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鸟课堂教案

时间:2024-05-24 18:25:49 教案 我要投稿

珍珠鸟课堂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珍珠鸟课堂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珍珠鸟课堂教案

珍珠鸟课堂教案1

  一、说教材

  《珍珠鸟》是七年级(下)第六单元的首课,这个单元以“人与动物”的关系为内容,专题编选课文。五篇课文都是写动物的佳作,都各自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人与动物”的关系,阅读这五篇课文,不但可以激发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还可以引发对人与动物关系的深入思考。

  《珍珠鸟》一文主要通过由于我对珍珠鸟的悉心照顾和真切关爱,小鸟由怕人到喜人、近人、亲人、爱人,最后到与人融为一体的经过。从而谱写了一曲人与自然之间的爱的颂歌,并由衷地发出了“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感慨。文章从对“人与鸟”的关系的叙述中,启发学生在“人与动物”和谐共存方面作深入思考。

  二、说学生

  1、从德育的角度讲,现代学生并不缺少“被人爱”,相反的,恰是因为拥有太多的“被人爱”,反而使他们缺少了一种“爱别人”的胸怀,根据陶行知的教育理念,最美好的教育应该是把孩子们对善的向往提升起来,把人的良知焕发出来,使他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建立起独立的精神,健全的人格,懂得爱和自由,乐于创造,热爱自然,学会生活和怀有理解人生的渴望。因此,利用语文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是责无旁贷的,也是力所能及的。

  2、从语文角度讲,初中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往往还只停留在以情节判断作品好坏这一浅层面上。因此,帮助学生品味文学语言,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更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长期的任务。

  三、说学习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结合课标对初一学生的要求,我将学习目标确定为:

  知识和能力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掌握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十个词。

  摘抄生动、优美、深刻的语句。欣赏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能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并欣赏,养成品味语言的习惯,从而提高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珍视生命,关爱动物的情感。

  设置理由:

  根据新时期人才培养要求——“培养有爱心的下一代”、课标要求和课文特点。

  (三)过程和方法目标:

  促进学生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做到观点明确,言之有理。

  四、说学习重点:

  品味文章语言,提高对课文的感悟能力、鉴赏能力,激发学生爱的情感。

  设置理由:

  1、课后练习一、二。

  2、本文语言优美,内容充满爱意,是一曲人与动物之间爱的颂歌。

  五、说学习难点:

  领会“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内涵。

  设置理由:

  1、课后练习三。

  2、以七年级的学生的能力层次,对课文的理解很可能只会停留在本文是写“人与鸟的关系上”。但本文绝非如此,而是小中见大,即不仅是人与动物需要信赖,而且人与人,国家与国家也是如此。

  六、说教法

  提问法、点拨法、师生互动法。设置理由:教师是组织者、促进者、引导者、参与者。

  七、说学法

  1、朗读法、圈点批注法、提问法、讨论法。

  2、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贯穿始终。

  3、学习抓住关键词去揣摩、品味。

  设置理由:课堂是学堂,学生是学堂的主人。

  八、说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并简介作者(5分钟)

  由“人与鸟”的关系导入,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来谈自己与鸟儿之间的难忘的故事。

  设置理由:

  为了调动学生自己的亲身体验,将阅读课文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检查预习(6分钟)

  1、质疑(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可以是字词方面的,可以是内容方面的,可以是结构方面的。

  2、学生提出问题后,由其他学生解答,有难度的教师适时点拨、启发,拓宽学生思路,让学生养成发散思维的习惯。这样可以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3、出示幻灯片一(易读错、写错的字词,冯骥才的简介。)

  设置理由:

  促进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主动学习的习惯、带着问题进课堂的习惯。

  整体感知(10分钟)

  (二)朗读课文

  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放开声音自由朗读课文。

  1、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语调。

  2、出示幻灯片,默读课文,圈点批注

  幻灯片的内容是:

  根据问题快速阅读课文:

  (a)归纳我为珍珠鸟做了哪些事?(我的举动)

  (b)珍珠鸟对我有什么反应?

  (c)我从和珍珠鸟的相处中得到了哪些感受?

  3、前后桌交流——合作探究

珍珠鸟课堂教案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把握文章内容,领悟文章中人和动物之间充满的爱和信赖的理想境界和深刻的哲理。

  2、唤醒学生内心的爱的情感,引导他们体验反思,激发他们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3、品味语言,学习作者对珍珠鸟细腻、人性化的描写方式。

  教学重难点

  重点:唤醒学生内心的爱的情感,引导他们联系自己生活实际,思考人和动物之间的关系。

  难点:文章中融注喜爱之情的描写笔法和蕴涵的深刻哲理。

  设计思路

  冯骥才的《珍珠鸟》是一篇充满浓郁诗情和深刻哲理的散文,它通过对人鸟之间相亲相爱的奇特画面的细腻描写,唱响了一曲人与动物之间爱和信赖的颂歌。设计用故事导入,可以激活学生思维和课堂气氛,为本节课奠定深厚的感情基础,同时又暗示了课文主题。在此基础上通过朗读全文,理清课文内容,感知文章主旨和作者的情感。研读课文精彩部分,重在品析课文优美生动的语言,在品析中受到美的熏陶,领悟其中深刻的哲理。再结合学生自己的亲身经历拓展延伸,引导他们体验反思,激发他们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最后以一篇震撼人心的《咬舌自尽的狗》结束授课,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

  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好!首先给大家讲三个故事

  四川省成都市发生过这样一件离奇的事:一位叫申庭美的96岁的老人,他留下遗嘱,等他去世后将他的5000元的遗产留给一条和他相依相伴12年的小狗欢欢――申培欢(他给小狗取的名,他把小狗当作他的另外一个儿子)

  第二个故事:辽宁省宽甸县军民村有一位叫黄丽杰的妇女,五年前(1999年)她用准备买蔬菜种子和大棚薄膜的300块钱救下了一只差点成为人口中食的受伤的大雁。她和丈夫精心治好大雁的伤,大雁不愿离开他们,就呆在了他们家里。他们给它取了个名――雁宝(自己的儿子叫忠宝),还买来大白鹅和它做伴。从此雁宝成了他们家庭的正式成员,并且和那六只大白鹅日久生情,生下了许多小雁。黄丽杰一家成了远近闻名的养雁专业户。

  第三个故事:北京有一位老太太,她收养了100只流浪猫,从此这些猫咪有了温暖的家,不再风餐露宿;老太太也因为有了这些猫咪做伴而得到了精神上的满足,生活充实而愉快。

  师:大家听了这些故事有什么感触?

  生:动物也有情!

  生:善待动物,终有好报!

  生:人和动物也能相亲相爱,和睦相处。

  生:我们要保护动物!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和谐、相融、灵性,情动人与动物之间!这三个离奇而又真实的故事让我们不由得惊叹感动:原来人和动物是可以这么和睦相处的啊!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的散文名篇《珍珠鸟》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人和动物和谐温馨的画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篇美文。

  师:我们还是请向媛媛同学来朗读这篇课文,请同学们用心听,然后说说课文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读略)

  生:讲“我”养了一只珍珠鸟,“我”非常喜欢的故事。

  师:不是很准确具体,谁来补充?

  生:讲朋友送了一对珍珠鸟给“我”,后来这对珍珠鸟有了雏儿,“我”喂养他们的经过,

  生:应该是“我”喂养了一对珍珠鸟,他们有了雏儿。这只雏儿对“我”由害怕到熟悉到亲近的过程。

  师:是的,文中有三只鸟,课文着重写了雏儿由怕人到亲近人的过程。你们喜欢这只雏儿这小珍珠鸟吗?

  生:(齐)喜欢!

  师:老师也喜欢这只小珍珠鸟,它确实是只非常可爱的小鸟。现在请你们自由朗读课文,勾画出文中体现小鸟可爱的句子,试着品味一下这些句子是从哪些方面写小珍珠鸟的可爱的?(生读书勾画)

  生:我找的是第8自然段,“起先……跟着逃到画框上去了。”这段用了“飞”、“落”、“站”、“啄”、“撞”、“逃”这些动词写出了小珍珠鸟的活泼、调皮的特点。

  师;噢!动作轻盈,活泼又有点儿胆小。

  生:我找的是第7

  自然段,写小珍珠鸟外形很漂亮,长得又胖乎乎的,显得很可爱。

  生:我找的是这句:“它先是离我较远,……发出‘嚓嚓’响。”这段是从小鸟的动作、神态写小鸟可爱。

  师:这是小珍珠鸟和我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吧。你看它像个娇憨顽皮的小孩儿,居然懂得看人的脸色行事,聪明的鸟!

  生:还有第14自然段,小鸟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它像一个淘气的小男孩子,玩累了,就趴在我肩上睡了,一点儿也不害怕!

  生:“却是它们可爱的鲜红小嘴儿从绿叶中伸出来。”我觉得写得很好看!

  师;对!万绿丛中一点红,清新美丽!

  生:“忽然有一个更大的脑袋从叶间探出来。”我觉得这句中的“探”字用得好,写出了珍珠鸟的胆小,它在试探有没有危险。

  生:还有第13自然段也是写它的动作。

  师:同学们找的都很准,分析得也不错!作者正是从小珍珠鸟的外形、动作、神态来展示它的可爱的,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喜爱之情。(板书:外形、动作、神态)现在我们一起带着我们的喜爱之情把这几段读一遍。(生读7——14)

  师:鸟是一种非常怕人的动物,或许是我们人类对他们伤害太多吧,鸟在我们面前是心存戒备的。可我们在文中看到的却不是惊弓之鸟,而是一只快乐、自由自在的小鸟,它是那样的淘气、放肆,丝毫没有顾忌,这些都因为谁的缘故?

  生:我(作者)。

  师: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找出写“我”举动的语句,看看“我”为小鸟都做了些什么?

  生:“我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

  师:我为小鸟建了个绿色的家园。

  生:“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我呢,决不掀开……惊动它们”

  生:“我不动声色地”“我用手摸一摸它细腻的绒毛”

  生:“我手中的笔停了,生怕惊跑了它”……

  师:那从这些举动中,你们看出“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吗?

  生:爱鸟的人!

  生:具有母爱。

  生:默默奉献不求索取的人!

  师:哦!这怎么讲?

  生:他关心鸟,照顾鸟,没有向鸟要求什么。

  师:有道理,还有吗?

  生:富有爱心!

  生:是个细心的人!

  师:是啊,“我”是个有爱心的人,所以才能这么细心地、耐心地照料珍珠鸟,尊重它们的生存空间,给它们提供宽松、自由的活动场所,不惊扰它的活动,甚至宽容它的淘气捣蛋。就像许多宠爱孩子的爸爸妈妈迁就他们调皮的孩子一样。所以小鸟才这样胆大妄为地到处蹦跳,才可以这样放心大胆地睡觉。(板书:爱心、宽容、尊重)

  师:同学们,当你们看到这样一幅幅温馨的画面时,心中涌起的是什么感触?你们是否读懂了作者的心声?

  生:信赖,可以创造美好的境界!

  师:爱心、宽容、尊重,是通向信赖的桥梁!是创造美好生活的基石!有了它们,不仅人与人之间可以相互沟通,人与动物之间也可以相互信赖!我想这就是作者想传达给读者的心声。(齐读此句)

  师:我想同学们都有养动物的经历吧,你们是怎样对待你们养的动物的?说来听听!

  生:我家养了一只波斯猫,很可爱,我好喜欢它。

  生:我曾经养了一条狗,我也很喜欢它,冬天我用旧衣服给它作窝;夏天我把它带到河里洗澡。它也很喜欢我,每天放学后,它都会在路上接我,它很听话的。可惜它后来得病死了。

  生:我对我家的狗是又喜欢又不喜欢。当我高兴的时候,我会给它好吃的,逗它玩;当我心情不好时,我就踢它,把它赶得远远的。

  师:我想覃聪同学的做法代表了许多人对动物的态度吧。我们对待自己的宠物,一般是凭自己的心情。心情不错,就把它抱在怀里逗弄;心情很坏时,看见它就心烦。

  生:我不怎么喜欢猫狗的。我觉得它们很脏。我家里曾养过一只猫,它下了一窝儿,它们到处乱跑,后来身上就长了跳蚤,搞得我们身上床上也有了跳蚤。我妈一气之下,把他们全扔了。

  生:我家里的那只小狗也蛮讨嫌的,它喜欢乱咬东西。我们的鞋子和袜子经常不见。可我妹妹喜欢它。

  师:我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则新闻《女主人对忠诚家犬痛下杀手

  义犬放弃反抗含泪亡》,一名叫晓芳的女子为了维护新居的整洁,狠毒地杀死了共同相处了7年的爱犬,她用绳子绕在“黑虎”脖颈间、蒙住它的眼睛,任凭“黑虎”泪水横流,让四位雇来的大汉勒死它。丈夫得知“黑虎”的遭遇后,提出了离婚,一向很听话的儿子也整日报以敌视的眼光。晓芳女士想不通,对于其丈夫来说,难道她没有一只狗重要吗?你想得通吗?大家也来讨论讨论。

  生:她丈夫肯定认为她是个心肠狠毒的女人!

  生:她儿子也肯定这样认为。

  生:她丈夫可能觉得和这样的人在一起很危险。

  师:其实,这并非哪一个更重要的问题,而是如何看待生命的问题。动物也有生命。生活中,像晓芳女士这类视“万物为刍狗”、轻贱生命,不懂得敬畏生命的人还很多。

  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一直以自然界的主宰者自居,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任意残害着其他生灵的生命,或丢或打或杀或买或吃……去年的非典不正是人类荼毒生灵带来的恶果吗?如果人们能够树立起健全的生命意识,对动物多一点人道关怀,那么地球上就会少一些杀戮多一些互爱,人类自身将有更美丽的发展。我希望同学们经过今天的学习,能够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关爱动物,善待生命!不仅在人与人之间,还在人与自然之间架起一座信赖的桥梁,让我们的生活更有人情味。

  最后给大家读一篇文章结束我们这节课。

珍珠鸟课堂教案3

  教学目标:

  1、了解珍珠鸟的外形特点,活动范围,理解“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的深刻的含义。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只有与动物和谐相处,才能享受大自然的美丽,感悟到生命的真谛。

  教学重点:

  1、品味作者丰富温柔的情感和富有哲理的语言。

  2、领悟文章中展示人与动物之间充满爱和信赖的理想境界,唤醒学生内心的爱,引导他们联系生活实际,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激发他们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3、学习作者对珍珠鸟细腻、人性化的描写,并在描写中倾注喜爱之情的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入温馨之境

  看到同学们脸上的笑容和充满信赖的眼神,使我感觉到今天的课堂是多么的温馨和美妙,让我们在这种美好的心境下再次走进《珍珠鸟》(板书:珍珠鸟。学生轻声读课题)

  上节课我们知道珍珠鸟是一种害怕人的鸟,而作家冯骥才就在自己的书房里给珍珠鸟安了一个温馨而舒适的家。(出示课件:伴着恬静的.音乐渐渐出现吊兰蒙盖着的鸟笼)

  (深情引述)你看,那儿有一盆茂盛的法国吊兰,吊兰长满绿叶的藤蔓蒙盖在鸟笼上,珍珠鸟就像躲进了幽深的丛林一样安全……直到有一天,伴着一声尖细而娇嫩的鸣叫,珍珠鸟的雏儿诞生了……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我们来看作者是如何描写这可爱的珍珠鸟的,把书打开,翻到109页,自已读一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划出描写珍珠鸟外形的句子。生自读。

  2、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作者的描写,指名读,相机出示: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

  3、读了这一段,你觉得小珍珠鸟怎么样?为什么?(很可爱,像一个蓬松的球)你能通过朗读,让我们感受到这小家伙的可爱么?你喜欢它么?还有谁也很喜爱它?从哪些词体会到的?

  4、把“小家伙”换成“珍珠鸟”,再读读,看看有什么不同?指名说,读出喜爱之情。

  5、再读读这一段,把你对可爱的小珍珠鸟的喜爱读出来。(生齐读)读了这段话,你觉得小雏儿除了可爱,还有什么特点呢?(从“探”可以看出胆小、谨慎)

  三、学习课6小节

  (第六小节)

  1、出示课件:小鸟在我的肩头睡熟了(配上摇篮曲)。

  2、看到这幅画,我相信我们都会有一种怦然心动的感觉。在这幅画中,我们看到了了什么?(指名说)

  3、是啊,睡熟了,你能小声告诉我这是怎么一回事么吗?(出示第6自然段,齐读。)

  小家伙可要被你们惊醒了,吓飞了,应该怎么读呢?别忘了,小家伙就在你们的肩上睡呢,来,再读。

  4、这小家伙睡得好熟啊,瞧!作者的眼里充满爱意,如果请你给这幅画加个题目,或题一句话,你会写什么呢?板书:美好的境界。

  5、学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吗?(若没有,老师到有一个疑问:这么胆小的雏儿为什么会在我的肩头睡熟了?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人和鸟为什么这样亲,又是怎么样亲近起来的呢?)(可能是主人不去伤害珍珠鸟。珍珠鸟就和他亲近起来了。)

  四、学习课文的四、五小节

  1、学习课文第四小节

  过渡:那么,这原本怕人的鸟,又怎么会大胆起来的呢?

  (1)请同学们自学课文第4自然段,画出表现小珍珠鸟“逐步”信赖我的词,并想一想它的胆子为什么会越来越大,把自己的发现或感受写下来。

  (2)交流自学所得。(学生发言后,教师小结:从大的方面来说,第四自然段表现“逐步”这个过程的词有——起先、渐渐的、后来。)

  (3)读、悟第一句话。

  a、抓住“只”、三个“一会儿”,通过朗读来体会小雏儿淘气、可爱、胆子越来越大。

  b、相机提问:作者是怎么对待它的,想象作者的宽容、关爱。

  (2)读、悟第二、三两句话。

  a、出示第二、三两句话,提问:珍珠鸟的胆子变得怎么样了?从哪儿看出来的。

  b、抓住“竟然”、“先……然后……再”体会“渐渐的,它的胆子越来越大”这句话。

  c、引导说话:(出示想象话题)小家伙蹦到我的杯子上来喝茶,还要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它仿佛在说:……(生自由表达:主人啊,我玩了这么久,有点口渴了,我喝点你的茶,你应该不会生气吧!主人,你的茶真好喝,冰冰凉凉的。)

  (3)读、悟最后两句话。

  a、同座位自由读文,说说自己的感受

  b、指名说说他们似乎在谈些什么。(抓住“抚一抚”、“友好”来感悟。)

  c、如果把自己也当作这只可爱的珍珠鸟,再读这段话,相信你能读得更好,体会也会更深。调换角色,体验情感。

  引导说话:小珍珠鸟怕吗?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仿佛在……(出示想象话题)

  (生自由表达:小珍珠鸟大概是想跟我交朋友呢!它肯定是用它的小红嘴在跟我握握手呐!)指导朗读。

  生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话。

  2、小结第四自然段

  小鸟一步步接近我,跟我亲密无间,我是怎么做的?出示练习:

  因为“我”对小珍珠鸟,所以它对我越来越。

  3、以读代讲学习第五自然段。

  过渡:是的,我只是微笑着看着她,默默地关心着它,珍珠鸟和人一样,它能体会到我的心,我对它的发自内心的喜爱!所以她才会这样做:

  (1)引读屏显:白天;傍晚。

  (2)读了这段话,你又感受到了什么?再读读,注意“再三呼唤”这个词。

  (3)引导说话:当妈妈在喊它回家了,它会说:……(出示幻灯片,生想象说话)五、学习第七小节

  1、师小结,此时作家笔尖一动,流淌了一句爱的呼唤。

  (出示,生齐读: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2、你能把这句话改成句号结尾的句子吗?(男、女声对读,比较哪种语气更强烈?)3、小鸟伏眠于作者的肩头,神色安详地睡着了,此时,小鸟是幸福的,作者也是幸福的,让我们一同走进这美好的境界。

  (师生一起配乐齐读六七小节)

  六、拓展延伸

  (1)是的,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岂只在作者和鸟之间有信赖,请看老师给你带来的一组画面。(播放一组动物与动物、人与动物、人与人之间和谐友好的画面)学生谈感受。(多一份宽容、多一份沟通、多一份理解就多一份信赖。阅读文字故事,感受文章内涵。

  (2)为了达到美好的境界,你认为该怎么做?依照作者的呼唤,说说你的格言。

  七、作业。

  模仿写珍珠鸟外形的方法,写一种你喜欢的小动物

珍珠鸟课堂教案4

  【教学目标】

  1、确认读12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信赖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基础,激发学生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3、继续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提高默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信赖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基础,激发学生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哪些同学家里养了小动物?谁来说说你和家中的小动物是怎样相处的?老师给你们带来一只珍珠鸟。(出示课件:珍珠鸟)小小的珍珠鸟可爱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叫《珍珠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从哪里可以看出怕人的珍珠鸟后来会一点都不害怕人,而且和作者相处得非常好?这些变化是怎么来的.?从哪里体现了“我”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文章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三、引读课文,尝试回答前面3个问题

  1、学生读课文,理清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发生了哪些变化?珍珠鸟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

  2、引读课文,深入体会:

  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

  四、合作,探究质疑

  1、教师提出参考方向,学生们通过分组合作,讨论探究某一方面,解决文中的难点、疑点:

  ⑴为什么文章在起始部分用单独一段强调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

  ⑵珍珠鸟在“我”的照料与呵护下发生了哪些变化?

  ⑶为什么写小珍珠鸟啄那些大文豪的名字,有何用意?

  ⑷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对全文有什么作用?

  2、小组推荐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回答其他组提问,全班讨论。

  五、回读全文并选择自己喜欢的,感受最深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语言特色

  六、联系生活实际,再次理解课文重点句

  “信赖创造美好的境界”。作者仅仅是为了给我们讲述这样一个故事吗?他想告诉我们什么?

  七、片段练习

  1、让学生选取文章某一段落或片断,并拟一个标题:

  参考标题:“营造绿色的环境”“富有灵性的娇憨可爱的鸟儿”“人鸟相亲,情谊浓浓”“舒适的巢”“雏鸟儿的梦”“妈妈的呼唤”“可爱的小红嘴”“雏鸟熟睡图”。

  2、文中意境很美,请从前面的标题中选取一个你最感兴趣的片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具体描绘,要写出美感,写出深情,写出蕴味。

  【板书设计】

  珍珠鸟胆小—渐渐胆大—开始亲近我—完全相信我人细心呵护小鸟,真好鸟和人的关系和谐、平等、融洽,真好

【珍珠鸟课堂教案】相关文章:

《珍珠鸟》说课稿07-02

《珍珠鸟》教学设计02-25

《珍珠鸟》教学反思08-07

珍珠鸟教学反思07-27

《珍珠鸟》教学设计07-08

珍珠鸟教学设计04-19

《珍珠鸟》说课稿15篇12-31

《珍珠鸟》教学反思15篇08-16

珍珠鸟教学反思15篇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