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大班教案范文锦集十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会简单地画出生态园中良渚文化和一些著名的景点。
2、迁移生活经验,用绘画的形式将生探员的显着特征表现出来。
3、合理布局画面,内容饱满。
活动准备:
勾线笔、油画棒、白纸等。
活动过程:
一、回忆故事情节,引出主题。
住在森林里的小动物,从来没来过我们的生态园。你们想怎样那个介绍我们的生态园呢?
二、师生讨论。
了解生态园的'主要特征,启发幼儿用绘画的形式表现生态园的某一个特征。
1、森林里的动物可想知道我们生态云的模样呢!谁愿意告诉它们,我们的生态园是什么样的呢?和小动物的森林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幼儿自由地表述),教师针对幼儿的讨论,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一些简单的图形。
2、总结:我们的生态园里有许多的花草和小径,里面还有游玩的器具和最具特色的良渚文化的器具。
三、提出绘画要求,幼儿进行创作活动。
1、教师:森林里的小动物从来没来过生态园,我们把刚才小朋友说得生态园画下来,告诉小动物们,好吗?
2、鼓励幼儿画一到两样和别人不一样的生态园特征。
3、提示幼儿合理分配画面。
四、展示幼儿作品。
请幼儿对着自己的作品向同伴介绍我们的生态园,可以使集体的,也可以个别的两两交流。
五、音乐活动。
教师:让我们开着小火车,到森林里去接小动物到生态园来参观!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 熟悉歌曲旋律,初步学唱歌曲《小鱼的梦》。
2. 在创编部分图谱,迁移使用图谱记忆歌词的方法练唱。
3. 在演唱歌曲中,体验互相关心、互相体贴的幸福。
活动准备
1. 教师活动前带幼儿熟悉歌曲的节奏、自制图谱“小鱼的梦”。
2. 幼儿事先画好各种小动物的图片。
活动过程
1. 教师弹奏歌曲旋律,幼儿欣赏,并用手在膝盖上轻轻敲打,作为音乐伴奏。
2. 教师用故事引出歌曲,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1) 教师讲述故事。
(2) 教师范唱歌曲《小鱼的梦》,幼儿倾听歌词。
3. 教师引导幼儿用填图的方法记忆歌词,并且学唱歌曲。
(1) 教师出示空缺的图谱,引导幼儿发现图谱与歌曲之间的联系,即图谱所画的内容就是歌词内容。
(2) 教师一边放慢速度演唱歌曲,一边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在图谱空白出用简单的`笔画填空,使图谱完整。
(3) 教师引导幼儿看图谱完整演唱歌曲。
4. 教师引导幼儿替换歌词进行演唱。
(1) 教师出示本活动前幼儿画好的各种小动物的图片,引导幼儿将新的动物形象编入歌曲当中。
(2) 教师带领幼儿演唱新编的歌曲。
5. 教师引导幼儿按所编的歌词内容给歌曲起名字。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熟悉和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
2.能区分故事中不同的情节,知道其先后顺序,并能通过合作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制作成连环画。
3.通过该活动的开展,让幼儿体验文学活动和艺术活动相结合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已做好的画册封面大小若干。
2.幼儿用纸、记号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我和星星打电话》。
夜晚的天空除了星星之外,还可以看到什么?
你见过什么样子的月亮?那每天你们见到的月亮都是一样的吗?
月亮每天都在变化,那么你们想知道他是怎么变得吗?
1.听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
2.讨论。
①月亮姑娘有没有穿上漂亮的新衣服?为什么没有穿上呢?
②过了5天,裁缝师傅给月亮送衣服,月亮变成什么样子了?(像弯弯的镰刀)
③裁缝师傅又去重做衣服,5天后,月亮变成了什么样子?(像弯弯的小船)
④又过了5天,月亮又长胖了,变成了什么样子?(像圆圆的大银盘子)
3.记录变化。
教师:月亮是怎么变的呢?我们也把月亮变化的样子画下来吧。
幼儿用记录纸画月亮盈亏变化,注意变化的顺序。
4.展示幼儿作品5.讨论月亮圆缺变化的.原因。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月亮为什么会有圆缺的变化,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理解。
教师小结:月亮本身不会发光,他发出的光来自于对太阳光的反射。月亮有变化是因为地球挡住了太阳反射到月亮上的光线。
大班教案 篇4
案要成为一篇独具特色“ 课堂教学散文”或者是课本剧。所以,开头、经过、结尾要层层递进,扣人心弦,达到立体教学效果。下面是关于大班看得见的情绪教案,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设计意图:
现在的家长和老师都很重视孩子的智力培养,对孩子在情绪情感方面关注得不够。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发现孩子在活动中有时候出现情绪不稳定,不能够作及时的自我调节。幼儿园的生活相对于幼儿来说,还是很轻松和愉快的,压力不是很大,而小学的生活和幼儿园的生活存在着很大的区别,从作息时间和作业量上幼儿可能不能一时适应。因此,我设计了情感教育活动“看得见的情绪”,让幼儿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初步的.调节情绪的方法。
活动目标:
1、知道每个人都有情绪,并能辨认几种基本情绪。
2、能对自己的情绪作出确切的表达。
3、了解不同情绪对人身体健康的影响,初步知道调节自己的情绪。
活动准备:
1、六个情绪脸谱(兴奋、高兴、悲伤、愤怒、害怕、烦恼)。
2、做有六个情绪脸谱的大色子。
3、每个幼儿一个情绪温度计。
活动过程:
一、幼儿听两段音乐(高兴和悲伤的)。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曲子,请小朋友仔细听,听好后告诉老师你的感觉怎么样?
听曲子“赶花会”。
提问:听后你的感觉怎样?(高兴、快乐)
再请小朋友听一首曲子,告诉老师听的感觉怎样?
听曲子“北风吹,扎红头绳”。
提问:听后你的感觉怎样?(伤心、难过)。
教师小结:“伤心、高兴都是人的情绪,今天教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几张表情脸谱。小朋友看一看,说一说你看到的是什么情绪,并学一学。”
幼儿学完后,个别提问:说出你什么时候兴奋?什么时候高兴?……
二、游戏:玩色子。
1、请小朋友上来扔色子,色子扔到一处情绪时,这位小朋友要试着做也这种表情,并说说在怎样的情况下会有这种情绪。
2、玩色子的小朋友根据指到的情绪,做相应的表情,让其他小朋友猜猜,他扔到的是什么表情。
三、讨论如何调节不良情绪。
1、你喜欢哪一种情绪,哪些情绪你不喜欢?
2、如果你生气、害怕、难过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呢?怎样才能让自己有个好心情?
3、教师小结。
每个人遇事都会产生不同的情绪,那是很自然的现象。但是愤怒、悲伤、痛苦等不良情绪对人的身体健康是不好的,而愉快、平静等良好的情绪是有利人的身体健康的。当我们生气难过的时候,要想想快乐的事情,或找别人谈谈自己的心情、感受,让自己保持一个好心情。我们小朋友快要离开幼儿园变成一个小学生了,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还会遇到许多的困难,发生许多不开心的事,小朋友要想办法让自己保持一个好心情。老师希望我们大(2)班的小朋友能够天天高高兴、快快乐乐。
四、游戏:玩情绪温度计。
师:小朋友发热的时候你怎样才能知道你发烧多少度?(体温计)
我们又怎样知道今天天气多少度呢,用什么来测量?
今天老师也给小朋友带来了情绪温度计,请小朋友自己玩一玩。在10度以下是悲伤的情绪,在10-30度之间是高兴的情绪,在30-50度之间是兴奋的情绪。你玩到什么情绪,你就说一说你在什么时候是这种情绪。
小朋友自己玩,教师个别询问。
玩后提问:你最喜欢什么情绪?
五、舞蹈:娃哈哈。
活动延伸:
绘画活动《有趣的表情》。
启发幼儿画出自己常有的几种表情,或者画自己喜欢的表情,鼓励幼儿边画边与同伴交流自己当时的心情。
大班教案 篇5
一、教学内容:大班社会活动《香香的茶》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茶是一种饮品,喝茶能给人们带来健康和快乐。
2. 初步感受中国的茶文化,产生自豪感。
三、教学准备:
1. 幼儿调查家里的人最爱喝的茶,收集关于茶的知识、图片和录像、各种茶叶、布置茶叶展览。
2. 课件ppt《茶》。
3 幼儿用书:香香的茶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感受中国的茶文化.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讨论法、提问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
一、创设情景,导入活动。
师:今天叶叶茶馆开张了,老板叶叶想请我们去喝茶。
师:小朋友你们喝过茶吗?你们喝过什么茶?知道泡茶需要哪些材料,怎么泡吗?
二、观看视频,了解泡茶的材料和步骤。
1.观看视频。
我们一起去看看叶叶茶馆的.师傅是怎么泡茶的。
2.提问:师傅泡茶的时候用了些什么工具?她是怎么泡的呢?
3.出示泡茶工具逐步演示并小结:原来泡茶需要茶壶、茶杯、开水、茶叶。泡茶的时候第一步要把茶叶放入茶壶中,倒半壶开水,盖上壶盖,再倒掉开水。第二步将开水倒满茶壶,然后等待一分钟左右将茶水倒入茶杯中。最后就可以品茶茶水了。
三、观察泡茶过程,发现茶叶的前后变化。
原来泡茶有这么多的讲究呢!小朋友们想不想泡茶啊?那叶叶老板给我们每组都准备了茶叶,我们先来看看这些茶叶吧!
1.幼儿分组观察茶叶。
教师引导幼儿从颜色、味道和外形等来观察茶叶。
师:你看到的茶叶是什么样的?小结:茶叶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卷、有的扁,形状、颜色各不相同,但在没有泡之前茶叶都是干干、香香的!
2.观察茶叶泡入水中发生的变化。
师:你们发现茶叶有什么变化?小结:原来茶叶被泡过以后就变大,变软了。
3.师幼品茶。
我们一起来品尝香喷喷的茶吧。
四、简单了解茶的作用和中国的茶文化。
1.师:你们知道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喜欢喝茶?
2.小结:中国是最早开始喝茶的国家,我们有句俗语叫“开门七件事,油米柴盐酱醋茶”,可见茶在我们中国人生活中有多重要了。中国有好多好多不同种类的茶,不同的茶对人体有不同的功效,想知道更多关于茶的知识就和爸爸妈妈去查看相关文章吧。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使幼儿了解祖国各地的土特产品,知道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
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准备:
一张大的中国地图平放在桌上。
幼儿操作材料“祖国各地特产”。
请家长给幼儿讲自己老家的署名土特产(名称和用途)请幼儿与家长一同收集土特产布置成“特产觉”
活动过程:
请幼儿看中国地图,启发谈话,引导幼儿介绍祖国特产的兴趣。
这是哪个国家的地图?(中国)请你在地图上找出中国首都——北京及自己家乡的位置,并向别人介绍这座城市有哪些名胜古迹。
请你在地图上找出长江、黄河的位置。
认识祖国各地的特产。
教师先作示范,介绍自己收集的祖国特产。哪些特产可列举一些(如新疆的葡萄干,景德镇瓷砖),与挂图对应起来。
请个别幼儿向集体介绍自己收集的祖国各地特产,要求幼儿说出他的`名称、产地、特点、用途等,引导幼儿在地图上找到相应位置。
游戏“小小旅行家”
让幼儿在地图上相应的地方摆放各地的特产,并介绍哪些城市有哪些特产。
出示教学挂图,请幼儿说出挂图上各种题材的产地。
大班教案 篇7
主要领域
健康
活动目标
相关领域
科学、社会
知道青蛙是益虫,能保护庄稼,大家都应爱护它
学会跳过25―30厘米宽的纸板
喜欢尝试多种运动方式,能协调地完成跳跃动作
主要形式
集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25分钟
重点难点
重点:在学习青蛙跳的过程中萌发保护青蛙的情感
难点:尝试多种运动方式,能协调地完成跳跃动作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
物质准备:人手一块30×50厘米的旧纸板、数量为幼儿人数3倍以上的“模型虫子”(废旧塑料块)、平衡木、废旧饮料罐若干、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将纸板当成“荷叶”,以小蝌蚪跟着妈妈看风景游出场,做“小蝌蚪长大了”的模仿操。
二、基本部分
1.幼儿探索
①尝试小青蛙的跳跃姿势:“该怎么样跳过田埂?”(将纸板当成田埂)
②自由模仿青蛙做跳跃动作,探索各种不同的跳跃动作。
③尝试学习“双脚并拢,轻轻落地跳过田埂”,并尝试跳过自己的纸板。
2.幼儿练习
①集体练习,布置游戏场景
幼儿自由结伴,将纸板随机排列成广阔的田野,连续进行跳跃练习。
②游戏“躲猎人”
幼儿将所有的纸板拼成一个大田埂,在“田野”中捉害虫。教师扮演捉青蛙的“猎人”,在音乐停后,小青蛙蹲在“田埂”中不动,“猎人”来找动了青蛙。游戏可反复多次。
③游戏:“过田埂,捉害虫”
教师和幼儿重新排列场景(见附件),次序为:爬过田埂――走小桥(平衡木)――跳过木桩(废旧饮料罐)――捉害虫。
幼儿分成四组,鱼贯地进行游戏,在规定时间内以捉到害虫最多的一组为胜。
三、结束部分
小青蛙在池塘中轻松、自在地“洗澡”、嬉戏。
【活动评析】
一、设计意图
此次活动是根据原定安排的教学活动目标重新设计活动环节,意在激发幼儿爱青蛙的情感。首先,青蛙是幼儿常模仿的动物之一,以此作为游戏的主角,幼儿既能了解青蛙的益处、与人类的关系,也能使活动更加情境化。游戏的情节是小青蛙在田野里的`“工作”过程、躲避猎人的游戏,可以清楚地让幼儿知道青蛙给人类带来的好处以及人类对它不正确的态度,很有现实教育意义。这样设计活动环节能使环保真正地走到孩子心中,让幼儿从认识到喜爱,从喜爱到保护,是切实可行的教育。
二、效果分析
在活动时,教师自然地将幼儿引入到角色中。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始终沉浸在游戏情景中。场地的设置上,让幼儿自由的结伴,组拼不同的“田埂”,使幼儿有自由选择的余地;其次,根据能力分组开展竞赛,有利于激发幼儿的自信心,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最后,通过教师的指导和观察,使不同幼儿得到不同的指导和提高。利用体育游戏的形式进行体育教学,让幼儿亲身体会青蛙的勤劳和可爱,从而萌发爱护青蛙、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通过语音、身体动作表现节奏型:|× × |×× ×|。
2、会正确使用乐器,学习看指挥进行分奏、合奏。
3、体验参与打击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整体图一幅。动物图片、节奏图。
2、以录好的音乐。铃鼓、圆舞板、小铃。
活动过程:
1、教师以游戏的口吻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教师: 小朋友,森林要开联欢会,请你们一起去参加,你们愿意吗?让我们听着音乐出发吧!
幼儿听音乐有节奏地学小鸟飞进教室。
2、出示单幅的动物图片,在游戏中用语音和身体动作表现节奏型:|× × |×× ×|。
(1)观察节奏图,引导幼儿看懂图谱,了解不同的叉表示不同长短的音值。
师:小朋友看,谁来欢迎我们了?你们知道小鸭子是怎么叫的?小熊是怎么走路的?小兔子又是怎么走的呢?小动物要和我们玩个问答游戏,它们还给我们带来了一张节奏图。你们看,节奏图上有什么?这些叉都一样吗?表示什么意思呢?该怎样拍手?
(2)与幼儿玩问答游戏,在游戏中引导幼儿表现节奏型:|× × |×× ×|。
师:现在我来问,你们来回答。回答的时候一定要跟着图片上的节奏回答哦!我们拉来比一比,能按节奏玩游戏的小朋友等会才能参加联欢会呢!
教师与幼儿按节奏玩游戏,鼓励幼儿大胆表现。教师用圆舞板提示幼儿按节奏回答,掌握节奏型。
3、播放歌曲《欢乐舞曲》,幼儿感受音乐的旋律及拍子特点,并随歌曲拍手。
师:联欢会马上要开始了,让我们准备一下听首音乐吧!请小朋友听听这首音乐是优美抒情的,还是活泼欢快的?我们可以边听边拍手。
幼儿欣赏音乐,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特点,初步了解乐曲的节奏。
师:你们觉得这首曲子是怎样的?对了,小动物们的联欢会也在这活泼欢快的`音乐声中开始了。让我们的小手也跟着动物们一起拍起来吧!
4、出示图谱,幼儿通过语音、身体动作进一步表现节奏型|× × |×× ×|。
出示图谱,引导幼儿用语音表现节奏型。
师:老师把小动物跳舞的情景,画成了一张图。我们来看看谁先出来表演?接着呢?小鸭、小兔、小熊跳舞的快慢都一样吗?哪个地方不一样?谁来学学看。
引导幼儿用各种动物的声音说出|× × |×× ×|的节奏型。
(2)引导幼儿用拍手、拍腿等身体动作巩固表现节奏型:|× × |×× ×|。
师:那让我们一起来为动物们拍手加油,好吗?
师:除了用拍手为它们加油,还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呢?
引导幼儿想出各种不同的节奏动作。(如拍腿、叉腰、跺脚等)完整练习两遍。
(3)请幼儿听音乐分别扮小鸭、小兔、小熊表演动作一遍。
5、幼儿用乐器演奏乐曲,学习看指挥演奏。
(1)引导幼儿为动物选择相应的乐器。
师:刚才小动物告诉老师,想请你们用小乐器和它们一起表演。看,老师已经为你们准备好了乐器,看有什么乐器?
教师出示铃鼓、小铃、圆舞板,请幼儿讨论:如果用这三种乐器给小鸭、小兔、小熊伴奏的话,它们分别用哪种乐器呢?
(2)教师哼唱乐曲,幼儿看图谱分别徒手演奏一遍。
(3)幼儿分成三组,听音乐看指挥进行分奏、合奏。
师:今天,小朋友都是小演奏家,我是指挥员,小演奏家一定要看指挥员的指挥哦。
请幼儿看教师的手朝哪一组就请哪一组小朋友演奏。幼儿练习看着指挥拍手。
(4)幼儿用乐器看指挥演奏两遍。
师:小朋友们刚才演奏的不错,如果每个小演奏家都看着指挥员,咱们的演奏一定更出色。
(5)幼儿交换乐器看指挥演奏两遍。
6、结束部分。
今天的联欢会可真精彩啊,不仅有小动物的表演,还有我们小朋友出色的演奏,真高兴啊。让我们回去给其他小朋友巡回演出怎么样啊?
大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通过游戏会说五官的称呼 让孩子知道合作的意义 体会游戏给孩子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黑板、彩色粉笔、一个眼罩。
活动过程:
一、说说五官。
1、让幼儿互相看着自己的同桌,说说五官怎么称呼。
2、摸摸自己的脸,五官在脸上的位置。
3、学习有关五官位置的儿歌。
在活动中,教师要多去引导幼儿。可以谈论一下五官在人脸上的.用处。
二、游戏《送五官回家》。
教师出示黑板与彩色粉笔,先给幼儿演示一遍。
1、玩法
两个小朋友一组,相互配合。一个指挥,一个带上眼罩,按照指挥画五官的位置。
2、规则
在上边的小朋友不须偷看,由没参加游戏的小朋友监督,要公平评判,那组画得最好。
三、教师小结。
这个游戏好玩吧!我们也可回家教爸爸妈妈。
大班教案 篇10
目标:
1、指导幼儿理解诗歌的语言,描绘雪花自由飞舞的情景,以及表现雪花融化,变成水滴的特征。
2、启发幼儿感觉诗歌的.意境,能运用肢体动作来模仿雪花飞舞的情景。
3、引导幼儿体会诗歌的结构,运用已有的经验进行纺编活动。
准备:
幻灯片课件,雪花头饰人手一个,录音诗歌。
过程:
一、谈话引出冬天下雪情景。
小朋友,你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你喜欢冬天吗?为什么?
二、欣赏诗歌《如果我是一片雪花》
1、出示一片雪花。
(点击一片雪花)今天有位客人来我们大班做客,是谁呢?(一片雪花)
(点击雪花图二)雪花美吗?它能自由飞舞,飘到任何想去的地方。
(点击图三)如果你是一片雪花,你想飘落到什么地方去吗?去干什么?(幼儿讨论)
2、请个别幼儿回答。
3、完整欣赏录音诗歌《如果我是一片雪花》
那我们一起来听听诗歌里是怎么说的?
听完提问:你听完诗歌感觉怎么样?我们来学学雪花飞舞的动作?
4、 边点幻灯第二遍分段欣赏诗歌。
我们一起来欣赏。(图三),如果我是一片雪花,我飘落到什么地方去呢?
(图四)飘到哪里?变成什么?在干什么?
(图五)飘到哪里?去干什么?
(图六)我飘在哪里,在干什么?
虽然雪花很冷,但它还是非常愿意回到妈妈的身边,谁都离不开自己的妈妈。
5、有表情的朗诵边用动作表现诗歌。
啊,好美的诗哦,你想当一片雪花吗?那我们一起戴上雪花头饰来表现诗歌,好吗?
6、仿编诗歌。
小雪花真快乐,可以飘到自己想去的地方,我们把自己想去的地方来编进诗歌里吧。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精选]12-30
大班教案(经典)02-10
[精选]大班教案03-12
大班教案08-08
[经典]大班教案08-09
(经典)大班教案04-19
(经典)大班教案01-13
大班教案(精选)10-04
大班教案07-26
大班音乐教案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