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善洲观后感

时间:2024-03-08 17:30:32 观后感 我要投稿

杨善洲观后感范文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写一份观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到底应如何写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杨善洲观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杨善洲观后感范文

杨善洲观后感范文1

  杨善洲老书记是当之无愧的好党员,他为百姓辛勤付出的劳动不胜枚举,他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无畏,用自己的言行践行了共产党员对人民群众的忠诚,也践行了国家干部对革命工作的忠诚。老书记一心为民、爱民,却从来没有利用职务之便为家人和身边的工作人员谋取过任何私利,为官多年,却从来没有为家人安置过任何工作,更没有给分居七年想要调动工作的女儿开后门,甚至没有给家里盖上一间像样的房子,退休后更是婉言谢绝了组织上的关心,没有到省城享清福,而是义无反顾的回到了家乡,到贫瘠荒凉的大亮山上植树造林。他生前清正廉洁,为了党和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死后两袖清风,将林场和国家给的奖金几乎全数捐出,他留给家人和后人的却是那永不磨灭的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这是无数党的优秀干部的共同之处,正是无数优秀的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才开创了我们国家日益繁荣昌盛的新局面,才保证了全国人民的安居乐业和社会稳定。

  我不能说自己了解杨善洲老人,也不敢说自己真正学到了善洲的精神,老书记几十年如一日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曾经在党旗下的庄严宣誓,不计得失,不图名利,他“忠以报国、诚以修身、勤以自强、俭以养德、信以立业”的优秀品质深深的感动和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善洲精神是老书记用一生的心血铸就而成的,我们应该用一生去领悟、去践行,并代代相传。以他为榜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去实践善洲精神,发扬善洲精神。在当前的教育工作中,我将大力宣传善洲精神,实践善洲精神,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努力完成好每项工作,为国家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最大力量。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我在真正理解共产党员的真正意义的那一刻,就开始不断在生活中探索,在实践中求证,以无数优秀共产党员的言行,指引自己人生的正确方向。教师的职业注定安于平凡,淡泊名利,讲究职业良心,它的平凡才能创造出不平凡的事迹,如果把平凡而神圣的教师岗位看作个人谋生的手段,那它永远也得不到成功。在教师岗位上,没有悠闲自在的舒适和安逸,只有默默无闻的奉献,认真负责,必须像杨善洲一样,在一行,爱一行,千万不能坐在这儿,这山望着那山高。我们要像杨善洲一样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展示着一个优秀教师崇高的价值取向。

  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重任,因而社会对一个教师的品行往往比其他行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当今这个社会,尽管拜金主义等在许多人的思想意识中盛行,但它不应该感染在教师的身上。一个优秀的教师要习惯寂寞,习惯清贫,用坦然的心理面对生活,以豁达的思想憧憬未来,始终把教育好学生能力当作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能经常自我反思教学的得与失,使自己真正能从教育教学理论的高度去审视自己教育教学行为,领悟教育教学的真谛,这样的老师就做到了“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同时,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应具有示范作用,以身作则,才能真正教育感染学生。

  教师是充满爱心的职业,教师要做一名爱的天使,这是对每一位教师的最基本要求。有人说过:“爱自己的孩子是一种本能,而爱别人的孩子才是教育的神圣。”教育本身就意味着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教育未能触及人的'灵魂,不能唤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它就不成其为教育。要实现真正意义的教育,爱几乎是惟一的力量。可著名的作家高尔基又说:“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做的事,可是,要善于教育他们,这就是国家的一件大事了,这需要才能和渊博的生活知识。”他告诉我们,教师不仅仅要成为一名有爱心的教师,还要成为一名智慧型的教师。

  做一名阳光教师,就要乐于读书学习,走进阳光海洋。知识就像海洋,只有不断努力,才能缩短与彼岸的距离。古人说:“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言语乏味”。是的,不坚持学习,不习惯读书,文化底蕴就会逐渐缺损或丢失,人就会表现出肤浅和浮躁,就会慢慢地被时代所抛弃;做一名阳光教师,就要善待学生的错误。因为每个人都会犯错误,更别提孩子了,吃一堑,长一智。孩子们正是在一次次的错误中吸取教训,逐渐长大的。因此作为教师,我要改变自己的观点,用赞美的眼光去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进而形成赞美的习惯。那么,我即使面临巨大的压力,也会从心里感到自己是一名快乐的教师。

  也许我做不到像杨善洲同志这么崇高,但是我却会永远保有那份神圣的感动,从中去感悟那些崇高的品格、情操和精神,不断改造和完善自我,不断鞭策自己踏实前行,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像杨善洲一样,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忠诚党的事业的典范,将继续恪守“教书育人”的基本原则,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耕耘。

杨善洲观后感范文2

  《杨善洲》,此片用真实的故事带来平凡的感动,以一个极具感染力的艺术形象传递出强大的精神力量,在观众中引起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闲暇之余,我也怀着崇敬的心情观看了这部电视剧,着实被时代先锋杨善洲的模范事迹和崇高品格所折服,深受教育,净化心灵。

  本片讲述了杨善洲在担任保山市施甸区、县和地委主要领导期间的20年时间里,带领当地村民在艰难的环境下废寝忘食,无私奉献,在农业生产和水利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保山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在1988年退休以后, 他放弃进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施甸县大亮山艰苦创业,义务植树造林,22个春秋,建成了面积8万亩,林木覆盖率达97%以上,价值1亿多元,完全成材后总价值达到3亿多元的林场,并将林场无偿移交国家。该剧源于现实生活,构思巧妙,从细节刻画人物性格,以情动人,生动真实地反映出杨善洲舍弃个人利益,为老百姓谋福祉的光辉伟岸且平凡自然的个人形象,极具说服力和震撼力。

  一个纯粹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坚守信念的人,一个大公无私的人,一个把毕生精力献给人民的人。

  在担任保山市地委书记的20年时间里,杨善洲始终身体力行,冲锋陷阵,与普通百姓一道奋战在革命生产第一线,在当地,村民们都亲切称杨善洲为“草帽书记”,他很少呆在办公室里,一年大多数时间都深入乡村,调查研究,为村民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头顶一个草帽,脚踏一双草鞋,随身带着镰刀和锄头等各种农具,碰到插秧收稻等类似的农活,总少不了这位老书记的身影,他熟知当地农业生产状况,总是以如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作为工作重点,时刻将百姓的实际问题当做优先解决的头等大事。他当官不摆谱,有权不滥用,19 64年,杨善洲担任施甸县委书记时,组织上提出把他爱人的户口改为城镇户口,被他谢绝了;1978年,组织上出台政策,地、师级领导干部,家在农村的妻子、母亲、不满16岁的子女可以转为城镇户口,当时组织已经将报告打上去了,当杨善洲得知后,又被他坚决撤销了,他说:“身为领导干部,我应该带个好头,我相信我们的农村能建设好,我们全家人都愿意与这里的`村民同甘共苦建设家园。”

  为了兑现“退休后为乡亲们办一两件有益的事”的承诺,杨善洲婉言谢绝组织上让他到昆明安度晚年的邀请,执意回到家乡施甸县大亮山种树,面对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破坏,山光水枯,空旷荒凉的大亮山,他立志将这里改造成一片绿洲,从此在这片他深爱的土地上一待就是22年,在这22年时间里,他倾尽所能,一心扑在植树造林的事业上。起初,山上环境异常艰苦,没有住的地方,老书记和其他人一起带着帐篷,吃着自己栽种蔬菜,而最为棘手的是栽种树苗短缺,资金又非常紧张,这让杨善洲绞尽脑汁,最后他决定去城里捡拾路边的果核,这一举动马上在当地成了最大的新闻,“原地委书记上街捡果核”,不解的市民议论纷纷,可杨善洲不在乎,他满脑子想的是如何节省开支,早日实现心中夙愿。每年瑞阳花市是保山的传统节日,也是果核最多的季节,他都会发动全林场员工上街捡果核,如今,那些小小的果核,都已在杨善洲的眼前开花结果,也将大亮山装扮的枝繁叶茂,生机勃勃。

  有人为杨善洲算过一笔账,一亩地钟200棵树,5.6万亩就是1120万棵,一棵树按照最低价30元算,那就是3个多亿。对此,还有人质疑,这个老书记就是想退休以后捞一把,等几万亩林成才以后,他个人就可以从中得到非常可观的收入。其实在担任大亮山林场义务承包人的22年间,杨善洲每月的生活补助标准最多的时候也只有100元,很多时候,他都是自掏腰包解决林场生产生活上的困难,有鉴于此,保山市政府给予杨善洲一次性奖励20万,而他却将其中的10万元捐给了保山第一中学,用于教育事业,将6万元捐给林场和附近的村田搞建设,仅余出4万元留给了自己的老伴。

  杨善洲同志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身先士卒,大公无私,淡泊名利,一心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真心实意为群众谋福利。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在杨善洲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中,他用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良好的党性修养诠释了共产党员这个响亮的名字,坚守了共产党员的精神家园,更加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党的报告也对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做出了重要部署,有针对性的提出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坚持实干富民、实干兴邦,用于开拓,勇于担当,多干让人民满意的好事实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科学发展,需要在全社会范围内持续弘扬传承“杨善洲精神”,大力倡导坚守信念,求真务实,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的社会主义新风尚。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就像一面旗帜,鼓舞士气,更像一个灯塔,指引前进的方向。作为新时代的民航人,尤其是我们青年一代民航人,应该从“杨善洲精神”中汲取力量,从他的模范事迹中深刻领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将对这位老书记的感动和崇敬之情转化为实际工作的强大动力,立足本职,爱岗敬业,踏实进取,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和扎实的工作作风,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更大的贡献,为早日实现民航强国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杨善洲观后感】相关文章:

《泊船瓜洲》说课稿11-07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03-04

与人为善的议论文12-04

与人为善议论文12-01

杨绛我们仨读书笔记03-02

百善孝为先议论文12-20

与人为善议论文9篇12-01

《杨修之死》读后感07-19

杨修之死读后感04-30

消防观后感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