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窗外的垃圾》语言教案

时间:2024-10-01 08:16:34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窗外的垃圾》语言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窗外的垃圾》语言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窗外的垃圾》语言教案

大班《窗外的垃圾》语言教案1

  活动目标:

  1、观察图片,感知窗内外人们的不同行为表现。理解:新鲜、垃圾的含义

  2、观察画面的变化,学习用连贯的语言讲述小动物们从扔垃圾到扫垃圾的转变过程。

  3、知道不能乱扔垃圾,要注意公共卫生。

  活动准备:

  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三幅图画,想不想看看?要看可以,不过看了之后,要告诉大家,图上讲了什么?

  2、请幼儿说说图上讲了一件什么事。

  3、师带领幼儿一起看图。

  (1)师指着第一幅图:

  楼里住着谁?他们打开窗户做了什么?

  (2)这么多东西扔在窗外,马路上就堆起了一堆垃圾。在红红的太阳晒了之后,会发出一阵阵臭味。

  (3)师指着第二幅图:讨论:

  猜猜看,这四个小动物闻到臭味后,会怎么做?

  (4)交流讨论结果。小兔闻到臭味后,马上下来扫,另外三个却把窗户给关上了。

  (5)师指着第三幅图:小猴、小猫、小猪看见了,是怎样改正错误的'?师:经过这件事,小猴、小猫、小猪明白了什么?(以后再也不乱扔垃圾了。)把小猴、小猫、小猪说的话一起说一说。

  4、谁来把这三幅画连起来说一说。(多请几个幼儿说说)

  5、师带领幼儿看图,完整地把这三幅图的内容讲一讲。

  6、你喜欢谁?为什么?

  7、讨论:

  (1)如果你是小兔,你闻到臭味后会怎么做?

  (2)如果你在马路上,发现别人乱扔垃圾,你会怎么做?

  小结:我们小朋友要做一个讲卫生、爱劳动的好孩子。还要对乱扔垃圾的行为加以制止。

大班《窗外的垃圾》语言教案2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懂得乱扔垃圾的行为不文明,要爱护环境,讲究卫生。

  2、引导幼儿观察角色的动态,尝试用连贯的语言大胆的讲述情节。

  3、引导幼儿发准”扫帚”的词音,尝试用象声词形容扔垃圾的声音,用形容词形容”太阳”等等。

  二、活动准备:

  《窗外的垃圾》课件、录音机、磁带。

  三、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利用谈话导入课题。

  提问:”有了垃圾怎么办?”(让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说说)。

  (二)基本部分,引导幼儿看图讲述

  1、出示图一,引导幼儿观察指导讲述。

  (1)提问:”图片上有什么?”,”一共住着几个小动物?”,”他们分别住在几层楼?”

  (2)引导幼儿连贯讲述图一

  2、出示课件图二,引导幼儿观察指导讲述。

  (1)提问:”什么升起来了?”(使用形容词)”小动物们在干什么?”(引导幼儿尝试用象声词形容垃圾的.声音)”草地上怎么样了?”,”你认为他们这样做怎么样?”,”你们有垃圾会怎么样做?”(渗透情感教育)

  (2)引导幼儿连贯讲述图二以及幼儿连贯讲述图一、图二。

  3、出示课件图三,引导幼儿观察指导讲述。

  (1)提问:”草地上的垃圾会变的怎么样?”,”为什么垃圾会发出臭味?”,”你是从哪里看出垃圾发出臭味的?”, ”小狗、小猫、小猴闻到臭味会怎么样?”,”小兔子闻到臭味怎么样?”,”它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呢?”

  (2)连贯讲述图三的内容。

  4、出示图四,引导幼儿观察指导讲述。

  (1)提问:”小猫、小狗、小猴看到小兔在打扫卫生会怎样想?又会怎样做呢?”,”草地现在变成什么样了?”,”小狗、小猫、小猴知道错了,会说什么?”

  (2)幼儿连贯讲述图四

  (3)引导幼儿连贯讲述图三、图四的内容,给讲述的故事起名字。

  5、完整讲述故事

  (1)引导幼儿两人一组一对一讲述。

  (2)请能力较强的幼儿完整讲述。

  (三)结束部分

  幼儿听音乐,做舞蹈动作离开教室。

【大班《窗外的垃圾》语言教案】相关文章:

垃圾分类大班教案06-29

(精选)大班语言教案11-12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02-23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04-28

大班语言教案09-22

【精选】大班语言教案10-07

大班语言书的教案12-28

大班语言教案[精]08-15

(优秀)大班语言教案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