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书籍读后感-读后感

时间:2024-07-07 08:17:4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关于大学生心理书籍读后感-读后感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你有什么领悟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大学生心理书籍读后感-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大学生心理书籍读后感-读后感

  近来看了一本心理学的书,最有感触的一句话就是:把“要我做”变成“我要做”。

  “被动接受工作安排”意味着一个人在工作时缺乏主动性,只是按照生活所迫或别人的催促来完成自己的任务。当一个人缺乏对生活的热情和主动性时,他会变得消极 passiveness,对生活和工作缺乏目标,看不到未来,无法满足物质和精神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被懒惰的本性所驱使,总是说“要我做”而不愿主动去做。如果一个组织中每个成员都处于这种状态,开展任何工作都会变得困难,个人和集体的发展也会受到严重限制。那么,如何才能将“要我做”转化为“我要做”呢?《心理学》这本书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温和有效的解决方法。

  心理学对于人的激励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主要包括如何激发个人的积极性。首先,我们需要确立正确的目标。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应该有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否则就会陷入平庸的境地。成功可以简单地说成是目标加上进取心。有些人安于现状,只想坚守现有的状态,时间久了就会变得消极,失去积极的动力。而人生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因此我们必须设定向前看的目标,不断追求更好,时刻努力超越现在的自己,才能不断进步,才能更接近成功。

  心里学家马斯洛指出,人类的基本需要可以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自我实现的需要建立在其他需要的前提之下,在工作能够体现自我价值,变成了一种兴趣的时候,人就会以工作为乐,而不是以工作为负担,一旦工作变成了一种兴趣,就会变被动为主动,“要我做”也就顺其自然成了“我要做”。

  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让自己时时拥有快乐的感觉,凡事不斤斤计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学会感激,只要健康和活着,就是上天最大的恩赐,就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自己应有的一切。

  在现实生活和职场中,当一个人满足了基本需求后,就需要为自己设定目标,并思考和理解自己生活和工作的意义以及如何体现。同时,我们也必须找到让自己心情愉快和轻松的方法,以及如何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挑战和困难。在反思的过程中,我们会逐渐将“要我做”转化为“我想要做”。

【大学生心理书籍读后感-读后感】相关文章:

职场书籍读后感06-12

科技书籍的读后感04-24

教育书籍读后感04-29

爱国书籍的读后感03-07

教育教学书籍读后感06-21

有关书籍读后感06-21

管理类书籍读后感05-22

书籍的读书心得12-04

书籍读书心得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