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

时间:2024-05-17 08:23:55 观后感 我要投稿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1

  这是班主任让我们在班内看的第三个电影了,不一样的情节,一样的精彩。

  开头就非常有趣,法汗成飞机刚起飞时接到重要电话--兰彻来了!便是了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方法下了飞机,急匆匆的带着忘穿裤子的朋友一起去曾经的大学寻找曾经的朋友,却寻到了曾经的冤家——"消声器"(查尔图),在他的提醒下才想起他与兰彻十年前打了个赌(看谁混的好),他们被迫与胜券在握的"消声器"一起同车去寻找朋友。期间回忆起他那个搞笑而又富有天资、敢顶撞老师,反对大学压榨学生的天才朋友。插曲很好听,有个台词很好:我们害怕,桎梏于洼池。

  剧中的一个反面派--院长"病毒",他虽是争强好胜、蛮横无理、不守原则,别人骑自行车超过他他也要撵上去的人。但他有些台词仍具参考价值:

  全力赛跑,否则会被践踏。

  有的人大脑很值钱,因为没用过。

  我想,我们也不能因为他是一个反派,就批判他的所有。对于父母和老师来说,总是渴望给我们一条最稳妥的'道路。

  鸡汤老手兰彻也有心灵鸡汤:追求卓越,成功就会在不经意间追上你。

  总是担心明天,又怎能把握好今天?

  活在当下,不计得失。

  学习为了前途,不是钱途。

  我想,这些就是支撑着兰彻从一个孤儿走向科学家的精神力量。

  电影讴歌了"三傻"不离不弃,互相帮助的友谊,还有兰彻与院长女儿曲折惊险的爱情。拉朱在院长威胁好友的情况下跳楼(后被救活),制造无人机失败的男生上吊,院长儿子跳火车自杀……一系列自杀行为都揭示了印度教育一味的追求成绩、钱途的目光短浅,一定让儿子当工程师的无知的行为。而兰彻就是不安分的救世主。

  结局让人回味:蓝彻(真名苏克汪度)赢了炫富的对手,娶了心仪的女子,有了很多专利及著作,重拥好友;院长反省了自己的专制、独裁;法汗收到了心仪工作的邀请函……

  这是一部精彩、搞笑、不衰的好电影!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2

  每天都能欣赏优美的音乐,唱动人的歌曲,跳欢快的舞蹈该有多好!这是欣赏校长推荐的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里的音乐舞蹈时的瞬间感想!其实几年前曾看过这部电影,但那时观看只有感动的哭与笑,没有太多太深入的思考,而今天再次观看这部电影,依然从头至尾的哭着笑着,但同时又有无尽的思考……

  影片中的人物因无法毕业而上吊自杀、因愧对家人又不想连累朋友而跳楼致残、因生活困窘而无法给亲人治病、因没有嫁妆而无法出嫁的姑娘的绝望神情……依然历历在目,无不让人感到现实的残酷,弱者的悲哀!而我们又该如何对待每一天的生活?主人公兰柯成绩优异事业卓越,他的两位好友也在他的思想影响下通过努力最终都选择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生活舒心而快乐!是的,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才有可能成为优秀的,做自己想做的并"追求卓越,成功才会追着你跑"!这是我再次观看这部电影后的总体感受。

  影片中的主人公兰柯他打破常规,所作所为显得格格不入。他喜欢学习,哪怕没钱付学费,会穿别人的旧校服去学校听课。他热爱工程学,工程制造是他兴趣所在,他能将知识化繁为简,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所以他每年都能轻松考取第一名!他乐于助人,尤其不放弃差生,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服务生,只要是热爱学习,他都会帮助!他办的那所学校像一个自由快乐的天堂,让孩子们走出枯燥书本,走出教室,插上理想和想象的翅膀,让孩子们从小就爱上发明和创造!虽然兰柯是个特例,但也警醒世人:到底怎样教育才能让孩子们快乐的学习,健康的成长……

  我们很多教育工作者和父母,都曾像影片中的校长一样教育孩子:"人生就是一场赛跑,充满了竞争,如果不努力就会抛在人后!人们只会记得第一名,没人在乎第二名!"只要成绩好,就能考一所好学校,就能拿到一个好学位,就能找到一个好工作,就能有一个好前程!而这能给孩子们带来真正的快乐吗?

  现如今的高考改革方向给了答案。现在的初中生将来高考考试和录取将按专业进行,不分文理,学什么样的专业与孩子的兴趣、爱好直接相关。能学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从事自己国家的这项改革既有利于孩子个性的发展和专长的发挥,又有利于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更有利于继承和宏扬传统文化。我为我的学生能赶上这次高考改革而感到高兴。我相信从事自己喜欢的事业,并用智慧与追求卓越的精神努力拼搏就会获得成功,"病毒"校长给成功者的笔才会传到手中,才会让自己和自己身边的人一起快乐!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3

  初次听到《三傻大闹宝莱坞》这部电影的名字时,我感觉这部电影无非是一部乐趣十足的喜剧片,但当领会全片的风貌后,一瞬间,我心潮起伏,如同翻江倒海,一股莫名其妙的情绪深深地印在心头,久久挥之不去。

  影片拥有别具一格的故事:两个好兄弟杜拉和法兰去寻找另一个失散多年的兄弟兰乔的途中,遇到了种种意想不到的事,以倒叙的方法,展现了“三傻”在皇家工种学习时的点点滴滴。主角兰乔不随波逐流,用开朗幽默和善良智慧不断地去影响他人,他用知识打败了野蛮的学长,用智慧打破了学校的死记硬背,用幽默、真诚帮助好兄弟追逐梦想。他以乐观向上的态度、崇高的人格、机智的表现、真诚待人给人们留下难以忘却的印象。

  影片中还有一幕令我感触甚深:法兰的梦想是成为摄像师,但他的爸爸硬是让他去做工程师。在兰乔的`鼓励下,法兰向爸爸坦白了自己的梦想,执著地做自己真心喜欢的事情。看到这儿,泪水便再也抑制不住,心头别有一番滋味。

  我不禁自问:那个追求梦想的自己还在吗?那个寻找自己初心的人还在吗?那个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的人还在吗?如今,多少人陷入了迷茫中,为了金钱,为了荣誉,为了声望,多少人在坚持自己的梦想?多少人的生活是快乐的?多少人的一生是有意义的?

  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的我们,朝气蓬勃,不要再迷茫了,乐观向上地面对生活,追逐梦想吧!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4

  故事以两个好朋友寻找多年不见的好兄弟兰彻的过程中展开的回忆:讲述五年前兰彻顶替他人来到皇家工程学院读书。这是一所印度传统的名校,这里的检验学生的唯一标准就只有第一(指成绩)!成绩不好就意味着没有未来!而兰彻却不随波逐流,他用他的.善良、开朗、幽默和智慧影响着周围的人。他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来教训野蛮的学长,他用智慧打破了学院墨守成规的传统观念。

  最后他用智慧征服了印度科学界(一位具有400项专利,日本人求之不得的天才科学家),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也做回了真正的自己——法撒克望杜。 《三傻大闹宝莱坞》剧照“三人帮”中兰彻和莱俱梦想成为工程师,法汉却想成为野生动物摄影家。影片中随时穿插着幽默的语言,行为。他们把教授称为“病毒”,把查图尔称为“沉默者”。

  “追求卓越,成功就会出其不意找上门”故事随之结束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5

  电影以两个好朋友寻找多年不见的兄弟兰柯的过程中展开了回忆。

  十年前兰柯顶替他人来到皇家工程学院读书。这是一所印度传统的名校,这里的检验学生的唯一标准就只有成绩,成绩不好就意味着没有未来。而兰柯是个与众不同的学生,他用自己的开朗、幽默和智慧影响着周围的人。他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来教训野蛮的校长,他用智慧打破了学院的传统观念。并且鼓动法尔汉与拉贾去勇敢追寻理想。兰柯的一系列行为惹恼了一直只会循规蹈矩,如机械般学习的学生查特,查特一气之下和兰柯打赌,究竟谁会成功。

  最后兰柯用智慧征服了印度科学界(一位具有400项专利,日本人求之不得的天才科学家),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也做回了真正的`自己。而查特只是个公司经理。“追求卓越,成功就会找上你”这是电影的结尾。这部电影它给人留下的不仅是感动和回忆,更多的是启发和指引。

  电影中他们三个人的友谊经过重重考验,可以说是,无坚不摧,不禁让我们羡慕,为了朋友能够勇敢的面对内心真实的想法,兰柯向喜欢的女子表白;为了朋友,拉贾宁愿跳楼自杀,也不愿让兰柯被开除;为了朋友考试通过,冒着风险去偷试卷;为了朋友的幸福,去带着新娘逃婚……

  而我也很喜欢主人公兰柯,非常有个性,他善于思考,提问,并且非常勇敢的挑战常规,挑战权威。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如今有多少人在残酷的现实中放弃了自己的梦想。法尔汉和拉贾在兰柯的鼓励下勇敢的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兰柯的经历告诉我们:学习不是为了成绩,如果大家都在比成绩,那增长的只有压力。死记硬背地学习知识,就为了能考出好成绩,却不会应用,那又有什么用呢?最终的结局只能向电影中的查特一样,以失败告终……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6

  这个周末,我看了一部印度影片《三傻大闹宝莱坞》,非常的发人生醒!讲的是三个学生来到印度上学,遇到的各种事情,以及他们面对印度填鸭式教学的不满作出的对抗,其中,有一个人叫兰彻,他的口头语叫“一切都好”(Aalizzwell),这是他这种精神,鼓励着他身边的朋友做自己想做的,不再受老师、父母的影响,影片中有一首歌非常的好听,这首歌曲也充分诠释了兰彻乐天派心态的'关键——就算不能解决问题,至少可以平复心绪,打败恐惧,增加直面问题的勇气。

  仔细回味,发现这部电影描写了很多当今的社会问题,包括印度的高自杀率(全球第一名),让我感到非常的吃惊,也对印度的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和填鸭式的教学理念感到深深的不满!在印度,小孩一出生,就被父母规划好了人生的的道路,没有自己的选择!而印度所面对的这些问题和中国颇为相似,当今的中国家长有没有问过自己喜欢的孩子喜欢什么?爱什么吗?(我父母在这点上做得还不错)我想,影片中的兰彻对他朋友说的一句话给了我们很好的提示:“知道我为什么第一名吗?因为我热爱机械,工程学就是我的兴趣所在,知道你的兴趣吗?……跟工程学说拜拜,跟摄影业结婚,发挥你的才能,想想迈克尔杰克逊的爸爸硬逼他成为拳击手,拳王阿里的爸爸非要他去唱歌,想想后果多可怕?”是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我们喜欢上一个职业后,才能最大限度的去做好它,强扭的瓜是不甜的!还有一句话:“两种方法让自己拔尖,要么提高自己,要么降低别人。”说实话,我们中国的教育,和印度的差不多,总是在提高自己的成绩和降低敌人的成绩中恶性循环,或者说,就是在提高成绩和降低理想中抉择。

  所以,活在当下,认真过好每一天才是生活的本质!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7

  生活的悲伤与快乐,只隔了一层窗户纸。——题记

  之前,也曾对《三傻大闹宝莱坞》有所耳闻。出于好奇去看了一会,却对片中的印度歌舞烦闷不已,便没有看下去。

  五一假期,语文老师布置了亲子观影作业。在妈妈的陪伴下,我再次走进这部电影,全然抛开了之前的偏见,打开了这部电影的哲理大门,当然,只有一点点。

  毫无疑问,很多人会把目光聚集在主人公兰彻的光辉下,也有可能会有有心人发现了拉朱的特点,但很少人会去注意贯穿影片始终的旁白——法罕。我想,导演把法罕放在开头,也不是没有理由的。因为,法汉是整部影片中最像-一个“人”的人。

  兰彻是影片的主人公,自然有“主角光环”。但他似乎被神化了,无所不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热爱学习,为别人考取学位,淡泊名利,敢于反抗应试教育....他的成就太多了,以至于他不像是一个普通人。拉朱,家境凄惨,父亲瘫痪,母亲几年没有买过新衣服,姐姐嫁不出去,生活就像是黑白电视,没有丝毫彩色的快乐。所以,他一心求神,畏首畏尾,害怕面对生活,但这似乎又太惨了点。而法罕是这两者之间的平衡点,亦是临界点。他家境平凡,不是太富有,也不是太贫穷;既不聪明也不笨;父母健在没有大病。一切都是那么平平淡淡,普普通通。但他却是影片中我们所有人的`化身,活出了一众普通人的模样。

  既然是普通人,他当然经历过我们所经历的一切--被父母设计了好了未来,隐藏自己的梦想。是不是很熟悉,没错,这不仅仅是“中国制造”,还是“世界制造”!

  法汉并不是学工程学的料子,他爱好摄影,且摄影技术高超,有自己崇拜的摄影师。但他的人生,他无法做主,一切都在他父亲的计划之中。父亲把家中所有的好东西都给了他,他不敢辜负父亲的期望。惟有违背自己的意愿,迫不得已学了工程学,尽管他一点都不快乐。后来,他办到了我们所办不到的事情。在兰彻的鼓舞下,他与父亲讲和了,父亲允许他去干自己喜欢的事业。“这简直是天方夜谭!太不可思议了!”相信很多人会这么想,但他真的办到了。

  后来,他拍摄出了很多精美的照片,出版了影集,过得很快乐。这就是法汉的结局,他没有开设学校,没有干惊天动地的事情,也不曾拥有巨大的财富,但是他却有了最大的财富——快乐。

  是的,生活的悲伤与快乐真的只隔了一层窗户纸。请勇敢地去捅破那层窗户纸,请相信一句话:“请用让你快乐的方法活下去,一切都会顺利的。”(龚家民)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8

  无论你是否向往一个梦想世界,无论你是否坚持“梦醒之后便是现实”,我们都不能否认,这部影片都能给你带来属于自我的收获。对于我来说,这部片子除了那众人争论的梦想与现实之外,就是那影片中淡淡的幸福与感动。

  作为一部喜剧,片子一开头便是法汉以一种幽默的方式迫降了一架飞机,之后拉朱忘记穿裤子。加之学校有些无厘头的“欢迎仪式”,我们的主人公以其独特的性格粉墨登场。特立独行的他用他的魅力不断地挑战着这个社会的传统。在励志的背后,拥有的是不一样的风财。

  拉朱的轻生,既是对现实的无奈与恐惧,也是因为他在亲情和友情之间无法抉择。逃避,或许不值得称赞,可是他不愿出卖朋友的那种品性,却不是任何人都能拥有的。如果不是这份伟大,我高高仰望,却触手不及。望着那瘫痪的身体,如果是你,你会每一天陪伴吗?兰彻和法汉的陪伴,安慰和鼓励,每一处都是在触动这拉朱的神经。宝莱坞擅长使用歌舞,而本剧中每一段音乐都与影片结合的淋漓尽致。欢快的歌曲加上濒临绝境的人,并非对立,代表的是三个人内心深处的期望和不愿意与放下的决心。正如歌中唱到:“天使欲带走你的灵魂,我们拿起武器抗争上帝,不让他将你带走”,触动着我的神经,正是这一份坚持不懈与永不放下的友谊,让我们再一次体会到了人世的温情。一次“死亡”,让拉朱扎到了自我,更给了法汉与父亲道明一切、追寻自我想要的生活的.勇气。再一次应对父亲,父亲给的仅仅是责备与误解吗?不是。作为一个爱我们的人,他无论如何也不会强加给我们一切。表情虽然严肃,却将电脑换成相机。支持和关爱你的人,除了他们,还会是谁呢?高呼:“陛下,你真伟大。”不是为了其它,而是心中的这份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感激。

  影片巧妙之处在于将人物的转折埋伏在了一个人最深处的位置。一句“不是自杀,而是谋杀”加上女儿生产在即,所有的误解都化解在这触动与感动之中。我不是他,无法领略到作为一个亲人心中的暖意,作为一个旁观者,我能够体会迎接新生的喜悦与欢乐。情感,是每个人内心最宝贵的东西。

  醉生还是梦醒,又有什么好计较的呢?Aalizzwell,祈祷一切都会变好,不正是我们所期待的吗?淡淡的幸福陪伴,一生又有多少好计较的呢?何必在乎那里面的真真假假,只需记得,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9

  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的故事发生在印度。两个老朋友拉朱、法汉接到旧时同学查图尔的电话,称他们能够见到寻找多年未见的兄弟兰彻。旅途中,两个老朋友回忆起5年前在帝国理工大学和兰彻一齐走过的岁月。而电影的主角兰彻,则是一个在每学期42场考试、竞争激烈乃至自杀率高居不下的“帝国理工”中出现的一个顶撞老师,质疑传统,完全不把成绩当回事,却年年考取第一的“怪才”。兰彻去大学报到的第一天就做了个简易的导电装置,捉弄学长,让大家瞠目结舌,与众不一样的他彻始终灵活学习,不拘小节,不会死记硬背、像完成任务般学习。

  故事最后才告诉观众,兰彻真名叫法撒克·望杜。他曾是印度一个富人家的小佣人,从小爱读书,这个富人决定让小佣人用自我儿子的名字“兰彻”去读书,富人出钱,条件是冒名顶替拿到毕业证书后,小佣人就得消失。毕业典礼之后兰彻按照最初约定消失并且成为拥有400项专利的大科学家。按照自我的理想生活,在一所学校当老师,用自我的'理念去教导学生。

  这部电影给了我三个启示。

  其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拉朱曾是害怕失败的懦夫,“他的求神戒指比手指还多”,而兰彻说:“你这么害怕明天,怎样能过好这天?又怎样能专注于学业?”这改变了拉朱。法汉酷爱摄影,却被逼学习工程,在他万分纠结时,兰彻又说:“明白我为什么第一名吗?因为我热爱机械,工程学就是我的兴趣所在,明白你的兴趣吗?这就是你的兴趣??跟工程学说拜拜,跟摄影业结婚,发挥你的才能,想想迈克尔杰克逊的爸爸硬逼他成为拳击手,拳王阿里的爸爸非要他去唱歌,想想后果多可怕!”好的朋友会给我们好的推荐。设想如果他俩没有遇上兰彻,又会是什么结局呢?

  其二,乐观的心态很重要。兰彻的口头禅是“AalIzzWell”,英文中就是“alliswell”——“一切都好”。这句话拯救了法汉和拉朱,还奇迹般地拯救了一个婴儿。“心很脆弱,你得学会去哄他,不管遇到多大困难,告诉你的心‘一切都好’。”

  其三,朝着梦想努力,追求卓越。“爱我所爱,无怨无悔。”追求的应是自我的兴趣所在。挣得少一点,房子小一点,车子小一点,但你会很快乐,会真正幸福。去活出你自我。“有位智者说:学习是为了完善人生,而非享乐人生,追求卓越,成功就会在不经意间追上你”。这又是兰彻告诉我们的。

  其实,我们也能从中发现现代教育教育体制的弊端。这种教育,磨灭了人们对新事物的好奇心,还让学生承受了他们不该承受的压力。印度是这样,我想,人口最多的中国就应更是如此。每年总能听说有学生因为学习的压力、家长的责问、老师的打击而选取了死亡。片中的乔伊就是这样。“大家都认为这是一齐自杀。尸检报告显示,死亡原因是窒息死亡,气管压力过大。大家都认为他死于颈动脉脉压过大,那四年来的心理压力呢?尸检报告中却没有提及。工程师是一群聪明的人,但是他们没有制造出能测量心理压力的机器。如果制造出来,大家就都明白这不是自杀而是谋杀。”“我们一入学,校长就告诉我们:杜鹃从来不自我筑巢,他只在别人的巢里下蛋,要孵蛋的时候他们会怎样?他们会把其他的蛋从巢里挤出去,竞争结束了,他们的生命从谋杀开始,这就是大自然——要么竞争,要么死”。我们明白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却不明白第二个。这是现代的教育体制教我们的。

  总之,我觉得影片最值得嘉奖的还是对梦想的敢于追求,敢于奋进,永不放下,乐观的精神。不但有那些喜剧剧情与动听的歌舞,还有使人奋发的励志。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10

  三傻大闹宝莱坞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兰彻与他的两个室友之间的故事。这是一部印度片,前几年,笔者以前曾经认为,印度出神剧,还当这个是个笑话,当时,近几年,印度电影比如《三傻大闹宝莱坞》、《摔跤吧,爸爸》、《萝莉的猴神大叔》、《起跑线》等纷纷入世,让笔者不得不佩服这个国家的坚持,反观本国近几年的电影的惨淡景象,印度电影反超中国影业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一个好的电影并不在于它的大成本与大制作,关键的是在于,我们在观看之后,从中领悟到了什么,一部经典的电影,必然是合乎人性的.,中国电影前几年还关注于此,近几年疯狂的学习国外的大成本、大制作,以至于忽略了电影最根本的东西--人性与思考。

  三傻讲述的大学里三个好室友,兰彻、拉加与法汉的故事,拉加对未来恐惧,法汉不敢面对自己的天赋,兰彻呢,仿佛是这个世界的异类,他四处学习,不关心成绩,将自己的所学应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他不是那种死读书的人,他不盲目竞争,是真正的因为喜爱学习而学习,最终,在兰彻的努力下,拉加放下了心中的恐惧、而法汉也勇敢的去追求自己喜欢的事业。

  三傻的表达最强烈的,是对现在多数教育的不满,现在的教育,一味的通过成绩来评价学生,这带来的后果便是盲目的竞争,在竞争中,孩子对学习的认知,逐渐由有趣变为恐惧,由勤于结合实际变为高分低能,多数的学生沦为成绩的奴隶!

  看完三傻之后,我感到吃惊的是,原来学习也可以这样,回首自己的学生时代,自己也是一味的盲目竞争者,在竞争中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笔者相信,盲目竞争的肯定不止我一个人,中国的大部分学生,学习只是为了获得一个好的前程,我们学习物理、化学、数学等等,很少有人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过,这样怎么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呢。

  我们前半生大部分时间都是用来学习知识,但是我们少有人考虑过学习知识到底用来干什么,我们被名次、成绩误导了,以至于失去了学习本身的意义,从我们小学开始,我们就应该明白一件事,学习就是为了应用,学习语言与文字,是为了与人沟通交流,学习数理化是为了了解这个社会的知识与结构,而成绩,只是我们学习知识带给我们的附属品。我们一味的盲目竞争,然后进入社会,然后为了生存工作,这样的教育制度,怎么能推进社会的进步呢?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11

  看到片名的时候还以为是一部喜剧,看完之后才知道这不仅是一部喜剧,也是一部励志电影。

  这部电影是采用倒叙的方法来安排的,主要片段是兰柯、拉贾、法尔汉在ICE工程大学时的事情。

  拉贾很喜欢工程学,但因惧怕和压力,学习一直很不好,对他什么是恐惧和压力呢?妈妈的痛苦,爸爸生病不起,姐姐嫁不出去。因此,他只能祈求上帝,他的手上也带了许多圣戒。有一次和法尔汉在校长家门口做了坏事,拉贾被发现了,校长让他退学,对于这次压力,他跳楼决定自杀,最后被兰柯唤醒。可见兰柯很珍惜这个朋友。

  法尔汉不喜欢工程学,喜欢摄影,不过他的爸爸一直不同意,只让法尔汉学工程学。他认为学工程学将来有成就。法尔汉和拉贾一样,学习成绩很不好。法尔汉也惧怕他爸爸。

  最后兰柯让拉贾勇敢的面对恐惧,摘下了圣戒,顺利的找到了工作,也帮助了法尔汉勇敢的面对他爸爸,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从这些可以表达出兰柯很珍惜他们,像亲人一样的去关心他们。

  我印象深刻的一个情节是校长的女儿在临产的时候,车子因路上太多水而无法行走,救护车也因大雨无法及时赶到。这时,兰柯和他的朋友正好看到了并迅速的把校长的女儿抬进了乒乓球室。正当所有人都在慌乱的`时候,只有兰柯镇定自若,不慌不乱。用自己的方法制造出了一个助产器,并顺利的接生了校长女儿的孩子。兰柯这种镇定自若的新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兰柯非常的努力,他追随自己的内心,并发明了400多项专利,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他非常努力,成功也主动找到了他。

  我也要向他学习,只要努力,就看见光亮。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12

  在印度,每年有40万学子报考皇家工程学院,然而,只有200人才能考上这所大学。其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进入大学后,这种激烈竞争仍然在延续。

  兰彻达斯·夏马达斯·钱查德是很有思想和个性的学生。他对学校填鸭式教育方法深恶痛绝,他的叛逆行为常常给老师和院长带来不少的麻烦。兰彻有两个要好的同学,一个叫法涵,一个叫莱俱。法涵虽然读的是理工,但喜欢摄影艺术,而且,在摄影方面很有才华。莱俱很喜欢所学专业,但因家庭贫困,思想负担太重,以致考试成绩总是不理想。

  “他如风一般自由

  似风筝飞翔天空

  他去了哪里…让我们去寻觅

  我们靠前人指路

  但他却自己铺路

  跌倒,爬起,

  他无忧无虑的前行······”

  电影以倒叙的方式开始的:大学毕业5年后的某一天,摄影家法涵在飞机上接到了同学查图尔的电话,说他可以带他去见兰彻。飞机已经起飞了,法涵见兰彻心切,假装心脏病突发,致使飞机返回机场,法涵骗过机组人员飞速逃离机场。在出租车上,法涵告诉莱俱有关兰彻的下落,莱俱没来得及穿上裤子就赶来与法涵会合。

  查图尔开着豪华汽车来了,他骗法涵、莱俱出来,为的是要报一箭之仇——查图尔要证明一个5年前的誓言,查图尔要让他们知道,他比兰彻更成功,更伟大。法涵和莱俱想见失散多年的兰彻心切,查图尔想以自己事业上的成功来“回敬”兰彻。三人不同心态、共同目标,踏上了寻找兰彻的旅途。

  “学习是为了完善人生,而非享乐人生;追求卓越,成功就会在不经意间追 上你。”

  “阿哩贝咧!”(一切顺利)是常挂在兰彻嘴边上的'话。

  热心帮助朋友,正直、幽默、乐观,才华横溢的兰彻,赢得了维鲁院长女儿琵亚的青睐,她与法涵他们一起踏上了寻找兰彻的旅程。当他们找到兰彻时,才得知兰彻另有其人,他真实的名字是奉苏克·望杜。默默地在山村实践着改革教育体制的小学老师望杜——原来他就是全印度知名的科学家。这到底怎么回事?!

  这部电影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笑时让人捧腹倒地;哭时让人泪满衣襟;风格别具一格的音乐,让人耳目一新;劲爆的宝莱坞舞蹈,让人感受畅快淋漓。有时间时还是您自己看吧!优美的歌声绕梁三日:

  “我们为明日之忧烦恼

  他只顾畅想当今

  让每一分钟活得充实

  他来自何处

  触动了我们的心弦之后却消失

  他去了哪里 让我们去寻觅

  骄阳似火他像一片绿荫

  在无垠的沙漠

  他似一片绿洲……”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13

  印象最深的是主人公兰彻当上了科学家和教师,实现了他的理想。他年轻时就有做科学家的潜质,刚入学的时候能够学以致用整蛊学长,后来提出铅笔代替钢笔这一奇特的想法让院长尴尬(最后院长想到了如何回答他,哈哈)。在后面的生活中他也用他的聪明智慧帮助了很多人,尤其是那天,下大雨交通堵塞,院长的大女儿要生产但难以去医院,他和院长的二女儿皮娅想隔空手术,又巧遇断电,兰彻用他的`知识让汽车电瓶(很多)经过转换来供电,而且还指导朋友们改装吸尘器来辅助接生,最后他们成功了,因此兰彻和院长冰释前嫌,院长还把自己最珍贵的笔送给了兰彻。还有一点,就是兰彻在面对困难时总是说一切顺利来鼓励自己,这应该也是科学家所具备的品质之一吧。

  不得不说有科学家潜质的人总能提出不同于常人的想法,这让我想起前不久看的《摩登家庭》里菲尔的小儿子卢克。卢克总爱干蠢事,但是他有一点很好,就是菲尔总结的,一般人总是问为什么?,而卢克却像爱因斯坦这样的科学家一样,喜欢问为什么不?。很有趣。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14

  这是一所印度的传统名校,这里检验学生的唯一标准只有成绩,成绩不好就意味着没有未来。而兰彻却不愿意随波逐流,他用他的善良、开朗、幽默和智慧影响着周围的人。他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来教训野蛮的学长,他用智慧打破了学院墨守成规的传统教育观念。最后他成为了印度科学界的一位具有400多项专利的天才科学家,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也做回了真正的自己。“三人帮”中的拉加想成为工程师,法罕却想成为野生动物摄影家,在兰彻的影响下,他们最终都梦想成真。

  影片精神:影片最值得嘉奖的是永不放弃和乐观的精神。影片不仅有喜剧剧情与歌舞,还有使人奋发的励志情节。该片讲述的是兰彻对梦想敢于追求、敢于奋进的精神。兰彻有个口头语叫“一切都好”(Aalizzwell),影片中一段恰到好处的歌舞充分诠释了这种乐观心态的关键——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要用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这样我们会离成功更近一些。该片还涉及了很多值得深思的社会问题,包括印度的人才流失、学校死记硬背的教育方法及社会分工的单一和就业选择的匮乏。

  该片成功之处还在于它使大家认识到了什么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很明显,兰彻的两位好友就是受到了兰彻先进的思想影响,才会走上自己的梦想之路,才会走向成功。仔细想想,要是没有兰彻,他们俩将会怎样?这也是在告诫所有交友者:自己要想有好的发展的话,就应该交诤友,与正义的人交朋友。不要与那些思想邪恶、道德败坏的人交朋友。

  《三傻大闹宝莱坞》是一部很有深度教育意义的影片,它所关注的问题包括教育、制度、理想与梦想等问题,还包括友情、爱情与亲情,真不愧是获得如此多奖项的大片!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15

  当我看完这部电影时,我被深深地震撼到了。在170分钟里,竟然包含了这么多关于亲情、爱情、友情和其他十分深刻的道理。而身为一个学生,最触动我的是关于主角兰彻的教育思想与学习观念。

  在兰彻所在的帝国工程学院里,教育都是非常标准的“填鸭式”教育。学生在这里是接收知识,而不是学习知识。真正富有创造力,热爱学习的兰彻却遭到了院长与同学的嘲讽与批评。

  词典有写,“教育,是一种提高人类综合素质的实践活动”;《优秀的绵羊》一书里说,“教育既不是为解决工程问题存在的,也不是为灌输大量知识而存在的”;“教育”的`拉丁语本意为“激发”。这几句话应该能很好地让你理解教育的本意了。

  不过,个人认为“填鸭式”教育并不是错误本身。相反,事实证明在有些情况下“填鸭式”教学方法其实挺有用的。错误的是,创造与应用才是学习本身的意义,而现在许多人却黑白颠倒,误以为死记硬背地“填鸭式”才是学习的真道理。才导致了电影中的模范学生“消音器”一样的学习观念。

  学习,是指通过阅读、听讲、思考、研究、实践等途径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这正对应着兰彻的一句话:“学习是为了应用”。没错的,应用与实践是生物在学习的本质。

  其次说明一下,不仅在学校坐着才是学习,人是在无时无刻都在学习的。关键是你学习到的是什么样的知识,会不会充实到你的人生。以及学习应该是你想学的,也不能有太大的背负感,否则的话就像兰彻的两个朋友法罕和拉加大学的时候一样。

  学习应该是快乐的,有趣的,而不是充满强迫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你的学习可以不努力。而有些人觉得知识无用,其实只是学到了应对考试的知识而已。似乎学习在他们这里是极为片面的,是一种工具;还有一些就是根本没有兴趣。学习全面和提高兴趣应该是很重要的,为此而努力吧!

  不管怎么样,教育也好,学习也罢,他都应该是对我们整个人生有益的,可以让你清楚的认识到自己。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相关文章: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07-18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07-21

三傻大闹宝莱坞电影观后感08-08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15篇08-18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18篇06-13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15篇)11-03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15篇12-04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通用15篇)12-03

《大闹天宫》观后感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