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研究报告

时间:2024-08-25 09:59:28 报告 我要投稿

个案研究报告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语言要准确、简洁。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个案研究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个案研究报告

个案研究报告1

一、研究背景。

  二、基本情况。

  姓名(使用化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等。家庭情况,学校或工作情况,个人成长情况等

  三、个案主体描述。

  主要问题或情况,导致现状的背景和过程。

  这是个案分析的重点内容,一定要突出现在的行为方式最初是怎样产生的,在什么样的背景和过程下逐渐得到强化,形成现状的。要分成几个方面来描述:

  1、通过走进学生心理,让学生说出自己为什么这样想、这样做。

  2、通过学生的相关背景了解的行为方式最初是怎样产生的,在什么样的背景和过程下逐渐得到强化,形成现状的。

  如(1)家庭背景:家庭内人际关系、教育方式(走进家庭去体会);

  (2)社会背景:结交的朋友、居住地区的特点;

  (3)学校背景:对学校生活的感受、在校的人际关系;

  (4)某个触及深刻现象:印象中最深刻的几件事;

  (5)在上述背景下思想、心理发展的过程。

  四、个案分析。

  1、分析思路:条件、背景——思想情感——行为方式

  2、突出关键点:

  (1)当前现状的最初形成是什么背景

  (2)这样的背景(外界条件)他是怎样想的

  (3)最初的这种行为后内心的.思考

  (4)这种行为在以后的什么条件下逐渐强化形成定势

  (5)对现在的这种定势有什么感受

  (6)对与其不同的行为方式是怎么认识的

  (7)改变这种定势需要什么外界条件

  五、个案指导策略。运用理论和方法。

  六、个案指导的实施过程。

  七、个案指导实施的结果或效果。

  八、个案指导后的结论和反思

个案研究报告2

  一、个案学生的基本情况

  姓名:

  性别:

  出生:

  籍贯:

  家庭背景:他母亲是新疆人,父亲是金华兰溪人,父母都下岗,家庭条件相当困难。在赵亮之前还有一个孩子也是先天性聋哑,他在七岁那年因车祸去世,之后才生了赵亮,可赵亮还是聋哑的。赵亮的父亲受不了打击变成了精神衰弱,到目前为止还在用药,无工作能力。现在尽靠他母亲每月400元的工资和社会救济来生活。不过赵亮父母对他疼爱有佳,每个月来看他一次。

  二、研究的目的与重点

  ㈠ 目的:

  关注聋哑儿童的心理健康,培养新一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有用人才。同时为了让社会各界人士更加了解和关注弱势群体,通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使我们的聋哑儿童早日康复。同时通过对个案行为的观察来探究聋哑儿童和普通儿童是否有差异,从而为我们更深层次的了解聋哑儿童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㈡ 研究重点:

  1、诊断教育问题的成因

  个案的主要特征:

  ①个案发展与人交往情况:

  此名儿童活泼、开朗,非常好动,经常想引起别人的注意,身体强壮总爱“惹”别人。总是面带微笑经常耍赖皮,不过长得还算可爱使得很多小朋友都愿意与他亲近。

  ②个案情况:

  他在课上很难集中注意力学习,爱抢老师风头,记忆力强,不过很少有耐心。因此到现在为止语言恢复不明显,只能读写1—10的数字和读汉语拼音字母表的前几个字母但发音也不是很清楚。

  ③个案问题的成因

  虽然接受聋儿语训的时间较长(有两三年),但由于他生性好动顽皮上课注意不集中得不到好的训练效果。虽然平时他和其他孩子交流的时间比较多,但他们都不太会讲话,交流多数用手语,所以不能达到较好的目标。

  2、寻求有效的教育对策

  ① 通过与其玩耍,逐步与他建立起良好的关系,通过正强化来塑造其开口的意识。

  ② 通过和他玩游戏时和他交流并鼓励他开口说话,只要他能开口我们变给他强化。

  ③ 通过与其老师的.及时联系与沟通,从双方面对其进行引导与教育。

  3、观察个案的行为,并对其行为的分析。

  三、研究的步骤、内容与方法

  ㈠ 关系建立阶段

  我从一开始就非常关注赵亮,他非常活泼也和可爱。要他对你信任首先我们必须尊重他,让他觉得你非常喜欢他,我刚开始就主动拉他的手并且蹲下来主动和他面带微笑的讲话,虽然他可能听不到我讲的但他对我就比较信任,感觉到我对他的尊重。我会偶尔轻抚一下他的头,蹲下来和他近距离的说话,慢慢地发现他就“认定”我了,刚开始玩一会儿就回来找我,后来几乎和我形影不离,总是牵着我的手不放,如果有的小朋友过来拉我的手,他马上会过来不许他牵我的手,并且把别的小朋友的手打掉。这时我感觉到我和他的关系建立得相当好了,没有什么顾及的了,我感到很有成就感。

  我们要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他们才会和我们建立良好的关系。首先我们不能怕小孩子难缠,他们即使是满身汗臭味,衣服和手都很脏,或则你非常不喜欢的孩子要接近你拉你的手你都不能拒绝。因为他喜欢你才会和你亲近,因为他相信你才会向你走进,其实人有一种本能,小孩也会感受到别人对他是不是真心的,还是在敷衍他。我们应该明白怎么去顾及孩子的感受,怎么去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如果你假装对孩子很热情,但到他想向你亲近的时候你却找借口回避,那么你是不会得到孩子的真心,不会建立良好的关系的,因为你对他就没有真心。不过我体会到关系的建立也要有一个度,不能过分的亲密,关系建立得过分亲密,他就会产生依恋。

【个案研究报告】相关文章:

个案工作计划书09-22

企业研究报告03-20

消费研究报告01-11

调查的研究报告02-09

近视的研究报告11-13

姓氏的研究报告06-04

“近视”的研究报告06-13

课题研究报告07-14

研究报告的格式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