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后感

时间:2024-12-12 01:55:0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论语》读后感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论语》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论语》读后感

《论语》读后感1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述而第七

  《论语》是从生活中来的,也应该回到生活中去。也就是要在生活中去理解它和实践它。否则,《论语》对我们来说仅仅是一些古奥的`文字而已。

  像董子竹先生那样,钻研《论语》多年,然后带着火药味地和别人争论仁义君子。我是不太赞同的。

《论语》读后感2

  孔子主张仁爱。

  “爱人”就是对一切人的尊重和爱敬之情,把人当作是具有平等人格的人而对待,即”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颜渊》),“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子路》)。

  “仁”字在上古时代已出现,意为二人以上的`人与人之间亲密友善的关系。,孔子继承了仁的基本内涵并作了重要发展,明确指出仁的基本精神是爱。“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论语》读后感3

  孔子主张勤俭而爱人。勤俭爱人体现出孔子思想具有人民性的一面,孔子主张轻徭薄税,弟子冉求帮助季氏聚敛财富,他愤然宣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孔子一向崇尚节俭,即使“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也“乐在其中矣”(《论语·述而》)。他主张治理国家“导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孔子的这些思想,为后世所继承,在中国封建社会为保证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论语》读后感】相关文章:

《论语》教案11-12

论语读后感01-09

《论语》读后感09-14

《论语》读后感10-11

《论语》教学反思09-28

《论语》 教学设计07-08

《论语》教学设计10-27

(优秀)《论语》读后感10-22

(热门)《论语》读后感08-16

论语读后感范文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