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2-10-20 11:41:04 教案 我要投稿

【必备】美术教案模板汇编5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美术教案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必备】美术教案模板汇编5篇

美术教案 篇1

  多媒体美术教案---棉絮画课题:棉絮画 课型:手工制作棉絮画课时:1课时教法:观察法、示范法棉絮画教学目的:1、通过看、摸、感受棉花的材质,进行联想。2、对小动物的形体特征进行分析,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3、学习用棉花制作毛茸茸的小动物。棉絮画教学重点:小动物形体的分析和概括,特征的把握。教学难点:小动物五官的'粘贴及背景的装饰。教具:多媒体、投影仪、棉花、彩纸、剪刀、胶水、课本。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二、 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件礼物,是什么礼物呢?这个礼物需要大家遵守纪律、认真听讲,才能顺利的得到。老师还带来一些作品,让大家来欣赏,请看大屏幕:(出示多媒体:各种手工图片)看完教师进行提问:1、图片中的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属于美术中的哪一种类? 2、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3、制作过程中利用了材料的什么特点?今天我们上的也是手工课,而且老师也带来了一种材料,请看—(教师出示棉花)这一节课我们就用棉花做棉絮画板书: 8 棉絮画

  三、 新授

  1、 教师带领学生充分运用各种感官的感受棉花的质感,并进行联想。(1) 看:观察棉花的颜色和自然形态;(2) 用手模,用脸贴,感受一下棉花;(3) 通过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进行联想:我们用棉花还可以做哪些手工作品?(联想的越多越好,并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2、 提出问题:我们怎样用棉花做出棉絮画呢?3、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1)要想做出棉絮画,我们首先要观察物体的大的基本形组合。(出示多媒体,引导学生学会观察)(2)教师用投影仪展示台用棉花做小白兔,示范撕出基本形,在棉花下涂上胶水,粘于深色衬纸上。 (3)引导学生回忆小白兔的特点:长耳朵、短尾巴、红眼睛。教师根据学生所提供的内容,把小白兔的特点添上。(4)教师师范装饰背景:用彩纸剪出一只萝卜帖在小白兔旁边。(5)教师展示作品,并提问刚才的制作步骤,并板书:观察形体抓住特点装饰背景四、 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五、 展评学生优秀作品。

  六、 进行小结,并展示礼物。刚才我们用棉花制作了各种各样的棉絮画,同学们制作的积极性非常高,而且也很认真。你们知道么?在同学们制作的过程中,老师已经把礼物送给了你们。是什么礼物呢?请看大屏幕(出示多媒体):这个礼物就是:巧巧手,多动手;大眼睛,细心观察;聪明屋,多动脑。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用这个礼物制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美花我们的生活。


美术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面具的由来和演变发展的过程,了解不同国家、地域、民族对面具的不同理解。

  2、了解面具的造型特点及表现形式和方法。

  3、了解现代面具的功能和作用。

  教学难点:

  设计出具有新意、艺术效果独特并符合表演角色性格特征的面具。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图表、面具光盘。

  (2)面具相关文字资料及图片资料。

  (3)学生制作面具的海绵纸,胶水等。

  (4)学生表演节目用的道具和音乐。

  三、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第一课时 激发兴趣与合作探究

  第二课时学习与制作

  第三课时展示、体验、交流。

  分组合作,讨论节目,分配角色。搜集面具资料(图片、实物、文字资料等)

  与同学交流自己对面具文化的了解。欣赏中外面具作品。学习面具的设计制作方法。设计有创意的面具

  以小组为单位表演节目,评价自己与他人的面具及节目的设计。

  引导学生观看录像。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每位要演节目及角色,引导学生查找资料。

  讲解面具知识,面具的历史、面具的制作方法。重点讲面具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指导学生设计出有个性、有创意的面具。

  正确引导学生评价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第一课时 激发兴趣与合作探索

  1、影片欣赏:播放童话剧《马兰花》录像资料

  2、教师总结:看了录像中戴面具表演的节目。我们也要开一场联欢会。要以小组的形式每个同学戴上面具,表演你喜欢的节目。

  3、教师提出问题请同学思考:a、你和谁一组?b、表演什么节目?c、我演谁?d、角色的性格是什么样的?e、你如何给角色设计面具?

  4、请你用形象或语言描绘出你所演角色的特征。

  5、请同学查阅有关面具的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实物等。(通过书籍、网络、电影、录像等)

  (二)第二课时: 面具知识的讲解与面具设计与制作

  1、面具知识的介绍

  引导学生把搜集的图片、文字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同学展示。交流对面具文化的了解。

  交流内容应包括:(1)古代面具的由来、意义、功能。

  (2)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国家面具的造型特点及风格。

  (3)面具的材料及色彩特点。

  (4)现在面具的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面具的功能已不再是祭祀,驱鬼怪,除病魔。

  提问:现在社会中面具都运用在哪些方面?

  学生思考:家居装饰、表演道具、狂欢节、物品的设计等。现代面具是人们除旧迎新、欢歌劲舞、交流情感不可缺少的装饰。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现代面具图片,加深对现代面具的了解。

  2、教师讲解面具的设计制作方法,步骤。

  3、学生制作面具

  在教师介绍面具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学生展开设计与制作。

  学生思考:(1)设计什么风格的面具?(粗犷、奔放或细腻。写实或抽象)

  (2)运用什么样的色彩表现人物的个性?(色调统一、色彩对比强烈)

  (3)采用什么样的制作方法?(平面或立体)

  要求:面具造型色彩夸张独特,符合节目的角色。

  (三)第三课时 展示、体验、交流

  根据上节课制作好的面具向全班同学展示、体验、交流。

  1、分别以组为单位,上台表演本组设计好的.节目。同时,体验角色的内心情感。为了使节目更生动,可以考虑音乐、旁白、服装、道具等。

  2、发给每人一张评价表。每组表演完节目后,给以评价。

  3、全班同学的面具贴在黑板上。教师引导同学评价。(从面具及表演两方面评价)

  教师提出问题:你最喜欢哪组同学设计的面具?为什么?

  你最喜欢哪组同学表演的节目?为什么?

  4、学生交流体会,赞美他人的优点,欣赏他人的成功。

  5、教师总结评价

  附:

  评价表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第六组

  面具造型30分

  色彩30分

  节目创意20分

  表演20分

  五、教学反思

  本课程属于设计应用课。在教学设计上更注重学生的体验,由于学生知识、能力不同,在设计面具和表演节目上,教师要尊重学生自主兴趣,情感的表达。节目的选择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展示学生的所思所想,是学生内心世界的一种真情流露。

  《面具》

  教学目标:

  1、用夸张的方法制作面具,学习制作方法。(了解、练习)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造型能力。(接受)

  教学重点:

  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根据自己的情趣、爱好,制作一个自己喜欢 立体面具。

  教学难点:

  五官的粘贴。

  教具准备:

  不同形象的面具范作若干、废报纸、彩纸、胶水等

  教学过程():

  一、表演入题

  1、导语:送小朋友一件神秘的礼物。

  2、出示三个袋子,到门口打开,听到音乐声进来。

  3、学生表演。把面具展示在黑板上。

  4、你想做一个吗?

  5、出示课题:面具

  二、制作步骤

  1、这三个面具都是什么形状?板画:三角形、正方形、菱形。

  2、还可以做成其他形状吗?什么形状?

  3、学生汇报,教室板演。

  4、教师示范(学生共同参与)。

  u 选一个自己最喜爱的脸型。

  u 还少什么?做嘴巴。学生从教师做好的嘴巴中选一个贴好。

  u 做鼻子。学生比赛(2分钟),要求:新颖、快。讲评:选一个最好的贴上。

  u 做眼睛。注意:剪洞的方法,洞的距离。

  u 做其他装饰。(如耳朵、胡须等)

  u 用纸条固定。

  三、面具欣赏

  1、看书本:哪一个面具或哪一个面具的哪个部分最新颖?

  2、欣赏世界各地的面具。

  3、学生讨论:准备做一个怎样的面具?有何新颖之处?

  四、学生作业

  制作一个有趣的面具。

  要求:新颖。

  教师巡回指导

  五、学生游戏

  自由表演

  四人小组选一位同学上台表演。

  六、课后延伸

  用其他材料做做看。

美术教案 篇3

  活动准备

  故事挂图2幅,

  纸筒、瓶盖、酸奶瓶若干,

  红黄绿三色颜料、抹布、白纸若干、“吹泡泡”歌曲磁带一盒。

  活动目标

  喜欢参与印画活动,体验创造的快乐。

  认识红黄蓝三色,能选用自己喜欢的颜色作画。

  知道泡泡是圆形的,能大胆尝试运用多种材料表现圆形泡泡。

  活动过程

  一、预热阶段

  看图讲述故事,激发兴趣。

  教师出示图片并提问讲述:

  1、宝宝们,图上的小猫在做什么?

  2、你见过的泡泡是什么样子的?小猫吹的泡泡是什么样子的?它吹的'多吗?

  (运用看图讲述与生活经验讲述相结合,引导宝宝说出泡泡的形状是“圆圆”的;正确区分多、少)

  二、图形刺激

  1、教师示范、讲解方法。

  出示纸筒、颜料盒:宝宝们,我这里有许多好玩的东西,它可以变出泡泡,看老师是怎样玩的:教师边示范讲解印画方法:先沾颜料,重重的按下去,轻轻的提起来。

  2、个别幼儿尝试印画泡泡。

  (1)、刚才老师是怎样变出泡泡来的?

  (2)、谁愿意来试一试?个别幼儿尝试印画泡泡,及时帮助宝宝解决印画中出现的困难。如:印画方法、注意事项等等。

  三、想象创造

  1、出示作业纸:翘,这只小猫怎么也吹不出泡泡,我们来帮帮他吧。

  2、我这里有各种各样的瓶盖、酸奶瓶,他们能不能变出泡泡呢?(引导孩子猜测,激发尝试愿望。)

  3、鼓励宝宝选择喜欢的材料为小猫添画泡泡,教师及时观察孩子的操作,可根据宝宝的印画情况,引导宝宝运用合适的材料印画,使每个宝宝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四、作品赏评

  1、宝宝们真能干,帮小猫吹出这么多圆圆的泡泡。,小猫真高兴,他要谢谢宝宝。

  2、游戏《追泡泡》,结束活动。

美术教案 篇4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

  教学目标:组织学生欣赏大师作品,要求学生会解读大师作品的创作特点及富有创意的表现形式。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摹仿大师们的表现方法及形式,结合学生生活中的具体形象来塑造形象。

  2、引导学生尝试用各种材料表现物体形象,通过讨论交流,相互启发,形成创造性的作品。

  教具学具:大小不同、颜色各异的塑料袋、绳子等材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欣赏大师作品,思考:大师的作品是用什么方法来画的?

  小结:大师的作品多用点、线、面来表示,而且颜色大多很鲜艳,对比强烈。

  2、引导学生观察:

  大师的作品中用了什么材料?他们画的东西你都看得懂吗?

  小结:大师用不同的材料表现画面,而且有些很抽象,看不懂。

  三、发展阶段:

  1、小朋友,你们在画的时候可以摹仿大师的画法,加上自己大胆的'想象,不一定画出很真实的东西,尽量用点、线、面和各种鲜艳的颜色。

  2、 作业:用你们找到的各种材料如塑料袋、旧报纸、彩色绳子等拼贴、组合,大胆创作。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欣赏、评价:

  你的作品是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表现的?请你向大家介绍,并说说你想象的是什么?它们表示什么意思?

  五、小结:表扬优秀作业

美术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选用各种工具、材料表现身体的触觉。

  2、引导学生体验色彩、线条、肌理等造型语言。

  3、引导学生运用造型语言来表述

  教学过程:(课堂教学节录)(师组织学生由慢到快地拍手)

  师:拍手时你感觉到什么?

  生:痛、热、麻、痒、很吵、有风。

  师:老师一直在想,这么多的感觉,我们到底能不能把它画出来呢?(大部分的学生大声地回答“可以“,少部分摇头、一脸茫然。)

  师:好,现在就请认为“可以“的小朋友到自己的位置上试试。(大多学生立刻去尝试表现,个别学生一开始仍在座位上,在师的鼓励下才尝试;学生多数借助“手“来表现,还有个别学生的作业是空白的。)(组织学生回座位)

  师:我们用电脑来搜索几位幸运的小朋友,看看他们是怎么画“感觉“的?(搜索,并用投影仪展示作业)

  师:你画了什么“感觉“?是怎么画的?

  生:我画“麻“的感觉,手上一点一点的。

  师:哦,原来是用“一点、一点“可以画“麻“的感觉。(再搜索、展示,这次学生的作业是张空白纸。)

  师:你在拍手时有什么感觉?

  生:痛痛的。

  师:还没想出什么办法来画“痛痛“的“感觉“,是吗?好,老师刚才看了大部分同学的作业,有一些小朋友还没想出办法来,没关系,继续努力。(组织学生摸冰,体验摸冰的“感觉“)

  师:小朋友想一想,能不能请以前认识的那些“线宝宝“,“点宝宝“还有“色彩玉“我们画摸冰的“感觉“呢?这次你能不能不画手,直接画出“感觉“呢?(学生尝试表现,师巡视指导。)

  师:谁愿意上台,介绍自己画的“感觉“,并说说你是怎么画的。

  生:我画“湿湿“的“感觉“,一圈一圈的水珠。T:这位小朋友已经可以不画“手“而直接画“感觉“了。还有哪位小朋友再来介绍一下。

  生:我是画“很冰很冰“的“感觉“,我把白色和蓝色涂在一起,这样觉得很冷。

  师:原来“感觉“是可以画的,而且还有很多种方法。(组织学生欣赏范图,引导发现同一“感觉“的不同表现方法,和同一方法表现不同“感觉“。)(再次组织学生触摸多种物品,体验更多触觉,并进行表现。这次学生的作业较为大胆,懂得借助点、线、面及色来表现抽象的“感觉“,但表画画是局部的,无法形成完整的作品。)

  师:哪位小朋友来告诉大家,你刚才摸到什么,有什么感觉,你是怎么画的。

  生:我摸热水,烫烫的,我用红色的油棒画“烟“。

  师:“有没有哪位小朋友也是画“烫烫的“,不过和他方法不一样的?

  生:我也是用红色油画棒画的,不过是这样这样的(折线),因为摸时还有点痛。

  生:我摸了冰,然后又摸面粉,就粘粘的,我用白色油画棒一直涂,涂得厚厚的。

  生:我是用白色油画棒涂得很均匀,就像面粉一样。

  师:小朋友们,你们今天有没有发现什么秘密呢?“感觉“可不可以画呢?

  生:可以画的。

  师:是可以画的,而且可以用自己的想法、方法来画。(延伸课堂,布置作业,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1、学生三次的作业是不完整的,这样学生是否会缺乏成就感?现阶段学生是乐于去发现更多表现“感觉“的方法,还是希望有张完整的作业?延长第三次画的时间,能生能够形成完整的作品吗?

  2、摆脱权威,学生个个“我能行“在平日的美术活中,学生时常会问老师“我可以这样吗“、“这要怎么画呢“,更甚者会说“老师我不会“、“我不行“。在他们心目中老师有着绝对的权威性,对老师的依赖使他们渐渐失去了自己个性的思维、见解,他们在猜测中带着恐惧感求知。

  设想,当老师的权威性消失了,老师的见解不再是碓一的、正确的,那么学生是否会大声说“我会!我能行呢!“本次活动,我着重探究学生在摆脱权威的阴影时,是否能带着自信进行难度较大的抽象的创作表现。在学生畅谈拍手获得的感觉后,我问学生“老师不知道这些“感觉“是否可以画出来,谁能够告诉我“感觉“到底可以画吗?可以的话要怎么画?“当学生听到老师也不懂的消息,他们先是一阵骚动,接着兴奋地说:“可以的,我“教“你。“此时大部分的学生已忘却了表现抽象的恐惧心理,大胆地进行表现尝试,以获取“教“老师的成就感。这次的作业,只有少数学生尝试成功,大部分学生还是较为茫然。在这次的作业时,对于尝试失败的学生我给予鼓励,而对成功的学生我不给予裁决式的,如“很好,痛的感觉是可以这样画的,这个小朋友动了脑筋,用自己的'方法画了自己的“感觉“。还有其它画“痛“的方法吗?“这样,学生便懂得了“感觉“是可以表现的,而且是可以用自己的方法来表现,不用和别人的。在第二次作业时,大部分的学生已能较大胆、较自信地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表现,作业较第一次有了明显进步。第二次,我鼓动学生展示同一“感觉“的作业,过作业的展示让学生认识到表现的方法是灵活的,没有绝对、统一的,各人的表现方法是没有对错的,只要是有自己的见解,每个人都是对的、最棒的。在第三次作业时,学生的心态十分的放松,他们已能大胆地用线、用色进行表现,在作业时,都自信地说己画的是什么“感觉“,用了什么方法。最后,我再次问学生:“感觉“可以画的吗?学生异口同声道:“可以的“。

  经过这次活动,我证实了当老师不再是个“法官“、裁判“时,当老师的绝对权威消失时,当老师假装和学生在同一起跑线一同求知时,学生会大声地告诉你“我能行“,这时的老师已教会学生最珍贵的东西,这便是自信。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美术教案08-20

创意美术教案07-23

美术教案模板08-01

美术线条教案08-25

关于美术教案11-02

中班美术教案10-19

儿童美术教案07-28

大班美术教案11-07

小班美术教案02-01

大班美术教案【热】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