是乘法算式呢?为什么不写加法算式呢?看来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使学生体会到乘法的必要性。

  本节课首先出现了大量的同数连加,接着让学生体会同数连加的特点,为认识乘法产生的必要性做准备,使学生经历了知识产生的.过程和知识的自主建构过程。

  其次,在引导学生进行相同加数求和的计算,遇到100 个2 相加是多少的问题,使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感受到多个相同加数相加的琐碎性和乘法产生的必要性。

  唯一的不足是,这节课忽视了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时间,再后面的教学中,还要多用小奖品刺激、鼓励,让学生的注意力更持久、更集中。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5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小节《乘法的初步认识》的第一课时。我是这样突破重难点的:

  1、初步感知

  在准备阶段,我出示游乐场情景图来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同时让学生感到加数相同的情况在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有。

  2、引导探究

  主要是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通过列连加算式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加法与乘法的比较,帮助学生体验乘法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参与“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几个几”、“乘法算式”等数学知识的“再创造”,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3、矛盾引出乘法,认识乘法。

  这么多数加在一起,你觉得怎样?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以3+3+3+3+3+3=18为例,6个3,10个3,20个3呢?突出矛盾,计算不方便,学生讨论,老师板书出有代表性的想法。比较算式,刚才用合并加数的方法,把算式变短了,谁能用一句话表示?刚才我们用这种办法把算式变短了,你们知道数学家是怎么想的?板书:6×3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生可能问“×”叫什么?6从哪里来?3呢?乘号是加号斜过来的,因为乘法和加法有密切的联系,乘法就是由这样的加法得来的,因此,科学家就把加号斜着得来的。怎么读呢?师领读6乘3,生齐读。

  问:用乘法表示这样的加法简单吗?

  4、改写算式,应用比较。

  上完这节课我才发现并不像我想像中的那样好,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

  课后我想,如果不用书上的情境图,能不能让学生直接来一个摆小棒比赛呢?如摆三角形比赛,摆小树比赛,摆正方形比赛,摆小房子比赛……摆之前要明确要求,在规定时间里,比一比谁摆得图形又快又多!接着再来一个计算比赛:我们比一比看谁最先算出自己摆的图形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比赛。学生会说出很多个相同的数相加的情况,如3+3+3+3+3+3+3;4+4+4+4+4;5+5+5;6+6+6+6……教师可以再追问一次,如果100个4相加呢?给学生一分钟的时间,在练习本上进行计算,这时学生会“啊”的一声或者愁眉苦脸,这时教师还不讲乘法,问学生你为什么会“啊”?你怎么不算了呢?这时学生会说这样太麻烦,教师这时趁热打铁引入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表示。我觉得这样做,学生会更加清楚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乘法,乘法是怎么得来的,突破重难点会更容易一些。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6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4~46页例1和“做一做”及练习题。

  学情分析 :

  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学生已学习了加法的相关知识,并且也学习了找规律、分类等一些数学认知策略,具备了一些知识经验。学生在生活中有一组一组数的经验,通过一年级的学习,学生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为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奠定基础。有些学生在生活中听说过乘法,有的学生甚至还会背乘法口诀,但不知其所以然,教师若能很好地把学生带入学习乘法的数学园地,一定能激发学生探究乘法的欲望,根据课标的要求,教材的编排意图和学生的学习状况,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认识相同加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认识乘号,能正确读、写乘法算式。

  2、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比较、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体验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3、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更加热爱数学,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知道乘法运算的意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 初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理解乘号前、后两个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识别相同加数。 教具准备: 课件 小棒若干 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师:孩子们,假期的时候爸爸妈妈都带你们去过游乐园吧,那里是小朋友们最喜欢去的地方,今天老师就带你们这些聪明的孩子去逛一逛。大家看这里都有什么呀?

  学生可能说:小火车、过山车、摩天轮、小桌子等等。

  师:①摩天轮上有多少人?你会列式吗?学生列式,教师板书 4+4+4+4+4=20 同意吗? 师:一起来读一读这个算式

  你为什么这样列式?(每组有4个人,一共有5组) 有几个4相加?

  ②过山车上有多少人? 你会列式吗?学生列式,教师板书 2+2+2+2+2+2=12

  你为什么这样列式?(一组有2人,一共有6组)有几个2相加?

  ③小火车上有多少人?你会列式吗?学生列式,教师板书 3+3+3+3=12

  你为什么这样列式?(一组有3人,一共有4组)有几个3相加?

  好,那咱们一起看看,他们这样列式你们同意吗?(同意)

  二、探索新知

  1、观察P45摆小棒的情境图

  看老师这里的小朋友在做些什么?(课件出示P45的情境图)这里正在进行有趣的拼图游戏。 师:谁能说说每个小朋友摆出了什么图形?

  (雨伞,菱形,房子,树,三角形,五角星)

  小明摆的是什么?摆了几把雨伞?每把雨伞用了多少根小棒?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怎样列式? 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

  分别观察每个同学摆的图形,请同学说一说摆的是什么?摆几个?每个用几根小棒?一共用多少根?学生列式,教师板书

  (相同加数的算式写左边,不同加数的算式写右边)

  (2)分类。

  师:仔细观察左边的算式,默默地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左边这些算式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都是加法算式,加数都一样

  师:再仔细观察右边的算式,默默地读一读,你又发现了什么?这些算式和左边的算式比较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生:加数都不相同

  师:那这样看来,黑板上这些算式就可以分为两类,是哪两类?

  生:??

  师:对!一类是加数不相同的,另一类是加数都相同的。左边每个算式加数是都相同吗?(引导学生再次观察黑板左边的算式,感知每个算式中的相同加数)

  师:这么长的算式读时或写时方便吗?麻烦吗?(麻烦)你们想不想知道数学家是用什么方法进行简便计算的?(生:想)300多年前,英国的数学家欧德莱想出了用乘法计算,并一直沿用到今天。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 “ 乘法的初步认识”(板书:乘法的初步认识)。

  (3)认识乘法、乘号

  观察黑板左边第一个算式4+4+4+4+4=20

  师:在这个算式中加数是几?(板书 4 ) 有几个相同加数?(板书5) 这个算是表示几个几相加? 表示5个4相加可以用乘法算式5×4表示

  5 ×4 5是什么?相同加数的个数4是什么?相同加数

  乘号

  这个符号×与我们以前学过的 + 有什么不同地方?

  师:乘法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加法、减法一样,也有一个运算符号,加法算式里的这个符号叫加号,乘法算式里的这个符号叫什么?叫乘号。乘号的写法是“×”,乘号像什么?乘号在写的时候,先写 “/”,再写“﹨”,学生书空。乘号在读的时候,我们读“乘”。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来表示。 这个算式读作:5乘4等于20 表示5个4相加 5个4相加还可以用乘法算式4 ×5表示 4 ×5=20 读作:4乘5等于20

  你会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了吗?下面几个加法算式请你自己在练习本上改写

  写完后投影展示交流

  (4)摆小棒

  现在每个小朋友都有一捆小棒,你觉得用3根小棒可以摆什么图形?三角形

  老师计时,看谁在规定的时间内摆的多,开始!

  学生摆图形,师:摆好了吗?你摆一个图形用几根小棒?摆了几个这样的图形?摆了几个几?一共用了几根小棒?把加法算式写到题卡上,再改写成乘法算式,集体交流。

  三、应用拓展 巩固乘法

  1、基础练习:

  ①、改写加法算式

  ②、做一做让学生先说一说图意,明确计算“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荡秋千?”的问题之后,独立填写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自己写的算式和想法。

  ③、游戏 老师每次拍4下,拍3次,老师一共拍了多少下?请同学写乘法算式。

  ④、延伸应用 :找一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

  (古诗中的字数)、(药片数??)、(小组人数)等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乘法,我们知道许多相同的数加在一起可以用乘法来表示,而且写成乘法特别的简便。我们以后还会学习许多有关乘法的知识,还会遇到更多的挑战。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运用自己聪明的头脑和灵巧的双手战胜每一次挑战,学到更多的知识!你们能不能做到?

  板书设计:乘法的初步认识

  4+4+4+4+4=205×4=20 读作:5 乘4等于20 4+1+4+1+4

  4×5=20 读作:4 乘5等于20

  2+2+2+2+2+2=12

  3+3+3+3=12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乘法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是学生学习了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后进行的教学,也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初始课,因此这节课就显得尤为重要。

  1、初步感知

  在准备阶段,我出示游乐场情景图来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同时让学生感到加数相同的情况在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有。

  2、引导探究

  主要是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通过列连加算式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加法与乘法的比较,帮助学生体验乘法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参与“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几个几”、“乘法算式”等数学知识的“再创造”,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3、矛盾引出乘法,认识乘法。

  这么多数加在一起,你觉得怎样?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以3+3+3+3+3+3=18为例,6个3,10个3,20个3呢?突出矛盾,计算不方便,学生讨论,老师板书出有代表性的想法。比较算式,你们知道数学家是怎么想的?板书:6×3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生可能问“×”叫什么?6从哪里来?3呢?乘号是加号斜过来的,因为乘法和加法有密切的`联系,乘法就是由这样的加法得来的,因此,科学家就把加号斜着得来的。怎么读呢?师领读6乘3,生齐读。

  4、改写算式,应用比较。

  在应用中培养学生的乘法意识。有效的数学教学应着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乘法意识作为数学意识的一种,在学生初步认识乘法时就应该进行培养。整堂课中,结合乘法知识的学习,始终注意培养学生自觉沟通几个几的生活经验和乘法的联系,让学生不断联系生活实际,用乘法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上完这节课我才发现并不像我想像中的那样好,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

  课后我想,如果不用书上的情境图,能不能让学生直接来一个摆小棒比赛呢?如摆三角形比赛,摆小树比赛,摆正方形比赛,摆小房子比赛??摆之前要明确要求,在规定时间里,比一比谁摆得图形又快又多!接着再来一个计算比赛:我们比一比看谁最先算出自己摆的图形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比赛。学生会说出很多个相同的数相加的情况,如3+3+3+3+3+3+3;4+4+4+4+4;5+5+5;6+6+6+6??教师可以再追问一次,如果100个4相加呢?给学生一分钟的时间,在练习本上进行计算,这时学生会“啊”的一声或者愁眉苦脸,这时教师还不讲乘法,问学生你为什么会“啊”?你怎么不算了呢?这时学生会说这样太麻烦,教师这时趁热打铁引入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表示。我觉得这样做,学生会更加清楚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乘法,乘法是怎么得来的,突破重难点会更容易一些。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7

  教学材料的重建,实现高效初步认识乘法的教学思考乘法的初步知识是本书第二版的内容。这一部分是乘法的起点,是进一步研究乘法的基础。乘法的本质是一个特殊的加法,乘法知识的增长点是相同的数字。因此,本教材的这一部分是让学生理解在特定情况下乘法的意义,认识到相同的数可乘以乘法和乘法是相同数目的简单方法,掌握乘法公式写和阅读,知道乘法公式每个部分的名称。当我准备课程时,我注意到新教科书的安排随着以前的教??材发生了变化。

  本节教材通过四个专题图实现教学目标:游乐园的上下文地图包含了丰富的相同数量的因素,为引进准备;实例1与学生玩图形展示了公式的加法,乘法的意义,乘法的意义,乘法的意义,乘法意义的意义;示例3给学生的初始感知乘法是相同数量的加法简单算法。这种安排不符合我的学生的条件,知识的融合不连贯,不顺利,所以我在教材中调整,删除和添加.nn具体做法是:直接与游乐园的情况和添加主题,在一个课程中完成本节中的所有知识点。首先,我显示情景地图的游乐园,让学生帮我安排秋季分组设计,在计算每个娱乐游戏号码,初始感觉一样加上这个概念。然后让学生比较几个加法的相同点,得到相同的加号和几个概念,准备引入乘法;然后让nnAnd让学生自己写这样的'加法,公式可以写多长时间写。我选择了两个学生写,一个公式是203加,一个是42 7加,我写的字更大,学生发现这些计算写起来不方便,如果更多多少黑板不够写?根据学生有的知识和经验,用组合数,椭圆,语言叙述等手段,但没有经历简单的数学美,那么导致乘法公式,和孩子用扭曲扭曲的语言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个参数允许学生知道乘法是从法律的加法,感觉乘法是相同数目的简单算法,然后知道乘法,乘法读写的方法和每个部分的名称。这样的部分(3类)知识点在一个go.nn最后,让学生重新加入公式重写成乘法公式,每个重写一个,应该审查一样加,几个,乘法公式读,意思,各部分的名称知识点。

  对于本次学生会议,我被鼓励提前学习和早期渗透,一些家长也非常支持。所以许多数学知识不一步一步,这也为我的有效教学奠定了基础,在教学实践中,我经常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来调整教学思想和教学过程,重组和激活教学内容,设计灵活性的教学结构,希望真正反映学生是学习的主题。当然,对于一些处于落后状态的学生,我的教学方法不合适,需要跟进补偿。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8

  根据新课标要求,课堂教学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去学习,而不是老师单向地灌输,学生被动地去学,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有意识地朝着这个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一、引导学生探索

  本学期,我上了一次公开课——《乘法的初步认识》,这节课我尝试着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在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中,能够真正发挥他们的主体地位。

  《乘法的初步认识》这节课是一节概念课,如何让学生掌握乘法的意义是本节课的重点。

  学生因为是第一次接触乘法,也许部分学生在平时有听过,但是乘法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对于他们来说完全是一个全新的知识,因此在引入乘法时我做了很多铺垫。新课标也指出,学生的学习必须是建立在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所以一开始就是通过情景图的引入,让学生去观察图意,然后再列算式,这里我只是做一些引导,写出第一个多个相同加数的算式时,然后就问学生:“你会列这样的算式吗?”学生马上就能仿照列出来,这样使学生对相同加数的.加法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

  第二步让学生用小棒来摆图形,摆之前提出要求,然后放手让学生去发挥,这样比单调地看课本有趣得多,大部分同学都能按照要求摆出许多种图形,并且课堂气氛轻松,学生是乐在其中。其实设计看图和摆小棒的教学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强化相同加数的概念,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事实证明,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动手操作这样的探索实践活动,使他们对后面的学习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更有利于课堂教学。

  二、注重口头叙述

  同样还是《乘法的初步认识》这节课,在这节课的设计上,我一方面注重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另一方面,也关注了学生的口头叙述。既然是要将课堂交给学生,当然不是只有老师的声音,应该更多的是学生的声音。这节课我更多的是让学生自己交流想法,说对了马上给予肯定,不对就让其他同学给予纠正,其实学生通过这种交流就是将自己的已有知识经验和新知识进行有机整合的一个过程,而且让他们自己去判断问题的对错,纠正错误这样的方式,会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存在感,让他们觉得自己是这个课堂中重要的一份子,使其有兴趣加入到这个学习活动中。

  三、独立探索与口头叙述相结合

  《乘法的初步认识》在新课之后,我还设计了相应的练习。练习划分了3个层次。第一层:让学生读出乘法算式,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对乘法的认识;第二层:学生看图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让学生能够顺利地由加法过渡到乘法;第三层:不同的视角,写出不同的加法算式,然后再列乘法算式,并让学生说出乘法算式的意义。在练习中,我注重采用的是独立探索和口头叙述相结合的方法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学生的学习探究和口头叙述并不是两个独立的教学方式,它们之间是有联系的,其实在教学新知识时就已经表现了出来,但是在练习中表现的更为明显而已。新课后的练习完全是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然后学生自己评价交流,在这里老师只要学会倾听就可以了,同时还可以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掌握本节课的知识。我发现在练习时,学生很喜欢自由的评价交流,这里只要适当做好课堂调控,学生完全可以按照教学要求进行有序学习。

  四、让学生学会表扬

  让学生学会表扬其实很重要,尤其是在低年级,当学生获得全班集体的表扬时,对于他们来说是莫大的荣誉,有时是比老师的表扬更有作用,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喜悦,这也是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动力,所以在课上我会时常引导学生集体去表扬同学,通过这样的赞扬方式,有效地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这节课我尽可能多的将课堂交给学生,让自己扮演一个引导者的角色,虽然有很多地方还不是很成熟,但是通过这些教学活动的设计,我深刻地理解,学生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实在是有着天壤之别,因此让我更加认识到“将课堂交给学生,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朝着这个目标努力,让学生对学习是真正乐在其中。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9

  今日,教学完《乘法的初步认识》后,有这样一道练习题,将6+6+6+6+4改写成乘法算式,大部分学生作出:(1)6╳4+4;(2)6╳5-2;出乎我意料的是有一个同学是7╳4;我立即表扬了他,并且惊叹于他的聪明,从这件事中,我们教育工作者难道就得不到一些启示吗?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传统单一的',依靠性的学习方式,转向现代的学习方式,即要提倡学生进行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

  今后的社会,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在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如何去掌握知识,就是学习知识的本事,作为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的本事,而不是一味的研究如何把自我的或书本上的知识经验传授给学生,当一个新知识,新问题出现时,他们就会用自我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去分析、解决,并不是简单地被动理解。就如刚才那位学生,他根据今日所学将6+6+6+6+4直接改写成7╳4。所以,我作为教师要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用自我的学习方法和方式来学习新知,把新出现的知识或问题和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整合,从而拿出解决新问题的方法,教师在此过程中起到的只是一个促进者、组织者的作用,我们学生的潜力的巨大的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0

  4月27日,春雨细细,清风习习,于华静老师来到我们钦村小学,参与了我们钦村小学低年级数学组的集体教研与磨课活动。本次磨课活动中,由我执教了《乘法的初步认识》,课堂之后,大家聚在一起,对这节课进行了评点。于老师、耿老师和全体教研组老师的精彩点评,像窗外的丝丝细雨,润人心田,催人奋进。

  一、“生成”,需要“水到渠成”。

  本节课中,我利用了课本中的变魔术的情境,当魔术师变出8串葫芦,让学生动手写算式,来体会写加法算式的麻烦,从而让学生动脑思考,去创造一种新的写法,既能看出是8个5相加,写起来有比较简单。可是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写出8个5相加并不觉得非常的麻烦,因此,学生并没有产生创造一种新的写法的需要。所以,这个环节可以加上一句话:“如果魔术师变出了20串呢?变出100串呢?你还想用加法来表示吗?”当这个问题出现,孩子的脑海里自然会想象出算式写起来会有多麻烦,从而产生想要创造一种新的写法的必要性。

  二、“生涩”,教师引领当做“润滑油”。

  乘法的意义在本节课以至在整个乘法的学习中的地位可以说是举足轻重的,尤其是在孩子第一次接触乘法时,感受、了解乘法的意义是必须的。所以我设计了当出现用乘法算式5×8表示8个5相加时,让孩子联系着上面的连加算式说一说乘法算式的.8是从哪来的?5是从哪里来的?其实,很多孩子心里还是很明白的,5就是加数,8就是加数的个数,但是孩子并不会说的特别规范,只能说出大致的意思。今天上课有个小姑娘起来说5就是上面加起来的数,8是8个5,当孩子说完,我没有及时给与评价,而是希望有说的更好的孩子能说,导致和这个孩子想法相同的孩子不知道怯场了,不知道该怎么去说了,出现了冷场。于老师告诉我,这个时候,应该及时给孩子肯定的评价,让其他孩子知道这样的理解就是正确的,并且老师的语言规范的示范一遍,下面再找孩子说的时候就比较顺利了。

  三、“比较”,需要去同存异。

  到底什么样的算式能用乘法算式来表示?这也是一个值得让学生思考的问题。本节课的设计,是让学生观察右边加法算式的共同特点,去发现什么样的算式能够用乘法算式来表示。由于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小,智力水平有限,孩子们看到一堆不同的算式在一起,很难通过表面看本质,看出来这些算式的加数是相同的,但是让孩子找不同就比较简单了。所以本环节修改为在孩子把一些相同算式转换为乘法算式后,加上一道加数不相同的加法算式,这时候孩子就有了疑惑,从而质疑,产生认知上的矛盾,这时候再去问什么样的算式能写成乘法算式就比较容易回答了。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教学的路还很长,还有很多教学上的东西等待我们去学,去用。在这条路上,钻研就是进步的金钥匙,思考就是进步的催化剂,用心教学,用心思考,总有一天,也能桃李满天下!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1

  今天上完这节课,有些欣慰,也有些失落。

  成功之处:创设生动活泼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通过学生动手实践来摆出相同的`图形,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并初步认识相同加数,以及相同加数的个数,帮助学生理解这节课的重点。通过男女生比赛,抽盲合比赛来巩固新知。

  不足之处: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学效果还不够好,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改进措施:课堂上多关注学生的表现,多听听学生的反馈信息。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2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乘法的初步认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认识乘号“X”,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初步理解;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及良好的学习习惯。根据这节课设计时用游乐园场景图导入,吸收学生注意力然后引出相同加数的'加法算式。

  在新授时,多次强调几个几相加,就是几乘几。引出相同加数乘个数。最后在巩固练习的环节,设计了看图填空为了让学生明白“份”“组”的概念;在花儿朵朵开的环节,难度逐渐加深,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在找朋友环节,再次加深加法和乘法之间的联系。在设计课时,我们教研组也是帮我改了进行多次,刘老师也帮我争取每个环节都做好。但我在实施时,如果设计按8分来说,我只做到了3分。首先从我的导入部分来说,我的PPT新颖度不够并且语言表达也不够出彩并没有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新授部分,讲的速度过快,学生还没反应过来已经进入下一环节,并没有因势利导而是牵着学生走,程度好的学生可能已经掌握,中等程度的学生还没理解。知识点没有讲透讲深刻。

  在巩固练习环节花儿朵朵的时候出现失误,没有给还学生准备奖品,所以学生积极性没有得到激发。找朋友的环节时间设置太短,没有让学生真真体会游戏的快乐。由于自己对课堂时间把握不住导致出现离下课还有十分钟的时间的失误。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第一自己急于求成,赶时间。

  第二,备课还是不够充分不能灵活把控时间。

  第三,心理素质不强,一紧张就慌了阵脚。再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一定会注意。

  同时在听其他老师讲课时,我学到了很多的东西,普通话标准,讲课有条不紊,课件和教学设计都很精心都是值得学习的,我会时刻反思为什么同样都是青年教师人家咋都那么优秀。通过一次次磨课再次过程中我真的学到了书本上没有的授课技巧,这次比赛对我的锻炼和磨砺很大,虽然我讲的不好,但要感谢我们教研组和刘老师对我的一次次耐心的辅导!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3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乘法部分的起始课,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的基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要使学生亲身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初步感知乘法的含义;培养团结合作精神,并在合作探索乘法算式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认识乘号,知道乘法算式的读法;最后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为达到以上的教学目标,我在教学设计时,从创设学生喜欢的情境入手,通过游览儿童公园,让学生观察活动项目中的每节车厢的人数都是相同,初步感知相同加数这个概念。接着让学生观察例1的图形,并思考每个图形用了几根小棒,放了几个图形,一共用了几根小棒,得出相同加数连加和不相同加数连加两种加法算式,通过让学生观察、探究,得出相同加数,连加算式可以说成几个几,从而为乘法的引入垫定基础;然后凭借学生的已有知识,引出乘法,并让学生说说乘法算式中的每个数字相当于加法算式中的哪个数,明确乘法的意义,最后通过练习,巩固本课中的知识点。

  成功之处:

  引入自然,巧妙地应用了安伊迪的算式6个6相加,引出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个课题;对于讲解乘号和积的来历比较细致。不足:激励性语言有点欠缺,引导语言不够精炼。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4

  是乘法部分的起始课,也是学习乘法口诀的基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经历乘法的产生过程,初步感知乘法的意义,同时通过简单实际问题的解决,感受乘法的应用价值。在教学设计上我力图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自主探索、体验成功、主动发展和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使课堂有效性得以充分体现。反思以上的教例,我觉得有以下四点体会:

  一、充分发挥教具的作用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在二年级的数学课堂中,教师应该利用学生现成学具袋中的教具,让学生在课堂中借助实践操作来理解数学概念、数学算理等。学习认识乘法,我让学生边摆小棒边数出几个几相加,这样的操作能帮助学生很快说出乘法的结果,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即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在例2、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的教学中,我让学生用小棒代替小鸡、钢笔、花和圆片等等,让学生借助小棒先摆一摆,说一说几个几相加,再进行独立思考,并填写。我发现学生通过摆小棒操作,能熟练说出乘法算式的答案,学生尝试到操作的快乐,他们乐于通过实践操作进行数学练习活动。在一些数学练习中,经常碰到一些带有操作图示的题目,而有些学生解答这些题目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我们教师多提供加强让学生进行学具操作的机会,必要时进行学具方法的指导。

  二、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几个几”。

  首先组织学生按群数出鸡和兔的数量,列出连加算式,对几个相同数连加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再让学生人人动手操作圆片,将刚刚形成的感性认识加工成动态表象,在亲自操作中体验几个几;然后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花片,分别列式求数量,在比较中进一步理解几个几的实际含义。教学中,学生通过看图数数→操作体验→比较感知,在鲜活的具体情景中初步建立起“几个几”的表象。

  三、在强烈反差中感知求几个几用乘法写比较简便。

  由于学生是初次认识乘法,再加上未系统学习乘法口诀,学生暂时尚不能体验乘法计算的简便。教学时通过创设对比强烈的情境,从“4个2”到“8个2”,再到“100个2”,让学生实际列式并数一数、写一写,让学生在具体的数和写的过程中体会到求几个几是多少,有时用乘法写算式比较简便,为今后进一步感受学习乘法的必要性打下基础。

  四、在应用中培养学生的乘法意识。

  有效的数学教学应着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乘法意识作为数学意识的一种,在学生初步认识乘法时就应该进行培养。整堂课中,结合乘法知识的学习,始终注意培养学生自觉沟通几个几的生活经验和乘法的联系,让学生不断联系生活实际,用乘法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课末,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乘法现象时,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丰富想象,说出了许多有趣的乘法现象。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乘法意识潜移默化地得到了培养。

  整节课,学生的活动基本上是在教案的预设中进行,但是从练习的情况来看,发现问题还是不少,如部分学生对乘法结果的由来比较混淆,有的同学甚至会把4乘2算成4加2,因此我们在处理这部分教学时,还是要引导学生考虑加法算式2+2+2+2=8,为了简便,我们把这样的4个2相加表示成乘法4乘2或2乘4,其加法和乘法的计算结果是一样的。还有一些比较后进的学生,看了图还是不能正确的写出图中有几个几,我就让他先在图的下面先写好有几个,在每个图的下面都写好数字,然后再来数一数有几个相同的加数,再来写出几个几。还有学生碰到《补充习题》第2页中的画几个几时,错的特别多,把2个5画成5个2,学生对于几个几还是没有理解,可以看出我们在备课时,对于教材的理解和学生的学情分析不够全面。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5

  最近我们学了与乘法有关的内容,孩子们是第一次接触乘法,之前都是加法和减法,在接触乘法的时候,他们感到新奇有趣,而且是渴望去学习乘法的,我非常开心。

  在备课的时候,我很认真,因为我想带给孩子们最有趣,并且最有意思的课堂,但现实和想象总是有一些差距,第一堂课内容不是很多,主要是带着孩子们去充分的认识加法算式和几个几,所以孩子们也很开心的,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可等到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内容的'难度有点提升,孩子们发言的频率变低了,举手的人也变少了。这一点是我不想看到的。

  孩子们知道乘法口诀是什么,但是当我问三四十二什么意思的时候,孩子们有些迷茫了,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这和平时上课也有关系,前一段时间在课堂上,我让孩子们说话的次数少了,大部分时间都是我在说,孩子们回答,回答的问题都是一些有固定答案的问题,对于有开放性的问题,都是孩子们简单的说一说,最后我来进行总结,才导致现在他们有点说不出来,这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给孩子们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说出来自己的想法,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去认识惩罚的意义,明白乘法的作用,能够去用乘法解决问题。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0-20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5篇04-15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5篇09-23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04-14

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07-08

《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11-13

乘法初步认识说课稿12-28

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05-12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