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小数互化教学反思

时间:2022-06-24 20:00:29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分数、小数互化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分数、小数互化教学反思 ,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分数、小数互化教学反思

分数、小数互化教学反思 1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是学生在学习分数、小数的意义和分数、小数的读写法后学习的。理解和掌握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方法,不仅可以沟通分数和小数的联系,深刻理解分数、小数的意义,而且为分数、小数的混合运算打好基础。学生在四年级下学期学习小数的意义时,已经知道小数表示的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实际上就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因此,我在设计上体现“从学生的设计出发,为学生的发展而预设”的原则,通过“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总结方法,知识运用”等环节,逐步推导归纳出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从而发展思维能力,提高学习能力。

  一、创设情境,体会分数和小数互化的必要性

  分数和小数的大小比较以及分数、小数的混合运算,常常要把分数化成小数,或者把小数化成分数。教学中,通过简单情境的创设与一组小数和分数的大小比较,使学生感受到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常会遇到这样比较分数大小的实际问题和分数、小数的混合运算,体会分数和小数互化的必要性。

  二、找准学生的认知起点,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

  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这些旧知识,找准学生的认知起点逐步把学生引入到知识的最近发展区,制造认知上的冲突,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并在知识的升华处进行适当的启发、引导,让学生在讨论、交流的研究中找到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实现自主学习。教学中,小数化分数和分数化小数都采用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特别是分数化小数采用男女大比拼的形式,既激活了气氛,又让学生在比赛的过程中领悟到男女赛题的不公平,因为男同学的赛题是分母是10、 100、1000…的分数和分母是10、100、1000…的因数,而女同学有些是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学生在尝试中发现不同的方法,并使学生体会根据具体分数的不同情况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转化。

  三、选择多种方式,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知识体系是一个和谐的整体,是一个有内在联系的逻辑结构系统,而不是一个个概念、一块块知识的简单堆砌。当学生能将数学知识构建成网络时,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会深刻且牢固。数学教学要注意引导学生把握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本课中,教师多次通过图示、数线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分数和小数之间的相等关系,沟通了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本节教学中,分数和小数的相互转化,沟通了分数与小数的联系,既使学生对已学的数学知识加深了理解,也让学生认识到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这一辩证法的观念。

分数、小数互化教学反思 2

  互化的教学,为以后分数、百分数混合运算和解决问题的教学铺平道路。

  为了给学生打下结实的基础,我把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进行单独教学,知识相对简单,知识点较少,这样设计不可使学生混淆互化方法混乱。而更好的区别于之后要学的分数与百分数的互化。

  教学设计中,首先做好巩固旧知为学好新知作铺垫。

  巩固旧知我安排了3个训练内容

  1、把小数化成分数(0.37、2、3、0.125),

  2、把分数化成小数(7/25、37/100、219/100);

  3、把百分数改写成小数(9/100、34/100、324/100、3.8/100)。进行此环节关键是要学生说说是怎样进行转化的,目的是让学生回忆起以前学过的转化方法,再次明确小数的意义,这些和百分数的转化有密切关系。

  学习新知时,把0.24、1.4、0.123这组数化成百分数时。让学生参与到转化的过程中,从过程中分析比较小数0.24、1.4、0.123和百分数的分子24、140、12.3有什么不同。学生就会脱口而出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就是百分数的分子。从而归纳出小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数。学生参与了学习的过程,从实践中探究了知识。百分数化成小数,分数与小数的互化也是采用学生参与实践,然后共同交流归纳的.方法掌握转化方法的。这种方法有益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上。

  课堂教学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在“堂堂清”测试中,学生的测试正确率和计算速度还不是很理想,特别常见的是小数和分数的互化计算的计算速度和预想的还有些差距。大大影响了学生的计算能了。我就让学生记住一些常见的分数与小数转化。如1/2=0.5 1/4=0.25 3/4=0.75 1/5=0.2 2/5=0/4… 1/8=0.125 3/8=0.375…1/20=0.05 1/25=0.04。有些比较难记的我又教给学生简单计算的方法。如:0.15、0.35、0.45、0.55…这些数都是0.05的3、7、9、11…倍,0.05化成分数是1/20,这些小数里就分别有3、7、9、11…个1/20。所以化成分数就是3/20 7/20 9/20 11/20…也就是小数部分是5的多少倍,这个数就是二十分之几。同样,3/20 7/20 9/20 11/20…化成小数只要分子乘5作小数部分就可以了。再如0.04 0.08 0.12 0.16…和1/25 2/25 3/254/25 …的互化也可以采用以上的方法。

  采用了此方法后,果然提高了学生的计算速度。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是我收获颇丰,数学教学不禁要做好课堂教学,而且要及时的检测发现问题,及时的补救和提高。

分数、小数互化教学反思 3

  这应该是我改革的第一课了。

  首先,我让学生将课桌调成小组的形式。到底是训练了几次,现在调起来速度还真挺快,30秒钟就搞定了!

  接着我在黑板上出示要求,先自学课本80—82页,有不懂的问题再小组交流,争取在组内解决。提完要求学生就开始学习了,我则开始巡视检查。

  诚如有的专家所说,小组合作并不是拉拉桌子就解决了的。在学习的过程中,知道自己该如何去学习的同学并不多,其中更是有觉得好玩乘机玩玩做做小动作的,还是有类似于乘机起哄,会的题目也要去问,乘机讲几句废话。比如说杨富强,一直问臧静分数除不尽怎么办,实际上书上写的很清楚,他就是不去看书瞎找茬!我想,这可能是一开始都会遇到的情况,所以我就停下来,对孩子们重申了一下要求:先自己看书自学,准备好笔和草稿本,需要写的自己写一写,算一算。做到自己真正不懂的题目再向旁边同学请教,我将严格检查违纪和乘机捣乱的同学,这样纪律好多了,但却也有组内也解决不了的问题,比如小数化成百分数,中间出现了分子是小数的情况,就都不理解了,说为什么会这样呢?

  本来这个环节我的预设是15分钟左右,实际上花了20多分钟,究其原因,主要是孩子们对这种学习方式还不适应,没能很好的进入状态,直接进入主题,而我又停下来两次提要求维持纪律,肯定也要耽误一写时间的。

  接下来就是检查小组学习的效果,前面的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比较简单,大多数学生掌握的不错,在总结规律的.时候大多数学生也能很快的发现,但并不排除个别不懂不会的情况。在检查两个组中均发现有做错的同学。在与分数的互化中我讲的比较详细,虽然是提问学生回答,但我还是按以往的思路来讲的,因为我担心有学生不理解,特别是刚才检查时发现很多学生这一部分还没有完成,再放手一节课就得按两节课来上了。因为前面时间花的过多,所以这个内容讲了以后就没有时间练习了。

  后来的辅导课时间做补充习题,我就让学生一起练习,在后来反馈的时候发现,小数与百分数的互化错了几个,错的不多可能与内容相对简单有关,但分数与百分数的互化错的就比较多,尤其是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像0.6%这样的都能错一半,我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总结得失:学生知道可以这样来学习了,下次在课前一定要把要求强调到位,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加强检查和调控,注重学生习惯的培养。

  不得不说的:随后杨虎的作业错的一塌糊涂,我哦找过来单独订正,订正完了杨虎说都懂了,这下订正很有收获,我问他课堂上呢?他说,课堂上他听一点都没有听懂!我听了这话简直要晕倒了!我这样调座位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想让这样一些基础薄弱的同学有一个直接的指导者,但如果这样的一些孩子自己习惯不好,在课堂上自己不去学不去问,别的同学也是没有办法帮助他的,万一因为自己本身成绩不好再把注意力放到别的方面可就与我的设想背道而驰了。那可就真是得不偿失了!看来,其中的问题还真是不少,在以后的教学中还真要注意这把双刃剑!

分数、小数互化教学反思 4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小节中的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的例1例2,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百分数的意义,明确了百分数与小数之间的联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和规律,即百分数化成小数、小数化成百分数,还要向学生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百分数与小数之间的互化,既是百分数与小数之间联系的具体体现、扩展与深化,又是便于百分数和分数、小数之间的比较,便于百分数、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计算的基础。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就为后面学习百分数的的计算和应用创造了条件。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的必要性,能正确熟练地进行互化方法。2、使学生总结和分析小数、百分数互化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分析比较能力。3、使学生学会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方法,并能熟练运用。教学难点:探究归纳百分数与小数地互化方法,弄清其推理过程。

  这节课的内容难度不大,在考虑教学策略的时候,我把重点放在学生自主发现方法,完成知识的迁移,同时利用练习来巩固学生对百分数和小数互化的熟练程度。

分数、小数互化教学反思 5

  教学反思:本课教学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的方法,主要是运用了分数和小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关系、分数的基本性质等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首先复习给学生新知识的学习作了铺垫,探索分数化成有限小数的规律,对学生认知起点的把握非常重要。建立好这个起点,学生很快感悟到分数化有限小数跟分母有关。在教学中,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差异,抛出的问题,给他们提供交流各自想法的机会,沟通、交流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首先,复习的设计,使师生互动唤起学生对小数的意义,为学习新知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是小组活动使学生处在自由、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同学们在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中获得知识。及时给予鼓励性的语言,促进了学生主动的发展。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小数化分数时,还是存在不约分的现象,没有把分数化成最简分数;在分数化小数时,除不尽的根据四舍五入法保留小数位数,由于我的疏忽,对学生的能力估计太高,难易程度不能针对全班学生,数据过大,导致部分学生越着急越做不出来(出现错误),甚至影响到语言的表述,忘记写约等号的现象。

分数、小数互化教学反思 6

  【内容摘要】: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教学反思从根本上反思了本课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最后用叶澜教授的一句话来呼吁教师写教学反思,不要再让教学反思再流于形式。

  【关键词】:反思 教学 提高 效果 启示

  本节课的内容是分数与小数的互化。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方法。并能正确熟练的把分数化成小数以及把小数化成分数。本课是在学生知道怎样把分母是整十、整百、整千的分数转化为小数,理解了分数和除法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我感觉新课前的“小数的意义”的复习设计的较好,即:小数可以表示成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在复习中,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唤起学生对小数的意义的回忆,为学习新课打好基础,同时也为后面的教学环节设计了梯度。学生会自然而然地把所要学习的内容与小数的意义联系起来,从而认识到小数与分数内在的联系,为知识迁移做了充分的准备。在教学方法上,我主要采用了讲授法和演示法,通过教学课件让学生学习到分数和小数互化的全过程,直观在展示出了教学步骤,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做练习时兴趣较高,提高了练习的效果和练习题的正确率。再一个成功之处是: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课上,我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通过一个个

  活动来总结小数化成分数、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达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还加深了学生的记忆。在教学过程中,我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畅所欲言,尤其是学困生,对学生的发言及时地进行评价,对个别学生还用了鼓励性的语言,促进了学生主动的发展。

  本课的不足之处有两点:一、在小组互动学习中放的太开了,课堂秩序有点乱,对已经讨论出来的结论并不能用准确地表述出来。最后由我来总结出了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在这里我有两个疑问,教师能不能替学生总结方法?能不能通过适当的诱导让学生用准确的语言总结方法?二、我对学生能力估计太高,练习题的梯度太大,优等生勉强能做出来,而中等生和学困生感到力不从心。

  总之,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而课后的教学反思有时比备好课更重要。叶澜教授曾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观察身边的一些同事,真正写教学反思的很少,有的只是潦草地写几句应付学校的检查,并没有写出自己在课堂中的成功之处和失误之处。不要再让教学反思流于形式,但愿本文能给你一些启示。相信坚持就是胜利。

  本文在20xx年康乐县教育教学论文及案例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又于20xx年3月22日登于《临夏教育之窗》第五期第三版。(姬守锋)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课堂学习参与度

  现代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都告诉我们,教学效果的优劣是由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程度来决定的。而在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应更多重视有效参与。所谓有效参与是指学生有明确的学习动机,参与的活动具有交际性,通过活动收到明显的学习效果。按照参与活动的方式分类,有效参与可分为行为参与和思维参与两类。通过回答问题,分组讨论和表演等动作行为参与的课堂教学活动形式,称为行为参与。学生的思考、讨论、争论和写作等活动都属于思维参与。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是知识内化的必要条件,参与的程度是衡量课堂教学效率高低的重要标准。

  一、转变师生角色,建立平等关系

  放弃外在性权威,努力形成知识素养与人格魅力为内容,以与人为善,和蔼可亲为外部特征的内在性权威,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因为人在自由、宽松、和谐的环境中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如果学生处在自由、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中,就能使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保持最活跃状态。因此,教师要善于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诱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构建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创设拼搏竞争的氛围。给学生一个舒展灵性的空间,有了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同学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成绩好的同学乐于助人,在助人的过程中主动获取新知识、形成新能力;成绩差的同学虚心求教,在求教的过程中主动增长知识、增长能力。而有了拼搏竞争的氛围,就会互相激励、人人争先,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的风气就会形成。 我想和谐的课堂应该使学生具有以下四感:

  (1)安全感(心理安全 心灵自由)

  (2)胜任感(如我努力 我自能行)

  (3)成就感(学有所获 高效最好)

  (4)愉悦感(心情舒畅 乐在苦中)

  二、带着激情走进课堂,奠定和谐课堂基础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感染力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因此教师应控制自己的情绪,以自身良好的情绪状态去影响学生。如果一位教师愁眉苦脸地进入课堂,可能使学生原先高涨的情绪像潮水一样退去;相反,如果一位教师以高昂饱满的情绪进入课堂,将会使学生感到轻松和愉快,从而给和谐数学课堂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教学中还力求语言的生动幽默,运用恰当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化抽象为形象,化陌生为熟悉,使语言本身具有形象美和艺术感染力。只有在平时课堂教学中不懈追求着教学的艺术性,努力提升自身的感染力,才能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永不枯竭。

  本文在20xx年康乐县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活动中荣获三等奖。(姬守锋)

分数、小数互化教学反思 7

  分数、小数互化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之上进行教学的,它为后面学习分数、小数、百分数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我是这样思考设计的:

  一、学生的认知起点在哪里?

  学生认知起点的定位,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学生自主思考的空间。因此,教师对学生认知起点的把握,就显得尤为重要。探索一个既约分数化成有限小数的规律:分母只含有素因数2和5。第一次和第二次试教,,学生都不能找出一个分数化成有限小数还是无限小数跟分母有关?我想,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给学生一个好的认知起点。学生都选择:“分子除以分母”的方法化成小数,老师也没有要求学生用第二种方法化成小数。一个有限小数都能化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这是学生探索这个规律的认知起点,而他们没有这个起点,如何让学生探索这个规律呢?课后黄老师向我指出这个问题。重新备课,所以在后来的课中我请学生用二种方法把分数化成小数并板书。给学生建立好了认知起点,学生很快就感悟到分数化成有限小数跟分母有关。

  二、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课后有部分老师认为,一个分数化成有限小数还是无限小数跟分母有关?直接告诉学生。我认为这还是有待商榷的。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难道我们就这样直截了当的告诉他们吗?数学家吴文俊先生在谈21世纪的中国教育时曾说过的一段话:“学校所给的数学题目都是有答案的,已知什么,求证什么,都是清楚的,题目也一定做得出来。但是到了社会上,所面对的问题大多是预先不知道答案的,甚至不知道是否会有答案。”这就需要老师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学会处理各种实际数学问题的方法。课堂中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规律,更重要的是需要掌握解决难题的能力,掌握遇到实际问题如何解决的能力。我们应该让学生的视角从狭窄的思维中解放出来,更多地提供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解决难点,让学生在亲身经历活动中的各种问题,不断尝试,不断探索,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有钻研透教材,才能预设课堂教学活动。

  课堂教学活动是可预设,但课堂教学又是生动地、有些是无法预设的。所以我们只有钻研透教材,那么学生才会按照你预设教学活动开展。例第二部分的12个分数都编教材的专家精心挑选过地,不能随便的舍弃。如9/16开始我想这个分数计算的.结果是四位小数,学生计算太麻烦就把它舍弃。可后来听了紫阳小学卢老师的课后,我知道其实这个分数是缺一不可的。首先它可以复习我们五上学的内容:怎样判断积的末尾有几个零?(看这个数可分成几队2和5,它就有几个0)所以在课前应做一些分解素因数的题。其次它能化解难点:把9/16用第二种方法化成小数,先要化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只要他能把这一题能化成分母是100000的分数。那么后面“一个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还是无限小数跟什么有关?”这个大难题就迎刃而解了,探索分数化成有限小数的规律:分母只含有素因数2和5。也就水道渠成。课后听了于老师的发言,发现这题还有一点没有挖掘出来。根据2和5派队的个数,我们还能马上知道它是几位小数。这里又可以分成二种情况:第一种只有2或只有5,根据2或5的个数确定小数的位数:第二种有2又有5的,根据个数多的来确定小数的位数。看视很简单的一道题,其实它有三个作用。复习学过的知识,化解今天学习的难点,探索了规律。我想,如果能这样吃透教材,那么怎样生动的课堂都能驾驭。教学任务也肯定能完成,再也不会叫时间来不及,内容太多了。

分数、小数互化教学反思 8

  例9中比谁用的彩带长,实际上就是比较0.5和 3/4的大小。课堂上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大家比较0.5和 3/4的大小。学生反映比较热情,归纳学生的发言,学生想出了五种方法 ,比我预料的多。归纳这些方法,主要体现了两个方面,一是联系分数的意义来比较,二是把分数化成小数再比大小。从学生的反馈情况看说明学生对分数的意义理解的.还是比较到位的,有了之前分数同除法的关系这一知识点,把分数化成小数,学生也已理解并掌握。对照比较,不难发现,把分数化成小数后再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比较方便,而且简单,易被学生接受。这一点可以从之后的试一试中也能体现,只是除不尽的要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值,注意约等号的使用。因为除不尽的往往都是循环小数,也有学生说保留三位小数,不一定要除到第四位。我很欣赏学生们有这样的想法,不拘一格,不局限于书本,不盲目地服从,多给他们一点时间和空间,有时也会有意想不到的喜悦。

  例10就是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化成分数。因为学生有小数的旧知做基础,这题我完全交给学生自己来解决。整堂课下来,我感觉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学会利用旧知自主学习新知识,充分发挥知识的正迁移作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这是我在这节课中,学生在互动学习里放得太开,学生的兴趣有点收不回来了。呵呵,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应该加强课堂驾驭的能力。

分数、小数互化教学反思 9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不仅可以沟通分数和小数的联系,深入理解分数、小数的意义,而且可以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例9通过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产生把分数化成小数的需要,再教学把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这里,改进了过去只介绍单一的一般算法的做法,让学生在不同方法进行比较的过程中自主探索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

  学生在四年级下学期学习小数的意义时,已经知道小数表示的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实际上就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

  利用这一基础,教材通过例10,教学小数化分数的方法,即根据小数的.意义,直接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再化简。

  在教学中

  1. 关注算理,关注过程,促进理解,掌握方法。

  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关注算理,让学生经历依据已有的基础知识导出了方法的过程,有效地促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算法。这有利于减少互化时的差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2.关注互化结果,促进有意识记。

  一些常见的分数、小数互化值,在现实生活中,以及进一步学习中经常会用到。因此,我们一方面反对过度训练,死记硬背;另一方面又应当提醒学生有意识地通过练习,逐步记忆1/2与0.5,1/4与025,1/5与0.2,1/10与0.1,1/8与0.125,3/8与0.375,5/8与0.625,7/8与0.875等互化结果。这样既有助于提高练习的有意性和意识监控,也有利于增强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不过我想这一课时能不能在分数的基本性质和通分知识学生掌握以后再来学习,这样解决问题的策略更多,分数与小数互化的知识体系更全面些。

分数、小数互化教学反思 10

  学习完百分数的意义之后,紧接着就是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互化的教学,为以后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教学铺平道路。教材中没有先给出互化的方法,而是直接提出“怎样互化”的问题。因此我在教学中,先引导学生回忆小数转化成分数的方法:一位小数化成十分之几,两位小数化成百分之几,三位小数化成千分之几……然后提示学生再把这些分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写成百分数的形式。

  因为学生对于小数转化成分数的方法早已经掌握,而转化成百分数只是再多了一步,因此学生掌握较快。而在接下来的`百分数转化成小数的过程中,我原先的教学设计是先把百分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然后再化成小数。但是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直接提出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再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就可以了,既然学生已经找出规律,因此,我就直接改变了我的教学过程,就让发现规律的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找到规律的?再小组讨论一下小数转化成百分数有没有规律,这样一来,学生更加主动,而且规律的发现也是由学生来完成的,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很高,因此在接下来的巩固练习中,学生完成得很投入。

分数、小数互化教学反思 11

  教学的得失:

  1、分数和小数的互化这部分知识,主要是运用小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基本性质等来学习的,所以一开始的复习给学生们新知识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让学生们能够顺利进行新知识的'学习。

  2、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比较恰当。课上,通过小组合作、分析、讨论、总结等,使学生明确了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方法。

  3、把课堂教学放手给学生,学生们在预习中积极探索,变枯燥为兴趣,变新知为熟知,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由于时间安排充足,所以例1教学过程比较详细,例2的时间就不是很充足了,挤占了练习的时间,练习量减少了。

  学生自主性的表现:

  1、大部分学生在课下能够认真预习、积极动脑,课堂上积极举手,参与到新知识的学习中来。

  2、大部分学生通过预习能够突出重点,找到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有的同学甚至不局限于课本,积极探索,找到了更好的方法。

  3、个别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还是比较被动,需要积极引导,教师对个别优秀学生能力估计太低,练习题的梯度太小,好学生的潜力还没充分发挥出来。

分数、小数互化教学反思 12

  百分数和小数、分数的互化的教学在教材上把它们安排为两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第二课时学习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教学上安排的内容不太复杂、教学环节清楚,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我觉得学生完全可以再一节课中掌握这些知识,所以我将教材上安排两个课时的内容整合为一节课。

  本节课的设计也正是围绕三者之间的联系进行教学的。通过比较大小来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层次上,我将本节课要学习的新知分为两大板块来进行教学。第一大板块为百分数小数的互化,第二大板块为百分数分数的互化。教学目的清晰明了。

  教学中我努力做到了以下几点:

  1、放手让学生根据已有的旧知来联系新知,构建新知。

  如学生在学习小数转化百分数的过程中,汇报时有的学生利用小数的意义,联想到百分数的分母固定为100,进而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从而达到解决小数转化百分数的目的。也有的学生根据百分数和分母是100的分数的联系,想到小数化百分数,直接将小数点往右边移两位并添上百分号。学生汇报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小数和化成的百分数,比较小数化百分数的两种方法。通过比较学生发现,把原数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两位,再添上百分号,将小数化成百分数的这种方法直接好用。在这个知识的学习中,学生经历了思考,反馈,讨论,并进行比较、分析,最终得出小数化百分数的最简方法,从而完成小数转化百分数的新知构建。

  2、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主动积极学习。

  课堂上,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能更好地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尽情地发挥学生的思维。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跃,当每一位发言的学生在说出小数与百分数的互化方法时,我又适时给予表扬,学生的表现欲将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争相发言,使课堂不致冷场,激发学生想说、敢说、愿说,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再通过各种方法的进行比较,从而达到统一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规律,最终达到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但是,由于教材安排2课时的教学内容,我利用1课时教完,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由于课前的考虑不够细致,使得教学上有些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老师在教授分数化成百分数时,对中下学生的学情考虑不清楚,在练习过程中过快的省略了中间部分的过程,一部分学生接受较快,但那是还是有极少部分的学生在解决时,省略过程遇到了少许的空难。老师在教学中还要更深入的了解学情。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吸取本节课的优点,努力克服自身存在的缺点,注意把握好教学中的一些环节,正确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使学生的学习得到升华。

分数、小数互化教学反思 13

  在本节课教学中主要通过引导学生以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为出发点,调动学生练习学过的有关知识,让学生亲自参与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推理过程,体验数学知识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观察、讨论,从中发现能化成有限小数最简分数的特点,并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多个分数与小数的大小比较问题。

  在学生参与了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推理过程,掌握了互化的方法后,重点放在总结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最简分数的.特点上,学生通过练习,归纳总结,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课教学中的优点就是学生能准确迅速地把分数转化为小数,不足就是小数化为分数时部分同学还不够熟练,有些学生没有把小数化成的分数化为最简分数,个别学生还不能准确判断能化成有限小数应具有的特点,课堂练习的时间显得不足,原因是部分学生还未完全掌握小数化为分数的方法及最简分数能否化为有限小数应具备的特征。

  为了能够彻底帮助学生攻克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课后重点是辅导学困生,让他们树立学习自信心,同时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做深化练习并对学困生进行帮扶,适时调整教学安排,下节课将进行一节练习课,从而真正全面落实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

分数、小数互化教学反思 14

  《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百分数的初步认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理念定位为: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索发现下面结合数学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谈谈教学后的感想。

  首先,生活情景引入,体现数学的价值。 环节:小芳跳绳的次数是标准数的1.15倍;小明跳绳的次数是标准数的6/5;小丽跳绳的次数是标准数的110%。问:谁跳的次数最多? 我原设计意图是:借助学生熟悉的跳绳数据改编成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的价值。同时要想比较3人跳绳次数的多少,就必须进行相互的转换,从而感受互化的必要性。但是这个情景并没有达到最大的利用效果,并且只有提出没有解决,这是比较遗憾的地方。

  其次,合作交流,确保人人有收获。由于教学内容比较简单,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因此我提前一天布置学生仿写类似的`例子。上课的时候首先让学生结合自己所举的例子,同桌合作交流,说一说百分数怎样化成小数。通过仿写、交流等活动使得每位学生都或多或少有些收获。但是如果在后面的练习中能设计一些同桌互相出题、互相批改的环节,或许对本知识的学习更扎实。

  最后,探索发现,使得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在百分数化小数的合作交流中,我发现学生当中出现两种方法,方法1是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再化成小数,80%的学生都用这个方法;方法2是把分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再添上%。这个方法只有少部分学生知道,而且他们只是停留在知道的份上,并没有真正理解这个方法为什么行得通,我通过设计了一个探索发现的环节,既突破了重难点,又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

  但是由于我没有组织学生进行两种方法的比较,而是直接说方法2是简便快捷的方法,感觉有点硬塞给学生了。其实可以出一些位数较多的小数,让学生用两种方法来做,从而对比得出方法2是快速简便的方法。 整节课下来,我感觉过程算是比较顺畅的,但是存在较大的困惑。就是像这个内容比较简单、学生通过自学基本弄懂的一节课,我该教给学生什么知识?该怎么拓展提高?

分数、小数互化教学反思 15

  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母是整十、整百、整千的分数转化为小数,理解了小数的意义,并学习了分数和除法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有这些知识做基础,对本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难度不大。

  依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突出了以下教学特点:

  一、较好利用迁移规律,让学生自主探索。

  引导学生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学会利用旧知自主学习新知识,充分发挥知识的正迁移作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例如:在教学分母是整十、整百、整千数……转化成小数时,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写转化结果,然后总结规律;又如:在教学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转化为分数时也让学生大胆自己写转化后结果,并总结规律,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转化后的分数是否最简分数,接着让学生看课本了解小数转化成分数后能化简的一定要化简成最简分数。最后对于分母不是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分数转化成小数,让学生自己先尝试,部分学生先把分母不是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分数,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转化成分母是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分数,然后再把分数转化为小数,肯定学生的做法后,出示三分之一等这些分母转化不正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分数,让学生尝试转化成小数,当学生感到道路不通时另辟蹊径,引导学生说出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关系,把分数转化成除法,用分子除以分母得到小数。

  二、恰当对比,引导学生找出最优方案。

  在教学分数和小数比大小时,有学生把小数转化成分数再比大小,也有学生把分数转化成小数再比大小,这时恰当引导学生对比,让学生自己发现,把分数化成小数后再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比较方便,而且简单。只是除不尽的要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值,注意约等号的使用。

  三、深入探究,拓展思维。

  不论是青岛版教材还是人教版教材中分母不是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分数能否转化成有限小数的探索规律,教材中都没有出现,为了拓宽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深入探究,我让学生在练习把分母不是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分数转化成小数后,引导学生把分数按照能否转化成有限小数进行分类,并探究其中的规律。对于“一个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还是无限小数跟分母有关”,这个规律是我利用人教版教材中最后的知识链接-----“你知道吗?”直接让学生看着读了解的。因为既然现行教材降低了难度,不再作为知识重点让学生探究,本人仅仅为了拓展一下学生的视野,所以不必要再花费一节课的时间深入探究。让学生读过知识链接后,尝试自己举例验证规律,从而以后练习中出现分母不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转化小数时,可以自己验证做题的准确性。

  四、提高对学生的要求,为后续学习奠基。

  学生熟练分数转化成小数的方法后,搞了小比赛:把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四分之三、五分之一、五分之二、五分之三、五分之四、八分之一、八分之三、八分之五、八分之七等一些常用分数转化成小数,并要求学生将结果牢记在心,熟练进行分数小数的转化,为后续学习分数小数四则运算打下基础。

  不足之处:

  1、学生小数转化成分数之后,学生有的不约分,还有的约分不彻底。

  2、小数与分数在一起排列顺序学生做题准确率不高,应适当加强联系。

【分数、小数互化教学反思 】相关文章:

数学教案《百分数和分数小数互化》08-05

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11-11

小数教学反思03-27

小数化成分数教学设计07-28

小数乘法教学反思09-23

小数除法教学反思10-11

小数除法的教学反思10-16

《小数的性质》教学反思01-15

《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