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喝水》教案

时间:2025-06-17 08:25:19 教案 我要投稿

《乌鸦喝水》教案3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乌鸦喝水》教案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乌鸦喝水》教案3篇

《乌鸦喝水》教案 篇1

  教学设想:

  《乌鸦喝水》是国标本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中的一则童话故事,课文讲的是乌鸦想办法喝到瓶子里的水的故事。全文共有三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乌鸦想喝瓶子里的水却喝不着,第二自然段讲乌鸦想出了办法,第三自然段讲乌鸦利用小石子喝到了瓶子里的水。课文配有插图,形象地再现了内容,有助于学生读书领悟。

  高万同老师在《谈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的阅读教学》中指出,起步阶段的阅读教学要把培养阅读兴趣放在首位。应激发他们围绕课文内容,产生真切的情感体验,不让一个学生成为无动于衷的旁观者,当一个有口无心的假读书郎。为此,我首先以第1自然段为引子,使学生了解到乌鸦喝不到水这一情况,然后就让他们围绕课题,大胆猜想事情的最后结果,从而找出矛盾焦点,产生好奇心,求知欲,激起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朗读、背诵课文,领会课文潜在的思想教育内涵,是本课教学的主要目标。依据课改理念,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读通、读懂、读好课文。一个巧妙的追问此时你最想对乌鸦说些什么?挖掘了课文的思想内涵,表现了语文课程重视提高学生品德修养的课改思想。课本剧表演让学生在情境中打开了记忆的仓库,激活了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学生凭借这些背景知识展开丰富的想象,在头脑中尽情描绘课文语言所描写的情景,再通过语言,动作,神态,把平面的文字变成了立体的活生生的形象。运用自己独有的阅读感受,完成了对课文的再创造。

  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这既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运用实验等直观教学化静为动,使学生如身临其境,感受其中的奥妙,避免了抽象繁琐的讲解。

  陆桴亭说:人性中皆有悟如石中有火,必敲击不已,火光始现。在阅读教学中应为学生留出时间,留出空间,创造条件让他们去自读自悟,而为师的,只在一边旁敲侧击,实实在在地把课堂还给学生。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图文结合,学习第一自然段

  1、故事导入(创造性地指图(1)讲述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一只乌鸦很口渴,到处找水喝。找呀,找呀,它看见了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可是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乌鸦喝水》的故事。

  2、出示课题并齐读

  3、出示并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一自然段,想想刚才老师的介绍,看看你从中了解了什么?

  (2)把自己的学习所得在学习小组内交流

  (3)大堂交流

  ①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抓住到处启发学生想象乌鸦四处找水的情景,(睁大你的千里眼,竖起你顺风耳,乌鸦会到哪些地方找水,边找还边说着什么,想一想,说一说再来演一演)体会乌鸦口渴难耐焦急的心情。并指导朗读第一句]

  【通过学生的听、说和演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从局外人变成局内人。并为指导课本剧表演埋下伏笔。】

  ②乌鸦找到了水,可是因为瓶子里水不多,瓶口又小,所以喝不着水。(抓住可是引导学生了解乌鸦发现水的惊喜和喝不到水的无奈,并指导朗读第2、3两句)。

  ③乌鸦开始想办法了。(指点:怎么办呢?这是乌鸦思考时的自言自语。并指导读好这一句。)

  4、小结朗读第一自然段。(举行朗读背诵擂台赛)

  【直接引用课文第一自然段导入课题,让学生自主地在听--读--说--读的阅读实践中理解课文学会阅读,完成内化,积累语言。这是国标本编者意图的体现。】

  二、大胆猜想,动手实验,学习第二、第三自然段

  1、过渡

  (1)乌鸦找到了水,可是因为瓶子里水不多瓶口太小,所以喝不着水。

  (2)再读课题,猜想课文既然以乌鸦喝水为题,那事情结果?必定是乌鸦喝到了水。

  (3)这时,你最想知道什么?(乌鸦是怎样克服难题喝到水的?或乌鸦想出了什么办法才喝到了水?)

  【大胆猜测找到矛盾焦点,提出问题,造成悬念,激起遐想,产生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在跃跃欲试的`状态下进入阅读。】

  2、指名读第2自然段猜想:石子办法(用一句话说清两者关系即乌鸦怎样利用小石子喝到了水。)

  3、小组合作学习第三自然段

  (1)朗读第3自然段

  (2)讨论:乌鸦是怎样利用这许多小石子喝到水的呢?

  (3)交流

  4、实物演示,突破难点

  (1)指名表演演示,其余学生观察:乌鸦怎能样把小石子放进瓶里,水又是怎样升高的?(一个一个;渐渐)

  (2)交流,并指导用渐渐说话(出示读读说说中的例句并完成填空。)

  (3)追问:此时,你最想对乌鸦说些什么?(乌鸦很聪明;乌鸦很执着。乌鸦遇到困难能开动脑筋等。)

  【根据一定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通过实验,化静为动,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认识事物间的联系。另外,一个巧妙的追问,挖掘了课文的思想内涵,表现了语文课程重视提高学生品德修养的课改理念。】

  9、指导表情朗读,背诵2、3自然段

  (第二自然段要表现乌鸦想出办法后的兴奋,第三自然段前文表现乌鸦的艰辛后文则要读出乌鸦如愿以偿的欢欣。)

  三、回归整体,总结全文,指导课本剧表演

  1、齐声朗读全文

  2、回忆第一自然段第1句话我们是如何来再现当时场面的?(为人物加上动作,语言,神情等,尤其是语言,可用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例第二自然段用上这么多小石子有办法了!第3自然段用上一个、两个、三个多甜的水啊!等)

  3、两人合作,一个戴上头饰表演课本剧一个给予指导而后交换。

  【高万同老师说:小孩子都是有灵性的,天生都有很强的好奇心与表现欲,他们对课文中的人、事、物都会产生自己独有的感受和想法,虽然他们说不清楚,但一心想表现,教师要给他们充分的机会。】

  四、推翻条件,引出问题小论坛中比创新

  小论坛:

  瓶子旁边要是没有小石子,乌鸦该怎么办呢?

  分小组讨论

  大堂交流(比谁的点子更多谁的方法更合理。)

  五、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练读生字并组词

  2、学生看笔顺图并描红课本上的生字

  3、师生共议书写要点

  4、学生在习字册上练习描红(仿影、临写)

  六、作业:

  1、背诵课文

  2、继续准备课本剧表演

《乌鸦喝水》教案 篇2

  教材分析:本课讲述了一只乌鸦口渴了,自己想办法把瓶子里的水喝到嘴里的故事,告诉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能被困难吓倒,要想办法去战胜困难,解决困难,学习乌鸦的聪明才智,并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不怕困难,勇于战胜困难,使学生在学习故事的同时,受到思想教育。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认识偏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

  教学难点:识字写字 体会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并背诵下来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读准字音,认清部分字形,按笔顺正确描红书写部分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猜谜导入新课,教学生字。

  3、情感体验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课文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乌鸦图)谁认识它?教师板书:乌鸦。你是怎么知道的?

  2、边看边想:乌和哪个字有点像?学生书写鸟。你有什么好办法区分这两个字? 老师总结:因为小乌鸦长得黑黑的,连眼睛都看不见了,所以没有一点。

  3、谁能有礼貌地跟乌鸦打个招呼?

  4、板书喝水(补充课题),齐读课题。

  5、认识渴──喝这一组生字。师:它们是一对孪生兄弟,长得很像,你能准确地辨认它们吗?(三点水是渴,口字旁是喝,想喝水就是渴,有口才能喝。) 二、初读课文。

  1、翻开书,看看图,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我们首先来读准字音。(口渴、看见、办法、终于、渐渐、叼起、乌鸦、瓶子、)

  A、自己读读。

  B、请小老师领读。

  (2)男女生比赛读。去拼音开火车读。

  (3)齐读。

  2、认准了生字,就能把句子读通顺。自己再读读课文。

  3、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听: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请小老师来评一评小朋友读得怎么样?好的表扬,有错误的请纠正。

  4、让我们一起把课文连起来读一读。边读边想:联系课题,你知道了什么?

  三、教学生字

  我们读好书,还要写好字。

  1、我们刚认识的朋友,们还记得吗?(出示:生字。组词读)

  2、有两个偏旁,就藏在生字字中。(课件:看、起)

  (1)教学看。

  A、(出示看字的生字卡片,用红笔描红偏旁。)看是手字旁,请小朋友看看,手字旁和我们平时写的手有什么区别?(第三笔变成撇)是呀!用手搭在眼睛上就是看。跟我读:手字旁。

  B、拿出手跟老师一起写一写。

  C、生描红、临写。点评。

  (2)教学起。

  A、(出示起字的生字卡片,用红笔描红偏旁。)起是走字旁。写走字旁时要注意什么?(第七笔捺要写长一些。)跟我读:走字旁。强调走字旁里面是个己而不是已。

  B、拿出手跟老师一起写一写。

  C、生描红、临写。点评。

  四、课堂小结:同学们,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那么它找到水了吗?又是怎么喝到水的,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按笔顺正确描红书写汉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指导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背诵课文。

  3、情感体验与价值观:懂得遇到难题要开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课题)小朋友,上节课,我们初学了《乌鸦喝水》一课,和小乌鸦见了面。现在,小乌鸦可要考考大家呢。

  2、你会认吗?乌、鸦、石、法、渐、瓶、办(书空,强调点的写法)、喝、渴(怎么分清喝和渴?)

  3、你会用吗?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 抽生填空后齐读

  二、细读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句子: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 大家读一读,看谁读得好。(生自由练读后师指名读) 大家想象一下,乌鸦到处找水喝,如果我们用望远镜看一下,你会看到乌鸦到哪里找水喝? 同学们刚才所说的就是乌鸦到处找水喝的情景。带着你们的想象去读这句话,一定能读好。(生练读后做动作齐读)

  (2)乌鸦继续飞呀,飞,终于找到了一瓶水。你们看:(课件:乌鸦看到水图片)你能感觉到乌鸦现在的心情吗?(出示:它看见一个瓶子,里面有半瓶水。)请学生以高兴的心情读。

  (3)可是,乌鸦喝不着,知道为什么吗?你从哪儿知道的?勾画此句。

  (4)(图?)此时,乌鸦的心情怎样?(出示:可是,瓶口小,乌鸦喝不着。怎么办呢?)把乌鸦失望、着急的心情读出来。

  (5)把第一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可边读边演)。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请大家继续读读课文的二自然段,把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句子用横线勾画下来。

  (2)出示句子,理解词语。 (出示:乌鸦看见旁边有许多小石子,终于想出办法来了。)请小朋友想想,乌鸦看见小石子是一下就想出办法了吗?你从哪个词看出来的?指导读好终于边读边想象乌鸦思考了很长时间,动了不少脑筋。你知道这时,小乌鸦的心情是怎样的吗?带着兴奋的心情读一读这句。

  (3)把你勾的句读一读:它叼起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到瓶子里。

  (4)乌鸦到底是怎么放的,我们学着乌鸦的样子试一试。请大家注意观察:瓶子里的水有什么变化?

  (5)瓶子里的`水是很快升高的吗?(慢慢)书上用哪个词来说?(渐渐)指导读好这个词。

  (6)用渐渐说话(结合看图,说说瓶子里、外石头的变化、春天来了,天气......同着互相说)

  (7)乌鸦现在的心情是怎样的?带着高兴的心情读一读最后一句话。

  三、朗读课文,启发学生。

  1、教师:同学们,如果当时,那儿没有石子,乌鸦还可以想什么办法喝到水?

  2、讨论、交流:从乌鸦喝水这件事,你受到什么启发。

  3、集体反馈。教师引导:是呀,善于动脑筋解决问题,只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良好习惯。 4、怀着对乌鸦的赞叹之情,感情朗读课文。

  四、指导背诵。

  (1)想不想把这个有趣的故事记下来,讲给家里人听。可以看着黑板上行的板书,我们按照这个顺序,把课文内容回忆一下(引读)。

  (2)记住课文内容了吗?同桌抽背齐背:愿意背的可以站起来背;不会背的可以看一看书;还可以加上动作和表情-师总结评价学习情况。

  板书设计

  24乌鸦喝水 口渴了 找水喝 找到水 喝不着 想办法 喝到水 要动脑筋解决困难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过程中,结合本课特点,从观察插图入手学习第一自然段,然后导出第四自然段,了解现象及结果后,在第2课时再学习二、三两段,探究其缘由乌鸦为什么把瓶子里的谁喝到了。在第一课时中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积累词汇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感情朗读,抓住描写乌鸦心理活动的句子进行重点朗读,体会人物的心情变化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第二课时对本课的字词教学指导的比较扎实,学生书写正确、优美。

《乌鸦喝水》教案 篇3

  教材分析及设计理念:

  《乌鸦喝水》是一篇优秀的寓言故事。课文讲的是一只聪明的乌鸦就地取材,想办法喝到小瓶子里的水的故事。全文内容生动有趣,通俗简洁,适合儿童朗读和讲述。学习本文不仅要学习一些生字和新词,更要引导学生感悟到乌鸦的聪明能干,从中受到启发。

  这篇童话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而正确流利地朗读,并从中丰富语文积累,感悟到乌鸦的聪明,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仍然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学中应突出以读为主,以读促思的方法,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发现。

  教学目标:

  1、认识“乌、鸦”等9个生字,会写“可、石”等6个字。能用“渐渐”一词说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3、引导学生认识乌鸦的聪明能干,明白遇到问题时,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逐步养成积极动脑的良好品格。

  教学重点: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认识到乌鸦的聪明能干,并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准备:

  1、放大的文意图;2、生字卡片、小水瓶、小石子等有关材料。3、一些小动物的头饰。如:大象、鹤、袋鼠、啄木鸟等。

  教学时间:一课时

  上课时间:

  教学程序:

  一、引入本课

  1、谈话:出示乌鸦图。同学们,你们认识乌鸦吗?知道它的一些故事吗?今天我们来认识一只聪明能干的乌鸦,你们愿意吗?(板书课题)

  2、活动:出示乌鸦喝水图,引导学生用一句简短的.话,说出这幅图的意思。比一比谁说的最简洁,最准确。(板书课题)

  二、学习课文

  1、组织学生自由读文,勾画出生字生词,解决字音的问题。

  2、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3、汇报

  A、利用字卡,互相指读生字,适当组词,同学间相互评价,纠正。

  B、多形式读文。(如同桌互读、男女生读、分段指读、小组齐读等。)有重点地指出难点字的读音。如“怎、找、旁等。教师相机指导学生从读中体会感情,同时引导学生评价。

  C、利用放大的插图或投影片,引导学生根据理解说出每幅图的意思。

  D、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课文的内容。

  4、继续学习下边文章

  1)、引导学生通过重点词句来体会乌鸦喝到水,想办法的心情。结合进行朗读训练。

  结合看图,理解乌鸦喝着水的原因。指导朗读“怎么办呢?”

  启发学生想象,说说乌鸦会想什么办法。

  2)、引导学生再看第一幅图,并要求学生思考:乌鸦想出什么办法?这个办法是怎么想出来的?

  小结:乌鸦的办法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一边观察周围事物,一边想办法的。

  3)、利用第二幅图和实验,帮助学生理解乌鸦是用什么办法喝到水的。

  让学生上讲台做实验:把小石子一个一个放在瓶子里。要求学生看清楚水是怎么升高的。

  要求学生讲出瓶子里的水是怎么升高的,书上是怎么写瓶子里的水升高的,理解“渐渐升高”。并用“渐渐”说一句话。

  4)、指导朗读。①第一句用坚定的语气读“一个一个地放在瓶子里”。②“水渐渐升高”要读得慢。③“乌鸦就喝着水了”要用轻松的语气朗读。

  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并试着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背下来。

  四、讨论:创设情境,组织讨论,发展学生思维。

  1、出示课后思考提示:瓶子旁边要是没有小石子,乌鸦该怎么办呢?

  2、学生讨论,合作交流,表达看法。教师拿出准备的头饰(大象、鹤、袋鼠、啄木鸟等)。启发思考:如果我们是这些个小动物,我们会怎样帮助小乌鸦呢?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把合作想出来的办法,表演出来。

  3、汇报表演,互相评价。

  五、背诵,多形式的背诵,促进学生的积累。

  采取小组比赛或分段合作等形式,练习把课文背诵下来,有余力的同学也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课后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六、写字

  1、引导学生在“我会写”中,再认生字,交流识字记字方法。如:谜语法、比较法、编顺口溜等。

  2、自选生字进行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写字。学生书写展示,组织互相评议。

  3、指导重点字的书写。如:找、石等。

【《乌鸦喝水》教案】相关文章:

《乌鸦喝水》教案12-19

乌鸦喝水教案大班12-12

《乌鸦喝水》说课稿07-16

《乌鸦喝水》的说课稿11-30

乌鸦喝水的说课稿06-17

精选《乌鸦喝水》教案锦集六篇12-24

精选《乌鸦喝水》教案集合8篇07-11

精选《乌鸦喝水》教案模板合集8篇10-10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