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观音》经典读后感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玉观音》经典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玉观音》经典读后感1
如果有一天,你忘记了自己最初的信仰,在这繁华的尘世间迷失了自己,请拿起这本书,陪伴他一起等待深夜想起的敲门声,坚守那一份跨越末日的爱情看一段用最真的感情……这是书中成就的经典,用泪和痛书写的浪漫。当一切苦难过去,当跨过沧海桑田,依旧有人在原地等待,等待那一份矢志不渝的爱情。或许前路未知,或无道路曲折,但至此戛然而止的结尾给了读者无尽的思索。未来本不可知,可当有了一份感情作为前进的动力,还有什么不可以的坚持呢?
读了玉观音,就如看了一场人生百态的缩写。当年的纨绔子弟杨瑞桀骜不驯,视感情如云烟,游戏人间,谁也不在乎,谁也走不进他的内心。只是一次的.找刺激,让他一见钟情了一个单纯的女孩。从此一段感情改变了他们彼此的生活轨迹。一路相随,一路艰辛。走到最后,他们皆成为了世间飘零之人。相互偎依,相濡以沫。即便当年的他有钱有权,即便当初的她家庭和谐,共享天伦。而如今他们依旧逃不出当年的错误。一次的犯错,让她最后被逼背进离乡,从此山高水长独自一人。陪伴他的只有母亲为她求的一个玉观音。玉观音是亲人的思念与祝福。玉观音也是她慈悲心肠的代表。她是一个警察,那个偏远小镇是她战斗的地方,那儿是她的梦想,是她的希望。她想回去,却再回不去。飘零的日子她依旧笑颜如花,坚强面对。放荡的日子,他为了爱情放弃了财富放弃了事业。当爱上了,从此他洗心革面,愿意为她改变接受一切。
因为爱着她的爱,因为梦着她的梦。所以悲伤着她的悲伤,幸福着她的幸福。杨瑞在困难后成长成熟。愿意从此为爱等待,愿意为了她的理想等候,直到某天夜深人归,与她牵手从此相守走一生。
《玉观音》经典读后感2
在我所看过的古代短篇白话小说中,我觉得《碾玉观音》是写得最好的一篇。
文中塑造的璩秀秀是一个比西蒙·波伏瓦更早倡导女权主义的弱女子,她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家境又贫困,所以只得卖身到咸安郡王的府上为奴,但她能够在那个强权与男性至上的社会里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爱情,万死不辞,细细读来,实在可歌可泣!
我觉得其可圈点之处在于:
一、璩秀秀没有被塑造为一个逆来顺受的贤良女子,而是被塑造成一个郝思嘉型的泼辣女子,敢作敢为,不择手段,百折不挠,死也不肯悔改,从现代人的观点来看,这应是其最可爱的地方。
峻、崔宁没有被描绘为一个对爱情忠贞不渝的大丈夫,他只不过表表现为一个自私、懦弱的小人物,这样使得故事情节更显得真实。
三、民族英雄韩世忠(即咸安郡王)并没有被老套地描写成正面人物,而被写成一个残暴的`心胸狭窄的老色狼,比较成功地反映了伟人的陰暗的一面。
四、文字描写高度凝练,如描写郭立带人去抓捕璩秀秀时用两句诗来描绘那场景:
数只皂雕追紫燕,一群猛虎啖羊羔。
(一只皂雕那紫燕已自恐惧不堪,一只猛虎那可怜的小羊羔已经血肉横飞,况数只皂雕、一群猛虎乎?直令人沧然而涕下也!)
五、璩秀秀所追求的并非什么青年才俊之类的人,她与崔宁的爱情要不是因为韩世忠插手应该看来是平淡无奇的,也是合情合理的,只不过是那千千万万市井小民中靠双手勤劳生活着的一对夫妻。小说的攫住人心之处就在于以精炼的文字叙述了一个表面上看似平淡如水而跌宕起伏的故事,在当时甚至在今天都体现了反抗强权、追求高度民主自由的思想。在当时其所表现的主题思想应是非常前卫和深刻的。
【《玉观音》经典读后感】相关文章:
《穷人》读后感07-04
《战马》读后感07-04
书籍读后感07-07
《边城》读后感07-07
《青鸟》读后感07-08
经典名著读后感07-08
青鸟读后感07-10
童年读后感06-27
《活着》读后感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