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初二春节作文集合9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二春节作文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二春节作文 篇1
今天是大年初五,虽细雨蒙蒙,可依然阻挡不了我去镇上看期待了一年的龙灯开光大典的心情。嘿嘿,这河上镇的龙灯可是有历史的哦。
我在看龙灯之前,特地去了解了一下龙灯的由来。这龙灯也即板龙,始于南宋年间,板龙问世后,年年春节都会舞起来,这也成了河上百姓的一项重大节庆活动,也是目前萧山延续时间最长的一项民俗活动。在20xx年还入选了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这真是河上人民的光荣与骄傲呢。听老人们讲,板龙的制作工艺可是有很多讲究的,从竹编、剪纸、布贴到绘画,采用了多种民间美术工艺手法。板龙基本内容包括开光典礼、出灯、闹元宵、化灯四大部分。而今天我要看的就是开光大典和板龙出灯游老街。
烟雨古镇遇见千年板龙,我内心满心期待,脚步越走越快,还没到目的地,就听见不远处传来一阵阵锣鼓声,“咚-咚-呛、咚-咚-呛……”呀,开光大典开始了,我飞也似地跑去,此时广场上已经是人山人海了,只听鞭炮声、锣鼓声、祈福声、人潮涌动声……好一番热闹的景象!咦,人实在太多了,我挤呀挤呀,总算挤进去了,一个站姿整齐的腰鼓方阵映入眼帘,阿姨们穿着喜庆的衣裳,两手拿着长长的鼓棒,腰间跨着红彤彤的腰鼓,个个精神抖擞地有节奏地敲打着锣鼓,给龙灯庙会增添了别样的风景。村民们纷纷拿着香在祈福。
随着一阵阵锣鼓声,板龙要开始游老街了。我又来到老街街边上,等待着板龙到来。“咚咚呛,咚咚呛……“熟悉的声音,板龙要来啦,我欣喜万分,“龙来啦!”人群中有人喊了起来。远处走来了浩浩荡荡的板龙队伍。只见那龙头栩栩如生,龙头上镶嵌着五彩缤纷、绚丽夺目的一颗颗珠宝,乌溜溜的.眼睛炯炯有神,两颗獠牙更是显示着它的威风凛凛,龙身弯弯曲曲的,它的鳞片漂亮极了,一片片闪闪发光,金灿灿的,犹如一只只翩翩起舞的金色蝴蝶,缓缓地落在了长龙的身上,夹在龙身中间的还有十二生肖,个个都是活灵活现,好不容易看到了龙尾,板龙的尾巴翘得老高了,好像在炫耀自己的尾巴有多么地富贵华丽,看得我直入迷。
“咚咚呛,咚咚呛……“板龙在沥沥细雨中,在古镇的老街里渐行渐远。龙灯,寓意着来年风调雨顺,吉祥安康,它给了我浓浓的年味,也给春节增添了无穷的节日气氛,
初二春节作文 篇2
八骏嘶风传捷报,五羊跳跃展新图。
花红桃艳,金桔满盘,喜气洋洋华夏儿女策马赴羊年,春节年年过,今年过节又不一般。俗话说“俗随时变”,春节习俗传承、演变到今天,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了许多变化,回望过去,每个时代都各有风格:
50年代的年夜饭:几斤肉快活吃几天。
60年代的潇洒:在广阔天地里过年。
70年代的年货:新奇玩艺造出来。
80年代的娱乐:看春节联欢晚会。
90年代的拜年话:身体健康排第一。
现代社会花样更多,过几年一个样,呼机拜年,电话祝福,短信传情,餐馆年夜饭,旅游过大年。但这毕竟是少数时尚弄潮儿的好戏,大众的呼声是,年越过越淡了。可不是,这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第一是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使得某些十分重要的春节民俗面临危机。庆丰收,祭祖和驱鬼,这是春节的灵魂。如今的人们,特别是城市的新生代们,不仅摆脱了农耕,而且也远离了宗法家族,春节庆丰收祭祖的意义消失了,人们现在相信科技,也不怕鬼敬神了,驱鬼也取消了。守岁,它是年节的核心。如果说,连它也省略的话,那肯定会影响到年节的地位,会减弱民众的节日心理,使人们觉得节日跟常日没有多大的区别,就会影响到节日的传承。它本来的意义是为了祈求长命百岁,现在人们已经失去了这样的信仰,就不太愿意熬夜了,但是我们把"守岁"当作一年中的不眠夜,大家在一起聊天、说话、娱乐、总结过去、畅想未来,这没有什么不好。
第二,20世纪以来中国的主流文化一直盛行激进主义。他们把现代化与传统对立起来,把科学与信仰对立起来,反传统、反宗教信仰;结果春节民俗中许多传统内容、信仰内容被破坏。例如,把公历第一天称为"新年",而把传统的历法新年改称春节,淡化了、模糊了春节的"新年"含义。以致于有人想取消春节,用阳历年取代春节。
第三,国外节日文化的引入对我国传统年节产生了冲击。物质享受为主的春节气氛淡化的一面,是以精神享受为主的西方节日的兴盛,现代生活的个性化与多元化,也需要多样化的节日。不同层位的人们大可从那些节日中获得情趣。越是多元化,本土固有的文化应该是最具有魅力的,一个民族的永久性,首先在于它文化的本土性。本土性越强化、越固有化,他的主导地位才能更突现出来。
第四,如今,平时工作日的缩短,休息、娱乐时间的增多,使得过年便不再是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休息、娱乐时间。城镇人民温饱基本解决,也不再等着过年吃大餐,穿新衣,走亲戚,而是精神压力寻求解放,想着可以哪里去玩,玩什么,怎么玩?
时代不断赋予春节新的内容,时代也不断给予它新的挑战,不同的时代虽然内容上不断增新,但基本的形式和主题却始终保持不变,“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国泰民安”,正是春节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民族凝聚力的思想表现。无论怎么变,它祝福吉祥如意的深层含义没有改变。春节家庭团聚的习俗至今相传,人们再苦再累,春节那几天一定要好好过,这是个人生理调整的需要,也是心理调整与社会关系调整的需要。无论是旅游过年、上网过年、还是晚会过年,人们寻求的还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人们在同一的时间以大致近似的方式作大体一致的选择,是个人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要与民族的需要。
一种民俗的传承是需要民俗心理和社会生活环境的。当社会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民俗心理必然发生变化。然而这种心理变化并不似社会变迁那样快,需要与新的.生活方式进行长时间的整合。春节作为一个民俗,在社会的发展逐步摆脱农业主导而向更高的层次迈进的时候,去与留就是纯自然选择,而不能人为干预,其保留的也将是最有生命力的。
每个时代都为春节增添新的魅力,涂抹上新的色彩,我们身处于一个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伟大时代,自然应该为春节这个古老的节日增光添彩,因为民俗应该是民众在生活中自发形成和传承的,来体现民众的文化诉求。我们只有在保持传统与接受现代生活方式方面找到一个契合点,我们才可能建构出一个新的民族文化体系,也就是在与时俱进的过程中,传承我们的春节文化,强化它的本土性,再向世界进军,让它成为世界人民同乐的佳节!
初二春节作文 篇3
中国最热闹的就是春节。不过,因为各个地方又有各自的风俗,因此即使是同一个节日——春节,许多地方过得也是不一样的,比如:南方有的地年吃汤圆,而我们北方人却必不可少饺子。
吃饺子,这已经是习以为常的事了。但我还是最期盼除夕晚上十二点吃的那顿饺子,要知道,这些饺子里有一些可是意义非凡的,它们叫——吉祥饺子。
奶奶从下午就开始忙活,切好了菜,和好了面,一切准备就绪就要开始包了。奶奶拿出早已洗好的'硬币和甜枣,要先包这种带好彩头的吉祥饺子!妈妈告诉我,饺子里放甜枣和硬币是有寓意的。放甜枣表示来年甜甜蜜蜜,而放硬币就表示交好运、来年财运不断的象征。
大人忙着包饺子,我也不闲着,紧紧地盯着他们包的每一个饺子,看看包上硬币和红枣的饺子与其它的饺子有什么不同,这样,等吃饺子的时候,我就能多吃几个“有彩头”的吉祥饺子了!可是我看了半天,饺子都包完了,也没有发现它们和别的饺子有什么外形上的分别。唉,只能晚上靠运气了,我心里想着。
终于熬到了晚上,饺子一碗一碗被端上了饭桌。大家都抢先夹起碗中的饺子,我们几乎同一时间咬下了第一口饺子,但是结果并不怎么好。大家都没有吃到,我也是迫不及待地夹起一个饺子,闭着眼咬下去,心中的期待已经洋溢出来了。“嚓”一个清脆的响声,我的心中一阵狂喜,哈哈!我吃到了!我睁开眼睛将硬币吐出来,呀!好晃眼的硬币啊!大家都笑了起来,奶奶的眼睛都笑成了一条缝,一边笑一边拍着手说:“好啊,是个好兆头。”
我们的春节就是这么热闹。过年时不仅会包饺子,还会作各种各样的面食,它都有各种各样的寓意。总之,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是这样喜气洋洋!
初二春节作文 篇4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各地、各民族春节习俗各有不同。今年我家的春节可是别有一番风味哦!
“逢年过节胖数斤”
对我而言,春节就是美食节。因为家里过年的美食真的很多。腊肉、腊鱼、腊鸡、腊肠、油炸肉丸子、藕夹、蛋饺……数不胜数,美不胜收。大年三十的团年饭必定有饺子,三代五口人,一人一碗,五碗饺子中有一个饺子里面是有硬币的,据说吃到硬币的人来年会有好运气,哈!我已经连续好几年吃到硬币啦。
正月初一要吃全家福,全家福是我最喜欢的汤,汤里有肉丸、鱼丸、黑木耳、火腿肠、马蹄、鹌鹑蛋,还有营养丰富的鸡蛋糕,想想都口水直流;正月十五是元宵节,自然是要吃汤圆的。奶奶手巧,会做各种馅的汤圆:有芝麻馅、豆沙馅、水果馅、红糖馅……先将水烧开,再把这些白白胖胖的汤圆放入锅中,盖上锅盖,煮上十几分钟后,揭开锅盖,糯香四溢,看着一个个白花花的小胖子在水中前滚翻、后空翻,我就忍不住啦!“奶奶!奶奶!汤圆煮好啦!”,奶奶一边吆喝道“吃饭啰!”一边把汤圆分盛在碗里。软软的汤圆入口即化,馅从薄薄的糯米皮中流出来,又香又甜,那个好吃啊!没法说。
全家动员写春联
写春联是我家春节的特别节目。现在住楼房的很多人家已经不贴春联了,即使贴,也是去街上买一些现成的,但我们家不一样!我们家是教师之家,书香门第哦!我们家的春联都是自己写的'。就拿今年春节来说,腊月三十,爷爷拿出他的文房四宝,开始构思春联,过了几分钟爷爷就喊:“晓雨,过来一下,看看我写的这个上联怎么样?”我看了看,说道:“嗯,还不错,挺好。”“不行,不行,还是感觉不行。”他连连摇头说。
看爷爷陷入困境,我无奈悄悄走开,心想:你感觉不行,还叫我做什么嘛?但是一会儿这个场面又要重复。
“‘山山水水处处画家家户户年年丰’怎么样?”爸爸深思熟虑后问我和爷爷,我觉得还挺好的,爷爷却说“不行,不行!‘山山水水处处画家家户户年年丰’太淡雅啦,过年要浓郁喜庆的年味儿啊!”就这样,这副春联没能登上“春晚”。爷爷又说:“今年是羊年,还是想一点和羊有关的春联吧。”我想了想,说:“爷爷,你觉得‘马有知途德羊存跪乳恩’怎么样?”爷爷笑了笑:“你比去年进步了不少,可是‘知’和‘跪’不怎么好,这个对联虽然有羊,但是和春节无关,不过值得表扬!赏红包一个!”唉,我的春联也没能登上“春晚”。
过了一会,爷爷高兴地对我们说:“我想出来了!‘宝马奔腾迎福至灵羊起舞报春来’。”我说:“‘奔腾’不好!奔腾只是奔跑,我建议改成‘飞腾’,飞比奔更快。”“好!”爷爷大呼一声,吓我一跳!我自然洋洋得意起来,我又说:“爷爷,还没有横批啊!我来想一条吧,‘春意盎然’怎么样?”我又想展示一下自己,可是爸爸发话了:“不行,不行。太普通了。我来想一个‘吉羊接力’如何?那年过了,马飞腾而走,吉羊来接力了。”爷爷大喜曰:“好呀!好呀!宝马腾飞而去迎来了福,福至、福到,好!灵羊起舞报春来!报春,春节到了!春天来了,来和至对应。好!好!就是这副。”
于是,爷爷在桌上展开裁好的红纸,拿起毛笔,饱颤墨汁一挥而就写下了这副对联。爷爷写的字很漂亮,等墨汁干后,我们就拿出去贴在了门口,然后关上门一家人欢聚一起吃团年饭。听见门外有叽叽喳喳声开门一看,门外竟有好几人围在我们家门口看春联呢!有夸对仗工整的,有夸书写漂亮的,爷爷站在旁边面泛红光,高兴的合不拢嘴。
年年岁岁,岁岁年年。我家的春节值得回味,明年的春节值得期待。
初二春节作文 篇5
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春联,贴在自家门的两旁,增添喜庆的气氛。关于与贴春联,还有一个传说呢!
有一个鬼域,鬼魂都居住在那里,那些鬼魂只有在夜间才能到人居住的地方。鬼域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神鸡,每当清晨神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须赶回鬼城。鬼域的大门在桃树的东北方,门边站着两个神仙,名叫神荼、郁垒。如果有鬼魂在夜间干了什么坏事,神荼、郁垒就会立即把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捆绑起来,送去喂神虎。因此天底下的鬼都害怕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神荼、郁垒的模样挂在自家的门上,以避邪防灾,这就是桃符,也就是门神。后来,人们干脆在桃符上刻上神荼和郁垒的`名字,认为这一样能镇邪驱灾。
到了宋朝了呢,人们便在桃符上刻上富有辟邪、祈福、求运寓意的诗词,挂在门上,一来,还可以辟邪去灾。二来,能表达自己的美好心愿。这样就形成了最初的春联。后来,人们又将桃木换成了表示喜庆吉祥的大红纸,在红纸上写春联,在除夕夜贴到门窗两旁。
年年我们家都贴春联,今年春联的上联是:虎去雄风在。下联是:兔来喜气浓。横批:越过越好。门心是一个兔子形状的福字,可爱又喜庆。年三十儿,我帮着母亲一起贴春联。我一手拿着剪刀,一手拿着胶带纸。我们很快分好了上下联,正要往上贴的时候,我和母亲却发生了矛盾。母亲说上联应该贴左边,我说上联应该贴右边,我们各执己见,互不相让。于是我提议找“专家”去电脑上查。用百度搜索以后,发现电脑上什么说法都有,让我哭笑不得,有的说左为上,上联应该贴左边;有的说右为上,上联应该贴右边;还有的和稀泥说:现在是个个性化的社会,左右都无所谓,过去是从右到左书写,现在是从左到右书写……不一而足。看完之后,不但没有清楚反而更糊涂了,真是一头雾水!过大年了,为了让母亲高兴,我们还是把上联贴在了左边。
春联贴好了,我退后了几步欣赏着比平常漂亮了许多的家门,红纸金字闪闪发光。愿我们的生活像横批写的一样,日子“越过越好”!
初二春节作文 篇6
瑞犬换酉鸡,又是一年新春。每到这大年夜,铭记于心的春节滋味永远是最那具乡土气的红薯干。
老家的红薯干有两种做法,一种蒸熟晒干,香糯绵甜;一种切片油炸,脆爽可口。
那时的乡下老屋,冬日的阳光总是从厨房那小小的窗洞中挤进来,年迈的奶奶在温暖的光照下缓缓从石缸里舀水,细细洗净红薯上的泥块。土灶里的柴火烧得正旺,大铁锅里的水“咕嘟嘟”地开始冒泡,奶奶将洗好的一些红薯放进热气上涌的木甑子里,又往灶里加几块柴,转身将剩下的红薯切成均匀的薄片备用。然后,她就会拉着我的手坐到灶边的草凳上,教我说彝语——
“阿囡,你和你爸妈在那么远的地方,可不能忘了我们的彝家话啊……”
我点头答应着,满心期待的却是那香甜的红薯干。那时父母在外县的单位工作,春节请了探亲假就带上我一路换乘,奔波回到老家乡下,望着那蜿蜒的石板路、烟熏火燎的老屋、体型吓人的水牛和狂吠不止的土狗,加上没路灯、没电视、没个像样的厕所……一切的不习惯都令我抓狂。这时,最能安慰我的就是那份香甜的红薯干,那份我在城里永远吃不到的红薯干。
伴随着锅底水烧干发出的“嗤嗤”声,红薯熟透的香甜味渐渐弥漫开来,揭开木甑盖子,甜蜜的水雾氤氲在我和奶奶四周。取出蒸熟的红薯,奶奶用沾过水的菜刀将熟红薯切成长条,偶尔递过一条黄澄澄的红薯心给我解馋。切好的红薯条整齐地摆放在竹篾簸箕中,再放到屋外的柴堆上,在冬日的暖阳下通风晾晒三、四天,脱了水分变干就能吃。如果天公作美,阳光够好,晾晒的时间够长,红薯干上还会形成一层淡淡的.白霜,口感就会变的更甜更香。
晾晒好蒸熟的红薯干,奶奶带我回屋做油炸红薯干。她从灶旁拿出一个小塑料桶——那是我爸妈带回去的菜籽油,那时候菜籽油金贵,据说小小一瓶香油是要省着吃半年的,可奶奶总是毫不迟疑地将大半桶香油倒进铁锅,再次加柴添火,等热油上的泡沫散去,将之前切好备用的生红薯片放入滚热的油锅中,炸至金黄,出锅滤油,放凉即食,一咬一个嘎嘣脆!
接下来的春节假期里,抓一把红薯干,村里的树林草丛就变作了我探险的乐园,石板路上画满我奔跑的足迹,院子里留下我阵阵笑声,坐在老屋的火塘旁就连我蹩脚的彝族话也变得不再生硬……
春节假期终于结束了。返程时,我对着村口大香椿树下那日渐佝偻的身影拼命挥手,而在我的行囊里装着的是一份沉甸甸的红薯干。
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奶奶已故去多年,红薯干也成为了我家春节必备的食物。厨房里,年过花甲的母亲将红薯洗净上锅,我稚气未脱的女儿在一旁眼巴巴等着美食出锅。在蒸锅和烤箱里飘出的香甜味中,奶孙俩用彝语搭着话——
“阿囡啊,你妈妈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就会说好多彝话了,你也要学啊……”
初二春节作文 篇7
在中国传统的节日里,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春节了。
春节晚上,全家人在一起包饺子、放鞭炮、吃团圆饭、看春晚,特别有意思,我们家也是一样的。到了傍晚,我们全家人开始包起饺子来,可我怎么也做不好,不是露馅了,就是张个大嘴巴。妈妈看见了我急的样子,笑说道:“小笨蛋,你在面饼里面的中间放置放上少许的肉馅之后,再对折起来,用手捏成扇子的形状,就可以了,试试看。”我照妈妈的说法,小心翼翼地开始包。果然不出所料,一个饺子很快就成功了,我高兴得又蹦又跳的。我一边继续包饺子,一边体验收获的喜悦:有些事情真是看来容易,做来难啊;不过,只要我们肯努力,就会走向成功的。
饺子做好后,开始吃团圆饭,一家人欢聚一堂。饭后,离春晚的直播还有一个小时的时间,我与家人玩起了扑克,每一局过后,都会有人的脸颊上粘个小纸条,我抱侥幸的心理,却最终也是难逃劫难。一转眼,到了八点钟,我与爷爷、奶奶一起来到了电视机旁,可因为座位的'问题吵了起来,我提议说:“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我应该坐有前面。”爸爸反对说道:“不行,应该按大小个儿来排顺序!”……我们吵吵爷爷和奶奶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坐在了最前面的位置,而我和爸爸只能坐在后排了。这时,只见爷爷幸灾乐祸地说:“这就叫做‘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啊。”我和爸爸互相对视了一眼,几乎同时叹了一口气,唉,只能这样了。
瞧,这就是我们传统的春节,它不仅是个团聚的节日,更是欢乐的节日,我爱春节。
初二春节作文 篇8
嘭嘭,啪啪啪”随着这几声清脆的鞭炮声,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春节!过大年是个全家团圆的日子,是个热闹的日子,在这一天,人们都会把家打扫的干干净净,在自家门口贴春联,穿干净的衣服,围在一起吃团圆饭!而我也不例外。
有很多人在外地打工,常常因为工作繁忙,不能回家陪家人一起过大年,这时候,你孤独一人,看着别人围在桌前过年,你心里最想的是什么?当然是家,是家人。
我的家庭是一个由爸爸、妈妈、公公、婆婆和我组成的温馨家庭,我的家算不上很大,但却充满了幸福与快乐,也给我留下了难忘的.记忆,如:爸爸为我包扎伤口、全家人送爸爸上火车、我们一家人一起过年……其中,令我记忆犹新的就是我们全家人围在一起吃团圆饭,看春节联欢晚会了。那天我放学回来,街上到处都是一派节日的气氛,红灯笼、新年快乐的歌曲,不由的使我加紧脚步,一进家门,就看见家人忙的不亦乐乎,妈妈在挂气球,公公在贴春联,爸爸在择菜,对了,婆婆呢?哦,原来婆婆当起了指挥员,指挥妈妈挂气球,我也不甘示弱,把书包往沙发上一扔,就去婆婆那儿报到了,我问婆婆:“婆婆,你看,我该干什么呢?”妈妈听见了,就对我说:“你就过来帮我挂气球吧!”好嘞,说干就干,我卷起袖子,帮着妈妈一起挂起了气球。
大约20分钟过去了,全家人的工作才算都干完了,我累得往沙发上一倒,就什么也不管了,但是就这样看一下,家里好像又漂亮了许多,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啊!挂气球这项任务听起来很简单,但是做起来却很难,只要你用力太大,或是思想不集中,就会把气球弄破,瞧!我都已经弄破了两个了。到了晚上8点钟,春节联欢晚会开了,我们全家人都准时地坐在电视机前,一边吃零食一边津津有味地看着春节联欢晚会,我很喜欢这种感觉,一家人坐在一起,其乐融融!
家是我成长的摇篮,是爱的港湾,我爱我家!
初二春节作文 篇9
春节来临之际,我们一家子坐上了高铁,虽路途遥远,但因现今的科技发达,往日六七个小时的路程,只需一小时便能到了,而且比起往日的绿皮火车那僵硬的座椅,高铁可以说是天堂了,座椅与家中沙发并无区别,让人惊叹不已。
困倦的我悄悄地闭上眼,正当我在梦中夹起一块艳红如玫瑰,充斥着浓郁甜味,肥瘦达到黄金比例的红烧肉时,隐约感觉有什么东西将我的头左右乱晃荡,正当和红烧肉只差分毫时,我被一双大手拍了一下,从梦中惊醒:“啊,我的红烧肉啊!”母亲看到我的这番模样,在一旁偷笑:“哈,小馋猫。”不过仔细思考后,发现并不必如此,奶奶肯定正在为我这只小馋猫准备丰盛的晚餐呢,用手擦掉嘴旁满溢出的.口水后,便兴奋地向外冲去,看到家乡这一年来发生的巨变后,不禁对现今城市发展的进度产生几分敬畏之情。一路上我们交谈着关于城市发展的话题,不一会儿,便到家了,由于是中午出发,此时已是黄昏了。开门后那种幸福的味道,在我的鼻腔里上蹿下跳,我赶紧洗手后便再次夹起一块红烧肉,这次可没有人能阻拦我了,哈哈!我贪婪地夹起一块又一块,嗝~奶奶赶紧端了杯果汁过来,轻轻地拍了几下我的后背:“别着急,锅里还有,没人跟你抢!”
第二天,也就是年三十,一清早,便听到一阵阵锣鼓声(由于鞭炮会污染环境,所以家乡特意改成锣鼓的),大厅里摆着一张方桌子,上面盖着一层红纸,两只大蜡烛,以及许多食物,最重要的便是一尊小炉子,奶奶称之为“香火炉”,我怀着兴奋的心情拜完祖辈们后,便去找小伙伴们玩了。
晚上,我们有说有笑,谈论着一年里的趣事。
五,四,三,二,一,新年快乐!
听了奶奶讲的许多改革开放之前的往事后,不禁为时代的变迁及进步之快感叹,也对如今的祖国之富强而骄傲。
【初二春节作文】相关文章:
春节初二作文08-14
初二春节作文02-11
(精选)春节初二作文02-14
春节初二作文07-28
初二春节作文10-23
春节的初二作文06-20
春节作文初二07-09
初二春节的作文02-11
【集合】春节的初二作文11-22
家乡的春节初二作文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