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男孩读后感(优选15篇)
读完一本书以后,你有什么总结呢?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奇迹男孩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奇迹男孩读后感1
“如果要在正确和善良中做选择,请选择善良。”这是《奇迹男孩》里让人深受触动的一句话,是全书所传达的脉脉温情。
R.J.帕拉西奥女士根据自身的所见所闻创造出的一场满载温柔的成长旅程,被改成电影后洒入更多人心中的柔软腹地,不知催生出了多少善良的种子,像天使会给人间撒下美好。
书名的“奇迹”从不是独自发光发亮的“一”而是炽烈的一片群星熠熠。又相貌畸形,不合群的奥吉为故事的切入点,串起维娅、米兰达、杰克等人的故事,铺开了一张善良所带来的'奇迹网。
有远见卓识、耐心善良的妈妈一直教导奥吉选择善良的同时也不间断地告诉奥吉要做自己。她说:“每个人脸上都有印记,心灵这张地图给我们指引前方的道路,而外貌这张地图则记录我们走过的路途。这张地图从来都不丑陋。”
“从宇宙起源到最后一个黑洞消失的过程中,生命只有微乎其微的可能性。我们的故事就是宇宙的故事,我们是恒星真正的孩子。”
我们生来该骄傲,赞叹自身的独一无二。只有我自己可以决定自己我将成为怎么样的人,于是我乐意、殷切、期盼选择善良。
故事里由始至终都在选择善良和被善良选择。书中的每个人都是主角,每个都善良,每个都在照耀他人,又被他人照耀。
在同学们取笑、孤立奥吉的时候,因为害怕自己也被孤立而选择一起捉弄奥吉好像是正确的,但是杰克选择在他人嘲笑奥吉的时候去维护奥吉,他选择了善良,同时他也获得了特殊不一般的、真挚耀眼的友谊。在周围人都围绕着奥吉转,似乎自己成了透明人的时候,自私一点好像是正确的,但是姐姐维娅选择了继续为家里分担,继续疼爱关心奥吉,她选择了善良,同时明白自己从来都重要,从来都在被爱,家庭也愈加和睦。
我们愿意无条件相信善良的人终归会受到幸运和美好的青睐和眷顾。如果说冷漠的人是因为过于清醒,那么我希望所有人都要糊涂一些的好。
“每个人都不普通,如果我们了解别人的想法,就会知道没有人是普通的。每个人都至少值得大家站起来,为他鼓一次掌。”生而不凡,生而骄傲,生而绚烂多彩。奥吉如此,你也如此,我也要如此。
以我的心为容器往里面倾灌名为善良的美酒,最好它满溢而出,醇得芳香四溢,一滴可以醉上三年。
我真挚希望可以有更多的人拥有强大的同理心。同理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考能力,如果说一个人的同理心上了锁,不知道《奇迹男孩》能不能把这把锁拉开一条缝?即使《奇迹男孩》贴着儿童文学的标签,也不意味着这本书的定位只能是儿童。感受是主观的,优劣好坏总是得有自己衡量定夺,每个人的想法和感受都有价值。
因为想被善良地对待,所以我也要善良地对待别人。所以在下一轮正确和善良中做选择,请毫不犹豫选择善良。
“善良一点,因为每一个人都在与人生苦战,如果想真正了解他人,只需要用心去看。”请善良对待他人,也善良对待自己。
奇迹男孩读后感2
你的行为就是你的纪念碑——埃及墓碑文
读完之后心情会放松很多。我喜欢作者从几个人的角度来讲故事、看问题,这样我们读者就能从不同的侧面去了解的更全面。一边读一边审视自己,可能自己也遇到过“奥吉”,可能自己就是“奥吉”。
如何对待别人、如何接受自己,这不就是我们终其一生想要解决的难题吗?对待别人“比应该做的更善良”,心存善良,选择善良,我们都有可以更善良的能力。今年我所带的学生里依然有“奥吉”,一个是自闭症孩子,一个是“唐宝宝”,我想我需要更大的能力去做比应该的'更善良的事,也应该把这种善良传递和感染其他孩子。面对自己时,也有过和“奥吉”类似的敏感、自卑,也想要躲藏、抱怨,恐惧冷落恐惧未来。但也正如“奥吉”一般,在成长中我逐渐认清自己,努力提升自己,开始接受自己。每一次努力让我多一分自信,每一次付出让我多一分笑容,每一次失败让我多一分坚持,每一次尝试让我多一分勇敢……当我微笑着接受自己时,我发现世界也在接受我!
我的行为就是我的纪念碑!
奇迹男孩读后感3
《奇迹男孩》是美国的R.J。帕拉西奥写的一本励志小说,是一本充满爱的好书。
十岁的奥吉是一个天生面部畸形的男孩,他没上过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爸爸、妈妈为奥吉挑选了一所普通的学校——毕彻中学。在学校里奥吉遭到了同学们的嘲笑和排斥。虽然在新学校的生活让他害怕、痛苦,但他勇敢的开始新学校的.生活,面对大家异样的眼光和嘲讽,他幽默乐观,积极面对,最后获得了友谊、尊重和爱,成为了大家心中的奇迹。
在学校的第一天,校长图什曼安排了三名同学陪他参观学校,后来还和其中的杰克成了好朋友,以及布朗老师在课堂上告诉同学们他的九月信念是:当面临正确与善良的选择时,选择善良。从这些事情我深深地被老师的爱打动了,正因为老师的爱,悄悄的改变奥吉和同学们,让奥吉喜欢了上学。
读完这本书,我对奥吉十分同情,也为他感到喜悦。成长的道路上异常艰辛,但是他从未放弃。所以我们大家在对待他人不幸时,请选择善良,就像书中图什曼校长说的那样:“善良是一件如此简单的事,需要时的一句鼓励,一个友好的举动,路过时的一个微笑……”
奇迹男孩读后感4
你是否听过一个词叫“特雷彻格林斯综合症”?听起来很长,而且是个医学专业名词。好吧,我们还是从一个10岁的男孩说起吧,他是《奇迹男孩》一书的主人公,名字叫奥吉,他一出生就不像一个正常的小孩。医生说,这个婴儿患有一种由常染色体隐性的T C O F I基因突变导致的下颌面谷发育不全,并发症为一种半侧面部肢体发育不良,简单点来说,就是面目畸形。医生断定他活不过三个月,但是他却凭着顽强的生命力活了下来,直到他长到10岁时,他已经经历了27次面部重建手术,但是他仍然看起来和别人不一样。
正是这样的原因,自从他降临,全家人都围着奥吉转,就像银河系里的星星都围绕着太阳运转,奥吉就是太阳。10岁以前奥吉都是在家学习,他的妈妈本来就差一篇论文就可以拿到硕士学位当上插画师,为了奥吉,她放弃了梦想,陪着奥吉做一次又一次的手术,无微不至地照顾奥吉,教会他五年级以前的知识。奥吉的确是个聪明的孩子,所以到10岁这年,父母决定送他去上学。他曾经一段时间白天都带着宇航员头盔,他曾经不敢照镜子,他曾经生活在家人营造的庇护所里,但是他必须去学会面对外面的世界,去接受正常的学校教育,去和陌生人相处,并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爸爸妈妈无比希望奥西能到学校去,他们也细心地挑选了合适的学校,奥吉通过了学校的智力测试,但是他并没有打算离开家里去上学。或许是他觉得没办法去面对未知挑战,爸爸妈妈耐心地鼓励他并带着她去参观学校。
聪明幽默的奥奇,内心敏感又脆弱,他好不容易决定了去上学,家里人既高兴又担忧,奥吉能被老师和同学们接纳吗?他能适应学校的生活吗?再多的不舍也没用,必须选择让他勇敢的走出去,但是不出意料的,进入学校的奥吉经历了同学的嘲笑、排挤,让他心里特别难受,甚至它剪掉了自己留了十年的小辫子,最后还是打起了退堂鼓。是姐姐的一番激励和推动,奥吉才答应重新去上学,而且在学校里,他也不是只有不开心的事。其实学校里的好同学好老师也不少,比如女孩萨默尔,比如英语老师布朗先生,还有后来发生越来越多的有趣的事。
奥吉的外表注定是引人注目的,但是他的内心是那么浩瀚,只要有人能抛开异样的目光走近他,都会喜欢上他的。他只是在外貌上与别人有些不同,但是他的思想、他的内心和任何一个孩子一模一样,甚至,他拥有着强大的内心力量,那是他的家人无限的关爱的结果。他的`妈妈无数次亲吻奥吉的脸,他的爸爸疼爱地称呼他为“奥吉小狗狗”,他的姐姐维娅无比“懂事”地把父母的爱让给奥吉并且呵护着他。奥吉家人的爱是他的盾牌和灯塔,让他抵御伤害,给他指引方向。在上学之前或许奥吉感觉不到,后来当奥吉需要融入外面的世界,当奥吉需要面对同学们的排斥,当奥吉和同学一起反抗了高一级同学的欺凌,当奥吉获得学校很高荣誉的“亨利·沃德·毕彻”奖章等等事情发生之后,正是这种坚定地、从不改变的爱与支持力给了奥吉源源不断的勇气和力量,让他幼小的心灵建立起稳固的精神支柱支撑,让他保持着乐观、坚强和善良。真该感谢奥吉父母的伟大的爱,是他们在孩子需要力量的时候竭尽全力,又在孩子需要成长的时候坚定放手,所以奥吉才能全面地体会到生命的精彩,真正成长为一个普通而又与众不同的人,然后去领略一个温暖而炫酷的世界。
奥吉最棒的一点就是他学会了“放下”。首先,他接受了自己是一个特别的小孩,并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这件事,他慢慢地解开“我是一个怪物”的思想枷锁,接纳自己的不足之处;其次,他思想的转变以及越来越自信的表现,一点一点瓦解爸妈对他的担忧与焦虑;第三,他不再介意同学们的过度反应和排斥,只管做好自己,同学们也渐渐接纳了他并喜欢和他相处。这是一个多么有力量的小人儿啊!
来听听奥吉的班主任布朗先生引用的格言吧:当面对正确与善良的抉择时,请选择善良。没错,奥吉!善待自己,善待别人,爱的力量才能传递,坦然接受命运的安排,并凭借自己的力量超越局限,走向人格完整,才能不辜负生命本身的高贵与独特。
生命成长教育从来都不是泛泛而谈的,只有在每个人的心田中种下爱与善良的种子,每一个生命都能开出独特的花朵。那么,就从阅读《奇迹男孩》开始吧!
奇迹男孩读后感5
当你面临正确与善良选择时,选择善良。
奥吉一个普通又不普通的小男孩,因为长着一张不普通的脸,十岁之前从没上过学。
十岁这一年爸爸妈妈为他精心挑选了一所学校。
他的紧张,害怕,恐惧,各种感觉汹涌而至。
他如何去面对欺骗,如何去面对朋友,如何去面对嘲笑,如何去面对那些异样的眼光还有那些可恶的表情,以及被孤立……
善良,他选择了善良。
他除了一张不寻常的面孔之外,他幽默,懂事,动手能力强,珍惜朋友,真诚……
他通过自己改变了周围很多人,他并没有说什么,他只是一直在做。
“‘伟大,’毕彻写道,‘并不在于你有多强大,而在于你如何利用自己的能力……有能力激励最多心灵的人是最伟大的。’”
文章以奥吉,杰克,维娅,维娅男朋友,维娅的好朋友为第一人称分章节写出他们各自对他们身边发生事情的真实感受,就像是内心独白。让读者能在这些角色中隐约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而且翻译的效果特别棒,字,词,句子都能凸现十岁孩子的说话方式与其心理活动。
谢谢你,奇迹男孩。
奇迹男孩读后感6
我是看完电影之后选择再读一遍原著的,相信电影很多人都看了,确实看完让人觉得心里暖暖的。一开始以为就是一个有面部缺陷的孩子自身成长的故事,看完后才发现其实是与他有关的所有人的成长。
一直觉得在这个世界上要做到真正的感同身受是很难的,除非处于一样的处境,就像书里奥吉因为天生的面部缺陷从小就承受着各种痛苦,而这些痛苦身边人即便知道也无法真正的理解,因为他们没有像奥吉一样在别人怪异的'眼神中长大,没有办法真正体会到他的世界。而又是什么让他们选择接近他呢,我觉得一开始是出于善良,同情。
因为同情于他的遭遇,我们想要去帮助他。但这些确是奥吉这样的孩子最不想得到的,他不需要别人的怜悯,在所有的人都希望自己与众不同时,他只希望自己被当作一个普通的人来看待。
但我们或许会因为同情某人而去接近一个人,但是真正决定我们是否能够相处融洽的是对方的性格,奥吉聪明、幽默、善良,他身上有太多的闪光点,这是外表所掩盖不了的,这也是奥吉最后得到了那么多人的尊重的原因。
而在这个原因背后则有着一个更大的基础,就是一个充满爱的家庭环境和教育方式。 奥吉的母亲伊莎贝尔,文章的一开头,就是她坚决的让外表特别一直接受家庭教育的儿子去上学,尽管丈夫并不赞成,奥吉自己也很恐惧抗拒,但是她仍然掩饰住万般的担心冒风险做出决策并真实的这么做了。果敢善良的母亲是塑造一个奇迹男孩的基本。奥吉的父亲内特,完美的扮演着一个父亲的角色,鼓励儿子像男子汉一样正常人一样的生活,当奥吉沉迷于太空头盔时,私自扔掉了这个影响他面对世界,逃避人群的方法,让奥吉适应这个社会,强大自己的内心,没有这样好几年的心理建设和指导,奥吉在学校也是无法继续学习下去的。奥吉的姐姐维娅,单独开了一个篇章讲述,作为一个畸形儿童的姐姐,一个正常人,她也在承受着世人的压力,她的些许怒气,徘徊犹豫等心理描写的很贴切。但是她没有怨恨这个弟弟,她很爱他,因为爱他不想让他受到更深的伤害。所有的交谈都让我感受到了爱的传递,自由和平等。只有在这样环境下成长的如此脆弱的奥吉才有长大之后有这么多的优点。
善良,必不可缺,可是仅凭善良,是远远不够的。生命的美好最根本的都来自于心灵,心灵的理解、尊重、善良才是基础。而这个世界上,最难培养教化引导的就是人心。不管怎样,还是请多一点爱。
奇迹男孩读后感7
奇迹男孩是本引人入胜的书,开始时我以为是一部面部畸形人士的逆袭成功故事。随着故事情节的逐渐开展和更多人物视觉的展现,让我的注意力集中到了这个孩子会怎么样,他能安然适应学校的生活吗?
奥古斯塔是8月的谐音,或许北半球的大多国家,八月都是即将收获的季节,但每个人都需要抗过一月的寒冬和七月的酷暑。
奥古斯特很不幸,他面部畸形使得他不得不承受周围人异样恐惧的目光,承受善良人们怕伤害到他而做出的掩饰行为,无意的伤害才是最大的伤害,可他自己却无能为力。
奥古斯特又是幸运的',他的家人爱他,周围有那么多善良的人们,虽然这些善良的人在选择善良上犹豫过。
奥古斯特的奇迹更应该是善良的奇迹,奥古斯特承载着这种善良。
我想每个人都不想成为奥古斯特,即使他获得了全场起立的掌声~每个人也都希望成为奥古斯特,在面临苦难时能遇到那么多善良的人。每个人也都希望是奥古斯特的朋友们,能够毫不保留的展现自己的善良和美好。
选择对的事,坚持做。
奇迹男孩读后感8
小说和同名电影一样,十分温暖美好,美好得让人觉得这样的事情在现实世界中根本不存在。乐观坚强富裕的一家,开朗优秀的“残疾”儿童,循循善诱的教师校长,最终友善的同学们……这简直就是童话。童话是美好但不切实际的。我想,童话的价值不在于童话是否能够实现,而是给予我们鼓励和安慰,引导我们选择更善良温暖的“童话式”行为方式。
回想自己的成长历程,曾是奥吉,经历过校园霸凌,莫名其妙就被孤立了;也曾是朱利安,也欺负嘲讽弱小的同学;更多时候是沉默的摇摆的大多数。作为奥吉的时候,我自悲沮丧,试图讨好他人;作为朱利安的时候,我自大自傲,以嘲讽为荣。不管是作为哪一种角色,我处理的'都不好。等以后有了孩子,我要把这本书念给他听,教会他什么是善良。对于奥吉们,平等平常地对他,去发现他的闪光点。而当他成为奥吉的时候,不要灰心沮丧,去努力做好自己去发光就好。
书中每一个孩子,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小小的不完美,但最重要的是,他们最终都选择了善良。就像书里说的那样,“我们所拥有的,不只是善良待人的能力,还有选择善良对待他人的能力”。怀有善意并实践善意,是人生的第一堂必修课。
奇迹男孩读后感9
这书太好了!我简直是一口气读完的。
原本以为不过是小屁孩儿的故事,翻翻得了,没想到越看越好看,被吸引住了,被奥吉的一切,他的疾病,异于常人的相貌,他的家人、同学、朋友,以及他们一起经历过的事感动了。这书真应当多宣传,让更多的人读到它。不仅仅因为奥吉及其家人的勇气,战胜病魔,克服困难的勇气,还有周围人们的善良,最重要的是整个社会对待残疾人的态度。
我们国家在这方面绝对赶不上人家对待残疾人那么尊重,所以我们在外面很少看到残疾人。看人家怎么从小教育孩子们怎么去尊重残疾人,尊重那些与自己不同的人,不管他是相貌上的不同,还是身体上的,或别的什么不同。进而尊重那些在某个方面不如自己的`人。其实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都有弱点或不足。应该教育孩子们善良、宽容、体贴、热情地接纳他人,这也算是我们中华文明的好传统吧!还有那个善良的老校长最后说得真好,勇气,善良,友谊,人格,这些品质把我们定义为人类,有时候能推动我们成就伟大。
作为教育者,就是要发现孩子们身上的伟大之处,或者培养他们,促使他们成就伟大。
最后,译者也给大家讲述了她儿子参与在她整个翻译过程中,并从中受益的故事。真希望有更多的家长能把这本书介绍给自己的孩子,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补上这一课。
感谢作者和译者给我们带来这么好的故事,让我们享受在阅读的乐趣之中,同时还使我们感慨万千......
奇迹男孩读后感10
自信的光芒温暖了我们受伤的心;照亮了迷途者前进的方向;驱散了孤独者心中的阴云;点燃了悲惨命运新的希望——创造了一个瓜奇迹……
《奇迹男孩》这部电影主要记叙了一个名叫奥吉的男孩,因为基因遗传原因,一出生就做了27次手术,最后脸部完全畸形,但是奥吉并没有自暴自弃,通过至亲的用心陪伴与耐心引导,让他重新获得了自信——首次踏入学校,融入集体。
在我的生活中,我也有不自信的时候。老师叫我去参加比赛:作文比赛、奥数比赛、打字比赛、篮球比赛等等,我都默默弃权了,不想参加,因为我心想:还有比我更优秀的人可以为班级争光。庆幸的.是,爸爸都能及时开导我,他总会说:“儿子,如果你只看到太阳的黑点,那么你的生活将缺少温暖。同样的,如果你一味放大自己的不足,那么你将因为胆怯而停滞不前。人生总是充满挑战,人生也不是一开始什么都会。你应该更自信一些……”此时此刻,我又想起了勇敢的奥吉,他不也是最初总是低着头,不敢与人对视的吗?但他最后战胜了别人的歧视或不友好的排挤,终于赢得了校长的勋章。站在领奖台上的他多么自信!
看了这部电影,我愿意尝试改变。我愿意抬头挺胸走路,像伟岸的军人一样;我愿意大声说话,大方表达自己的看法;我愿意在倾听别人的时候,温柔地平视对方;我愿意参加各项比赛,即使我的成绩并不优异……
是啊,自信是一缕光芒,它或许一开始并不耀眼,但我们可以使它像一把火,越燃越亮,让它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
奇迹男孩读后感11
一本书,可以分为好书和坏书。一本好书可以使人终身受益,而一本坏书则相反。这个寒假,我读到了一本令我受益终生的好书—《奇迹男孩》。
《奇迹男孩》的故事讲的是:有一个名为奥吉的男孩,他每天出门都会令人倒吸一口冷汗,因为他是一个畸形儿。由于路人的反应,奥吉每天出门都戴着个头盔遮住他的脸。后来,他上了学。不过由于学校的规定,他不能佩戴头盔,这就导致了奥吉每天都要接受来自同学们的嘲笑。不过,他的同桌麦克对奥吉很善良,每天无论什么时候都与他在一起,陪他聊天。但他的'另外一个同学就不是这样了:朱利安每天都嘲笑奥吉,甚至有一次把班级集体照上的奥吉删除了!还在背面写上“野兽不属于这个班级!”。这就对奥吉影响很大了。奥吉下午回到家,便将自己锁在房间里大哭。学校春游到了,去森林公园。奥吉和几个同学在森林和三个初中生打了一架。虽然大家都遍体鳞伤,但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在故事的最后,奥吉获得了荣誉勋章,连嘲笑他的朱利安也对他刮目相看。同时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来到一个新环境不适应,改变不了别人,那就改变自己吧。作者:林卓然
奇迹男孩读后感12
“你就是我们的奇迹!”
这本书带给我的比我预想的要多得多!不知道是不是偏见,了解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因遗传而有面部异常的小男孩时,我便主观代入了一个周围人由厌恶到理解最后接受的框架。但惊喜即在于,哪怕读者知道这个男孩的“奇迹”将会依此展开,作者的情节安排以及丰富的多人物角度呈现也使这本书包含了更发人深省的情感启迪。难道只有奥吉的善良与成长是奇迹吗?爸爸的幽默、妈妈的温柔、姐姐的'善解人意促成了一家人温馨亲密的家庭关系,有句话叫“一个人接收到多少爱,便会拥有多少爱人的能力”;我想,就是这样的可爱家庭给了奥吉源源不断的爱的力量。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奥吉,哪怕遭遇很多先天的磨难,也始终会是一个散发着光芒的小太阳,给周围人带去正能量。他认清了朱利亚的虚伪与自私,也明白了杰克和莎莫尔等的真情。很高兴看到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有优缺点,有成长过程中的迷茫与顿悟,这样立体的人物一个一个出现在奥吉的生命里,让我也感动不已!每个人都应庆幸自己不是一座孤岛,我们的成长有他们见证,更荣幸的是,通过彼此帮扶着历经坎坷,我们有幸在短暂的生命里间接获取了更真实的不同体验。这是一种非常奇妙的感觉,也是结交朋友最棒的体验之一。
感谢范同学的推荐我有幸看到这样一本优秀的外国儿童作品,如果我以后有了孩子,睡前故事里一定会有一个叫奥吉的小男孩的影子。
奇迹男孩读后感13
半个月前,一家三口看了电影《奇迹男孩》,大致讲了一个男孩如何从被歧视到被认可的故事。老公和孩子安静地看完了,而我,悄悄地流了好几次眼泪,说不出来为什么,估计某些画面,某些语言,或者某些联想交织在一起发生了催泪反应。所以,上周末看到微信读书里,也有这本书时,果断地选择了这本书。
电影不是我选的,错过了开场,但一进场坐下来,就被电影深深地吸引了,不同以往,吸引我的,不是音乐、场面,而是一张像被融化的脸,一张令人震惊、甚至有些吓人的残缺的脸。拥有这样一张脸的,只是个孩子。为什么这孩子长成这样?他今后的人生怎么办?还能去上学吗?老师孩子们会怎样看他?做父母的心里该有多难过呀……电影院的气氛很奇怪,大人们好像出奇地安静,唯有些孩子发出了惊讶的声音。
当然那只是电影,对小说进行了适当地改编,。小说对人物心理描写更加丰富,通过复调写法,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更为立体丰满,特别是译者最后的解读,让我们认识作者,理解小说深意,提供了更多的维度。可以说,电影紧凑直观,小说细腻耐人寻味。下面从几个问题,谈谈我的浅显收获和理解。
我看到了什么?不同的人,估计会有不同的表述。但答案是唯一的,那就是,我所看到的,往往是我所关注的。
进入我们眼帘的,首先无疑是让我们震惊的男孩:奥吉,他有一张与众不同的脸——曾把一名三岁小孩吓哭了。尽管基因问题让他与众不同,但他认为自己是个普通的孩子,想做个普通的孩子。看得出来,除了那张“融化”的脸,他的内心是健全的,这得益于他生长的家庭。
再看他的家庭,作者不过多提及扶养孩子的艰辛,相反,给我们呈现了一家人对奥吉满满地爱和呵护。之前奥吉每次出门,都会戴宇航员头盔,但在他接受自己后,头盔就不见了,因为头盔不见这事,这对父子有过一次谈话,面对儿子的抱怨,他的爸爸说过这样一段话:“你那时总戴着那顶头盔,真正的问题是:我看不见你的脸,奥吉!我知道你不喜欢我这么说,但你要明白……我爱它。我爱你这张脸,毫不保留而且非常强烈,可你总是用那顶头盔盖住你的脸,这让我很伤心。”父亲在尊重孩子基础上,很真诚且充满爱意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希望。像这样的对话,在奥吉家里还有很多很多。不管遇到什么不快,他的家人,总能给予关爱和耐心。同样,奥吉好友杰克家,也有几分相似。不同的家庭,培育不同的孩子,朱利安那自私的母亲就是个反例。
但来自不同家庭的孩子,在同一个学校,同一个班级,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孩子们之间建立了友谊。这些孩子的变化,离不开学校教育的影响。在布朗先生的课堂上,我们看到了“别人”是怎么教学的,老师抛出一个词,孩子们自由发挥,在思想碰撞中擦出智慧火花,通过老师总结点拨,给学生留下更多思考空间。这样的教学,若是换成我们,也喜欢上课。老师的'教学理念,源于学校的办学宗旨。这一点,在图什曼先生五六年级毕业典礼演讲中进行了很好阐述:
“当你们回顾过去一年时,我希望大家能看到你们现在就是哪里,你们曾经又在哪里……测量你们长大多少的最好方法,不是你们长高了多少厘米,或者你们能绕跑道跑多少圈,抑或是你们的平均成绩——毫无疑问,这些都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在这一年里,你们用你们的时间做了什么,你们选择怎么度过,而你们又感动了谁。这些,才是我用来衡量你们是否成功的最好标准。”
可以看出,生理上的成长,耐力的提高,成绩的取得,只是衡量成功与否的一个标准,而不是唯一标准。他们更看重的是孩子们做了什么,过得怎样,做了哪些令人感动的事,简言之,就是孩子们的行为、心态和对在外的影响。
不同的出发点,决定了他们对待学生的方式。在图什曼先生与朱利安母亲的信件交流中,就可以发现,他坚定地认为奥吉是个普通的孩子,没搞特殊化。他们对待孩子,不以外貌歧视、不以家境区分、不以行为断论。入学前,召集新生欢迎委员会,一方面是为了让奥吉更快适应学校环境,另一方面是为了交给“老生”一两件关于同情、友谊和忠诚的事情。对于杰克打架的事,图什曼先生肯定打人是不对的行为,但他相信杰克是个好孩子,对他改过有信心,所以没有开除,允许他返校。这也很好解释了学校采取这些做法背后的出发点,正如图什曼先生对于成功的理解,他是那样教导学生,更是那样自己积极践行去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同的关注点,决定了我们的所见,在伴随奥吉成长中,不停地对照反思。
当然,小说毕竟有别于现实。一方面现实中,有很多残疾人,但很多人,不但有残缺,往往在智力上也存在一定差距。像奥吉这样的,是作者笔下的理想化假设。即便如此,奥吉的融入学校之旅也遇到了诸多不顺。所以,回归现实,在我们所生存的大环境中,这些人的处境更是可想而知。另一方面,若把身心灵对换来看,很多看似身体健全的人,心灵或未必像奥吉这样健全。那译者的话来说,就是:人人都可能成为奥吉。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所以,书中不止一次的提到了两个字“善良!”
“如果没有一个善良的大环境,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变成弱者,都可能遭到歧视和不公平待遇。”奥吉是幸运的,他生长在了一个善良的大环境中,同样,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我们读到了这个故事,知道要做好自己。从今天起,当面对正确与善良时,选择善良。关注自己的行为,因为我们的所作所为远比我们说过的话或我们长什么样子更为重要。向着阳光,过好每一天,每个人都至少获得一次全场起立鼓掌的机会,奇迹是可以创造的。
奇迹男孩读后感14
昨天,我怀着不屑的心情去奥莱看电影,听着名字我以为是一部很很无趣的电影,当看完之后,反而使我的心情非常复杂,影片中这个叫奥吉的小男孩,使我重新认识了友谊、善良、勇气……
奥吉是一个和我们不同的男孩,他天生畸形,做了21次手术,才使他和我们一样的呼吸,但是他的面部仍然让人避而远之!同时他的成长也让他收获了很多……
奥吉,因为脸部的原因需要带着头盔才让他有勇气出门,他认为从小只有爸爸妈妈姐姐喜欢他,其他人都会嘲笑讽刺,看到生人会躲起来,唯一的朋友是一个叫黛西的小狗相依为命。
10岁那年父母鼓励下奥吉上学了,他带着头盔的原因大家对他很好奇,甚至排斥他,在一次科学考试中,他认识了第一个朋友,杰克,他非常高兴,并介绍给自己的家人认识,性格变得也开朗了,但是没有多久,学校组织的万圣节中,无意间听到自己的好朋友,讲自己的.坏话,他很伤心,认为她们很虚伪,,在一次手工活动又认识了新的朋友,毕竟风雨后就有一片彩虹!奥吉也从中也客服了胆小,让这个受伤的孩子得到心灵的安慰。
在一次野餐中因为几个孩子嘲笑奥迪,奥迪和几个人打了起来,被躲在暗处的杰克看见,出手相助,是他们重归于好,慢慢的大家不在嘲笑这位带着头盔的男孩!同时自己也找到了自信!不再带头盔!
看完电影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总是闪烁这个男孩的身影,在那个影片情节中穿梭,在那个辉煌的大堂中,他走出了阴影,走出了黑暗,走出了陌生……迎接了勇气,欢乐……真心希望奥吉能收获更多的友情。
毫无疑问,奥吉是勇敢面对苦难的小英雄,但从弱势到强大的过程永远不是个人秀,能够真正融入社会更多源自亲情的关爱、友情的支撑和社会的容纳,而这恰恰是实现机会平等的根本之所在。
对奥吉而言,这是你的奇迹;对奥吉身边的人而言,这更是你们的奇迹。
奇迹男孩读后感15
这书是临时摆入书架,却又是最快的摆到了第一阅读位置的。因为薄荷阅读的下一期有这书的原著,虽然词汇测试通过了,但我想还是先看一遍中文的做个预防吧,没想到意外收获了这样一本好书。昨晚看完的书,到现在我仍然时时想起。了不起的作者!非常棒的翻译!
这书写了一个畸形儿的故事,不是他的一生,仅仅是十岁那年以及过往的事,但可能对他的人生,甚至是周边的人的人生,都产生了不同凡响的影响。
别说一个畸形儿,哪怕是部分残障的孩子,对于一个家庭来说,都是一种说不出的痛苦和压力,何况还要让孩子学着去融入社会,并被社会所接受。这书里,用孩子及他身边相关的人的角度,以第一人称,写着每个人所经历的各种大事小事,但却反应了现实社会里所有的情感:无条件的`爱、坚强、勇敢、聪明、幽默、不放弃、包容、善良等几乎所有的美好品德;但同时也把家庭缺陷、欺凌弱小、歧视、欺骗、背叛等负面的因素展现在一群孩子的身边。
虽然翻译者指出了,这个虚构的畸形儿是个理想形象,但这不影响我们去理解去认知现实社会中的各种人和各种情绪,以及对于这些情绪出现时,所该持有什么样的态度。
这是一本大人和小孩都适合看的书!尤其是父母和青少年!
【奇迹男孩读后感】相关文章:
奇迹男孩读后感07-02
奇迹男孩观后感06-20
奇迹男孩观后感07-29
《奇迹男孩》观后感07-20
《奇迹男孩》观后感04-28
奇迹男孩电影观后感05-24
奇迹男孩观后感(15篇)12-14
奇迹男孩观后感15篇11-03
《奇迹男孩》观后感(15篇)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