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优秀教案

时间:2022-11-05 15:03:01 教案 我要投稿

古诗优秀教案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广义的古诗,泛指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所有的诗歌,与近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诗优秀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优秀教案

古诗优秀教案1

  设计意图

  古诗《村居》选材于幼儿园大班早期阅读课程《幸福的种子》系列活动。古诗语言精练,情感强烈,节奏鲜明,意境优美,引导幼儿学习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幼儿对语言文学的兴趣和敏感力。

  活动目标

  1.通过配乐欣赏、赏画吟诗来感受诗中山村热闹的春景。

  2.尝试用绘画形式表现古诗《村居》,根据图片理解古诗的内容。

  3.学习有感情、有韵律地朗诵古诗。

  重点难点

  重点:尝试用绘画形式表现古诗《村居》,根据图片理解古诗的内容。

  难点:学习有感情、有韵律地朗诵古诗。

  活动准备

  1.背景音乐

  2.PPT

  3.笔、纸

  活动过程

  1.请幼儿观察照片,引入古诗《村居》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些照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播放幼儿春天时在幼儿园活动的照片)

  ——你们在照片中看到了什么?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幼儿园的大树和小草都有了什么变化?

  ——这些照片让老师想起了一首古诗《村居》。

  2.播放背景音乐,教师朗诵古诗《村居》。

  ——请小朋友们仔细听古诗。(教师朗诵古诗)

  ——你在古诗中听到了什么?(第一遍)(草、杨柳、儿童……)

  ——听得真仔细,这首古诗到底说了什么呢?我们再来听一听。(教师再次朗诵古诗)

  ——这一次,你听到了什么呢?(二月天,教师可以追问:你觉得二月天是什么意思呢?)

  3.播放 PPT,幼儿边看古诗画面边听教师朗诵古诗,再次完整感受古诗,并理解古诗大意。

  ——小朋友们都听到了古诗中的很多内容,那你猜猜看这首古诗是写什么季节?

  ——对,写的是春天的山村美景,我们一起来看看图片。你看到了什么?

  (播放 PPT 古诗画面)(柳树、小草、小鸟、儿童、风筝)

  ——请你来说一说第一句古诗“草长莺飞二月天”是什么意思?(幼儿尝试逐句理解古诗,教师加以补充更正)

  ——古诗《村居》描述了一幅美丽的山村春景,早春二月,村子里的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堤旁的柳树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着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村里的孩子们放学以后,一路上没什么耽搁,早早的回家,赶忙趁着东风使劲吹的时候,把风筝放上蓝天。

  4.让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古诗《村居》。

  ——这样一首美好的古诗,我们可以用什么美好的画面去展示这首古诗呢?(逐句请幼儿用笔画出来)

  ——好了,我们一起看着你们画的古诗把这首古诗朗诵出来吧!

  5. 幼儿尝试有感情、有韵律地朗诵古诗。

  ——这首古诗是清代诗人高鼎写的,那古人是怎样朗诵古诗的呢?

  ——(教师起立模仿古人摇头晃脑朗诵古诗)古人朗诵古诗和我们平时念儿歌有什么不同?(幼儿谈论交流)

  ——对的,念儿歌比较欢快,有节奏,而朗诵古诗我们要慢一些,要有感情、有韵律,还要摇头晃脑。

  ——现在我们也学着古人有感情、有韵律的朗诵这首古诗吧。

  6.延伸活动。

  ——我们也趁着在这美丽的春天出去放风筝吧!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幼儿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兴趣比较浓,活动目标基本实现。古诗第二句“拂堤杨柳醉春烟”中的“醉”让幼儿理解起来就有些困难,因此,我让幼儿模仿醉酒的人摇头晃脑两手左右摆动,感受“醉春烟”。整首古诗

  中最能引起幼儿共鸣要数后两句,由于他描写的就是幼儿的生活与游戏,就能使幼儿产生共鸣感。幼儿对于绘画展现古诗《村居》表现出了很高的兴趣,从幼儿根据每一句诗画的一幅画,不看诗就知道画面描写的是哪首诗。

  不足之处:在活动中对幼儿的表达要及时的鼓励和肯定,教师对于古诗的解 释注意通俗易懂,语言儿童画,朗诵示范要注意语言的节奏韵律。自己对古诗教学也缺乏经验,在教学方法策略上应根据幼儿的已有经验和需要适时调整,做进一步改进。

古诗优秀教案2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画面、表演、吟唱等多通道理解古诗《咏鹅》的内容。

  2、能用国画形式再现古诗中盼情境,感受诗画一体、诗情画意的优美意境。

  3、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会创作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5、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已经有画鹅的基础。

  2、表演道具,配乐古诗课件,背景音乐。

  3、国画工具材料。

  【活动过程】

  1、欣赏诗歌,珥解古诗内容,体会鹅戏春水的美景,感受古诗意境。

  (1)幼儿完整欣赏古诗,理解古诗含义。

  (2)教师播放课件,幼儿听配乐朗诵的古诗,进一步感受古诗的'优美意境。

  教师:说一说,你有什么感觉?

  (3)教师播放音乐,引导幼儿通过优美的旋律再次感受古诗的意境,鼓励幼儿通过自己的理解大胆表演古诗《咏鹅》。

  2、师幼共同讨论如何用国画形式表现古诗内容。

  (1)鹅的基本画法:用中锋画鹅的头和颈,用按的方法画鹅身和鹅尾。

  (2)根据古诗内容,大胆想象、添画。

  3、幼儿作面,教师指导,再现古诗情境。

  引导幼儿围绕古诗内容大胆创作,表达自己对古诗的理解。

  4、作品展示,集体朗诵,感受和体会古诗中诗画一体、诗情画意的优美意境。

  【评析】

  “诗画一律”是中国画的重要特点之一。中国的古诗词中不乏一些生动浅显的经典古诗,画面感强,易于幼儿理解。

  在大班阶段开展古诗配画的系列国画活动,能够更好地让幼儿感受中国画“诗画一律”的特点,深人体会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古诗配画系列活动一般以主题活动的形式开展,通过围绕某一诗歌开展语言、音乐、律动、表演等活动,深化幼儿的体验和感受,最后引导幼儿用国画形式表现自己对诗歌的理解。教师也可以为幼儿作品题上诗歌内容,让幼儿更直观地感受中国画诗词人画、书法入画的特点。

  【教学材料】

  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拔清波。

  【教学反思】

  1、创设情境。让学生配乐进行诗朗诵,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新课。促使学生动脑动口,主动参与,有利于帮助学生去理解和感受古诗词的能力培养。

  2、学唱歌曲并进行表演。通过舞蹈表演过程中近一步体会到了《咏鹅》着首歌的意境。

  3、让学生在声情并茂地歌唱古诗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感受以诗配画。让学生发挥想象,感受画中有诗,诗中有画,为学生的学习领域提供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较好的掌握了教学内容,课堂气氛良好。

  新课程标准强调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本节课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把科学素养的各个方面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既有知识教育的要求,又体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和科学探究的实践。

古诗优秀教案3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4个生字,会写7个认识的字。理解“弄”、“怪生”、“相媚好”、“亡赖”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词。默写《牧童》,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

  3.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并在说的基础上改写成短文。

  教学重点:

  理解诗词意思,体会诗词意境,练习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传神,感悟诗词中童年生活的快乐、田园生活的温馨,受到美的熏陶。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了解诗人的生平。

  2.收集有关宋词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有人说,童年是一支支动听的歌,是一幅幅美丽的画,而我要说童年是一首首美妙的诗,只要用心去读,就能读出歌,读出画,读出许多美好的事。今天,咱就一起来试试。

  二.初读古诗,想象画面

  1.自由朗读两首古诗。注意“蓑”、“遮”的读音和写法。

  2.指名诵读,读出诗歌的节奏。全诗节奏可以这样划分: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3.再次诵读全诗,发挥想象,在《牧童》和《舟过安仁》两首诗中,分别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三.品读古诗,领悟诗意

  1.师提出自学要求,生自由组合,选择其中的一首合作学习。进行品读理解。

  自学要求:

  (1)借助课文注释、工具书,或与组员探讨,理解字词,初步理解诗歌大意。

  (2)交流自己的独到见解,从诗中你听到了哪些动听的.声音,想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悟到了哪些美好的情感?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4)把想象到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形象、流畅地描述出来。

  (学生自主学习)

  2.

  交流反馈。

  学习《牧童》。

  (1)理解字词

  (2)精读诗句,理解诗意,领略诗境,领悟诗情

  A.“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你感受到了什么?

  感受到孩子是那么的悠闲自得、怡然而乐,感受到的是一种野趣。

  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两句。

  B.“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说说诗句的意思和感受,然后感情朗读。

  可以感受到孩子的心情是那么的舒畅,他的生活是那么无忧无虑,非常惬意。

  C.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个怎样的牧童呢?从哪里看出来的?

  是一个可爱、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小牧童。

  D.如果你就是牧童,你会在月光下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而诗人又想借这个小牧童表达什么呢?

  (3)诵读古诗,感受意境

  学习《舟过安仁》

  (1)理解字词

  (2)品读诗句,入情入境

  A.“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读了这两句,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B.“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理解诗句意思,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感受到两个孩子淘气可爱、天真顽皮。(从“张”、“使风”等动作中看出)

  C.你喜欢他们吗?诗人喜欢吗?为什么?

  (3)带着自己的体验,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出孩子的调皮,感受那悠闲的画面。

  四.再读古诗,陶冶情趣

  比较两首诗,你有什么话想对谁说?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2)默写《牧童》。

  (3)选择其中一首古诗,可自创一幅图画,也可改编成一篇小短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引入新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牧童》和《舟过安仁》两首诗,哪个孩子给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这节课,我们再来认识另外几个男孩,走进他们的生活。

  二.揭题解题,获得知识

  1.引导学生观察此课题与其他诗歌题目的区别。

  2.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3.师小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南宋著名爱国诗人辛弃疾写的一首词《清平乐村居》。

  4.初读全文,读准读通。

  (1)自由读词,读准字音。(注意:醉、媚、锄、媪、亡赖、剥)

  (2)合作探究,理解字词。(可以、看图、联系上下文,也可以相互讨论)

  (3)全班齐读,男女生赛读,同桌互读,且读且评,读出韵律节奏。

  三.品读全文,获得美感

  1.边读边想象画面,谈谈有什么感受,试着用一个词语概括。

  2.课文中,什么给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

  (1)“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感情练读,读出孩子们的轻松、活泼、愉快。

  (2)“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他们会亲热地说些什么呢?

  这句中的哪个字生动地写出了他们的心情?(“醉”。)

  难道仅仅是酒使他们醉了吗?说说你的体会。

  (3)“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结合图画,说说感受。

  四.再读全文,升华情感

  学生自由读,边读边悟情。

  能用自己的语言把欣赏到的画面描绘出来吗?

  总结:乡村条件简朴,但环境优美,夫妇恩爱,孩子勤劳,生活温馨,难怪令人陶醉。你能通过朗读把词中的情趣表现出来吗?配乐朗读或背诵。

  五.课外拓展,激发兴趣

  1.背诵这首词。

  2.把这首词改编成一篇优美的短文。

  3.改编歌曲,用自己喜欢的曲调唱《清平乐村居》。

  4.收集、背诵其他描写童年趣事的古诗词。

  练习设计:

  1.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1)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2)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3)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2.读了这三首古诗词,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体会到怎样的乐趣?

  3.利用课余时间,读读宋词等经典文学作品,感受我国古代文学的艺术魅力。

古诗优秀教案4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背诵课文,默写《牧童》,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

  2.体会诗词的意境,丰富学生情感,从诗句中感受童年的快乐。

  3.认识本课4个生字,会写7个认识的字。理解“弄”、“怪生”、“相媚好”、“亡赖”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学习重点

  体会诗词意境,练习感情朗读。

  课时安排

  2课时

  A案

  课前准备

  配乐磁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牧童》

  (一)复习《所见》,范读导入

  师:有一首题目为《所见》的古诗大家十分熟悉的,我们一起来背诵一遍。

  1.全体同学齐背《所见》(清 袁枚所著──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突然闭口立。)

  2.交流《所见》一诗中的牧童形象。

  3.过渡:听同学们背《所见》这首诗,仿佛看到了一个活泼可爱的牧童骑在牛背上的样子,现在,我也给大家读一首题目就叫《牧童》的诗,看看诗中的描写敢一个什么样的牧童。

  4.师配乐范读。

  5.生猜大意,交流诗中描写了一个怎样的牧童。引导学生用一些词来描述,如:悠闲、舒适、自在、自得其乐等。

  (二)自主合作,探究诗意

  1.生自由读全诗,要求读通,注意“牧、蓑”的字音、字形。

  2.借助工具书、注释、与同学合作,初步理解诗歌大意,并在小组内练习诵读全诗。

  3.指名诵读,正音。提示学生按一定的节奏来读。全诗节奏可以这样划分,“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4.师生互动交流对诗歌大意的理解。

  5.师:请同学们再次诵读全诗,发挥想象,在脑海中把诗歌的语言变成一幅画面,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茫茫原野,一眼望去,尽是长势茂盛的青草,晚风中,牧童吹奏的笛声悠扬悦耳。黄昏时分,吃完晚饭,连蓑衣也不脱,就悠闲自在地躺在月光下欣赏月夜的美景。)

  6.指名生配乐朗读,其他同学可闭起眼睛听读,想象画面。交流听后所感,师生互动评议。

  (三)设身处地,感悟诗情

  1.师:想象一下,如果是你,在月光下又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

  2.生互动交流。

  师小结:学习这首诗,使我们体会到田园生活的乐趣。我想,大家一定会记住这个牧童,记住他在风中吹奏的曲子,让我们再次齐读这首诗,去感受田园生活的诗情画意。

  3.诵读全诗。结束本诗学习。

  二、学习《舟过安仁》

  (一)借助画面,导入新诗

  1.观察图上的两个小朋友在做什么?看一看,诗歌是怎么描写他们的?

  2.生自由读诗。“遮”,注意要读翘舌音。记住字形。读通、读顺全诗。

  3.通过读注释或借助工具书,基本理解诗歌大意。

  (二)检查自学,深入探讨

  1.指名读诗,正音,注意“篙、棹”两个生字的读音。

  2.再读全诗,并想一想,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没有读懂。

  3.师生互动交流诗歌大意,可以先交流自己读懂的语句,也可以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共同交流探讨。

  (全诗大意:一只不再扬帆划桨的小船中间,坐着两个小男孩,很奇怪的是,没有下雨,这两小孩居然撑着伞,仔细一看,原来他们撑伞不是为了遮风挡雨,而是舞动着伞柄起到类似扬帆的作用。)

  4.说一说,这两个小男孩留给你怎样的印象?你喜欢他们吗?为什么?

  5.边读边在头脑中想象两个小童张伞使风的样子。通过朗读把两个小童天真、淘气的样子表现出来。

  6.指名读、齐读。读后点评。

  (三)布置作业,延伸拓展

  背诵两首诗。预习《清平乐 . 村居》

  第 二 课 时

  一、课题导入,介绍知识

  1.出示课题,引导学生观察此课题与其他诗歌题目的区别。 (中间有个分隔符号,前者是词牌,后面是词的题目。)

  2.师生互动介绍有关“词”的知识。

  3.师小结:词原是配乐而歌唱的一种诗体,起源于唐代,宋代是词鼎盛时期,句的长短随着曲调而改变,因此又叫长短句,一般分为上下两阙,也就是上下两段。宋代的苏东坡、李清照等都是著名的词人。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课题入手,想象内容。

  师:课文描写的村居生活是怎样的一幅场景?诗人是怎么描写的?

  2.练习朗读,读准生字音,读顺诗句。

  3.边读边划出不理解的地方。教师巡视,发现学生的困惑,或板书黑板,或与学生个别交流。提倡组内合作,借助注释以及工具书,初步理解词的大意。

  4.指名读文。其他同学正音、评价,特别提醒学生注意“亡、剥”两个字在本课的`读音。

  5.交流比较生僻、不易理解的词。如,醉里、相媚好、亡赖。

  6.指名说大意,其他同学补充或纠正。(距离农家低小的屋檐不远处,是一条清澈流淌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绿色的青草,屋檐下,有两个头发发白的老头、老太正借着酒意说着悄悄话。大儿子十分勤快,在溪边的田间地头种豆,老二呢,正忙着编织鸡笼。最顽皮、可爱的莫过于最小的那个孩子了,瞧,他趴在溪边剥莲蓬,正忙得不亦乐乎呢!)

  三、发挥想象,加深理解

  1.师:这一家子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能想象得出老两口正在说什么悄悄话吗?

  2.生各抒己见。只要想象合理,都应该给予肯定。

  3.这一家子的其乐融融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么怎样通过朗读把这样的一家子带到我们面前呢?请同学们边读边在头脑里产生相应的画面,看看他们各自在忙些什么?

  4.生自由练读。展示读,集体评议,纠正。再读。提醒学生在读的时候是否表现出乡村自然环境的优美,“醉里吴音相媚好”的温馨、和睦,以及“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的轻松、活泼、愉快。

  四、改编歌曲,激发兴趣

  1.师:词本身就是为一种配乐歌唱的诗体,建议学生自己尝试配乐演唱。师可范唱苏轼的《水调歌头》,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2.生练习试唱。众评议。

  五、总结谈话,回归整体

  1.师:关于词、关于辛弃疾,我们才刚刚有了很肤浅的认识,希望同学们课外多阅读些经典文学作品,吸取更多传统文化的精华,丰富我们的内心世界。

  2.诵读全词,结束本课时学习。

  六、布置作业,积累升华

  1.背诵课文。默写《牧童》

  2.收集、背诵其他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词,开展一次背诵比赛。

古诗优秀教案5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

  2、背诵两首诗,能用自身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3、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

  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回忆你记忆中的春天是怎样的,给大家说一说。

  二、检查预习

  1、自读生字,在文中为生字注音。

  2、抽读。

  3、小老师教写生字。

  易错音:妆、滨、裁。

  易混淆:咏泳、滨宾、载裁、紫紧。

  4、抽读、齐声读。

  三、学习《咏柳》

  1、简介贺知章:唐朝诗人,字箱子真,代表作《回乡偶书》《采莲》。

  2、解题:

  春天里的柳树是怎样的呢?春天百花成天的景象是什么样的?能用语言或学过的诗句来形容吗?(自由说)看看古代的诗人是怎样描述春天景色的'。齐读课题。

  咏柳:咏即赞美。

  3、诗人是怎样赞美柳树的呢?大家自读古诗,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结合注释读),不懂的作上记号。

  4、交流汇报1、2句:

  ⑴碧玉:绿色的玉。

  妆:打扮。

  一树:满树。

  万条:枝条多。

  绦:一种丝带。

  前两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树上,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饰打扮的一样。

  ⑵考虑:

  作者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的比喻好吗?(引导同学想象,春天万物复苏,柳树也会发出新叶,新叶刚长出来的颜色,光泽接近碧玉)

  ⑶朗读。

  5、交流汇报3、4句:

  ⑴细叶:细细的嫩叶。

  似:好像。

  裁:裁剪。

  这两句的意思是:这细细的嫩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呀!

  ⑵考虑:

  这两句采用了什么样的形式?(自问自答)把什么比作什么?你从这个比喻中体会到什么?

  ⑶指导朗读。

  6、朗读全诗,感悟诗境。

  前两句写柳,后两句由写柳过渡到写春,从整首诗的描写中,你休会到诗人对柳,对春抱着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反复朗诵,体会诗人赞美柳树,歌颂奏的感情。

  四、深情朗读

  语速适中,情感丰满,基调高昂,注意停顿。

  五、背诵全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复习《咏柳》,并集体背诵,引入《春日》。

  二、解题

  1、朱熹:南宋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

  2、春日即在春天里。

  三、初读,初通诗意

  1、自读全诗,再抽读。

  2、分小组讨论学习;读懂了什么,不懂的作上记号,勾出不理解的词。

  3、交流:

  提出不懂的词,板书,查阅字典理解。

  胜日:即晴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

  寻芳:游览、赏玩美好的风景。

  泗水:水名。

  滨:水边。

  光景:风光景色。

  一时:形容时间很短。

  新:新鲜、奇丽。

  4、由词意考虑:

  诗人在什么样的天气,到什么地方去游览,他的心情怎样?你从哪儿读出来的。

  5、整理出前两句的意思:

  在天气睛朗的日子里,诗人到泗水边上死对头观赏风景,那里风光无限,一时之间许多新鲜奇丽的景色映入眼帘。

  6、说说你从一二句中体会到了什么?再指导朗读。

  7、运用同样的方法学习3、4句。

  自读、勾出不懂的词,讨论,交流解词,再解意。

  等闲:平常、随便。

  识得:认识。

  东风:春风。

  万紫千红:形容百花争艳的景色。

  总是:都是。

  诗意:平常人们都知道有春风,可春风究竟是什么样的呢?只有在见到了万紫千红的景色后,才明了是春风带来了这无边的景色。

  指导朗读3、4句,说说体会,引导同学理解包括在诗歌中的哲理。

  四、再读,感悟诗境

  联系诗意,说说自已的理解,体会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五、指导朗读、背诵

古诗优秀教案6

  《古诗词三首》A、B案

  学习目标

  ①学会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

  ②能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

  ③背诵这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

  ④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

  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

  A案

  第一课时 独坐敬亭山

  ●激趣导入

  ①导语:我们先进行课外知识抢答,唐朝是我国古诗创作最旺盛的时期,在众多诗人中有两个最有名的诗人,他们是谁?

  (根据学生课堂反应,教师提示:一个称“诗仙”,一个称“诗圣”)

  ②揭题。谁来背背李白的诗,会几首就背几首。

  (生在可能会背要学习的这首,应该表扬,且可顺势揭题)

  ●释题,简介背景

  ①读题,看注释,结合插图,教师介绍背景。

  ②引语:“李白坐在敬亭山上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呢?”

  ●学生自学,初步理解

  ①要求学生围绕问题,自由读诗,并根据注释,结合插图,逐句说说诗意。

  (尽:完。独去闲:可以交换词序解释,悠闲地独自离去了)

  ②指名回答,评议交流。

  ●吟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①自由吟读。

  ②讨论:诗句表明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你最欣赏哪一句?

  望洞庭

  ●形象感知,揭示诗题

  出示教学挂图。你知道洞庭湖吗?谁来介绍一下?我们来欣赏诗人刘禹锡是怎么描写的。(板书诗题)

  ●自由吟读

  ①学生边读边参阅课文注解,试着理解诗句意思,不懂的随时发问。

  ②教师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的普遍性与否,或个别讲解或引导集体理解。

  ●指名朗读,同桌间逐句说说意思

  ①点拨理解“两相和”,可以让学生结合看图吟诵体会。

  ②在交流体会描写月夜洞庭的美景时,随机指导学生诵读,体会比喻的巧妙。

  (用镜子比喻水面的明净光亮,似乎并没有奇特之处,同学的作文中也常常这样描写,这里让人感到新颖的是用“未磨”的镜子来比喻月光下的湖面。湖面上略带水雾,在月光映照下,呈现一种别有情致的朦胧的美,所以诗人不说它像明镜,而说它像“未磨”的镜,真是别出心裁。)

  (君山是屹立在洞庭湖中最有名的一座山,如此壮阔的山水,只因是遥看,所以才像“白银盘里一青螺”。这个比喻用得非常妙,单从一只白银盘里安放一颗青螺来看,就是一件设色淡雅、造型精致的艺术品了,再用它来比喻洞庭湖中屹立着一座君山,真是把天造地设的大自然景象缩小成陈设在几案之上的珍奇盆景了。)

  ●引导赏析

  你觉得哪一句诗写得好,在交流中进一步体会诗人的心情。

  与上一首比较,体会不同的景致及古诗的借景抒情手法。

  背诵《独坐敬亭山》、《望洞亭》。

  ●交流课外积累

  ①说说你知道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②布置课外作业,继续去搜集。

  ③下节课(或者语文活动课)上进行交流。

  ●练习

  任选一首,想象景致,根据自己的理解作画,并配上诗句。

  第二课时 忆江南

  ●复习导入

  背诵前两首以及课外搜集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忆江南》是一首词,又描写了怎样的'景致,怎样的心情呢?

  ●读课文,理解内容

  ①带着上面的问题自由读,边读边看图,理解意思。

  ②指名读,读准生字,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③指名看图说出意思。诵读领悟词义,教师做如下点拨:

  “忆江南”是词牌名,词都有一个牌名。词的内容也是回忆江南景色的,白居易曾经当过杭州刺史。词中回忆的,就是美丽的江南风光。

  旧:从前。曾:曾经。谙:熟悉。胜:超过,胜过。

  ④根据提供的词语解释,让学生自己说说词句的意思,然后连起来说整首词的意思。

  ●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

  ●教师小结

  诗一开头,诗人先说:“河南好”,这是诗人对江南春天的赞美。那么,说江南好,是听别人说,还是自己亲眼看到的呢?第二句做了回答:曾经,我对江南的风景是那么熟悉,那么了解。

  江南风景好在哪里?可先让学生来回答。教师最后归纳:春回大地的时候,百花盛开,每当太阳从东方升起,阳光普照,遍地开放的鲜花更加艳丽,春暖水碧,绿波粼粼。由于红日的映照,红花更红,像燃烧的火焰;由于江花红,所以更显出江水碧绿。“蓝”字形容春水深碧。这美好的景象,深深地留在诗人的记忆里,所以词的结尾说──江南风景这样好,能不让人回忆吗?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朗读的感情基调:饱含深情的回忆之情。

  语调处理:一、二句要有昂扬的激情,再转入舒缓回忆,“日出”句声调高昂,“春来”句声调柔和平缓,最后一句声调稍抬高,仿佛是自问,又像是问他人,“能不”语气要果断、坚定。

  在熟读基础上让学生练习背诵。

  ●抄写或默写

  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古诗优秀教案7

  一导入:

  二明确内容和竞赛规则:

  内容:第一回合——试试你的观察力

  第二回合——考考你的记忆力

  第三回合——测测你的理解力

  第四回合——检验你的应辨力

  竞赛总规则:

  第一:123小组为红队;456小组为蓝队。红队与蓝队进行pk。

  第二:pk时遵守课堂纪律,纪律分占总成绩的×××。

  第三:学习知识第

  一、比赛结果第二。

  比赛的口号:团结、尊重、信任、守纪

  三比赛内容:

  第一回合——试试你的观察力

  比赛规则:

  a必答题,答对一题+1分,答错一次,本队可补充一次,补充正确+0××分。完全答错,不倒扣分。

  b抢答题,答对一题+1分,答错后本队没有补充机会,对方队员可补充,补充正确+0××分。完全答错,不倒扣分。

  内容:

  必答题:

  a组:

  ①乡书何处达?归雁入胡天。

  ②秋风箫瑟,洪波踊起。

  ③荡胸生层云,绝眦入归鸟。

  ④山重水复凝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春。

  ⑤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b组:

  ①持节云中,何日遗冯唐?

  ②路转山回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③征篷出汉塞,归雁洛阳边。

  ④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生后名。

  ⑤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抢答题:

  ①溯游从之,道阻且跻。溯洄从之,宛在水中央。

  ②剪不断,是离愁,理还乱,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③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④安得广夏千万间,风雨不动安如山,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⑤夜来南风起,五月人倍忙。田家少闲月,小麦覆陇黄。

  第二回合——考考你的记忆力

  (一)补充上、下句:

  比赛规则:

  a必答题,答对一题+1分,答错一次,本队可补充一次,补充正确+0××分。完全答错,不倒扣分。

  b抢答题,答对一题+1分,答错后本队没有补充机会,对方队员可补充,补充正确+0××分。完全答错,不倒扣分。

  必答题:

  a组:

  ①几处早莺争暖树,

  ②,隔江犹唱后

  庭花。

  ③箫鼓追随春社近,

  ④,秋天漠漠向昏黑。

  ⑤晓镜但愁云鬓改,

  b组:

  ①飞来山上千寻塔,

  ②,忽复乘舟梦日边。

  ③怀旧空吟闻笛赋,

  ④,拄杖无时夜叩门。

  ⑤何当共剪西窗烛,

  抢答题:

  ①欲渡黄河冰塞川,

  ②,愁云惨淡万里凝。

  ③蓬山此去无多路,

  ④,化作春泥更护花。

  ⑤,衡阳雁去无留意。

  (二)诗前4句或后4句,或词的上片、下片,或整首诗

  比赛规则:

  此环节全是抢答题,答对一题+4分,本队可补充一次,补充正确+2分。对方队员补充正确+2分

  ①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的上片

  ②陆游的《游×××村》的前4句诗

  ③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下片

  ④李贺的《雁门太守行》的后4句诗

  ⑤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整首诗

  第三回合——测测你的理解力

  比赛规则:

  a必答题,答对一题+1分,答错一次,本队可补充一次,补充正确+0××分。完全答错,不倒扣分。

  b抢答题,答对一题+1分,答错后本队没有补充机会,对方队员可补充,补充正确+0××分。完全答错,不倒扣分。

  必答题:

  a组:

  ①我们常说“几个人在一起,—定有人可作我老师的”可用《论浯》中哪句来表达。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②《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表达对朋友担忧与思念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③《春望》中写出战火连续不断,消息隔绝,音讯不至时迫切心情的两句诗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④《水调歌头》中道尽千载离人之心愿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⑤《过零丁洋》中概括诗人被捕前的全部经历的句子是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b组:

  ①《次北固山下》表达作者思家思乡之情的诗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②《夜雨寄北》中我们常用形容好友相聚,有说不完的知心话,道不尽思念情的诗句是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③《游×××村》中哪两句意在说明农家酒味虽薄,而好客情意却十分浓厚。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④《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极言潼关地势险要的句子是山峰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⑤《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舍己为人、至死不渝的句子是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

古诗优秀教案8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背诗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从小到现在一定会背不少古诗了吧,今天我们就来比一比谁背的多,好不好?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看看谁先学会。(板书课题《草》)

  二、初读古诗,自主识字

  1.自由朗读《草》这首诗。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画出不认识或容易读错的字。

  (2)结合语境自主认读。

  (3)小组内互相检查读诗情况,纠正字音荣、烧。

  2.联系生活识字枯、荣。

  三、细读古诗,理解诗意

  1.自由读古诗,你学懂了这首诗的哪个词或哪句诗,汇报一下。

  2.小组内互相交流不懂的地方,教师适时引导点拔。

  3.指导朗读:你喜欢诗人描写的小草吗?为什么?

  4.让我们在朗读中去赞美小草吧!

  (指名读──配乐读──比赛读)

  5.听着你们的朗读,我感到了春天是多么的美!诗人白居易把我们带到了广阔无边的草原上,让我们领略了草原上的.美景,谁能把你查到的有关诗人的资料介绍给大家?

  6.情境背诵,教师引导学生背诵。

  7.指导写字

  学习书写枯、荣、烧3个字。

  (1)指名说说每个字书写要注意什么。

  (2)重点指导:

  荣:草字头的横不能太长,秃宝盖要宽,木字横要短,撇捺伸展开。

  烧:火字旁捺要变点;右上部不要写成戈,第二笔斜钩要有弯度;下面的兀字横要短,竖弯钩的拐弯处要圆润。

  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评议展示。

  四、知识拓展,积累运用

  1.读读记记《草》原诗后四行的内容。

  2.填空:

  离离()()(),

  一岁一()()。

  野火()()(),

  春风()()()。

  五、作业

  背诵白居易的其它诗

  板书设计

  2古诗两首

  草

  白居易

  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生命力

古诗优秀教案9

  教材简析

  《出塞》是盛唐时期王昌龄的七言绝句,吟咏了出征人守边的战斗豪情和对和平生活的祈盼。《春望》是唐代著名大诗人杜甫的五言律诗,前4句写景,借景抒情;后4句叙事,借叙事抒情。全诗表达了诗人感时恨别、忧国思家的情感。《马上作》是明代抗倭名将、军事家戚继光的七言绝句,表达了一个军人为国尽忠的豪情和戎马生涯的英雄本色。

  设计理念

  在教学中以学生自读自悟为基础,以师生互动为主线,通过解题、初读,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诗意,初步进入诗的意境;通过品析文眼、佳句,揣摩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在诗的意境中悟情;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语感。

  教学目标

  1苯柚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了解三首古诗的大概意思,初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崩识敛⒈乘腥首古诗。

  3比鲜端线格内的7个字,会写田字格里的12个字。

  教学重、难点

  1倍炼诗的意思,能背诵这三首古诗。

  2彼卸凉攀,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和意境,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笨吻安贾醚生搜集有关这三首诗的资料,以及诗人的其他诗篇。

  2惫彝蓟蚩渭。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1钡既耄何夜的古诗源远流长,辉煌灿烂,你能背几首吗?今天我们再学习三首诗。教师板书:古诗三首。

  2毖习第1首《出塞》。

  二、初知诗意,质疑梳疑

  1奔蛞介绍诗人王昌龄。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15年(727年)中进士,授校书郎、汜水尉、江宁丞、龙标尉,也称王江宁、王龙标。安史之乱起,被濠州刺史闾丘晓杀害。在盛唐诗坛上,王昌龄以擅长七言绝句著称。他的七绝多用乐府旧题,或描写边塞风光、军旅生活,或表现宫女思妇的愁怨,在简短的篇幅中能容纳多种景象,融进复杂的情感,创造出情景交融的境界。他的诗语言简洁洗炼,韵味深长。

  2苯馐题。

  塞:边塞。

  3庇米约合不兜姆绞蕉潦文,做到把字音读正确,读通诗句。

  4苯淌Ψ抖痢

  5敝傅佳生读好节奏,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和节奏美。

  (1)学生朗读,读好节奏。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2)学生互读互评。

  (3)指名读,师生共同评议。

  6弊远磷晕颍结合注释及有关资料了解诗的大意。激励学生大胆质疑。

  7奔体交流。

  结合历史知识理解诗句的含义。提出疑问,梳理共性问题。

  三、品读诗句,入境悟情

  1倍亮苏馐资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说给大家听。

  2辈シ趴渭,出示边塞的风光图片,感受边关雄浑苍茫的独特意境。

  3敝傅祭识燎傲骄洹

  4苯彩隼罟憬军的故事,为学生理解后两句诗作铺垫。

  5碧寤帷安唤泻马度阴山”中诗人表达的人们世世代代向往和平的美好愿望。

  6敝傅祭识梁罅骄洹

  四、赏读全诗,背诵全诗

  1弊杂勺楹狭废岸痢

  2闭故靖鲂灾该读。

  3笔ι互动背诵读。

  五、回顾全诗,归纳升华

  归纳总结全诗情景交融的表达方法。

  六、拓展延伸,积累提高

  1笔占一些王昌龄的诗读一读。

  2笔占其他诗人的.边塞诗读一读。

  第2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苯淌介绍诗人及《春望》的写作背景。

  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义人。他生在一个“奉儒守官”、兼有诗歌创作传统的家庭里,这对他养成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成为终生以诗歌关注国计民生的伟大现实主义大师有着深远的影响。不少研究者把杜甫的生平分为四个时期,即读书与壮游期,困守长安期,战乱流离期和飘泊西南期。756年6月,“安史”叛军下唐都长安。7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鹿阝州的羌村,自己前去投奔,途中为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诗人在长安城内忧虑国家命运,惦念家人下落,于公元757年3月写下了这首《春》。

  2卑迨椤洞和》,解题。

  春望:春天在高处远眺。

  二、感情朗读,体会情感,培养想象力

  1庇米约合不兜姆绞蕉潦文,做到把字读正确,读通诗句。

  2苯淌Ψ抖痢

  3敝傅佳生读好节奏,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和节奏美。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学生自由练习朗读,在读中初步认识“溅、恨、抵”三个生字。

  (2)学生互读互评。

  (3)指名读,师生共同评议。

  4弊远磷晕颍结合注释及有关资料了解诗的大意,并激励学生大胆质疑。

  5碧寤崆楦校培养想象力。

  (1)读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你的眼前会出现怎样的景象?诗人看到这些景象,是怎样的心情?(凄怆之情)

  (2)美好的春景,在诗人看来却“花溅泪”“鸟惊心”,这是为什么?

  (3)指导朗读前四句。学生自读,自评,评后再读。

  (4)国家沦陷,忧虑国家命运;无法和家人团圆,倍感思亲;诗人“白头搔更短”,直至“浑欲不胜簪”这种愁,这种痛,你能体会出来吗?

  (5)带着这种愁,这种痛,感情朗读后四句。

  三、背诵全诗,总结归纳

  1毖生自由练习读。

  2闭故靖鲂灾傅级痢

  3笔ι互动背诵。

  4弊芙崛诗的表达方法:前4句写景,借景抒情,后4句叙事,借叙事抒情。

  四、拓展延伸,积累内化

  课外收集、阅读杜甫有关忧国忧民的诗篇。

  第3课时

  一、回顾复习,导入新课

  1敝该背诵前两首诗。

  2苯樯苁人的生平。

  本诗是明代抗倭名将、军事家戚继光的诗作。戚继光,字元敬,号南塘,山东登州(今蓬莱)人。戚继光出身将门,从嘉靖34年(1555)开始,他招募“戚家军”,在浙江抵抗倭寇,成为抗击倭寇的主力,在抗倭的战斗中连连大捷。经过多年奋战,终于解除了东南沿海的倭患。后辞官归乡,病死于家中。戚继光堪称军事家,对练兵、冶械等都有独特创见。

  本诗是戚继光为数不多的诗作之一。他以浅显的笔调,描绘了自己的戎马生涯,表达了一个将帅对国家的忠诚和报国之志。“马上作”即骑在马上吟出的诗作。

  3币导学习《马上作》。

  二、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1毖生自读,认识“驱、驰、戈”三个生字。

  2苯淌Ψ抖痢

  3敝傅佳生读好节奏。

  南北驱驰∥报主情,

  江花边草∥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

  都是横戈∥马上行。

  4毙∽楹献鳎根据注释及相关资料理解诗意。

  5笔的前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教师指导学生读出无比自豪之情。

  6毕胂笠幌抡馕唤军在战场上作战的情景。

  三、朗读、背诵

  1敝该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北乘小

  四、拓展延伸,迁移练习

  仿照戚继光的《马上作》,替海军名将邓世昌写一首《舰上作》,表达他的爱国情怀。以填空形式完成。(参考:劈波斩浪白云蓝海乘风舰上行)

  舰上作

  ()报主情,()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

  五、识字、写字

  1背鍪旧字卡,巩固识记生字。

  教师示范,重点指导写好以下字:塞秦恨欲驱横戈。

  2毖生描写生字后,独立书写。

古诗优秀教案10

  教材简说

  本课是唐代和宋代诗人写的两首描写春天的诗,内容和观察角度不同,但都能看出作者用心发现的特点,《草》是一首咏物诗,情景交融,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宿新市徐公店》描绘的是诗人住在新市徐公店所见的生机勃勃的暮春景色。教学本课,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

  学习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在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3.有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小朋友们,大家从小到现在一定会背不少诗吧,今天我们就来比比谁会背的多,指名背古诗,不能重复。

  二、在语境中整体认读,自主识字。

  (1)自由朗读课文,圈画不认识或容易读错的.字。

  (2)结合语言环境自主认读。

  (3)教师检查认读情况,随机纠正读音。注意“荣”不要读成óng;“宿”是多音字,在本课读sù;“疏”要读翘舌音。(4)小组内相互检查认读情况。

  2.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1)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不同画面,想想“枯”和“荣”应该分别是哪一幅图描绘的景象。

  (2)如果班上有姓徐的同学,或者有的同学认识姓徐的人,就请他教大家识记“徐”这个了。

  3.组词识字。如,宿,住宿、宿舍。

  4.以熟字带生字识字,如,离—篱、味—未。

  5.写字指导。

  (1)巩固音、形。本课9个字要写的字中平翘舌音的字较多,翘舌音;追(zhuī)烧(shā)荣(róng);平舌音:菜(cài)宿(sù)。建议写字前引导学生再次认读这些字,巩固读音。

  (2)观察发现。本课的9个字包含了五种结构,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现,引导学生正确书写。

  独体字:未

  左右结构:枯、徐、烧

  上下结构:宿、菜

  上中下结构:荣

  半包围结构:追、店

  (3)重点讲解。

  未:可以先复习一下“味”字,再指导书写。上横要短、下横要长;撇捺要舒展。

  荣:草字头的横不能太长,秃宝盖要宽,“木”字横要短,撇捺伸展开。

  宿:宝盖不宜太宽。

  烧:火字旁捺要变点;右上部不要写成“戈”,第二笔斜钩要有弯度;下面的“兀”字横要短,竖弯钩的拐弯处要圆润。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汇报学生查找的资料,了解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情况;让学生回忆学过的宋代著名诗人杨万里的诗《小池》。

  二、朗读感悟

  2.学生自读古诗,借助插图感知诗的内容,体会诗的情感和朗读的节奏感。教师随机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如,结合“岁月、岁岁平安、辞旧岁”等词语理解诗中的“岁”(“年”的意思),结合“奔走相告”、“走马看花”等词语理解诗中的“走”(“跑”的意思)。

  3.教师诵读,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和节奏美。

  (1)读《草》的第一行,语气舒缓,表现野草的茂盛和草原的辽阔;第二行突出“枯”、“荣”,感觉野草一年一度的枯槁和茂盛;第三行语调稍扬,显示野火的无情和野草的顽强;第四行语调平稳有力,表现野草旺盛的生命力。

  (2)《宿新市徐公店》的前两行是几笔淡淡的素描,朗读时语调可平稳柔和,快慢有致,渲染农村宁静、柔美的环境气氛;第三行用欢快、跳跃的节奏表现儿童奔跑追逐黄蝴蝶时的喜悦心情;第四行“无处寻”读得慢而稳,表现出失望的心情和深远的意境。

  4.引导学会感情朗读,体会诗人情感,培养想象力。

  (1)朗读《草》时,脑子里要浮现出野火焚烧枯草和春天野草复生的画面。

  (2)朗读《宿新市徐公店》时,想象:金黄的菜花,淡雅的花香,扑蝶的儿童在菜花丛中东找西寻,分不清哪是黄花,哪是黄蝶。

  5.朗读两首古诗,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感情。

  6.利用学习伙伴的话,引导学生给第二首诗编个故事。

  三、积累运用

  1.练习背诵两首诗。

  2.读读记记《草》原诗后四行的内容。

  3.抄写名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四、实践活动

  “我知道”展示交流活动。

  1.展示交流自己知道的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资料。

  2.背诵白居易和杨万里的其他诗作或其他诗人写的关于春天的诗。

  3.以小组为单位,自编、自排、自演《宿新市徐公店》的情景剧。

古诗优秀教案11

  教学目标:

  1、认识“翻、浇”等8个生字。会写“拉、把”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小白兔和小灰兔的相同点和小白兔的做法。

  3、通过学习小白兔的做法,愿意做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干脆,简练,只在最后读一次)

  1、出示(小白兔,小灰兔)图片:我们今天的课堂里来了两位好朋友,大家一起来看看,他们是谁?

  2、揭示课题:没错,来的正是小白兔和小灰兔,它们身上会发生什么故事呢?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

  3、板书课题:请伸出手指,跟着老师一起来写一写(“小”先中间后两边,“白”上面宽下面窄,“和”口字写在中间,“兔”有个小尾巴,千万别漏掉,“灰”注意先写两点再写撇捺。)

  4、齐读课题

  二、初读

  (一)出示自读要求,生自由读课文

  我们读书,每次都要有带着不同的目的去读,才能每读一遍都有不同的收获,你看这是高老师给你们带来的一些自读要求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出自然段。

  3、想一想小白兔和小灰兔的表现有什么不一样?

  (二)读词语:词语宝宝很调皮,他们从文章里跑出来了,你还认识他们吗?

  帮忙翻土浇水施肥(这几个词语都表示什么?)

  饿了时候挑着(这几个词语读音上有什么共同点?)

  种上菜子干活一担白菜(这几个加点字都是多音字,你还知道他们别的读音吗?)

  一行一行带拼音出示:

  1、自由读

  2、小老师带读

  3、说发现:(见词旁)

  4、强化多音字:PPT显示另一个音节

  A、组词:你能给他们另外的一个音节组一组词语吗?(“担”组不出,就直接出示)

  B、读词语PPT显示,并加大括号:高老师也组了一些词语,我们一起把这三组粉红色的词再来读一读。

  (三)句子:我把词语宝宝送进句子里,你还能把他们读好嘛?要注意,我们读长句子的时候,要有停顿,这样我们读得有节奏,别人听得也清楚。

  ①小白兔回到家里,把地翻松了,种上菜子。

  ②小白兔常常给白菜浇水、施肥、拔草、捉虫。

  ③这时候,他看见小白兔挑着一担白菜给老山羊送来了。

  1、自己练习:请你自己先来练习练习,等会儿和别的小朋友来比比,谁读得更好。

  2、指明读

  【评价】你的停顿真恰当,读出感觉来了。

  我觉得这个地方能停顿一下就更好了。

  (三)出示课文,交流自然段:小朋友们真不错,很快就和词语宝宝们交上朋友了,那你的自然段找对了嘛?谁来说说看?(读出每小节前面几个字告诉我们)

  (四)填空概全文词语

  小白兔和小灰兔的表现有什么不同呢?你能把红色的这些词语放到括号里来说一说吗?

  小白兔一车白菜小灰兔一包菜子

  小灰兔收下了老山羊的(),小白兔收下了老山羊的(),白菜被()吃完了,()把自己种的白菜给了老山羊。

  1、自由说:自己先说一说

  2、指名说(叫两个):谁来说?

  谁还想再来选一选、填一填?

  3、齐读:有不同意见吗?那我们一起来填一填,读一读。(课件点击填完整)

  【过渡】:小朋友们真能干,都把小白兔和小灰兔不同的地方找出来了。

  三、出示第一节

  秋天到了,地里的白菜成熟了,老山羊忙着在地里收白菜,可是他年纪大了,累得气喘吁吁,这时候,小白兔和小灰兔来了。

  1、读:谁来读一读第一小节?(读的真准,真流利)

  2、猜:小白兔和小灰兔会帮老山羊做什么事呢?(拔菜,装进筐里,运回家……)

  引导:

  A、他们会帮老山羊这个忙,还会帮什么忙呢?

  B、要收白菜先要把白菜从地里……

  C、拔起了白菜,还得把白菜……不然让它就留在菜地里嘛?会坏掉的

  D、要运回家,还得先把拔好的白菜……(装进……)

  3、板书“帮忙”:小白兔、小灰兔热心地帮老山羊拔菜、运回家,他俩可真是勤劳的、乐于助人的好孩子(板书:帮忙)

  4、齐读:(指明、齐读)谁来夸一夸他们?

  5、句式练习:我们班里也有很多同学也很爱帮忙,我们一起来夸一夸

  A、老师______,______来帮忙。

  B、______,我叫_____来帮忙。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选一句说给同桌听:这里有三个句子,请你选择一句说给同桌听,要是你三句都想说,那你都可以试试,开始吧。

  ②、指名说

  【评价】你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你真是老师的好帮手!

  这么乐于助人的小朋友,同学们一定都很喜欢你!

  四、出示第2、3节

  1、出示老山羊的感谢(PPT2、3小节的第一句话):老山羊得到小白兔和小灰兔的帮忙,很快就把白菜收完了,心里非常感激。于是,收完白菜,老山羊想送一车白菜给他们表示感谢。小白兔和小灰兔收下了吗?

  2、自由读:请你自己读一读2、3自然段来找找答案。

  3、反馈:不一样,小白兔【收菜子】,小灰兔【收白菜】。

  4、师生表演合作读文:(2人+2人)

  ①小灰兔多亏你帮我收白菜了,谢谢你,我送你一车白菜吧!

  ②小灰兔累了吧,看你满头大汗的'。多谢你帮我收白菜了,我送你一车白菜吧!

  ③反馈:你们说话的时候用上了“谢”和“您”,真是个有礼貌的孩子,我心里可高兴了了。

  ④小白兔,看你喘着粗气的,一定累坏了吧!谢谢你帮我收白菜了,我送你一车白菜吧!

  ⑤小白兔,过来歇歇吧,多亏你来帮忙了,不然我哪能那么早收完啊!我送你一车白菜吧!

  反馈:你们用上了“请”和“您”,也是有礼貌的好孩子。

  5、齐读:我们一起来赞扬赞扬这懂礼貌的小白兔和小灰兔吧!

  五、出示第4、5节

  (一)要菜子干嘛?

  1、小白兔,你不要白菜,要菜子干什么呀?(指名说:板书:自己种白菜)

  2、自己种白菜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我们来看看小白兔种白菜做了哪些事情。

  (二)种菜过程

  1、请小朋友们自己读一读4、5小节,找一找,用“____”画出来。

  2、反馈:PPT划出这几件事(第一件把地翻松,第二件种下菜子,第三件浇水、施肥、拔草、捉虫)(解释施肥:施了肥料,白菜会长得更快更壮)

  3、小白兔种菜的过程中做了那么多事情,你能用上“先……再……然后……”来完整地说一说吗?

  (三)体会“常常”

  一读:

  1、师省略“常常”,激矛盾:这些事情说说容易做做难,要坚持做更难。看到小白兔这么辛勤地劳动,老师想来夸夸它。认真听我读,要是读得好就给我表扬,读得不好就帮老师指出来。

  过渡:这么多小朋友要给老师提意见啊,请你说哪里读得不好

  2、比较读:句子中如果少了“常常”,你觉得有什么不一样?【PPT变红】(体现不出小白兔劳动的辛苦、用心)那请你读出小白兔的辛苦(用心)(重读“常常”、可以慢一点)

  3、齐读一:那让我们带上常常来读一读。

  二读

  1、换词:常常还可以换成什么词?(经常)【常常】

  2、造句:你们肯定有常常做的事情,你能用常常来说个句子嘛?

  3、齐读二:你们常常做这些事,而我们的小白兔常常做那么多事,我们再来读

  三读

  1、想象困难:小朋友,你们想想,小白兔施肥,拔草,捉虫时还会遇到什么困难呢?(虫子太多了,一下子捉不完;说不定,还会被虫子咬,可疼了;她在拔草的时候,草太多了,一不小心还会把白菜拔掉;她干活的时候会觉得腰酸背痛,太累了)

  2、齐读三:是的,尽管劳动辛苦,尽管自己很累,可是小白兔还是什么都不怕,坚持细心照料自己的白菜,小白兔……

  四读:引读

  1、当天刚蒙蒙亮,森林里还是一片安静的时候,小白兔就迎着朝霞,来到了菜地里:小白兔——

  2、到了中午,太阳火辣辣的,晒得小白兔又渴又饿,他也顾不上休息一下,仍然顶着大太阳,在——

  3、当天都黑了,小动物们都回家休息的时候,小白兔还是披着月光在白菜地里——

  过渡:

  1、哎呀,既然种菜这么辛苦,干脆就别种了吧!行吗?

  2、反正一车白菜也有很久可以吃了,舒舒服服躺在家里吃白菜不是很好嘛,干脆别这么辛苦地种白菜了吧!好吗?

  (四)生连读4、5小节:是啊,为了让白菜获得丰收,小白兔不怕苦,不怕累,多么勤劳,我们再来用朗读感受一下小白兔种菜的过程吧!

  (五)、谈话

  1、在小白兔的用心照料下,白菜很快就长大了,看着又大又绿的白菜,他心里会想着什么呢?

  2、了解了小白兔种白菜的过程,你想送一句什么样的话给它?

  (六)、过渡:当小白兔在忙着种白菜的时候,小灰兔又做了什么事情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四、生字教学

  1、观察拉,把:这两个字的结构、偏旁有什么特点(都是左右结构,提手旁)

  2、你有什么办法记住它们?(加一加,换一换)

  3、师范写

  4、生写字(描一个,写一个)。

  七、板书设计

  26、小白兔和小灰兔

  帮忙

  收菜子收白菜

  翻种

  自己种

  常常浇施拔捉

古诗优秀教案12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朗诵古诗,理解古诗的意境。

  2、通过各种不同方法的学习,激发幼儿学习古诗的兴趣。

  活动动备:

  三角形、圆形、长条形各一个,一幅古诗的画面,古诗字卡。

  活动过程:

  1、猜拼图

  出示一个三角形提问:“小朋友这是什么?”

  出示一个圆形提问:这是什么呢?

  老师把它们拼成一幅图猜一猜象什么?(用三角形、圆形、长条形拼成一个人在钓鱼的图片)

  老师看了这幅图就想起了唐代大师柳宗元写的一首《江雪》你们想听吗?

  2、老师有表情的朗诵古诗《江雪》

  3、这首古诗还有一幅美丽的画呢,我们一起来看。

  (1)你看见了什么?这幅画上是什么季节?冬天会怎么样?山上都是雪,小鸟怎样了?(千山鸟飞绝)

  (2)路上也没有行人,天气寒冷人们怎样了?(万径人踪灭)

  (3)江面上有什么?船上有谁呢?他穿着什么?带着什么呢?(孤舟蓑笠翁)

  (4)他在干什么?(独钓寒江雪)

  4、我们一起来看这首古诗(出示古诗的大纸)

  (1)小朋友,请你找一找在这首古诗中你认识哪个字宝宝?

  (2)幼儿跟老师朗诵古诗2—3遍。(不同的方法朗诵)

  (3)老师把这首古诗编成了一幅节奏图:这是几拍子的节奏?幼儿练习打二拍子的.节奏。看节奏一边拍手一边朗诵古诗。

  (4)我们听着音乐来唱一唱这首古诗。

  5、幼儿操作:桌子上的小篮子里也有这首古诗的字宝宝,请小朋友每人拿一份按古诗的顺序排一排,排好了去给后面的老师检查,你排的对不对,然后朗诵给老师听,你会得到一颗五角星。

古诗优秀教案13

  ★ 一、教材分析:

  《古诗两首》中的两首古诗均传神地刻画出天真可爱的乡村儿童形象,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思、纯真的童心和朴素的美感。《池上》描绘小娃偷采了白莲的情景,细腻传神,颇有趣味。《小儿垂钓》描绘了一个乡村儿童在河边学钓鱼的情景,流露出浓郁的生活气息。

  ★ 二、教学要求:

  小池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诗中出现的两个生字浮、萍。

  3、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

  小儿垂钓

  1. 逐字逐句理解《小儿垂钓》的意思,体会钓鱼的孩子的天真、可爱。

  2. 学习生字钓、蓬、遥、稚,理解蓬头、稚子、垂纶、侧坐、莓苔、映、路人、借问、遥、招手、鱼惊、应的意思。

  3. 背诵课文

  ★ 三、教学重难点:

  1、读中理解诗句的含义,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池上》《小儿垂钓》,丰富古诗积累。

  教学难点:

  1、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会童年的纯真与快乐,

  与古诗意境产生共鸣。

  2、品味古诗语言,抓住偷采、不解、藏踪迹等词语感受诗

  人炼字之妙。

  ★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 池上》

  教学过程:

  一、调动积累,导入新课。

  1、师:现在已是初夏时节,星期天我路过南湖边的一个小池塘时,看到有几朵小荷已露出粉嘟嘟的笑脸,我想到了诗人杨万里《小池》中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说到池塘、荷花,你们还想到哪些诗句呢?

  2、学生交流自己积累的关于池塘或荷花的诗句。

  3、师: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古诗也是讲的夏日池塘上发生的事,它的题目就叫《池上》。(板书诗题:池上)相机顾名思义理解诗题:荷花池塘里。

  4、学生齐读题目。

  5、简介作者白居易。

  (1)学生说自己知道的关于白居易的生平、诗作、诗风。

  (2)教师小结: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从小生活清贫,生逢战乱,对黑暗和人民疾苦有较深的了解,他写了很多诗,揭露统治者的奢侈腐化,即有名的讽喻诗。他热爱大自然,写了不少描写山水景物的小诗。他的诗质朴自然,通俗易懂,老少能读。白居易一生写诗3600多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池上》。要求: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

  2、检查初读情况。

  (1)指名读古诗,集体正音。

  ①读准后鼻音:撑、艇、萍;

  ②学习新词:浮萍,理解词义,练习书写。

  (2)齐读诗歌。

  (2)学生简单说说池塘上发上了一件什么事儿。

  (一个小孩偷采白莲。)

  3、学生再次自由读古诗。

  要求: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4、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

  (1)学生结合前后句和插图,借助工具书,自己理解诗句含义。

  (2)小组逐句内交流自己的理解,互相启发、补充。

  5、集体交流,了解《池上》大意。(指名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三、吟诗炼字,体会意境。

  (一)前两行小娃偷采莲。

  1、学生自由轻声诵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

  3、学生交流看到的画面。

  (1)怎样的荷塘,怎样的白莲?

  (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想象到的莲叶何田田的美好画面,唤起学生对荷花池和娇嫩莲蓬的向往之情。)

  (2)小孩如何偷采白莲的?

  ①学生畅谈自己想象到的小娃偷采白莲图。因太想吃那嫩滑、甜美的莲蓬,而不经大人同意就小心翼翼、偷偷撑船去采池中莲蓬。

  ②看图,指导学生读出小娃天真、调皮的感觉样子。(让学生为小娃偷采白莲图起个题目)

  ③朗读前两句,思考:你最欣赏其中哪个字?

  (偷,结合自己小时侯偷偷做的一些小恶作剧和顽皮之事,和诗中的小娃产生共鸣,体会孩子的无邪、可爱、纯真与童年的快乐、无忧、自由。)

  ④配乐再次有韵味地诵读前两行诗句。

  (二)后两行景美童心纯

  1、提问:小娃偷采白莲不会被发现吗?

  2、学生默读后两行诗,谈理解。(小娃哪里知道,小船一路划开的一道浮萍已经暴露了他的偷采之事。)

  3、抓住不解体会小娃纯真、质朴,练习读出情趣。

  四、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1、学生带着理解,学生再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池上》赏诗会各小组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演式诵读古诗。

  3、熟读成诵。

  五、布置作业 ,巩固练习。

  1、背诵课文。

  2、默写《池上》。

  3、依据《池上》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

古诗优秀教案14

  教材分析:

  这三首古诗,分别写了春天和夏天的景物,给人以美的享受。游园不值是宋朝诗人叶绍翁的作品。写诗人去友人园中观赏春色,主人不在,但看见一枝红杏伸出墙来,想像满园春色感到快慰。饮湖上初晴后雨的作者是北宋文学家苏轼。诗人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西湖的景色。赞美了西湖美丽宜人的风景。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作者是南宋诗人杨万里。写了诗人可能与友人林子方夜宿净慈寺,于是再次放眼饱览西湖美景。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生字新词,理解应怜、小扣、潋滟、空蒙、相宜、毕竟、映日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2、能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的意境,用自己的话表达。

  二、能力训练点:

  1、初步掌握自学古诗的方法。

  2、指导学生想像诗中意境有感情地朗读,在反复朗读中休验诗意及古诗的节奏、韵律。

  三、德育渗透点:

  1、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

  2、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审美情趣,丰富学生情感。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以前同学们读过不少古诗,我们课本中的'古诗大多写景抒情的,今天,我们再学习三首。板书:古诗三首

  二、指导自学

  学习《游园不值》

  1、了解作者,让学生说。

  (叶绍翁,南宋处州龙泉人,是位很有名的大诗人。有的

  资料说他流落江湖,浪迹荒村,无官无职,了解农村的生活,擅长写七言绝句。

  2、学生自学古诗。

  3、教师点拔:

  A、弄清古今词意的不同。(让学生说,然后教师补充)

  游,游玩。不值,没有遇到。怜,爱惜。扉,柴门。应,大概。

  B、调整词序。

  应怜屐齿印苍苔调换为应怜苍苔屐齿印。

  C、补充主语。

  4、品读:

  A、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诗意。

  B、想像意境,体验情感。

  要点:一切美好向上的、生机勃勃的事物都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是关不住的。

  C、有感情地朗读。

  三、巩固练习。

  这首诗先写做了什么?后写看见了什么?

  第二课时

  一、.总结学习《游园不值》的方法:

  1、你是怎样学习古诗《游园不值》的?

  2、学习方法:想像意境,体验情感;有语气地读,表达自己的情感;自我感悟、体验,同学间讨论交流。

  3、用这种方法学习第二首、第三首古诗。

  二、点拔、提示参考

  1、介绍作者:

  苏轼,四川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杨万里,南宋时期江西吉水人。

  2、解释字词句。

  饮,饮酒。潋滟,小波荡漾的样子。空蒙,水气迷蒙。

  欲,想要。

  宜,好的。毕竟,到底。接天,一望无际。别样,特别。映日,在阳光的映照下。

  3、品读。

  A、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诗意。

  B、想像意境,体验情感。

  《饮湖上初晴后雨》:诗人抓住了西湖“水光”与“天色”在晴天和雨天时的不同景象进行了形象地描绘。读后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诱人的西湖美景。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此诗与众不同,上联抒情,下联写景。诗中描写的正是六月,正是莲藕花叶的极盛期。因此触目皆是荷叶,一碧万倾。

  4、有感情地朗读。

  三、.总结:

  这三首诗分别描写了季节的景物?表达的共同感情是什么?读要体现出什么感受?

  四、巩固练习:

  根据诗句画景物: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可出墙来。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古诗优秀教案15

  设计意图

  中班初期幼儿自我意识较强,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别人。家长往往重视孩子智力的培养,而忽视对孩子的交往能力的发展。导致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许多幼儿就遇到了同伴关系的强有力挑战。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倾听的能力,学习故事中对话式的语言。

  2.理解故事中一一对应的配对关系,能根据故事中的语言形式进行初步的仿编。

  3.初步体会小鸟热爱自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受,感受朋友间友爱互助的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

  1.仿编故事中对话式的语言。

  2.体会小鸟热爱自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感受朋友间友爱互助的快乐。

  难点:

  1.了解物体与物体之间的配对关系。

  2. 体会小鸟热爱自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感受朋友间友爱互助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故事内容图片一套。蓝天、白云、大森林、绿草地风景图一张。

  2.衣服、裤子;铅笔、橡皮;碗、筷等可以配成对的图片若干。

  3.故事《好朋友》、歌曲《找朋友》。

  4.经验准备:幼儿能掌握一些物体之间的配对关系。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一)导入

  教师:今天许多小客人来我们班做客了,这些调皮的小客人要和我们玩一个捉迷藏的游戏,它们要请小朋友闭好眼睛,老师数一、二、三,这些小客人就出来了。大家快把眼睛蒙起来。

  (教师出示故事配套图片。)

  二、基本部分

  (一)图片配对

  1.“请小朋友睁开眼睛,说说哪些客人来了?”(幼儿集体回答)

  2“.这些小客人告诉老师说它们想找一个好朋友,你们愿意帮助它们么?”(集体回答)

  3.“老师有一个要求,在找朋友的.时候,要说一句好听的话,谁和谁是一对好 朋友。快快开动你们的小脑筋,找到了举手告诉我谁和谁是一对好朋友。”

  (二)欣赏故事,理解内容

  1.“小朋友真能干,这么快就为它们找到好朋友了,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它们自己是怎么说的。”(幼儿欣赏故事一遍。)

  2.“我们给小客人找对朋友了么?”

  3.哪些小客人找对朋友了?为什么茶壶和水杯是一对好朋友?为什么桌子和椅子是一对好朋友?为什么钥匙和锁是一对好朋友?为什么雨伞和雨鞋是一对好朋友?.谁和谁不是一对朋友?小鸟为什么不喜欢和鸟笼做朋友?听鸟笼与小鸟的对话录音片段后请小朋友讨论:小鸟为什么说我们的朋友是蓝天、白云、大森林、绿草地,还有爱鸟的孩子?(出示画有蓝天白云森林草地的风景图片)

  教师小结幼儿的发言:原来小鸟喜欢自由、喜欢大自然。它是人类的朋友,小朋友要爱护它……

  (三)学习故事中的语言,尝试分组讲述。

  1.再一次欣赏童话故事,请小朋友轻轻跟读。

  2.集体讲述故事一遍,引导幼儿有表情地讲述。

  (1)“好朋友之间说话时心情是怎么样的?讲话的声音会怎么样?”

  (2)“现在我们一起来讲述一遍这故事,请小朋友用好听的声音把它们说的话讲出来。”引导幼儿运用表情有感情地讲出对话部分。

  3.分角色讲述。

  “现在我把小朋友分成两组,左边的小朋友来扮演茶壶、桌子、钥匙、雨伞、鸟笼,右边的小朋友扮演水杯、椅子、锁、雨鞋、小鸟,一起来讲一遍这个故事。”(幼儿分组讲述故事一遍。)

  (四)出示另一组图片,幼儿操作配对,仿编故事。

  1.“我们给小客人找对了好朋友,它们真开心,还请来了更多的小客人, 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它们好吗?”

  (教师出示第二组图片)

  2.这些小客人也有自己的好朋友,我们把它们找出来,配成一对。

  教师举例示范一次。重点提醒幼儿配对完成后要说一句好听的话——谁对谁说:“我们是一对好朋友。”谁说“对。”完成后把大卡片送回来。

  (幼儿操作配对,教师个别提问、指导。)

  3.幼儿轮流仿编。“请小朋友说说自已刚才为谁找到了朋友,用故事中的话编出来。”

  三、结束部分

  教师:这些小客人都有了自己的好朋友,它们非常感谢小朋友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可以配成对的好朋友。

  四、活动延伸

  游戏:《找朋友》

  教师:你有自己好朋友吗??现在我们去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给自己找个好朋友,好吗?随着《找朋友》的音乐找朋友,幼儿游戏 2~3 次。

  活动反思

  在活动过程中,孩子能与老师进行较好的互动。导入环节中,是根据《3~6 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的幼儿的学习特点来设计的。因此导入时我简明扼要直接出示图片,从中吸引孩子的眼球,孩子们大胆的表达自己所见的图片内容。在进入主题时,我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请孩子帮忙找“好朋友”,激发孩子的同情心。整节活动都以游戏的方式贯穿整节课。在活动时,我发现大部分孩子们能够进行较好的互动,能与同伴较好的交流,并愿意把自己创编的小故事讲给同伴听,但是还是有个别幼儿表现得比较胆怯。且对于孩子的回答我更多的是去关注孩子能够回答我想要的答案,还是没有给孩子足够的思维发 展空间。我还需要继续努力,摸索,让活动回归孩子的生活、游戏中去。

【古诗优秀教案】相关文章:

《景阳冈》优秀教案08-28

语文优秀教案03-07

《掌声》的优秀教案11-03

景阳冈优秀教案11-04

《雨后》优秀教案10-15

《秋天》的优秀教案09-14

《北京》优秀教案09-05

小班优秀教案11-12

古诗教学总结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