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4-11-08 06:33:51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4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4篇)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探索与操作,获得有关拆装玩具的具体经验。

  2、初步掌握拆装玩具的简单方法,在拆装过程中发展观察与动手操作能力。

  3、体验拆装成功所带来的快乐,积极参与并不断尝试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1、收集一些可以拆装的`玩具,一个小塑料筐。

  2、幼儿人手一张《我的玩具统计记录表》人手一支笔。

  3、每组桌子上有一个小工具筐(筐子里有锤子、起子、扳手、剪刀、指甲剪、直尺、卷尺、锯子等)。

  活动过程

  一、玩一玩,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你带的是什么玩具?玩一玩,你是怎么玩的?

  2、教师:仔细观察玩具,看看玩具上面有什么?你想知道玩具里面有什么吗?

  二、拆一拆,尝试将玩具由整体拆成部分。

  1、教师:怎样打开玩具?

  启发幼儿观察桌子上的小工具筐,鼓励幼儿探索用工具箱了的工具打开玩具,探索玩具中奥秘。

  2、教师:你发现了什么,你是用什么方法把玩具一个一个拆开的?(拉、拧等)

  教师在幼儿拆装玩具过程中,给予关注和适当的指导,提醒幼儿将拆装下来的玩具零件放在小筐子了。

  3、鼓励幼儿数一数筐子里玩具部件数量。

  三、出示《我的玩具统计记录表》

  引导幼儿在第一个表格里打√,如果用的工具表格上没有,可以自己在空表格上画一个工具。

  四、探索由部分组装成整体的规律和方法。

  1、鼓励幼儿将筐子里的小零件一一拼装成原来的玩具。

  2、教师:你是怎样拼装玩具的?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把小部件一一安装到大部件上的规律。

  五、讨论:没有安装好怎么办?

  1、教师:这个玩具没有装好怎么办?

  引导幼儿讲述可借助实物图片、图纸等方法来帮助完成安装工作,也可以请个别帮助完成拼装玩具。

  2、幼儿交换玩具,重新玩拆装游戏,感知体验拆装玩具的快乐。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活动内容、活动方式的选择,与孩子主动学习及效果有着密切的联系。"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孩子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前几天,有一个小朋友在玩一只录音娃娃,捏一捏它的左手说句话,捏一捏它的右手就能听到,这只娃娃吸引了好多的孩子,谁都想玩一玩、试一试。于是,我决定就从孩子的兴趣入手,让孩子们来探索,尝试一下"声音复制"这一孩子生活中熟悉的、广泛应用的科学技术,正如《纲要》中所指出的:从生活中孩子熟悉的科技成果入手,引导孩子感受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日常生活中,录音技术在很多场所广泛应用,如商场、学校、电台、公交车上等,现代的录音工具也日益丰富:mp3、复读机、录音笔、带录音的照相机、摄像机等。如何使孩子对这一科学技术有一个直观形象的感知,同时,尝试学习运用这一科学技术呢?我给孩子创设了生活化的情境,带给孩子最直观的感受,引导孩子在其中自学、互学、集体学、多层面的学习,成为主动的探索和学习者。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感知声音的复制。

  2.学习看标记使用复读机录音。

  3.体验声音复制给人类生活带来的方便与乐趣。

  活动准备:

  1.复读机若干,录音操作指示卡。

  2.课件一份,话筒一个。

  3.创设几个相对安静的录音空间。

  活动过程:

  (一)投石问路:声音从哪里来?

  教师:小朋友们好,我是邵老师,今天X老师有事不在班上,她有一些事情要关照我们小朋友。

  播放录音。(小朋友好,我是X老师,提问:X老师人不在我们这里,她的声音是从哪里来的呢?

  小结:原来,我们可以把我们要说的话完整地录下来,这就是声音的拷贝,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录音。

  (二)心灵手巧:感知声音COPY。

  1.打开多媒体课件,(1)情境一:兔妈妈急着出门,她有一个任务要交给我们小兔,可我们怎么知道兔妈妈交待的是什么任务呢?

  教师:咦,这不是录音笔吗?(打开录音)快听听妈妈和我们说了一些什么?

  录音内容:兔宝宝们,妈妈有事出门了,你们要把门儿关关好,别让坏人进来,再过几天,小狗就要过生日了,妈妈想和宝宝们一起唱个歌给小狗听,你们在家先把本领练好哦!

  提问:兔妈妈用了什么好办法给我们交待任务的?

  小结:原来,声音是可以完整地录下来的,这就是声音的拷贝,也就是平时说的`录音。

  (2)情境二:兔妈妈坐公共汽车去动物超市,可是,该怎么知道到动物超市了呢?

  教师:公共汽车里有报站名的声音会提醒我们,这声音是从哪里来的?

  提问:生活中还有哪里会用到录音?

  小结:生活中有这么多地方会用到录音,它给我们带来了方便。(六一演出音乐,早操音乐、复读机、电话录音、公交车报站名)

  2.学习体验:学习录音,体验录音带来的便捷。

  情境三:在动物超市里,小猴吆喝得满头大汗,有什么办法能让小猴省力一点?

  (1)幼儿操作:帮小猴录制吆喝的声音。

  1)学习看操作提示卡使用复读机。

  2)交待操作要求:5只小兔一组合作完成录音任务。

  3)教师重点指导操作有困难的小兔。

  (2)展示录音成果,总结录音经验。

  教师:在合作录音的过程中,你们遇到了什么困难?是怎么解决的?(教师讲解录音时的注意点:不要发出噪声,尽量选择在安静的空间进行录音,录音时声音要响亮。)

  小结:小猴现在省力多了,他很感谢我们兔宝宝的帮助。你们不但学会了录音的本领,还帮助了小猴,心里高兴吗?

  3.艺术再造:巩固学习,录制生日歌曲。

  (1)复习领唱、合唱的技能。

  教师:我们在以前学过一首《》,今天我们用领唱合唱的形式把她唱出来。

  (2)录制歌曲。

  教师:本领练好了,我们要正式录制歌曲了,准备好了吗?

  (3)现场播放录音,感受成果。

  教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我们的录制的歌曲吧!

  4.结束部分,教师小结。

  教师:这么美妙的歌曲,我想送给小狗当生日礼物,小狗一定会很高兴。回到家,宝宝们还可以尝试用其他录音工具进行录制声音,希望你们能有更多发现,更多收获!

  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在探索区内投放录音工具,让幼儿进行学习录音,体验录音带来的欢乐和便捷。

  2.游戏活动:讲录制好的歌曲放置在小舞台中,作为表演的背景音乐。

  3.家园共育:和爸爸妈妈一起体验录音的快乐,学习更多录音方法。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通过对不同物品作太阳能热水器的探究,感知水变热与盛水的容器的质量和表面颜色有关。

  适用对象:5~6岁幼儿。

  活动所需资源:温度计、铅笔、记录图表、四个易拉罐(分别涂上红漆、白漆、绿漆和蓝漆)、四个涂有黑漆的易拉罐(有盖子)、玻璃杯、塑料杯、易拉罐及各种大小基本相同的饮料瓶。

  活动过程

  说一说太阳的各种用途。

  (1)可以利用太阳晒盐、晒衣服。

  (2)植物能长得绿油油的、很茂盛。

  (3)可以利用太阳取暖。

  (4)人们晒太阳能使身体健康。

  (5)可以利用太阳能做洗澡的热水器。

  幼儿讨论:用什么方法来测定温度,哪种测定方法比较准确。

  (1)用体温表来测量温度。

  (2)用手来测温度。

  (3)用活动室中的温度计来测量温度。

  (试验后得出用温度计测定的温度最准确。)

  探究活动一

  探究的问题:用什么东西做热水器吸收的太阳能多?

  幼儿讨论。

  (1)用塑料罐做个热水器。

  (2)用易拉罐做个热水器。

  (3)用玻璃罐做个热水器。

  试一试,在有盖子的易拉罐、玻璃杯、塑料杯及各种大小基本相同的饮料瓶中加入同样多的水,放在阳光下照射同样长的时间,然后用温度计测定温度。

  说一说我的发现。

  易拉罐中的水温最高。

  记录实验结果。

  探究活动二

  探究的问题:什么颜色的容器吸收的太阳能多?

  试一试,将分别涂上黑漆、红漆、白漆、绿漆和蓝漆的五个易拉罐装上同样多的水,在阳光下照射同样长的时间,并用温度计测定温度。

  说一说我的发现。

  涂黑漆的易拉罐中的水温最高。

  探究活动三

  探究的`问题:怎样放置容器吸收的太阳能多?

  试一试:将四个涂有黑漆的易拉罐装入同样多的水,加上盖子,放在太阳光下,摆放成不同的位置,照射同样长的时间并测定温度。

  说一说我的发现。

  平放的易拉罐水温最高。

  注意事项

  1.实验中要注意在每个容器中加入同样多的水。

  2.每一步实验过程要在同等条件下去进行比较。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我参加了教师纸牌建构大赛,孩子看到我们练习时尝试搭建的房子产生了很大兴趣,想要自己尝试搭建。于是我将纸牌投入学习型区域的科探区。在孩子尝试进行建构中观察发现,孩子由于不知道方法和建构的原理只能进行简单而又单一的搭建。为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并提升孩子的经验,我设计了《纸牌变变变》这个活动,通过活动,既满足了幼儿的兴趣需要,又能拓展孩子们的认知经验,让孩子了解到扑克牌不仅仅用于娱乐,还是高尚的益智用具。利用纸牌大小相同,可塑性高的特点,挖掘扑克的所蕴涵的教育元素。拓展幼儿的思维,通过幼儿感兴趣的游戏活动,使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让孩子在愉悦的过程中体验学习和游戏的快乐。

  整个环节设计从经验回顾纸牌站立的各种方法——探索纸牌叠高了解建构的方法——欣赏各种纸牌建筑——尝试合作用多种方式建构,让孩子通过自己的探索以及教师帮助总结后发现构建的方法,逐步提升建构经验和能力。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多种方法进行纸牌建构。

  2、敢于尝试,大胆交流,体验合作的快乐。

  【重点难点】

  1、是否能用纸牌尝试合作用多种方式建构

  2、搭建中遇到困难是否能及时解决

  【活动准备】

  PPT、纸牌

  【活动过程】

  一、经验回顾——纸牌站立的方法。

  师:最近我们区域里一直在玩纸牌

  重点提问:谁来介绍能让纸牌站起来的好方法。

  小结:原来用不同的折叠方法都能让纸牌站起来。

  追问:除了折还有什么不同的方法吗?

  小结:用不同折叠方法、卷、弯、组合的方法改变了牌的形状,都能让纸牌稳稳的站起来。

  二、探索叠高——让纸牌变高的.方法

  提问:接下来要请你们想一想有什么办法可以让纸牌变得更高?

  师:现在请你们去试一试吧。看看谁的方法和别人不一样。

  观察要点:

  (1)是否能叠高

  (2)出现各种不一样的叠高的方法。

  交流分享:

  提问:你用了什么方法让纸牌变得高?

  小结:原来我们可以通过将支撑点对齐、底部加大等方法将纸牌搭的更高。(图片呈现

  三、多变组合——尝试合作用多种方式建构

  1、欣赏作品

  (出示PPT,欣赏各种纸牌建筑作品)

  师:今天我还带来了一些

  提问:

  (1)你们喜欢哪一幢建筑?说一说喜欢的理由。

  (2)猜一猜这摩天轮可能是用什么方法建的。

  师:粘贴可以让纸牌更牢固的站起来?(幼儿猜测引出粘贴)

  小结:原来要造出与众不同的房子,可以用不同的折叠、排列、粘贴的方法。

  2、合作建构

  引导语:今天我们也来当小小建筑师,两人一组合作来搭一幢特别的房子。

  观察重点:

  1、能运用哪些不同方法建构

  2、建构中有哪些困难,如何解决

  交流分享:

  提问:介绍下自己的建筑,使用了哪些方法。

  小结:学会了好方法就能搭出了与众不同的房子。

  四、经验延伸——引入剪插的方法

  指导语:许老师今天也搭了一幢房子,我没有用叠高也没有用粘贴的方式。

  你们知道我是怎么搭的吗?

  (出示视频)

  小结:你们看懂了吗,我是用剪刀剪个口子,然后像雪花片的方式插接起来。

  下次我们放在区域里面再来试一试这种新方法。

  【活动反思】

  1、整节课指导语小结语较为清晰,每个环节都能紧扣活动目标,层层递进的进行,帮助幼儿梳理经验,逐步提高幼儿的建构能力、

  2、对于没有搭成功的和倒下的孩子,我及时的积极的给予他们鼓励,帮助他们再一次尝试。重视个体的差异和学习品质的培养。

  3、与孩子有互动,鼓励孩子大胆的介绍自己的作品,给予孩子充分的表达空间展现自己的想法。

  4、在最后一环节中孩子们合作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刚刚掌握了建构的方法,还没有尝试就要通过合作来完成是有点难度的。合作可以放在区域里让孩子尝试。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12-22

大班科学教案11-01

大班科学教案09-09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10-07

【合集】大班科学教案09-04

大班科学教案[合集]10-27

【精华】大班科学教案09-18

[通用]大班科学教案09-24

大班科学教案:赛车08-19

大班科学教案三篇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