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真学而教》读后感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为真学而教》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为真学而教》读后感 篇1
《为真学而教》建议十二题为“引导倾听,凝聚静学的内力”,这部分内容主要讲述倾听教育,阅读过程中我对这部分内容感受深刻,因为对于小学阶段来说,学生的倾听实在太重要了,倾听习惯培养得好,班级学生学习效率就佳,如若班级学生倾听习惯不好,长此以往,贻害无穷。
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中说: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在培养学生倾听习惯的教学旅程中,我也曾经遇到过许多挫折,走过许多弯路。还记得初入教师职业的时候,面对一群刚上一年级的小学生,上课成为了一件令我感到不愉快甚至有点焦头烂额的事情。我每天很用心备课,想要把每一个知识点做到烂熟于心,想要把知识“讲授”给学生,然而上课认真听的小朋友寥寥无几,更多的学生是上课在自己干自己的事情。那时我也尝试在课堂上整顿纪律,吸引学生注意力,但令人沮丧的是,这样操作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好,很多我自以为讲得很精彩的知识点,部分学生根本就没有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完全没有“内化”。如此一来,教师更想要抓住其他时间对学生进行知识巩固,随之学生更多时间在上这个科目的课,老师批阅的作业更多了,学生上课没认真倾听,作业效果必然不好,老师看到学生进展缓慢,工作热情受到极大打击,便更想抓住一切机会把学生教好。这样的恶性循环,学生很辛苦,老师也很辛苦,结果却是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究其原因,症结就在于学生的.倾听效果不好。学生如若上课听得认真,老师传授的知识才能真正转化为学生学到的知识。
明白这个道理以后,我调整了自己的教学策略,上课过程中学生不听不讲,倾听效果不好时少讲,课堂中抓住重点精讲,每一节课均注重反馈学生的倾听习惯,用加分、发礼品等方式鼓励学生认真倾听,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倾听积极性。坚持一段时间以后,班级学生的整体倾听习惯有了很大改观,学生的学习效率得以提升,学生学得轻松了,老师教得也更轻松了,班级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有了很大提升。
学生上课倾听不佳的情况,任何学段中都有此类情况发生,但毋庸置疑的是,一旦学生倾听不佳,学习效果必然低下。但是如何使学生集中精力听好每一节课,这真是值得长期研究的课题,其实学生的“倾听”表现出的不仅是学生学习习惯好坏,还与教师的授课有着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如若班级学生的倾听习惯整体优秀,教师的教学水平也不见得会差到哪里去。
教师听而后才有学生听,学生听而后才有学生学。要做到“为真学而教”,学生的倾听是需要老师大力重视的重要方面。
《为真学而教》读后感 篇2
作为一名教师,读冯卫东院长的这本《为“真学”而教》,真是内心惭愧很多也思考很多。教育是美的,而“美是难的”,难就难在学生是否“真学”,而老师又是否“真教”。这两者是否真正的存在和谐的发生。
首先,要明白何为真学,真学即让学习真正的发生,真学要有真学的理念,一真学,从儿童立场出发;真学要明白儿童是学习的主体,那就要求我们从儿童的本身的角度去看待学习,思考学习,不能以我去想儿童,而是回归“童我”,以已“度”人。真正的站到儿童的那方思考学习本身。
二真学,在质量与效率的和谐共生中发生;在当下的教育现实中,很多教师不得不面对课堂质量和课堂效率的问题。教育不仅仅在于灌输给孩子知识,唯恐知识量的不足,这样的后果必然导致教育质量的短缺,在教育效率和教育质量两者之间,应以质量为先,以质量为重。重视教育质量才是真正的实效教育,重视教育质量也必然派生出真正的教育效率。
三是真学,依据一定标准和学生“获得”来衡量。如何真正促进学生有效的.,优质的学习,如何去衡量我们的课堂和教学有没有真正的发生,教师教学所遵循的一定标准和学生的“获得”会给我们参照和考量。教师教学的衡量标准就是最主要的三标即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和课堂评价标准。而学生的“获得”则指学生的增值,这个增值不仅仅指知识,还包括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方面面,学生的学习动力的增长,学习到的方法,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学习的意义收获。这些都会告诉我们是否是真学和真教。
我们需要真学的理念,真正好的理念会转化成教育的动力,提升教育行为,但好的理念更需要我们以实际行动展示和表现出来,化思想为行动力!
其次,真正的认识真学,就必须了解“假学”,追问假学情形,问为什么,寻找根源,打假归真。
最后为真正的教学而行动,践行有效的“改课”举措。
教师课堂上应激发情意,充满让学生想学的能量;要在学习过程中培植自觉,在学会中会学;理解倾听和倾听教育;发生经历,展开“让学”路程即把学习过程交给学生,让他们更多的经历知识发生的过程;改造问题,使学习深入,高质量,富含思维内涵的提问才是对学生素养的智化;用好错误,鼓励再学的信心,鼓励学生认真的犯错,犯值得犯的错;注重玩与动,努力驱动学生玩动,走向乐学胜境。
【《为真学而教》读后感】相关文章:
《教海漫记》读后感09-02
初中教的教学计划01-31
学弈读后感04-30
《学弈》读后感05-02
冀教版美术的教学反思06-28
早教面试自我介绍04-22
网教毕业自我鉴定05-08
我真了不起记叙文01-02
小手真干净小班健康教案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