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调研报告

时间:2023-12-12 15:30:14 报告 我要投稿

机械调研报告

  随着个人的素质不断提高,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机械调研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机械调研报告

机械调研报告1

  一、钱场镇基本情况

  钱场镇是京山县南部门户重镇,处在大洪山与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属丘陵地貌,版土面积215.2平方公里,辖25个村(场),6724农业户,2.8万多农民,耕地面积6.9万亩。早稻种植面积3.2万亩,中稻种植面积3.1万亩,晚稻种植面积3.4万亩,全镇全年水稻种植面积9.7万亩。获“全国万亩水稻机插秧核心示范区”,获“荆门市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乡镇”。

  二、钱场镇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由于国家农机具购置补贴惠农政策的利好因素,各级党委、政府“强基础,重民生,促发展”的重要决策引导,从到是农村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时期,从小型手扶拖拉机、大型联合收割机到手扶式插秧机,钱场镇的农业机械拥有量有了跨越式发展。截止6月底,全镇插秧机从的70台增加到今天的560多台,钱场镇的插秧机保有量在全省乡镇中是位居第一。全镇现有大型联合收割机165台,大型旋耕机135台,小型手扶拖拉机(配套小旋耕器)多台,现有排灌台(点)1200处,全镇农业机械总动力5.6万千瓦。全镇现有农机专业合作社4个。全镇小麦机收率达92%,早稻、中稻机耕机整率达93%,早稻机插面积达1.9万亩,中稻机插面积达1.3万亩,机插率达51%。全镇上半年机械作业平均率达78.6%,水稻生产主要环节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作业。

  三、钱场镇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农业机械利用率低,农机具维修保养不到位。

  “有机户无田种,无机户种田难”。这种现象使得农机具的利用率不高,建议鼓励无机户把农田“托管”给有机户,推动土地流转,让农机大户变成种粮大户,让有产业的农民不再为自己的几亩田操心,轻装上阵,专心自己的产业。还有一种情况是由于农机具没有得到很好的维修保养,在农忙正准备作业时“趴窝”,也降低了机械利用率,建议农业机械销售商增加售后服务,特别是享受国家惠农补贴资金的农机具,不是“一卖了之”就完事了。

  2、农机合作社的社会效益不强。

  钱场镇现有“亲农”、“源发”、“银华”等多个农机专业合作社,但合作社社员一般都是单兵作业,个人结算,各自为战。合作社战斗力不强,凝聚力不够,制度不完善,建议本着农机户自愿,组建有特色、小巧型农机专业合作社,以“托管”、“代管”本组、本村的闲散田为主,实行规范化、规模化农业机械作业,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国家农机购置惠农补贴指标太少。

  因国家政策的利好因素,加上大型收割机4—5年就要淘汰,所以现在农村购买各类农机具的热情持续高涨。以今年第一批农机具购置补贴为例,全镇有48位农户申请购买大型联合收割机,而落实享受国家惠农政策购买大型联合收割机农户只有20人。建议向农机大户、科技示范户倾斜农机具惠农补贴政策,实行“普补”,以实际购机、实地作业、服务周边农户,得到认可后,再“以奖代补”奖励购机户,间接提高农机具利用率。

  4、乡镇农机公益服务中心力量单薄。

  在京山县的综合机构改革中,乡镇农业机械管理站撤销,成立“农机服务中心”,人员由9人减少到1人,人员身份也转变成社会聘用人员。乡镇农机人员是负责基层农机推广的最前线,为千家万户服务,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机产品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特别是水稻机插秧新技术,要求农机与农艺的高度结合,这些都对服务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建议增加农机经费投入,改善办公条件,定期组织乡镇农机服务人员参加各类培训,系统提升乡镇农机服务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

  5、农村农业基础综合配套设施老化。

  乡镇农村的机耕道还是上世纪70年代修的,经过这些年使用,已是残缺不全,有些大型农机具根本到不了农田,只能是“望田兴叹”。农村的水渠也是老化漏水,难以畅通,而机插秧是薄水浅插、栽后回水,这样就对水源有一定的要求,这些问题都严重抑制了农机化的发展。建议抓住新农村建设的机遇,把农村机耕道、水渠网络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中,没有现代农业的机械化,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

机械调研报告2

  【概述】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飞了”为你整理了这篇关于全县农业机械化“两大工程”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关于全县农业机械化“两大工程”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县人大常委会调研组

  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发展现代农业也离不开智能农机。为进一步推动设施农业“机器换人”工程和绿色环保农机装备与技术示范工程(“两大工程”)建设,促进我县农机化发展水平再上新台阶,近期,县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采取县内查看、县外学习等方式对全县“两大工程”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学习先进地区经验,探究沛县发展路径,在持续推进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战略中发力并引领全县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县积极实施农业机械化“两大工程”,补短板、强弱项,推广应用一批先进适用、安全可靠、绿色环保、智能高效、集成配套的农机化装备和技术,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有力促进了全县设施农业的发展。目前,全县设施农业面积约34.5万亩,占比全省第一。

  设施蔬菜机械化:全县设施蔬菜种植面积约20万亩,主要分布在沛城街道、张寨镇、张庄镇、敬安镇、河口镇、栖山镇、朱寨镇。全面推广棚内耕作机械(田园管理机、微耕机、“大棚王”)、起垄机械、覆膜机械、高效植保机械等。大力推广微喷滴灌及贮运设备等。积极开展移栽、播种育苗、收获机械化、水肥一体化灌溉设备试验示范。目前,我县设施蔬菜机械化生产水平达到59%,拥有大棚卷帘机1万余台,节水灌溉类机械4000余台套,田园管理机械350余台,机动植保机械5000余台。在棚内耕作、植保、卷帘、喷滴灌已实现机械化生产,育苗、移栽、收获、水肥一体化等环节尚在示范推广阶段。

  林果业机械化:全县林果类作物面积约10万亩,主要分布在鹿楼镇、张寨镇、张庄镇、安国镇、敬安镇。重点配套移栽、土壤调节(追肥)、修剪、植保、收获、搬运、分级、枝条处理等环节农机化技术与装备。目前,我县林果业机械化生产水平达到58%,在施肥、修剪、植保、搬运、枝条处理等环节已采用机械化生产,收获、分级等环节仍处在试验示范阶段。

  水产养殖机械化:全县水产养殖面积约4.5万亩,主要分布在杨屯镇、龙固镇、大屯街道办、沛城街道办、湖西农场、魏庙镇和五段镇。全面推广应用自动饲喂、水质调控、捕捞机具和分捡和尾水处理等环节配套集成机械化技术与装备,全县拥有各类水产养殖机械近5000台。今年7月,沛县通过“国家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验收。目前,我县渔业机械化生产水平达到63%,在自动饲喂、水质调控、捕捞等环节已实现机械化生产,分捡和尾水处理等环节尚在起步阶段。

  一是强化政策扶持。县委、县政府把设施农业机械化作为财政支农资金扶持的重点,优先安排、优先扶持。投资6500万元在鹿楼镇建成规划面积100亩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的汉源农业发展公司为农服务中心,分为管理服务、果品冷藏、果品分拣三个功能区,管理服务区主要包括农业展示、电商中心、双创平台及农业技术培训推广中心等;果品冷藏区可冷藏各类果品约2500吨;果品分拣区主要用于果品分拣和包装。该中心通过整合跨界资源,建立线上线下销售平台,最大限度帮助农户拓宽农产品市场储存渠道和流通渠道,并为新型经营主体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服务,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实现农业增效,促进农户增收。同时,积极争取省、市农机化相关项目对设施农业机械化示范园区进行扶持,如:大沙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龙固和杨屯水产科技示范园、国家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等一批大项目,加大了设施农业的投入,促进了农机装备的示范推广。

  二是强化机艺融合。围绕优势主导产业,在品种选择、种植模式、设施配套等方面强化协作,从农艺要求、农机开发等方面开展技术研究、试验示范。围绕主推技术方案和农机具操作,强化培训,主动与新型服务主体进行对接,提供设施建设和机具配套的技术指导。通过专题讲座、现场演示和试验示范等形式,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群众了解和掌握设施农业机械化新机具、新技术,提高技术到位率和机具操作水平。

  三是强化模式创新。积极探索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服务机制,加快培育设施农业机械化新型服务主体,抓好设施农业机械作业的社会化服务工作。全县培育了150余家设施农业专业合作社或家庭农场,提供设施农业机械化一条龙作业服务,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从作业面积较大的耕整、施肥、栽种、除草、植保等环节入手,培育设施农机服务市场,做好机具与服务对象的对接工作,及时提供信息服务。同时,依托现有农机服务组织,积极拓展作业服务空间,通过合同订单、托管服务、租赁经营等多种形式,最大限度地提高机具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四是强化科技创新。积极整合农机科研、生产、推广、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力量,围绕发展设施农业机械化,学习借鉴先进农机化技术。充分发挥示范基地和示范园区的带动作用,建设一批规范化、机械化、标准化的林果生产机械化科技示范园,通过试验示范,推动技术的组装配套,加快形成一批成熟的设施农业技术体系,示范引领农民群众积极应用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提高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农户投入资金短缺。设施农业产出高、效益高,但栽培设施上的投入也大。目前,我县新建一个标准化日光温室大棚需要投入资金5万元,大多数农民自有资金有限,加之贷款门槛较高、担保手续繁琐、限制条件多等原因造成贷款难,农户发展设施农业资金投入明显不足。

  二是示范推广经费少。由于缺少示范推广经费,用于设施农业方面的农机装备购置种类少、比例少,设施农业机械装备更新换代缓慢。当前,设施农业机械化项目资金少,先进设施农机具价格又偏高,制约了农民的购买和使用欲望。

  三是用地流转较为困难。推进设施农业规模化发展,首先需要扩大土地经营规模。目前,一家一户土地较为分散,流转土地费用较高,致使大面积土地流转、转换较为困难,严重制约了集中连片、规模化生产。

  四是机械装备品种不全。调研中发现,现有的设施农业机械品种不能完全满足用户需要。国内机具虽然价格偏低,但机具性能落后,故障率高;进口或合资的设施农机具性能先进,故障率低,但价格偏高,影响了设施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

  五是农业种植模式须改变。我县农民习惯于南北向种植农作物,导致设施机械有效作业时间大幅减少,作业质量不理想,制约了设施农机具的推广;林果类作物的株行距和生长高度,不利于设施农机具的通过和作业,制约了设施农机具的推广。

  六是社会化服务能力待加强。缺乏综合型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力量薄弱,服务水平不高,农民认识相对落后。设施农业机械化作业服务组织少,效益低,制约了设施农业“机器换人”的步伐。

  三、几点建议意见

  一要强化组织领导,积极争取各方面扶持。县政府将“两大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把设施农业作为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实施“一把手”工程,加大工作力度,强力推进。实行目标管理,将“两大工程”纳入县目标考核,并将任务分解到镇及有关职能部门,层层签订责任书,严格兑现奖惩。出台扶持政策,县制订促进“两大工程”发展的实施办法,加大扶持力度,建议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的基础上,加大设施农机具购置补贴和作业补助力度,将设施农机具购置补贴增加到70%以上,机械化作业补助30元/亩。落实以奖代补,鼓励农民加大对设施农业的投入,增强发展设施农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积极争取资金,除财政给予相应的资金补助外,要加大项目申报力度,争取设施农业项目资金,并将设施农业与黄淮海开发、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乡村振兴等项目工程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投资合力。

  二要规划产业布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我县区域种、养殖各有侧重点,实施“两大工程”建设要结合实际,合理布局,制定我县“两大工程”产业发展规划,发挥规划先导作用。在此基础上,统一协调涉农部门项目规划,统筹农业、水利、电力、交通等部门的项目编制申报,整合涉农资金向特色产业和重点区域倾斜支持,切实改善全县农业生产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条件,促进全县设施农业的大发展,继而推动“两大工程”建设的大发展。

  三要多方筹措资金,解决融资难题。县农业银行、信用社、农担公司要充分发挥信贷支农主渠道作用,创新信贷产品,积极土地使用权、房屋抵押等担保新机制,加大对设施农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实现“银农”双赢。探索尝试建立农村资金互助社、农民信用协会等新型农村金融互扶的组织,激活农村金融资本市场,解决农民融资难题。广泛吸引社会各方面的资金,积极寻求实力强、带动作用明显的经济能人和企业投资参与发展高效设施农业。要进一步加快土地流转步伐,积极引导农民采用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进行合理有序的流转、调整,促进土地资源向设施果蔬种植龙头企业和大户集中,推动设施农业连片经营,规模化发展。

  四要培育龙头企业,完善产业服务体系。积极扶持和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同时抓好农业产业化项目招商,积极培育和发展蔬菜、瓜果等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加强农产品流通网络建设,集中力量新建一批蔬菜、瓜果专业批发市场,实施“农超对接”,壮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经纪人队伍,加快农产品的流通速度,推进农业市场化进程。支持有能力的机手成立设施农业机械化作业服务组织,开展设施农业机械化作业服务,提高机具的作业面积,提高设施农业机械化作业服务组织的经济收入,加快设施农业“机器换人”步伐。

  五要加大推广力度,提高设施农机化水平。建议县财政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农机推广经费”,开展专项资金定投,有重点、有步骤地支持实施“两大工程”建设主体(如中科种植家庭农场、沛县现代果业三新示范基地等)的发展,引进性能先进、质量可靠、适合我县设施农业农艺要求的农机具进行试验示范,把性能好、实用性强、故障率低的设施农机具积极推荐给农民,确保农民用着效率高、作业质量好,降本增效显著,推动“两大工程”向更高水平迈进。

  六要加强技术指导,提升科技服务能力。多渠道聘请技术专家抓点示范,搞好技术培训,高起点、高标准、系统全面地进行林果业全程技术指导和服务。充分利用手机信息推送、广播宣传等形式和途径,将先进适用的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宣传到千家万户,培训到千家万户,提高百姓对“两大工程”的认知度,提高农民购买和应用农机具的积极性。今后要逐步改变设施农业种植方式,改日光能温室蔬菜南北方向种植为东西方向种植,林果类作物种植采取宽行距窄株距的“墙”式结构的种植模式,淡水鱼养殖鱼塘标准化建塘,为设施农机具作业创造有利条件,提高设施农机具作业的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

  七要强化部门协作,抓好绿色环保农机装备与技术示范推广。农业农村、经发、生态环保、科技等相关部门要强化协作,形成优势互补的联动机制。积极对接农民需求,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发挥本土农机制造企业的创新优势,引进国内外先进企业的最新成果,解决好制约农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促进绿色环保农机产品技术升级换代,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可靠、更适用、更经济的绿色环保农机装备。积极向上争取绿色环保农业机械化技术集成应用、试验示范等项目,加快相关绿色环保农机装备的试验示范和技术改造。县政府每年投入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向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等绿色环保装备和技术倾斜,利用农机购置补贴和报废更新政策,引导农民报废淘汰高污染、高排放的老旧农机具,购买先进适用、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的农业机械,促进高效节能、智能环保机械发展,鼓励引导金融、社会资本向绿色环保农机领域投入,努力构建多元化投入机制,形成“两大工程”发展的长效机制。

机械调研报告3

  一、xx镇基本情况

  xx镇是京山县南部门户重镇,处在大洪山与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属丘陵地貌,版土面积215.2平方公里,辖25个村(场),6724农业户,2.8万多农民,耕地面积6.9万亩。早稻种植面积3.2万亩,中稻种植面积3.1万亩,晚稻种植面积3.4万亩,全镇全年水稻种植面积9.7万亩。获“全国万亩水稻机插秧核心示范区”,获“荆门市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乡镇”。

  二、xx镇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由于国家农机具购置补贴惠农政策的利好因素,各级党委、政府“强基础,重民生,促发展”的重要决策引导,从到是农村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时期,从小型手扶拖拉机、大型联合收割机到手扶式插秧机,xx镇的农业机械拥有量有了跨越式发展。截止6月底,全镇插秧机从的70台增加到今天的560多台,xx镇的插秧机保有量在全省乡镇中是位居第一。全镇现有大型联合收割机165台,大型旋耕机135台,小型手扶拖拉机(配套小旋耕器)多台,现有排灌台(点)1200处,全镇农业机械总动力5.6万千瓦。全镇现有农机专业合作社4个。全镇小麦机收率达92%,早稻、中稻机耕机整率达93%,早稻机插面积达1.9万亩,中稻机插面积达1.3万亩,机插率达51%。全镇上半年机械作业平均率达78.6%,水稻生产主要环节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作业。

  三、xx镇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农业机械利用率低,农机具维修保养不到位。

  “有机户无田种,无机户种田难”。这种现象使得农机具的利用率不高,建议鼓励无机户把农田“托管”给有机户,推动土地流转,让农机大户变成种粮大户,让有产业的农民不再为自己的几亩田操心,轻装上阵,专心自己的产业。还有一种情况是由于农机具没有得到很好的维修保养,在农忙正准备作业时“趴窝”,也降低了机械利用率,建议农业机械销售商增加售后服务,特别是享受国家惠农补贴资金的农机具,不是“一卖了之”就完事了。

  2、农机合作社的社会效益不强。

  xx镇现有“亲农”、“源发”、“银华”等多个农机专业合作社,但合作社社员一般都是单兵作业,个人结算,各自为战。合作社战斗力不强,凝聚力不够,制度不完善,建议本着农机户自愿,组建有特色、小巧型农机专业合作社,以“托管”、“代管”本组、本村的闲散田为主,实行规范化、规模化农业机械作业,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国家农机购置惠农补贴指标太少。

  因国家政策的利好因素,加上大型收割机4-5年就要淘汰,所以现在农村购买各类农机具的.热情持续高涨。以今年第一批农机具购置补贴为例,全镇有48位农户申请购买大型联合收割机,而落实享受国家惠农政策购买大型联合收割机农户只有20人。建议向农机大户、科技示范户倾斜农机具惠农补贴政策,实行“普补”,以实际购机、实地作业、服务周边农户,得到认可后,再“以奖代补”奖励购机户,间接提高农机具利用率。

  4、乡镇农机公益服务中心力量单薄。

  在京山县的综合机构改革中,乡镇农业机械管理站撤销,成立“农机服务中心”,人员由9人减少到1人,人员身份也转变成社会聘用人员。乡镇农机人员是负责基层农机推广的最前线,为千家万户服务,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机产品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特别是水稻机插秧新技术,要求农机与农艺的高度结合,这些都对服务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建议增加农机经费投入,改善办公条件,定期组织乡镇农机服务人员参加各类培训,系统提升乡镇农机服务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

  5、农村农业基础综合配套设施老化。

  乡镇农村的机耕道还是上世纪70年代修的,经过这些年使用,已是残缺不全,有些大型农机具根本到不了农田,只能是“望田兴叹”。农村的水渠也是老化漏水,难以畅通,而机插秧是薄水浅插、栽后回水,这样就对水源有一定的要求,这些问题都严重抑制了农机化的发展。建议抓住新农村建设的机遇,把农村机耕道、水渠网络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中,没有现代农业的机械化,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

机械调研报告4

  近年来,在许多重大的工程和防汛抢险过程中,石料、铅丝笼传统防汛料物被广泛使用,效果明显。但是发生在某些特定场合或狭窄地段的险情,使用传统方法与料物抢险效果不明显。笔者依据多年来的抢险经验,依照“灵活多变,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原则,总结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口门堵复技术方案。

1.堵复口门方案选定

  “96.8”洪水期间,一段防洪路口门冲块恢复时,在石料,柳料运不进去情况下,利用滞留在工程上的机械和土工布做土袋抢堵,利用装载机和挖掘机结合土工织物纺织布做成土工袋进行口门复堵,取得了堵复口门的最终胜利。

  1.1方法:在装载机斗容里铺一长5米、宽4米的土工织物纺织布,编制布的长宽可根据实际需要任意调整。用挖掘机向装载机斗容编制布上卸土,装满后利用电动缝包机和三股尼龙线将土工布上口往返两道缝严,用电动剪刀将多余的土工布剪掉,然后利用装载机的力量将一个长2米、宽1.5米,高1.2米的土工织物土袋倒入决口处,利用此方法层层叠压,步步进占。

  1.2优点:比重大,在动水条件下充填,铺设比较方便,袋体柔软变形能力强,在压载作用下很好地服帖于基面上,便于储备、运输,且施工简单,操作方便,机械化程度高、速度快,效果好,劳动力强度低,节省大量石料和铅丝笼,并且闭气效果比石料、石笼更佳。

  2.土工织物与机械设备的配合设计

  2.1装载机斗容上的铲爪应卸掉,以防装卸时挂破土工织物土袋,斗容的大小可根据需要进行更换调节。

  2.2土工织物可根据斗容的大小加工成适当的布块,也可以为增强土工织物的强度缝成双层或多层。

  3.土载织物土袋尺度的确定

  利用土工织物反滤土袋进行合龙后的闭气效果要比石块和铅丝笼好的多。

  3.1单个土袋的长度:单个土袋的长度可视水流流速和水流动能系数及所做占体的`宽度等因素通盘考虑。按《水利水电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的规定,计算出土工织物土袋长度为2-3米,如此长度不能满足占体的宽度需要时可铺2-3排,甚至多排。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掌握。

  3.2单个土袋的宽度:单个土袋的宽度与水流速条件及装载机斗容体积有关。块体宽度大,搭接少且省料速度快,但需要和其配套的施工机械的斗容相适应,块体过窄,则排压多且费料,整体性能差。因此,单个土袋宽度更要根据具体情况适当选择,结合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单个土袋的宽度在1-1.5米之间效果最佳。

  4.土工织物工程材料的选择

  4.1土料

  土袋可用各种土料,包括取用附近滩地、提防后戗和淤背体的土料(沙土、两合土、砂砾石),情况急时可临时取用堤防超高部分堤身的土料。

  4.2土工布

  土工布要保证它的透水性,又要使细土颗粒不能穿过。

  5.堵复口门工程的实施

  5.1施工方法

  首先探测口门水深、流速情况,如水深较深、流速过大,装载机在抛投土袋前可在土袋两端系上绳缆,在工作面两端适当位置打1.5-2.0米的木桩,打入后的木桩高出地面0.3-0.5米,用以固定绳缆,直到袋体露出水面不需系绳缆固定为止。如水较浅、流速较缓时,袋体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在于允许抗滑稳定安全系数时,可不系缆绳。

  5.2工效分析

  根据原阳武庄控导工程复串沟实验资料统计:由3名机械操作手和5名抢护队员及两台大型载机、一台挖掘机组成,串沟水深5米,宽10米,流速小于2米每秒的情况下,挖掘机配合两部装载机连续不断地装袋抛袋,经过2.5个小时,一个长10米、宽6米、高6米的土工织物占体顺利完成,如果增加几部机械两岸同时作业,进度则会更快。

  6.结论

  6.1堵复口门所用的土工布、缝包机、尼龙线、电剪刀的规格尺寸品种繁多,在市场上极易购到,为了满足紧急堵口或其他险情抢护的需要,应在黄河仓库中储存一定数量。

  6.2抢险用的挖掘机、装载机和发电机等机械及木桩麻绳可结合黄河防洪工程使用。

  6.3机械抛投土工包的技术,不仅适用于各种堵复口门施工,而且还适用于水中进占快速筑坝和坝垛固根。护坡抢险可在今后的推广工作中进一步积累经验,从而锻炼队伍,培养人才,提高抢险技术水平。

机械调研报告5

  xx年,机械行业积极应对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努力消除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克服因原材料大幅涨价、清理电站项目等带来的不利影响,生产稳步增长,经济效益保持平稳。预计xx年机械行业将保持较快发展势头。

  一、运行情况

  (一)生产、销售稳步增长。xx年,机械行业生产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完成工业总产值4.14万亿元,同比增长21.6%,增幅下降5个百分点,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7%。工业产值增速一季度曾小幅回落,二季度以后逐月增长。累计产销率98%。

  农业机械、电工电器、重型机械、石油化工、机床工具、仪器仪表、通用零部件、食品包装机械等行业订单饱满、产销两旺,增长速度均保持在20%以上。工程机械行业xx年1月至xx年3月期间增速有所回落,随着市场回暖和国际市场的逐步开拓,增速逐渐回升,全年累计增长14.1%,增幅提高6.7个百分点。尽管市场需求波动较大,汽车行业累计增长仍保持在9.5%,但增幅较xx年降低8个百分点。

  (二)新产品研发力度有所加强。全行业完成新产品产值7107亿元,同比增长10.8%。仪器仪表、石化通用、重型矿山、机床工具、电工电器和机械基础件等六个分行业新产品产值增速高于总产值增速。其中冶金矿山行业同比增长40.7%,为全行业之高。新产品附加值较高,增加了企业的效益,也为储备了新产品。

  成功研制60万千瓦超临界和超超临界机组、100万千瓦超超临界发电机组,20、40万千瓦重型燃气轮机和37万千伏安/525千伏变压器;自行研制的75万伏变压器、电抗器、控制保护系统、导线等全部设备在我国首个75万伏输变电示范工程中得到采用;成功研制大型联合采煤机、秦皇岛煤码头8000吨/时成套装卸设备,大型船舶柴油机曲轴等关键设备和零部件;成功研制主轴速度可达为4000转/分、刀具主轴最高转速达6000转/分、换刀时间仅2秒的复合加工中心;成功研制工作台面2.5x8米、工作面承重5吨/米2、主轴转速240—24000转/分,零件一次装卡可以完成五面和多种空间方向,并可以达到铣、搪、钻加工要求的五轴加工中心。上述新产品新技术为国家重大装备制造的升级换代发挥了关键作用。

  (三)出口增幅首次高于进口。全行业累计进出口2229亿元,同比增长16.7%;其中进口1184亿美元,增长4.8%;出口1044亿美元,增长34.1%,出口增幅高于进口近30个百分点;逆差139亿美元,比xx年下降近50%。

  汽车、工程机械、农业机械、机床等大型机械产品出口大幅增长十一个新亮点。汽车、工程机械在国内市场供过于求的情况下,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稳定销售渠道,批量、大额出口增加,取得了显著成绩。由于对外石油开发业务的不断开拓,随项目出口的国产石油机械也逐年增多。

  二、突出问题

  (一)发电设备生产和订货过于集中。xx年发电设备制造继续高速增长,产量达到9200万千瓦,同比增长28.9%。发电设备生产任务过于集中,远远超过了国内企业生产能力,部分关键零部件只能靠国外企业的协作完成。发电设备订货过于集中不利于机械行业均衡生产安排,由于后两年签订的发电设备订货合同明显下降,预计xx年生产能力有可能部分放空,造成资源浪费。

  (二)原材料价格涨幅较大。虽然xx年机械行业较往年合同饱满,但所需的'钢材、有色金属、化工产品等原材料以及电、油、煤、气等动力产品的价格上涨,给机械行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特别硅钢片、铜、铝、绝缘材料等,价格同比上升了近一倍。

  (三)机械行业凸现产能过剩危险。机械行业是竞争性行业,一定的产能过剩是市场竞争的基础,但是当前已有迹象表明机械行业产能供过于求局面越来越严重。主要表现在,产品趋同,资源供应分散,市场恶性竞争。例如,仅生产电力变压器行业企业就有1000家以上,技术水平普遍偏低,互相争抢资源和用户,这也是导致矽钢片供应紧张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机电产品出口短期内增幅过快,贸易纠纷增多。xx年电动机、手动搬运车等大宗机械产品出口数量激增,屡屡招致进口国家反倾销,给外贸出口平稳增长带来隐患。

  (五)人民币升值加大了机电成套设备出口成本负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对合同周期长、金额大、结算周期长的成套机电设备项目造成的损失较大,这部分项目因兑换人民币费用上升,成本负担加重。

  三、xx年发展趋势分析预测

  影响机械行业xx年发展形势的因素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合同定单充足。发电输变电设备、冶金矿山设备、石油化工设备等生产重大装备的企业xx年合同定单较为充足,主要品种产值、产量将比xx年高。主机制造任务饱满,将带动辅机和配套零部件产品生产,对全行业保持稳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二)机械产品需求出现新的热点。随着对农业的各项优惠政策的实施,有力促进农业投资积极性提高;同时,数化制造技术的蓬勃发展,带动机床工具行业加快发展。

  (三)能源等外部生产条件趋于好转。煤炭、电力供应趋于宽松,为机械生产安排提供了良好条件。但大型发电机组、大型电力变压器、大型冶金矿山设备、石油石化设备等重大装备超限运输任务多于往年。铁路特大型特种车辆少,周转难度大,运输紧张形势进一步加剧。

  (四)主要原材料供应紧张的形势有所缓解。普通钢材供应基本缓解,价格不会出现大的波动。合金钢、电工钢、铜铝等有色金属、合金炉料供应相对紧张,价格将居高不下。化工产品价格不会有明显下降。原材料价格波动继续对机械行业的亏盈产生较大的影响。

  (五)机械产品出口继续增长。国际市场对汽车、农机、工程机械等大型产品的需求,成为机械产品出口新的增长点。

  综合上述情况分析,预计xx年机械行业工业总产值增幅将保持在15%-18%。

  四、有关措施建议

  (一)平衡安排投产进度,促进机械行业平稳增长。电工电器行业产值占全行业四分之一,与各分行业关联度大。建议安排发电、输变电建设项目时,考虑电工电器行业稳定、持续、快速发展需要,适当控制项目建设在各年度分布的节奏。

  (二)强化经济运行调节,确保重点工程机电设备项目顺利实施。在发电、输变电等重大装备所需关键原材料出现严重紧缺,价格大幅度上升,严重影响国家重点企业重大装备的生产制造时,建议进一步强化经济运行调节,采取必要措施,包括控制部分资源、干预价格、适时动用国家储备等方法,确保重点工程关键设备项目顺利实施。

  (三)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在外贸出口方面的协调作用,维护外贸出口秩序。通过信息引导和协调,促进企业把握好出口节奏,主动做好预防反倾销措施,积极建立稳定的出口渠道和强化售后服务措施使损失最小化。

机械调研报告6

  20xx年,机械行业积极应对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努力消除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克服因原材料大幅涨价、清理电站项目等带来的不利影响,生产稳步增长,经济效益保持平稳。预计20xx年机械行业将保持较快发展势头。

  一、运行情况

  (一)生产、销售稳步增长。20xx年,机械行业生产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完成工业总产值4.14万亿元,同比增长21.6%,增幅下降5个百分点,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7%。工业产值增速一季度曾小幅回落,二季度以后逐月增长。累计产销率98%。

  农业机械、电工电器、重型机械、石油化工、机床工具、仪器仪表、通用零部件、食品包装机械等行业订单饱满、产销两旺,增长速度均保持在20%以上。工程机械行业20xx年1月至20xx年3月期间增速有所回落,随着市场回暖和国际市场的逐步开拓,增速逐渐回升,全年累计增长14.1%,增幅提高6.7个百分点。尽管市场需求波动较大,汽车行业累计增长仍保持在9.5%,但增幅较20xx年降低8个百分点。

  (二)新产品研发力度有所加强。全行业完成新产品产值7107亿元,同比增长10.8%。仪器仪表、石化通用、重型矿山、机床工具、电工电器和机械基础件等六个分行业新产品产值增速高于总产值增速。其中冶金矿山行业同比增长40.7%,为全行业之高。新产品附加值较高,增加了企业的效益,也为“xx”储备了新产品。

  成功研制60万千瓦超临界和超超临界机组、100万千瓦超超临界发电机组, 20、40万千瓦重型燃气轮机和37万千伏安/525千伏变压器;自行研制的75万伏变压器、电抗器、控制保护系统、导线等全部设备在我国首个75万伏输变电示范工程中得到采用;成功研制大型联合采煤机、秦皇岛煤码头8000吨/时成套装卸设备,大型船舶柴油机曲轴等关键设备和零部件;成功研制主轴速度可达为4000转/分、刀具主轴最高转速达6000 转/分、换刀时间仅2秒的复合加工中心;成功研制工作台面2.5x8米、工作面承重5吨/米2、主轴转速240-24000转/分,零件一次装卡可以完成五面和多种空间方向,并可以达到铣、搪、钻加工要求的五轴加工中心。上述新产品新技术为国家重大装备制造的升级换代发挥了关键作用。

  (三)出口增幅首次高于进口。全行业累计进出口2229亿元,同比增长16.7%;其中进口1184亿美元,增长4.8%;出口1044亿美元,增长34.1%,出口增幅高于进口近30个百分点;逆差139亿美元,比20xx年下降近50%。

  汽车、工程机械、农业机械、机床等大型机械产品出口大幅增长十一个新亮点。汽车、工程机械在国内市场供过于求的情况下,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稳定销售渠道,批量、大额出口增加,取得了显著成绩。由于对外石油开发业务的不断开拓,随项目出口的国产石油机械也逐年增多。

  二、突出问题

  (一)发电设备生产和订货过于集中。20xx年发电设备制造继续高速增长,产量达到9200万千瓦,同比增长28.9%。发电设备生产任务过于集中,远远超过了国内企业生产能力,部分关键零部件只能靠国外企业的协作完成。发电设备订货过于集中不利于机械行业均衡生产安排,由于后两年签订的发电设备订货合同明显下降,预计20xx年生产能力有可能部分放空,造成资源浪费。

  (二)原材料价格涨幅较大。虽然20xx年机械行业较往年合同饱满,但所需的钢材、有色金属、化工产品等原材料以及电、油、煤、气等动力产品的价格上涨,给机械行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特别硅钢片、铜、铝、绝缘材料等,价格同比上升了近一倍。

  (三)机械行业凸现产能过剩危险。机械行业是竞争性行业,一定的产能过剩是市场竞争的基础,但是当前已有迹象表明机械行业产能供过于求局面越来越严重。主要表现在,产品趋同,资源供应分散,市场恶性竞争。例如,仅生产电力变压器行业企业就有1000家以上,技术水平普遍偏低,互相争抢资源和用户,这也是导致矽钢片供应紧张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机电产品出口短期内增幅过快,贸易纠纷增多。20xx年电动机、手动搬运车等大宗机械产品出口数量激增,屡屡招致进口国家反倾销,给外贸出口平稳增长带来隐患。

  (五)人民币升值加大了机电成套设备出口成本负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对合同周期长、金额大、结算周期长的成套机电设备项目造成的损失较大,这部分项目因兑换人民币费用上升,成本负担加重。

  三、20xx年发展趋势分析预测

  影响机械行业20xx年发展形势的因素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合同定单充足。发电输变电设备、冶金矿山设备、石油化工设备等生产重大装备的企业20xx年合同定单较为充足,主要品种产值、产量将比20xx年高。主机制造任务饱满,将带动辅机和配套零部件产品生产,对全行业保持稳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二)机械产品需求出现新的热点。随着对农业的各项优惠政策的实施,有力促进农业投资积极性提高;同时,数字化制造技术的.蓬勃发展,带动机床工具行业加快发展。

  (三)能源等外部生产条件趋于好转。煤炭、电力供应趋于宽松,为机械生产安排提供了良好条件。但大型发电机组、大型电力变压器、大型冶金矿山设备、石油石化设备等重大装备超限运输任务多于往年。铁路特大型特种车辆少,周转难度大,运输紧张形势进一步加剧。

  (四)主要原材料供应紧张的形势有所缓解。普通钢材供应基本缓解,价格不会出现大的波动。合金钢、电工钢、铜铝等有色金属、合金炉料供应相对紧张,价格将居高不下。化工产品价格不会有明显下降。原材料价格波动继续对机械行业的亏盈产生较大的影响。

  (五)机械产品出口继续增长。国际市场对汽车、农机、工程机械等大型产品的需求,成为机械产品出口新的增长点。

  综合上述情况分析,预计20xx年机械行业工业总产值增幅将保持在15%-18%。

  四、有关措施建议

  (一)平衡安排投产进度,促进机械行业平稳增长。电工电器行业产值占全行业四分之一,与各分行业关联度大。建议安排“xx”发电、输变电建设项目时,考虑电工电器行业稳定、持续、快速发展需要,适当控制项目建设在各年度分布的节奏。

  (二)强化经济运行调节,确保重点工程机电设备项目顺利实施。在发电、输变电等重大装备所需关键原材料出现严重紧缺,价格大幅度上升,严重影响国家重点企业重大装备的生产制造时,建议进一步强化经济运行调节,采取必要措施,包括控制部分资源、干预价格、适时动用国家储备等方法,确保重点工程关键设备项目顺利实施。

  (三)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在外贸出口方面的协调作用,维护外贸出口秩序。通过信息引导和协调,促进企业把握好出口节奏,主动做好预防反倾销措施,积极建立稳定的出口渠道和强化售后服务措施使损失最小化。

机械调研报告7

  为了适应经济建设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中等职业教育体制改革,满足社会对机械加工类中等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结合省市社会经济发展和我校的实际情况。我校继续申请开设机械加工技术专业。

  一.学校基本情况

  江苏省张集中等专业学校(原名铜山张集职业高级中学)创建于1983年,是一所以农类专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农村职业中学。1994年,被批准为江苏省合格职业教育中心校, 1996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高中。办学20多年,学校坚持艰苦创业,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规范管理,提高质量,彰显特色,走科学发展、内涵发展、集约发展之路。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科教兴农先进学校”“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先进单位”、“江苏省模范学校”、 “江苏省德育特色学校”、“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首批“江苏省和谐校园”等,也成为中国青年星火技术推广培训基地、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和江苏省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目前学校已成为一所在苏北地区乃至全省有一定影响力的职业学校。

  学校现占地334亩,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专任教师208人,“双师型”教师77人,占专任专业教师的61.29%,在校生3980名。学校基础设施完善,实习实训设备齐全,固定资产总值3915.1万元,实验、实习设备1657.4万元。目前学校开设现代农艺技术、服装设计与工艺、机械加工技术、数控技术应用、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汽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应用、电子与信息技术、电子商务、中餐烹饪、化学工艺、工艺美术等12个专业,主干专业5个,均为市级以上示范专业,其中现代农艺(种植)专业为国家级示范专业,服装设计与工艺、机械加工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为“十一·五”新一轮省级示范专业,现代农艺、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为省职教课改实验点,学校是省课改实验学校。这两个专业同时又是省级实训基地。学校不断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在向“高层次、高水平、高效益”发展目标迈进的同时,又与时俱进确立了“以人为本,服务三农,校企合作,科学发展”的办学理念,采用“紧贴社会办职教,围绕市场设专业,

  根据需求育人才”的办学方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社会倾心培养创新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社会需求分析和生源市场分析

  1、社会需求分析

  机械加工技术的变革在世界范围引起了一场深入的产业革命。仅仅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机械加工技术的应用已经是无处不在了。它在促进生产力发展、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促进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等方面都显现了它的卓越作用。近年来,徐州地区以徐工集团、徐州重型为基础的机械重工业以蓬勃的势头迅猛发展,带动了一大批小型机械加工厂的兴起。给机械加工人才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别外,在苏南地区,苏州和昆山凭借原来雄厚的经济基础实力与得天独厚的优越地理位置,在本土企业高速发展的同时,外资企业纷纷落户苏州、昆山。世界500强就有100家进入苏州地区。昆山市跃居全国“百强县(市)”之首。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量猛增。每年要新增企业300多家,这些新增的企业对机械加工应用专门技术人才提出了很大的需求量。另外,随着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社会机构、信息产业链中的企业,也会对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人才提出更多需求。近期,从行业部门公布的劳动力市场的用工数据反映,机械类专业的熟练技术工人缺口很大,尤其是中高级机械、机电技术人才紧缺最为明显,其工资收入已经能和高学历收入相媲美了。据权威部门预测,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这种趋势是较难改变的。

  因此,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以大、中、小企业的机械加工应用与维护岗位为主,从事机械加工与维护、机械加工设备维修等,同时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社会对机械加工专业人才的需求会越来越大,越来越迫切。

  2、生源市场分析

  在国家职业教育政策的引导下,随着职业教育的升温,越来越多的人对职业教育有了更新的认识。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进步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终身从事一种工种已一去不复返,因此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具有一种工种岗位能力,还必须同时具有跨岗能力,学习化的社会已形成,终身教育培训已成为必然。 另外,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大量的初中毕业生选择上职校已成必然趋势,大批民工职业上岗培训也是大势所趋。

  另外,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将会接受职业教育。由于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的广阔就业前景和市场需求,必然会有大批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人选择机械加工技术专业,该专业的生源前景是相当广阔的。

  综上所述,我校开办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有较大的社会需求,有较好的生源市场,它将成为培养机械加工应用技术人才的重要渠道。

  三、设置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一)开设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的必要性

  从人才需求分析可以看出,当今社会对机械专业人才的需求呈上升趋势,这和经济发展的特点密切相关。产业的发展必然带来对人才需求的增长,技术的进步必然要求人员素质的提高。许多企业既要精简缺乏专业技能的冗余人员,提高工作效率,许多机械类企业和大量新兴的制造业需要大量经过培训的有较高素质的机械加工技术和设备管理方面的技工。除此之外省、市及周边区、县的'私有企业、乡镇企业也急需大量青年技工。在用人单位提供的岗位中,特别是与我校特色相结合的岗位中,需要大量机电机械和电气自动化方面的人才。

  (二)开设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的可行性

  我校以良好的办学条件和过硬的教学质量赢得了社会信誉,培养了大批合格的技术人才。目前,形成了以数控、机电机械、计算机、服装、工艺美术、汽修、烹饪等七大类专业为龙头的特色职业教育体系。

  1.我校的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办学经验丰富

  我校以良好的办学条件和过硬的教学质量赢得了社会信誉,培养了大批合格的技术人才。从20xx年开办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共为社会培养6届机电专业881名毕业生,除了自主择业外,全部安排在本地和苏南及沿海发达地区就业,就业稳定,为徐州本地和发达地区输送了大量的技术人员。为我们开办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形成了以数控、机电机械、计算机、服装、工艺美术、汽修、烹饪等十四类专业为龙头的特色职业教育体系。张集职中始终以先进的办学理念、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使张集职中教育教学改革始终走在同行的前列。学校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放到教学活动的中心地位,将学生的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统一起来,将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知识精神统一起来,把"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在教学改革中,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机制。"文化课动起来,专业课活起来"这个鲜活的教学理念是张集职中的领导和

  教师们经过近二十年的研究、实验,总结出来的具有张集职中特色的教学模式。文化课由传统的讲授式变成为学生表演、对话和施展才华的场所,不再枯燥乏味,学生主动参与在活动中增长了知识,增强了内涵。专业课让学生动起来,只要能在实验室、实习室和实习基地上的课就决不允许在教室上,只要能让学生看到、摸到的就一定让学生看到、摸到。这种崭新的教学模式,在同类学校中掀起了很大的波澜。

  2、我校的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实验实训设备齐全

  (1)校内实训基地

  机械加工实训中心:可进行车、铣、刨、磨、焊、钳等工种的实习。

  数控加工及线切割实训室:配置车、铣、线切割等数控机床,为学生掌握先进的数控设备技术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和实验条件。

  电工电子实验室:可完成电子设备的焊接、调试、检修。

  PLC实训室:可完成PLC控制实训、变频控制实训。

  机床电气控制实训室:既能进行机床电气控制线路的安装、连接、检测实训,又能进行机床维修电工的培训考核。

  (2)校外实训基地

  学校领导积极与校外机电类企业洽谈协商。本着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原则,加强与工厂企业的联系。一方面聘请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来校指导学生实习、实训;另一方面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最大限度地缩短我校毕业生毕业后的试用期,提高毕业生的竞争力。

  3、我校的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的师资力量雄厚

  目前,我校机电、机械类专任专业教师有20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18人,均为本科学历,其中双师型教师15人,占专任专业教师的75%,其中技师2 人。教师政治、业务素质较高,教学经验丰富。不仅能胜任教学工作,还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近年来,本专业教师在省级及以上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为提高本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学校每年均安排相关教师参与各种培训,专业负责人牛玉连主任和专任教师吴俊、李志刚赴德国参与培训,王昌盛老师赴新加坡培训,多名教师参加省四新培训。每位教师均主持或参与过省市县各级课题的研究,多篇论文发表或获奖。可以说,本专业拥有

  一支教学与科研并举、理论与实践俱佳的队伍,该队伍改革意识强,理念新,能够承担起新时期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教学的重任。

  我们在专业教学中进行了很多探索,积累职业教育的一些办学经验。这几年,我们采用“知识够用、技术过硬、证书多样”模式,狠抓职业教育特色,遵循人才培养方案整体优化的原则,强化教学管理,认真做好教学文件的编制和实施工作,这为开办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认真调研,确定了专业设置思路与方向

  用人单位在考察一个人时,都非常重视其学历背后的综合素质。“我们需要的人员:具有良好的素质,要始终能跟得上知识更新的步伐,能够不断发展和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特别是有比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这是我们在对用人单位调查时经常听到的话。无论是毕业生还是在校生,也同样都非常关注个人素质的培养。学生毕竟是学校教育的“产品”,培育合格的人才是我们的基本任务。经过这几年对素质教育的提倡,学校都做了大量的探索工作。我们树立了质量意识,把质量作为主线贯穿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这不仅可以向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而且提高了学校自身的办学竞争力。

  为使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熟练从事有关机械加工应用方面的工作,显然仅靠开设一门课是不能做到系统学习的。面向职业教育开办《机械加工应用技术》专业,立足于“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宗旨,按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技术训练为内容,为社会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指导思想,本专业决定建立稳定、扎实的专业基础课群,其中机械加工应用专业基础课有:机械制图、机械基础、车工工艺、钳工工艺、焊工工艺、电工基础、数控技术、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CAD制图、机床电器、液压与气动等课程。经过努力,做到课目不变,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试形式加大改革力度,真正做到精讲多练,陆续将其建设成精品课程。专业课设置体现机械加工软件开发的方向,围绕各种机械加工软件课程,形成相应的专业课群。通过学习具有理论、实验、测试以及机械加工系统的分析能力。根据我校的具体情况,结合多年来我校开办职业教育的经验,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机械加工应用人才,服务于社会。我们要选好方向,以特色专业技能教育在人才市场竞争,为学生拓展就业渠道。

机械调研报告8

  20 年以来,机械行业虽然遭受原材料大幅涨价、人民币升值、银行融资困难和大雪天气的影响,但在整个市场空前繁荣的牵引下和新投产项目的支撑下,前三个月各项指标都保持在较高的增长水平。预计1-3月,实现产值4.58亿元,同比增长30.95%;销售收入4.44亿元,同比增长23.69%;利税4770万元,同比增长24.31%;利润2243万元,同比增长26.42%。

  一、机械行业主要亮点

  (一)企业产销两旺。2007年,我国机械工业高位运行,增幅超过30%。今年以来,这种高速的增长态势依旧不减。机械企业中做成套机械设备的并不多,大部分以为其他企业配套为主,在整套机械需求旺盛的拉动下,机械企业的销售也十分红火,走访25家机械企业基本上订单充足,不少企业不用跑市场就有业务可做。

  (二)汽配产业逐渐崛起。目前,在所调查的县有45家规模以上机械企业中,汽配企业只有3家,1-3月份,3家企业的产值合计约为4500万元,占行业产值的10%,从这个角度来看,汽配产业规模还不是很大。但是从今年机械行业续建和新建项目中可以发现,26个新建和续建机械项目中,汽配项目有13项,占50%,其中开发区8个机械项目全部为汽配类。13个汽配项目计划总投资16.13亿元,占机械行业项目投资总额的79.77%,这些项目竣工投产后,汽配产业将形成一定的规模和积聚效应。接下来,随着招商选资方向的转变,还将有一批汽配项目签约落地。

  (三)企业采取多种手段规避市场风险。去年四季度以来,工业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幅度较大,机械行业的主要原材料——钢铁的价格涨幅已经超过30%,企业生产成本急剧提高。为了缓解因成本快速上涨带来的压力,企业采取了多种方式进行消化。航达炉业主要生产大型工程用热处理设备,在与客户谈判时将原材料涨价因素列入进去,避免了因原材料涨价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小浦机械生产煤矿、矿山装岩机,通过和生产煤矿掘进机的企业联合来占领市场。

  (四)企业创新主动性增强。在走访调研的企业中有不少在通过改进管理水平、研发新产品、进军国际市场等方式进行管理创新、产品创新和营销创新。诺力机械正在聘请日本一家管理咨询公司给自己量身定做新的管理模式,主要是以日本丰田的精益化管理模式为蓝本,对诺力公司的各个流程进行管理再造,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精盛液压机械面对竞争激烈的齿轮喷油机市场,及时转变产品竞争策略,新研发的极板分选机已经在天能江苏的极板生产线调试使用。巨源机械面对新厂区建设资金紧张的现实,积极和印度客商开展合作。

  (五)老企业以质取胜独占市场鳌头。小浦铸钢是原省属国有企业改制后的一个小厂,该企业凭借原有的产品和过硬的技术生产的医用CT机支架占全球市场的40%。小浦机械已经逐渐从改制的困境中走出,该公司凭借原有的技术力量和创新能力自主研发了电动履带式侧卸装岩机广泛应用于煤矿、金属矿、城市地铁、公路隧道、水利水电等地下掘进工程,今年上半年还有53台的订单任务,一台的售价大概在28万元左右。

  (六)扩大再生产积极性提高。土生土长的机械企业多数由家庭作坊式发展而来,随着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和企业发展的不断成熟,原有的场地已不能适应企业的生产经营,不少企业开始征地建厂。浙北宏宇摩托配件有限公司现有厂房12000平方米,近期又在开发区征地50亩,目前正在办理相关手续;巨源机械在雉城工业园区新征土地51亩,目前已经开工建设。该项目原定投资计划为7500万元,目前该公司正在和印度一家公司洽谈合作事宜,印度方面将于4月初来长考察,如果谈判成功,将会扩大投资计划,大约为3.5亿元,其中印度方面投资30%。金鸟压滤机一期已经在生产,二期的厂房主体已经完工,二期完成后,将把杭州厂区全部搬到长兴。诺力机械三期也已经启动,预计年底完工,主要生产电动搬运机。

  二、行业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船舶制造业处于半停业状态。船舶制造业现有企业21家,其中具有造船资质的企业有11家,主要生产内河钢制散货船,主要销售给长湖申航道中从事运输业务的用户。经过多年的发展,来往于长湖申航道的货船从水泥船全部替换为钢制散货船,这个目标市场已经饱和,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就有75%的造船企业因无定单而处于半停产状态,今年以来,

  全县11家造船厂只有港口船业一季度造了2艘,其他船厂都没有业务。据了解,船舶制造业处于半停业状态的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现有目标市场已经饱和,钢制散货船的使用寿命较长,更新较少。二是受长湖申航道沿线桥梁限高和航道深度限制,2000吨的散货船无法驶出,即使有外地订单也无法生产。待长湖申航道拓宽以后,将会给船舶制造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二)电炉行业依然没有走出做大做强的困境。所调查的县有电炉企业80多家,主要集中在林城镇。电炉产业已经成为此地区较有特色的块状经济,但是该产业一直没有大的发展,全县仅有7家规模以上电炉企业(20 年规模以上电炉企业4家)。20 年最大的一个电炉企业产值也仅有980万元,行业龙头企业没有形成。目前的这种困境和现有电炉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行业科技含量低和企业做大做强的内在动力不足有关。

  (三)原材料涨价成为影响机械行业发展的共性问题。去年以来,生产资料价格不断攀高,机械行业主要原材料——钢材的价格已从去年10月份的4200元/吨上涨到目前的5900元/吨左右,涨幅达到40%,元旦以后各种钢材涨幅达到12%左右,其中2月中下旬涨价尤为明显,半个月涨幅相当于元旦后两个月累计涨幅的80-90%。由于前期钢材价格的快速上涨,给做订单业务的机械企业带来不小压力,因多数订单是在去年底就已经达成协议,2月中下旬的价格猛涨让企业始料未及,造成本来利润不高的机械企业压力重重,甚至是亏损经营。但入3月份,国内钢材市场出现小幅震荡,加上对2月中下旬市场的恐惧,规模不大的机械企业不敢承接大型订单,也不敢大量进货。

  (四)汇率的变动对少数几家进行自营出口的企业影响较大。中国人民银行20 年4月1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为1美元兑人民币7.0128元,去年同期(4月2日)的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兑人民币7.7306元,美元贬值近9%。去年12月20日的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兑人民币7.3649元,假如企业外贸订单是在去年12月20日签订,当前进行供货结算,1美元的产品将会产生汇兑损益0.3521元。加上国内同行的相互竞争压价,即使外贸市场行情很好,小企业做外贸订单的积极性也不高。诺力公司1-2月份的产值、销售同比增长分别为13.13%和16.42%,但利税和利润却比去年同期分别降低50.16%和55.19%,其中汇兑损益是主要原因之一(该公司1-2月出口总额1696万美元,平均按0.25的汇兑损益,因汇率造成的损失大约为424万元)。

  (五)结构性人才缺乏现象依然存在。在机械行业中,已经有不少企业的产品品质达到高精尖的水平,对工人的操作水平要求较高,对掌握数控技术的熟练工人需求较大,用工缺口也主要集中在这个方面。我们认为:这一问题的出现有企业方面的原因,也有人才的原因。首先,企业单方面认为技校的毕业生只有理论,缺少实践,不能较快熟悉企业生产,对这种人才的聘用积极性不高。其次,不少刚走向社会的职业技术工人只看到短期的利益,哪里工资高就去哪里,而没有长远的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加上新实施的《劳动合同法》在保护劳动者权益方面更加倾斜,使劳动者违约成本明显降低,带来了人才流动加速。

  (六)其他影响因素。受灾方面,机械行业因其行业特性,加上企业全力投入抗雪救灾,雪灾对其厂房影响较小,只有少数几家出现厂房大面积倒塌现象。目前已经基本完成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柴油供应和十三项整治对几项行业基本没有影响,特别是十三项整治不涉及机械行业;在柴油使用方面,多数企业只是用于产品的清洗除锈,用量不大,不影响正常生产。资金方面,企业意识到国家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实施对融资的影响,银行贷款难是普遍的.现象,不少企业采取民间借贷方式进行短期融资,有些企业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进行过银行贷款融资,总体来讲资金缺口不是很大,全行业大概在5000万元左右,这些还主要集中在今年有改扩建项目的企业,生产性流动资金缺口不是很大。

  三、对机械行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加大特色优势企业培育。诺力机械通过管理机制、研发能力、营销能力和资本运作的不断创新,依靠产品的品质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使企业迅速跃上同行业前列,成为第一个既做大又做强的机械企业。除了诺力以外,还有不少机械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声誉,像航达炉业通过引进消化国外先技术,加强和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生产的大型工程电炉成功进入市场,并被广泛应用。小浦机械在煤矿机械方面有良好的基础,自主研发的装岩机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裕丰精密机械生产的电子显示游标卡尺很受国内外用户的好评。这些企业在各自的产品方面都具有独到的优势,如果在政府层面上有所推动,支持和鼓励企业在做强产品的同时做精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工作,长兴将会出现更多的“诺力机械”。

  (二)全力推进大好高项目建设。总体来讲,现有的机械项目,虽然高科技项目不多,但多数机械项目,特别是汽配项目都是能耗低、无污染的环保项目,有利于节能减排工作,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机械汽配产业的做大做强做。因此建议对机械汽配产业的大好高项目加大推进力度,力推一批机械汽配项目早投产。

  (三)加大对高端机械汽配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从事大型、精密、专用铸锻件的技术开发和制造,鼓励引进和投资建设大型磨具、精密仪器、清洁能源发电设备、城市垃圾处理设备、可控气氛及大型高档热处理设备的制造企业,鼓励引进和投资建设汽车传动装置、精密仪表、变速装置制造企业,鼓励船舶生产企业从事集装箱船舶、汽艇、游艇、高中档游船制造。

  (四)加大人才培育力度。在企业层面上,要做好人力资源的储备和培养。除了想方设法留住人才以外,还要加强企业内部人才培养,建立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尽量避免“一人顶天立地”现象的出现(一人顶天立地虽然能在短时间内降低人力资源成本,长期来讲对企业非常不利,一旦技术骨干辞职将有可能使一个企业全部瘫痪,这种现象在成长初期的企业非常普遍)。在政府层面上,做好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当前应该在如何培养更加适合企业需要的人才方面着手,进一步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完善订单式培训,努力提高技校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结合企业所需,做好人才引进。

  (五)引导企业创业、创新。有不少企业在企业发展方向和目标上定位不准,甚至没有定位,过的是“老和尚撞钟”的日子,小富即安。处于这种状态的企业是不可能做大做强的,如果行业内这种企业多了,这个行业也就没有了希望。当前机械行业基本形成了机械制造(加工)、汽配、电炉三个特色明显、集聚度相对较高的产业,特别是林城电炉,产业集中度已经较高,但是一直没有大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应积极引导企业树立再创业精神,帮助和指导企业制定长期规划;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企业家培养方式,通过企业家培训切实提高企业家管理企业的水平,让企业家用长远的目光来治理企业。

  (六)切实加强行业协会功能。调研发现,机械行业企业基本上是各自为政,相互之间缺乏团结协作。这种现象的存在一方面是和机械行业的产业构成有关,这个行业包括了机械制造、电炉、汽配等多个产业,相互之间的联系不是很密切。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缺少一个组织者。要组建一个机械协会,加强整个行业的交流与沟通。

机械调研报告9

  关键词:农机化;发展;调研;报告

  引言

  从4月13日开始,宁夏银川金凤区农机局组织专人,深入到乡镇农机站、村、农机企业,召开了由农机销售大户、维修大户、农机手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听取了基层农机管理人员和农机从业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对基层关心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当场解答,宣传了有关农机化发展的政策和法规,摸清了该县农机化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讨分析了需要上级出台的优惠政策。

  1 金凤区农机化工作现状

  1.1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长,机械化作业能力显著增强

  近年来,金凤区农机推广成效显著,农机总动力迅猛增加,截止XX年底全县农机总动力25.60万千瓦,农机总值1.90亿元,分别比XX年增长6.80%和9.20%;新增各类农机具1 872台(套)。农机装备水平相应提高,主要体现在:一是大型、多功能机械越来越多地走进千家万户,受到农民群众青睐;二是产中机械迅速得到普及,农机已取代牲畜成为产中作业的主力,并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农机作业的专业户;三是机械更新改造力度加快,一些尝到农机甜头的农机大户开始注重机械的更新换代。农机装备水平的提高、功能的改进,促进了农机化作业能力的进一步增强。XX年全县小麦机播、机耕、联合机收三项机械化作业水平分别达到85%、95%、80%,小麦生产已基本实现机械化。此外,玉米生产机械化也走上良性发展轨道,当前全县玉米联合收获机保有量已达24台,玉米联合机收面积有相当程度地增加。

  1.2农机作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日益显著

  随着农机化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机户享受到丰厚的回报,仅以小麦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为例,200台机械一季作业就可创收300万元,经济效益相当可观。农机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农业、农村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1.3农机安全监管力度不断增强,平安农机建设成效显著

  XX年以来,金凤区农机局坚持立足源头抓农机安全生产,积极为机手保驾护航,优化环境服务,推动了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健康开展。一是强化了农机手教育培训,加强了乡镇(街道)农机站、村级组织建设。二是坚持源头治理与田检路查相结合,强化监督管理,坚持重心下沉,工作前移,主动上门为机手服务的同时,深入农机作业场所,查究违章行为,创造了良好的农机安全监管氛围。三是“文明监理,优质服务”活动深入开展。为更好地服务涉农对象,根据工作实际、业务特点和农机季节制定灵活的工作措施,对在三夏、三秋农忙季节、瓜果蔬菜销售季节以及参与水利、道路、城市改造和重点项目建设的农用车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一路绿灯。在优化环境问题上,他们始终把握方向,超前考虑,落实到位,提高了工作效率,随时倾听群众意见,有针对性地改进不足,取得了服务质量上的新跨越。

  2 当前金凤区农机化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及问题

  虽然金凤区的农机化事业获得了长足发展,保持了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但他们仍需清醒地看到,该县农机化发展仍存在诸多困难、问题,突出表现在:

  2.1农机阵地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巩固。部分乡镇农机站的办公场所被挤占、挪用,致使正常的业务工作无法有序运转,农机科技推广后劲不足,服务职能有待改进,政府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仍需加强。2.2 该县农业机械化大多局限于传统耕、耙、播收等产中服务,服务产业链有待延伸,需在农产品深加工机械化和产后服务上大做文章。

  2.3农机手安全意识相对淡薄,农机安全生产形势仍相当严峻,存在着一定隐患。

  2.4农机装备结构还需进一步优化。目前存在的较为突出的问题是农机装备结构还不是十分合理,小型机具多、大型机械少;功能单一型机具多、复合式多功能机械少;动力机械多、配套机具少,成为制约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瓶颈,玉米收获机械亟需发展。

  2.5农机化投入不足,农机推广、培训缺乏经费;农机作业市场混乱,管理不力;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低;对农民购机支持资金不足,农民购置大型农机仍较困难。

  3 农机惠农补贴资金助力“三农”发展

  在实地调研中,他们深切感受到农民对农机补贴政策的高度赞誉。XX年以来,中央、省农机购置补贴我县资金:XX年20万元、XX年20万元、XX年60万元;市级创新示范工程资金:XX年8万元、XX年7万元、XX年8.60万元、XX年8.70万元,市级农机购置补贴资金8万元,通过实施农机财政购置补贴项目,使该县玉米机械联合收获和秸秆还田技术迈出了可喜的步伐,取得了新的进展。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他们严格按照省、市、县政策要求,广泛宣传发动,严格程序,做到实施方案公开、报名程序公开、报名结果公开,阳光操作,公平公正,达到了政府放心、领导满意、群众欢迎。

  近年来,国家实行购机补贴政策,广大农民非常欢迎。在调研中,农机手对购机补贴政策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他们认为,补贴额度太少,补贴机械种类单一,难以满足农民购机需求,国家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在补贴政策上应予倾斜,在补贴机具种类上适当放宽,以利于适合当地实际,群众认可的多功能的中小型农机具能够进一步普及。广大农机手还希望金融部门在信贷方面给予方便和优惠。

  4 金凤区农机化发展需要上级出台的优惠政策

  面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建议尽快出台一系列有关农机化发展的优惠政策,改变基层农机人员被任意调配的.状况。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危机感,进而增强紧迫感与使命感,全面推进该县农机化事业快速健康发展。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努力营造宽松的农机科技推广氛围,让上级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给购买大型农机的机手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政策上的扶持。因为:

  4.1围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引导该县农机结构实现战略性调整新突破。要下大力气结合该县农民需求、农业实际,制定适合该县生产实际的农机结构调整方案,积极引导农民购置高技术、多功能、多用途的机械,并适当发展其他亟需发展的多样化机械,力争使农机化事业的发展为该县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起到“加速器”的作用,

  4.2创新服务模式,改进服务手段,重点在农产品深加工机械化和产后服务上做文章。要有意识地引导农民将购买机械的重点转移到产后服务上来,并积极研发本地适用的农产品加工机械,做好机械的选型定型,注意培植典型,促使产后服务特别是农产品深加工机械化的迅猛发展壮大。

  4.3设立农机化推广、培训专项经费;政府协调各有关部门,赋予农机管理部门必要的管理手段,加大对农机作业市场的管理力度,规范农机中介组织行为,维护广大农民和农机手的合法权益;大力扶持农机大户发展,使农机大户成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对农民购机的政策支持,增加购机补贴金额,出台购机贷款优惠政策,促进农机化事业发展。

机械调研报告10

  抓好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特别是做好玉米秸秆机械还田工作,杜绝秸秆焚烧一直是我区多年来面临的难题之一。为了摸清问题的症结所在,研究探讨切实的工作方案,淄川区农机局在XX年三秋期间成立了三个调研组,深入细致全面地对全区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情况进行了调研。在调研中,深入全区乡镇、村和田间地头,通过与镇、村干部、农机手、农户面对面交流,召开专题讨论会、座谈会和到高青、桓台、临淄参观学习等方式,深入探讨了解决我区玉米秸秆机械还田和综合利用工作的途径和办法。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区玉米秸秆机械还田及综合利用的现状

  1、基本情况

  我区现有17个乡镇,三个街道办事处,1个经济开发区,玉米种植面积20万亩,其中转化利用面积18.9万亩。当前,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有:机械还田、青贮氨化、秸秆沼气、秸秆固化、自然养猪法、干贮和其他方式。除去干贮和其他方式转化利用的10万亩,我区的玉米秸秆实际转化利用面积8.9万亩,转化利用率47%,机械还田7.5万亩,转化利用率84%,机械还田面积占了玉米秸秆转化利用面积的一半以上。可见,玉米桔秆机械还田是秸秆转化利用的主要措施。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以往传统用秸秆取暖、做饭、饲养牲畜等生活方式已普遍被煤、燃气、饲料所代替。因此,每到夏、秋二季,大量农作物秸秆因得不到合理有效利用被废弃在田间地头,农民往往采取焚烧秸秆来解决整理地块、播种的问题,而大面积的焚烧秸秆造成了很多不利情况:一是烧焦了土壤,驱散了水分,破坏了土壤的团粒结构和墒情;二是释放大量二氧化碳严重污染了环境;三是引发火灾、威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四是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影响道路交通安全;五是禁烧工作使全区各有关部门倾力参与,大量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同时因为禁烧工作不力等原因,不少基层单位被通报批评和处罚,影响了干群关系。

  2、加大以秸秆还田为重点的综合利用措施

  近几年,随着农业机械的不断增加和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围绕增加秸秆还田面积,减少秸秆禁烧压力,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同时也加大了以秸秆还田为重点的综合利用工作力度:一是加大了宣传工作力度,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电台等新闻媒体及采取宣传车、张贴标语、口号、印发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和各级各部门关于秸秆还田及综合利用管理的要求,以及秸秆还田产生的明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切实提高广大农户对秸秆还田的认识;二是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新技术,积极进行秸秆还田综合利用的课题研究,同时,通过举办培训班,召开现场演示会等形式,大力推广秸秆机械粉碎直接还田技术,并充分发挥大型联合收获机、秸秆还田机的作用,实施秸秆直接还田。XX年8月31日,全区玉米秸秆机械还田演示会在寨里镇召开,市区领导、区禁烧办有关工作人员,各乡镇(开发区)街道办事处分管负责人参加了会议,玉米联收机、玉米秸秆还田机、旋耕机、深耕犁、免耕播种机、圆盘播种机、普通播种机等七种配套机械分三种技术路线(一是机械还田—机械旋耕—小麦免耕播种机播种;二是机械还田—机械旋耕两遍—用圆盘式播种机播种;三是机械还田—机械深耕—旋耕—用普通播种机播种)进行演示,通过现场演示,群众对玉米联合机收获玉米、秸秆机械还田、保护性耕作有了直观的认识,普遍认为此项技术不仅抢农时,而且大大提高了工效,减轻了劳动强度,避免了秸秆焚烧带来的污染环境问题,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了土壤结构,培肥了地力,促进了作物生长,提高了土地产出率,是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经过近几年的实践证明,实行秸秆还田可带来如下效益:

  ①增肥地力、节约用肥支出。据测算,秸秆还田后,每亩秸秆相当于60公斤碳铵、50分斤过磷酸钙、45公斤硫酸钾、2.5方优质粗肥,亩均节约肥料投入15元。

  ②增产效果明显。实施玉米秸秆还田的农田除第一年外,以后多年,小麦亩增产可达10%左右,玉米亩增产可达160斤左右。

  ③减少用工支出,增加机手收入。玉米秸秆还田省去了砍、运等工序,省时省力。同时,机手年可增加纯收入2万元左右。

  ④减少环境污染,节约焚烧投入,能够使各级各单位从繁忙的禁烧工作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搞好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

  3、实施农机购置补贴项目,加大秸秆还田补贴力度

  自XX年国家实施购机补贴项目以来,逐年加大购机补贴力度,仅XX年省、市、区三级共补贴机具资金199万元,其中省财政补贴资金97万元,市区两级补贴资金102万元,共补贴75马力以上拖拉机、玉米联收机、还田机、深耕犁、旋耕机共计131台,这些补贴机具的陆续投入使用,进一步优化了我区的农机装备结构,推动了我区玉米秸秆还田面积不断增加。截止到目前,我区拥有50马力以上拖拉机178台,玉米联合收割机66台,秸秆还田机36台。据了解,周期按10天计算,一台玉米联收机与之相配套的秸杆还田机每天作业50亩,66台联收机可还田33000亩,一台纯还田机每天还田面积80亩,36台还田机可还田28800亩,102台机械共还田61800亩,不足机械从高青、桓台等周边区县调入。与往年不同的是,往年是以外地机械作业为主,XX年我区新购机械则发挥了主力军作用。XX年,我们将继续用足、用活、用好国家对农机购置补贴的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大对玉米秸秆还田机的购机力度,尽可能多的购置秸秆还田机械,满足我区还田任务要求。

  4、实施秸秆还田项目补贴,调动农民秸秆还田积极性

  XX年,市政府将淄川区的双杨镇、罗村镇、寨里镇、黑旺镇、商家镇、岭子镇、淄川经济开发区、松龄街道办事处列为重点禁烧区,禁烧区内每亩市区补贴20元,乡镇配套5元,条件好的乡镇、村也相继出台了数额不等的补贴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秸秆还田的积极性,如城南镇公孙村将全村近500亩土地免费为农户免耕播种,补贴资金6万余元。此外,双杨镇、罗村镇、寨里镇、岭子镇等其他有还田任务的村也都采取了一些数额不等的补贴办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存在问题

  1、基层干部重视不够。在实施玉米秸秆机械还田中我们发现,有的镇村干部对秸秆还田工作存在为难发愁情绪,没有从思想深处把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制只停留在口头、书面上,而真正的责任主体没有体现,因而导致了有些适合还田的地块没能还田。

  2、认识上的不足。相当一部分农民还没有长期的效益观念,受传统耕作方式影响,习惯了“卫生田”,担心秸杆还田后影响小麦出苗,索性将粉碎后的.玉米秸秆清理到地头堰边,究其原因,主要是玉米种植过密,有的地块每亩达到了5000株,即使这样,用深耕机深耕一遍,把粉碎后的秸秆翻到30公分厚的土层,丝毫不影响播种和出苗。如果不深耕,用旋耕机旋耕两到三遍,用圆盘式播种机播种,每亩地多用3—5斤种子,也可解决出苗问题。所以,把粉碎后的秸秆清理出来,实在是浪费和可惜。

  3、个别机手受利益驱动的影响,“快了萝卜不洗泥”,还田机作业速度相对较快,导致有些秸秆粉碎不够细,影响了还田质量。

  4、个别新机手未经过系统培训,特别是实际操作培训,技术不够娴熟,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还田效果。

  5、大型农业机械及秸秆还田机具较少,而三秋季节性又强,作业时间相对集中,我们不得不从高青、桓台、邹平等周边区县调用机械,以解燃眉之急。

  6、山区乡镇受地理条件的限制,推广大型机具的难度较大,以至于有些适合还田的地块尚不能还田,也给秸秆禁烧埋下了隐患。

  7、秸秆还田力度还不够,缺乏必要的措施和手段。

  总之,我们认为,XX年我区玉米秸秆还田是成功的,效果是好的。还田面积实现了新跨越,从上年的不到3000亩猛增到XX年的7.5万亩,还田质量也实现了新突破。但也不否认,有的乡镇、有的村、有的地块存在还田质量不高的问题,但也只是极个别的现象,XX年我们将采取机手上岗前培训、制定完善作业标准、与机手签定作业质量协议书等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三、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秸秆还田工作建议

  彻底解决秸秆焚烧问题,关键在于为秸秆找一条有效利用转化的出路,根据我区秸秆综合利用的现状、在继续稳定扩大青贮氨化、秸秆沼气、秸秆固化、自然养猪法、干贮和集中堆放等秸秆消化方式外,要重点突出小麦、玉米机收秸秆还田的主渠道。因为机械化秸秆还田是大面积解决秸秆焚烧现象最直接、最快捷、最有效办法。因此,要使我区秸秆禁烧工作从根本上解决,就要将秸秆禁烧关口前移,从秸秆还田工作抓起:一是各级政府要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切实提高广大农民对秸秆还田综合利用工作的认识。采取开辟报纸、电视专栏、悬挂宣传条幅、张贴宣传标语,召开现场演示会等多种有效形式广泛宣传焚烧秸秆给环境和土壤带来的严重危害及秸秆还田产生的显著效益,切实提高农民对秸秆还田的认识,充分调动农民进行秸秆还田的自觉性;二是在积极争取上级购机补贴项目的同时,加大地方财政补贴资金。希望在农机部门积极争取上级财政补贴资金的同时,区、乡级财政及有条件的村,每年也应分别投入一部分专项资金对购买大中型拖拉机、秸秆还田及大型联合收割机的农民进行补贴,扩大补贴资金规模总量,促进补贴机具数量增加,特别是要积极引导扶持农民购买使用大型联合收割机,因为近几年生产的联合收割机在出厂时就配备有秸秆粉碎还田装置,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机收作业水平,又能够保证秸秆还田需要;三是实施秸秆还田补贴项目。XX年我区的秸秆还田费用最低的是灭茬还田机还田后免耕播种,每亩费用95元,如果还田后旋耕两遍或深耕后旋耕一遍,再用圆盘式播种机播种,每亩费用120元。对于一般农户来讲,要全部负担此费用还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建议区、镇、村对还田农户进行适当补贴,以减轻因玉米秸秆还田给农民带来的负担,否则的话,玉米秸秆还田工作XX年不会有大的进展。四是把秸秆禁烧的工作重点放在秸秆还田上,要逐步加大秸秆还田力度。夏秋二季提前将秸秆还田目标任务分解至各乡镇,同时积极引导支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协会等农机服务组织,积极开展秸秆还田作业,提高秸秆还田面积。建议区政府继续抽调有关部门成立联合督导组,采取分片督查、巡回督查、暗访督查等形式,对全区秸秆还田工作进行全方位巡查,及时通报各乡镇秸秆还田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对秸秆还田任务完成好的乡镇、办事处实行以奖代补政策,对完成任务差的进行通报批评并给给予经济处罚。五是对于想采取秸秆回收综合利用的农民,应积极引导鼓励其购买秸秆打捆机具及固化设备,形成秸秆还田与综合利用同时进行的局面。通过以上措施,力争在三年内使我区秸秆还田及综合利用有一个大的发展,以此促进秸秆禁烧目标的实现。

  总之,要把我区秸秆还田利用,当作一个系统工程来抓,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从财力、物力、人力和政策上支持。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生态环境意识,积极引导农民进行秸秆机械还田。有关部门要齐抓共管,加大对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的支持力度,特别是机械的购置、机具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费用投资较大,建议政府、财政部门应予以扶持,最终达到“农业优质高产、秸秆高效利用、农村文明卫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以此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机械调研报告11

  一、新绛县药材产业发展现状

  新绛县位于山西省西南部运城市北端,总面积597。18平方公里,全县耕地面积54万亩,总人口34万人,辖9镇,153个行政村,是道地远志野生变家种的起源地,是全国面积最大、品质最优的道地远志生产基地,全国半数以上的远志、半夏、连翘等中药材的初加工和集散都在新绛。全县主要药材种植品种有远志、黄芩、柴胡、半夏、地黄、金银花、菊花等,种植面积6万亩,年产量2200万公斤。20xx年,“新绛远志”通过了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产品远销日、韩等国家,并直供北京同仁堂,目前药材种植主要分布在新绛县的阳王镇、北张镇、泽掌镇、横桥镇区域,亩纯收入为3000元,全部为田间栽培类。

  二、新绛县药材产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1、田间栽培类

  (一)远志、黄芩、半夏类

  (1)育苗环节:普遍采用的是购买种子,直接播种,无育苗阶段,采用的是薄膜覆盖法。

  (2)种植环节:采用由农户自研的二轮、三轮简易播种机械,纯手工操作,无动力。

  (3)收割环节:有远志收获机、半夏收获机等,多为拖拉机牵引附带收割机械,部分为联合收割机改装的收割机械。

  (4)田间转运:农用三轮车、四轮车负责药材收获后的田间转运。

  2、中药材机械生产企业基本情况

  (1)经对新绛县中药材生产企业调研,目前仅有一家名为新绛银剑农机有限公司的企业生产中药材机械,其生产的机具为黄芩播种机、远志播种机、半夏播种机,市场保有量为91台左右,企业年生产能力220台左右,单机作业效率为6亩/h,且目前现有播种机都未进入国家农机具购置补贴名录。

  (2)新研发的机具层面,机具名称为防缠绕玉米施肥精量免耕播种机,年生产量为150台左右,单机作业为亩10/h,已通过国家鉴定,尚未进入国家农机具购置补贴名录。

  三、下一步机械化发展方向和工作措施

  本次调研中发现,本区域的药材机械多为农户自发研制的简易机械,部分生产药材机械的厂家产品并不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名录,存在机械化水平不高,农机具购置价格高等情况,根据调研情况,提出如下发展建议:一是大力扶持本地药材机械生产企业,尽快生产标准化的农机具,通过国家农机具的鉴定标准,进入国家农机具购置补贴名录,减少农户购买药材从种植到收获层面的机械成本。二是大力进行新型药材农机具的推广,多层面宣传、推广,减少人力成本投入,促使农户认识到机械化的作用,提升机械化水平。三是大力开展药材产业的深加工。市面全面推广药材烘干机、药材切片机,增加中药材的附加值,向药茶产业方向发展。四是大力开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建立,在每个药材种植专业区,重点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建设,通过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建立来增大药材播种、种植、收割、收获的机械化水平。五、大力实施宜机化改造项目,由于我县阳王、横桥等镇土地多为旱地、山区地带,地块小、不连篇,无法实行大规模机械化操作,所以农田宜机化改造有助于实行机械化操作,提升机械化的水平。

  四、此次调研的`收获和体会

  本次调研,新绛县农机发展中心成立了三人的专业调研队伍,连续走访了新绛县阳王、北张、横桥、泽掌等药材种植产业区的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农户、中药材机械生产企业,普遍感受到新绛县药材产业种植规模大、药材种植品类多,但是中药材机械化水平低,附加值低,中药材机械化程度不高,农资成本高等问题,但是问题中往往蕴藏着大量的发展机会,如果对中药材机械生产企业进行大力的扶持,使之产品加入国家农机具购置补贴名录,则大大降低了农户购买机械的成本,此层面提高了农户购买农机具的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可以大力提高药材种植的机械化水平,带动药材产业的发展。总之,新绛县药材种植面积大,发展前景好,有着天然的优势,如果政策得当,有相应的补贴,新绛县的药材产业大有可为。

机械调研报告12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发展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但是,传统的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生产周期长、精度低、附加值低,是我国不能成为制造业强国的主要原因,而先进制造工艺与信息自动化技术是制约着我国从制造业大国成为制造业强国的技术瓶颈之一。在机械行业,大题的先进技术如精密洁净铸造成型技术、精确高效塑性成形技术、高效高精机械加工工艺、现代特种加工工艺、虚拟制造成形加工技术等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纯机械制造的份额越来越少,而机械与电气、机械与自动化技术、机械与微机技术、机械与光电技术等的结合越来越紧密,然而与机械行业快速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机械制造专业技术人才出现严重短缺。

  随着广东省汽车、装备、建材、家电、通讯设备等制造行业的迅速发展,珠三角地区已经成为我国制造业基地,东莞更号称“世界工厂”。但是自20xx年来的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珠三角地区制造业受大了极大的冲击,尤其是那些使用传统设计与制造技术的企业,更是纷纷萎缩与倒闭。危机也就是机遇,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xx-2020年)》出台,为把珠三角地区建设成为世界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基地,广东省提出了建设广州为国际汽车制造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巩固深圳与东莞通讯设备制造基地,打造佛山家电与建材世界品牌的目标,并提出了建立我国南方职业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的目标。广东省“腾笼换鸟”的产业政策以及汽车、家电、装备、建材、通讯等制造产业的技术提升,急需大量掌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性人才。广州市在《广州市工业结构调整实施意见》中“技术结构调整”里将数字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辅助技术作为各制造行业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集中力量进行重点攻关或推广应用,为广州市产业技术升级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供支撑。在《广州市“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统筹规划建设东部、南沙、花都三大汽车产业基地。继续支持广州本田、广州丰田、东风日产增资扩产,加快广州商用车项目建设,积极探索发展自主品牌汽车,形成包括乘用车、商用车和特种车在内的整车产品线;积极引入国内外零部件配套企业,加快培育本地汽车零配件产业,扩大汽车及零部件出口,构筑完整的汽车产业链。”而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所在的番禺区正是广州市规划的汽车配件产业基地,基地的建成与发展必将需求大量面向产品测绘设计、工艺编制、工装设计、高端机床操作与调试维修等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人才。

  在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时期,生源基础变化较快,企业对人才层次要求上移、使用重心下移的情况下,弄清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高职层次有那些主要岗位、岗位要求、专业知识构成和如何培养这些人才,如何建立合理的教学方案,既满足广大青年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又能为社会输送急需的高素质、高技术、高技能实用人才,是我们需要精心考察与总结的。为此,我们在20xx、20xx年对企业和部分职业技术院校进行了调研,确立了专业的培养目标、人才规格和知识能力结构,初步制定了“以职业能力成长过程为主线,校企合作,理论与实训实习相结合,将职业资格培训内容纳入课程体系,全程工学交替职业能力螺旋上升”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基于工程过程的课程体系。现将调研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调查结果分析

  (一)广东地区职业技术院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教学现状

  我们对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深圳技师学院、广东白云职业技术学院、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韶关学院、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学院的机电类专业设置与培养目标进行了摸底调查。从调查情况看,各职业技术院校机械类专业主要集中在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等方面,面向机械加工过程的测绘设计、工艺编制、工装设计方面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只有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开设,这与珠三角制造业发展急需形成强烈反差。

  (二)企业调研结果

  经院已经开设有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两个制造类专业,经过我们走访这两个专业学生就业企业和通过我们对广东地区数十家机械加工与制造企业的问卷调查,初步掌握了广东地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就业岗位和学历结构情况。表1、表2、表3分别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技术面向机械加工制造一线的人才现状、影响生产效率与加工质量的因素、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主要岗位的学历要求。

  表1.面向机械加工一线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人才现状

  表3.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相关主要岗位的学历要求

  从表1我们可以发现目前从事面向高端设备调试与维修、制造工艺编制、产品测绘设计与工装设计的人员中,以中职和高职为主,高职/专科毕业生占的比例较大,但高职毕业生从事本工作的大都是从别的机械类专业转过来在企业重新培养了4年以上的,且比例很少,主要是99年以前的机制专业毕业的专科生,中职生主要是富有多年机械加工经验的`老操作工转行而来。

  从表2可以看出,影响生产效率和加工质量的因素主要工艺设计、工装设计、产品结构设计、机床设备等方面不合理。

  表3是企业对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主要岗位的学历要求,高端机床调试与维修、产品结构设计、工艺设计和工装设计岗位需要高职毕业生占的比例较大,由于不同企业拥有设备档次不同,因此也有较多企业操作岗位要求用高职毕业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会有更多的企业会希望高职毕业生从事高端机床操作调试与维修、制造工艺设计与工装设计方面的工作。

  从企业调研结果可以看出,由于面向机械机床操作调试与维修、制造工艺设计与工装设计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是社会需求的长线专业,在制造业迅速发展的时代,人才需求长期供不应求,社会与企业不得不采取转型重新培养、从老中职生中选拔优秀者、返聘老工艺员等措施解决专业人才缺乏的情形,从企业的人才需求层次上看,企业还是希望能任用高职层次面向生产一线的专业对口的学生。

  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知识能力素质分析

  根据企业调研,拟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高职人才的主要职业岗位面向为:高端机床设备调试与维修、工艺编制、工装设计及其它如生产管理、机械产品设计等,提炼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近70项典型工作任务。

  从零件图/装配图/公差与标注/电气图/结构图等的识读与绘制、专用夹具应用/孔夹具应用/工装夹具设计/车夹具应用/机械传动设计/机械图样三维造型等任务中我们归纳第一类核心能力为测绘设计能力;

  从工序尺寸计算/刀具应用/毛坯选择/材料选择/零件热处理/零件工艺分析/切削用量确定/装配工艺编制/加工设备选择/工艺成本核算/工艺规程编制、使用WORD/EXCEL/PPT等办公软件进行工艺文件编制/质量统计/产品演示、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内部审核/测量工具选用/检测质量控制等任务中我们可以归纳第二类核心能力为工艺编制能力。

  从普通机床加工操作/数控机床加工操作、机床电气运行维护/电工工具仪表使用/电气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生产线故障诊断与排除/生产设备工装维护/机床操作及安全规范等任务中我们可以归纳第三类核心能力为机床操作与调试维护能力。

  针对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学生应具备如下基本的专业知识:机械制图与识图、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金属工艺、机械设计基础、切削原理与刀具、机械制造工艺、机床夹具设计与制造、三维零件造型与装配CAD软件应用、机械制造CAD/CAM软件的使用、常用机械加工设备、机床电气控制、普通车床铣床操作、数控车床铣床操作、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护等方面的知识。

  素质培养方面,要求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完成企业实习活动,积极参加学生社团活动,获得相关职业技能证书、英语应用能力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等。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具有良好的职业态度和职业道德修养,具有爱岗敬业、奉献社会的精神和严谨求实的作风,具有从事职业活动所必需的基本能力以及管理和创新素质;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优秀的身心素质。

  结合以上分析,开办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高职专业,既有行业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背景,又有企业的强烈需求,具有广阔的人才就业市场。

机械调研报告13

  《对全市青贮饲草料机械化作业情况的调研报告范文》适用于对全市青贮饲草料机械化作业情况的调研报告,全面推进青贮饲草料工作,必须齐抓共管。县区政府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种植、养殖、牧草加工企业、营销大户和农机企业带动发展青贮饲草料,在土地、贷款、补贴、技术服务等方面给予配套扶持的政策;加大资金整合,统筹产业扶贫、涉农项目、农机补贴等相关资金向发展优质牧草种植和青贮饲草料方面倾斜;组织市、县区畜牧、农机等部门人员进行包片挂钩全程技术服务工作,深入一线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组织农机操作手参加现场演示会或培训班等,

  按照市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安排,9月底至10月初,结合进行“三秋”农机化服务工作,利用5天时间,深入凉州区、民勤县、古浪县的部分农机企业、养殖大户、种植农户和饲草企业,采取现场观摩学习、座谈了解交流、效益算账对比等方式,对我市青贮饲草料机械化作业情况进行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展状况

  发展现代畜牧业,饲草料是基础,青贮是重点。近年来,武威市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发展绿色循环农业,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断调整优化粮经饲种植结构,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明显增强,为高质量发展现代农牧业注入了强劲动力。全市围绕发展沿山、沿川、沿沙三大特色产业带和牛、羊、鸡、菜、果、菌、薯、药八大产业,牛羊产业已成为全市农牧业主导产业和扶贫产业,但饲草料资源数量和质量制约着牛羊产业快速发展。据统计,20xx年饲草料综合利用率仅达57%左右。乡村随意焚烧秸秆污染环境的问题时有发生、青贮饲草料缺口大与利用率不高的矛盾比较突出,这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不相适应,与一个农业大市、农机大市、畜牧养殖大市的市情也不适应,急需改变。但也深深感到,农牧民群众尤其是种养殖大户对发展青贮饲草料的需求明显增强,依靠农机化增收的愿望比较强烈。主要有以下特点:

  1.对大力发展青贮饲草料的认识明显提高。通过对武威

  普康、博格乐等种养殖企业和部分养殖大户了解,广大种养殖户对加快发展优质高效的青贮饲草料比较渴望。明显感到,由过去政府扶持引导、细化分解任务推动落实,转变为自己谋划、主动青贮。据调查,20xx年全市种植牧草75万亩。其中:多年生牧草26万亩(紫花苜蓿24.9万亩、禾本科牧草1.1万亩),一年生牧草种植49万亩(甘引1号黑麦14.3万亩、燕麦17.3万亩、其它17.4万亩)。全市秸秆总量281.29万吨,秸秆利用量达161.31万吨,其中青贮64.17万吨、氨化微贮0.8万吨、草捆及草颗粒57.87万吨、粉碎加工利用38.47万吨,秸秆饲料化利用率达57.35%。随着种植面积的增加,青贮的数量也正在逐年上升,农牧民对青贮饲草料机械化的要求也不断增强。

  2.依靠机械发展青贮饲草料的力度不断加大。通过调研感到,在草畜业发展过程中,充分利用机械发展饲草料是关键因素和依赖条件。近年来,随着草畜业发展,广大农牧民已经认识到青贮饲料的生产和供给是推动养殖业、尤其是牛羊产业的必有选择。调研中,我们感到,效益越好的企业或养殖大户,肯定是机械装备发挥作用好的企业。农牧民普遍感到,发展畜牧业,尤其是发展牛羊产业优质饲草料是关键。近年来,依靠机械化作业收获饲草料的趋势不断增强。

  3.运用机械装备青贮饲草料效益明显提升。截止20xx年底,全市拥有玉米青饲料收获机237台,牧草收获机1161台(适宜于中小地块苜蓿、燕麦等收割),秸秆粉碎还田机64台,打捆机482台,饲料粉碎机15865台,还有部分人工小型割草机。近年来,我市的青贮饲料发展很快,主要是一些农户尤其是规模化养殖户从中获得了可观的效益。从调研情况来看,部分养殖户已开始修改青贮池,主动购置青贮收获机械装备,从而不断降低青贮及养殖成本。以武威普康养殖公司为例,现已形成年存栏3万只戈壁滩种羊养殖规模,养殖机械化程度相对较高,羊舍内有刮粪板、自动饮水网、撒料车、挖掘机、杀菌装置、自动卷帘机、电动剪羊毛机等机械装备,现有工人还不到30人,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加了综合收入。

  4.对青贮饲草料机械装备的需求量逐年增加。调研中感到,无论是种植企业、还是养殖企业,充分依靠经济实用的机械装备需求比较迫切。近年来,全市先后建立了武威宇恒、金科脉、丝路牧歌、民勤县金鑫源、欣海、古浪伊泰、丰达凯莱、天祝藏丰原等饲草企业(合作社)达183个,青贮量200吨以上养殖场(合作社)达150个、500吨以上达82个。青贮玉米机械化种植、收获、饲料储备、奶牛养殖、产品生产等,每个环节都需要配套的机械装备来支撑。通过对比算账,大量合理使用机械装备,不仅能提高效率和质量,还能降低成本增加收入。因此,随着青贮量的不断增加,对机械装备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部分农牧民群众对利用机械装备青贮饲草料的认识有偏见。通过深入部分养殖基地、田间地头与养殖户了解,除一些养殖种植大户外,小型养殖企业、养殖户受传统养殖观念的束缚,对饲草料青贮了解不多、认识不够,对农作物种植、收割、青贮等生产环节机械装备利用程度不高,部分群众不愿意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青贮。目前,黄贮饲料的量远远高于青贮的量,全市青贮饲料除部分规模化养殖场外,大部分养殖合作社、养殖户缺少收获和加工饲草料的机械设备。经调研,许多养殖企业由于前期投资较大,缺乏必要的生产设备。部分种养殖户或小型企业,普遍认为,相对于商品玉米,青贮饲草料成本较高,加之,部分养殖企业基础设施建设标准较低,青贮意识不强,能用人工的尽量用人工完成,尤其是规模较小的养殖场,这种情况比较明显。

  2.现有机械装备还不能满足青贮饲草料的需求。目前,全市畜牧机械仍然以传统机具为主,主要针对玉米、苜蓿等作物的粉碎、铡切等简单作业,青贮机械较少。截止20xx年底,全市拥有玉米青饲料收获机237台,主要以国内中小型自走式青贮机、背负式机型为主;牧草收获机1161台,缺少大型牧草收获机;秸秆粉碎还田机64台;打捆机482台,只能完成苜蓿、玉米秸秆的粉碎打捆作业;饲料粉碎机15865台,主要是秸秆粉碎机,大多数由电机作为动力,将农作物秸秆粉碎后作为畜牧饲料,还有部分机具是用小四轮拖拉机作为动力作业。

  一是缺少发展青贮饲草料配套机械,尤其是缺少能够推动自走式青贮收获机、捡拾拖车、揉丝机、田间打包机、田间压块机等机械设备,现有的机械装备距实现青贮饲草料收割、揉丝、打捆、粉碎、裹膜打包全程机械化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二是种植户、养殖户和青贮企业受成本困扰较大。种植户种植玉米每亩成本(水费、农药、化肥、地膜、种子、种收等)在1200元左右,卖给青贮企业1600元左右,若将玉米成熟后卖颗粒在1800元左右,二者相比,种植户每亩少收入200元左右;养殖户除规模较大的企业外,其他均以黄贮饲料为主,购买1吨青贮玉米640元左右,而购买1吨黄贮玉米秸秆只需80元左右,加上精饲料,二者价格悬殊;青贮企业对种植户的玉米要求很高,不仅对青贮的时机有要求,对玉米颗粒、秸秆都有标准,并且价格也不占优势,致使种植户种植青贮饲草料的积极性不高。

  3.规模化种植养殖程度低,机械作业难。从市畜牧部门了解到,20xx年,全市牛饲养量78.5万头,羊饲养量586万只。调研可以看出,我市规模化养殖、规模化种植程度低,多数是散户养殖、零散种植,从几头到几十头、从几亩到几十亩不等,饲草料青贮量很小。20xx年,全市青贮量在200吨以上的'养殖户49家,共青贮43.312吨,户均青贮0.88万吨;贮量在500吨以上的专业贮存户17家,青贮总量17.61万吨,户均为29.4万吨。由于缺乏规模化养殖、规模化种植意识,也就没有先进的配套生产设备。许多养殖户饲料加工主要以铡草机、粉碎机来完成,生产效率低,且喂养饲料以玉米秸秆、小麦秸秆黄贮为主,营养成份低。一般情况下,种植2亩左右青贮玉米即可解决一头牛全年的饲料供应,而去年全市青贮玉米面积仅达8万亩,由此推算,仅供2.6~4万头牛的需求量,实际上大部分牛羊都是由非青贮饲料喂养,这种现状制约了产业化发展。调研了解到,还有部分种植户将青贮饲草料种在了小地块、山地上,不仅给机械作业增加了难度,而且还提高了成本。

  4.青贮技术普及不够,难以完成标准化生产。调研了解到,我市以玉米全株青贮为主的饲草料青贮技术处在起步阶段,养殖户对青贮时间把握不准、玉米籽粒破碎不合格、物料切碎不规范等问题解决不够。从青贮时间来看,有的早、有的迟,对7天左右最适宜的收获时间、对干物质含量30%~35%、淀粉含量>28%等最佳青贮时机把握的不准;从籽粒破碎要求来看,具体检验方法把握的不够;从秸秆切段长度来看,对0.9-1.7cm范围内的要求掌握的不准,部分种植户受传统耕作习惯的影响,大多采用人工收获或者小型农机收获,错过了最佳收获期,致使经济效益收到影响。调研中普遍反映,尽管全市玉米种植面积大但比较分散,而且收获周期集中,大中型收获机械不足,还远远不能满足优质饲草料及时收获青贮的需要。

  三、意见建议

  1.要尽快出台推进青贮饲草料发展的规划。青贮饲草料发展离不开农业机械,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出“支持薄弱环节适用农机研发,促进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青贮饲草料发展,结合粮改饲工作先后在凉州区和古浪县进行试点,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由于农牧群众对青贮饲草料的认识不高,致使发展不平衡、不规范的问题仍然存在。对此,我们建议:一是市上应出台加快推进青贮饲草料发展的意见或规划。明确全市推广青贮饲草料,提升种、管、收、贮、用等综合机械保障能力和社会化服务等事宜,尤其要制定便于机械作业的饲草料错期种植规划等等。二是明确青贮饲草料的补贴标准。青贮饲草料也应与其他粮食作物一样,享受粮食生产补贴政策,不能因为粮改饲而减少农民的补贴力度。应该制定出台一个能够尽快促进青贮饲草料发展的经费补贴政策,使青贮饲草料种植者、加工者及市场收购主体都能够消除后顾之忧,实现快速发展。三是尽快改善青贮饲草料的设施设备条件。完善现有的青贮窖池、青贮广场、加工车间等,建设能够便于机械作业的场地。大力支持种养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种养大户购置各类青贮饲草料的机械装备,鼓励农机企业研发适合武威实际的青贮机械,提高机械化水平。四是引导青贮饲草料向产业化经营体系发展。支持培养一批符合农牧民意愿、具有经济和带动效益的龙头青贮企业、种植大户从事饲草料经营工作,推进饲草料播种、收割、柔丝、打捆、粉碎、打包全程机械化,实现青贮饲草料机械化收获、规模化加工、产业化储运,从根本上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2.应合理购置青贮饲草料的机械装备。为提高青贮饲草料质量,减少因盲目购置机械装备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我们建议:

  (1)小型(小于50头牛或相当养殖规模)养殖场(养殖企业),不自建青贮窖或购置大型青贮设备,应所需青贮饲草料由专业的合作社或饲草企业提供,以裹包青贮粗饲料、裹包全日粮为宜。这类企业应购置中小型粉碎机、铡草机、饲料混和机、场内运送机、畜禽粪污处理机等装备。

  (2)中小型(50-3000头牛或相当养殖规模)养殖场(养殖企业),购置必要的青贮设备,使用自产裹包青贮饲料,以减小前期投资压力,降低资金使用成本和饲喂成本。这类企业应购置部分中小型青贮收获机、打捆裹膜一体机、揉丝机、打捆打包机、田间压块机等机械设备,实现机械化生产。

  (3)大型(大于3000头牛或相当养殖规模)养殖场(养殖企业),可建设青贮窖、青贮广场,购置裹包青贮设备,用于生产打捆裹膜青贮饲料,提高综合效益。这类企业应购置一定数量的自走式青贮收获机、捡拾拖车、揉丝机、田间打包机、田间压块机等机械设备,实现青贮饲草料机械化收获、规模化加工、产业化储运。

  3.引进和推广高产优质的青贮饲草料品种和高效实用的机械装备。应加大青贮专用型品种培育,大力引进高产优质青贮专用型玉米、苜蓿等品种,尤其要引进耐旱、适合机械收割和种植效益高的饲草品种,为青贮饲草料发展提供更多的资源选择。我们建议:

  一要精心选好饲草料品种。南部山区应重点推广甘引1号黑麦、燕麦、豆类等一年生优质饲草品种;中部川区应重点推广德单1104等青贮专用型玉米品种;沿沙区应重点推广苜蓿等高产优质饲草品种。

  二要大力宣传机械化技术。要鼓励发展青贮玉米、苜蓿等优质饲草料作物种植,引导开展玉米全株青贮和苜蓿裹包青贮,积极支持种植户实施集中连片种植,以适应机械化作业的要求。要大力推广应用适用性、经济性、可靠性良好的配套机具,加大相关机具购置补助支持力度,尤其要推广机械化收获、打捆裹膜、秸秆揉搓粉碎、青贮技术及配套的可降解地膜覆盖等技术,通过各项优惠政策推动以青贮为主的饲草料机械化生产发展。

  三要科学利用农业机械。饲草料收获机械大型化是趋势,但牵引式、小型、中型机械多样化将长期并存。针对特殊地形或小地块作业,小型机械仍有应用空间。农机部门要统筹安排,做好饲草料生产机械的引进、示范、推广和培训工作,把性能先进质量可靠、适宜于我市的机械装备推广普及起来,真正发挥装备优势和综合效益。

  4.提升综合服务保障质量。全面推进青贮饲草料工作,必须齐抓共管。县区政府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种植、养殖、牧草加工企业、营销大户和农机企业带动发展青贮饲草料,在土地、贷款、补贴、技术服务等方面给予配套扶持的政策;加大资金整合,统筹产业扶贫、涉农项目、农机补贴等相关资金向发展优质牧草种植和青贮饲草料方面倾斜;组织市、县区畜牧、农机等部门人员进行包片挂钩全程技术服务工作,深入一线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组织农机操作手参加现场演示会或培训班等,确保机械装备在青贮作业中充分发挥作用。

  以上报告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机械调研报告14

  按照省农机办《关于开展主要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情况调查的通知》要求,**市农机局及时组织人员对全市主要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认真分析研究。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现状

  **市辖7镇3个办事处,405个村,共有耕地面积60万亩,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之一。20xx年,全市完成机耕地55万亩,机播42万亩,机收71万亩;全市小麦生产的耕、耙、播、收、植保机械化作业面积均达到98%以上,玉米机收水平达到81.6%,率先在全省实现玉米生产机械化,是山东省农机化示范区。

  近年来,全市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不断加大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力度,突出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经济作物种植比例不断加大。截至目前,全市主要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分别达到:花生4103亩;大蒜4844亩;大葱2680亩;大姜475亩;马铃薯3361亩;地瓜201亩。但由于我市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起步较晚,加之农民对经济作物生产机械使用认识不够,机械化生产水平已远远不能满足经济作物生产需要。目前,全市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共有马铃薯种植机械两台,其中,开沟机1台,覆膜机1台,马铃薯机械种植面积150亩。部分镇曾对花生收获机械进行过试点推广,由于效果不理想,花生收获机现都已报废,无法正常使用。

  二、我市的主要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水平过低的原因

  1、研究推广资金不足。科研生产推广部门,受到经费的限制不能很好的研发和推广,而一种机械的研制生产和试验示范推广,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需要大量的开发经费,靠科研生产推广部门自筹很难解决。

  2、机具的适用性不强。我市部分镇曾对花生收获机械进行过试点推广,由于花生收获机械的性能效果不理想,导致收获破损率较高,效率不高,费时费力而效果却不好,不能满足种植户的要求,示范推广不成功,农户都不愿购买使用,连已购机械也都停用报废了。

  3、农民认识力度不够。我市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经济作物种植比较分散,农民种植经济作物的面积较小,习惯了传统的耕种收方式,认为没有使用机械的必要,对经济作物机械的了解相对较少,造成农民对经济作物生产机械的认识不够,仍沿用传统的耕种收手段。

  三、工作措施及建议

  (一)提高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发展经济作物机械化技术,不仅能发展优质、高效、高产农业,增加农民收入,而且省工、省时,能够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省劳动力。各级应高度重视经济作物机械化管理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及时解决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加大投入,加大机具科技创新力度。

  经济作物种植、收获机械化前期投入大,发展初期社会效益大于直接经济效益,必须有资金支持和鼓励引导才能发展起来。建议:一是争取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发挥农机部门的主导作用,组织科研、生产等单位,针对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中重点、难点问题及薄弱环节,进行科技攻关,取得实质性的突破。重点是引进机具并消化吸收及关键机具的开发研究。二是依靠政府对机具进行补贴,扶持引导基层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民购买先进实用、科技含量高的种植、收获机械,通过建立示范基地或示范点,带动辐射附近组织和农民购机用机的积极性;三是注意培养经济作物机械生产龙头企业,为机具的研制开发提供生产保障和物质保证,并保证机具的社会需求。

  (三)认真做好机具考核选型工作。

  劣质收获机具,不仅伤农害农,增加使用费用,甚至危及农业生产安全,而且容易挫伤农民的农业生产积极性,阻碍先进机具的推广。搞好经济作物种植、收获机具的示范推广工作,必须从头抓好,搞好机具的.选型工作,通过科学检测及生产考核,选出推广机型,向社会公开发布,供使用者选择,确保机具质量,促进经济作物机械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四)认真做好机手技术培训工作。

  为尽快提高使用者理论水平、技术素质、操作技能和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应因地制宜建立培训基地,及时对操作手、驾驶员进行全面系统的基础理论、操作技能的培训,让他们真正懂得机械的构造、原理,熟练掌握操作技能,以更好地发挥新机具的作业性能,加快经济作物种植、收获机械的应用和推广步伐。

机械调研报告15

  机电一体化是当今自动化技术发展的最高阶段。早期的自动化技术主要是借助凸轮、机械机构等实现的,这一时期的自动化实际上是机械自动化;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凸轮、机械机构逐渐被继电器、接触器、电磁开关等机构所取代,实现了电气自动化,机械机构大大简化,自动化水平大为提高;机电一体化则是生产实践对自动化技术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也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和精密机械技术等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以计算机为主要特征的自动化技术。如果说机械系统处理的对象是运动、力、物质和能量,电子系统处理的对象是信息和知识,则机电一体化系统不仅有处理能量和物质的功能,而且还有处理信息和知识的能力。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至今已成为一门有着自身体系的新型学科,其发展历程可分为4个阶段:

  ①数控机床的问世是机电一体化发展的开始;

  ②微电子技术为机电一体化带来勃勃生机;

  ③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发展为机电一体化提供了坚强基础;

  ④激光技术、模糊技术、信息技术使机电一体化跃上新台阶。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初期,人们的.目的是利用电子技术的初步成果来完善机械产品的性能,那时研制和开发还处于萌芽状态,而且由于当时电子技术水平不高,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的结合还不广泛和深入。其后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为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和物质基础。

  1、个性化。在知识经济时代,求新、求异、追求个性是消费需求的一个特征,而柔性化为产品个性化创造了技术条件。所以,在信息时代,机电一体化产品将呈现个性化趋势。与此相适应,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生产模式及观念也在发生改变。因此精益生产、敏捷制造、智能制造、虚拟制造等得以相继出现。

  2、高性能化。高性能化一般包含高速、高精度、高效率、高可靠性。新一代cnc系统就是以此“四高”为满足生产而诞生的。它采用多cpu结构,以多总线连接,进行高速数据传递;采用精简指令集机,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并行处理;设置多重缓冲器,故障诊断、自动检错、纠错、系统自动恢复等技术保证该机电一体化产品具有高性能。

  3、智能化。人工智能可使机器具有判断推理、逻辑思维、自主决策等能力,虽然机电一体化产品不可能具有与人完全相同的智能,但依赖高性能、高速的微处理器可使其具有低级智能或人的部分智能,从而达到更精确的控制目标。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和进步体现在其产品的智能上,智能化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与传统机械自动化技术的主要区别之一。它是在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吸收人工智能、心理学、生理学、运筹学、计算机科学等新思想、新方法,模拟人类智能,对诊断过程、人-机接口、自动编程和加工过程等问题进行分析、判断、推理、构思和决策,以取代或延伸制造工程中人的部分脑力劳动,并对人类专家的制造智能进行收集、存储、完善、共享、继承和发展,以求得到更高的控制目标。

  4、微型化。微型机电一体化系统是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在纳米尺度上相融合的产物,是机电一体化的一个新发展方向,微型机电一体化产品,泛指几何尺寸不超过1cm3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并向微米、纳米级发展,其体积小、耗能小、运动灵活,微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加工采用精细加工技术,目前已可运用蚀刻技术在实验室制造出亚微米级的机械元件,当将这一成果真正应用到实际产品时,其机械部分和电子元件即可完全集成在一起,组成一种体积很小的自律元件。在生物医疗、军事、信息等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是近年和将来十大关键技术之一。

  5、绿色化。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绿色化主要是指使用时不污染生态环境,报废时能回收利用。工业的发展,使得资源减少,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因此绿色化成了时代的趋势,产品的绿色化成了适应未来发展的一大特色。

  6、系统化。系统化要求系统体系结构采用开放式和模式化的总线结构,系统可以灵活组态,进行任意剪裁和组合,同时寻求实现多子系统协调控制和综合管理。其中,仿生物系统化就是根据一些生物体优良的构造研究某种新型机体,引导机电一体化产品向着生物系统化方向发展。

  7、网络化。机电一体化新产品一旦研制出来,只要其功能独到,质量可靠,很快就会畅销全球,由于网络的普及,基于网络的各种远程控制和监视技术方兴未艾,而远程控制的终端设备本身就是机电一体化产品,现场总线和局域网技术的应用使家用电器网络化已形成优势,利用家庭网络将各种家用电器连接成以计算机为中心的计算机集成家电系统,能使人们待在家里就可分享各种高技术带来的便利与快乐。因此,其产品无疑将朝着网络化方向发展。

  8、柔性化。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控制和执行系统具有足够的“冗余度”,即有较强的“柔性”。

  大力发展新一代机电一体化产品,不仅是改造和武装传统机械老设备的一条新路,而且是推动机械产品更新换代和开辟新领域、发展与振兴机械工业的必由之路。机电一体化产业覆盖面非常广,而我国人力、物力、财力有限,机电一体化产业发展不可能面面俱到、平铺直叙。因此,要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大胆取舍。既要抓住传统产业的电子信息技术改造,使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初步结合;又要在新产品设计之初,就统一考虑机械与电子的融合,使机械与电子密不可分,从而使设计、生产出来的新产品真正做到机电一体化。另外,政府职能部门应合理调配资源要素,对开办、生产机电一体化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方便,增大支持力度。同时,严格限制资源消耗较高的传统产品的发展,对未适时采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落后产品强制淘汰,大力提倡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凡涉及到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开发、应用等项目应优先立项、大力支持。此外,还可以设立机电一体化科研技术专项基金,从经济上促进机电一体化的发展。

【机械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珠宝调研报告07-27

统计调研报告07-25

药店调研报告07-26

超市调研报告07-15

学校的调研报告07-04

快递调研报告02-07

调研报告范文02-17

乡镇调研报告11-07

贷款调研报告11-07

红酒的调研报告11-29