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案

时间:2025-09-02 10:02:09 教案 我要投稿

对外汉语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对外汉语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对外汉语教案

对外汉语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基本的'学习用品的名称。

  2、学会问别人物体的名称。

  二、教学重点

  1.生词:这,那,手机,铅笔,吗,字典,不,这些,那些,书,也,汉语。

  2.语法:句型:这是。.。.。.那是。.。.。.这些是。.。.。.那些是。.。.。.

  三、教学方法

  1.运用翻译法,讲解词语。

  2.创设多种语言情景,以及实物,让学生进行反复操练。

  四、教学环节(共50分钟)

  (一)组织教学(2分钟)

  提问学生:你的书包里有什么?引出今天的话题——学习用品。

  (二)复习旧课(3分钟)

  他是。.。.。.

  (三)学习新课

  认读,教读,说汉语,要求学生翻译为泰语。

  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这些是什么?那些是什么?

  练习朗读课文。分组朗读,单个人指读。击鼓传花朗读。

  (四)本课小结(3分钟)

  询问学生今天学习了什么。和学生一起复述。

  (五)布置作业(2分钟)

  课后生词找到拼音,并抄写一遍。

  课后总结:学生学起来比较简单,但是记忆以及应用还是有问题。

对外汉语教案2

  一、 教学对象

  初级上汉语学习者(美国大学一年级),学完了汉语拼音和发音规律开始接触汉字,在学习“女”字前已经学习了20个左右的简单汉字,例如“山、石、水、上、下”等。并且学习了一些基本的笔画。

  二、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女”字认识新的笔画——撇点,并且能够通过“女”字拓展出“妈”“好”“奶”“妹”“姐”几个字。(此处不要求会写,只要求识读即可)

  三、 教学重难点

  1.认识笔画“撇点”(重点)

  2.“女”字的笔顺教学(重、难点)

  3.拓展出女字旁的字(提到即可)

  四、 教学理念

  开始接触汉语的的学生学习汉字主要是让他们先了解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并且能够模仿老师和书本上的字形写下来。所以,在学习“女”字等基本独体字时,着重于笔画和笔顺的教学,而且要反复操练使得学生记住。至于组词拓展方面只要点到即可,如果要拓展一定要和之前学习过的汉字进行组合,或者生活中最常用的汉字。

  五、 教学过程

  1.导入

  提问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看屏幕上出现的这些明星是谁呢?(Who are these stars?)

  生:说出一些认识的明星的名字。

  师:他们是男的还是女的?

  (Are they man or woman?)

  生:女的。(woman)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新的汉字“女”。

  2.汉字溯源

  展示第二张PPT

  师:同学们看图片中出现的这个陶俑的姿势,在中国古代女人在家盘膝而坐,织布做衣抚养子女,男子在外耕田,所以“女”字在甲骨文中就像一个跪着的女人。

  随着社会的发展,男女越来越平等。女人也当家做主站起来了——你们看现在的汉字“女”像不像一个正在走路的女人。

  3.笔画教学

  师:我们在已经前面认识了笔画“横”和“撇”还有“点”,我请一个同学上来写一下这几个笔画好吗?

  (同学在黑板上写出笔画)

  师:同学们对比一下黑板上的笔画和老师屏幕上女字的`笔画,大家觉得有哪一个笔画是没有出现的呢?

  生:第一个

  师:好,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个新的笔画“撇点”,大家是不是觉得看起来有点眼熟呢?

  生:是撇和点的组合。

  师:撇点就是我们已经学习过的“撇”和“点”的组合笔画。老师在黑板上先写一遍(写的同时念出口诀:撇点张开,折处不顿,点画要长 ),请同学们伸出你写字的手跟老师一起比划。

  (带着同学伸手操练三遍)

  4.笔顺教学

  师:学完了新的笔画,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女字怎么写。

  展示女字的笔顺

  带领同学用手笔画操练(先写撇点在写撇,最后一横长又长)

  5.结构教学

  展示田字格里的女字,告诉学生女字要写在田字格的中间。

  6.组词练习

  女——女人、女子

  7.组字练习

  展示一个全家福

  问同学:同学们看这张照片里面有哪些是女的呢?

  学生回答

  写出:妈、姐、妹、奶

  8.结束

  同学们,我们的女字已经学完了。现在我想提问几个同学。

  1.女字的第一个笔画是什么?

  2.女字写在田字格的那里?请同学上台把女字贴到田字格中。

  3.我们今天提到了女字旁的那些字?

对外汉语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课文的听力理解,使学生掌握关于旅行语言和文化的知识,学会使用文中出现的语法。

  2.在提高听力能力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学习相关语法

  2.理解对话语境,能够熟练运用文中关于旅行的词语和句子进行交际表达。

  三、教学难点

  1.理解对话语境,能够熟练运用文中关于旅行的'词语和句子进行交际表达

  四、教学方法

  听写法

  听读法

  五、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课5分钟

  复习词语,开始听力练习。﹙二﹚授新课

  1.听做课本中第六到八题。16分钟2.核对答案,找出语法点。5分钟3.语法讲解5分钟不是……吗:A、你找我有事?

  B、今天晚上开晚会,请你去参加。A、哎,不对呀,不是明天晚上开吗?表示吃惊,没想到;

  A、快去找个年轻人帮帮我?B、我不是年轻人吗?

  表示反问,用来表示说…话者的不满、责备、分辨。还是:表示对情况的选择。自费:自己付钱3.能力提升①在听一遍原文,让学生根据已有信息复述原文的中心大意,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10分钟

  六、课堂小结 6分钟

  这课主要锻炼同学听说结合的能力,并告诉他们所用的听力练习方法。

  七、布置作业

  2分钟

  参加旅行团和自由行各有什么长处和短处。

对外汉语教案4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汉语的四声调值,对外汉语四声教学教案。

  2.能够熟练准确的读出这四个调。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导语:同学们,你们肯定也曾经因为你们的滑稽语调而获得过大片掌声,甚至是好感。可见语调很是重要,能够恰到好处的运用语调一定可以让你更加与众不同。外语的语调是没有模版可以学的,但是汉语不同,通过学习她优美的声调可以艺术性的传达出你的感情!今天,老师将在这里把这项汉语语言学界的创举再次传授给大家。学好声调,将拨开汉字的第一层神秘面纱。

  2.老师书写课题,学生看。

  二、小牛试刀

  1.将四声调值一个接一个的写在黑板上,先让大家自己试读。

  2.先让大家听老师读,然后引导学生跟读。

  3.跟读3-4遍之后,检查同学们的掌握状况,根据状况加以指导。重新纠正。

  三、孰能生巧

  在黑板上写上一系列的拼音,让同学们一起来练,做到发音饱满,标准。

  四、功德圆满

  在黑板上写上一些绕口令,让大家多多练习发音。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这四声声调

  2.给学生发一篇短文回去练习,下节课检查情况。

  一,声调概述

  汉语有四个声调,同一个音节用不同的声调念时,表示不同的语义,并有自己相应的汉字,这是汉语不同于其他语言的独特之处,当然也是外国留学生感到最难的一点,教案《对外汉语四声教学教案》。

  阴平(第一声)

  特征:高

  调值:55

  调号:

  阳平(第二声)

  特征:升

  调值:35

  调号:

  上声(第三声)

  特征:低

  调值:214

  调号

  去声(第四声)

  特征:降

  调值:51

  调号:

  二,重点和难点

  平调出现过多;

  上声错误最多,上声常被学生发成调值为24、34或224、334,或发成高调和上升调;

  阳平调域不稳定,常发成224、223或34、23或发成别的声调;

  去声降不下来

  四、教学技巧

  1、声调的展示技巧:

  发音规范是最基本的展示声调的方法。在刚开始发音时,应注意适当延长发音过程,适当夸张音高的变化,让学生体会到声调高低曲折的变化。

  五度声调示意图。利用这个图,给学生以声调的视觉形象。在示范时,一边用手指着发音过程图,一边随着音高的变化发音。

  2、指导声调发音的技巧:

  适当调整四个声调的教学顺序。这样可以化难为易。比较好的`顺序是先教第一声和第四声,在教第二声和第三声。在练习中还是按顺序读。

  利用手势。在发音时辅以手的位置移动代表音高的变化,提示学生正确地发出要发的声调。如教第四声时,手掌由高向下挥,表示51调值。

  3、声调的练习技巧:

  唱四声:ē-é-ě-è

  定调:一般在进入声调练习之前,教师要注意用或者其他简单的音节搭配来定调,引导学生在本次练习开始之前先找准调,熟练以后可以慢慢减少到不用。

  声调搭配练习:把不同的声调搭配在一起,练习声调的的发音。只有把各种声调搭配在一起,才能搞好地解决学生四声的发音问题。

对外汉语教案5

  对外汉语教案的写法

  这个应该是某学生为了应付《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或者《对外汉语教学法》课期末考试总结的~~

  1.教学目标与要求:

  l“目标”是笼统的,如:能正确地辩音辩调,扩大词汇量,掌握新的表达方式,加强口头和笔头成段表达的技能训练。

  l“要求”是具体的,如:学习多少个词语,掌握多少个语法点,能运用某种句式进行会话。

  x可以将目标与要求合在一起写,所用的动词是:学习、掌握、了解、理解、区别、分辨、拼读、使用、运用、表达-----

  2.教学重点:

  抓语言项目:

  l语音:声调、轻声、儿化、语流变调;

  l词汇:近义词、同音词、多义词、联绵词、成语、惯用语

  l语法:量词、语气词、助词、“把”字句、各类补语、特殊句式、语序

  l功能——意念(介绍、请求、同意、反对、感谢、道歉、看法、意愿---)3.教学方法(包括辅助教学手段)

  l直接法:用词典上的定义,用学生已学的旧词解释……

  l直观法:教具、图表、动作、表情、多媒体课件……

  l情景法:设计情景、利用实地情景……

  l其他:模仿、重复、替换、对比;问答、启发、引导、归纳、演绎……

  4.教学环节(教学步骤、时间分配)

  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以教学过程的“感知、理解、巩固、运用”四个阶段为基础。语言课的教学有五个主要环节:

  x步骤:

  组织教学→复习检查→讲练新课→新课小结→布置作业

  x各环节所占的'时间比重、内容方式(以100分钟为例)

  (1)组织教学:2分钟~5分钟

  x点名、问候、用轻松的话题活跃气氛、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x内容导入:文化导入、旧知导入、情景导入、教具导入、随机导入

  x方法:提问、回忆、讲述、对比、游戏……

  (2)复习检查:10分钟~15分钟

  检查与巩固:听写、快速问答、复述、讲解作业中的问题……

  (3)讲练新课:70分钟~80分钟(讲:三分之一,练:三分之二)

  强调精讲多练,注重运用,师生互动,精心设计板书,进行情景操练

  l一般顺序:朗读——词语讲解——分段——提问和回答——归纳段落大意——讲授语法点——操练

  (4)新课小结:2分钟~5分钟

  归纳总结新的语言点、重点内容……

  (5)布置作业:2分钟~5分钟

  造句、作文、预习……

  教案评分(20分)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5分):

  a.语法、词汇(4分)b.功能项目(1分)

  二.教学环节和步骤:

  (1)复习旧课(1分)

  (2)学习新课(生词学习1分、课文讲练2分、重点词语讲练1分、重点语法讲练6分、活用练习1分)

  (3)课堂小结和布置作业(1分)

  (4)合理分配教学时间(1分)

  (5)板书设计及教具使用(1分)

  综合课

  l教学任务:学习语言知识(语音、词汇、语法、汉字)、言语技能、文化背景。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偏重培养学生听和说的言语交际能力。

  l分三个阶段:语音→语法→短文。

  x语音阶段大约2~3周,1~15课。

  x语法阶段(对话形式居多)约10~15周

  x短文阶段(与语法阶段的界限并不很清楚)

  (一)语音阶段的重点(包括语音、词汇、语法)

  1.语音方面:声母、韵母、声调、变调、轻声、儿化韵。强调正确拼读和辨音辩调。(发音方法、发音部位不必多讲)

  (1)难发、易混的声母:b、p;d、t;g、k;j、q、x、f、h、z、c、s、zh、ch、sh、r

  (2)难发、易混的韵母:单韵母o、e、u、ǖ、复韵母ai—ei、ao—ou、前后鼻音

  (3)声调(四声)、变调(音节连读的变调;一、不的变调)

  (4)轻声(辨别词义或区别词性的:东西、买卖)儿化(辨别词义或区别词性的:画和画儿、头和头儿)

  l学习的先后顺序:

  (1)声母、韵母

  声母:bpmfdtnlgkhjqxzcszhchshrer

  单韵母:aoeiuü

  复韵母:aneninuauoiaieangenginguaiueiuanuenuangiaoiouianiangiong

  (2)声调

  四声------轻声------音节连读(变调):

  二声+二声,二声+三声//半三声:三声+一、二、四声、轻

  声;三声+三声

  2.词语方面:

  3.语法方面:

  x句法:主要是最简单的单句,如主谓句、疑问句

  x词法: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些量词、方位词、能愿动词

  (二)语法阶段的重点(一个学期完成最基本的汉语语法)

  1.语言知识方面:

  x语音还要抓,突出训练语调、语气(态度、意图或感情)、重音(辨别意义)。x语法主要学习基本语法,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词类:能愿动词(想、要、会、能、可以、应该------)

  量词(个、本、张、把、篇、座------

  副词(就、才、又、再---)

  连词(和、跟、或者、还是----)

  介词(在、从、跟、给、往、向、对----)

  助词(的、得、地------)

  (2)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程度补语、结果补语、趋向补语、可能补语、时量补语、动量补语),及其语序。

  (3)句子的分类:动词谓语句、名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主谓谓语句

  (4)特殊句型:是字句、有字句、连动句、兼语句、存现句、“是---的”句、比较句、把字句、被动句。

  (5)提问的方法:用语气助词“吗”提问、用语气助词“吧”提问、用语气助词“呢”提问、用疑问代词提问、用“肯定形式+吗”提问、用肯定形式与否定形式相叠提问(正反问)、用“是---还是---”提问(选择问)。

  (6)动作的态:完成态、变化态、持续态、进行态、经历态

  2.语言技能和语言交际技能方面:

  l用掌握的语言技能(词语、句型),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侧重培养听说能力,以及初步的交际能力。

  l学习在会话中谈打算、计划、时间、钱数、购物、看病、节日、天气、问路、问方向------

  (三)短文阶段的重点

  1.语言知识方面:

  x语音:能正确地辨音辨调,掌握语流音变,发音准确、语调语气基本正确,朗读速度达到每分钟160~170个字左右。

  x语法:巩固基本语法,学习基本句式的引申用法(如“起来”的引申用法、疑问代词的引申用法)

  x词语(虚词):副词:倒、难道、简直、何必----连词:无论、尽管、既然、连---也---、由于

  2.语言技能和语言交际技能方面

  l听:语速每分钟160~180个字

  l说:成段表达,满足日常生活和一般社交活动。语速每分钟130~140个字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原则

  1.牢固掌握语言要素,培养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x突出精讲多练,注重设置情景,进行实践

  操练

  x不排斥“句型操练”等机械性训练方式

  x螺旋式提高,加强重现,循环往复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x重视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x加强互动,人人受益

  x对错误的纠正,要采取适当的方法

  3.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

  x系统地、循序渐进地进行结构教学

  x在一定的情景中,完成功能性交际任务

  x揭示词汇、语法、语用系统及非语言信息

  中(如体态语)的文化因素

对外汉语教案6

  一个群友设计的对外汉语教案,放在这里,欢迎大家提意见。

  20xx-20xx教学计划(高一)

  一

  初次见面,自我介绍

  先用英文自我介绍,再让同学们逐一介绍--用中文自我介绍,再让同学们逐一介绍

  “你好!”

  “我叫??”

  “我??岁”

  “很高兴认识你!”

  二

  一、教学对象:初级印尼汉语学习者

  二、教学目标:梳理汉语拼音的发音--声母部分

  三、教学内容:声母

  四、教学重点:bpdtgkzhchssh

  五、课时:45分钟

  六、教学步骤:

  (一)组织教学(3分钟)

  (二)复习旧课(7分钟)

  让同学们用上节课的内容做自我介绍,然后领读

  (三)学习新课(25分钟)

  bpmfdtnlgkhjqxzcsrzhchsh

  1.领读

  2.点读

  3.齐读

  (四)练习绕口令(10分钟)

  四是四,十是十

  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

  三

  一、教学对象:初级汉语印尼学习者

  二、教学目标:梳理汉语拼音的发音--韵母部分

  三、教学内容:韵母

  四、教学重点:uv

  五、课时:45分钟

  六、教学步骤:

  (一)组织教学(3分钟)

  (二)复习旧课(5分钟)

  (三)学习新课(25分钟)

  aoeiuvaieiueiuaiaoouiouianieveiaiaouauoaneninuanuenvanvnangengonginguengiongianguang

  1.领读

  2.点读

  3.齐读

  (四)练习绕口令(12分钟)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吐葡萄皮

  四

  一、教学对象:初级汉语学习者

  二、教学目标:掌握常见的象形字,了解汉字的重要造字法之一--象形字

  三、教学内容:象形字

  四、教学方法:汉语象形字雏形的战士和对应的汉字

  五、教学重点:有象形字的雏形认出汉字的意义

  六、课时:45分钟

  七、教学步骤:

  (一)组织教学(2分钟)

  (二)复习旧课(5分钟)

  (三)新课学习(35分钟)

  日月水火口木门雨田

  1.在白板上画出雏形,让大家看是什么事物(20分钟)

  2.写出对应的汉字(10分钟)

  3.简单解说汉字的造字法--象形字(5分钟)

  (四)布置作业(3分钟)

  课下抄写所学生词

  五

  一、教学对象:初级汉语学习者

  二、课时:一课时(45分钟)

  三、教学内容:人的身体各部分的称呼

  四、教学目标:掌握五官及人体的'名称

  五、教学重点:五官

  六、教学步骤:

  (一)复习旧课(10分钟)

  听写上节课生词“日、月、水、火、口、木、门、雨、田”

  (二)新课学习(25分钟)

  眼、鼻、嘴、耳、牙、舌、手、脚、肩、腰、腿、膝

  1.展示并领读

  2.点读、齐读

  3.展示“鼻”、“膝”的写法

  (三)游戏(10分钟)

  在白板上写一组词语,请同学上来背对着白板,下面的同学念被指到的词,上面的同学要相应指出是哪个地方

  六

  一、教学对象:初级汉语学习者

  二、课时:45分钟

  三、教学目标:知道如何称呼亲属

  四、教学内容:1.词汇2.语音:轻声3.句型:这是??

  五、教学重点:介绍别人“这是??”

  六、教学步骤:

  (一)复习旧课(5分钟)

  (二)新课学习(30分钟)

  1.爷爷爸爸哥哥弟弟叔叔奶奶妈妈姐姐妹妹阿姨

  2.学习词汇,领读、点读、分组读

  3.提问,第二排的字都有什么特点都带“女”字旁,是形声字。与以前讲的象形字,都是重要的造字法

  4.用“这是我的??”句型来介绍

  (三)听歌曲《听妈妈的话》。(10分钟)

  七

  一、教学对象:初级汉语学习者

  二、课时:45分钟

  三、教学目标:认识有中国特色的灯笼、剪纸、瓷杯、十二生肖等

  四、教学手段:实物展示

  五、教学内容:瓷杯、木梳、筷子、剪纸、中国节、扇子、灯笼、十二生肖、人民币

  六、教学步骤:

  (一)组织教学(5分钟)

  致以元旦问候,“新年快乐,好久不见!”

  (二)展示(30分钟)

  1.先一件一件拿出来,逐一介绍,并把汉字板书在白板上

  2.叫大家认读生词

  3.叫大家认实物

  (三)按组轮流近距离上来观看(10分钟)

  八

  一、教学对象:初级汉语学习者

  二、课时:45分钟

  三、教学内容:水果的名称

  四、教学目标:掌握表示各种水果的词语的读法和写法

  五、教学手段:图片展示

  六、教学步骤:

  (一)组织教学(5分钟)

  (二)新课学习(30分钟)

  苹果香蕉草莓西瓜橙子柿子梨柠檬菠萝猕猴桃桔子杨桃哈密瓜樱桃木瓜山竹桃子葡萄荔枝芒果

  1.逐张展示水果的图片,并将词语板书在白板上

  2.学习词语,领读、分组读、齐读

  3.选取“猕”、“莓”做例子,写出笔画

  4.认图片

  (三)布置作业(5分钟)

  课下抄写生词两遍

  九

  一、教学对象:初级汉语学习者

  二、课时:45分钟

  三、教学内容:买东西

  四、教学目标:学会价格的表达,学习如何问价格

  五、教学重点:问价格

  六、教学步骤:

  (一)组织教学(3分钟)

  (二)复习旧课(10分钟)

  抽取上节课的词语听写

  (三)学习新课(32分钟)

  1.学习生词:元钱块斤

  2.了解单位元、块/斤

  3.句型:??多少钱

  4.练习:给出一列水果,旁边标注价格,用“??多少钱一斤”“??钱一斤”的句型分组一问一答

  十

  一、教学对象:初级汉语学习者

  二、课时:45分钟

  三、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过年的传统习俗,大扫除、贴对联、放鞭炮、吃饺子、贴窗花等,在了解中加深对中国文化的喜爱

  四、教学内容:有关春节的课件、歌曲

  五、教学步骤:

  (一)组织教学(3分钟)

  (二)导入新课(2分钟)

  刚刚过去的春节,像大家道声“春节快乐”

  (三)新课学习(35分钟)

  1.给大家展示如何剪纸“喜”字

  2.给大家展示图片,同时播放音乐

  (四)布置作业(5分钟)

  回去用汉语向长辈们问好

  十一

  一、教学对象:初级汉语学习者

  二、课时:45分钟

  三、教学目标:学唱歌曲,了解北京奥运,了解北京的名胜古迹

  四、教学内容:歌曲《北京欢迎你》

  五、教学步骤:

  (一)组织教学(5分钟)

  (二)学唱歌曲(38分钟)

  a)学习第一段,将歌词中的生词展示在白板上,领读迎接晨曦另空气情谊拥抱客人

  b)教读第一段,并解释大意

  c)教唱第一段

  d)播放mtv,让大家跟唱

  (三)布置作业

  回去练习一下歌曲

对外汉语教案7

  教学目标:

  使学生能够熟练地使用汉语询问和回答姓名。

  提高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

  激发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

  教学内容:

  生词:你、叫、名字、什么、我、也、是。

  拓展内容:简单介绍中国姓名的构成和文化背景。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

  通过快速问答的方式复习上一课学习的内容。

  新课导入:

  教师用一段关于中国姓名文化的介绍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

  生词与句子教学:

  教师展示生词卡片,领读并解释词义。

  学生跟读,教师注意纠正发音和语调。

  对话练习:

  教师与学生进行示范对话,然后学生分组进行练习。

  文化拓展:

  简单介绍中国姓名的'构成,包括姓和名的含义及重要性。

  引导学生讨论自己国家姓名文化的异同。

  课堂活动:

  进行“名字接龙”游戏,增加课堂互动性。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名字的含义或背后的故事。

  总结与作业:

  教师总结本课内容,强调询问和回答姓名的重要性。

  布置作业:让学生在课后查找自己名字在汉语中的含义,并准备在下节课分享。

对外汉语教案8

  教案:对外汉语教案

  对外汉语教学教案模板

  一.教学对象/班级

  二.课型:听力、口语、综合、汉字

  三.教材:名称、第几册

  四.教具:口型图、图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内容:词汇数量、课文内容

  六.教学目的、要求:重点词语、语法点;功能目标;技能训练

  七.教学重点、难点:如"了"、"把"、同义词

  八.教学时间/课时安排/时间分配:100分钟

  九.教学步骤/环节/过程:

  1.复习旧课:字、词、语法、课文,写、说等,‘教案’对外汉语教案。

  2.学习新课:

  (1)学习生词:认读、部分词语扩展、用法

  (2)讲练课文:听、读、讲、会话、问答

  (3)重点词语讲练:

  (4)语法点讲练:释义、形式、练习

  3.活用练习:综合练习、各类形式的练习题

  4.小结与布置作业:

  十.板书设计:

  十一.课后记/思考/评估:成功与教训;值得注意的问题;哪些问题没讲清楚;哪些问题学生掌握起来较困难等。

  1、《中国城市的自行车交通》

  [教学时间]:20xx年3月8日

  [教学地点]:绍兴文理学院文科楼410教室

  [教学对象]:汉语中级班8人(其组成为:韩国学生5人,日本学生1人,奥地利学生1人,也门学生1人,均为学习汉语半年以上的长期班留学生)

  [课型]:汉语精读

  [所用教材]:《汉语初级阅读A》(熊文主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教学内容]:第二单元附加练习"动宾词"部分;第三单元课文一《中国城市的自行车交通》及其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掌握汉语的'动宾词及动宾短语

  掌握含"更"的比较句

  掌握用"先…再/然后/接着"的句式来叙述事情的先后

  [教学重点]:含"更"的比较句

  用"先…再/然后/接着"的句式来叙述事情的先后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点名;讲述"三八"妇女节的情况,并祝女生节日快乐,教案《‘教案’对外汉语教案》。

  二、复习检查

  简单回顾上次课的内容。

  三、开始新课

  1、完成"动宾词"部分的练习

  ①动宾词(短语):动词+动词/名词

  ②校对、讲解练习1(选择题,共10题)。要求学生个别回答,并将整句话念出来,不能光讲答案,教师对个别有难度的词语作适当讲解。

  ③校对、讲解练习2(扩词,共12题)。要求学生个别回答,教师补充。

  2、讲解第三单元课文一《中国城市的自行车交通》及其相关练习

  ①导入:询问学生关于他们国家的交通情况

  ②生词部分

  A、请学生自学生词2分钟,找出不懂的词语,请学生相互解释,教师作适当补充

  B、请学生用"挤"、"影响"、"解决"等重点词语造句

  C、教师领读生词

  第二课时

  ③课文部分

  A、教师范读课文,请学生认真听,听完后询问难易程度

  B、教师逐句朗读课文,解释语言点

  1)在中国,自行车还是人们最主要的交通工具。

  还是:仍然(是),仍旧(是)

  例:已经是春天了,天气还是那么冷。

  2)你看

  "你看"具有提示作用,表示下面要讲一些具体的问题。

  例:这个房间太脏了,你看,桌子上都是灰尘。

  3)更

  更:更加,通常有"更+形容词"表示一方在程度上超过另一方

  例:他跑得很快,我跑得更快。

  还有"比…更…"的句式

  例:(他跑得很快,)我比他跑得更快。

  请每个学生用以上两种格式造句。

  4)先…然后/接着/再

  这个组连词表示时间的先后顺序,使得句子更加连贯

  例:早上起床后,我先刷牙,再/然后洗脸。

  如果要叙述多件事情,则可以用"先…然后…接着…再…最后…"这个结构(中间的"然后…接着…再"顺序可以调换)。

  例:早上起床后,我先刷牙,再洗脸,接着吃饭,然后整理书包,最后去上学。

  请每个学生用这一组连词造句。

  C、教师领读课文(长句需要反复领读几次)

  ④练习部分

  A、根据实际情况回答问题(共4题)。请学生个别回答

  B、多音字注音(共6题)。教师先将多音字的各个读音列在黑板上,减低学生做题的难度。

  C、用"更"完成句子(共6题)。请学生个别回答。

  D、根据课文内容选择答案(共4题)。师生共同完成。

  四、总结新课和语法点。

  五、布置作业:熟读课文与生词,预习课文二《高速火车》。下次课听写生词。

对外汉语教案9

  教学目的

  1.学会z

  c

  s三个声母,zi

  ci

  si三个整体认读音节,认清字形,发音准确,正确书写。

  2.学会声母z

  c

  s同单韵母ae

  u的拼音,以及zici

  si三个整体认读音节的四个声调。

  3.能正确熟练地拼读音节,尽量直呼音节,读音准确速度快。

  4.继续培养学生看图学拼音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学会z

  c

  s的音、形、书写。

  2.zi

  ci

  si三个整体认读音节的音形。

  教学难点

  三个整体认读音节与三个声母的字形区别

  教学准备

  用两种颜色写的声母(黑色)、整体认读音节(蓝色)卡片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学习z和整体认读音节zi

  (一)教师出示挂图1,板书z

  问:1.根据图画和老师写的字母,谁来试着读一读字母的音?

  讲:z发音时,舌尖平伸,气从窄缝中挤出来,不要咬舌尖。

  学读z的音。

  2.怎样根据图来记字母的形?(图上的小孩子正在写字,写的字就是z)

  3.谁还有别的方法?

  (z像我们学过的2字)

  教儿歌:像个2字z

  z

  z

  (二)教师板书zi

  讲:这是一个整体认读音节,不能拼读,也不能把它们分开,要看成一个整体去记。把声母z的音读得响亮一些就是整体认读音节zi的读音。

  教师范读:整体认读音节zi。

  学生学读:(同教师)。

  讲:整体认读音节可以直接给字注音,标调的时候i要去掉小点。

  练习四声:z9

  z0

  z!

  z@

  (三)指导书写:z是一笔写成的'。从左往右写,横折横。

  二、看图学习c和整体认读音节ci

  (一)教师出图2,板书c

  问:1.根据图上画的刺猬,谁来读一读字母的音?讲:把刺平读就是c的音。

  学读c的音

  2.怎样来记c的形呢?

  (图上的小刺猬背部弯弯的很像c的形。)

  教儿歌:半个圆圈c

  c

  c

  (二)教师板书ci

  讲:这是整体认读音节ci,把c的音读大些就是ci的音。ci也有四个声调。

  学读四声:c9

  c0

  c!

  c@

  (三)指导书写:从右往左写半个圆圈占中格课中休息:(自定)

  三、看图学习s和整体认读音节si

  (一)讲:图上的虫叫蚕,它在吐丝,这个字母就发s的音。

  学生学读:s

  问:1.根据图怎样来记字母的形?

  (蚕吐出的丝,弯曲的样子很像字母的形。)

  2.s像不像半个8字?

  教儿歌:半个8字s

  s

  s

  (二)教师板书si和四声

  (讲法同上)

  (三)指导书写:s从右上开始,写两度曲笔形似阿拉伯数字8的半边写在中格。(可以先练习书空再提笔写。)

  四、巩固练习

  1.读准音z

  c

  s

  zi

  ci

  si.

  2.读准四声: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学过的声母和三个整体认读音节。

  二、练习声母z

  c

  s与带调单韵母的拼音

  三、直呼不带调音节

  za

  ca

  sa

  ze

  ce

  se

  zu

  cu

  su

  四、书写练习

  1.抄写声母。

  2.抄写整体认读音节。

对外汉语教案10

  教学目标:

  让学生理解并能够使用本课生词和句子教学重难点:“今天你去xx”的提问和回答方式教学对象:中级留学生教学时长:100分钟教学过程:

  1.引入:

  大家早上好,你们喜欢北京的长城么?(单独提问学生)你们还喜欢哪些地方?(让学生自由讨论交流)。既然大家这么喜欢北京,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今天你上哪儿》这一课。

  2.生词讲解:

  昨天zuó tiān

  yesterday今天jīn tiān

  today明天míng tiān

  tomorrow注:本组单词讲解完后先带领学生朗读单词,再进行造句和替换练习颐和园yí hé yuán香山xiāng shān长城zhǎng chéng故宫gù gōng

  注:本组单词配合图片讲解,图片设计为正面为图反面为字的形式,讲解过程中配合短暂记忆练习。并且结合已经学习了的“昨天、今天、明天”单词做类似“今天我去颐和园”这样的造句练习。哪儿nǎ ér

  where疑问代词造句练习:你在哪儿/你去哪儿咱们zán men——us我们(口语词)可借助歌曲《咱们工人有力量》上shàng——up

  上山

  go去

  你明天上哪/我明天上长城一块儿yī kuài ér

  together

  3.句型练习

  今天你上哪儿?今天我上长城。

  带领学生理解熟读此句型,并用“昨天、明天”;“咱们、我、我们、你、你们、他、他们、她、她们”;“颐和园、故宫、香山”对句型的划线部分做替换练习。教师利用卡片和黑板上的生词做提示,让学生造句。(忌不明句意、生硬造句)先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然后请两个学生进行问答练习。

  当熟练了课文内生词后,让学生自由寻找搭档进行对话练习,并邀请他们上台表演,要求使用已经学会过的诸如“你的.朋友们、星期五、图书馆、饭店”等词语进行自由造句练习。

  4.课文练习

  教师先慢速朗读一次课文,学生根据教师的正音熟悉课文和生词。然后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正常速度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老师扮演角色

  A、请学生扮演角色

  B、然后交换进行朗读练习。等学生基本熟悉朗读节奏后,请学生起来进行朗读练习。

  5..课后练习

  布置作业,让学生寻找可以适用于句型的词语巩固对句型的了解。

对外汉语教案11

  教学对象:二年级下学期(初级二册教材)

  08对外汉语

  谈论天气

  课文

  马克:你还睡着呢,我跑步都回来了,快起来吧!

  山本:这么早,我正在做梦呢!

  马克:都八点了,你也该醒醒了。

  山本:今天是周六,起那么早干嘛?

  马克:咱们去香山吧,听说香山的红叶全红了。

  山本:今天天气怎么样?和昨天一样冷吗?

  马克:今天是晴天,比昨天暖和多了。

  山本:可我听天气预报说,今天午后晴转多云,有小雨。

  马克:我看不会下的,要不咱们早点去,早去早回!

  山本:万一下起雨来,在山上躲都没处躲。

  马克:那就带上雨伞吧!

  山本:咱们还得多穿上点儿衣服,山上风大,肯定冷。

  马克:你怎么这么怕冷?好,那就多穿点儿吧!

  山本:还是春天好哇,不冷也不热。

  一教学目标:

  1、掌握谈论天气状况的词的运用。

  2、能够流利的朗读课文

  3、重点讲解汉语基本的语法功能及语言点的运用。

  4、通过组词练习及情景对话,使学生能够流利的进行天气谈论。

  二教学重点:

  1、对于生词和语言点的讲解,重点放在词义、语义以及用法上。在讲解的基础上,通过设置语境,对重点生词和语法进行操练,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达到会应用的目的。

  2、在课文教学中,在掌握生词的基础上,首先通过领读和大声朗读使学生熟悉课文。

  三教学难点:

  通过课文讲解及对话练习,让同学能够流利的进行天气状况的谈论。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大家都在知道在英国人见面寒暄聊天的开场白中,十之八九是从天气开始谈起,萧伯纳10-15岁之间的学生。

  学生背景:

  有汉语基础,一年的汉语学习经历

  课型:

  会课型

  所用教材:

  《初级汉语口语(上)》

  教案使用时间:

  20xx年9月

  教学时间:

  5课时(每课时45分钟)

  教具:

  人民币、水彩笔、图片、卡片、录音机、磁带

  教学目的:

  功能点(重点):教学生学会点菜、评价味道、询问价格(人民币的读法)。

  语法点:介绍感叹词、“来”的意义及用法、副词“才”做状语、形容词“死了”表程度。

  第一、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不超过十分钟):

  放一首节奏欢快的歌曲或者一个小笑话调动课堂气氛并且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复习旧课内容,可以采取师生问答式或学生之间互相提问式。

  二、导入新课

  1、通读课文:放一遍磁带,要求学生对自己不懂得生词以及生疏的语法表达在课文中做记号,学生可以小声跟读。

  2、学习生词:

  (1)读生词:将课文中出现的生词写在黑板上,重点领读,学生跟读,必要的重点生词要多读几遍,注意要有侧重,留五分钟给学生提问,对学生不清楚的生词读法一对一指导,纠正学生读音。

  (2)释词义:对课文中的生词释义,先要将这些生词按词性分类,本课中有:a丁、糖醋鱼、鱼香茄子、西红柿炒鸡蛋)、主食(米饭、炒饭、面条儿)、汤(酸辣汤、三鲜汤)、饮料(可乐、啤酒)。

  对于有下划线的名词可以采用中英对照理解词义,对于括号里的生词采用图片展示的方法给学生最直观的形象理解,并且重点讲解这四种东西的特点和区别:

  菜是指用蔬菜和肉类加上调味料做出来的,可以煎炒烹炸等等;

  汤是将蔬菜和肉类加上调味料,放入适量的水,煮出来的;

  主食一般是含有很多淀粉,吃了能填饱肚子的淀粉类食品;

  饮料是市场上卖的瓶装、听装等可以喝的液体。

  然后将许多食物的图片展示在黑板上,将学生分四组,对这些图片进行分类,把图片与其所属的范围对应。为学生讲解他们最感兴趣的菜的名称和做法(不超过五分钟)。

  b·动词:光临、懂、动、付??

  c·形容词:香、够、饿、好吃、辣(扩展:酸甜苦咸等)、饱、死(这个词涉及语法点要准备,不做重点讲解)??

  p.s.“死”作为形容词的用法:“形容词+死”表示程度很深。

  例句:中国的夏天热死了!我打了一天球累死了。这个小姑娘可爱死了。

  d·量词:听??

  e·副词:赶快、才??

  p.s.“才”放在数量词前面,表示时间或范围。在这句话中表示“只有、只用”的意思,如:才三点商店就关门了。才一百来块钱,真便宜。

  对于以上生词,可以采用中英释义的方法先把每一个词的意思解释给学生,然后要求学生选取一两个生词进行造句以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对于学生在造句中产生的错误进行讲解和纠正。

  (3)巩固生词:带学生再朗读一遍生词,留三分钟对学生不懂的生词进行讲解,确保学生对生词最基本的用法能够掌握。

  3、学习对话:

  (1)带领学生通读课文,要求学生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句子。

  (2)对学生不理解的句子释义

  (3)讲解课文中出现的餐馆中的有用且常用的中文表达:

  a·欢迎光临。

  中国餐馆迎宾人员常用语,表示对客人的欢迎,礼貌用语

  b·你帮我们介绍??。

  当客人对餐馆的菜单不理解或者对餐馆不熟悉时常用“?帮?”表示对别人求助。如:我对手机不了解,你帮我介绍下好么?

  c·来一瓶啤酒??要个酸辣汤。

  客人点菜的时候常用“来要+所点的菜”,表示点单。

  如:来一个酸辣鱼。我要一杯咖啡。

  (4)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分角色表演课文中的场景。

  三、布置练习:完成课后练习,利用所学的三个生词造一个通顺的'句子

  第三、四课时

  一、复习旧课

  全班朗读课文一遍,纠正学生发音,

  二、汉语交际训练

  1、功能项目教学

  讲解在课文出现的一些常用表达,具体如下:

  功能项目1:如何表示欢迎

  去餐厅就餐、朋友来到自己家做客都可以使用“欢迎光临”表示对来客的欢迎,“欢迎光临”可以单独使用或者“欢迎光临+所在的地点”使用

  如:欢迎光临我们家欢迎光临我们餐厅??

  功能项目2:询问人数及回答

  例句:a:请问您几位?b:三位。

  功能项目3:询问就餐的要求及回答

  (1)您几位吃点儿什么?——我们要??

  (2)你们喝点儿什么(饮料)?——来两瓶啤酒?我们要两瓶啤酒?

  功能项目4:如何表达自己的喜好和口味

  在吃饭时难免对食物的好坏有一定的评价,我们经常用“我喜欢+口味(酸甜苦辣咸)菜的名称等等”来表达。

  如:我喜欢吃西红柿炒鸡蛋。我喜欢吃酸辣口味的。

  功能项目5:如何评价餐馆

  就餐之后会对餐馆进行评价,我们常用“我觉得+评价内容”来表达。

  如:我觉得这家餐馆的菜做的很好吃。

  功能项目6:如何询问价格以及结账

  (1)我们常用“??多少钱?”来询问一样东西的价格。如:这把伞多少钱?

  (2)就餐结束后,要结账的时候,我们常用“服务员,买单”来表达。

  2、功能项目巩固

  (1)讲完每个功能项目点后,要求学生根据所讲的知识造句,正确的句子写在黑板上,错误的句子进行纠正并把正确的句子写在黑板上。

  (2)讲完所有功能项目点后,带学生所造的句子朗读一遍,如果还有疑问可以提出来课堂讲解。

  (3)放一段与课堂内容有关的动画,五分钟左右,调动课堂气氛。

  (4)学生两两组合,利用刚才所讲的知识编一段对话,准备五分钟之后在班上表演,注意学生所用到的句子是否有错误,给予纠正。

  (5)评价学生表演

  3、课堂内容扩展(视课堂剩余时间而定)

  (1)介绍人民币,包括各种币值展示和人民币的读法

  考虑到学生已经在中国生活了一段时间,必定接触过人民币,拿出不同币值的人民币请学生认读,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进行肯定或纠正,讲解人民币读法,如111.1(一百一十一块元一角)注意讲解元、角(书面语),块、毛(口语)的不同,多写几个数字要求每一位学生练习

  (2)对于小费:中国人不同于外国,就餐之后不需要小费

  (3)介绍中国的特色菜和特色餐馆,ppt演示或者视频展示(有时间就展示)

  三、布置联系:完成课后作业

  第五课时

  一、复习旧课

  朗读课文,提问学生,准备所学句子的字条让学生抽签,并互相提问

  二、课后练习讲解

  三、下个专题的导入

  教材点评:

  1、课文中所选的语言表达方式过于北京味儿,儿化音较多。

  2、内容不够新颖没有吸引力,对话对餐馆用语的总结和提炼不典型。

  3、课后练习缺少对基础字词句的练习,虽然开放性增加但不利于学生的巩固。

  4、功能项目列举很清晰但没有现实生活的例子,都是课文的例子不利于学生扩展。

  教案设计者:对外汉语一班王玉润090505011120

  第五篇:对外汉语教案

  a班综合课

  课型:初级汉语综合课

  教材:《成功之路起步篇》

  教师:谭俐

  教学对象:韩国、印尼、泰国学生

  课题:第23课《这件衣服是中式的》

  教学步骤和课时分工:本课4课时完成

  第1、2课时:教授16组生词整篇课文

  第3、4课时:语法和练习

  第1、2课时:

  时间:90分钟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本课教授16个生词,其中

  2、学习课文。要求学生比较流利的根据课文的场景对话,并用课文的句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生词

  本课学习了13组生词,重点是“合适”、“有点儿”和“大小”,还有“肥、瘦、颜色、试、挑、长、短、好看、样子、中式”要会造句。

  2、课文重点:复述和活用课文做模仿练习。

  3、难点:

  生词难点:“合适”、“有点儿”和“大小”

  句子难点:这件衣服有点儿肥。

  教学过程:

  一、复习(13分钟)

  (一)听写,两个学生在黑板上写,其他人写在本子上。

  1、生词(14个单词)

  年、今年、岁、大、小、公斤、真好看、毕业、奶奶、年纪、孩子、个子、高、矮

  2、句子(2句子)

  你奶奶多大年纪了?她今年65岁,属蛇。

  他挺胖的,有多重?18公斤。真重!

  两个学生写完以后纠正错误(3分钟)

  学生读黑板上的单词和句子(先集体,后个人,2分钟)。

  (二)提问第23课的课文内容(机动)

  1、你奶奶多大年纪了?属什么?

  2、你有多重?(学生回答,再继续问)重吗?

  二、生词(30分钟)

  (一)利用ppt,领读,利用图片或实物讲解。

  (二)利用ppt,让学生读,教师再集中领读。

  (三)学生对不明白的词提问。

  1、衣服:我的衣服,你的衣服,他的衣服;洗衣服,买衣服。

  你的衣服很漂亮。是在哪儿买的?(可以挑一个衣服很漂亮的学生来配合回答)

  2、件:一件,一件衣服,两件,两件衣服,两件漂亮的衣服;这件衣服,那件衣服,这两

  件衣服。

  我喜欢这件衣服。我喜欢那件衣服。

  我喜欢这两件衣服。我喜欢那两件衣服。(挑学生参与)

  3、样子:衣服的样子,这个样子,那个样子,这个样子的衣服

  你衣服的样子不错。我喜欢这个样子的衣服。

  4、中式:西式,中式的衣服,西式的衣服,美式,英式,美式英语,英式英语。

  这是一件中式的衣服。

  你学的是美式英语吗?

  5、颜色:红、黄、绿、蓝、白、黑都是颜色,红色,黄色,红衣服,黄衣服。

  这件衣服是什么颜色?红色,那么这就是一件红衣服。

  6、大小:衣服的大小,公园的大小,公司的大小,操场的大小。

  7、合适:很合适,非常合适,大小合适。

  这件衣服大小合适。你穿在身上很合适。

  8、号:大号,小号,中号,中号的衣服,几号,多少号,24号,10号。

  你的衣服是小号的吗?今天是几号呢?

  9、肥:很肥,不肥,不肥不瘦。

  这件衣服不肥,大小很合适,是中号的。

  10、长、短:长衣服,短衣服,很长,很短,不长,不短,长短合适,衣服很长,衣服很短。你的衣服很短,是短衣服。

  你的衣服长短合适。

  你的衣服不长。

  11、好看:很好看,非常好看,好看的衣服,这件衣服很好看,你很好看。

  你的衣服很好看,你很好看。

  12、挑:挑一件,挑衣服,挑一件衣服,挑好看的衣服。

  我有很多西式的衣服,今天我要挑一件中式的。

  你帮我挑一件,好吗?

  12、试:试试,试一试,试衣服,试试这件。

  你帮我挑一件中式的衣服吧,我要试试。

  你去买衣服,会先试一试吗?

  13、有点儿:有点儿大,有点儿肥,有点儿长。

  你件衣服有点儿肥,大小不合适。

  这件衣服大小合适,但有点儿短,你挑一件长衣服吧。

  (四)语言点

  1、“的”字短语

  例:1、这件衣服是中式的,那件是西式的。

  2、这件衣服是谁的?

  这件衣服是我的。

  3、红的是桃花,黄的是菊花。

  解释:中式的、西式的、我的、谁的,这四个就是“的”字短语了,我们可以认为他们省略了“的”字后面的“衣服”这个词。补充出来如下:

  1、这件衣服是中式的衣服,那件是西式的衣服。

  2、这件衣服是谁的衣服?

  这件衣服是我的衣服。

  解释:但是为了语言表达的简练,这样的表达,后面的衣服就显得很多余,所以后面就用了

  省略了“衣服”的“的”字结构。再看看这个句子:那件是西式的。

  为了句子的简练,在我们大家都已知那件衣服的时候,那件后面的衣服也省略了。

  2.“有点儿”和“一点儿”

  例:1、这件有点儿肥,换件瘦一点儿的。

  2、这件有点儿长,换件大一点儿的。

  解释:“有点儿”放在形容词前,用来说不好的感觉,例如“有点儿肥”就是对这件衣服不满意,觉得不好。“一点儿”在形容词后面,有比较的意味,表示一种希望和要求,例如“换件瘦一点儿的”就是觉得这件有点儿肥,所以希望换件瘦一点儿的。再看看下面的句子:

  3、这车有一点儿慢,可以快一点儿吗?

  4、我昨天有点儿晕,今天好一点儿了。

  5、你要胖一点儿,你太瘦了。

  3.动词重叠

  例:1、红的、黄的都不错,你试试吧。

  2、这两件都很漂亮,你试试吧。

  3、我喜欢那个故事,你讲讲吧。

  4、那里的风景很美,我们去逛逛吧。

  解释:动词重叠表示动作的短暂尝试状态,动作的时量短或动量小。再如下:

  走—走走坐—坐坐看—看看听—听听

  读—读读想—想想说—说说念—念念

  三、课文(35分钟)

  (一)把课文变成未完成式,把生词制成一面带粘贴的卡片,让学生上台,把卡片贴在空

  白处。使用ppt。

  这件xxxxx安妮的,xxxxx不错,是xxxx的;xxxx很xxxx,是xxxx的;xxxxx也很xxxxx,是xxxx的,不xxx不xxx,不xxx不xxx。

  林月:安妮,你喜欢什么样的xxxxx?

  安妮:我喜欢xxxx的。你帮我xxxxxx,好吗?

  林月:好啊。你喜欢什么xxxx的?

  安妮:xxxxx的。

  林月:这件怎么样?xxxx、xxxx都不错。你xxxx吧。

  安妮:林月,你看,xxxx不xxxx?

  林月:xxxxxx肥,换xxxx瘦一点儿的。

  安妮:这件瘦一点儿,怎么样?

  林月:这件xxxxx合适。你觉得呢?

  安妮:我也觉得非常好,太谢谢你了!

  林月:你太客气了。

  (二)问答

  1、安妮和林月在干什么?

  2、是谁要买衣服?

  3、安妮喜欢什么样的衣服?

  4、安妮喜欢什么颜色的衣服?

  5、林月为什么让安妮换一件瘦一点儿的?

  6、安妮为什么要谢谢林月?

  (三)按照提示复述课文。(采取两人对话式,使用以上的以上的ppt)

  (四)模仿(活学活用,给学生几个例子,供他们模仿。)

  例1:一天,芳芳和珍妮去商店,珍妮要买一件西式的衣服,她喜欢白色的。

  例2:一天,李明和杰去商店,杰要买一件衣服,希望李明帮他挑衣服。

  例3:假如你和你朋友去买衣服(让两个学生,以自己的身份自由发挥)

  (五)看图说话(一组图片,图片的内容是婷婷陪朱莉在买衣服,朱莉喜欢红色的衣服,

  婷婷帮她选了一件,但是看上去很肥,于是换了一件小的,很合适,朱莉很高兴。)让学生说出图片里的内容。

  四、读课文(5分钟)

  这件xxxxx安妮的,xxxxx不错,是xxxx的;xxxx很xxxx,是xxxx的;xxxxx也很xxxxx,是xxxx的,不xxx不xxx,不xxx不xxx。

  林月:安妮,你喜欢什么样的xxxxx?

  安妮:我喜欢xxxx的。你帮我xxxxxx,好吗?

  林月:好啊。你喜欢什么xxxx的?

  安妮:xxxxx的。

  林月:这件怎么样?xxxx、xxxx都不错。你xxxx吧。

  安妮:林月,你看,xxxx不xxxx?

  林月:xxxxxx肥,换xxxx瘦一点儿的。

  安妮:这件瘦一点儿,怎么样?

  林月:这件xxxxx合适。你觉得呢?

  安妮:我也觉得非常好,太谢谢你了!

  五、总结(5分钟)

  (一)本课学习了13组生词,重点是“合适”、“有点儿”和“大小”,还有“肥、瘦、颜色、试、挑、长、短、好看、样子、中式”要会造句。

  (二)今天还学习了课文,你们已经基本能够复述了,并且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说明,知道自己需要进行哪方面的练习。xx同学说得很流利,可是汉字还可以写得更快,xx同学读得很好,说得也很好。

  六、作业(2分钟)

  (一)复习课文和生词,下次课要听写。

  (二)造句:

  1、用“合适”和“合适不合适”分别造两个句子。

  2、用“有点儿”和“一点儿”分别造两个句子。

  3、用“大小”造两个句子。

  4、用“肥、瘦、颜色、试、挑、长、短、好看、样子、中式”各造一个句子。

  根据自己的情况,可以多造句,但最少造20个句子,写在本子上,明天交给我,下次课要写得好的同学朗读自己的句子,并有小小的奖励。

  (三)预习语法和课后练习,完成会做的练习。

  六、教具

  ppt、生词卡片、图片和组图、实物(学生身上的衣服)

对外汉语教案12

  第八课我的眼镜摔坏了

  (一)我们的照片洗好了

  课文

  玛丽:我们在长城照的照片洗好了吗?

  麦克:洗好了。

  玛丽:照得怎么样?快让我看看。

  麦克:这些照得非常好,张张都很漂亮。这些照得不太好。

  玛丽:这张也没照好,人照小了,一点儿也不清楚。你再看看这张,眼镜都闭上了,像睡着了一样。

  麦克:这张怎么样?

  玛丽:不怎么样。洗得不太好,颜色深了点儿。这两张洗得最好,像油画一样。

  麦克:再放大两张吧。

  玛丽:放成多大的?放大一倍怎么样?

  麦克:放成十公分的就行了。

  生词:

  照(V.)照相

  洗(V.)洗照片/洗衣服

  闭(V.)闭上眼/睁开眼

  油画(n.):oilpainting

  放大(V.):enlarge

  倍:times

  公分:centimeter

  差(一)点儿:almost

  碰碰巧/碰面

  起(V./quantifier.)起床/一起事故

  事故(n.)

  整(adj.):full;whole

  眼镜(n.):glasses一副眼镜

  别提了Don’tmentionit.

  倒霉(adj.)

  摔跤(v.):haveafall/akindofsport

  掉(v.):drop

  地上

  上班/下班:goto/offwork

  保证(v.)

  遵守(v.):abideto

  规则(n.):rule

  造成(v.)cause/bringabout

  拥挤(v./adj.)

  主要(adj.)main

  原因(n.)reason

  引起(v.)

  赶快(adv.)

  发展(v.)develop

  教学对象:留学生

  讲课人:黄燕

  教学目标:

  掌握课堂中出现的生词,掌握量词重叠的用法

  教学过程:

  1导入,用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导入新课内容。

  2过程

  (1)解释生词

  PPT呈现生词,逐个朗读并解释生词。

  A:用组词的方式解释

  照(V.)照相

  洗(V.)洗照片/洗衣服

  闭(V.)闭上眼/睁开眼,闭上眼的反义是“张开眼”不是“闭下眼”,以防出现字面意义的语误。

  碰碰巧/碰面

  起(V./quantifier.)起床/一起事故“起”不仅是个动词还可以做名词。

  眼镜(n.):glasses一副眼镜“眼镜”的量词要用“副”。

  B:用图示法解释“油画”(n.):oilpainting

  C:用表格法解释“公分”,公尺米

  公分厘米

  1公尺=1米

  1公分=1厘米

  D:用双语法解释放大(V.):enlarge

  倍:times差(一)点儿:almost

  主要(adj.)main原因(n.)reason

  发展(v.)develop遵守(v.):abideto

  规则(n.):rule

  E:用对比法讲解“引起”和“造成”的用法和区别

  造成(贬义词)造成不良后果

  引起(中性词)某种事物使另一事物出现。

  (2)朗读过后基本了解课文大意,根据课文大意提问

  熟读课文讲解语法量词重叠,汉语的名量词和动量词都可重叠使用,表示“每”的意思。

  例如:这些照片张张都很漂亮。“每一张都很漂亮”

  我们班的同学个个都很努力。“每一个都很努力”

  这些油画幅幅都很好看。“每一幅画都很好”

  配合练习P126朗读.替换

  3课堂进行汉语水平测试(附测试卷)

  汉语水平测试

  一选择题

  1今天天气_热。(选不合适的选项)

  A都B很C非常D有一点儿

  2花园里_花开_真漂亮。(选合适的选项)

  A的;地B地;得C的;得D得;地

  3学校的图书馆__关门了。

  A很B常常C有一点儿D已经

  4老师__说__一遍,我__没听懂。

  A还;过;又B又;了;还是C了;过;再D再;过;又

  5今天早上我六点__起床__。

  A会;过B就;了C快;了D要;了

  6这事很__。

  A经常B常常C非常D一直

  7我以前来__中国。

  A了B过C趟D就

  8那本书你找__没有?

  A着B好C完D成

  9这部小说_____难,可是很有意思。

  A一点儿B了C不D有点儿

  10像这样一直努力_____,相信你一定能成功的。

  A出来B上去C上来D下去

  11我想去北京大学看一个朋友,但是今天作业太多,只好明天_____去。

  A再B又C还D也

  12她的脸色__。

  A有点儿苍白B苍白有点儿C一点儿苍白D苍白一点儿

  13你必须主动承认错误,_____大家都不会原谅你。

  A就B那么C要么D否则

  14一眨眼的功夫,他已经_____了。

  A走远得很B走得很远C很走得远D远走得很

  二请判断这一词语放在句子中哪个位置上恰当。

  1她A把写B的诗和信寄来C给我D看。

  [经常]

  2A前几分钟的`B紧张之后,C现在总算可以松一口气D了。

  [过]

  3A人B可能C再回头D看到五十年前的事呢?

  [怎么]

  4他A低着头B说着C自己都D听不懂的话。

  [连]

  5我昨天骑A车去商场B买C一双漂亮D的皮鞋。

  [了]

  三判断句子的正误并改正。

  1学习汉语很难的是一件事情。()

  2明天的天气会下雨了。()

  3这些衣服是我昨天洗的。()

  4弟弟比我不高。()

  5我的书包和他的一样红颜色。()

  6“我上个月结婚了”和“我是上个月结婚的”意思相同。()

  7林老师已经上来车了。()

  8他是今年九月份来中国了。()

  9这个中国电影我常常看过电视上。()

  10北京的冬天冷得很。()

  四陈述语段(根据下列对话内容写一则通知)

  (广告栏上贴着一个通知)

  玛丽:宿舍楼门口围(enclose,surround)着一些人,发生了什么事?

  山本:走,过去看看。

  玛丽:啊,广告栏上贴(paste)着一个通知(notice)。

  山本:好像是一个活动的通知。

  玛丽:山本,有些字我不认识,通知说什么了?

  山本:九月二十日,国际交流学院将组织(organize)留学生去郊区(suburb)参观。学校要带我们去郊区参观。

  玛丽:太好了,什么时候报名(signup)?

  山本:下午两点到五点半。

  玛丽:在哪儿报名?

  山本:学院办公室。

  玛丽:要办(handle)什么手续(procedure)?

  山本:带学生证(students’ID)就行了。

  玛丽:我马上就去拿。你会宿舍吗?

  山本:不,我还有点儿事,你先上去吧。

对外汉语教案13

  一、教学对象

  本教案的教学对象大约学习了一个学期的汉语,掌握的汉语词汇在400个左右。

  二、教学内容

  “汉语综合课”是对外汉语教学语言技能课中的主干课,也叫核心课、精读课。“汉语综合课”以讲解教授汉语语言知识为主要教学任务。

  1.由“V了”句型,引申讲解“了”的两个用法。

  2.掌握“V去”表示的语法意义并能熟练运用。

  3.归纳结果补语

  4.掌握并能熟练运用“如果……就……”句型。

  三、教学目标

  1.能够掌握“V了”、“V去”的用法,并能造句。

  2.能够根据模拟的语境,使用不同的结果补语。

  四、教学方法

  1.复习旧课时采用“听写生词—听课文录音—提问课文内容—学生复述课文”等步骤让学生对上节课的内容进一步巩固。

  2.语法讲解

  根据语法点难易程度,采用不同的方式让学生了解领悟其内涵。可以利用、创造情景,行为动作演示,使用图片和多种教具等方式,并让学生大量模仿练习熟悉语法点的使用,最后需要对语法点进行简单的总结归纳,让学生加深印象。

  五、教学过程(2课时)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课文中及课后练习中涉及的相对重要的语言点,并使之能根据不同语境熟练应用。

  (一)“得了”→“V了”

  引入:根据课堂情境,有些同学正在吃早饭,有些同学已经吃过早饭了,给出两个句子让学生进行对比。“着”的用法以前已经学过。

  “我吃着早饭。”——“我吃了早饭。”

  解释:第一个句子中“着”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正在吃早饭,不是吃过了,也不是没吃;第二个句子中的“了”放在动词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吃”这个动作发生在过去。

  造句:(提供情境,让学生造句)

  昨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我们昨天学(习)了生词。

  昨天晚上我们学校有人开演唱会,你们去了吗?——我们昨天看了演唱会。

  引申:“了”的另一种用法,放在句末表示变化,变化是指这个句子表达的'事情希望对方当做个新情况,得到足够重视。

  例1

  A、今天他自己做作业了。——他以前都是抄别人的,现在自己做,(是否该奖励他?)

  B、今天他自己做了作业。——他天天都自己做作业,今天做作业这件事他已经完成。

  例2

  A、我看了晚会。

  B、我看晚会了。

  C、我看了晚会了。

  A句中,前提是,说话前我没有看晚会,表达的是“看晚会”这件事完成,又如:我看了这本书,他做了作业。

  B句前提不一样,也许我之前不打算看晚会,从来不看,现在我看了,那么“我看晚会”这件事是个新的情况,说话人带有希望听话人注意到这个新情况的心态,或者可能是在暗示对方:下次晚会我们一起去看吧。

  C句出现两个“了”,就同时有完成和变化的含义。

  (二)V去(掉)

  表示受事因为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消失。

  例:

  1.他辞去了大学的工作。(现在,工作没有了)

  2.他檫去脸上的汗,继续向上爬。(脸上本来有汗,现在没有了)

  动作演示:用黑板檫檫掉黑板上的字。——让学生造句。

  引申:“V+补语(结果补语)”

  完

  听完、画完、做完、吃完

  见

  看见、听见

  到

  看到、听到、买到、找到、得到

  着

  找着、买着、点着、睡着

  去/掉

  辞去、花去、擦去、洗去、脱去

  懂

  看懂、听懂

  走

  飞走、偷走、借走、拿走

  成

  变成、画成、切成

  选取其中几个,做适当讲解。然后带学生完成课后习题四

  1.对不起,我写错了,把你的名字写()西瓜了。

  2.这个问题很简单,我一听就听()了。

  3.快点儿,写()了作业我们去看电影。

  4.你睡()了吗?

  (三)只要……就……(ASlong as)

  引入:只要上课铃响了,我们就上课。(只要下课铃响了,我们就下课。)

  只要大家好好学习,就能学好汉语。

  只要A就B,A表示一种条件,B是一种结果。(给出语境,让学生造句)

  大家根据抽签来决定谁表演。——只要抽到了数字签,就要上台表演。

  大家准备一起出去玩,但不知道天气怎么样。——只要天气好,我们就去爬山。(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使用该句型)你喜欢看电影吗?——我能学好汉语吗?——你喜欢吃什么?我给你做。

  六、教学反思

  本课语法点不多,不难理解,无需过多解释,重点在于操练的部分。课上应注重对语法点的反复练习,假设各种不同情境,采用各种形式,务必使学生课上能积极参与进来。

对外汉语教案1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你叫什么名字?”及其回答方式的基本句型。

  技能目标:能够听懂并准确使用“我叫…”的句型来介绍自己的名字;能够在模拟情境中应用所学句型进行简单的对话交流。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

  教学内容

  重点词汇:你(nǐ)、叫(jiào)、什么(shén me)、名字(míng zì)、我(wǒ)

  关键句型:

  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XX。

  教学步骤

  1、导入(5分钟)

  自我介绍:教师先用简单的'汉语介绍自己,示范“你好,我叫XXX。”然后用英文解释这句话的意思,激发学生兴趣。

  游戏热身:“我是谁?”游戏。教师准备几张名人的图片,展示图片让学生猜,引导学生说出“他/她叫…”的句子,为引入主题做铺垫。

  2、新课讲解(15分钟)

  词汇教学:通过图片、实物或PPT展示新词,用汉语加手势或图片辅助说明每个词的意思,如指着自己说“我”,同时出示“名字”的卡片。

  句型教学:

  展示句型“你叫什么名字?”和“我叫XX。”,先慢速读几遍,再正常语速,鼓励学生跟读。

  使用闪卡游戏,随机抽取学生名字的卡片,让其他学生练习问与答。

  3、练习巩固(15分钟)

  角色扮演:学生两人一组,A问“你叫什么名字?”,B回答“我叫XX。”,然后交换角色。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机会练习。

  小组活动:“名字接龙”游戏。围成圈,第一个人说“我叫XX,他叫YY”,YY接着说自己的名字并指下一人,以此类推,加强记忆。

  4、拓展应用(10分钟)

  情景对话:设计几个日常交际场景(如在图书馆遇到新朋友、在学校的第一天等),让学生分组准备简短对话,应用所学句型进行角色扮演。

  文化角:简要介绍中文名字的文化背景,如姓氏、名字的组成,以及一些常见的中国名字,增加文化理解。

  5、总结与作业(5分钟)

  总结回顾:快速回顾今天所学的词汇和句型,鼓励学生分享学习体会。

  作业布置:

  记忆并能准确书写今天学习的词汇。

  录制一段自我介绍的视频,包括“你叫什么名字?”的问答,可以邀请家人一起参与。

  教学资源

  PPT或图片卡片:用于展示词汇和句型。

  名人图片:用于“我是谁?”游戏。

  视频或音频材料:可选,用于提供更多语言环境的听力练习。

对外汉语教案15

  课文:

  A:你的生日是几月几号?

  B:我的生日是十月十八号,正好是星期六。

  A:是吗?你打算怎么过?

  B:我准备开一个生日晚会,你也来参加,好吗?

  A:什么时间开?

  B:星期六晚上七点。

  A:在哪儿?

  B:就在我的房间。

  A:好,我怕一定去。祝你生日快乐。

  B:谢谢。

  教学对象:初级汉语水平留学生

  授课学时:1课时(45分钟)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对话的意思,领会并正确使用本课生词;

  2、能正确使用对话中的重难点句型和语法。

  教学要求:

  生词:

  1、掌握每个生词的读音,词性和词义

  2、能熟练地使用本课生词进行扩展。

  语法句型:

  1、掌握本课的`重点句型和语法;

  2、运用所学句型和语法进行造句,灵活运用。

  教学步骤:

  1.讲解生词

  生日正好打算准备参加星期

  (在此以生日为例)

  1)生日(shēngrì):标注读音,老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2)讲解生词的意思:生日:出生的那一天及以后每年的这一天

  3)生词扩展:主要采用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方法。

  生日我的生日我的生日在十月十号。(提问同学:你的生日呢?)

  生日晚会我要开一个生日晚会。

  生日蛋糕生日那天,我会吃生日蛋糕。(提问同学:生日那天,你们会吃生日蛋糕吗?)

  过生日明天我过生日。(提问同学:你什么时候过生日?)

  4)生词练习:选用以下词中的几个来进行造句

  我(的)/你(的)/他(的)/她(的)祝蛋糕生日过快乐

  2、语法句型讲练

  教师讲解句型和语法的含义和应用环境,然后让学生运用句型进行造句。教师可设置一定的情景来引导学生。

  (以年月日表示法为例)

  A:你的生日是几月几号?

  B:我的生日是十月十八号。

  1)在中国,年月日的表达顺序是年月日,星期可在年月日前,也可在年月日后。表日期时,日等于号,但在“今日事,今日毕。”中只能用“日”,不能用“号”。

  老师举例:我的生日是在1999年12月10号/日。(老师提问:你的生日是在几月几号呢?

  2)对“……月……号/日”提问时,一般用“……几月几号?”来提问。

  老师举例:国庆节在几月几号?

  3)设置情景:

  情景一:这学期我们快放假了,那大家知道我们几月几号放假吗?

  学生:我们……月……号放假。

  情景二,小明明天过生日,今天是20xx年9月26日,星期一,那小明的生日在几月几号?星期几呢?

  学生:小明的生日在……月……号,星期……。

【对外汉语教案】相关文章:

对外汉语教学总结10-07

对外汉语教学心得体会08-16

对外汉语教学心得体会05-28

对外汉语教师的推荐信09-18

高中教案教案01-05

《爱莲说》教案11-05

《匆匆》的教案06-24

(经典)中班教案08-28

《面具》教案10-27

快乐的教案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